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高中历史 13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学案 岳麓版必修1.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244008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68.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高中历史 13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学案 岳麓版必修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学年高中历史 13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学案 岳麓版必修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学年高中历史 13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学案 岳麓版必修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学年高中历史 13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学案 岳麓版必修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学年高中历史 13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学案 岳麓版必修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高中历史 13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学案 岳麓版必修1.docx

《学年高中历史 13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学案 岳麓版必修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高中历史 13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学案 岳麓版必修1.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高中历史 13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学案 岳麓版必修1.docx

学年高中历史13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学案岳麓版必修1

学案3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

[课标要求] 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一、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及其演变

1.确立

(1)时间:

隋唐时期。

(2)内容

①三省:

(起草诏令)→

(封驳审议)→

(负责执行)。

②六部:

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

(3)作用

①三省相互牵制和补充,分工明确,提高了办事效率。

②相权被分割,避免了权臣专权,加强了皇权。

2.演变

(1)宋代:

相权一分为三,设“中书门下”负责行政;军政归枢密院掌管;财政则归三司掌管。

(2)元代:

只设中书省,六部也归入中书省。

3.评价

(1)三省六部制的确立标志着中国古代政治体制发生了深刻变化。

(2)既明确了行政分工,又使三省相互牵制,对后世的国家体制产生了深远影响。

[深化探究]

探究点1 唐代皇权的加强

材料 唐太宗在未登基前,曾做过尚书令,及太宗即位,朝臣无敢再当尚书令之职,因此尚书省长官尚书令常虚悬其缺。

思考 试析上述材料所反映现象说明的问题。

答案 唐太宗在未登基前曾经做过尚书令,因此,唐太宗即位后,“尚书令”一职无人敢当,导致“常虚悬其缺”,体现了对皇权的“避讳”,说明皇权至高无上。

[易混易错]

唐朝的中书省与元朝的中书省职能有何区别?

唐朝的中书省掌管政令的草拟,经门下省审议,再由皇帝决断,其职能是参与决策;而元朝的中书省则是最高行政机构,故与唐朝中书省的职权不同。

元代的中书省职能相当于唐代的尚书省。

[易混易错]

三省六部制下的制衡不同于现代西方国家的三权分立。

三省虽互相制约,但必须听命于皇帝,是专制皇权不断加强的产物。

这与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有着本质区别。

探究点2 宋代中枢机构的设置

材料 《宋史·职官志》说:

“宰相不专任三省长官,尚书、门下并列于外,又别置中书禁中,是为政事堂。

与枢密院对掌大政。

”宋代中书省之职是“掌进拟庶务,宣奉命令,行台谏章疏、群臣奏请兴创改革,及中外无法式事应取旨事。

凡除省、台、寺、监长贰以下……武臣谣郡横行以下除授,皆掌之。

思考 据上述记载概括宋代中央机构的设置。

答案 材料表明宋代虽设尚书、门下、中书三省,而中书省之权特重。

中书省掌握行政大权,它与掌管军事大权的枢密院,合称“二府”。

二、选官制度

1.战国至汉初:

军功爵制度。

2.汉武帝时期:

察举制和征辟制

(1)原因:

为适应和平年代的需要。

(2)内容

①察举制是让各郡国每年向国家推荐人才。

②征辟制是中央和地方官府向社会征聘人才。

(3)评价

①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官僚队伍的需要。

②容易任人唯亲,也容易形成小集团。

3.隋唐时期:

科举制

(1)背景

隋朝统一后,士族没落,依据门第选官的制度已不适应政治和社会的需要。

(2)过程

①隋文帝时规定每州每年贡士三人,后又分设各种不同科目推举人才。

②隋炀帝时设进士科,以试策取士。

③唐代时日臻完善,成为中央统一分科、定期举行的考试选官制度。

(3)影响

①为不具有贵族身份的士人提供了参政机会,扩大了统治的社会基础。

②促进了官僚体制的进一步成熟,为官僚队伍提供了大批的高素质人才。

③成为中华帝国长期保持繁荣的制度保障之一。

[深化探究]

探究点 古代中国重要选官制度

材料一 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冬十月,诏丞相、御史、列侯、中二千石、二千石、诸侯相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冬十一月,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

——[东汉]班固《汉书》卷六《武帝纪》

思考 材料体现了怎样的选官制度?

有何积极影响?

答案 

(1)察举制度。

(2)影响

①举荐标准主要是德行、才能,在一定程度上冲破了先秦贵族血缘世袭制的藩篱。

②拓宽了选官渠道,使西汉武帝时人才济济。

材料二 作为一种上千年的文化存在,科举显然有其客观的历史合理性,否则我们就无法解释其存在的持久性……科举的创新之处就在于不仅为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提供了持续流动的可能,而且将其制度化……科举制度的最大合理性在于它那“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式的“机会均等”……的机制,对知识分子的社会心理是一种塑造,客观上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

——薛明扬《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思考 此则材料反映了科举制对于现代人才选拔有何历史借鉴价值?

答案 要有人才流动机制;客观公平理念;人才激励机制。

[重点精讲]

唐宋最高统治者为加强皇权,在中央官制方面所采取的措施有何异同?

(1)相同点:

通过分割宰相权力,加强皇权。

唐朝三省长官都是宰相,相权一分为三;宋朝设参知政事为副相,分割宰相的行政权,设三司使管理财政,分割宰相的财权。

(2)不同点:

唐朝加强了三省六部制的职能,宋朝三省六部有名无实;唐朝以尚书省为最高行政机构,宋朝以中书门下为最高行政机构。

[重点精讲]

图解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

[深度点拨]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变化的主要原因及趋势是什么?

(1)原因:

①从根本上说是经济地位和阶级关系变动的结果。

②世家大族垄断仕途,且具有很强的政治经济实力,不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封建国家的稳定。

(2)趋势:

①由以家世门第为选拔标准逐渐演变成以学识才能为选拔标准。

②由地方评议推荐的方式演变为以考试作为选拔的重要依据。

[重点精讲]

科举制的发展在明清时期有何消极影响?

明清实行八股取士,从内容到形式严重束缚应考者,使许多知识分子不讲求实际学问,束缚了知识分子的思想,严重阻碍了科学文化的发展,是导致近代中国自然科学落后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监察与谏议

1.目的:

维护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保证官僚队伍的廉洁和效率。

2.历程

(1)秦朝:

“三公”之一的御史大夫掌管律令、图籍和监察百官。

(2)汉朝:

专设御史府,长官即为御史大夫,负责监察和弹劾百官。

汉武帝时设立十三州刺史,成为地方的专职监察官员。

(3)隋唐:

确立了三省六部制,其中门下省负责谏议和封驳。

(4)宋朝:

出现了独立的谏官机构——谏院。

(5)明朝:

既设有都察院,设立监察御史,分道对地方官员实行监督,又设有六科给事中,与六部相对应,进行业务监督。

在地方,还专门设有负责司法、监察的按察使司。

3.评价

(1)积极方面:

在整顿吏治,打击地方割据势力,维护中央集权,谏正皇帝过失,防止决策失误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2)消极方面:

不能从根本上约束皇权,也不能杜绝官僚队伍中的腐败和低效现象。

4.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

(1)表现:

①以三省六部制为代表的中央行政体制。

②以科举制为代表的选官用人制度。

③维护官僚队伍廉洁高效的监察制度。

(2)特点:

①适应了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发展的需要,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管理。

②反映了社会结构的变化,不断吸纳新生力量,保持统治基础的稳固。

[易混易错]

监察与谏议有何主要不同?

监察制度是指以皇帝为中心对百官进行监督制约;谏议制度是指官员对皇帝的言行和决策进行监督的制度。

1.唐朝“中书取旨,门下封驳,尚书奉而行之”。

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

A.三省分工彼此制约和监督,其长官都是宰相

B.中书省上承天子,下总百司,是最高行政机关

C.三省相互配合加强了相权,削弱了皇权的独尊地位

D.三省把相权分割为行政权、军权和财权三部分

答案 A

解析 三省长官都是宰相,相权被削弱,保证了皇权的独尊;唐代的最高行政机构是尚书省;相权虽被分割但并不是分成行政权、军权和财权三部分。

2.著名学者钱穆认为,唐代“在三省体制下,决策不再是单纯的皇帝个人行为,皇帝的最后决定权包含在政务运行的程式中”。

钱穆先生的观点是(  )

A.唐朝专制皇权进一步加强

B.唐朝三省相互牵制

C.唐朝皇帝还未拥有足够的专制权力

D.唐朝实行集体决策机制

答案 C

解析 根据题干可知决策不单纯是皇帝的个人行为,可排除A;此题考查的是唐朝皇帝和三省的关系,故排除B;根据古代中央集权制的特点最终决策权在皇帝,故排除D;根据门下省可以封驳审议皇帝经中书省起草的诏令,故应该选择C。

3.《朱子语类》云:

“唐初:

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付门下。

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若事可行,门下又下尚书省,尚书但主书填奉行而已。

”对此理解有误的是(  )

A.体现三省分权制B.完善中央监察机制

C.减少行政决策失误D.分散相权加强皇权

答案 B

解析 由材料可知三省的运行情况,A项说法正确。

三省之间分工协作,相互监督,从而分散相权,加强皇权,故C、D两项正确。

三省属行政运作程序,不是完善中央监察机制,B项表述有误。

4.西汉察举制和隋朝创立的科举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的主要原因是(  )

A.通过分科考试选拔一些德才兼备之士

B.自下而上的选拔方式扩大了统治基础

C.以儒家思想作为挑选人才的唯一标准

D.皇帝和高官主考的形式提高了知识分子的政治地位

答案 B

解析 本题实际上是考查两种制度能够加强中央集权的共同原因。

A、C两项只符合科举制;D项出现在唐朝。

二者的共同之处在于自下而上地选拔官员,可以扩大地主阶级的统治基础,故正确答案为B项。

5.史学界普遍认为,隋唐两代是我国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完善的时期。

这里所说的“完善”,主要是指(  )

①通过科举选拔官吏 ②地方官员由中央统一任免

③中央各部门相互制约 ④出现了专门的谏官机构

A.①②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③

答案 D

解析 秦至隋唐以前地方官员也是由中央统一任免,故②不属于“完善”的内容;中国最早的谏官机构是宋代的谏院,所以④不正确。

含②或④的选项均可排除。

自我测评

1.提示 说明了中央行政体制的成熟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不断完善。

因为在三省六部制确立的过程中,实际上是削弱了中央主要大臣的权力,从而加强了皇帝的权力。

2.提示 

(1)科举制的创立为不具有贵族身份的士人提供了参政的机会,不仅扩大了统治的社会基础,也促进了官僚体制的进一步成熟,为官僚队伍提供了源源不断的高素质人才,成为中华帝国长期保持繁荣的制度保障之一。

(2)中国古代的监察、谏议制度作为一种常设的政治制度,在整顿吏治,打击地方割据势力,维护中央集权,谏正皇帝过失,防止决策失误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活动建议

提示 历史遗产与当代生活之间的联系:

(1)二者之间的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2)历史对现实的鉴戒作用。

[基础达标]

1.《贞观政要》载:

宰相入朝议事,必使“谏官随入,预闻政事”。

据此,“谏官”任职的机构是(  )

A.中书省B.门下省C.尚书省D.御史台

答案 B

解析 唐朝三省长官中的门下省是负责封驳和审议的,同时具有“谏官”的职能。

2.唐太宗时期,某年正月初三,忽报塞外敌人10万余众来犯中原,形势危急。

于是皇帝急召众大臣商议对策。

按制度规定其正确的运作程序(皇帝作用暂不考虑)是(  )

A.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兵部

B.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兵部

C.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礼部

D.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工部

答案 B

解析 三省中的中书、门下、尚书省职权分别为草拟政令、审核政令、执行政令,尚书省下辖六部,对外交战应由尚书省交给兵部处理。

3.元初高鸣进谏:

“方今天下大于古,而事益繁,取决一省,犹曰有壅,况三省乎。

”元世祖采纳了此建议,在元朝设(  )

A.中朝B.三省制C.中书省D.都察院

答案 C

解析 由“取决一省”可知是元朝的一省制即中书省。

4.西汉时期,文人司马相如由于很有名望,被汉武帝直接任命为政府官员。

这一选官制度是(  )

A.军功爵制B.征辟制

C.科举制D.九品中正制

答案 B

解析 中央和地方官府向社会征聘人才,将有才学、有名望的人吸收到政府中来,扩大统治基础,这一制度为征辟制。

故选B项。

5.皇帝和大臣讨论如何选拔人才。

大臣主张,应该只问他们个人能力的高低,不要计较他们的家世背景。

皇帝反对大臣的说法,强调历时长久的世家才是培养人才的沃土,该件事最可能发生在哪一时期(  )

A.秦汉B.魏晋南北朝

C.宋元D.明清

答案 B

解析 材料中皇帝提出选拔人才的标准是世家,这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九品中正制有关。

6.“邓氏自中兴后,累世宠贵,凡侯者二十九人,公二人,大将军以下十三人……其余侍中、将、大夫、郎、谒者不可胜数。

”(《后汉书·邓寇列传》)这一现象与当时的选官制度有关。

“当时的选官制度”是指(  )

A.军功爵制B.世袭制C.察举制D.科举制

答案 C

解析 由“累世宠贵”“侯者二十九人……”等信息可知,邓氏家族进入仕途的人很多;又由《后汉书·邓寇列传》可判断这一现象出现在东汉时期。

东汉时的选官制度是察举制。

7.与秦朝御史大夫职权相似的机构是(  )

A.三司使B.都察院

C.谏院D.尚书省

答案 B

解析 三司使是宋代掌财政的机构,谏院是北宋谏官机构,尚书省是唐朝执行机构。

都察院和御史大夫都具有监察职能。

8.唐代和宋代都有谏官。

唐代谏官由宰相荐举,主要评议皇帝得失;宋代谏官由皇帝选拔,主要评议宰相是非。

这说明(  )

A.唐代君主的权力不受制约

B.唐代以谏官削弱宰相的权力

C.宋代谏官对宰相和皇帝负责

D.宋代君主专制的程度高于唐代

答案 D

解析 由唐宋谏官产生的方式和职责的区别可以看出,A、B、C三项都不正确。

由“评议皇帝得失”到“评议宰相是非”,表明宋代君主专制的程度高于唐代。

[能力提升]

9.“陛下”本是对他人的尊称。

“陛”是台阶,称人“陛下”表示谦卑,意思是我不敢直接靠近你,只能站在台阶下和你说话。

但秦以后,“陛下”一词只能专称皇帝。

这体现了皇帝制度的哪一特点(  )

A.皇位世袭B.皇帝独尊

C.君权神授D.家天下

答案 B

解析 由材料信息中“不敢直接靠近”“只能专称皇帝”而直接表明了皇帝权力的独尊,A、C、D三项与材料要求不相符。

10.据《隋书·百官志下》,门下省置给事郎之职,“置员四人,从五品,审读奏案”。

《资治通鉴》在评述唐朝中央机构时写道:

“国家本置中书门下以检察,中书诏敕或有差失,则门下当行驳正。

”以上材料说明(  )

A.中国古代的宰相制度因权力的分割面临瓦解

B.隋唐时期,中央强化了对各部门的监察力度

C.门下省取得了三省政治结构中的枢纽地位

D.各种权力之间已形成比较完备的牵制和监督

答案 C

解析 材料反映的是隋唐中央机构三省之间的权力构建,未涉及对各部门的监察,且此时的宰相制度趋于完善,排除A、B两项;D项表述不当,以偏赅全。

中书省草拟政令、门下省审核、尚书省执行,门下省可以驳回中书省草拟的政令要求重新拟定,故可见门下省在三省中处于枢纽地位,选择C项。

11.唐代和宋代都有谏官。

唐代谏官由宰相荐举,主要评议皇帝得失;宋代谏官由皇帝选拔,主要评议宰相是非。

这说明(  )

A.唐代君主的权力不受制约

B.唐代以谏官削弱宰相的权力

C.宋代谏官向宰相和皇帝负责

D.宋代君主专制的程度高于唐代

答案 D

解析 谏官的职责从评议皇帝得失到评议宰相是非,正是说明了皇帝的权力越来越大,因此D项为正确答案。

12.右图反映的是中国古代科举考试场景。

许多成语典故都与此考试制度有关,如名落孙山、朱衣点头、金榜题名、黄粱一梦等。

该制度(  )

A.把读书、考试与做官紧密联系起来

B.把考试选拔和门第推荐结合起来

C.把考试选拔和世袭制结合起来

D.把世袭制和门第推荐结合起来

答案 A

解析 科举制是以考试成绩选官的制度,而不是以门第、世袭为标准。

1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汉代宰相是首长制,唐代宰相是委员制。

最高议事机关称政事堂。

一切政府法令,须用皇帝诏书名义颁布者,事先由政事堂开会议决,送进皇宫画一敕字,然后由政事堂盖印中书门下之章发下……在唐代,凡军国大事,照例先由中书省中书舍人(中书省属官)各拟意见,再由宰相(中书省长官)审核裁定,送经皇帝画敕后,再须送门下省,由给事中(门下省属官)一番复审,若门下省不同意,还得退回重拟……宰相不能独裁。

——钱穆

材料二

 

图一         图二

请回答:

(1)如何认识“汉代宰相是首长制,唐代宰相是委员制”?

(2)从图一到图二反映了中央官制的设置有何重大变化?

这一变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答案 

(1)汉代宰相位高权重,所以是“首长制”;而到了唐代,宰相数量逐渐增加,宰相权力下降,三省之间相互牵制,所以是“委员制”。

(2)变化:

由秦朝三公九卿制演变为隋唐三省六部制。

影响:

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三省分工明确,提高了办事效率。

解析 第

(1)问应结合汉唐两代的宰相权力和数量上对比说明。

(2)问“变化”应通过两示意图的观察归纳所示体制;“影响”从办事效率和相权与皇权的消长方面思考。

1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公门有公,卿门有卿,贱有常辱,贵有常荣,赏不能劝其努力,罚亦不能戒其怠惰。

——《礼记》

材料二 汉代察举制“四科取士”为:

“一曰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曰学通行修,经中博士;三曰明达法令……四曰刚毅多略……皆有孝悌廉公之行。

”——《后汉书·百官志注》

材料三 九品访人,唯问中正。

故据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孙,则当涂之昆弟也。

二者苟然,则荜门蓬户之俊,安得不有陆沈者哉!

——《晋书·段灼传》

材料四 唐人沈既济说:

“故太平君子,唯门调户选,征文射策,以取禄位,此行己立身之美者也。

父教其子,兄教其弟,无所易业,大者登台阁,小者任郡县,资身奉家,各得其足。

五尺童子,耻不言文墨焉。

是以进士为士林华选,四方观听,希其风采。

每岁得第之人,不浃辰而周闻天下,故忠贤隽彦韫才毓行者,咸出于是。

”——转引自韩国磐《隋唐五代史论集》

请回答:

(1)材料一表明先秦时期人才选拔的标准是什么?

(2)材料二与材料一的选官制度相比,有何进步性?

(3)材料三中说的是哪一种选官制度?

其主要弊端是什么?

(4)据材料四,概括说明科举制的影响。

答案 

(1)血缘、门第、等级。

(2)注重品行、才学,打破血缘、世袭。

(3)九品中正制;弊端:

世家大族把持人才选拔,任人唯亲,压制人才。

(4)影响:

张扬了“学而优则仕”;科举成为读书人的强烈追求,推动了社会的读书风气;有利于选拔人才,巩固统治。

(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 第

(1)问据材料信息“公”“卿”,结合宗法制、分封制分析。

(2)问注意“德行高妙”“学通行修”的表述,分析出察举制注重品行、才学的特点,扩大了人才选拔的范围,打破了血缘、世袭。

第(3)问从“九品”“中正”等信息判断是九品中正制。

其弊端是世家大族控制官员选拔,不注重才学,限制了平民入仕的机会。

第(4)问材料体现了科举制在社会中的地位,在扩大统治基础的同时,推动了社会的读书风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