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县油用牡丹基地建设项目.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242231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4.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利县油用牡丹基地建设项目.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利县油用牡丹基地建设项目.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利县油用牡丹基地建设项目.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利县油用牡丹基地建设项目.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利县油用牡丹基地建设项目.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利县油用牡丹基地建设项目.docx

《利县油用牡丹基地建设项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利县油用牡丹基地建设项目.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利县油用牡丹基地建设项目.docx

利县油用牡丹基地建设项目

 

 陕西省平利县油用牡丹发展规划

油用牡丹是我国特有的乡土树种,也是世界四大木本食用油料树种之一。

我国油用牡丹栽培历史已有2000多年,主要分布在我国长江流域及以北地区。

油用牡丹全身是宝,油用牡丹籽含油量一般在25-28%左右,籽经过加工制成的油是一种优质食用油,色佳味香,营养丰富,属天然绿色食品,易被人体吸收消化,有降低血压、血脂、软化血管等功效,长期食用,能增强人体免疫力,有效降低胆固醇,抑制和预防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油用牡丹,开花量大,花香,可作园林观赏树种,也是优良的蜜源植物。

油用牡丹耐瘠薄,可在荒山荒地上大量发展,不与粮、棉等农作物争夺耕地,经济价值高。

种植开发油用牡丹是山区农村经济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油作为绿色健康食用油,逐渐被人们认识、接受和青睐。

国内油价格却逐年攀升,并逐步打入国际市场,为油用牡丹产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因此,发展油用牡丹产业,有利于农业产业化经营,有利于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安康又是油用牡丹的适生区,《国家油用牡丹产业发展规划》中安康市有六个县区列入发展范围,为此林业局组织相关技术人员,经过近一个月的调查研究,查阅收集国内相关技术资料,开展了野外实地调查分析工作,收集了项目区自然、社会、经济情况和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等相关资料,编写了《油用牡丹基地建设规划》。

 

第一章 规划背景及條件

1.1背景

油用牡丹是我国特有的木本油料树种,与油橄榄、油棕、油茶并称为世界四大木本油料树种,主要分布在我国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其种子提取的油与世界上公认为最好的木本食用植物油——橄榄油的脂肪酸组成相似,被誉为“东方橄榄油”。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保健意识的增强、膳食结构的改善,人们对食用油的品质要求越来越高,茶油以其合理的脂肪酸组成、丰富的营养成分、明显的保健功能,已深受消费者青睐。

国家林业局决定把发展油用牡丹产业作为21世纪木本油料产业的先导工程和林业经济增长方式根本转变的重要内容来抓,根据《国家油用牡丹产业发展规划》,安康市有六个县、区被列入发展范围。

平利就列为其中,因此,编制了平利县20万亩油用牡丹基地建设规划。

1.2发展油用牡丹产业发展现状

平利县保存面积1000亩,分布在11乡镇;每亩平均有油用牡丹110株,测定单株产种子1.25公斤。

1.3发展油用牡丹产业发展优势

我县以山地为主,全县土地总面积2627平方公里,其中,林业用地面积347.6万亩。

农村经济发展潜力在山,希望也在山;经济突破发展的基础也在山。

平利县土壤的成土母质主要为板页岩、花岗岩风化物,含养分较丰富,呈酸性或弱酸性;气候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四季分明,无霜期长;土壤和气候条件均适合于油用牡丹的栽培和生长,是油用牡丹树的适生区;同时新的一轮退耕还林我县计划分配20万亩可全部用于发展油用牡丹野。

1.4发展油用牡丹产业发展条件

气候:

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夏无酷暑,冬无严寒,雨量充沛,年降雨量1013mm,但多集中在6—9月,占年均降水量的57%。

光热资源丰富,年均日照时数为1736小时;年平均气温13.9℃,极端最高气温40℃,最低气温-11.2℃,无霜期250天左右,≥10℃积温在4000℃以上。

主要灾害性天气是干旱、暴雨和低温冻害。

干旱年均1次,主要是伏旱,对农业生产有很大影响。

土地:

全县总体规划退耕地还林面积为43.5万亩,截止目前共实施退耕地还林面积28.66万亩,尚有14.94万亩未实施,在实施退耕还林的过程中,按照整村规划,一次退完的原则,全县尚有有35个未实施的退耕还林的空白村,这些村普遍都地处偏远交通不便,生产生活条件较差,粮食生产效益低下,广大群众迫切要求继续推进退耕还林。

还有38.9万亩灌木林地和42万亩其它林业用地需纳入后期工程建设。

全县面积2646平方公里,其中浅丘、山地占总面积的70%,平坝占总面积的1%,水域占总面积的1%,陡坡、高山占总面积的28%。

海拔900米以下分布粗骨性黄褐土,900—1400米分布着山地黄棕壤,约占全县45%,1400米以上中山区域分布棕壤。

土壤质地以轻壤、中壤为主,PH值大部分在5—7之间,土壤厚薄不一,绝大部分在30cm以上。

技术:

平利县林业技术推广中心专业技术人员20多人,长期从事育苗和技术推广,林业技术中心技术人员在栽培管理、技术推广和有害植物防治等方面获得了丰富的理论知识和管理经验。

劳动力:

全县辖11镇,190个村,1143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7万人,农村劳动力4.4万人。

近几年来,县委、县政府提出了实施生态立县战略的发展构想,坚持围绕生态抓经济,围绕绿色创品牌,围绕小康建家园,致力于构建绿色产业、环保工业、生态旅游三大经济体系,打造县域经济形象品牌和商业品牌;积极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国民经济实现了建康快速发展。

2005年,全县GDP28.68亿元,增速达到10.1%,一二三产业比重达到42:

24:

34,实现工业产值10.12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5.35亿元,招商引资5.73亿元,实现财政收入900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3776元。

1.5发展油用牡丹产业的必要性

一是人类健康的需求;二是无害化生产的需求;三是弥补油用牡丹原料严重不足的需求;四是加工增值的需求,油用牡丹籽含油率30%—35%,每公斤油用牡丹籽成本15至20元,高产期每亩可产牡丹籽400公斤左右,每亩纯收入为6000多元,生产加工环节利润相当可观。

1.6存在的问题

油用牡丹栽植技术还欠缺,需专业技术作指导;

油用牡丹栽品种选择没有与我县相同地理类型作以借鉴的。

第二章 市场分析与需求预测

2.1市场分析

目前我国年人均食用植物油8公斤,低于世界平均水平15公斤。

近年来,国内食用油年消耗量为1040万吨,但油料产量年均600万吨,缺口达42%以上。

国家每年都需进口大量的植物油和油料以确保国民生产生活的需要。

据测算,种植1亩良种油用牡丹,其产油量相当于种植1.15亩油菜或2.3亩大豆,产值相当于4.2亩油莱或4.63亩大豆。

逐步带动周边地区,最终达到万亩以上的牡丹种植规模,发展集观光旅游、中药材产出为一体的生态农业观光园。

2.2需求预测

按我县统计,全县人口23万,流动人口5万,人均食用植物油8公斤,缺口73.6万公斤食用油。

2.3发展潜力

油用牡丹寿命长,优质高产,长年受益,是名副其实的“铁杆庄稼”;油用牡丹适应性较强、耐贫瘠、抗干旱,是造林的先锋树种;油用牡丹是深根性树种,其保持水土涵养水源能力强、抗病虫害能力强,是优良的荒山绿化及水土保持树种;其叶厚革质,树皮光滑,能起防火作用,又是营造防火林带的优良树种;油用牡丹树是常绿树种,具有较强的抗污染能力,其花朵艳丽、花期长,极具观赏价值。

利用荒山荒坡栽培油用牡丹,可以缓解油粮争占耕地的矛盾,腾出耕地来发展其它农业生产,极大地提高了林地的有效利用率,这正是安康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同时,发展油用牡丹产业化,为当地劳动力增加就业机会,增加农民收入,是很好的富民工程。

因此,加快发展油用牡丹产业的发展,不仅能改善当地林分结构,提高林业经济对社会的贡献率,为山区致富开辟新的途径,还能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美化人居环境,改善农村生态面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好事。

第三章 规划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与目標

3.1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全国油用牡丹产业现场会关于“采取有效措施大力发展木本粮油产业、保障国家粮油安全促进山区农民增收”为依据,以陕南经济突破发展为契机,按照“尊重规律、科学规划;科技支撑、提升层次;农民主体、龙头带动;市场主导、政策扶持;密切协作,合力推进”的要求,依靠科技进步,通过标准化、规范化的建设,逐步将平利县建成安康市乃至全省的油用牡丹产业基地。

3.2基本原则

(1)科学规划。

坚持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尊重规律,突出重点,稳步推进的原则。

(2)坚持以科技为支撑,市场为导向,高质量、高标准规范化建园的原则。

(3)坚持以农民主体,加工企业为龙头,龙头带基地,逐步形成公司加农户的产业化发展的原则。

(4)坚持市场为主导,农民自愿,国家政策扶持,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合力推进的原则。

3.3基本目標

第一期良种油用牡丹基地为15万亩。

第二期良种油用牡丹基地为5万亩。

3.4规划期限

第一期(2013年——2017年)。

第二期(2017年——2020年)。

 

第四章 总体布局

4.1规划范围

按照交通便利、土地资源丰富、土层深厚肥沃、集中连片、适地适树、海拔1200米以下,沿坝河、黄洋河两岸、浅山丘林地带,重点安排在城关、广佛、长安、大贵、三阳、洛河、老县等11个乡镇主线公路沿线和三个林场。

4.2建设布局

分高中低山建三个龙头企业,规模在千万元以上;加工企业250个,规模在50万元以上。

建一个千亩示范园,一个良种繁育中心200亩以上。

用基地加农户的方式带动全县油--药--一体化发展。

第五章 重点建设内容

 

5.1油用牡丹基地建设

新建良种油用牡丹基地19.9万亩;低产林改造0.1万亩。

建三个龙头企业,规模在千万元以上;加工企业250个,规模在50万元以上。

建一个千亩示范园,一个良种繁育中心200亩以上。

平利县油用牡丹基地建设分第一期按五年实施规划,从2013年起到2017年完成基地建设;第二期按三年实施规划,从2017年起到2020年完成基地建设,共计八年完成。

规划用八年时间在平利县11乡镇新建人工丰产园19.9万亩,改造现有油用牡丹园0.1万亩。

把我县建设成高标准的国家级油用牡丹示范基地。

5.2示范园建设

建一个千亩示范园,引进良种品种规范化栽植。

通过抓点示范,树立样板,积累经验,推动全县油用牡丹建设持续、快速、协调发展。

5.3种苗建设

建一个良种繁育中心,面积在200亩以上,地点在全县中心地带。

一是在全国油用牡丹主产区山东省,引进含油量高、产量高、抗逆性强的优良品种,力争良种使用率达到60%以上;二是加快优良品种的选育。

在充分调查我市现有资源的基础,通过科学研究和试验示范,培育含油量高、丰产优质抗性强的优良品种。

加快无性系育苗技术的推广。

主要采用油用牡丹扦插育苗。

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良种成年母树采穗育苗,进行无性系繁育,为加快良种油用牡丹基地建设提供充足的苗源。

加快丰产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

一要实行多个无性系混交栽植,确保油用牡丹林有高的授粉率和座果率,达到高产的目的。

二要全面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三要认真总结推广管用、简便、易学的栽培管理技术。

今后油用牡丹生产每一个环节,都要实行统一的技术规程,实现种苗标准化、整地标准化、种植标准化、修剪标准化,实现油用牡丹林优质高效。

5.4加工与利用项目建设

建三个龙头企业,规模在千万元以上;加工企业250个,规模在50万元以上。

5.5科技支撑体系建设

平利县林业技术推广中心专业技术人员21多人,其中高级工程师职称1人,中级工程师职称15人。

全县11个镇都有林业站,技术力量雄厚,能够满足项目建设需求。

每年培训农民技术人员0.1万人次以上,累计培训1.0万人次以上。

一是加强科技人员培训:

组织技术人员到实地参观学习,进一步增强技术人员理论和实践经验,为我县油牡丹产业发展提供技术保障。

二是建立高产示范园,为广大农民学习油用牡丹栽培管理技术提供示范样板。

三是组织专家编写油用牡丹实用生产技术手册,分区域举办培训班,培训技术骨干和农民科技示范户。

四是组织油用牡丹专家深入生产一线,针对油用牡丹产业发展中的技术难题,开展定期培训和服务,逐步提高广大农民的科技水平。

第六章投资估算

6.1投资估算依据

油用牡丹产业化基地建设项目投资估算,主要依据国家林业局《全国油用牡丹产业发展规划》,结合当地实际情况以及建设工程劳动定额等相关指标及相应的取费标准。

6.2投资估算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指标

6.2.1人工造林

每亩1490.0元,其中:

用工费:

每亩1000.0元(每亩造林需工日10个、每工日100元,整地、砍灌3个工日/亩,栽植含补植4个工日/亩,幼林抚育2个工日/亩,管护1个工日/亩);

种苗费:

每亩240.0元(每株按2元计算,每亩栽植120株,含补植苗木);

物料费:

每亩250.0元(含肥料、农药、保水剂、生根粉等)。

6.2.2低产林改造

(1)更新改造

每亩800.0元,其中:

用工费:

每亩500.0元;

种苗费:

每亩50.0元;

物料费:

每亩250.0元。

6.2.3龙头企业

建三个1500万元的龙头企,需资金4500万元。

250个中小加工厂需资金250*50=1250万元。

6.2.4示范园和良种繁育中心

建一个1000亩示范园,需资金200万元;

一个良种繁育中心200亩以上,需资金200万元。

(2)其他费用

科技支撑费按总投资的5%

规划设计费按总投资的2%

工程监理费按总投资的2%

管理费按总投资的5%

不可预见费按总投资的5%

6.3投资估算

完成油用牡丹基地建设20万亩的任务,所需建设资金29524万元;龙头企和中小加工厂需资金5750万元;示范园和一个良种繁育中心需资金400万元。

其中直接费用35674万元,占所需建设资金总额84.05%;其它费用6769万元。

占所需建设资金总额的15.95%。

其它费用:

设计费713万元,工程监理费713万元,管理费1783万元,科技支撑费1783万元,不可预见费1783万元。

资金来源:

国家投资33954.4万元,占总投资的80%,地方自筹8488.6万元,占总投资的20%。

6.4效益评价

6.4.1经济效益

项目建设完成后,我县油用牡丹林质量得到全面提高,稳产后,通过抚育改造的油用牡丹林年亩产油可达250公斤;更新、嫁接和新造油用牡丹林年亩产油可达到300公斤。

届时全县油产量将达到1200吨。

按销售价价格每吨6万元计算,年产值达0.72亿元。

6.4.2生态效益

发展油用牡丹产业除了可以提供油等产品,产生可观的经济效益外,同时具有明显的生态效益。

通过荒山荒地、采伐迹地、火烧基地造林和对现有林分改造将逐年增加区域森林面积和提高森林覆盖率,不仅增加了林地产出,而且有利于改善区域小气候,减少风灾、火灾、冻害、水土流失等自然灾害,为区域野生动植物提供良好的栖息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促进区域生态经济协调发展。

6.4.3社会效盖

通过油用牡丹产业的发展即可提高林地产出,满足市场需求,改善人民生活,又能出口创汇,促进林业产业健康有序的发展,实现“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发展目标。

通过优化整合产业的管理体制和运营模式,将充分调动企业、社会和农民参与油用牡丹产业发展的积极性,提高油用牡丹产品的产量、质量和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建设油用牡丹资源基地,扩大油用牡丹加工企业生产规模,能为社会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有利于安置社会闲散人员和农村劳动力。

同时,通过营建示范林和进行技术培训,可大大提高林农的科技素质和生产技能。

发展油用牡丹产业不仅能保障国家粮油安全、改善国民膳食结构、提高国民健康水平,而且将促进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进而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第七章保障措施

7.1组织措施

县上要成立油用牡丹产业建设领导小组,由县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县林业局、发改委、财政局等有关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具体负责政策研究、项目争取,任务落实,考核验收等工作。

县林业技术推广中心负责项目具体实施工作。

各部门要夯实工作责任,从上到下建立以建设质量为中心的目标管理责任制。

从组织上和制度上保证全县油用牡丹产业建设项目更好、更快的发展。

7.2技术措施

坚持以科技为先导,认真组织专业技术干部,全面开展对圃地建设、苗木培育、标准建园、科学管理等环节的技术指导工作。

一是要把好种苗关。

要加快建设高标准油用牡丹苗木基地,充分利用现有的成熟技术,引进优良新品种。

严格执行油用牡丹苗木生产的“一签两证”制度,杜绝不合格苗上山造林。

二是把好栽培技术关。

首先制定全市油用牡丹生产技术规程。

第二,认真总结推广管用、简便、易学的栽培管理技术,广泛开展技术培训,大力推广适用新技术。

第三,深入开展科技支撑服务,不断研究、解决油用牡丹产业发展过程中的技术难题。

7.3保障措施

一是加强资金筹措,规范资金管理。

主要争取国家投资,不足采用地方财政配套解决资金投入。

在资金使用上要严格按照国家规定,专款专户专用,加强资金审计,严防滥用、挪用、盗用款项。

二是加大宣传力度,统一思想认识。

要通过电视广播等多种新闻媒体,采取多种形式加大宣传力度,营造强大声势,使各级领导和广大群思想统一到抓项目、建基地上来。

三是加强质量管理,完善考核制度。

基地建设实施的每个阶段,都要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认真的阶段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基地建设全部完工后,要组织有关方面的专家进行竣工验收,对不符合质量标准、达不到建设目标的要限期返工。

四是运用市场机制,加大招商引资。

要努力创造良好的外围环境,引入有实力的企业投资油用牡丹产业,采用“企业+林农”的模式,建立油用牡丹基地,进而培育拉长油用牡丹产业链条,要打造品牌,提倡深加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