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模拟题语文.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244525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0.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模拟题语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中考模拟题语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中考模拟题语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中考模拟题语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中考模拟题语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模拟题语文.docx

《中考模拟题语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模拟题语文.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模拟题语文.docx

中考模拟题语文

2014年语文中考模拟题

(试卷满分:

120分考试时间:

12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50分)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绯红(fēi)   狭隘(yì)   津津有味(jīn)

B.剔透(tī)   步骤(zhòu)  即往不咎(jiù)

C.濒临(bīn)   颈椎(jǐnɡ)  载歌载舞(zǎi)

D.庇护(pì)    广袤(mào)     中流砥柱(dǐ)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萧瑟憔悴相形见拙鞠躬尽瘁

B照相剽悍迥乎不同迫不急待

C骄奢绮丽沧海桑田冥思遐想

D琐屑赢弱变幻多姿土地平旷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完成),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王安石《伤仲永》)

B.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平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孟子·告子下》)

C.此则岳阳楼之大观(雄伟景象)也,前人之述备矣。

(范仲淹《岳阳楼记》

D.公输班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抵挡)有余。

(《墨子·

公输》)

4、下列句子中加点内容,应该用括号中词语替代的一项()

A、一个初一的学生,竟能写出如此漂亮的字,真叫人刮目相看。

(肃然起敬)

B、毋庸置疑,这是一篇惊心动魄的文章,读着读着我似乎感到有一股汹涌澎湃的激情在胸中激荡。

(不容置疑)

C、任何个人的成绩和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比起来,都不过是沧海一粟(沧海桑田)

D、当暴风雨袭来时,我感到一种不可名状的恐惧,一种亲人隔绝的孤独感油然而生。

(不自量力)

5、对下列句子语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十几年来,延安机场送行的感人情景时时出现在我的眼前。

A、这个句子的主语中心语是“情景”,谓语中心语是“出现”,宾语是“我的眼前”,“感人情景”是偏正短语。

B、这个句子的主语中心语是“延安机场”,谓语中心语是“出现”,补语是“在我的眼前”,“十几年来”做状语。

C、这个句子的主语中心语是“情景”,谓语中心语是“出现”,补语是“在我的眼前。

”“送行的感人情景”是偏正短语。

D、这个句子的主语是“十几年来”,谓语是“延安机场送行的感人情景时时出现在我的眼前。

6.下列诗文默写与不原文一致的是(    )

A.子曰: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B.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C.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D.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汉青。

7、下列句子修辞方法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句中使用了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昆虫们悦耳的鸣叫声,表达出作者对百草园的喜爱之情。

B、“多水的江南是易碎的玻璃,在那儿,打不得这样的腰鼓。

”(句中使用了比喻手法,表现了江南柔弱的风格,与安塞腰鼓原始粗犷的承载背景形成鲜明的对比。

C、“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句中使用对偶手法,描写出木兰矫健的雄姿及行军的迅速。

D、“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

“(句中使用比喻手法,形象地写出了船行之快,表现了孩子们驾船技术的高超。

8.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A.北宋哲学家周敦颐在《爱莲说》中将“莲”比作“君子”,表明了自己的人生态度:

在污浊的世间永远保持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德。

B.《范进中举》选自清代小说家吴敬梓的《儒林外史》,故事抨击了对读书人进行精神迫害的封建科举制度,同时也反映了当时世态的炎凉。

C.我国现代文学家鲁迅在作品中塑造了很多著名人物形象,其中藤野先生、闰土、孔乙己都是其小说集《呐喊》中的人物。

D.“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

主要是记载事物,并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记物抒情,托物言志。

例如《小石潭记》、《岳阳楼记》。

二、阅读题

(一)阅读《阿长与〈山海经〉》选文,完成9-12题。

玩的时候倒是没有什么的,但一坐下,我就记得绘图的《山海经》。

  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

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

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很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

“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

她确有伟大的神力。

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

书的模样,到现在还在眼前,可是从还在眼前的模样来说,却是一部刻印都十分粗拙的本子。

纸张很黄;图像也很坏,甚至于几乎全用直线凑合,连动物的眼睛也都是长方形的。

但那是我最为心爱的宝书,看起来,确是人面的兽;九头的蛇;一脚的牛;袋子似的帝江;没有头而“以乳为目,以脐为口”,还要“执干戚而舞”的刑天。

此后我就更其搜集绘图的书,于是有了石印的《尔雅音图》和《毛诗品物图考》,又有了《点石斋丛画》和《诗画舫》。

《山海经》也另买了一部石印的,每卷都有图赞,绿色的画,字是红的,比那木刻的精致得多了。

这一部直到前年还在,是缩印的郝懿行疏。

木刻的却已经记不清是什么时候失掉了。

我的保姆,长妈妈即阿长,辞了这人世,大概也有了三十年了罢。

我终于不知道她的姓名,她的经历;仅知道有一个过继的儿子,她大约是青年守寡的孤孀。

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

9、对选文内容概括最准确的一项()

A.我对《山海经》念念不忘,最后终于得到。

B.阿长给我买来《山海经》及这件事对我的影响。

 C.阿长有伟大的神力,我非常怀念她。

 D、《山海经》是我最初得到的宝书,给了我深远的影响。

10、对文中画线句理解最正确的一项()

A.、形象地表达了我听到这个消息时震惊的情态,强化了“出乎意料”的表达效果。

B、形象地表达了我听到这个消息时惊讶、恐惧的情态,觉得阿长确有伟大的神力。

C.形象地写出了阿长对我的理解和关爱使我非常感动。

D.形象地表达了我对阿长的感激之情。

11、下列各项说法中,与文段内容不相符的一项是()

A阿长把山海经说成三哼经,想法设法为我买来一套,表明她尽管没有文化,却能够做成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写出阿长对我的爱。

B.文段中对长妈妈先是称“阿长”,后来称“我的保姆,长妈妈”,这表明我对她的态度有了转变。

C、“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一句突出了我对阿长的敬意和感激。

D.这四本书是我最初得到、我最为心爱的宝书,原因是书的刻印虽然粗拙,但图文并茂,内容很深刻。

12、对选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时,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问了,也就都对她说了,认为说与不说一样,这种想法只是表现了“我”对阿长的关心询问并未放在心上,并没有瞧不起她、轻视她。

B.“她确有伟大的神力”指“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

表明了“我”对阿长的敬佩和感激。

C.这段文字体现了作者对长妈妈感激、尊敬、怀念的思想感情。

D、这部分“我”的心理活动其变化轨迹是:

不抱任何希望——惊讶和震撼——心生敬意。

(二)、阅读《孔乙己》选文,完成13-16题。

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

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脸乱蓬蓬的胡子。

穿的虽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

他对人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让人半懂不懂的,因为他姓孔,别人便从描红纸上的“上大人孔乙已”这半懂不懂的话里,替他取下一个绰号,叫作孔乙己。

孔乙己一到店,所有喝酒的人便都看着他笑,有的吁道,“孔乙己,你脸上又添了新伤疤了!

”他不回答,对柜里说:

“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

”便排出九文大钱。

他们又故意高声嚷道:

“你一定又偷了人家的东西了!

”孔乙己睁大眼睛说,“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什么清白?

我前天亲眼见你偷何家的书,吊着打。

”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

……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

”接连便是难懂的话,什么“君子固穷”,什么“者乎”之类,引得众人都洪笑起来:

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13、“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这一句揭示了()

A、孔乙己的经济地位和思想意识。

B、孔乙己站着喝酒说明他经济地位低下,穿长衫说明他放不下儒生的臭架子。

C、孔乙己是个思想迂腐的读书人。

D、孔乙己没钱,所以只能站着喝。

当时读书人都穿长衫。

所以孔乙己也穿长衫。

14、掌柜的一再提到“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

”对其作用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说明掌柜唯利是图,一心只想着钱。

B.担心孔乙己不能还他的钱。

C.含蓄地表现孔乙己的地位低下,全部身价还不如十九个钱。

D.表明孔乙己每况愈下,穷困潦倒。

15、文中划线的句子表现了孔乙己怎样的心理特征?

对此概括最恰当的词语是()

A.自高自大B.自鸣得意C.自欺欺人D.自我标榜

16、选文中几次写酒店的人对孔乙己“笑”,这有什么作用?

分析不确切的

一项是()。

A.增强悲剧气氛,与孔乙己的不幸遭遇形成强烈的对比。

B.揭露封建社会的冷酷。

C.批判当时群众的麻木、冷漠。

D.加强喜剧色彩,是对孔乙己可笑性格的嘲讽。

(三)阅读《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选段,完成17-20题。

“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在30年代国立青岛大学的两年时间,我对他是有着深刻印象的。

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

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

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

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

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

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

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不梳头”。

闻先生也总是头发零乱,他是无暇及此的。

饭,几乎忘记了吃,他贪的是精神食粮;夜间睡得很少,为了研究,他惜寸阴、分阴。

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

不动不响,无声无闻。

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

几年辛苦,凝结而成《唐诗杂论》的硕果。

他并没有先“说”,但他“做”了。

作出了卓越的成绩。

“做”了,他自己也没有“说”。

他又由唐诗转到楚辞。

十年艰辛,一部“校补”赫然而出。

别人在赞美,在惊叹,而闻一多先生个人呢,也没有“说”。

他又向“古典新义”迈进了。

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

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

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

这个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

作为争取民主的战士,青年运动的领导人,闻一多先生“说”了。

起先,小声说,只有昆明的青年听得到;后来,声音越来越大,他向全国人民呼喊,叫人民起来,反对独裁,争取民主!

他在给我的信上说:

“此身别无长处,既然有一颗心,有一张嘴,讲话定要讲个痛快!

他“说”了,跟着的是“做”。

这不再是“做了再说”或“做了也不一定说”了。

现在,他“说”了就“做”。

言论与行动完全一致,这是人格的写照,而且是以生命作为代价的。

1944年10月12日,他给了我一封信,最后一行说:

“另函寄上油印物二张,代表我最近的工作之一,请传观。

这是为争取民主,反对独裁,他起稿的一张政治传单!

在李公朴同志被害之后,警报迭起,形势紧张,明知凶多吉少,而闻先生大无畏地在群众大会上,大骂特务,慷慨淋漓,并指着这群败类说:

你们站出来!

你们站出来!

他“说”了。

说得真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

他“说”了:

“我们要准备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

他“做”了,在情况紧急的生死关头,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

他终于以宝贵的生命,实证了他的“言”和“行”。

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

他,是口的巨人。

他,是行的高标。

17、对“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理解正确的是()

A.“衰微的民族”指中国人体质衰弱,被称为“东亚病夫”。

B.此句是说明闻一多由文学家转化为革命家的原因。

C.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

D.“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是比喻的说法,指寻找使我国民族文化繁荣昌盛起来的办法。

18、对“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还是在‘望’的初级阶段”正确的理解是()

A.“望闻问切”是比拟的说法,把我们的民族比成一个病人,说明闻一多当时从文化研究上来探求救国的方法,也还仅仅是走出了第一部步。

B.闻一多和鲁迅先生一样,是弃医从文,探究救国救民的真理。

C.闻一多是一个政治家,他试图通过了解积贫积弱的民族,从文化研究上来探求救国的方法。

D.说明他专心致志的研究态度,持之以恒的精神。

19、下列对文章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文章选材精当,“学者的方面”作者选取《唐诗杂论》《楚辞校补》《古典新义》来表现,“革命家的方面”作者选取起稿政治传单、群众大会演说和参加游行示威三件事。

B.本文结构严谨,以“说”和“做”总领全文,前半部分写“学者的方面”:

“说了就做”;后半部分表现其“革命家的方面”:

“做了再说,做了不说”。

C.文章精于剪裁,对材料的使用,作者根据表现中心的需要,有取有舍,有繁有简。

D.本文语言生动形象,精炼含蓄,富于感情,富于音乐美;表达方式上采用夹叙夹议。

20、下列各项是对选文语言特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文不仅描写的语言是形象的,叙述和议论的语言也是形象的。

如用“钻探”而不用“研究”,就使语言既生动形象,有含义丰富。

B.选文句子整散结合,读起来朗朗上口,铿锵有力,富有音乐美。

C.选文语言通俗易懂,不加雕琢,明白如话。

D.选文融记叙、描写、抒情于一体。

如“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沥尽心血”一句,就是在记叙描写中洋溢着赞美之情。

(四)、阅读《岳阳楼记》,完成21—25题。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

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

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

微斯人,吾谁与归?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21、下面翻译句子不准确的一项()

A.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政事顺利,百姓安居乐业,各种荒废了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

B.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早晨天气晴朗,黄昏天色阴沉,气象变化万千。

C.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

虽然如此,那么(洞庭湖)向北面通向巫峡,向南直到潇湘的尽头。

D.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看了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大概会不同吧。

22、对本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全文的中心句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B.“是进亦忧,退亦忧”中,“进”指“居庙堂之高”,“退”指“处江湖之远”。

C.全文体现了范仲淹“以民为本”的思想,表现了他的博大胸襟。

D.文中写景并不是作者的目的,其真正的目的是借题发挥,谈一个人应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并以此规箴友人。

23、下面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

A.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B.属予作文以记之。

C.河曲智叟亡以应。

D.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24、对本文内容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古代“迁客骚人”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人。

B.本文炼字精妙。

“衔远山,吞长江”中的“衔”、“吞”二字,拟人化地表现了洞庭湖浩瀚的气势,活灵活现,动感十足。

C.本文最突出的写作手法是:

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相结合,情景交融。

D.“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一句,点明了全文的主旨。

25、“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作者旷达胸襟的表现,下列诗句表达的感情与此相似的是()

A、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B、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C、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D、海内存知己,天涯共比邻。

第Ⅱ卷非选择题(70分)

二、阅读文言文,完成以下题目。

(14分)

李世民畏魏征

征状貌不逾中人,而有胆略,善回①人主意,每犯颜苦谏;或逢上②怒甚,征神色不移,上亦为霁威③。

尝谒告④上冢,还,言于上日:

“人言陛下欲幸南山,外皆严装已毕,而竞不行,何也?

”上笑日:

“初实有此心,畏卿嗔,敌中辍耳。

”上尝得佳鹞⑤,自臂⑥之,望见征来,匿怀中;征奏事固⑦久不已,鹞竞死怀中。

(选自《资治通鉴》)

【注释】①回:

回转,扭转。

②上:

指唐太宗李世民。

③霁威:

息怒。

④谒告:

请假。

⑤鹞:

猛禽。

⑥臂:

手臂,这里的意思是用手臂架着。

⑦固:

故意

2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4分)

(1)善回人主意

(2)故中辍耳

(3)外皆严装已毕(4)上尝得佳鹞

27.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6分)

(1)或逢上怒甚,征神色不移,上亦为霁威。

(2)人言陛下欲幸南山,外皆严装已毕,而竞不行,何也?

28.魏征向皇上奏事时,为什么故意久久不停止?

请作简要分析。

(4分),

三、课外现代文阅读(16分)

中国第五大发明——汉字

①汉字是当今世界上仍在使用的最古老的文字。

从甲骨文算起,已有3500年以土的历

史了。

古埃及的圣体字、巴比伦的楔形文字、中美洲的古玛雅文字等相继成为历史的陈迹,唯汉字独存。

中国人用数千年的聪明才智创造出来的奇迹,在世界文字史上是独一无二的。

它承载了中国五千年灿烂文明,至今仍旧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尤其是汉字计算机输入的优越性,使汉字的奇迹更令世人惊叹和信服。

汉字堪称中国“第五大发明”。

②汉字具有超越方言和古今语言差别的功能。

著名学者安子介先生说,“中国由黑龙江到云南,汉字全通。

”“中华文化连绵五千年,是用汉字记载的。

”“西方字母的形式,根据历史说也是由象形而来,后来变成拼音,各国文字不同,相互联结的纽带断了,结果欧洲分成大小十数个国家。

如果中国早年也走这条路,早已出现江苏国、广东国了。

我国方言这样多,汉字的语音无法在‘语音学’上统一,但在文字使用上自古及今都是一脉相承的。

汉字对汉族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凝聚作用。

”可见,汉字具有超越方言和古今语言差别的功能,这对汉民族的形成和中国的统一具有重要的作用。

③汉字可以引发想象和联想。

由于汉字以形表意,使用汉字时观其形而得其意,其中必定有想象和联想产生。

并非仅仅由象形字直接演化过来的字如此,如“日”“月”等。

会意字也是如此,如“休息”的“休”字,由“人”和“木”两部分组成,就是“人”靠着“树”歇息。

我们从字形的拼组关系中便可想象出这字的意义。

其实,有些形声字的声旁也是表意的,如“文盲”的“盲”字,声旁“亡”既表音也表意,“盲”就是“亡”了“目”。

因此,汉字引发想象和联想的强大作用值得我们重视。

④汉字有利于发展大脑智力。

从神经心理学和神经语言学的研究成果看,拼音文字是偏向大脑左半球的“单脑文字”,而汉字是大脑左、右两半球并用的“复脑文字”;拼音文字认知中“语音编码”方式起主要作用,而汉字认知中则是利用“多重编码”方式,语音、字形和语义编码兼用。

学习汉字可以开发大脑左、右半球的潜力,有利于发展大脑智力。

因此,从音、形、义三者结合上去学习汉字是科学的方法。

⑤与中华文明共存共荣的古老汉字,具有独特的形式和经久不息的生命力。

我们要重新认识汉字的价值,充分发掘汉字的奥秘,以迎接汉字“发挥威力”的新时代。

29.根据第①段文字,就内容方面提出一个有思考价值的问题。

(3分)

30.选文第②段引用安子介先生的话意在说明什么?

(3分)

31.根据选文第④段,你认为西方学者针对拼音文字提出的“开发右脑”的主张,是否适合使用汉字的中国人?

请说明理由。

(4分)

32.依照下面示例,从“尘、吠、诽”中任选一个,说出这个字引发了你怎样的想象和联想。

(4分)

33、在田字格中用正楷抄写“己所不欲,勿施于人”(2分)

四、请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为话题,联系个人实际或社会现实写一篇作文,体裁不限。

600字左右。

(40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