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经典阅读专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243751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6.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化经典阅读专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文化经典阅读专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文化经典阅读专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文化经典阅读专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文化经典阅读专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文化经典阅读专题.docx

《文化经典阅读专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化经典阅读专题.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文化经典阅读专题.docx

文化经典阅读专题

文化经典阅读专题

高三

2011-03-0318:

56

文化经典阅读专题

(一)孔孟思想的比较与继承

   “仁”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他建立了以“仁”为中心,“仁”“义”“礼”三者既有区别又互相联系的一个道德学说整体。

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道德思想,他倡导持志养气,重视立志,反求诸己,改过迁善,意志锻炼。

   孔子首开私学,创立儒家学派。

孟子继承了孔子学说,对儒家学派的传播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孟子的学术思想一部分继承于孔子的思想,另一部分则是孟子自己的创造,而这后一部分内容已经大大地超越了孔子。

1、孔孟思想主张的共同点

 

 

   在“仁”方面,孔孟都主张“仁者爱人,人恒爱之”。

也就是说,他们二人不约而同的认为“仁”对一个人的情操培养是十分重要的。

他们认为:

一个人只有具备了自身的“仁”,才能靠这种魅力影响和感化他人的,也才能又凭此效力于社会奉献于他人的,否则“为人者难成君子”,“为王者难得天下矣。

   1、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论语·雍也》)

   2、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论语·颜渊》)

   3、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论语·卫灵公》)

   4、仲弓问仁。

子曰: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颜渊》)

   在轻名利重节操、反战争求和平、兴学堂去愚昧等诸多方面孔孟都有相同理念。

 

 

   孔子这种将心比心、由己及人的思想在孟子的思想中得到继承与发展。

   1、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

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

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之。

爱人者,人常爱之。

敬人者,人常敬之。

(《孟子·离娄下》)

   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矣。

(《孟子·梁惠王》)

   孟子“民本思想”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对孔子思想的超越。

 

2、孔孟思想主张的不同点

 

主要方面

 

不  同  观  点

 

人性问题

 

   孔子主张“仁”为根本,而孟子主张“义”为首要。

   孔子要求人们尊奉“率土之滨莫非王土,天下之民莫非王臣”的愚忠思想,他因此也就要求人们忍辱负重,无怨无悔,要“温良恭俭让”。

   孟子主张“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君有大过则谏,反复之,不听,则易位”,“君之视臣如草芥,则臣之视君如寇仇”。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也。

”也就是说,孟子更主张一个人要有个性,不能畏首畏尾,惟命是从。

 

人格培养

 

   孔子:

克己复礼。

   孟子: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

困于心,衡与虑,而后作。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孟子?

告子下》)

   孟子主张一个人只有经历了磨砺才能真正具备“治国安邦平天下”的德才,也才能奉献于社会造福于他人

 

君臣关系

 

   孔子主张“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普天之下莫非王臣”,“率土之滨莫非王土”。

   孟子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对于不称职的君王,孟子以大无畏的精神提出:

“君有大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易位。

”(《孟子·万章下》)在君臣关系上,孟子也坚持人格的尊严与平等,他曾当面对齐宣王说:

“君之视臣为土芥,则臣视君如寇雠。

”(《孟子·离娄下》)

 

仁义理智

 

   孔子侧重强调“克己复礼”。

   孟子主张“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

万物皆备于我矣。

反身而成,乐莫大焉。

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

(《孟子·尽心上》)

 

对待学问

 

   孔子以为“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孟子以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道德修养

 

  

(一)孔子认为,最理想的人格境界是“圣人”,其次是“君子”。

   1、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

(《论语?

述而》)

   2、君子道者三……仁者不忧,知(智)者不惑,勇者不惧。

(《论语?

宪问》)

   ①欲仁得仁: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论语?

颜渊》)

   仁远乎哉?

我欲仁,斯仁至矣。

(《论语?

述而》)

   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论语?

雍也》)

   ②善学知仁: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

为政》)(学、思统一)

   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

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

(《论语?

述而》)(多闻、多见)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

述而》)(见贤思齐)

   ③克己为仁: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论语?

颜渊》)

   ④内省思仁:

   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

(《论语?

公冶长》)(反省称为“自讼”)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

(《论语?

卫灵公》)

   吾日三省吾身。

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论语?

学而》)

   ⑤力行近仁: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论语?

里仁》)

   ⑥磨炼成仁: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

为政》)

   笃信好学,守死善道。

(《论语?

泰伯》)

   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

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住也。

(《论语?

子罕》)

  

(二)孟子认为,圣人之境并非高不可攀,每一个凡夫俗子都具有成为圣人的资质,关键在于愿不愿意去追求,去实践。

   1、圣人之于民,亦类也。

(《孟子?

公孙丑上》)

   2、人皆可以为尧舜。

(《孟子?

告子下》)

   ①存心保善:

   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孟子?

告子上》)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

(《孟子?

公孙丑上》)

   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

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

(《孟子?

离娄下》)

   ②寡欲养心:

   养心莫善于寡欲。

(《孟子?

尽心下》)

   ③反求诸己:

   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

(《孟子?

尽心上》)

   ④尽心知性:

   尽其心者,知其性;知其性也,则知天矣。

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

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

(《孟子?

尽心上》)

   ⑤动心忍性: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孟子?

告子下》)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

滕文公下》)

   ⑥以义求仁:

   仁,人心也,义,人路也。

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

(《孟子?

告子上》)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孟子?

告子上》)

 

 

(二)强化训练

1、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回答问题。

(6分)

   孟子曰:

“事孰为大?

事亲为大。

守孰为大?

守身为大。

不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闻之矣。

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未之闻也。

孰不为事?

事亲,事之本也。

孰不为守?

守身,守之本也。

”(《孟子·离娄上》)

 

(1)下列对上面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孟子说:

“侍奉谁最重要?

侍奉父母双亲最重要。

守护谁最重要?

守护自己最重要。

” 守护自己的意思是守护自身的操守,不失去白己的节操。

B、孟子欣赏不失去自己的节操而又能侍奉父母的人,对那些失节而侍奉父母的人是鄙弃的。

在孟子看来,“孝”固然重要,但“守身”更重要。

C、孟子对失节而能侍奉父母的人并不是鄙弃的,只是说没听说过而已,在孟子看来,“事亲”足最根本、最重要的,所以“孝”比“守身”更重要。

D、孟子既肯定“事亲”,也肯定“守身”。

“孝”不仅是侍奉父母,子女立身行道,守节不改,以显父母,是“孝”的最高境界。

孟子这段话丰富了孝的新内容。

(2)请结合本段内容,简要说说你对“事亲”和“守身”的理解。

(3分)

答:

                                                                            

                                                                                

                                                                                

2、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6分)

   子贡问曰:

“何如斯可谓之士矣?

”子曰:

“行已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曰:

“敢问其次。

”曰:

“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

”曰:

“敢问其次。

”曰:

“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

抑亦可以为次矣。

”曰:

“今之从政者何如?

”子曰:

“噫!

斗筲之人,何足算也?

”(《论语·子路》)

   【注释】①硅硅(k6ng):

浅薄固执的样子。

②斗筲之人:

指器量狭小的人。

斗,古代量名;筲,竹筐,容量不大。

斗、筲喻度量的狭小。

(1)下列对上面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孔子认为,真正的“士”,是能够在行为上虽曾有令其羞耻之处,但当他出使各国时,能不负君王使命的人。

B、关于士的标准,孔子把它分为三个层次,“言必信,行必果”的是属最后一个层次的。

C、孔子认为不问黑白,一味讲信用,只知贯彻自己言行的人,只是小人罢了。

D、对当朝的执政诸公的言行,孔子颇为鄙视、不屑,认为他们连小人也比不上。

(2)孔子还说: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这与上文对“信”的表达是否矛盾?

结合上面选段,简要说明你对孔子“信”的理解。

(3分)

答:

                                                                            

                                                                                

                                                                                

3、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回答问题。

(6分)

   孟子曰:

“伯夷,非其君,不事;非其友,不友。

不立于恶人之朝,不与恶人言;立于恶人之朝,与恶人言,如以朝衣朝冠,坐于涂炭。

推恶恶之心,思与乡人立,其冠不正;望望然,去之,若将浼焉。

是故,诸侯虽有善其辞命而至者,不受也。

不受也者,是亦不屑就已。

柳下惠不羞污君,不卑小官;进不隐贤,必以其道;遗佚而不怨,厄穷而不悯。

故曰:

‘尔为尔,我为我;虽袒裼裸裎于我侧*,尔焉能浼我哉?

’故由由然与之偕而不自失焉。

援而止之而止。

援而止之而止者,是亦不屑去已。

”孟子曰:

“伯夷隘,柳下惠不恭;隘与不恭,君子不由也。

”(选自《孟子·公孙丑上》)

   【注释】①袒裼裸裎:

袒裼,肉体袒露;裸裎,露身。

(1)下列各项中,对上面《孟子》选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伯夷不随便与人交往,连别人的帽子戴得不正他都要生气。

柳下惠则相反,和谁都能交往。

虽则交往,但决不受他人影响。

B、对待不良倾向,伯夷是“望望然去之”,而柳下惠则“由由然与之偕而不自失”,两者都十分可贵,十分难得。

但孟子认为两者都不可取。

C、柳下惠不羞辱国君,也不小看下面的官员;他为官就竭力提拔贤士,一定重用他们,不因为官小而抱怨,处境困厄而不忧伤。

D、柳下惠的信条是:

“尔为尔,我为我,虽袒裼裸裎于我侧,尔焉能浼(玷污)我哉?

”就是说,他也爱惜自己的清净洁白,不与伯夷异趣。

(2)孟子在这里实际上批判了哪两种人?

(3分)

答:

                                                                            

                           

 

4、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6分)

    子曰:

“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

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

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

我未见力不足者。

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论语·里仁篇》)

  孔子在这则材料中谈到     与      的关系,是为了阐述什么观点?

答:

                                                                            

                                                                                

                                                                                

5、阅读下面文言文,按要求答题。

   (孟子)对(齐宣王)曰:

“王请无好小勇。

夫抚剑疾视”曰:

‘彼恶敢当我哉!

’此匹夫之勇,敌一人者也。

王请大之!

诗云:

‘王赫斯怒,爰整其旅②,以遏徂莒③,以笃周祜④,以对*于天下。

’此文王之勇也。

文王一怒而安天下之民。

书曰:

‘天降下民,作之君,作之师。

惟曰其助上帝,宠之四方。

有罪无罪,惟我在,天下曷敢有越厥志?

’一人衡行于天下,武王耻之。

此武王之勇也。

而武王亦一怒而安天下之民。

今王亦一怒而安天下之民,民惟恐王之不好勇也。

”(《孟子·梁惠王章句下》)

   【注释】①疾视:

怒目而视。

②旅:

众。

③徂莒:

此处指来侵的敌众。

④祜:

福。

⑤对:

答。

(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孟子所说的“小勇”指的是血气所为之勇。

B、“王请大之”说的是要齐宣王去掉小勇,换之以——怒震天下的大勇。

C、“有罪无罪,惟我在,天下曷敢有越厥志”表现的就是武王的大勇。

D、孟子主要运用对比的说理方法来劝说齐宣王去小勇、存大勇。

(2)孟子说:

“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

”(《孟子·离娄章句下》)请联系上文,说说孟子关于“勇”的认识。

(3分)

答:

                                                                            

                                                                                

                                                                                

6、阅读下面选段,回答问题。

(6分)

   季氏将伐颛臾。

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日:

“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孔子曰:

“求!

无乃尔是过与?

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

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冉有曰:

“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

”孔子日:

“求!

周任有言曰:

‘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

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冉有曰:

“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

”孔子曰:

“求!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氏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1)对下列句子在文中的意思,表述不够准确的一项是(   )(3分)

A、周任有言曰:

“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周任有一句话说:

“能施展才能则就其职位,不能就不就其职位。

B、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有品德的人厌恶那种不说“(自己)愿意做那件事”而一定编个谎言来搪塞的态度。

C、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财物平均就无所谓贫,上下和睦就无所谓寡,上下相安就没有倾覆之祸。

D、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我担心季孙氏所忧虑的不在颛臾,而在萧索的高墙之内啊。

(2)简述孔子在本文中的观点。

(3分)

答:

                                                                            

                                                                                

                                                                                

7、文化名著阅读理解题。

(6分)

   子曰:

“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子贡曰:

“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蚀焉。

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子夏曰:

“小人之过也必文。

   子曰: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1)下列对上面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对于过错,子夏的看法独特,他认为“小人之过”在于文才丰富。

他的看法与孔子、子贡对待错误的看法不一致。

B、孔子认为,在与人相处的时候,不要一味去埋怨别人对自己不好,要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关键在于改变自己,多责求自己,少苛求别人。

C、子贡认为,君子也会有过错,只不过君子的过错如同日食月食一样;一旦改正,人人都会敬仰。

可见,闻过则喜、过而改之是自古以来就有的优良品德。

D、“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但关键不在于过,而在于能否改过,保证今后不再犯同样的错误。

也就是说,有了过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坚持错误,不加改正。

孔子以“过而不改,是谓过矣”的简练语言,向人们道出了这样一个真理。

(2)根据文章的内容,请说一说我们应该如何来看待自己的过错。

(3分)

答:

                                                                            

                                                                                

                                                                                

8、文化名著阅读理解题。

(6分)

   孟子之平陆,谓其大夫曰:

“子之持戟之士,一日而三失伍(失职),则去之否乎?

”曰:

“不待三。

”然则子之失伍也亦多矣。

凶年饥岁,子之民,老羸转于沟壑,壮者散而之四方者,几千人矣。

曰:

“此非距心(大夫的名字)之所得为也。

”曰:

“今有受人之牛羊而为之牧之者,则必为之求牧与刍矣。

求牧与刍而不得,则反诸其人乎?

抑亦立而视其死与?

”曰:

“此则距心之罪也。

   他日,见于王曰:

“王之为都者(治理都邑的人),臣知五人焉。

知其罪者,惟孔距心。

”为王诵之。

王曰:

“此则寡人之罪也。

”(《孟子·公孙丑下》)

(1)孟子以放牧牛羊作比,批评孔距心,对孟子的意图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指出孔距心的能力太差,只能干牧羊之类的事情。

B、如果自己做不好就应当让更有才能的人来做。

C、如果是自己不能自做主张,为什么不辞职?

D、国君有责任,难道你自己就没有一点责任吗?

(2)文章最后说孟子“为王诵之”,“诵”在这里的意思是“陈述”。

根据原文回答:

孟子向王陈述了什么?

他陈述的目的是什么?

(3分)

答:

                                                                            

                                                                                

 

高三语文·第二轮专题训练·文化经典阅读参考答案

1、

(1)C

  

(2)“事亲”与“守身”都是重要的,二者不可兼得时,“守身为大”。

“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实际上是最大的不孝。

失节使父母颜面扫地,做子女的应该正道直行,守身为大,爱护自己,让父母放心,这才是真正的“事亲”。

2、

(1)A(“行已有耻”是指用羞耻之心约束自己的行动)

(2)不矛盾。

孔子的“信”即守信、讲信用。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强调的是“信”对人的重要性。

但他并不是片面无条件地推崇“信”,而是说要懂得在不违背道义的前提下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变通。

3、

(1)C(原文句子理解错误。

柳下惠不认为侍奉坏君主是羞耻的事,也不因为官职小而瞧不上;到朝廷做官,不掩藏自己的贤能,必定按自己的原则行事;被国君遗弃而不怨恨,处境穷困而不忧伤)

(2)孟子在这里批判了两种人:

一种人原则性太强,自视清高,器量狭窄,难与之相处;一种人态度过于随便,没有原则,逢场作戏。

【参考译文】孟子说:

“伯夷,不是他理想的君主就不去侍奉,不是他中意的朋友就不去结交。

不在恶人的朝廷里做官,不同恶人交谈。

在恶人的朝廷里做官,同恶人交淡,就觉得像是穿戴着上朝的衣帽坐在泥土炭灰上一样。

把这种厌恶恶人的心情推广开去,他就会想,如果同一个乡下人站在一起,那人帽子戴得不正,就该生气地离开他,就像会被他玷污似的。

因此,诸侯即使有用动听的言辞来请他的,他也不接受。

不接受,就是不屑于接近他们。

柳下惠不认为侍奉坏君主是羞耻的事,也不因为官职小而瞧不上;到朝廷做官,不掩藏自己的贤能,必定按自己的原则行事;被国君遗弃而不怨恨,处境穷困而不忧伤。

所以他说:

‘你是你,我是我,即使你赤身裸体地在我身旁,你又哪能玷污我呢?

’所以他能高高兴兴地同他人处在一起而不失去自己的风度,拉他留下,他就留下。

拉他留下他就留下,这也就是不屑于离开罢了。

”孟子又说:

“伯夷狭隘,柳下惠不严肃。

狭隘与不严肃,君子是不效仿的。

4、力与仁的关系。

修养仁德并不难。

孔子认为,对仁德的修养,主要还是要靠个人自觉的努力,因为只要经过个人的努力,是完全可以达到仁的境界的。

【参考译文】

 孔子说:

“我没有见过爱好仁德的人,也没有见过厌恶不仁的人。

爱好仁德的人,是不能再好的了;厌恶不仁的人,在实行仁德的时候,不让不仁德的人影响自己。

有能一天把自己的力量用在实行仁德上吗?

我还没有看见力量不够的。

这种人可能还是有的,但我没见过。

5、

(1)B(B项大勇指的不是“一怒震天下”,而是“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