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3单元《综合性学习》优质教案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240082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81.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人教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3单元《综合性学习》优质教案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最新人教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3单元《综合性学习》优质教案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最新人教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3单元《综合性学习》优质教案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最新人教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3单元《综合性学习》优质教案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最新人教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3单元《综合性学习》优质教案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人教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3单元《综合性学习》优质教案教学设计.docx

《最新人教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3单元《综合性学习》优质教案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人教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3单元《综合性学习》优质教案教学设计.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人教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3单元《综合性学习》优质教案教学设计.docx

最新人教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3单元《综合性学习》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最新人教部编版语文

五年级下册第3单元《综合性学习》精美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技能

学生通过综合性学习,能够增进对汉字的了解,感受汉字的美,激发对汉字的热爱之情,能为汉字的规范使用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教学重点:

学生通过综合性学习,能够增进对汉字的了解,感受汉字的美,激发对汉字的热爱之情,能为汉字的规范使用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教学难点:

通过活动,学生能够很好地参与合作学习,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过程:

汉字真有趣

一、课前导读。

交流激趣,导入课题。

横竖撇捺有乾坤,一笔一画成文章。

汉字不光神奇、有趣,还有着悠久的历史,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呢!

让我们进行综合性学习,增加对汉字的了解,加深对汉字的热爱,为汉字的规范使用做点儿力所能及的事。

二、活动建议。

教师提示:

为了更好地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教科书中向我们提出了一些建议,请大家看一看。

学生根据要求自由读“活动建议”。

课件出示:

先认真读读阅读材料,自由组成小组,讨论可以从哪些方面了解汉字。

再从下面的活动内容中选择一项,制订活动计划。

根据活动计划开展活动。

活动建议:

※搜集或编写字谜,开展猜字谜活动。

※查找体现汉字特点的古诗、歇后语、对联、故事等材料,办一次趣味汉字交流会。

明确建议,突出活动重点。

汇报活动的要求。

(学生汇报,教师相机提示:

围绕“汉字的历史和文化”,可以有选择地开展哪些活动,如何开展活动。

搜集资料

课件出示:

查找图书

1.在学校阅览室、图书馆或书店,可以按类别去找书。

如,查找汉字故事,就可以到语言类或文化类的书柜上去找。

2.书名、目录、内容简介等,能帮助我们判断书中是否有自己需要的内容。

网络搜索

1.在网上查找资料,关键词很重要。

如,搜集汉字故事,可以检索关键词“汉字故事”,不能仅仅检索“故事”。

2.检索后的条目很多,可以根据题目、引用的片段等,判断哪些是需要的材料。

请教别人

1.想想谁可能会有自已需要的资料。

2.想好问题,请教合适的人。

三、阅读材料。

1.字谜七则。

课件出示:

字谜1:

画时圆,写时方;冬时短,夏时长

字谜2:

四座山来山对山,四个川来川对川,四个日字连环套,四个口字紧相连。

字谜3:

一点一横长,两点一横长。

你若猜不出,站着想一想。

字谜4:

有人不是我,有马飞跑过,有水能养鱼,有土庄稼活。

(2)小组交流,体会故事情节的离奇曲折。

画谜你也能猜吗?

字谜5、字谜6

字谜7:

相传唐伯虎曾在街头卖画。

一天,他挂出一幅水墨画,上面画着一只黑狗,十分可爱。

唐伯虎对人们说:

“这是一则字谜,想购买者,需要付三十两银子,如果猜中谜语,就分文不收。

”大半天过去了,无人猜中。

这时,有一位年轻人说:

“我猜中了。

”唐伯虎请他说出谜底,他却笑而不答,取下画来便走。

唐伯虎望着这位年轻人的背影,哈哈一笑,说:

“猜中了!

他猜中了!

”你能猜出这是什么字吗?

2.阅读后,就自己的想法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3.学生自学、讨论、交流,教师指导。

4.学生汇报,教师点拨。

出示课件:

你发现了吗?

谜面:

有火放鞭炮,有手来拥抱,有饭吃个饱,有脚赶快跑。

谜底:

①引导学生仔细阅读,疏通文意。

②小组交流,从这则谜语你发现了什么?

③引导学生试着回答。

从上面的谜语中,我们发现了汉字一个很有趣的现象:

一个字加上不同的偏旁可以组成不同的字。

出示课件:

我来说你来猜。

⒈一字十一笔,无横又无直。

(淡)

⒉一横又一直,不能猜作“十”。

(支)

⒊舌头舔甘蔗。

(甜)

⒋一物有千口,你有我也有。

(舌)

5、故宫(打一位作家)

(老舍)

6、一人一口。

(合)

7、厂里有个白小子。

(原)

8、四张嘴,有头有尾。

(申)

师:

同学们可要认真看了,我的这三则谜语,可是只猜一个字。

出示课件:

第一则:

一物生得巧,半边鳞甲半边毛;半边离水难活命,半边入手命难保。

第二则:

一物分两旁,一旁好吃一旁香;一旁眉山去吃草,一旁岷江把身藏。

第三则:

一物长得奇,半身生双翅,半身长四蹄,长蹄的跑不快,长翅的飞不好。

①引导学生引导学生仔细阅读,疏通文意。

②小组交流这几则谜语的谜底。

③引导学生大胆回答。

2.门内添“活”字

出示课件:

三国时的杨修是猜谜高手。

有一次,曹操命人造一座花园,花园造好之后,曹操去看,也没说好坏,随手在花园的门上写了一个“活”字。

众人不解其意,于是去请教杨修。

杨修心领神会,对众人说:

“门内添“活”字,乃“阔字也,丞相是嫌你们把花园门造得太宽大了。

”众人听后便把花园的门重修了,曹操见后非常高兴。

①阅读后,就自己的想法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②学生自学、讨论、交流,教师指导。

③学生汇报,教师点拨。

3.有趣的谐音。

出示课件:

(1)外甥打灯笼----

(2)梁山泊军师----

(3)孔夫子搬家----

(4)四月的冰河----

(5)咸菜烧豆腐----

(6)隔着门缝吹喇叭---

▲石头落水——

▲腊月天气——

▲秃子打伞——

▲打架揪胡子——

▲三九天穿裙子——

▲矮子倒水-------

▲八十岁的老翁弹琵琶-------

▲半云天挂口袋-------

▲保温瓶的塞子-------

▲鼻梁上推小车-------

①学生阅读、讨论、交流,教师指导。

②学生汇报,教师点拨。

③统一答案后,学生朗读体会。

4.“枇杷”和“琵琶。

出示课件:

枇(pí)杷(pá)”与“琵(pí)琶(pá)”

古时候,有人送枇杷给予一个县官,可他在礼单上把“枇杷”错写成了“琵琶”。

县官笑道:

“‘枇杷’不是此‘琵琶’,只恨当年识字差!

”有个客人应声道:

“若使琵琶能结果,满城箫(xiāo)管尽开花。

师:

怎么样,有意思吧?

下面我们来阅读一则谐音笑话和一则谐音小故事,进一步体会汉字的神奇。

出示课件:

谐音笑话

一个口音很重的县长到村里作报告:

“兔子们,虾米们,猪尾巴!

不要酱瓜,咸菜太贵啦!

(翻译:

同志们,乡民们,注意吧!

不要讲话,现在开会啦!

县长讲完以后,主持人说:

“咸菜请香肠酱瓜!

(翻译:

现在请乡长讲话!

乡长说:

“兔子们,今天的饭狗吃了,大家都是大王八!

(翻译:

同志们,今天的饭够吃了,大家都是大碗吧!

不要酱瓜,我捡个狗屎给你们舔舔...

(翻译:

不要讲话,我讲个故事给你们听听..)

谐音小故事

“侍郎是狼”与“尚书是狗”

清朝乾隆年间,纪晓岚与和珅同时在朝为官,纪晓岚任侍郎,和珅任尚书。

有一次两人在一起喝酒,和珅指着一只狗问:

“是狼是狗?

”纪晓岚是个非常机敏的人,马上意识到和珅是在辱骂自己,就不动声色地回答道:

“垂尾是狼,上竖是狗。

学生阅读,交流看法。

5.有趣的形声字。

出示课件:

在汉字王国里,形声字是重要的一员。

我们的祖先创造了许多形声字,它们在数千年的汉字发展史中不断变化,还藏着许多秘密呢!

这个字是星星的“星”。

在甲骨文里,开始用三个圈表示“星”,它的字形必须和日、月相区别:

太阳是圆的,月亮是缺的,星星的特征是众多,所以画三个圈来表示。

但问题是,三个圈表示的事物太多了,可以是三块石头三个果子、三个拳头······谁说它一定就是星星呢?

为了与其他的事物加以区别,古人就在字形里加了一个声符“生”。

由于强化了字音,人们把“星”和其他圆形的物体区分开来。

再来看看这个字,这是凤凰的“凤”,繁体字写作“鳯”。

凤凰是古代传说中的神鸟,它的样子有点儿像今天的孔雀,头上戴冠,拖着漂亮的长尾巴。

尽管如此,凤凰与其他鸟类也较难分清,古人想出了办法:

在字形上面添加了一个声符“凡”,用来标示字音。

在后来的字形里,“鳯”有了声符凡”,形符变成了“鸟”,是不是像风凰之形,已经变得不重要了。

“星”和“凤”有共同的特点:

它们原来都是象形字,有着鲜明的图画文字特征。

由于汉字毕竟不是绘画,而是文字符号,简化后,象形的特征一旦弱化,就不容易辨认出来了。

因此,人们在象形字的基础上增加声符,创造了新的形声字。

还有一种形声字,是在象形字的基础上增加形符创造出来的。

这个字你猜到了吗?

它是蜀国的“蜀”。

相传古蜀国有一位先祖,名叫蚕丛,是养蚕的专家。

“蜀”字最开始就是蚕的象形,上半部像虫首,下半部是蜷曲的身子。

但这个字与其他象形字的区分度还不够大,人们又给它添加了一个“虫”字,强化了它的意义。

学生阅读,交流看法。

我爱你汉字

一、课前导读。

同学们,汉字不光神奇、有趣,还有着悠久的历史,蕴含着丰富的文化。

只要我们主动地了解,积极地搜集资料,相信大家一定会更多地了解汉字。

让我们一同学习教科书第48~50页的“阅读材料”,深入了解汉字的相关知识吧。

二、活动建议。

课件出示:

汉字有着悠久的历史,蕴含着丰富的文化。

我们每天都在学习和使用汉字,应该增进对汉字的了解,为汉字的规范使用做点儿力所能及的事。

从下面的内容中选择一项开展活动,尝试着写份简单的研究报告。

活动前,先认真阅读提供的材料。

活动建议

※搜集更多的资料,围绕汉字的历史、汉字书法或其他感兴趣的汉子内容,开展简单的研究。

※调查学校、社会用字不规范的情况,如,调查同学的作业本、街头招牌、书籍报刊。

三、阅读材料。

1.首先,让我们读一读“阅读材料”,具体了解汉字的历史和文化吧!

2.阅读要求。

(1)认真阅读“阅读材料1~4”,想一想这几则材料分别是从哪些方面介绍汉字的历史和文化的。

(2)除了上述有关汉字的历史和文化外,你还知道哪些相关的知识?

(3)阅读后,就自己的想法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3.学生自学、讨论、交流,教师指导。

4.学生汇报,教师点拨。

(1)关于《汉字字体的演变》:

先让学生观察,然后请学生说一说演变的过程,教师可以再另找一两个汉字的演变,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汉字演变的规律。

①教师点拨:

汉字的发展历史,你知道多少?

各种字体大约是在什么时候产生的?

(总结:

甲骨文主要在商周时期使用;金文又叫铜器铭文,盛行于商周时期;小篆是秦代实行书同文政策时推行的统一字体;隶书形成于战国晚期,盛行于汉代;楷书产生于魏晋以后,南北朝之后成为占统治地位的字体,一直沿用到今天。

②教师点拨:

从这些演变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总结:

从以上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五种汉字的演变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

汉字字形的变化是由繁到简,每一种新字的出现,都改变着前一种字形难写、难记的特点;同时,汉字不断趋于定型化、规范化。

汉字的发展是逐步从象形走向符号,从笔画较多走向笔画简单,使书写更加快速便捷。

(2)关于《甲骨文的发现》:

先让学生自己阅读,然后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甲骨文是怎样被发现的。

(3)关于《书法欣赏》:

学生仔细观察三种字体的不同,说一说各自的特点,然后教师再出示其他具有代表性的书法作品供学生欣赏。

①教师点拨:

讲讲欣赏书法的一些方法。

先整体感知,如气势、神采、章法等。

再细微观察,如用笔、用墨,字的点画、结构、线条等。

南朝智永楷书《千字文》(局部)的字形以方为基础,浑圆为主,结构端庄;用笔上,笔锋多变,画外取势,楷形草意。

唐代怀素草书《千字文》(局部)用笔圆劲有力,使转如环,奔放流畅,一气呵成。

唐代欧阳询行书《千字文》(局部)笔笔相连,转折自如,气势贯通,疏密适度,清秀挺拔,飘洒有致。

②学生再次欣赏作品,作评价。

(4)关于《制定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必要性》:

学生齐读,并说说对制定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必要性的理解。

①教师点拨:

制定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有利于语言文字的社会应用;有利于各民族之间的交往;有利于促进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

②拓展资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颁布和实施时间。

2000年10月31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修订通过,自2001年1月1日起施行。

师:

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了解了汉字的过去,这节课让我们一起通过研究报告,了解一下汉字的现状吧。

1.《关于“李”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

学生自由读一读,结合自己的姓氏谈谈对姓氏的了解。

(1)教师引导:

这是一篇调查研究报告,让我们认真读一读,体会研究性报告的写法。

(2)学生自主读,了解报告内容。

(3)学生再读课文,初步了解调查研究报告的写作步骤。

(4)读了这篇调查研究报告,你受到了哪些启发?

2.教师点拨总结。

(1)研究报告由几部分组成?

(由四部分组成:

问题的提出、研究方法、调查研究情况和资料整理、研究结论。

(2)我国的姓氏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3)通过调查研究,我们不仅可以解决疑问,还能学到知识,提高我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课堂小结。

本次综合性学习学习按照板块依次进行教学,版块内容难度适宜。

这次综合性学习内容按照课内知识与课外知识相结合,注重举一反三,实践运用。

教学反思:

1.评价学生不够及时,在活动过程中,一些学生发挥较少,未能起到相应的效果。

2.在收集书法作品的过程中,较多小组没有收集到作品,且大部分学生不懂如何去看书法作品,可能是在指导方法时没有起到效果。

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应当加强对学生这方面能力的培养。

 

最新2021春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新人教版部编本五年级下册教材于2020年春期正式使用。

全册教材共有课文23篇,其中精读课文16篇,略读课文7篇。

共设计为八个专题,依次为:

童年往事、古典名著之旅、综合性学习:

遨游汉字王国、家国情怀、描写人物、思维的火花、异域风情、幽默和风趣。

这些课文从精读到略读,按两个层次编排,体现由扶到放的设计思路。

 本册要求认识200个字,会写180个字。

要求认识的字,分散安排在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中,在课后生字条里列出;要求会写的字,安排在精读课文后,以方格的形式排列。

为了便于复习检测,词语表统一安排在全册书的末尾,以每课一组的形式呈现。

生字表1是要求认识的字,200个;生字表2是要求会写的字,180个,以供复习、检测之用。

 二、教材的主要特点

 本册是在前九册教材的基础上编写的,教材的结构及思路有一定的继承性,体现整套教材的延续性,同时又有发展变化。

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专题组元的角度更加灵活多样。

 2、加强整合的编写目的更加明确。

 3、课文既保留传统的优秀篇目,又增加了富有时代感的新课文。

 4、强化导学功能,引导学生思考。

 5、增加了古诗文和传统文化相应的文章选录,也增加了语文要素培养的文章选录,加强对学生学习和传承传统文化的教育。

 6、拓展学习资源,加强课内外语文学习的联系。

 四、教学目标:

 1、巩固汉语拼音,借助拼音识字、阅读、学习普通话,识字200个,能正确认读学过的多音字,能辨别形近字,会读写180个左右的词语,一部分会运用。

 2、继续学写钢笔字,要求正确、端正、整洁。

毛笔字临帖,要求坐的姿势、握笔姿势正确,养成认真写字的的习惯。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课文,会背诵指定的课文。

能领会句子中含着的意思。

理解段与段之间的联系,了解课文作者安排材料的方法。

能用归并段落大意和回答几个问题再连起来的方法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

能按要求预习课文,初步养成预习的习惯。

 4、能有顺序、有重点地观察周围的事物,初步养成认真细致观察的习惯。

学会把一件事情的重点部分写具体,学习写观后感,学会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尝试用动作、语言、神态描写表现人物的内心。

初步运用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尝试把一个人的特点写具体。

能根据情境编故事,注意情节的转折。

学会搜集资料,介绍一个地方。

学会通过漫画鉴赏,表达自己的真实看法。

在写作的过程中,会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5、听程度合适的讲话和广播,能抓住主要内容。

能辨别别人说话中内容和语句上的正误。

能抓住主要内容复述一件事。

讨论问题时能大胆发表意见,讲清自己的意思,说话有礼貌。

 6、初步了解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感受汉字的有趣,了解汉字文化。

热爱祖国,立志报效祖国;了解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憎恨剥削制度,继承和发扬革命传统;初步培养热爱人民群众、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能感受语言的幽默风趣。

 五、教学措施:

 1、认真钻研教材,认真备课,准确把握教学目标,不随意拔高或降低,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提倡先学后教的理念。

 2、本学期扎实进行语言训练,着重进行阅读训练,不断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课堂教学中保证学生有充分的读书、练习的时间。

要设计有效的方法,扩大训练面,力让全班学生人人参与训练。

 3、注意听说读写的联系。

要让学生通过阅读学表达,从读中学写。

在作文训练中,要充分运用课文中学到的表达方法,鼓励学生写自己熟悉的事,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4、落实各单元训练重点,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

在阅读教学中,要以训练点为重点组织教学,从内容分析导向到训练目标上来。

根据课文的特点,适时地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

 5、继续做好补缺补差工作。

 六、教学要求:

 1、学习习惯

 

(1)继续掌握正确的读写姿势,并养成习惯;养成爱惜学习用品的习惯。

 

(2)继续培养积极发言、专心倾听的习惯。

 (3)继续培养勤于朗读、乐于课外阅读的习惯。

 (4)继续培养勤查字典、主动识字的习惯。

 (5)继续培养自主预习、复习,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

 (6)能够有选择地阅读课外书籍;继续培养读书做记号和留心观察事物的习惯。

 (7)培养坚持写日记和爱护图书的习惯。

 (8)培养读书做笔记和随时使用工具书的习惯。

 (9)培养自主修改习作和通过多种渠道学习语文的习惯。

 (10)培养不懂就问和勤于搜集资料的习惯。

 2、汉语拼音

 继续巩固汉语拼音,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学习普通话。

 3、识字写字

 

(1)能够按笔顺正确默写生字80个。

能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写匀称。

 

(2)继续练习用钢笔写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

 4、口语交际

 

(1)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听懂别人说的一段话或一件简单的事,能转述基本内容能讲述课文所写的故事。

 

(2)能在看图或观察事物后,用普通话说几句意思完整、连贯的话。

 (3)能就所听所读的内容,用普通话回答问题,做到语句完整,意思连贯。

 (4)能当众说话,愿意与别人进行口语交际,做到语句比较通顺,态度大方,礼貌。

 (5)乐于参加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说清楚自己的意思。

 5、阅读

 

(1)继续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背诵指定的课文,能复述课文,会分角色朗读课文。

 

(2)继续学习默读课文,能不出声,不指读,一边读一边想,并注意默读的速度。

 (3)能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词语的意思。

 (4)能凭借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情境,知道课文的大意。

 (5)继续学习按要求预习课文。

能借助字典学习生字词,初读课文,提出疑难问题,初步养成预习习惯。

 (6)能阅读程度适合的少年儿童读物,了解主要内容。

 (7)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6、习作

 

(1)能用学过的部分词语造句,能理顺次序错乱的句子。

 

(2)学习有顺序地比较细致地观察图画和事物,写出文从字顺的短文。

 (3)能修改有明显错误的句子。

 (4)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叹号、冒号、引号、顿号、书名号、省略号,认识破折号。

 (5)学习从内容、词句、标点等方面修改自己的作文。

学习使用常用的修改符号。

 七、教学进度安排表:

周次

教学内容

课时

时间

第1周

开学第一课安全教育

6

3、1--3、5

第2周

第1课—第2课

6

3、8--3、12

第3周

第3课—第4课口语交际·习作

6

3、15--3、19

第4周

语文园地第5课

5

3、22--3、26

第5周

第6课—第8课口语交际

5

3、29--4、2

第6周

习作语文园地快乐读书吧

6

4、5--4、9(清明节)

第7周

综合性学习:

遨游汉字王国

5

4、12--4、16

第8周

第9课--第11课

6

4、19--4、23

第9周

第12课习作·语文园地

5

4、26--4、30

第10周

第13课--第14课习作例文

5

5、3--5、7(五一)

第11周

习作第15课

3

5、10--5、14

第12周

第16课--第17课习作

5

5、17--5、21

第13周

语文园地第18课

5

5、24--5、28

第14周

第19课--第20课口语交际

4

5、31--6、4

第15周

习作·语文园地

5

6、7--6、11

第16周

第21课--第23课

6

6、14--6、18(端午节)

第17周

口语交际习作·语文园地

4

6、21--6、25

第18周

综合复习

6

6、28--7、2

第19周

期末检测

4

7、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