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九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附答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245993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184.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九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附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初中九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附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初中九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附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初中九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附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初中九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附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九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附答案.docx

《初中九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附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九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附答案.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中九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附答案.docx

初中九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附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4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把各题的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1.(

2分)下列现象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湿衣服晾干B.海水晒盐C.矿石粉碎D.食物腐烂

2.(2分)下列仪器中,禁止加热的是(  )

A.试管B.量筒C.蒸发皿D.烧杯

3.(2分)下列物质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导电性B.可燃性C.延展性D.挥发性

4.(2分)生活中的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蓝墨水B.蒸馏水C.煤D.啤酒

5.(2分)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是(  )

A.氧气B.氮气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

6.(2分)能鉴别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三种气体的方法是(  )

A.分别插入燃着的小木条

B.分别通入到澄清石灰水中

C.闻气味

D.看颜色

7.(2分)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A.

倾倒液体B.

装入固体粉末

C.

加热液体D.

读取液体体积

8.(2分)分子和原子的根本区别是(  )

A.分子比原子大

B.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

C.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D.分子可以构成物质,原子不能构成物质

9.(2分)元素之间的根本区别是原子的(  )

A.核内质子数不同B.核外电子数不同

C.核内中子数不同D.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10.(2分)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

A.OB.SiC.AlD.Fe

11.(2分)某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31,质子数是15.则该元素原子核中的中子数(  )

A.12B.15C.16D.17

12.(2分)铀(U)是重要的核燃料,如图为铀在元素周期表的部分信息,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铀属于金属元素

B.铀核内有92个中子

C.铀的核电荷数为92

D.铀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38.0

13.(2分)如图所示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前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做上记号。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该实验证明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约占

B.实验时红磷一定要过量

C.实验前一定要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D.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火焰熄灭后立刻打开弹簧夹

14.(2分)如图是水分子分解是示意图,关于对该理解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原子构成分子

B.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C.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D.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可再分

二、填空题(本大题包括6小题,共30分.请把各题的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15.(5分)用化学符号表示:

(1)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2)3个氮原子;

(3)钠离子;

(4)氯离子;

(5)氧原子。

16.(4分)指出下列操作导致的后果.

(1)把块状固体药品直接丢入试管底部,后果是.

(2)倾倒液体时,标签没对着手心,后果是.

(3)加热液体时,试管口朝着有人的方向,后果是.

(4)在做铁丝在氧气中点燃实验时,集气瓶中没有预留少量的水,后果是.

17.(6分)蜡烛燃烧是产生火焰,火焰分三层,分别是、、,火焰的温度由高到低的顺序依次是、、.

18.(4分)用下列物质的编号回答有关问题:

①雨水②蒸馏水③雨后洁净的空气④氦气⑤氮气⑥高锰酸钾⑦四氧化三铁⑧自来水,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是,属于纯净物的是,属于单质的是,属于化合物的是。

19.(8分)下面是几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1)B粒子所表示的元素符号为;

(2)表示原子的粒子有(填序号,下同);

(3)表示阴离子的有。

(4)表示阳离子的有。

(5)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的粒子是,写出其离子符号。

(6)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的粒子是,写出其离子符号。

20.(3分)已知:

氨气溶于水形成氨水,浓氨水有较强的挥发性,酚酞试液遇到氨水时变成红色.现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将滴有酚酞试液的滤纸(每隔1.5cm滴1滴)平放在试管中,试管口塞上一团脱脂棉(一种棉花).

(1)用仪器A吸取浓氨水,滴在脱脂棉上.A仪器的名称是.

(2)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这说明.

三、简答题(本大题包括3小题,共21分.请把各题的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21.(8分)A为黑色色固体B为无色液体,A与B混合生成C与气体D,C在一定条件下分解可得到气体D与气体E;气体E具有可燃性,在其火焰上方罩一个干燥的烧杯,烧杯内壁无色液滴C出现;银白色固体F在气体D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G;一种黑色固体H在气体D中燃烧,生成的气体I,I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

(1)写化学式:

B,C,D,I.

(2)写出C反应生成气体D气体E的文字表达式:

.银白色固体F在气体D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

22.(7分)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它可以和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如图所示是硫粉、红磷、光亮的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装置。

(1)小强是个善于思考、善于总结的同学。

做完实验后,他发现了一些共同点:

在反应条件方面,三个实验都要,在能量变化方面,三个实验都是反应(填“吸热”或“放热”),在反应类型方面,三个化学反应都是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2)小强同时也总结出在生成物的种类、生成物的状态和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三个方面存在不同。

请你替小明同学填写空格:

甲中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

丙中观察到的实验现像是。

(3)小强还总结出:

三个实验的集气瓶底部都放有少量水,其中丙集气瓶底部放少量水的目的是。

23.(6分)某山区所饮用的水常是河水,由于河水中常含有大量的泥沙、悬浮物和细菌等杂质.可用次氯酸(HClO)杀死细菌,将漂白粉[主要成分是Ca(ClO)2]溶于水可生成氯化钙和次氯酸.下列是某户居民在饮用水之前对河水的处理步骤:

河水→A(明矾)→B(沉淀)→C(过滤)→D(漂白粉)→净水

(l)可以除去较大颗粒、悬浮物杂质的步骤是.(填操作名称)

(2)能够消毒杀菌的步骤为.(填字母编号)

(3)该户居民得到的净水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

(4)净化后是硬水还是软水?

可用来检验.

(5)长期饮用硬水对人体不利,生活可采用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6)我国淡水资源非常有限,请列举一种日常生活中节水的方法:

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包括2小题,共21分)

24.(7分)

(1)图中A的名称是,B的名称是,B在过滤操作中,它的作用是。

(2)过滤时漏斗下端管口应,漏斗中液面应滤纸边缘。

(3)若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应该。

出现浑浊的可能的原因是。

(写出一点即可)

25.(14分)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反应制取少量氧气请回答下列问题:

(l)写出上图装置中编号仪器的名称:

①;②。

(2)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

(3)若要制取氧气时发生装置可选择(填装置字母标号,下同),要收集较纯净的氧气时选用,收集好氧气的集气瓶(填“正”或“倒”)放在桌上。

怎么确定是否氧气已收集满。

(4)用排水集气法收集完毕后,应先,然后,防止。

(5)如果用过氧化氢制氧气,一定不需要上面装置中的(填仪器数字编号),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4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把各题的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1.(2分)下列现象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湿衣服晾干B.海水晒盐C.矿石粉碎D.食物腐烂

【分析】区分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依据是看有无其他物质生成。

【解答】解:

A、只是物质的状态或形状发生了改变,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

B、海水晒盐是利用阳光及风力的作用将水分蒸发而使溶解在海水中的食盐结晶析出,只是盐与水的分离,没有其他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

C、只是物质的形状发生了改变,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

D、食物腐烂有菌类物质生成,有其他物质生成因而属于化学变化,故D正确。

故选:

D。

故选:

D。

【点评】此题联系生活实际,考查学生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本质的区别。

2.(2分)下列仪器中,禁止加热的是(  )

A.试管B.量筒C.蒸发皿D.烧杯

【分析】根据已有的仪器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解:

A、试管可以用于加热,错误;

B、量筒只能用于量取液体的体积,不能用于加热,正确;

C、蒸发皿可以用于加热,错误;

D、烧杯可以用于加热,错误;

故选:

B。

【点评】掌握常见仪器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3.(2分)下列物质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导电性B.可燃性C.延展性D.挥发性

【分析】根据物质的化学性质进行判断、分析,化学性质主要有:

可燃性、毒性、氧化性、还原性、稳定性等。

【解答】解:

A、导电性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

B、可燃性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

C、延展性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

D、挥发性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

故选:

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物质的化学性质方面的内容,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4.(2分)生活中的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蓝墨水B.蒸馏水C.煤D.啤酒

【分析】弄清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区别,并认清现实生活中常见的纯净物和混合物.

【解答】解:

蓝墨水是色素和水的混合物,煤的主要成分是碳,啤酒中有酒精、水、二氧化碳等。

故选:

B。

【点评】主要考查了纯净物和混合物,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2分)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是(  )

A.氧气B.氮气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

【分析】根据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

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是:

氮气占78%、氧气占21%、稀有气体占0.94%、二氧化碳占0.03%、其它气体和杂质占0.03%,因此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是氮气;

故选:

B。

【点评】本题很简单,熟记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是解答此类题的关健。

6.(2分)能鉴别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三种气体的方法是(  )

A.分别插入燃着的小木条

B.分别通入到澄清石灰水中

C.闻气味

D.看颜色

【分析】鉴别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三瓶无色气体,要求根据三种气体性质差别,所设计的方案能出现三种明显不同的实验现象,即达到鉴别气体的目的。

【解答】解:

A、将燃烧的木条伸入瓶中,木条燃烧无明显变化的气体为空气;木条燃烧更旺的气体为氧气;木条熄灭的气体为二氧化碳气体。

现象明显,方案可行;

B、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只有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难以鉴别气体空气和氧气。

方案不可行;

C、三种气体都是没有气味的气体,此方案不能鉴别三种气体;

D、三种气体都是没有颜色的气体,无法完成鉴别。

故选:

A。

【点评】利用所要鉴别物质的性质差别,设计实验,实验中出现明显的现象差异,达到鉴别物质的目的。

7.(2分)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A.

倾倒液体B.

装入固体粉末

C.

加热液体D.

读取液体体积

【分析】A、根据倾倒液体药品的注意事项分析;

B、根据药品的取放原则考虑;

C、根据加热试管内液体的注意事项分析;

D、根据量筒使用时注意事项考虑。

【解答】解:

A、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口与试管口紧挨,标签朝向手心,瓶塞倒放,故操作正确;

B、粉末状固体在取放时先把试管横放,用药匙将药品送入试管底部再将试管竖起,故操作正确;

C、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试管与桌面呈45°角,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

;为防止液体沸腾时喷出伤人,试管口应朝着无人的方向,并能对着自己或别人,故图示操作错误;

D、用量筒量取液体时视线要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故操作正确。

故选:

C。

【点评】要熟记常见仪器的名称、性质和用途,不要在做实验时进行错误操作。

8.(2分)分子和原子的根本区别是(  )

A.分子比原子大

B.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

C.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D.分子可以构成物质,原子不能构成物质

【分析】A、根据分子与原子不能笼统地比较大小判断.

B、根据化学变化的实质和分子与原子的本质区别判断.

C、根据分子、原子在化学变化中的变化分析判断.

D、根据构成物质粒子的种类分析.

【解答】解:

A、分子与原子不能笼统地比较大小,只能说构成某分子的原子比该分子小,所以错误。

B、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破裂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分子,即分子在化学变化中能再分,而原子不能,故原子和分子的根本区别是在化学变化中是否可分,所以正确。

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所以错误。

D、直接构成物质的粒子主要有三种:

分子、原子、离子,分子和原子都能构成物质,所以错误。

故选:

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分子和原子的知识,理解分子、原子的定义,了解分子、原子的性质及应用,明确二者之间的本质区别,是解题的前提.

9.(2分)元素之间的根本区别是原子的(  )

A.核内质子数不同B.核外电子数不同

C.核内中子数不同D.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分析】根据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不同种元素之间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进行解答.

【解答】解:

根据不同种元素之间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元素概念的理解,并能在解题中灵活应用的能力.

10.(2分)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

A.OB.SiC.AlD.Fe

【分析】根据地壳中各元素含量的排序及元素的分类判断。

【解答】解:

地壳含量较多的元素按含量从高到低的排序为:

氧、硅、铝、铁、钙,在金属元素中含量最多的是铝。

故选:

C。

【点评】元素的含量和分布是化学推断的题眼,是化学考查重点之一,有时出现在推断题中,有时单独考查,熟悉化学基础知识是解题的前提。

11.(2分)某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31,质子数是15.则该元素原子核中的中子数(  )

A.12B.15C.16D.17

【分析】根据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结合题意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

某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31,质子数是15,根据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则中子数=31﹣15=16。

故选:

C。

【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并灵活运用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12.(2分)铀(U)是重要的核燃料,如图为铀在元素周期表的部分信息,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铀属于金属元素

B.铀核内有92个中子

C.铀的核电荷数为92

D.铀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38.0

【分析】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

原子序数、相对原子质量、元素符号、元素种类等,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

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该元素的名称是铀,属于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正确。

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92,即质子数为92,中子数不一定是92,故选项说法不正确。

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92,即核电荷数为92,故选项说法正确。

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可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38.0,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

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及辨别元素种类的方法进行分析解题的能力.

13.(2分)如图所示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前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做上记号。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该实验证明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约占

B.实验时红磷一定要过量

C.实验前一定要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D.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火焰熄灭后立刻打开弹簧夹

【分析】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欲用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该实验一般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装置的气密性好;②所用药品必须是足量;③读数时一定要冷却到原温度;④所选除氧剂要具备以下特征:

本身能够在空气中燃烧;本身的状态为非气体;生成的物质为非气态;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

A、进入集气瓶中的水约占集气瓶容积的

,该实验可证明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约占

,故选项说法正确。

B、实验时红磷一定要过量,以完全消耗装置内的氧气,故选项说法正确。

C、实验前一定要检验装置的气密性,否则测定结果不准确,故选项说法正确。

D、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雾;火焰熄灭后不能立刻打开弹簧夹,要等到装置冷却至室温再打开弹簧夹,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

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用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原理、注意事项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4.(2分)如图是水分子分解是示意图,关于对该理解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原子构成分子

B.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C.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D.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可再分

【分析】观察水分子分解是示意图,根据微粒的构成,分析分子的构成,根据微粒的变化,分析微粒的变化,根据反应的特点分析反应的类型.

【解答】解:

A、由微粒的构成可知,原子构成分子。

故A正确;

B、该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了两种物质,属于分解反应。

故B错误;

C、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原子在化学反应没有再分,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故C正确;

D、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可再分。

故D正确。

故选:

B。

【点评】此类题是中考的热点题型,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充分理解图中的信息,只有这样才能对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二、填空题(本大题包括6小题,共30分.请把各题的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15.(5分)用化学符号表示:

(1)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H2O ;

(2)3个氮原子 3N ;

(3)钠离子 Na+;

(4)氯离子 Cl﹣;

(5)氧原子 O 。

【分析】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

【解答】解:

(1)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水分子,可表示为:

H2O;

(2)标在元素符号前的数字表示原子个数,3个氮原子可表示为:

3N;

离子的表示方法:

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

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

(3)钠离子可表示为:

Na+;

(4)氯离子可表示为:

Cl﹣;

(5)氧原子可表示为:

O。

故答案:

(1)H2O;

(2)3N;

(3)Na+;

(4)Cl﹣;

(5)O。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

16.(4分)指出下列操作导致的后果.

(1)把块状固体药品直接丢入试管底部,后果是 造成试管破裂 .

(2)倾倒液体时,标签没对着手心,后果是 残留的试液会腐蚀标签 .

(3)加热液体时,试管口朝着有人的方向,后果是 沸腾时液体溅出来伤人 .

(4)在做铁丝在氧气中点燃实验时,集气瓶中没有预留少量的水,后果是 集气瓶炸裂 .

【分析】

(1)根据块状固体药品取用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2)标签向着手心,防止液体流出腐蚀标签.

(3)根据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的方法、注意事项,进行分析解答.

(4)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放出大量的热,能使生成物熔化,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

(1)取用块状或大颗粒药品可采用“一横、二放、三慢竖”的方法,把块状固体药品直接丢入试管底部,会造成试管破裂.

(2)标签没对着手心,液体流到标签上,会腐蚀标签.

(3)加热液体时,试管口朝着有人的方向,可能造成沸腾时液体溅出来伤人.

(4)铁丝在氧气中燃烧,为防止生成物熔化溅落下来炸裂集气瓶,集气瓶中应放少量的水;集气瓶未放水,可能会造成生成物熔化溅落下来,使集气瓶炸裂.

故答案为:

(1)造成试管底部破裂;

(2)残留的试液会腐蚀标签;(3)沸腾时液体溅出来伤人;(4)集气瓶炸裂.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17.(6分)蜡烛燃烧是产生火焰,火焰分三层,分别是 焰心 、 内焰 、 外焰 ,火焰的温度由高到低的顺序依次是 外焰 、 内焰 、 焰心 .

【分析】根据蜡烛燃烧时火焰与酒精灯相似,均可分为焰心、内焰、外焰三部分,均是外焰温度最高,焰心温度最低解答.

【解答】解:

蜡烛燃烧时火焰可分为焰心、内焰、外焰三部分;外焰温度最高,焰心温度最低.所以按照温度由高到低的顺序排列依次为外焰、内焰、焰心.

答案为:

焰心、内焰、外焰;外焰、内焰、焰心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蜡烛燃烧的现象、酒精灯的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等即可正确解答本题.

18.(4分)用下列物质的编号回答有关问题:

①雨水②蒸馏水③雨后洁净的空气④氦气⑤氮气⑥高锰酸钾⑦四氧化三铁⑧自来水,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是①③⑧,属于纯净物的是②④⑤⑥⑦,属于单质的是④⑤,属于化合物的是②⑥⑦。

【分析】根据纯净物、混合物、单质、化合物的定义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

①雨水和⑧自来水中含有水和其它杂质,属于混合物;②蒸馏水只含水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由氢和氧两种元素组成,属于化合物;③空气中含有氧气、氮气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④氦气⑤氮气都只含有一种物质且只有一种元素组成,属于纯净物中的单质;⑥高锰酸钾⑦四氧化三铁都只含一种物质且有多种元素组成,属于纯净物中的化合物,故①③⑧属于混合物;②④⑤⑥⑦属于纯净物;④⑤属于单质;②⑥⑦属于化合物;

故答案为:

①③⑧;②④⑤⑥⑦;④⑤;②⑥⑦;

【点评】明确纯净物、混合物、单质、化合物的定义是解答本题关键。

19.(8分)下面是几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1)B粒子所表示的元素符号为 O ;

(2)表示原子的粒子有 BD (填序号,下同);

(3)表示阴离子的有 AE 。

(4)表示阳离子的有 C 。

(5)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的粒子是 D ,写出其离子符号 Mg2+。

(6)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的粒子是 B ,写出其离子符号 O2﹣。

【分析】

(1)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进行分析。

(2)在原子中,质子数=电子数;

(3)阴离子的质子数<电子数;

(4)根据阳离子的质子数>电子数;

(5)在化学反应中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的易失去电子;

(6)在化学反应中最外层电子数大于4的易得到电子。

【解答】解:

(1)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由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B为氧元素。

(2)BD的质子数等于电子数是原子;

(3)A、E的质子数小于电子数是阴离子;

(4)在C中,质子数是11,电子数是10,是阳离子;

(5)在化学反应中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的易失去电子,故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的粒子是D,易失去最外层的2个电子形成镁离子;

(6)在化学反应中最外层电子数大于4的易得到电子,故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的粒子是B,易得到2个电子形成氧离子;

故答为:

(1)O;

(2)BD;(3)AE;(4)C;(5)D;Mg2+;(6)B;O2﹣。

【点评】本题注重基础,考查知识点较多,并且题目难度不很大,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有很大帮助,多注重一些规律的记忆和积累。

20.(3分)已知:

氨气溶于水形成氨水,浓氨水有较强的挥发性,酚酞试液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畜牧兽医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