金融学复习要点.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247303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62.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融学复习要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金融学复习要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金融学复习要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金融学复习要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金融学复习要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金融学复习要点.docx

《金融学复习要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融学复习要点.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金融学复习要点.docx

金融学复习要点

1、货币市场工具

(1)国库券:

(2)可转让定期存单:

是由银行发行的定期支付利息,在到期日按照购买价格偿还本金的短期债务工具,是商业银行取得资金的重要来源。

(3)商业票据:

由大银行和一些著名公司发行的短期债务工具。

20世纪60年代以后增长非常迅速。

(4)银行承兑票据:

由企业开出,约定于将来某一日付款,并经银行承兑(类似于支票的付款承诺)进行担保的银行票据。

(5)回购协议:

是一种抵押赎回方式的金融创新。

(6)银行同业拆借:

如联邦基金。

2、资本市场工具

(1)股票:

对股份公司净利润和资产的股份要求权,总额超过资本市场任何其他证券。

(2)抵押贷款:

为购买不动产而发放的贷款,以购买物为抵押品。

(3)公司债券:

信誉卓著的公司发行的长期债券。

(4)中央政府债券

(5)地方政府债券

(6)消费者贷款和银行商业贷款

监管&反监管原因

(一)监管的缘由

1.帮助投资者获得更多的信息

A.减少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

B.证监会强制公司披露信息

2.确保金融中介的健全性

A.阻止金融恐慌

B.准入限制,信息披露、资产和业务活动的限制,存款保险,对竞争的限制和利率管制

(二)银行的监管

需要监管的主要理由:

保护公众利益与防范风险

可以创造货币影响宏观经济

银行与政府关系密切

可能存在的贷款歧视

反对严格监管的理由:

监管与被监管者之间存在持续抗争

限制了银行的发展

●货币功能

在任何经济社会中,货币都具有流通手段(交易媒介)、价值尺度(计量单位)和价值贮藏手段等三个基本职能;

Q电子货币是否会取代纸币?

无现金社会是否会到来?

电子货币具有诸多优点,我们可能也对无现金社会充满了期待,尽管如此,真正的无现金社会的来临却仍然进展缓慢。

尽管电子支付方式比基于纸张的支付系统更有效率,仍然有几个因素制约了纸制货币支付系统的消亡。

第一,要使电子货币成为主要的支付方式,成本过高制约了这一进程;

第二,纸制支票能够提供收据,这使很多消费者不愿意放弃;

第三,电子支付可能会带来安全问题;

第四,电子支付可能会带来侵犯个人隐私的问题。

综上所述,我们正以很快的速度向电子支付制度发展,虽然纸币的使用最终会被消除,但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而且有可能非常漫长。

●货币计量划分

广义货币M2=M1+定期存款+储蓄存款

狭义货币M1=M0+商业银行活期存款

现钞M0

●货币制度构成

定义:

货币制度简称“币制”,是一个国家以法律形式确定的该国货币流通的结构、体系与组织形式

要素

(1)货币材料的确定

规定币材就是确定用何种材料作货币。

确定的货币材料不同,就有不同的货币制度。

现代货币制度无币材之规定。

2)货币单位的确定

确定货币单位的名称和单位货币“值”

最初的货币单位同衡量商品使用价值的自然单位是统一的。

后来,价格单位与自然单位逐渐分离了。

货币单位更重要的是确定币值。

用货币购买力来衡量:

指价格的倒数。

货币购买力是对所有商品而言的,所以它不是某一种商品的价格的倒数,而是所有商品价格的倒数。

3)本位币、辅币的铸造、发行及偿付能力

A、本位币

本位币是一国法定的作为价格标准的基本通货,是法定的计价结算货币。

金属货币制度下,本位币具有无限法偿并可自由铸造。

现代货币制度下,本位币具有无限法偿但由国家垄断制造。

演变过程一)银本位制

(二)金银复本位制(三)金本位制四)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纸币本位制)地区货币制度和跨国货币制度

“格雷欣法则”:

当一个国家同时流通两种实际价值不同而法定价值固定的通货时,实际价值较高的货币(良币)会被收藏,退出流通;而实际价值较低的货币(劣币)则会充斥市场,最终将完全良币逐出市场。

金银复本位制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重大缺陷。

因为货币是衡量价值的标准,如果使用双重价值标准,必然引起市场混乱,(特别是双本位制)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现象,称为“格雷欣法则”。

●利息与利率

利率种类:

名义利率,是指借贷契约和有价证券上载明的利率,对债权人来说,应按此利率向债务人收取利息。

对债权人来说,应按此利率向债权人支付利息。

实际利率,是指名义利率减去通货膨胀率。

实际利率通常有两种形式:

一种是事后的实际利率,它等于名义利率减去实际发生的通货膨胀率;

一种是事前的实际利率,它等于名义利率减去预期的通货膨胀率。

在经济决策中,更重要的是事前对实际利率的估计。

因此事前的实际利率比事后的实际利率更有意义。

在经济活动中,相对名义利率而言,实际利率更被人们所看重。

原因是,借贷过程中,债权人不仅要承担债务人到期无法归还本金的信用风险,还要承担货币贬值的通货膨胀风险。

费雪方程式及其内涵:

名义利率随着预期通货膨胀率的上升而上升。

在费雪方程式中,名义利率等于实际利率加上预期通货膨胀率。

实际利率等于名义利率减去预期通货膨胀率

假定某人适用3%的所得税税率,债券收益率为10%,那么税后利率仅为7%;如果预期通货膨胀率为5%,税后实际利率就是2%。

假定t代表所得税税率,税后实际利率的公式如下:

单利

老王的存款帐户上有10000元,现年利为2.25%,单利计算

第1年的利息为I1=Prn=10000×2.25%×1=225(元)

第1年末,帐户上的资金应该是10225元。

第2年的利息为I2=Prn=10000×2.25%×2=450(元)

第2年末,帐户上的资金应该是10450元。

前n年的利息率为2.25%×n

第n年末,存款帐户总额为10000×(1+2.25%×n)元

复利

S=P(1+r)n

I=S-P

I利息额,P本金,r利率,n计息周期数。

重复上述案例,存款帐户10000元,年利2.25%,复利计算

第1年末帐户上资金为S1=10000×(1+2.25%)1=10225(元)

第1年的利息为225元。

第2年末帐户上资金为S2=10000×(1+2.25%)2=10455(元)

第1年的利息为455元。

前n年末,该帐户的资金Sn=10000×(1+2.25%)n

期间利息合计为10000×(1+2.25%×n)-10000

货币是有时间价值的。

4.需求曲线的位移

导致债券需求曲线移动的因素包括四种参数的变化,分别是:

财富;

债券相对于替代资产的预期回报率;

债券相对于债券替代资产的风险;

债券相对于债券替代资产的流动性。

5.债券供给曲线的位移

债券供给取决于投资机会的预期利润率、预期通货膨胀率和政府活动的规模等三个因素。

(1)、投资机会的预期利润率

经济繁荣时期→投资机会的预期利润率↑→企业借款意愿↑→债券供给↑→债券供给曲线向右移动;

反之,经济衰退时期→投资机会的预期利润率↓→企业借款意愿↓→债券供给↓→债券供给曲线向左移动。

(2)、预期通货膨胀率

借款的实际成本是由实际利率衡量的,实际利率等于名义利率减去预期通货膨胀率。

预期通货膨胀率↑→借款的实际成本↓→借款动因↑→债券供给↑→债券供给曲线向右移动;

反之,预期通货膨胀率↓→借款的实际成本↑→借款动因↓→债券供给↓→债券供给曲线向左移动。

(3)、政府活动的规模

政府活动的规模→政府支出规模→政府财政赤字规模→国债发行规模。

政府活动的规模↑→财政赤字规模↑→债券供给↑→债券供给曲线向右移动;

反之,政府活动规模↓→财政赤字规模↓→债券供给↓→债券供给曲线向左移动。

6.预期通货膨胀率所引起的利率变化:

费雪效应

预期通货膨胀率上升,影响到债券需求曲线左移,影响到债券供给曲线右移,共同作用的结果是,尽管均衡数量变动的方向不确定,但均衡利率上升的结果是确定的。

这就是著名的费雪效应。

7.经济周期扩张所引起的利率变化

(1)供给方影响:

经济繁荣时期→商品和劳务的生产↑→国民收入↑→投资机会的预期利润率↑→企业借款动因↑→债券供给↑→债券供给曲线向右移动。

(2)需求方影响:

经济繁荣时期→国民收入↑→财富量↑→债券需求↑→债券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基于流动性偏好理论的分析

1、货币需求曲线的移动

在凯恩斯流动性偏好理论中,导致货币需求曲线发生移动的因素有两个,即收入和价格水平。

在凯恩斯看来,收入影响货币需求原因有两个:

第一,随着经济的扩张,收入的增加,财富的增加,人们希望持有更多的货币作为价值贮藏;

第二,随着经济的扩张,收入的增加,人们希望使用货币完成更多的交易,结果人们也希望持有更多的货币。

由此得出结论是:

收入水平提高,导致货币需求增加,需求曲线右移。

人们只关心他所持有的实际货币数量,即能够购买商品和劳务的数量。

当物价水平上升时,同样名义货币量的价值下降,所能购买的商品和劳务少于涨价以前。

为使所持真实货币量恢复到涨价前的水平,人们将持有更多的名义货币量。

故价格水平上升,导致货币需求增加,需求曲线右移。

2、货币供给曲线的移动

凯恩斯假定货币供给完全受中央银行的控制,由中央银行操纵的货币供应的增加将使货币供给曲线右移。

在供给曲线不变的条件下:

货币需求曲线向右移动,均衡利率将上升;

货币需求曲线向左移动,均衡利率将下降;

在需求曲线不变的条件下:

货币供给曲线向右移动,均衡利率将下降;

货币供给曲线向左移动,均衡利率将上升。

(二)影响利率的因素分析

1、收入

收入对利率影响的路径是:

收入影响货币需求,从而影响利率。

收入对利率影响的效果是:

收入增加,货币需求随之增加,货币需求曲线右移,均衡利率上升;

收入减少,货币需求随之减少,货币需求曲线左移,均衡利率下降。

2、价格水平

当价格水平上升时,用能够购买商品和劳务数量来衡量的货币价值降低。

为使所持真实货币数量恢复至价格上涨以前的水平,人们将愿意持有更多的名义货币数量。

这样,价格水平的上涨使货币需求曲线右移,均衡利率上升。

这表明,在货币供给和其他经济变量不变的前提下,当价格水平上升时,利率也将上升。

3、货币供给量

中央银行实施扩张性货币政策将导致货币供给量增加,货币供给曲线向右发生移动,均衡利率下降。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结论是在假设货币需求曲线不变得情况下得出的,实际上从长期看,这一假设并不成立。

收入效应。

由于货币供给增加对经济产生扩张性影响,提高了国民收入和财富,导致货币需求曲线右移,利率上升。

因此,货币供给增加的收入效应是指利率因收入增加而上升。

价格水平效应。

货币供给增加也能导致整体物价水平的上升。

流动性偏好理论的分析认为,这将导致利率上升。

因此,货币供给增加的价格水平效应就是指利率因价格水平上升而上升。

通货膨胀预期效应。

因货币供给增加而导致的价格水平上涨(即更高的通货膨胀率),通过影响通货膨胀预期也能对利率产生影响。

具体来说,货币供给增加,可能使人们预期未来价格水平会更高,从而导致更高的通货膨胀预期。

Z债券供求理论表明,通货膨胀预期的提高将导致利率上升。

因此,货币供给增加的通货膨胀预期效应,是指利率因通货膨胀预期的上升而上升。

利率风险

违约所得税流动性

期限结构

预期假说的基本命题:

长期债券的利率等于在该长期债券的期限内预计出现的所有短期利率的平均值;

市场分割假说的基本命题:

不同期限债券的市场是完全独立的或相互分割的,每一种债券的利率在各自的市场上,由对该债券的供给和需求决定,不受其它不同期限债券预期收益率变动的影响。

期限溢价假说的基本命题:

长期债券的利率等于在该种债券的整个期限内预计出现的所有短期利率的平均值,再加上由债券供给与需求决定的期限溢价

应用假如投资者更偏好于1年期证券,只有当2年期证券的预期收益率高出1年期的预期收益率部分超过P时,投资者才去选择2年期证券,那么均衡条件是:

(1+R2t)2-1=(1+Rt)(1+Rt+1)-1+P

根据前面相同的推理,可得:

R2t=P/2+(Rt+Rt+1)/2

式中的P/2,也就是长期利率和短期利率平均值之间的差额,可以被看成是一项期限补偿,它的大小取决于投资者对不同证券期限的偏好强度;正负则取决于投资者究竟偏好于哪一种证券,如果投资者偏好于短期证券,则该项为正,反之,则为负。

由于长期证券的价格对利率较为敏感,波动性(即风险)比短期证券大,所以期限补偿一般为正数。

结论短期利率较低时,人们通常预期利率将来会上升到某个正常水平,未来短期利率预期的平均值高于现行的短期利率,再加上一个正的期限溢价,长期利率就会远远高于现行短期利率,从而收益率曲线比较陡峭地向上倾斜。

反之,短期利率较高时,人们通常预期利率将来会回落到某个正常水平,未来短期利率预期的平均值远远低于现行的短期利率,即使加上一个正的期限溢价,长期利率可能仍然低于现行短期利率,从而收益率曲线向下倾斜。

根据期限溢价理论,在某些时候,未来短期利率的预期有可能大幅下降,这样短期利率预期的平均值就会低于现行的短期利率,即使再加上一个正的期限溢价,长期利率仍然低于现行的短期利率,从而收益率曲线向下倾斜。

期限溢价假说的应用:

通过观察收益率曲线的斜率可以知道未来短期利率的市场预期。

陡峭上升的收益率曲线表明未来短期利率预期将会上升

平缓上升的收益率曲线表明未来短期利率预期将不会大幅上升或下降。

水平的收益率曲线表明未来短期利率预期将会平缓下降。

向下倾斜的收益率曲线表明未来短期利率预期将会急剧下降。

次品车问题。

“柠檬问题”是信息不对称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买者不知道每辆车的质量但知道车市的质量分布。

假设车市有三辆车,价格分别为:

0,5,10。

首先,顾客愿意花费的价格是5,所以,价格为10的车主退出市场;

之后,基于市场质量分布,顾客将只愿意花费2.5,价格为5的车主退出市场;

最后,顾客的花费意愿将降为0,且只有最差的车留在市场。

(1)基本观点:

①在次品市场上,交易双方对质量信息的获得是不对称的,卖者知道产品确切的真实质量,而买者却不知道产品的确切质量。

②交易活动的参与人(这里指卖方)可以利用这种信息的不对称性对买方进行欺骗,这就是“隐藏信息”和“隐藏行动”。

③隐藏信息将导致“逆向选择”,其含义有二:

一是在交易中隐藏信息的一方对交易另一方利益产生损害;二是市场的优胜劣汰机制发生扭曲,质量好的产品被挤出市场,而质量差的产品却留在市场,极端的情况是市场会逐步萎缩直到消失。

这是因为买者只愿意根据他所知道的平均质量来决定支付的价格,这个价格将使质量低的卖者愿意成交,质量高的卖者由于不能得到同质量相称的价格而退出市场。

解决办法外部监管和政府的作用金融中介机构抵押和净资产信息的私人生产和销售

中央银行类型

一元式中央银行制度(我国)二元式(美国、德国)复合中央银行制度(苏联和东欧)跨国;欧洲中央银行:

1998年7月,一个典型的跨国中央银行———欧洲中央银行正式成立。

它是欧洲一体化进程逐步深入的产物。

;准中央银行:

新加坡、中国香港属于这种体制。

职能

三大职能:

发行的银行、银行的银行和国家的银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