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学年上学期高二期中考试历史试题附答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240106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11.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5学年上学期高二期中考试历史试题附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15学年上学期高二期中考试历史试题附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15学年上学期高二期中考试历史试题附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15学年上学期高二期中考试历史试题附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15学年上学期高二期中考试历史试题附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5学年上学期高二期中考试历史试题附答案.docx

《15学年上学期高二期中考试历史试题附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5学年上学期高二期中考试历史试题附答案.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5学年上学期高二期中考试历史试题附答案.docx

15学年上学期高二期中考试历史试题附答案

南丰一中、黎川一中、广昌一中、金溪一中2014—2015学年上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I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评价先秦某一思想“对当日政治之狂澜不能挽救,只能使明达的人退而为隐士”,这一思想应为()

A.儒家思想   B.道家思想   C.墨家思想   D.法家思想

2.公元712年七月,彗星出西方,有术师对皇帝说:

“皇太子当为天子。

”唐睿宗便不顾太平公主的反对和太子的假意推托,决意“传德避灾”,让位于皇太子李隆基(即后来的唐玄宗)。

促使唐睿宗下决心退位的理由是()

A.以德治民  B.天人感应   C.君权神授   D.清静无为

3.宋儒朱熹有诗云: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朱熹认为知识及做人的“源头活水”是()

A.读圣贤书B.端坐澄心C.发明本心D.诚敬存之

4.“孔子聚徒讲学,弟子三千。

其中不少学子贫且贱,没有社会地位。

”材料反映出孔子的教育主张是()

A.因材施教B.有教无类C.不耻下问D.当仁不让

5.佛教禅宗有首开悟诗曰:

“我有明珠一颗,久被尘劳关锁。

今朝尘尽光生,照破山河万朵。

”比较接近这一看法的思想家是()

  A.朱熹    B.程颢    C.程颐    D.陆九渊

6.苏轼说:

“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稍纵则逝矣。

”由此判断苏轼的绘画()

A.提高了绘画的艺术品味B.反映了人文精神的发展

C.促进绘画艺术的世俗化D.表达了“意在笔先”意境

7.史学家邓广铭对宋代社会有如此论述:

“宋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所达到的高度,在中国整个封建社会历史时期之内,可以说是空前绝后的。

”与该论述相符的是()

①世俗文学的兴起②词作为文学的主流形式取得了辉煌成就

③火药的发明和使用④商业髙度发展,出现世界上最早纸币“交子”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8.京剧是我国国粹,它主要是由(   )

A.元杂剧发展而来的        B.北京地方剧种演化而成的

C.流行于北方的剧种融合而成的   D.南方一些剧种传入北京后融合而成的

9.新民生主义明确提出:

“凡本国人及外国人之企业,或表独占的性质,或规模过大为私人之力所不能办到者,如银行、铁道、航路之属,由国家经营管理之,使私有资本制度不能操纵国民之生计。

”这体现了孙中山的主张是()

A.平均地权B.节制资本C.耕者有其田D.建立垄断企业

10.1992年邓小平说:

“农村改革初期,安徽出了个“傻子瓜子”问题。

当时许多人不舒服,说他赚了一百万,主张动他。

我说不能动,一动人们就会说政策变了,得不偿失。

”邓小平提出的“不能动”,与下列理论的内在联系最密切的是()

A.求同存异B.“一国两制”C.“百花齐放”D.改革开放

11.1965年10月,科学院论证后确定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任务是为发展中国的对地观测、通信广播、气象等各种应用卫星取得基本经验和设计数据。

中央提出的要求则是“上得去、抓得住、听得见、看得见。

”强调“听得见”“看得见”的主要目的是()

A.增强卫星的政治影响B.提高卫星的观赏性

C.注重卫星的通讯功能D.强调卫星的实验功能

12.2008年12月18日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大会上讲道:

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

这体现了党在新时期()

A.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B.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C.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D.始终代表中国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

13.“他们关心的只是论辩的效果,至于真假、善恶、是非、曲折,他们是不管的。

不但不管,为了赢得更多的学生,他们还有有意模糊是非善恶的界限,声称世界上本来没有什么善恶是非,只要你掌握了论辩的技术,你就是是非善恶的标准。

”这句话所能印证的名言是()

A.“美德即知识”B.“人是万物的尺度”C.“认识你自己”D.“人生而平等”

14.普罗泰戈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宋明理学家提出“‘心’是宇宙万物的本原”。

他们共同强调的是()

A.以人为中心的世界观B.人的客观存在的重要性

C.知行合一的认识论D.人的主观感受的重要性

15.“人民的议员就不是、也不可能是人民的代表,他们只不过是人民的办事员罢了;他们并不能作出任何肯定的决定。

凡是不曾为人民所亲自批准的法律,都是无效的;那根本就不是法律。

”这段话体现了下列哪位思想家的主张?

()

A.康德B.卢梭C.孟德斯鸠D.伏尔泰

16.“苏格拉底时常就一些关于人类的问题作一些辩论……他认为凡精通这些问题的人就是有价值配受尊重的人,至于那些不懂这些问题的人,可以正当地把他们看为并不比奴隶强多少。

”这表明苏格拉底()

A.宣传唯物主义思想B.反对天主教会的权威

C.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D.主张有思想力的人值得尊重

17.关于什么是幸福.美国学者达林·麦马虹曾总结过西方两千多年来的幸福观:

“在荷马时期,幸福就是幸运;在古希腊哲学家所处的时期,幸福等同于;在启蒙时期,幸福就是及时行乐。

”文中的空白处可以填上()

A.民主与科学B.权力与金钱C.智慧和德行D.法律与信仰

18.新文化运动与资产阶级改良派和革命派的思想相比较,新文化运动主要“新”在:

()

A.彻底批判了封建正统思想    B.传播了资产阶级民权和平等思想

C.深入研究和传播了马克思主义  D.传播了达尔文的进化论

19.毛泽东说:

“(中国)不是一个独立的民主的国家,而是一个半殖民地的半封建的国家……在这里,共产党的任务,基本的不是经过长期合法斗争以进入起义和战争,也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

”为此,毛泽东等中国共产党人()

A.与国民党合作,进行国民大革命B.发动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

C.建立革命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D.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开展游击战争

20.爱因斯坦在普朗克生日会上说:

“我们但愿他对科学的热爱将继续照亮他未来的道路,并引导他去解决今天理论物理学的最重要的问题。

这问题是他自己提出来的,并且为了解决这问题他已经做了很多工作。

”材料中的“这问题”是指()

A.自由落体定律B.经典力学体系C.相对论力学D.量子假说

21.电视片《大国崛起》指出:

“三百年前,人类的思想还充斥着迷信和恐惧,水为什么往低处流,太阳为什么升起,这些今天看起来简单至极的问题,在当时却是根本无法认识和把握的。

”材料所说“简单至极的问题”得以破解的自然科学成就是()

A.牛顿力学B.达尔文的进化论

C.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D.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22.《死灵魂》发表于1842年,是俄国作家果戈里的代表作。

在作者锋利的笔下,展示了形形色色贪婪愚昧的地主、腐化堕落的官吏以及广大农奴的悲惨处境,将可怕的现实揭露得淋漓尽致,体现了鲜明的批判倾向。

下列作品与其主体风格不一致的是

A.《战争与和平》B.《巴黎圣母院》

C.《欧也妮·葛朗台》D.《安娜·卡列尼娜》

23.著名文学评论家雷达说:

“《红高粱》通过戴凤莲和余占鳌的故事,以时空错乱的顺序,借用意识流的表现方法,叙述了昔日发生在山东某乡村的一曲生命的颂歌。

”该评论家意在说明《红高粱》

A.是现代文学创作的B.继承了神话民间传说的传统叙事方法

C.借鉴现代派写作手法表现革命战争题材D.把西方文学艺术中国本土化并加以超越

24、按照土地收入和财产多寡划分公民等级并授予相应官职,是梭伦改革的重要措施。

其主要意义在于()

①沉重打击了依靠血统关系谋取特权的贵族②促进了奴隶制国家的发展

③完善了雅典民主政治制度④满足了所有雅典公民参政的要求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D.③④

25、雅典的改革家梭伦曾留下诗作:

“我手执一个有力的盾牌,站在两个阶级的前面,不许他们任何一方不公平地占有优势。

”“我制定法律,不分贵贱,一视同仁。

”这反映了改革家的一种怎样的改革指导思想()

A.中庸和不偏不倚B.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C.全面维护贵族利益D.极力维护平民利益

Ⅱ卷(非选择共50分)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共50分)

26.(13分)要建立和谐的社会秩序,就必须对人性有一个了解,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孟子认为: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恻隐之心,仁也,……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

(1)根据材料一概括孟子的人性观是什么,为此他提出如何建立和谐社会?

(3分)

材料二“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除却穿衣吃饭,无论物矣。

——李贽《焚书》

“夫私者,人之心也。

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见;若无私,则无心欤。

”(追求物质享受乃是)“秉赋之自然”,“各从所好,各驰所长”。

——李贽《藏书》

(2)根据材料二,概括李贽对人性的认识,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5分)

 

材料三美国政治家汉密尔顿认为:

“如果人是天使,那就不需要政府了。

如果是天使统治人,就不需要对政府有任何外来的或内在的限制了。

”“人总是要追求其个人私利的。

要改变人性,就像要阻挡狂流一样困难。

聪明的立法者应该巧妙地通过改变河道而对其加以引导,并在可能的情况下将其导向公共利益方面。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密尔顿对人性的认识与主张是什么。

其主张在美国1787年宪法中如何体现的?

(5分)

27.(13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像印刷术、大炮、气球和麻醉术这些发明,中国人都比我们早。

可是有一个区别,在欧洲,有一种发明,马上就生气勃勃地发展成为一种奇妙的东西,而在中国却依然停滞在胚胎状态,无声无息。

中国真是一个保存胎儿的酒精瓶。

——(法)雨果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成为“保存胎儿的酒精瓶”的原因。

(3分)

 

材料二1862年在北京成立的同文馆,1862、1863年在上海、广州成立的广方言馆。

特别是1868年上海江南制造总局所设立的翻译馆,它们都是官办的编译西方科技书籍的机构。

这些机构大都由外国人主持,一共有460多种西方科技著作被翻译成中文出版。

……从洋务运动时期开始,中国不断派出留学生到西方国家学习科学技术。

……1896年后,一些学者相继成立了“务农会”、“地学公会”、“舆算学会”、“地图学会”、“测量学会”等。

……但真正意义上的科学研究还没有开始。

——许庆朴、张福记《近现代中国社会》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中国近代前期科技发展的主要特点。

(3分)

材料三二战后,日本先是大力发展实用技术,在积累了相当的经济余裕和技术经验后,逐步加强了基础研究。

日本始终注重发挥民间企业的积极性。

由民间企业唱“主角”,专门研究机构和大学唱“配角”。

一些大型企业的科研经费均占其销售总额的7%到10%。

日本主要引进“软”的技术专利和技术诀窍。

从不盲目引进“硬”的成套设备。

战后日本最大的技术引进项目,东丽公司的尼龙技术的引进费只相当于中国宝钢付给新日铁公司引进费用的1%。

——《中西500年比较》

(3)依据材料三,概括日本战后发展科技的做法。

(3分)

材料四观察下列图片

(4)根据材料四,概括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了哪些巨大成就?

(2分)还存在着什么问题?

(2分)

28.(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苏格拉底认为,从自己出发的各种“意见”只是偏见,不是对事物本质公共的和客观的认识。

是知识让我们摆脱了私见,成为真正能行独立判断的主体。

知识不但具有认知的功能,还具有道德和社会的意义。

公民只有学有所成了,才能尽其本分而贡献与社会。

因为知识最可依赖,所以管理政府应该由知识分子来做。

材料二人之发见云者,即人类自觉之谓。

中世教权时代,则人与世界之间,间之以神;而人与神之间,又间之以教会;此即教皇所以藏身之固也!

有文艺复兴,尤非教会之奴隶,我有耳目,不能绝聪明;我有头脑,不能绝思想;我有良心,不能绝判断;此当时复古派所以名为人文派(Humanism)也。

——蒋百里《欧洲文艺复兴史》

材料三宗教改革使中世纪“永恒而大一统”的社会结构的理想变革为“变化中的秩序”的认知。

中世纪普遍相信现存的权力结构是上帝所设立的,而这种观念被宗教改革思想颠覆。

基督徒应该顺服统治者的权柄,但条件是统治者顺服上帝的权柄。

当统治者擅越或者滥用其权力时,他们与上帝相背离,基督徒公民也就应该“顺服上帝,不顺服人”。

(1)材料一中苏格拉底这段话阐述了什么思想?

他的这一思想与古希腊民主政治有何关系?

(4分)

(2)材料二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这一思想的形成有何意义?

(4分)

(3)材料三说明宗教改革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这对西欧民主制度的发展有何作用?

(4分)

29.(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作为对《孟子》传统的继承,黄宗羲发展了人民是政治权威终极来源这一命题。

用他的话说,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

换言之,君主只是人民选择用来处理公共世界各种事务的仆人。

……黄宗羲写《明夷待访录》的目的非常清晰,就是要求纠正这一错误的秩序。

——摘编自余英时《民主、人权与儒家文化》

材料二鸦片战争……几乎没有什么人不承认西方的“坚船利炮”……走上向西方学习、“师夷长技以制夷”的道路。

……以了解夷情来说,一直处于浅尝辄止的状态……障碍首先来自于知识不足。

道光、咸丰两帝及其大臣们都对西方的状况缺乏基本的了解,对中国落后与西方的严重现状缺乏起码的认识,这种蒙昧状态下不可能成为自觉学习西方的基础。

……障碍还来自于当时缺乏从学识到政策的良好转化机制。

……如果再深入一层去考察,我们就会发现,最大的障碍来自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某些落后因素。

……这种文化中的落后因素集中表现为愚昧的天朝心理。

这成了当时与西方国家建立正常外交关系的直接障碍……

——摘编自袁伟时《帝国落日:

晚清大变局》

材料三中国人讲人权,由义务与责任开始。

西方的人权来自上帝,因为生命从上帝而来,上帝就赋予生命不能被剥夺的人权。

中国的说法则是“天地之性人为贵”,人命关天,上天有好生之德,所以生命为第一权利,吃得饱穿得暖为第二权利。

中国人的仁政讲的是政府最起码应该做到的事。

灾荒时期人们必须赈灾,政府有这个责任,倒过来讲,就是人民的权利。

所以中国人是讲义务和责任,义务的对象就是具有权力的人。

西方人讲自然的权力,中国人讲的是“天理”。

中国人的天理,便是中国式人权观念的表现。

政府的责任便是人民的权利。

——摘编自余英时《近代中国个人观的改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黄宗羲继承和发展了孟子的什么思想?

“纠正这一错误”中的“错误”指的是什么?

(4分)

 

(2)鸦片战争后中国就走上了学习西方的道路,但并没有避免民族的继续沉沦,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4分)

(3)根据材料三分析,中国的人权观与西方的人权观有何差别?

为什么会有如此巨大的差异?

(4分)

 

高二历史参考答案

选择题:

1—5:

BBABD6—10:

DCDBC11—15:

ACBDB

16—20:

DCACD21—25:

ABDCA

26题.(13分)

(1)人性善。

(1分)通过“仁政”来建立和谐社会。

(2分)

(2)强调人的正当私欲,不能脱离基本的物质生活去空谈仁义道德。

(3分)

原因:

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2分)

(3)汉密尔顿认为,人性中有“追求其个人私利的”的一面,主张通过法律对人性加以引导。

(3分)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了三权分立的政治制度。

(2分)

27题.(13分)

(1)原因:

封建专制制度;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传统儒家思想;重农抑商政策;科举制度;闭关锁国等等。

(任意三点即可。

3分)

(2)特点:

通过设立翻译机构,翻译外国科技著作;派留学生到国外学习西方先进科技;成立民间的科技学会;真正的科学研究还没有开始。

(任意三点即可3分)

(3)发展实用技术的基础上,逐渐加强基础研究;发挥民间企业的积极性;注重引进技术。

(3分)

(4)成就:

基本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了青壮年文盲;高等教育获得了跨越式发展。

(2分)

存在的问题:

高等教育普及率较低,普通中学和职业中学发展不平衡。

(2分

 

28.(12分)

(1)思想:

强调知识对人的重要性。

(2分)关系:

苏格拉底认为政府应由知识的人来主导,这有利于民主政治的发展。

(2分)

(2)核心思想:

人文主义。

(2分)意义:

肯定了人的价值和尊严,使越来越多的人关注人及人类社会,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

(2分)

(3)影响:

否定了天主教会对世界的支配作用,并主张限制君主的权力。

(2分)

作用:

宗教改革促进了现代民主思想,有利于民主制度的发展。

(2分)

29.(12分)

(1)思想:

“民贵君轻”的思想。

(2分)错误:

历代皇帝成了君主之后,便将整个国家当作自己的私产,人民反而成了奴仆。

(2分)

(2)原因:

对西方的了解一直处于浅尝辄止的状态,对东西方的差距缺乏起码的认识;缺乏良好的政策转化机制;传统文化中的落后因素及天朝上国心理阻碍了与西方建立正常关系;学习西方停留在器物层次,拒绝学习制度、文化;顽固保守势力强大。

(4分,作答四点即可)

(3)差别:

西方的人权观指人的自然权利,与生俱来神圣不可侵犯;中国的人权观主要讲的是“天理”,首先是生命权(人身安全),其次是生存权(基本生活保障)。

(2分)原因:

西方的人权来自上帝,人在降生时就被上帝赋予了不可剥夺的人权,中国的人权是由义务和责任开始的,政府的责任便是人民的权利。

(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