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结构高考题汇总附详解.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243983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62.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质结构高考题汇总附详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物质结构高考题汇总附详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物质结构高考题汇总附详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物质结构高考题汇总附详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物质结构高考题汇总附详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物质结构高考题汇总附详解.docx

《物质结构高考题汇总附详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质结构高考题汇总附详解.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物质结构高考题汇总附详解.docx

物质结构高考题汇总附详解

物质结构高考题汇总(附详解)

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高考真题汇总

1.(2013年江苏)元素X位于第四周期,其基态原子的内层轨道全部排满电子,且最外层电子数为2。

元素Y基态原子的3p轨道上有2个未成对电子。

元素Z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的3倍。

(1)X与Y所形成化合物晶体的晶胞如右图所示。

①在1个晶胞中,X离子的数目为                 。

②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

(2)在Y的氢化物分子中,Y原子轨道的杂化类型是                   。

(3)Z的氢化物在乙醇中的溶解度大于Y的氢化物,其原因是                     。

(4)Y与Z可形成YZ42-

①YZ42-的空间构型为                          。

②写出一种与YZ42-互为等电子体的分子的化学式:

                          。

(5)X的氯化物与氨水反应可形成配合物[X(NH3)4]Cl2,1mol该配合物中含有σ键的数目为           。

2.(2013年海南)图A所示的转化关系中(具体反应条件略),a、b、c和d分别为四种短周期元素的常见单质,其余均为它们的化合物,i的溶液为常见的酸,a的一种同素异形体的晶胞如图B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图B对应的物质名称是          ,其晶胞中的原子数为       ,晶体类型为     。

(2)d中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

(3)图A中由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中,沸点最高的是 ,原因是  ,该物质的分子构型为  ,中心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   。

(4)图A中的双原子分子中,极性最大的分子是    。

(5)k的分子式为 ,中心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  ,属于 分子(填“极性”或“非极性”)。

3.(2013年新课标1)硅是重要的半导体材料,构成了现代电子工业的基础。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基态Si原子中,电子占据的最高能层符号为 ,该能层具有的原子轨道数为 ,电子数为 。

(2)硅主要以硅酸盐、 等化合物的形式存在于地壳中。

(3)单质硅存在与金刚石结构类似的晶体,其中原子与原子之间以           相结合,其晶胞中共有8个原子,其中在面心位置贡献          个原子。

(4)单质硅可通过甲硅烷(SiH4)分解反应来制备。

工业上采用Mg2Si和NH4Cl在液氨介质中反应制得SiH4,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5)碳和硅的有关化学键键能如下所示,简要分析和解释下列有关事实:

化学键

C—C

C—H

C—O

Si—Si

Si—H

Si—O

键能/kJmol-1

356

413

336

226

318

452

①硅与碳同族,也有系列氢化物,但硅烷在种类和数量上都远不如烷烃多,原因是    

  。

②SiH4的稳定性小于CH4,更易生成氧化物,原因是                           。

(6)在硅酸盐中,SiO44-四面体(如下图(a))通过共用顶角氧离子可形成岛状、链状、层状、骨架网状四大类结构型式。

图(b)为一种无限长单链结构的多硅酸根,其中Si原子的杂化形式为      ,Si与O的原子数之比为         ,化学式为                  。

4.(2013年新课标2) 前四周期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元素A,B,C,D中,A和B的价电子层中未成对电子均只有1个,平且A-和B+的电子相差为8;与B位于同一周期的C和D,它们价电子层中的未成对电子数分别为4和2,且原子序数相差为2。

       回答下列问题:

(1)D2+的价层电子排布图为_______。

(2)四种元素中第一电离最小

的是________,电负性最大的是________。

(填元素符号)

(3)A、B和D三种元素责成的一个化合物的晶胞如图所示。

① 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D的配位数为_______;

② 列式计算该晶体的密度_______g·cm-3。

(4)A-、B+和C3+三种离子组成的化合物B3CA6,期中化学键的类型有

_____;该化合物中存在一个复杂离子,该离子的化学式为

_______,配位体是____。

5.(2013年山东)卤族元素包括F、Cl、Br等。

(1)下列曲线表示卤族元素某种性质随核电荷数的变化趋势,正确的是           。

(2)利用“卤化硼法”可合成含B和N两种元素的功能陶瓷,下图为其晶胞结构示意图,则每个晶胞中含有B原子的个数为         ,该功能陶瓷的化学式为          。

(3)BCl3和NCl3中心原子的杂化方式分别为       和        。

第一电离能介于B、N之间的第二周期元素有       种。

(4)若BCl3与XYn通过B原子与X原子间的配位键结合形成配合物,则该配合物中提供孤对电子的原子是           。

6.(2013福建理科综合)

(1)依据第2周期元素第一电离能的变化规律,C、N、O第一电离能大小排列是_____.

(2)NF3可由NH3和F2在Cu催化剂存在下反应直接得到:

①上述化学方程式中的5种物质所属的晶体类型有_____(填序号).

a.离子晶体  b.分子晶体  c.原子晶体  d.金属晶体

②基态铜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

(3)BF3与一定量水形成(H2O)2•BF3晶体Q,Q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R:

①晶体Q中各种微粒间的作用力不涉及_____(填序号).

a.离子键 b.共价键  c.配位键 d.金属键 e.氢键 f.范德华力

②R中阳离子的空间构型为_____,阴离子的中心原子轨道采用_____杂化.

(4)已知苯酚(

)具有弱酸性,其Ka=1.1×10-10;水杨酸第一级电离形成的离子

能形成分子内氢键.据此判断,相同温度下电离平衡常数Ka2(水杨酸)_____Ka(苯酚)(填“>”或“<”),其原因是.

7.(2014课标1)早期发现的一种天然准晶颗粒由三种Al、Cu、Fe元素组成。

回答下列问题:

(1)准晶是一种无平移周期序,但有严格准周期位置序的独特晶体,可通过方法区分晶体、准晶体和非晶体。

(2)基态铁原子有个未成对电子,三价铁离子的电子排布式为:

可用硫氰化钾奉验三价铁离子,形成配合物的颜色为

(3)新制备的氢氧化铜可将乙醛氧化为乙酸,而自身还原成氧化亚铜,乙醛中碳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一摩尔乙醛分子中含有的σ键的数目为:

乙酸的沸点明显高于乙醛,其主要原因是:

氧化亚铜为半导体材料,在其立方晶胞内部有四个氧原子,其余氧原子位于面心和顶点,则该晶胞中有个铜原子。

(4)铝单质为面心立方晶体,其晶胞参数a=0.405nm,晶胞中铝原子的配位数为。

列式表示铝单质的密度g·cm-3(不必计算出结果)

8.(2014课标2)周期表前四周期的元素a、b、c、d、e,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a的核外电子总数与其周期数相同,b的价电子层中未成对电子有3个,c的最外层电子数为其内层电子数的3倍,d与c同族;e的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但次外层有18个电子。

回答下列问题;

(1)b、c、d中第一电离能最大的是________(填元素符号),e的价层电子轨道示意图为________。

(2)a和其他元素形成的二元共价化合物中,分子呈三角锥形,该分子的中心原子的杂化方式为______;分子中既含有极性共价键、又含有非极性共价键的化合物是________(填化学式,写出两种)。

(3)这些元素形成的含氧酸中,分子的中心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3的酸是________;酸根呈三角锥结构的酸是________。

(填化学式)

(4)e和c形成的一种离子化合物的晶体结构如图(a),则e离子的电荷为________。

(5)这5种元素形成的一种1∶1型离子化合物中,阴离子呈四面体结构;阳离子呈轴向狭长的八面体结构[如图(b)所示]。

   

(a)           (b)

该化合物中,阴离子为________,阳离子中存在的化学键类型有________;该化合物加热时首先失去的组分是________,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2014年山东)(12分)【化学—物质结构与性质】

石墨烯(图甲)是一种由单层碳原子构成的平面结构新型碳材料,石墨烯中部分碳原子被氧化后,其平面结构会发生改变,转化为氧化石墨烯(图乙)

 

图甲石墨烯结构图乙氧化石墨烯结构

(1)图甲中,1号C与相邻C形成

键的个数为___________。

(2)图乙中,1号C的杂化方式是_________,该C与相邻C形成的键角_______(填“>”“<”或“=”)图甲中1号C与相邻C形成的键角。

(3)若将图乙所示的氧化石墨烯分散到H2O中,则氧化石墨烯可与H2O形成氢键的原子有_______(填元素符号)。

(4)石墨烯可转化为富勒烯(C60),某金属M与C60可制备一种低温超导材料,晶胞如图丙所示,M原子位于晶胞的棱上与内部。

该晶胞中M原子的个数为______,该材料的化学式为______。

图丙

1.(2013年江苏)

(1)①4(1分)②ZnS(1分)

(2)sp3(2分)

(3)水分子与乙醇分子之间形成氢键(2分)

(4)①正四面体(1分)  ②CCl4或SiCl4等(1分)

(5)16NA或16×6.02×1023个(2分)

1、解析:

元素X 位于第四周期,基态原子的内层轨道全部排满电子,所以内层电子数=2+8+18=28,且最外层电子数为2,所以该原子有30个电子,为Zn元素;元素Y基态原子的3p轨道上有4个电子,则Y是S元素;元素Z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的3倍,元素最外层电子数小于或等于8,所以Z是O元素。

(1)①根据晶胞的结构并依据均摊法可知,X离子数目=1/8×8+1/2×6=4。

②该晶胞中Y离子数目=4,所以X和Y离子数目之比等于4:

4即1:

1,所以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ZnS。

(2)在H2S中硫原子的价层电子数=2+(6-2×1)÷2=4,所以采用sp3杂化。

(3)在乙醇的水溶液中,水分子和乙醇分子之间易形成氢键,氢键的存在导致其溶解性增大。

(4)①SO42-中价层电子数=4+(6+2-4×2)÷2=4,由于没有孤电子对,所以是正四面体结构。

②原子数和价电子数均相等的是等电子体,所以与YZ42-互为等电子体的分子的化学式为CCl4或SiCl4等。

(5)单键都是σ键,所以1mol配合物[X(NH3)4]Cl2中,σ键数目=(3×4+4)NA=16NA。

注意配位键也是σ键。

2.

(1)金刚石  8 原子晶体  

(2)1s22s22p63s23p5   (3)H2O  分子间形成氢键 

 V形(或角形) sp3  (4)HCl (5)COCl2 sp2  极性

2、解析:

a、b、c和d分别为四种短周期元素的常见单质,b与c反应生成水,故b、c分别为H2、O2中的一种,a的一种同素异形体的晶胞中每个原子周围有4个键,判断为金刚石,则a为C,则b为H2、c为O2,由转化关系可知,f为CO,g为CO2,因i是常见的酸,只由b、d形成可判断为盐酸,则d为Cl2,i为HCl,而k与水反应生成CO2与盐酸,该反应没在教材中出现过,且由f、d反应得到,应含C、O、Cl三种元素,只能判断为COCl2,

(1)有上述分析可知,图B对应的位置为金刚石,该晶胞中C原子数目=4+8×1/8+6×1/2=8,属于原子晶体,

(2)d中元素为Cl元素,基态原子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5;

(3)所有两元素形成的物质中,水分子之间存在氢键,常温下是液态,其它都是气体,故水的沸点最高,水分子中O原子呈2个σ键、含有2对孤电子对,故为V型结构,

(4)所有双原子分子中,只有H、Cl电负性差值最大,因而HCl的极性最大,故答案为:

HCl;

(5)k的分子式为COCl2,COCl2中C原子成3个σ键、1个π键,没有孤电子对,C原子采取sp2杂化,为平面三角形结构,分子中正负电荷中心不重合,属于极性分子,

3.(2013年新课标1)

(1)M     9      4

(2)二氧化硅(3)共价键      3

(4)Mg2Si+4NH4Cl=SiH4 +4NH3 +2MgCl2

(5)①C—C键和C—H键较强,所形成的烷烃稳定。

而硅烷中Si—Si键和Si—H键的键能较低,易断裂,导致长链硅烷难以生成。

②C—H键的键能大于C—O键,C—H键比C—O键稳定。

而Si—H键的键能却远小于Si—O键,所以Si—H键不稳定而倾向于形成稳定性更强的Si—O键。

(6)sp3        1∶3        [SiO3]n2n-(或SiO32-)

3、解析:

(1)原子中,离原子核越远的电子层其能量越高,所以Si原子中M电子层能量最高;该原子中含有3个s轨道、6个p轨道,所以一共有9个轨道,

(2)硅属于亲氧元素,在自然界中不能以单质存在,主要以二氧化硅和硅酸盐存在。

(3)硅单质中硅硅之间以共价键结合,硅晶胞中每个顶点上有1个Si、面心是有1个Si、在晶胞内部含有4个Si原子,利用均摊法知,面心提供的硅原子个数=6×1/2=3,

(4)可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是氨气,再根据元素守恒知还生成氯化镁MgCl2,所以反应方程式为:

Mg2Si+4NH4Cl=SiH4↑+4NH3↑+2MgCl2,

(5)①键能越大形成的化学键越稳定,C-C键和C-H键的键能大于Si-Si键和Si-H键的键能,所以

C-C键和C-H键较强,所形成的烷烃稳定,而硅烷中Si-Si键和Si-H键的键能较低,易断裂,导致长链硅烷难以生成;

②键能越大形成的化学键越稳定,C-H键的键能大于Si-H键的键能,而Si-H键的键能却远小于Si-O键,所以Si-H键不稳定而倾向于形成稳定性更强的Si-O键,

(6)根据图片知,每个三角锥结构中Si原子是1个,O原子个数=2+2×1/2=3,所以硅原子和氧原子个数之比=1:

3,3个O原子带6个单位负电荷,每个硅原子带4个单位正电荷,所以形成离子为[SiO3]n2n- (或SiO32-),

4、

(1)

(2)KF(3)①K2NiF46②3.4(4)离子键和配位键F-

4、解析:

A和B的价电子层中未成对电子均只有1个,并且A-和B+的电子相差为8。

又因为A的原子序数小于B的原子序数,则A应该是F,B是K;K是第四周期,元素,与B位于同一周期的C和D,它们价电子层中的未成对电子数分别为4和2,且原子序数相差为2,实验根据C的原子序数小于D的可知,C是Fe,D是Ni。

(1)根据构造原理可知,D2+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8。

价层电子排布图为:

(2)金属性越强,第一电离能越小,非金属越大,电负性越大,所以四种元素中第一电离最小的是K,电负性最大的是F。

(3)①根据晶胞的结构简式可知,K原子的个数是8×1/2+2=4;Ni原子个数是8×1/8+1=2;F原子的个数是16×1/4+4×1/2+2=8,K、Ni、F原子个数比为4:

2:

8,所以该化合物的化学式是K2NiF4。

②根据晶胞的结构简式可知,中间的立方体中Ni原子周围最近的F原子个数是6,既配位数是6。

③根据①可知该晶胞的目的应该是

 g·cm-3。

(4)A-、B+和C3+三种离子组成的化合物是K3[FeF6],含有的化学键是离子键和配位键,其中复杂的离子是[FeF6]3-,配体是F-。

5.(2013年山东)32、

(1)a;

(2)2;BN;(3)sp2;sp3;3;(4)X。

5、解析:

(1)a.同一主族中,元素的电负性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减小,所以从氟到溴,其电负性逐渐减小,故a正确;

b.氟元素没有正化合价,第VIIA族氯、溴元素的最高化合价数值等于其族序数,故b错误;

c.第VIIA族元素氢化物的沸点随着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而增大,但HF分子间能形成氢键,氢键属于特殊的分子间作用力,强度大于分子间作用力,沸点最高,故c错误;

d.由于卤族元素的单质均属于分子晶体,随相对分子质量增大范德华力增大,因而沸点逐渐升高,故d错误;

(2)B的原子半径比N大,因而结构示意图中大球代表B原子,B原子个数=8×1/8+1=2,N原子个数=1+4×1/4=2,该晶胞中N原子和B原子个数之比=2:

2=1:

1,所以其化学式为BN,

(3)BCl3中的B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是3且不含孤电子对,所以B原子属于sp2杂化;NCl3中的N原子的价层电子对个数为4且含有一个孤电子对,所以N原子属于sp3杂化;

同一周期元素中,元素的第一电离能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呈增大趋势,但第IIA族、第VA族元素第一电离能大于相邻元素,根据电离能的变化规律,半充满的N原子和全充满的Be原子第一电离能要比同周期原子序数大的原子高,故第一电离能介于B、N之间的第二周期元素有Be、C、O三种元素, 

(4)BCl3是缺电子化合物,B原子的所有价电子已经使用,因而提供孤对电子的原子是X,

6.(2013福建理科综合)

N>O>C  abd  1s22s22p63s23p63d104s1  ad  三角锥形  sp3  <  

中形成分子内氢键,使其更难电离出H+  

6、解析:

(1)同周期自左而右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呈增大趋势,但氮元素的2p能级容纳3个电子,处于半满稳定状态,能力降低,氮元素的第一电离能高于同周期相邻元素,故第一电离能N﹥O﹥C。

(2)①NH3、F2、NF3的构成微粒为分子,Cu的构成微粒是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NH4F的构成微粒是阴阳离子,所以这几种物质中NH3、F2、NF3为分子晶体,Cu为金属晶体,NH4F为离子晶体,故选abd;

②基态铜原子为29号元素,根据洪特补充规则,电子排布式为:

1s22s22p63s23p63d104s1

(3)①晶体Q为分子晶体,分子内部存在共价键,O与B之间存在配位键,与分子间存在氢键和分子间作用力(范德华力);②B采用sp3杂化,存在孤对电子,故为三角锥形;

(4)因为

存在分子内氢键,减弱了氢离子的电离,故电离常数减小。

7.【2014全国卷1】

(1)X−射线衍射

(2)4;1s22s22p63s23p63d5;血红色

(3)sp3、sp2;6NA;CH3COOH存在分子间氢键;16

(4)12;

7、解析:

(1)从外观无法区分三者,但用X光照射挥发现:

晶体对X射线发生衍射,非晶体不发生衍射,准晶体介于二者之间,因此通过有无衍射现象即可确定,

(2)26号元素Fe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64s2,可知在3d上存在4个未成对电子,失去电子变为铁离子时,先失去4s上的2个电子后失去3d上的1个电子,因此Fe3+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5,硫氰化铁为血红色,

(3)乙醛中甲基上的C形成4条σ键,无孤电子对,因此采取sp3杂化类型,醛基中的C形成3条σ键和1条π键,无孤电子对,采取sp2杂化类型;1个乙醛分子含有6个σ键和一个π键,则1mol乙醛含有6molσ键,即6NA个σ键;乙酸分子间可形成氢键,乙醛不能形成氢键,所以乙酸的沸点高于乙醛;该晶胞中O原子数为4×1+6×1/2+1/8=8由Cu2O中Cu和O的比例可知该晶胞中铜原子数为O原子数的2倍,即Cu为16个;

(4)在Al晶体的一个晶胞中与它距离相等且最近的Al原子在通过这个顶点的三个面心上,面心占1/2

,通过一个顶点可形成8个晶胞,因此该晶胞中铝原子的配位数为8×3×1/2=12;一个晶胞中Al原子数为8×1/8+6×1/2=4,因此ρ×(0.405×10?

7cm)3×NA=4×27,所以Al的密度ρ=m/v=

4×27

6.02×1023×(0.405×10?

7)3

8.(2014课标2)

(1)N 

(2)sp3 H2O2、N2H4(3)HNO2、HNO3 H2SO3

(4)+1(5)SO42- 共价键和配位键 H2OH2O与Cu2+的配位键比NH3与Cu2+的弱

8、解析:

根据题意知,周期表前四周期的元素a、b、c、d、e,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a的核外电子总数与其电子层数相同,则a为氢元素;b的价电子层中的未成对电子有3个,则b为氮元素;c的最外层电子数为其内层电子数的3倍,则c为氧元素;d与c同主族,则d为硫元素;e的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但次外层有18个电子,则e为铜元素。

(1)同周期由左向右第一电离能呈递增趋势,但当元素原子的轨道呈全满、全空、半充满状态时,较稳定;同主族由上到下第一电离能逐渐减小,氮原子2p轨道为半充满状态,较稳定,则N、O、S中第一电离能最大的是N;e为铜元素,价层电子轨道示意图为

(2)a为氢元素,和其他元素形成的二元共价化合物中,分子呈三角锥形,该分子为氨分子,中心原子的杂化方式为sp3;分子中既含有极性共价键,又含有非极性共价键的化合物是H2O2、N2H4、C2H6等。

(3)这些元素形成的含氧酸中,分子的中心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3的酸是HNO2、HNO3;酸根呈三角锥结构的酸是H2SO3。

(4)根据O和Cu形成的离子化合物的晶胞结构判断,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Cu2O,则e离子的电荷为+1。

(5)根据题给信息知,这5种元素形成的一种1:

1型离子化合物中,阴离子呈四面体结构,为硫酸根;阳离子呈轴向狭长的八面体结构结合图2知,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Cu(NH3)4(H2O)2]SO4。

则该化合物中阴离子为SO42—,阳离子中存在的化学键类型有共价键和配位键;该化合物加热时首先失去的组分是H2O,判断理由是H2O与Cu2+的配位键比NH3与Cu2+的弱。

9.(2014年山东)

(1) 3

(2)sp3;<(3)O、H(4)12;M3C60

9、解析:

(1)由图可知,甲中,1号C与相邻C形成3个C-C键,形成σ键的个数为3。

(2)图乙中,1号C形成3个C-C及1个C-O键,C原子以sp3杂化,为四面体构型,而石墨烯中的C原子杂化方式均为sp2,为平面结构,则图乙中C与相邻C形成的键角<图甲中1号C与相邻C形成的键角。

(3)水中的O电负性较强,吸引电子能力的强,易与氧化石墨烯中的O-H上的H形成氢键,氧化石墨烯中O与水中的H形成氢键。

(4)M原子位于晶胞的棱上与内部,棱上有12个M,内部有8个M,其个数为12×1/4+8=12,C60分子位于顶点和面心,C60分子的个数为8×1/8+6×1/2=4,M原子和C60分子的个数比为3:

1,则该材料的化学式为M3C6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