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水涂料生产线项目申报材料.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246217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29.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防水涂料生产线项目申报材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防水涂料生产线项目申报材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防水涂料生产线项目申报材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防水涂料生产线项目申报材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防水涂料生产线项目申报材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防水涂料生产线项目申报材料.docx

《防水涂料生产线项目申报材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防水涂料生产线项目申报材料.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防水涂料生产线项目申报材料.docx

防水涂料生产线项目申报材料

年产5000吨涂料生产线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总论

1.1项目背景

1.1.1项目名称及投资单位

1)年产5000吨防水涂料项目

2)投资单位:

北京永泰亿成化学科技有限公司

3)项目投资单位注册资本:

4)项目投资单位法人代表:

5)项目承办单位:

北京永泰亿成化学科技有限公司

6)项目承办单位地址:

北京密云经济技术开发区

1.1.2项目投资单位概况

北京永泰亿成化学科技公司是一家集高新化学建材研发、生产、销售与一体的专业高科技公司。

与国内

1.1.3项目提出的理由

喷涂聚脲弹性体技术是国外近十年来,继高固体份涂料、水性涂料、辐射固化涂料、粉末涂料等低(无)污染涂装技术之后,为适应环保需求而研制、开发的一种新型无溶剂、无污染的绿色施工技术,它是在反应注射成型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被誉为二十世纪末期涂料、涂装技术领域最伟大的发现,它将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结合起来,是传统施工技术的一次革命性飞跃。

在北美等发达国家的应用已有十几年的历史,市场需求十分强劲。

这种新型高性能防水涂料,具有柔韧有余、刚性十足、色彩丰富,能形成致密、连续、无接缝的特点,能完全隔绝空气中水分和氧气的渗入,防腐和防护性能无与伦比,它同时具有耐磨、防水、抗冲击、抗疲劳、耐老化、耐高温、耐核辐射等多种功能。

该技术将新材料、新设备和新工艺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是传统施工技术的一次革命性飞跃,是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施工技术之一。

由于聚脲涂料以其优异的物理力学性能,及其优良的耐化学腐蚀性,自其问世以来,被广泛应用于大型基础设施的建设,如化工防护、管道防腐、海洋防腐、隧道防水、大坝维护、桥梁防护、基础加固、屋面种植、道具制作、护舷制造等,提供一种最先进的超重防腐、防水、耐磨和装饰材料以及最方便、快捷的施工。

自1999年聚脲在国内市场上应用以来,聚脲在国内市场得到了高速发展,据不完全统计2001~2007年聚脲产量见表1。

自京津城际铁路开始应用聚脲防水涂料后,京沪高铁就开始全线使用聚脲防水材料,仅此一项使用量就达到2万t,另外还有在防腐、耐磨、海洋工程方面的应用,故09年的产量远大于2万t。

表12001~2007年国内聚脲产量

年份

2001

2003

2005

2007

2009

产量/吨

200

800

2500

6000

>20000

总之,聚脲在国内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在许多领域的应用还刚刚起步。

聚脲用于防水也是刚开始。

在未来,聚脲将有十分广括的发展前景。

另外,用于生产聚脲的生产线完全可以用来生产MMA、单组分或双组分聚氨酯涂料。

1.2项目概况

1.2.1拟建地址

北京密云经济技术开发区

1.2.2拟建规模与目标

1)涂料生产线一条(聚脲、MMA);

2)年产5000吨涂料。

3)相关的品质管理系统和研发系统。

1.3项目主要建设条件

1.3.1市场条件

10年来,建筑防水材料的用量一直呈增长态势。

据统计,2005年全国竣工各类房屋建筑面积超过35亿平米,按防水施工面积占建筑施工面积的比例计算,2005年全国防水施工面积超过11.2亿平方米。

上述统计仅仅包括了建筑物的施工面积,不包括我国每年大量建设的道路、桥梁、隧道、地铁等基建工程,而这些工程无一例外也需要进行防水施工。

根据防水施工面积决定防水材料使用面积的原理,防水材料的使用至少在11.2亿平米以上。

加上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如道路、桥梁、隧道、地铁等)、多层铺设、建筑维修等因素,05年防水材料的使用量应在15亿平米以上。

中国每年新开工的建筑施工面积由1995年的不足10亿平米,增加到2005年的35亿平米,年均复合增长率约13%,超过同期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率。

而最近5年更是表现出明显的加速增长,2001—05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将近18%。

随着建筑业的快速发展,建筑防水材料行业也持续快速增长。

建筑防水行业的未来增长趋势明显。

“十一五”期间我国宏观经济的主要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5%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翻。

“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

要“以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和提高产品质量档次为重点,促进建材工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

建筑防水材料属于新型建筑材料,关系到国计民生,在建筑工程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是朝阳工业,具有持续发展的潜能,将继续得到国家的重视和扶持。

建筑业的发展将拉动建筑防水行业持续增长。

从现在到2020年15年间,我国将新建各类建筑300亿平米,其中“十一五”期间,全国城镇住宅需求量约30亿平米,同时仍有1.5亿平米的城镇危房急需改造;随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的实施,我国广大农村每年将新建房屋面积约10亿平米,而需要建筑维修和改造的面积则达250亿平米之巨。

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为防水行业开辟了巨大的空间又有建筑节能改造是建筑节能的重要部分,包括既有住宅节能改造和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

为实现“十一五”规划提出的建筑节能目标,“十一五”期间,既有建筑改造量达到38亿平米,工程改造量十分巨大。

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主要是对现有建筑的墙体、屋面和门窗进行节能改造,由于建筑防水密封与建筑的保温密不可分,这将给建筑防水行业涂料市场带来巨大的商机。

聚脲作为新型的防水材料,虽然目前只作为高档涂料用于国家重大型项目上,如一些国家级建筑物、奥运场馆、高速铁路等。

但虽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聚脲会逐步取代现有的涂料。

如911,现国内各企业生产的911绝大部分含有有毒溶剂煤焦油,在一些地区如北京、上海已禁止使用;单组分聚氨酯采用人工分几遍涂刮,表干时间慢,实工时间长;而聚脲性能优异,施工机械化程度高,在性能及施工方面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

因此,聚脲的发展前景无限。

根据国家铁路网的中长期规划,到2020年中国的铁路营业里程目标为12万公里,目前的营业里程为8万公,新增部分以高速客运专线及城际铁路为主。

自去年以来,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拉动经济发展,中国政府进一步加大了铁路建设投资力度。

目前,国家批准新线里程达到3万公里,相当于近30个京沪高铁。

今明两年,还将有一批重点工程开工建设。

此外地铁、城内、城际轻轨等基础设施建设也将迎来一个高峰期,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高档住宅也将得到快速发展,这些都为聚脲的销量提供了条件。

因此,未来十年,聚脲在防水领域的应用将会迎来一个辉煌期,需求量将会持续快速增加。

1.3.2技术条件

目前,已有的技术条件是可以生产出两种产品的,一种是半聚脲,拉伸强度为10MPa,断裂伸长率为300%,另一种为纯聚脲,拉伸强度为16MPa,断裂伸长率为450%。

都是以完成中试,能够稳定生产的配方。

至于其它性能的聚脲产品的配方技术可在本技术的基础上进行开发研制,相信在实验条件完备后能较快开发出聚脲系列产品及MMA防水涂料产品。

目前就公司的现有状况,存在以下困难:

1)研发队伍还未组建齐全;

2)目前的实验室还未建立起来,实验、原料及产品检测的仪器设备都没有到位;

3)原材料及产品质量管理体系都是空白,还需要从头开始。

1.3.3社会环境条件

北京永泰亿成化学科技有限公司为北京高科技企业,并与铁道科学研究院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有着高效的销售团队,有遍布全国的销售网络,在公司成立的四年中有多项国家重大项目成功案例。

目前国家投入四万个亿投资计划的实施,中国铁路“四纵四横”铁路快速客运通道以及三个城际快速客运系统的建设和环渤海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城际客运系统的规划以及我国西部开发性新线的规划都为聚脲和MMA等高端防水涂料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第二章市场分析与预测

2.1社会其他行业的发展、社会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推动涂料高端产品市场的发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各行各业对涂料的需求越来越多,对其性能的要求也不断提高。

近年来建筑工业发展趋势迅猛,防水涂料的需求加大,防水涂料的技术水平、实际应用和市场推广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逐渐成为市场关注的话题。

在原油价格不断提升的背景下,涂料在市场进一步扩大。

近几年来,加快实现城乡一体化建设和工业区建设,以及旧城改造而进行的大量基础设施建设,给予建筑涂料工业市场发展的最大良机。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未来几年国家将对涂料产品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逐步淘汰生产工艺落后、污染严重的产品和旧装置,采用先进适用的新工艺、新技术来改造传统老产品,走拳头产品和国际品牌营销之路。

相信通过调整,将会使一批中、大型涂料生产企业和经营商家不断壮大与成熟,同时也会淘汰一大批无核心竞争力的小户主。

调整之后,可彻底对涂料行业进行一次大规模的洗牌,此举不仅给消费者带来更多经济实惠的高档产品,而且还能促进防水涂料行业走向更规范与成熟,从而提高聚脲、MMA等这类涂料中高尖端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2.2建筑行业、国家基础设施的发展促进防水涂料的市场需求

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就业容量大,产业关联度高,全社会50%以上的固定资产投资要通过建筑业才能形成新的生产能力或使用价值,建筑业增加值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7%。

建筑业的技术进步和节地、节能、节水、节材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国民经济整体发展的速度与质量。

今后五年,我国建筑业总量将会持续稳定增长,建设工程产品也将面临升级换代的新需求。

具体表现在:

城镇化的加速推进使得基础设施和住房需求量增大;第二产业优化升级,工业建筑需求旺盛;世博、南水北调等重大项目正加紧建设,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等将形成更大的发展规模;新农村建设将成为重要的潜在市场。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加快为建筑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十一五”将是建筑业难得的发展机遇期和大有作为的时期。

中国建筑业产业规模继续扩大,生产形势保持快速发展的势头,各项指标再创新高。

建筑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生产方式变革逐步展开,市场竞争仍然激烈。

2006年全国建筑业企业全年完成建筑业总产值达到34745.79亿元,比上年增长19.7%;完成竣工产值22072.96亿元,增长8.9%;实现增加值1001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1.9%。

2006年,以国家重点项目建设、城市公共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房地产开发、交通能源建设、现代制造业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主体的建筑市场呈现出勃勃生机;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湾区域建设、西部大开发、东北工业区振兴仍然是最为繁荣的建筑市场;发达地区的建筑业生产水平和能力的强势地位进一步巩固、发展;大中型建筑业企业的结构调整进一步深入开展;对国外建筑市场的开拓快速发展,市场层次和区域范围更加优化。

建筑业的迅猛发展必然带动防水行业产品市场的增长。

2.3涂料本身的优势

1)耐老化性能优良,在紫外线、热、光、氧作用下性能稳定,材料使用寿命长,使用寿命达到30年以上。

2)粘接力强,材料与水泥基面粘接强度可达0.8MPa以上,对材料有较好的粘接性能,水泥、玻璃、陶瓷、石棉瓦、塑料、金属及原有防水材料基面等基材均可施工,每平方米仅需1.5kg.

3)材料延伸性好,延伸率可达300%以上,因此抗裂性能优异,还具有优良的抗冻性和低温柔性。

4)施工性好,不起泡,成膜效果好,固化快,表干2-8小时,实干24小时,缩短工期。

5)施工安全、简便、无污染、对基层含湿量要求不严,含水率小于15%均可施工。

6)不限工场,在任何规则或不规则开头基面上刷、刮都能形成连续不断的橡胶防水层。

7)本产品还可作为粘胶剂和密封膏。

涂料而与防水卷材相比,防水涂料施工简单方便,适用于任何形状的基面,并可形成致密无缝的涂膜,因此,防水涂料已广泛应用于各种防水工程中,并取得了迅速的发展。

目前美、英、日、法、德等工业发达国家的防水涂料在建筑防水材料中都占有相当的份额。

2.4涂料的发展趋势

传统的低固含量溶剂型涂料约含50%的有机溶剂。

这些有机溶剂在涂料的制造及施工阶段排入大气,污染环境,危害人类健康。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类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要求保护自我生存空间的呼声也越来越高,环保法规也越来越严格。

环保法规的加强,迫使世界各大涂料公司纷纷致力于节能低污染的水性涂料、粉未涂料、高固体分涂料和辐射固化涂料的开发应用。

建筑涂料水性化已成必然趋势。

工业涂料也正在向着水性涂料、粉未涂料、高固体分涂料和辐射固化涂料等方向发展。

06年1-10月全国涂料产量(吨)

本年本月产量(吨)

近年来,中国涂料行业在高速成长的房地产、汽车、船舶、等下游行业的推动下,以高于GDP5%-10%的速度增长,成为世界涂料生产和消费第二大国。

在防水涂料中,聚氨酯和橡胶改性沥青防水涂料,积极开发和推广高品质和高固含量的防水涂料得到重点发展。

2005年,中、高档防水涂料在全国防水工程市场的占有率已达到13%,年用量约为23万吨。

建筑涂料在涂料中的比重逐年攀升,截止目前,我国建筑涂料已经占到涂料总量的40%,年产量超过130万吨,成为居美国、日本之后的世界第三大建筑涂料生产国。

据预测,到2005年我国建筑涂料年产量将达到180万吨,比1999年的130万吨增长38%,外墙装饰中应用率大于35%;到2015年预计全国建筑涂料年产量将达到300万吨,是2005年的1.66倍,外墙装饰中应用率大于60%。

2.5聚脲及MMA等高端涂料的优势

与传统环保型涂装技术相比,喷涂聚脲弹性体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1、固化快,10~45秒凝胶,10分钟可达到步行强度;

2、立面/曲面连续喷涂不留挂,原形再现性好;

3、对温度/湿度不敏感,不易发泡,施工不受环境条件的影响;

4、100%固含量,无挥发性有机物(零VOC′S),被誉为“绿色材料,绿色施工”;

5、涂层致密、连续、无接缝,完全隔绝空气中水分和氧气的渗入,防腐和防护性能无与伦比;

6、热稳定性好,可在-50~121℃的空气环境下长期使用,改性聚脲可在180℃下长期使用;

7、具有优异的物理性能,强度好、伸长率高、抗冲击、耐磨蚀,硬度可调节;

8、对钢、铝、混凝土、PU/EPS泡沫、木材等各类底材均具有优良的附着力;

9、耐候性好,户外长期使用不粉化、不开裂、不脱落;

10、机械化施工,施工速度快。

MMA为现有涂料中为数不多的可以外露的涂料之一,具有优异的耐紫外线

第三章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

3.1建设与生产总规模

3.1.1项目总投资162.8

1)总投资:

162.8万元

a)其中:

设备118万;

b)相应的软件投入30万元;

c)不可预计费14.8万元;

3.1.2生产线

本项目将建造1条全国先进的涂料生产线。

3.1.3生产总规模

总产能:

5000吨

3.2主要设备投入概况(118万元)

序号

设备名称

数量

金额(万元)

备注

1

聚氨酯涂料反应釜(3000升)(不锈钢)

2套

18

含减速机、搅拌器

2

中试涂料反应釜(1000升)

1套

5

含减速机、搅拌器

3

计量与测量系统

1套

15

含流量计、测温仪

4

操控(操作柜)系统

1套

8

5

安装材料(管道、阀门、操作平台等)

20

6

真空泵系统

3套

12

每套含真空泵1台,缓冲罐、碱洗罐、水洗罐各1个

7

循环冷却水系统

1套

5

8

车间电力配套

2

含动力、照明、控制

9

原料储罐(30立方/个)

2个

8

含基础处理

10

上料系统

5

含计量槽4台、进料泵4台

11

尾气处理系统

1套

10

不含预处理

12

实验检测设备

10

3.3相关软件投入及不可预计费:

(44.8万元)

3.3.1项目设计及相关评估费用预计:

30万元。

3.3.2不可预计费:

14.8万元

不可预计费按以上投资的10%计,为(118+30)×10%=14.8万元

3.4生产方案

3.4.1生产工艺流程

聚氨酯涂料生产工艺流程图

3.4.2技术方案

1)配方技术

本公司的单组分聚氨酯“水皮优”涂料(单组份,环保型)、水性防水涂料技术已成熟,产品具有高强度、高延伸率、高弹性、抗疲劳、耐老化等优异特性。

2)工艺技术

经过多年的防水涂料生产,在涂料的生产工艺与设备的制作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可使本公司的涂料生产工艺技术达到全国领先水平。

第四章主要资源的利用和消耗

4.1主要原料的消耗

序号

原料名称

型号

数量(吨)

备注

1

蒸汽(4kg以上)

15000

2

聚醚

7300

3

TDI

700

4

氯化石蜡

2000

5

有机溶剂

0

6

固化剂

12

7

乳液

4000

8

颜料

40

9

940

10

1300KVA

11

稳定剂

20

4.2主要原料的市场状况

1)聚醚:

聚醚多元醇(简称聚醚)是由起始剂(含活性氢基团的化合物)与环氧乙烷(EO)、环氧丙烷(PO)、环氧丁烷(BO)等在催化剂存在下经加聚反应制得,大多以甘油(丙三醇)作起始剂,环氧化物一般是PO和EO并用,通过改变PO和EO的加料方式(混合加或分开加)、加料比、加料次序等条件,制得各种通用的聚醚。

我国自80年代初期聚醚生产能力约1.5万t/a,1991年国内聚醚多元醇生产能力为10万t/a,1996年生产能力达26万t/a,发展极为迅速。

1995年以前,从美国、日本、韩国进口的型号为330、303、5613等聚醚,其价格曾高达1.6万~1.7万元/t,1998年华东地区聚醚价格为3001:

1.02万元/t,3010:

1.25万元/t。

2006年国内聚醚价格大约在1.3万~1.5万元/t,在华东、华北、华南、江浙一代、以及北方地区都有生产。

2)TDI:

甲苯二异氰酸酯为无色透明至淡黄色液体,有刺激性气味;遇光颜色变深。

分子式C9-H6-N2-O2。

目前国内有多家TDI生产企业,如沧州大化(600230)、甘肃银光、蓝星清洗(000598)、锦化氯碱(000818)和山东巨力(000880)等,分属于中国化工集团和中国兵器工业集团。

沧州大化目前拥有3万吨的TDI产能,在建的5万吨装置预计明年底投产,另外新建10万吨TDI产能也已获批;甘肃银光TDI生产能力为4.4万吨,今年先期将2万吨老生产线扩建到5万吨,2008年还将把2.4万吨新线再扩建到5万吨,届时总产能将达到10万吨,到2010年形成20万吨产能;锦化氯碱的5万吨TDI项目今年4月12日已经正式动工建设;蓝星清洗目前拥有3万吨TDI产能;山东巨力还有1万吨产能。

除此之外,跨国公司在国内也有一批新产能已经投产,或在规划建设中。

巴斯夫(BASF)是全球TDI技术最先进、生产规模最大的企业,其上海联恒TDI公司拥有16万吨产能;拜耳(BAYER)也计划在上海建设完全一体化的TDI生产工厂,预计到2009年底达产,年产量将达16万吨。

TDI价格坐上疯狂过山车从06年的25000元/吨一路上涨到07年的55000元/吨,其间伴随几起几落,国内聚氨酯行业重要化工原料TDI(甲苯二异氰酸酯)的价格今年坐上了一列疯狂的过山车。

业内人士指出,最近两三年内,TDI供需不平衡的状态不会改变,短期内发展前景仍然看好。

但从2008年下半年开始,部分新建TDI生产装置将陆续投产,未来将对TDI价格产生平抑作用

3)氯化石蜡:

氯化石蜡是石蜡经深度氯化的产物,为氯代烷烃的俗称。

它是C10~C30石蜡烃的氯化衍生物,呈金黄色或琥珀色的粘稠液体,具有无臭、低毒、阻燃、增塑、挥发性低、电绝缘性好、耐化学腐蚀、价廉与PVC树脂相容性好等独特性能。

它是属于含卤有机添加型阻燃剂,在高温条件下可产生相对密度比空气大的卤化物,已成为目前世界上产量最大的有机阻燃剂之一,是公认的极具发展前景的大吨位有机氯产品。

受液蜡价格大幅上涨影响,部分地区氯化石蜡价格有所上扬。

广东、福建地区氯蜡—52主流出厂价6500--6800元/吨。

浙江地区6300--6500元/吨;江苏地区6200-6400元/吨;东北地区6300--6500元/吨;河南地区6150--6200元/吨;国内主要增塑剂DOP价格有所回调,主流出厂价为18500元/吨,价格仍属高位运行。

原料液蜡价格大幅上涨,创历史新高。

国内液蜡出厂价达8900—9100元/吨,进口液蜡到东南沿海9000元/吨以上。

另外,经过一个多月停产检修,沈阳石蜡化工厂已于5月31日恢复生产。

正式出产品还需几日(价格未定)。

由于近期液蜡价格涨幅过大,预计后市液蜡继续涨升空间已不大。

本周氯化石蜡价格有上攻要求。

泰州新威氯化石蜡价格上调,目前氯化石蜡-52的出厂价格为6800元/吨,由于企业略有限产,因此库存很少。

原料方面,企业的液蜡国内、进口都有一定的使用,目前进口液蜡在到厂价格方面略占优势。

氯化石蜡-42方面生产成本较高,企业基本采取以量定产的方式。

在华东、华南、中部地区有大量供应。

4)固化剂和颜料:

主要来源广东、华东、湖南、河南、河北,国内经常在巴斯夫、海川等一些知名公司采购。

5)丙烯酸乳液、EVA乳液:

国内北京、济南、上海等地有产,供应充足。

国外巴斯夫等公司有产,在国内市场货源充足。

第五章投资效益分析

5.1投资总概算

总投资共计584万元。

其中设备481万元,项目设计与评估等50万元,不可预计费53万元。

5.2投资效益分析

据防水涂料行业总体利税水平和本公司涂料利润的水平,考虑到今后可能出现的原材料价格上涨而产品价格下跌等到因素,产品的销售收入利税水平按15%计算。

即:

综合税率按6%,利润率按9%。

第一年按年销售5000吨计算,每吨11000元的均价,总销售收入为:

5500万元,税收330万元,利润:

440万元;

第二年按年销售8000吨计算,每吨11000元的均价,总销售收入为:

8800万元,税收528万元,利润:

704万元;

第三年按年销售15000吨计算,每吨11000元的均价,总销售收入为:

16500万元,税收990万元,利润:

1320万元。

第六章节能节水措施

6.1用能标准

节能是指加强用能管理,采取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以及环境和社会可以承受的措施,减少从能源生产到消费各个环节的损失和浪费,更有效、合理地利用能源。

企业的节能管理既是国家和地方节能管理系统的终端部分,又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项目将遵循以下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

3)《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建设部第76号令)

4)《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

6.2能源消耗种类和数量分析

1)水。

用于冷却。

循环使用,无污染,无外排。

本项目所造成的自然蒸发损失为3吨/天。

年耗水量为900吨;

2)热能(蒸汽)。

利用阳逻热电厂余热蒸汽,平均日用量为48吨,年耗量为15000吨;

3)电。

本项目平均日耗电量为2900度(其中生产用电2800度,照明用电100度),年耗电量为87万度(其中生产用电84万度,照明用电3万度)。

6.3节能措施

结合项目实际情况,本项目将尽量多地使用已推广的节能技术,以提高项目的节能水平,主要措施包括:

1)多选用节能仪器、设备,减少电能、热能的损耗;

2)采用高效节能灯,减少照明负荷;

3)采用静电电容补偿,降低无功损耗,提高功率因素,改善供电质量。

 

第七章环境因素评价

本项目在建设及运行过程中,主要环境因素有生产废气、机器噪声、原料废弃包装物,无生产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