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真诚和睿智筑起新的教育88.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244338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2.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用真诚和睿智筑起新的教育88.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用真诚和睿智筑起新的教育88.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用真诚和睿智筑起新的教育88.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用真诚和睿智筑起新的教育88.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用真诚和睿智筑起新的教育88.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用真诚和睿智筑起新的教育88.docx

《用真诚和睿智筑起新的教育88.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用真诚和睿智筑起新的教育88.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用真诚和睿智筑起新的教育88.docx

用真诚和睿智筑起新的教育88

用真诚和睿智筑起新的教育

位于漳河之滨的苏院小学是一所联村办完小,是荆门市农村小学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示范基地、荆门市小学校本教研协作体学校、土东宝区文明单位、东宝区农村示范学校。

2004~2005学年度,苏院小学一班人在上级主管部门的英明领导下,竭诚团结,自我加压,内强素质,外塑形象。

学校紧扣时代发展的脉博,将丰富的办学积淀与先进的办学理念深度融合,确立了“善待教师,亲和学生,为学生的发展和教师的成长,营造宽松的、和谐的、安全的育人环境,帮助每个学生,每位教师满怀信心地走向明天”的办学思想;探索出了“以人为本+愉快合作+团队精神”的管理模式;提出了“创办出村级的特色学校,教育出新世纪的特长学生,训练出科研的教师队伍,构建出规范的管理体制,营造出宽松的育人环境,强化出高氛围的课改意识,提升出村小的办学品味,塑造出良好的学校形象的”奋斗目标,形成了“环境育人,课改立校”的办学特色;树立了“服务学生,回报社会,力创特色”的办学宗旨;总结出了“用事业来统一,用制度来规范,用修养来调节,用情感来维系”的治校方略;创建出了“阳光工作每一天,快乐学习每一周,健康生活每一年”的工作思路。

让教师品味精彩人生,让学生拥有幸福童年,让教育者的智慧充分涌流。

一、构建德育网络,拓宽育人渠道

(一)德育目标明确化

德育的根本目的在于为国家培养合格的公民,如何达到这一目的,众多教育专家指出:

要学会求知、学会生存、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教育……我校根据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和学校实际,正式确立了德育总目标——学会做人,细化为“五爱教育、基础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还根据不同年段学生的不同特点,制定德育重点。

如“爱国主义”教育:

低段学生做到认识、尊重国旗国微,会唱国歌,知道我国首都和重大节日;中段学生做到爱家乡、爱祖国、了解历史国情,具有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有为国家争光的信心;高段学生做到维护国家尊严,懂得损害国家荣誉可耻,懂得“祖国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

为了德育目标更加具体,学校提出了“与时俱进、博爱创新”的校训,激发了师生的上进意识。

(二)德育管理具体化

学校注重发挥全员育人的合力效应,让全体师生员工共同担负起“以德育人”的重任。

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以少先队辅导员为组长的德育研究小组,探索德育工作方法,指导德育实践活动,及时总结德育工作经验。

科任教师坚守学科德育主阵地,充分挖掘每门学科的德育渗透点,使学生在学习各门功课中接受德育教育,在具有高品味的德育素质后努力钻研各门功课。

同时,要求后勤员工不说粗话、脏话,为学生做出表率,在学校处处营造了注重德育工作的氛围。

(三)德育活动生活化

1、突出养成教育

我校德育工作的一大特色是注重学生的养成教育。

学校通过教代会制度《苏院小学班级常规考评细则》、《班主任工作考评细则》,包括早到校、升旗、三操、清洁卫生、课间活动、文明礼貌、班队会、进餐购物、集会活动、就餐、放学、安全及班主任工作等诸多方面,评估内容细化到各个场所,各种言行,连学生在路队中的安全、纪律也由护送教师监督评分。

评分一天一小计,于当天在宣传栏的固定处公布,一月一合计,得分按低、中、高三个年段各第一名为红旗班级,全校集会颁发流动红旗,学校作出表彰。

这样对激励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道德水平起到了有力的督促、约束和保证作用。

2、在活动中育人

为发挥活动育人,实践育人的优势,学校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学生在一个个德育活动中受到熏陶、得到教育、逐渐成长。

学校开展活动的主要形式有:

(1)每天一次的晨夕会,指导学生的行为习惯;

(2)每周一次的升、降旗仪式,利用国旗下讲话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3)每周一次的红领巾广播、宣传校园文化、好人好事、学习指南及音乐祝福等。

(4)为孤寡老人、烈军属、贫困学生送温暖;(5)带领学生家乡一日游或参观学校附近的厂矿企业;(6)每学年一次的放风筝、野炊、远足、踏青等大型综合实践活动;(6)重大节日的庆祝纪念活动。

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促进了学生良好品质的形成。

(四)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化

学校、家庭、社会相辅相成,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由学校牵线搭桥全面铺开,这样三条德育渠道形成合力,德育工作才会有实效。

1、把学校当作育人的主阵地

良好的育人环境是学生成长的摇篮,它能陶冶学生的情操,开发学生的智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产生巨大的影响。

当你步入苏院小学时,你会发现校园的每一面墙壁会说话,每一个景点能育人,每个教室的前方或者后方均有一句格言和标语,每一个教室都呈现出别于其他班级的文化特色。

学校30多米的文化长廊内,展示了教师风采,师生活动掠影,优秀家长,优秀习作,校园活动等,这些反应师生风采的栏目,无时无刻不在激励学生积极向上。

校园内“田”字形的花坛中,绿草如茵,鲜花常开,树木成荫。

真正体现了“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青”,是师生读书嬉戏的好去处。

无论你何时走进校园,看不到一片纸屑,无论校园的何处,无一片垃圾,所能见到的是洁净的地面,明亮的教室,催人向上的启智导行标牌。

这些都仿佛是一位无声的老师,对学生时时提醒,谆谆教诲,殷切希望。

3、把家庭当作树人的基石

A、开办家长学校,拓宽德育渠道。

学校成立家长委员会,开办家长学校,一学年举办一次家长座谈会,学校举行重大活动,召开重要会议,都邀请家长委员会的成员参加,每学年评选一次“十佳家长”和“优秀家长”,将他们的事迹和相片在文化长廊中展示,更激发了家长关心,支持学校工作的热情。

学校还开展了走访学生谈教师,走访家长谈学生,走访社会谈学校的“三走三谈”活动,使我校德育网络形成合力,德育工作有序高效地进行。

B、推行《家校联系册》,加强家校的联系。

我校设计的《德育联系册》主题为:

为了孩子的明天,我们携手并进。

它是沟通家长、教师、学生心灵的桥梁和纽带,也是心理辅导的一种重要形式,达到了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的需求”的工作目标。

3、把社会当作育人的舞台

建立校外德育基地,我校聘请了交警中队的蒋诗华同导、漳河派出所指导员周兵同志、迎接青龙茶场厂长黄志亮同志、宏图机械制造厂的邵德贵同志和荆门市二水厂李永波同志为校外德育辅导员,对学生进行交通安全、农业技术、爱国主义的教育和法纪教育,每学期都要到德育基地开展一次教育活动,请校外德辅导员做专题讲座。

通过多种途径对学生实施教育,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教育形成了合力,促进学风不断发生良好转变。

二、夯实校本教研确保质量提高

(一)以学习促转变

苏院小学虽然只是一所村小,凡是到过这里的领导都会禁不住大发感慨:

这里的教师人人上进心强,学习氛围浓。

苏院小学已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学习型单位。

何以如此,缘于本学年来我们的如下努力。

1、学习理论,营造氛围

为了让课改及校本教研理念深入师心,教研活动深入课堂、深入学生、深入工作的全过程,今年,我校加强了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里、办公室里、教室里到处张贴着“让我们与新课程共同成长”、“教研即科研、问题即课题、成长即成果”等标语。

营造了浓厚的学习和研究氛围。

我们利用每周星期四下午例会前的时间,组织教师认真学习各种教研文件和有关专家撰写的关于校本教研的文章。

如《教学研究研什么》、《浅谈校本教研》、《校本教研的理论与策略》等等。

通过学习,使全体教师明白了教学研究的基本含义和工作目标,明确了教学研究的基本理念、基本任务和主要内容,转变和端正了教学研究的思想,活跃了教研氛围。

2、开展培训,树立理念

一年来,我们通过广泛开展校本教研培训,树立校本教研理念,以新的理念来指导教学工作,促进教师的自我反思与调整,促进教师的“大脑革命”。

(1)外派学习,返校培训。

近一年来,学校外派教师参加省、市、区等各级教研和课改理论培训人均达一次,我们要求这些教师返校后组织全校教师集中培训学习,分享学习成果。

(2)培训讲座。

学校的“课改专家小组”成员每月专门围绕校本教研对教师进行培训讲座。

例如:

今年三月份,校长就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的“五自教学法”(即自我阅读、自我探究、自觉巩固、自行提高、自由发展)作专题培训,引发教师对全方位的教学改革的再思考。

5月分教导主任就“三课一反思”校本教研活动模式探究进行了专门讲座,阐释了新课程理念下究竟该如何“说课—看课(上课)—评课)—反思”,给教师们指明校本教研的方向。

(二)用制度作保障

本学年,我们还加强了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建设,以强化各教研组的职能作用,对校本教研的深入发展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1、完善制度,抓好常规

早在本学年初的2004年9月,学校就及时制定了《苏院小学校本教研实施方案》,以指导学校的校本教研行动。

方案明确了校长是校本教研的第一责任人,规定了实施目标、工作重点和具体措施。

此外进一步完善了校本教研制度,将校本教研工作的“十个一“纳入规章制度。

规定教师每期要读一本教学专著或一门期刊,记一万字以上的教学札记;在每年的四月份、九月份学校举行的教学竞赛交流互动中要有一个研究主题;有一本听评课手册(听评课每期不得少于20节);有一位教学上的合作伙伴;每月上交两份教学反思或教学随笔,每期除学校组织的教学活动外,每位教师要上一节研究课,每期至少一篇研究论文在市、区级刊物上发表或获奖。

在评价体系上将校本教研工作纳入教师工作量化细则,教师获奖的论文、案例分析以及教师分管的教育教学工作在镇级以上获奖或交流按级别给予适当的奖励,也按级别分别记入教师的工作量化表。

根据学校《方案》,我们拟定了,苏院小学2004——2005学年度校本教研计划》,还制定了《苏院小学校本教研责任制》、《教师学习制度》、《苏院小学校本课程开发评价细则》,健全完善了教研模式及校本教研奖惩制度等。

由于制度订得科学、合理,因而能深入人心。

一年来,几乎每位教师都能高标准地履行备课、作业批改等各环节,用教育总支黄干事的话来说,我校“已有了一套成熟的教学教程管理体制”。

在今年3月2日全镇的教导主任会议上,我校的教导主任就如何抓实教学过程管理作了典型发言,这是我校常规管理到位的有力佐证。

2、发挥职能,搞好指导

充分发挥教研组织的职能作用,是抓好校本教研工作的关键。

本学年先后有语文、数学等教研组撰写了《怎样写教学案例》和《怎样写教学反思》等文章,下发到每一位教师手中,由教研组结合学科教学特点将上述理念、观点、案例、反思的内容进行细化分析,然后在周四的例会前由教导处组织教师学习和探讨。

现在,教师写教学反思已经蔚然成风。

近一年来学校收集的各科教学反思、教学后记、教改花絮等分析文章三十多篇。

凡有上级组织的论文征集、案例竞赛、教学比武等活动,我校教师都会积极、勇跃地参加。

总之,通过教导处、教研组的职能作用,我校教师的校本教研热情正如“芝麻开花节节高”,镇教育辅导员郑伟同志曾多次在全镇会议上对我校的这种教研热情提出赞誉,说苏院小学的教研热情之高,参与面之广,取得的成果之多,在某些领域里甚至已超过了中心小学。

(三)靠活动保落实

以活动促发展是我们促进教师专业提升的基本理念。

为此,我们给老师们搭建了一个又一个展示的舞台。

通过听评课活动、案例分析、看光碟展播、外出交流、开发校本课程、成果展示、分教研组进行问题会诊等方式,将校本教研工作落实到课堂上,使教师逐步向研究型、专家型发展。

1、广泛开展听评课活动

(1)新上岗教师的公开课。

学校教导处安排“上新岗,新上岗”教师上公开课,规定时间、班级、科目及授课内容,要求写出说课设计、教学设计,教研组组织同伴互助,活动结束后,对成绩认真总结,对问题认真反思,最后写出教学反思。

(2)改革听评课活动

教导处要求教师每人每期听课不少于20节。

以听推门课代之打招呼有准备的课,分教研组的开展研讨活动(即单周为语文教研组活动时间,双周为数学教研组活动时间)。

活动中,就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现的某一问题进行集体研讨。

通过听评课,同伴互助的横向交流,做到了互相学习、共同切磋、合作探究、分享成功,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和教师的教学水平。

2、校内光碟展播

学校先后投入了大量资金购回了国家级优质课光碟,如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王文湛同志关于《新课程、新理念、新方法、新成果》、《教育新观念系列讲座》的一套光碟,4月份以来定期在校内展播,组织教师观摩学习和研讨,同时还将配套的实验教材的课堂实录及点评光碟组织教师观看,以此开拓了教师的视野,增长了教学见识,为教师们进行了“充电补钙”。

3、问题会诊

本期学校以教研组为单位,建立了问题研讨小组。

要求学科组内部及学科组之间,定时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共性问题进行会诊。

例如:

语文教研组的最后一次会诊会,就中高年级学生习作时出现的思路打不开,语言贫乏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最后得出的结论是由于我们面对的是一群农村孩子,学生的视野窄一些,家长辅导上也欠缺一些。

这是环境造成的。

决定从三年级起开始组织学生进行摘抄,每天组织学生看一小时的课外书,每天讲一个故事,坚持写好每周的观察和生活日记。

以此慢慢提高了学生的说话和习作能力。

4、开发校本资源

学校长期以来,以周边地区的乡土文化、风俗人情和学校的教育教学设施作为挖掘校本课程开发的内容并结合教材开发适合学校的校本课程,本学年又取得了新的进展和成果。

例如:

田小艳老师开发的《会说话的标牌》《漳河一日游》《三罐庙的传奇》,高春丽老师开发的《家乡的橘子》《我爱漳河》,许云芝开发的《话说水果》《我和时间赛跑》,黄启芳老师开发的《漳河特产——青龙茶》《保护漳河》《家乡的变迁》等几十篇校本课程课案设计。

其中田小艳老师带领学生开发的《三罐庙的由来》刊登在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主编的《悠悠楚风润校园》一书里;黄启芳老师带领学生开发执教后写的漳河特产青龙茶的教学片段《认识生活探究生活培养能力》刊登在省新课程实验与研究校本课程案例一书中;周荷香老师写得校本课程论文《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一文刊登在省素质教育论坛上。

在前不久举行的区校本课程现场会(栗溪会议)上,我校展出的作品内容丰富,成果繁多,吸引了不少与会代表驻足观看,也为我镇争回了荣誉。

5、参加协作体活动

镇内的协作体活动,我们是每次必派人去,而且尽可能地多派人去,以给老师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

在5月17日付集小学召开的协作体会议上,我校教导主任还应邀作了校本教研的专家理论讲座,我校的一位老师还带去了一节“送教下乡”的课——尽管我校也同为村小,村小给村小送去的示范课,这在镇协作体活动中还是第一次。

此后,高春丽和田小艳两位青年教师先后二次应邀到周集小学、龟山小学,讲座或教师执教,都赢得了高度评价。

同时,学校还是荆门市首批二十四所校本教研协作体成员之一,全漳河镇仅我校一所,东宝区也只有三所。

今年5月23日,我校两位教师参加了在掇刀石小学举行的市协作体活动,这是我校在这一领域里取得的更高荣誉。

通过协作体活动,为教师搭建了沟通与交流的平台。

6、成果展示

学校要求教师每期至少要有一篇论文在省、市、区级以上的刊物发表或获奖,鼓励教师积极参与“五优”竞赛,凡是有成果的教师根据级别的高低记入教师工作量化表。

每期对教师的教学成果进行统计和整理,并在学校的文化橱窗里向社会人士展示。

2004——2005学年度,教师在国家级、省市区级发表或获奖的论文、案例、教学反思、教学随笔、校本课程设计纲要达40多篇。

总之,2004至2005学年度对于苏院小学来说,是奋斗的一年,是荣光的一年。

继2004年3月市农村课改现场会在我校召开以来,我们又在领域里取得了突破,赢得了成绩:

学校先后被东宝区人民政府和东宝区教育局综合评估为“农村示范学校”、被东宝区教育局综合评估为“教育质量先进学校”和“课改先进单位”;学校有6篇典型经验在省、市教研刊物上发表或交流,老师的教研成果有30多人次在国家、省、市、区获奖或公开发表,学生作品有40多人次获奖或公开发表。

这永无止境地进取精神和硕果累累的成绩,融入了每一个苏小人的血脉,我们将用一个个不断刷新的成绩去增添“市农村课改示范学校”和东宝区农村示范学校“的光彩,共创苏小美好的明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