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导论 大气扩散.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246640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65.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章 导论 大气扩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第1章 导论 大气扩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第1章 导论 大气扩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第1章 导论 大气扩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第1章 导论 大气扩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1章 导论 大气扩散.docx

《第1章 导论 大气扩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章 导论 大气扩散.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1章 导论 大气扩散.docx

第1章导论大气扩散

第一章导论

环境经济学是专门研究环境与经济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人类是环境的产物,要依赖自然环境才能生存和发展,但人类又是环境的改造者,人类通过其社会活动来改造和利用环境,使其更适合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因此,人类与环境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关系。

第一节环境问题与环境经济学科的发展

一、环境问题与环境资源配置

(一)环境恶化

环境问题自古有之,早在两三千年前人类对此就有所认识。

我国黄河流域是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但由于大量开垦荒地、砍伐森林,造成了严重的水体流失和风沙灾害。

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一书中列举了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阿尔皮斯山等地人们砍伐山坡上的森林,西班牙农场主在古巴焚烧山地森林而种植获利的咖啡,最后大雨冲蚀毫无遮盖的土壤,使它们成为荒芜的不毛之地的事例。

产业革命前,冶金、印染、造纸等行业已有所发展,它们排出的废水、废气,以及各种矿产资源开采过程中排出的废物,已对周围的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不过,由于那时工业规模较小,对环境污染的程度并不那么严重,受害的范围也仅仅是局部性的。

环境问题真正成为社会公害还是从18世纪欧洲工业革命开始的。

蒸汽机的发明大大增强了人类对自然的征服能力。

特别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工业化的集中和高度发展,城市规模日益扩大,“三废”的排放与日俱增,排入环境的废弃物干扰了自然界的正常循环,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震惊世界的八大公害事件,到60年代已发展成为全球性的问题。

此外,由于经济的发展,人类从自然环境中获取的资源大大超过其补给和再生增值的能力,造成资源枯竭和环境恶化。

(二)环境价值论

环境有价值是环境经济学的基本观点。

其内涵是环境恶化的经济本质所决定。

1、环境恶化使环境资源成为稀缺的经济物品——环境价值论

环境污染是排污者对环境资源的一种过度作用,由此改变了环境资源的经济属性,使其成为经济物品。

历史上,未开垦的土地、清洁的水源和新鲜的空气曾经是自由取用物品。

所谓自由取用物品是指数量非常丰富,任何可能的使用者都可无偿使用的物品。

确实,共同的、而又互不排斥地使用资源在过去是存在的。

但由于存在着先下手为强的使用方式,而且它不考虑使用选择的公正性和整个社会的意愿,一些公共财产资源如清洁的空气、开阔的空间甚至阳光正在变得日益稀缺。

随着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加之人口的增多和经济的发展,致使生产过程中大量排放污染物,过度使用环境资源,破坏了自然生态再生产的格局,其结果是使环境资源这种非经济性的自由取用物品(即免费物品)变为稀缺的经济物品,因而使用环境资源必须是有代价的。

也就必须付出相应的费用。

换句话说,环境资源是有价格的。

认为环境资源有价,对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以下两方面来理解。

一方面从资源补偿的角度看,自然资源的更新速度是有限的;自然环境稀释、分解和同化废弃物的能力也是有限的。

只要经济活动中对环境的利用超出了这种限度,就会造成自然资源的短缺和环境质量的下降。

人类为了满足经济活动的需求和自身生存的需要,不得不追加投资以补偿因自然资源短缺和环境质量下降造成的损失,诸如可更新资源的更新费用、三废治理费用等等。

这既有劳动的投入,又有财力的投入,因此,环境在现阶段无疑是有价的。

目前的现实情况是大多数环境资源尚未赋予价格,这是因为给环境资源定价是一项复杂而艰巨且长期的任务。

另一方面从资源配置的角度看环境资源是有用的,其价值大小决定于自身的稀缺性。

这是西方经济学的效用价值论,就如同主张矿产资源本身是有价值的,虽然在矿产资源形成中没有直接凝结人类的劳动一样。

也就是说,环境资源的稀缺性影响其供求关系。

总之,只要良好的环境已成为稀缺资源,为了兼顾经济发展与对环境的保护和利用,就必须以某种方式确定环境资源的价格,使环境资源的价格保持在合理的水平上。

2.环境资源的价值体现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完全没有人类干预的纯自然环境已经很少了。

人类活动作用于环境,使得环境资源失去了纯自然物的特性,而凝结着人类的劳动,因此具有价值,成为经济物品,并取得价格的形式。

这种人类劳动的凝结在环境资源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环境资源勘探所耗费的人类劳动。

一般说来,环境资源需要经过人类勘探、研究,才能知道其空间位置、储量、品级和用途,使其具有经济价值。

勘探、研究工作需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这部分人类劳动当然凝结在环境资源之中,成为其价值实体之一。

(2)环境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更新、建设所耗费的人类劳动。

由于人类对环境资源的不断利用,环境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破坏日趋加剧,因此,必须对环境资源和生态环境加以保护,如建立自然保护区、环境污染的防治、国土整治、森林资源的培育、矿产的资源保护等都需要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

这部分人类劳动创造的价值也应凝结在环境资源之中。

(3)开采环境资源所投入的人类劳动。

(4)与环境资源的保护、建设、开发等有关的科研、教育活动所投入的劳动。

3、环境恶化是环境资源的机会成本增大的过程

环境是一种具有生产性和消费性两种特征的资源。

环境污染是环境生存性功能和生产性功能矛盾激化的结果,也是环境资源使用的机会成本增大的过程。

由于一方面现代的经济增长和随之经济结构的扩展,扩大了对各种经济资源(包括环境资源)的需求;另一方面,人口的增长和城市人口密度上升亦构成对人类生存的必需条件之一——环境质量的更大需求。

这使具有多功能性的环境资源在满足人群生存和享受要求方面与满足作为生产要素投入的生产性功能方面之间发生竞争,使得经济增长所面临的环境约束更为紧迫,因而同一数量的环境资源用于容纳、分解和净化污染物时比用于其他用途时具有更大的机会成本。

所谓机会成本,是把一定的资源用于生产某种产品时所放弃的另一种产品的价值,或者是指利用一定的资源获得某种收入时所放弃的另一种收入。

假如被放弃的产品价值或收入有许多种的话,其中最高的一种就是它的机会成本。

(三)环境资源配置问题

环境问题的实质就是外部性。

环境污染是排污者对共用物品的消耗,而消耗的代价或费用并未进入排污者的生产决策之中。

环境污染具有典型的外部不经济性,它掩盖了伴有环境污染的经济活动的社会代价,导致了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时“失灵”。

环境保护的途径只有将外部不经济性内部化,才能体现出环境资源有价即环境资源的稀缺性,使各种资源包括环境的纳污能力在经济活动中得到优化配置和利用,达到社会效益最佳或社会福利最大。

关于外部性理论内涵可参见第二章。

在环境资源有限且不能充分满足经济活动需要的条件下,为了有效地开发、利用和保护环境资源,也有必要给环境资源确定价格。

假定企业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独立核算单位,那么,当环境资源没有价格时,企业就会设法通过大量使用环境资源来赢利,而不顾这种使用会对社会带来什么后果。

当环境资源有价格时,企业将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决策:

那些认为环境资源价格太高、支付后会使生产无利可图的企业,将停产或选择其它较少消耗环境资源的生产技术;那些认为环境的补偿费用低于环境资源价格的企业,则宁可将投资用于更新自然资源,治理“三废”,回收废弃物资;只有那些认为支付环境资源价格后企业仍然有利可图,而且所支付的环境资源价格低于环境补偿费用的企业,才会继续使用环境资源。

这样,通过环境资源价格的变动,就有可能从经济上控制企业对环境资源的滥用,在保证总体上对环境资源的利用不超出合理限度的前提下,实现环境资源在各个微观经济单位之间的最佳配置。

二、环境经济学的产生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西方国家经济飞速发展、全球经济发展步伐不断加快的同时,世界面临人口激增、环境污染、粮食短缺、能源紧张、资源破坏等五大问题。

它们相互影响,使危机不断加重,给人类社会造成巨大的损失,甚至影响到社会经济发展进程。

这促使人们致力于探讨解决问题的办法,如运用行政的、技术的、法律的、经济的手段来解决环境问题。

把环境问题作为一门科学来研究,是20世纪50年代才开始的。

首先是生物、化学、地理学等自然科学家对环境问题进行研究和探索,并取得重大进展,指出了环境污染的来源、迁移、转化过程和影响的严重后果。

尔后,经济学家从经济理论的角度出发对环境污染产生的经济根源作了探讨,作出了一些有价值的结论,认为环境问题实质上是一个经济问题,原因是:

环境问题是随经济活动开展而产生的,它是经济发展的副产品。

经济活动需要从环境中开采资源,因此会造成生态破坏;经济活动所排放的废弃物,又造成了环境污染。

环境问题使人类社会遭受巨大的经济损失,且限制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环境问题的最终解决还有待于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为解决环境问题奠定物质基础。

 

在环境问题的经济学研究中,许多经济学家意识到,正是因为传统经济学理论的缺陷及其指导下的实践才产生了严重的环境污染与破坏。

这种理论缺陷主要有两点:

一是不考虑“外部不经济性”。

在生产成本中,没有把废物的处置费用计算在内,而是以牺牲环境质量为代价来获取高额利润,将一笔隐蔽而沉重的费用转嫁给社会。

其后果是增加了公共费用的开支,或是破坏了自然环境。

二是衡量经济增长的经济学标准——国民生产总值(GNP),不能真实地反映经济福利。

因为根据经济增长所反映的“经济发展速率”并不能正确地反映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正是这种状况促使经济学与环境科学日益结合,环境经济学作为一门新的学科,便应运而生了。

美国经济学家瓦西里·里昂惕夫(W.W.Leontief)是世界上最早从宏观上定量分析研究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经济学家。

他用投入产出表研究世界经济结构,把清除污染的工业单独列为一个物质生产部门。

他认为,在产品成本中,除了原材料消耗和劳动力消耗外,还包括处理污染物的费用,从而分析研究了环境政策对经济发展所能产生的影响以及促进经济发展与保护和改善环境的相互关系。

美国另外两位经济学家杰·托宾(JamesTobin)和伏·诺德豪斯(W.Nordhaus)针对国民生产总值不能反映经济福利的缺陷,提出了“经济福利量”(MeasureofEconomicWelfare)的概念,把国民生产总值加上闲暇和家庭主妇的劳务价值,减去没有补偿的污染和现代城市化不和谐之处的代价,以及其它一些调整,并计算了美国从1925-1965年的经济福利量,说明经济福利量的增长慢于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的代价越来越大。

保罗·萨缪尔森(PaulA.Samuelson)在托宾和诺德豪斯研究的基础上,把经济福利改为经济净福利(NetEconomicWelfare),并把他们的估计数延伸到1976年,证明按人口平均计算的经济福利增长比国民生产总值缓慢的多。

20世纪60年代以来,以“罗马俱乐部”为主要代表的一些热衷于环境经济学研究的机构和学者,利用数学模型和系统分析方法,研究了世界人口、工农业生产、自然环境、环境污染等因素的内在联系,发表了《增长的极限》和《全球2000年》等著作,唤起了人们对环境问题的广泛关注,推动了环境问题的整体性研究。

1992年在巴西召开了全球首脑会议(命名为“环境与发展”大会),会上首次将环境与经济发展放在了同等重要的位置。

这既表明了环境与发展问题的重要性、紧迫性,也表明了环境与发展(特别是经济发展)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

此外,伴随全球出现了人口急剧膨胀、资源步减少、环境不断恶化三大危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遇到了严峻的挑战。

人们逐渐意识到:

环境与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持续发展的基础,而这个基础由于三大危机的存在使其正在从根本上发生动摇。

人们逐步认识到必须重新审视原有的经济发展模式,认真研究考察环境与经济之间的关系,重新寻求环境与经济协同发展的新模式。

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理论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的,扩展了环境经济与管理的学科内涵。

三、环境经济学的发展

1972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斯德哥尔摩召开了人类环境会议,提出了发展与环境问题;1974年墨西哥会议认为,必须从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的关系入手;1975年,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在鹿特丹召开了经济规划的生态对策讨论会,与会代表提出环境经济规划问题,要求在制定经济发展规划中考虑生态因素(环境影响);1977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专家认为,经济发展要合乎环境要求;1980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斯德哥尔摩召开关于“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的讨论会,会议指出这四者之间是紧密联系、相互制约、互相促进的,新的发展战略要正确处理这四者之间的关系。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经过八年来对人类环境各种变化的观察分析,总结了人类管理地球的经验,决定将“环境经济”列为联合国环境规划署1981年《环境状况报告》中的第一项主题。

由此表明,作为环境科学的重要分支——环境经济学已成为一门举世瞩目的独立学科。

最近几年,环境经济学不断发展、不断完善,达到一个新的阶段,不仅研究方向已从宏观转向微观,而且在方法上已由定性分析转入定量分析,并且建立了一定的指标体系和计算模式。

第二节环境与经济系统的关系

一、传统的经济系统模型

传统的经济系统模型(图1-1)把整个经济看作一个系统,没有特别考虑资源、环境与经济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图1-1传统的经济系统模型

在传统的经济系统模型中,如果忽略政府、外贸以及家庭之间、厂商之间的经济活动,经济系统就只有两个基本的行为主体:

家庭、厂商。

这两个行为主体由物质流和行为流连接起来,形成商品和要素两个基本市场。

家庭既是商品的消费者,也是要素的所有者。

作为消费者,追求个人效用最大化;作为要素提供者,追求收入最大化。

厂商既是商品的生产者,又是要素的使用者,厂商追求的是利益最大化。

一方面,厂商生产出的商品和服务,通过产品市场出售绐冢庭,家庭向厂商支付货币;家庭对商品和服务的需求和厂商对商品和服务的供给,共同决定了市场上商品的数量和价格。

另一方面,家庭在要素市场上将土地、劳动、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出售给厂商,厂商向家庭支付货币。

厂商对要素的需求和家庭对要素的供给,共同决定了市场上生产要素的数量和价格。

因此,整个经济就构成了由产品和货币逆向流动而联系起来的循环系统。

二、环境与经济系统之间的关系

现代环境经济学在上述系统的基础上将环境包容进来,构成经济—环境大系统。

环境与经济系统之间的关系可以概括为“环境是经济的物质基础”,这也是现代环境经济学的基本观点,这是由环境在人类经济活动中具有的多功能性所决定的。

按经济学观点,环境有4个功能,即消费品、资源提供者、废弃物容纳场所和区位空间。

(1)消费品

环境为消费(诸如呼吸空气、感到风景优美舒适、自然的游憩功能)提供了公共物品。

公共物品在现实经济中不具备明确的产权特征,形体上难以分割和分离,其效用为整个社会的成员所共享,消费时不具备竞争性和排他性。

作为消费品的环境质量就是这样的公共物品,例如,作为旅游资源的名山大川、奇峰异石、珍禽异兽对旅游业的发展,作为天然基因库的野生动植物等对医学、生物学和农学的发展所起的作用都是巨大的,并且自然环境的这种功能是无法用人工模拟环境完全取代的。

作为消费公共物品的环境可以以2种方式被使用,一是环境提供的消费品可用实物单位度量,如每分钟吸入氧气量;二是环境提供消费投入,只是定性估价,如风景的舒适度。

此外,清洁优美的环境满足人们对舒适度的要求,良好的环境有利于身心健康,直接增加人们的福利。

同时,神奇美丽的大自然为人类的艺术创作提供灵感。

(2)资源供给者

环境提供作为生产活动投入要素被使用的资源,是人类生产劳动的对象和条件,诸如水、阳光、土地、森林、草原、水域、矿藏等自然资源,又由资源产生的商品被供给消费者。

如图所示,经济系统是由生产、消费和污染物质排放所表示的;环境系统则是由原材料、土地、公共环境物品以及环境中的污染物质环流加以区分的。

(3)废弃物容纳场所

没有进一步利用的生产和消费活动产生的连带产品散发进入环境,散发的污染物质被不同的环境媒质如大气、土地和水所吸收,然后污染物质部分被分解、积累、转运到其他区域或者被转化。

污染物质排放与环境中的污染物质环流是不一致的,污染物质是在一定时间、一定环境媒质中环流的,排放物在环境中通过扩散或运输过程变成污染物质。

环境是人类社会废弃物的排置场和自然净化场。

人类在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必然产生大量废弃物,而许多废弃物最终是要排放到环境中去的。

排放到环境中的废弃物是否造成环境污染,不仅取决于废弃物的性质和排放规模,还取决于环境容量,只有在废弃物的排放规模超出环境容量后,环境问题才会产生。

(4)区位空间

空间上定义的环境,是为经济系统的区位提供空间,也就是工业和居住区位用地、农业用地以及永久性防御设施用地,该功能类似于原材料供应。

以上环境功能、环境与经济之间的关系,可从图1-2反映出来。

图1-2环境与经济系统之间的关系

显然,经济学中将环境视为能够提供一系列服务的复合性资产,事实上环境为人类提供了不可缺少的生命支持系统,在人类已知的范围内,地球是宇宙中唯一有生命的星球。

因此,这是一项非常特殊的资产。

如果人类社会经济活动要以损害人类自身的生存为代价,那么这种经济活动对人类而言就毫无意义,因此发展经济也必须以不损害人类生存必要条件的环境为前提。

上述观点同时表明,人类的经济活动以至人类的生存离不开环境,环境是经济的物质基础。

三、环境系统与热力学第二定律

环境作为支持人类经济活动和消费活动的自然系统,是属于开放系统还是封闭系统?

若对环境的定义足够宽泛的话,如果把环境定义得足够大,则环境和经济体系的关系构成一个封闭的系统。

封闭系统表示外界无能量、物质等的投入,也没有流出外界的产出。

相反的,一个开放系统是既有能量与物质的投入又有能量与物质的产出。

如果我们把环境的定义缩小,将图1-2的关系仅限于地球和围绕它的大气之间,那么环境和经济体系之间的关系不能构成一个封闭系统。

地球上的能源直接地或间接地主要来源于太阳,同时,人类也将宇宙飞船送到大气层外。

尽管如此,我们将地球及其最接近的外层空间看作一个封闭系统。

因为该系统的物质投入和物质输出(不包括能量)是封闭的。

将地球与之直接相关环境视作封闭系统是有重要意义的。

经济系统和自然环境的关系遵循热力学第一、第二定律。

热力学第一定律告诉我们,在一个封闭系统中,能量和物质是不能产生或消灭的。

当物质和能量从环境进入经济系统时,要么在经济体系中积聚起来,要么作为废弃物返回到环境中去。

当然,适度的废弃物将会使环境资产贬值:

当废弃物超出大自然的吸收能力时,就使得环境资产所提供的服务减少。

这样,过度消费就会引起环境资产的过度贬值。

这样的例子随手可见,空气污染致使呼吸问题,焚烧秸秆的烟雾破坏能见度和风景,水污染使人致癌。

经济系统和自然环境的关系同样受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制约。

热力学第二定律告诉我们,熵在增加。

熵是指不能做功的能量,在一个封闭系统里,能量总是从高的地方流向低的地方,系统从有序渐渐变成无序,系统的熵最终达到最大值。

这一定律意味着,从一种能向另一种能的任何转换都不是完全有效的,能源的消费是不可逆的过程,在能量转换过程中总有一些能量失掉了。

因此,如果没有新的能量从外部投入,封闭系统最终会耗尽其能量。

由于地球环境是一个封闭系统,遵循热力学的这两个定律。

人类活动需要能量支持,能量耗尽将使地球落入无序状态。

支撑当代人类经济系统的能源大多数是不可再生的化石能源,如果没有其他的替代能源,化石能源的消耗增加地球的无序性。

从长远来说,地球的发展受可得到的太阳能的限制。

第三节环境经济学的性质与学科特点

一、环境经济学的性质

关于环境经济学的定义可表述如下:

环境经济学是专门研究环境与经济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如何兼顾经济发展和环境的保护与利用是环境经济学的中心课题。

环境经济学是经济学研究领域横向发展渗透的一部分,是经济学研究向自然科学领域的扩展,环境经济学的研究需要一定的自然科学知识。

环境经济学的发展需要经济学家和自然科学家的合作。

环境经济学的主要理论基础是福利经济学,其研究方法是一种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相结合的方法。

即宏观方面侧重于规范经济学,规范经济学是回答“为什么”的问题,诸如政府环境政策与如何核算等,而微观方面侧重于实证经济学研究,实证经济学是回答“是什么”的问题。

二、环境经济学的学科特点

一门学科的性质是由该学科的研究对象决定的,环境经济学是经济科学和环境科学交叉的新经济分支学科。

归纳起来,环境经济学呈现如下学科特点:

(1)环境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是西方经济学,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科学。

环境经济学理论是西方经济学对环境问题总的看法和认识,它是由新古典经济学(资源稀缺论)和福利经济学逐渐演化而来的,是西方经济学逻辑体系的自然延伸,也是西方经济学自身的一个必要组成部分。

很多环境经济学的著作破题开篇都要提到经典的经济理论和概念。

例如消费者剩余、需求理论等。

从西方经济学研究进程来看,早期研究侧重于理论,如外部性理论等。

而近期研究很少见到喋喋不休的概念演绎、热衷于构筑理论体系的著作。

引证理论是为了说明问题,尽管有的理论不成熟,或是与现实环境问题不太适应,但只要本质相容,就可以加以利用,环境经济学中的公共物品经济学就是解决新问题与老问题理论矛盾的一种典范。

(2)环境经济学的发展体现实践先导的原则

环境经济学是当代最活跃的学科,越是现代,实践性越强,这已成为当代环境经济学的发展趋势。

环境经济学研究虽然在早期过多地侧重于理论研究,但是近期已转到如何应用这些理论解决实际环境问题。

许多著作是为了解决一个或一类实际问题而写的,或产业、或部门、或地区、或某种环境要素。

这种面向现实、为需要而作的研究,能比较好地满足解决实际环境问题的需要,也是环境经济学保持旺盛生命力的源泉,由于环境经济学的实践也是建立在市场经济基础之上,排污收费、排污交易等经济手段应用于环境管理,政府的各种政策就是为了使失灵的市场完备化,让市场这个看不见的手段来管理环境。

此外,工业生态理论指导下的环境管理如工业生态园与清洁生产的实践为环境经济与管理注入了新的活力,扩大了环境经济学的学科领域。

(3)环境经济学十分重视研究方法研究与应用

从某种意义上讲,环境经济学家试图通过传统理论的一些变革来形成解决外部性问题的手段或途径,因此环境经济学十分重视研究方法的研究与应用。

许多其他学科建立发展起来的分析研究方法在环境经济学中得到了创造性的发挥和应用。

例如在水利部门最早发展起来的费用效益分析方法已成为环境经济学中分析环境经济效益的最有力工具之一。

类似方法还有投入产出技术,数学规划方法。

在分析污染对人体健康的损害时,则借用流行病学方法。

这些都表明环境经济学学科发展具有兼收并蓄、统而化之的特点。

(4)环境经济学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科学

说环境经济学是一门新兴的边缘性经济科学还不足以反映它的综合性。

由于环境问题的广泛普遍的联系性,环境经济学涉及的领域不仅仅是研究“环境”和“经济学”两个分支学科,而且得化费很多精力去研究“环境”以外和“经济学”以外的东西,可能还没有哪一门经济科学像环境经济学如此深刻、全面地反映自然—经济—社会三个方面错综复杂的关系。

正因为如此,可持续性或可持续发展作为处理人口、环境、资源、生态与经济发展关系的伦理准则得到世界范围的公认。

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学内涵、可持续发展的实现途径、可持续发展的衡量与指标体系设计等成为环境经济学的研究热点。

第四节环境经济学在中国的实践

我国的环境经济学研究工作起步较晚,大致上经历了三个阶段。

一、介绍和引进西方的环境经济学理论

我国从80年代开始引进西方的环境经济学理论,1985年出版了王铁生翻译的JulianLowe和DavidLewis(英)合著的《环境管理经济学》,这时我国引进出版的第一部典型的环境经济学著作。

80年代后期,中国人民大学马中教授主持引进美国未来资源研究所的环境经济学丛书,这是一套系统介绍西方环境经济学理论与实践的丛书。

该丛书展示了未来资源研究所的系列研究成果,内容涉及环境经济理论、环境经济政策、自然资源利用、区域环境管理、环境效益分析等方面。

1988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