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阳县光伏发电项目计量检测管理制度.docx
《曲阳县光伏发电项目计量检测管理制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曲阳县光伏发电项目计量检测管理制度.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曲阳县光伏发电项目计量检测管理制度
曲阳光伏电站
施工项目部
QEOHS管理体系文件
编号:
BD-JSM-01
版本号:
1.0
状态:
计量检测管理制度
编制:
日期:
审核:
日期:
批准:
日期:
序号
章节号
标题
页码
1
1
范围
2
2
2
引用标准
2
3
3
术语和定义
2
4
4
总要求
2
5
5
管理职责
3
6
5.1
计量职能
3
7
5.2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8
8
5.3
质量目标
8
9
5.4
管理评审
9
10
6
资源管理
9
11
6.1
人力管理
9
12
6.2
信息资源
10
13
6.3
物资资源
11
14
6.4
外部供方
12
15
7
计量确认和测量过程实现
12
16
7.1
计量确认
12
17
7.2
测量过程
14
18
7.3
测量不确定度和溯源性
16
19
8
计量检测体系的分析和改进
16
20
8.1
总则
16
21
8.2
审核和监视
17
22
8.3
不合格控制
18
23
8.4
改进
19
附录
一
程序文件目录
21
二
计量程序文件与JJF1112-2003确认规范对照表
23
1
范围
计量检测体系所覆盖范围:
分公司在质量管理、环境管理、经营管理、能源管理和安全生产管理中涉及的测量过程,以及上述测量过程所用测量设备的计量确认过程。
2引用标准
GB/T19022-2003/ISO10012:
2003《测量管理体系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要求》
3术语和定义
同GB/T19022-2003中的术语和定义
4总要求
计量检测体系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以及相关的法规和规章规定的要求。
包括:
4.1所有计量检测体系活动应当使用国家法定计量单位,如:
Ø制发公文、统计报表;
Ø标注产品标识,编制产品使用说明书;
Ø制定标准、规范、规程、技术文件;
Ø出具检定、校准、检验、测量数据等。
4.2计量人员:
从事计量检定的人员应持有相应的有效证件。
4.3计量标准:
用于计量检定和(或)校准的最高计量标准器应经相关的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按JJF1033-2001《计量标准考核规范》要求考核合格后投入使用。
4.4强制检定:
公司最高计量标准器具和其他列入强制检定目录的工作计量器具应按规定要求实施强制检定。
4.5技术能力要求:
计量检测能力和检测水平应满足顾客、组织和法律法规对计量的要求。
4.5.1计量检测能力应满足以下要求:
(1)质量管理对过程和产品的监视和测量的要求;
(2)环境管理对环境的监视和测量的要求;
(3)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对职业健康安全的监视和测量的要求;
(4)经营管理、能源管理和安全生产管理等对测量设备和测量过程的要求。
4.5.2必要时,计量检测水平应满足以下要求:
(1)采用先进计量检测技术和测量设备以满足生产、经营和管理对计量检测的要求;
(2)采用计算机信息技术管理计量检测体系和计量检测数据。
4.5.3质量管理要求
(1)计量检测体系由分公司经理/主任工程师组织有关部门和人员进行策划,根据GB/T19022-2003《测量管理体系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要求》标准及计量法律、法规要求,结合分公司的实际情况建立、实施和保持并持续改进。
(2)确保纳入计量检测体系的测量设备计量确认和测量过程控制满足规定的计量要求。
(3)在确定体系范围时考虑了不符合计量要求带来的风险和后果。
5管理职责
5.1职责分配
5.1.1分公司主任工程师是计量职能第一责任人,负责计量检测体系在分公司持续有效运行。
5.1.2工程部是分公司计量检测体系管理监督的归口部门,负责与公司计量主管部门进行业务联系。
5.1.3各部门及有关人员负责执行各自的计量职能。
计量职能分配表(见图一)
5.1.4分公司依据计量检测体系运行的要求,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建立了计量组织机构,编制了“分公司计量检测体系组织机构框图”。
(见图二)
计量职能分配表(图一)
序号
条款号
标题
分公司
经理
主任工程师
工程部
经营部
办公室
资料室
分公司项目部
1.
5.1
计量职能
○
☆
△
○
2.
5.2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
☆
○
○
△
3.
5.3
计量目标
☆
○
△
○
○
○
△
4.
5.4
管理评审
☆
○
△
○
○
○
○
5.
6.2.3
记录
○
○
○
○
☆
△
6.
6.2.4
标识
○
☆
△
7.
6.3.1
测量设备
○
○
☆
△
8.
6.3.2
环境条件
○
○
☆
○
△
9.
6.4
外部供方
○
☆
○
○
○
10.
7.1.4
计量确认过程记录
○
☆
△
11.
7.2.2
测量过程设计
○
☆
○
△
12.
7.2.3
测量过程实现
○
☆
○
○
△
13.
7.2.4
测量过程记录
○
☆
△
△
○
△
14.
7.3.1
测量不确定度
☆
△
△
15.
8.2.3
计量检测体系审核
○
☆
○
○
○
△
16.
8.2.4
计量检测体系监视
○
☆
○
○
○
△
17.
8.3.2
不合格测量过程
○
☆
○
○
○
△
18.
8.3.3
不合格测量设备
○
☆
○
○
○
△
19.
8.4
改进
☆
○
○
○
○
△
主责:
☆相关:
○执行:
△
计量检测体系组织机构框图(图二)
工作联络
行政隶属
公司总部
分公司主任工程师
项目部1
项目部2
经营部
工程部
项目部3
办公室
项目部4
5.1.5部门及相关人员计量职责
(1)分公司经理
Ø贯彻公司计量方针,根据分公司特点确保建立并保持分公司计量检测体系。
Ø为分公司计量检测体系实施和改进提供(争取)必要的资源保证。
Ø确保分公司各部门人员职责、权限及其关系得到规定和沟通。
Ø批准发布分公司计量管理文件,如计量管理手册等。
Ø主持分公司管理评审,批准评审报告并做出决策。
(2)分公司主任工程师
Ø贯彻国家有关计量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组织制定和落实分公司计量目标、计量计划及计量改进措施。
Ø审核管理手册,批准程序文件,批准重大的纠正或预防措施。
Ø向分公司经理报告体系运行情况和改进需求,组织关键、特殊测量过程设计,指导相关人员开展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监督管理。
Ø负责组织开展体系内部审核,并为管理评审作好计划安排。
Ø负责协调解决分公司及各项目有关测量的重大技术问题。
(3)工程部
Ø宣传贯彻国家、上级主管部门及公司有关技术、计量法律、法规、标准。
Ø组织制定、修改计量管理体系文件,负责体系监视、分析和改进,实施体系改进策划。
Ø建立分公司计量检测设备台帐,监督计量检测设备计量确认计划的实施,确保在用测量设备到期检定/校准率达到100%。
Ø在组织分公司三级质量验收时,负责使用或监督使用经过确认的合格的测量设备,确保计量检测能力和检测水平满足质量管理的要求。
Ø负责不合格测量设备和测量过程评审,加强现场及各试验室监督检查,确保特殊测量过程不合格能够及时被发现。
Ø组织接受体系内、外审核,对发现的不合格测量设备和测量过程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并验证其效果。
Ø组织相关人员识别顾客测量要求,建立顾客测量要求清单,通过顾客测量要求分析、评审,确立分公司关键、重要、特殊测量项目。
Ø组织进行关键、重要、特殊测量过程设计,编制测量控制文件,选择合适的测量设备,确保测量设备计量特性满足关键、重要、特殊测量过程的计量要求。
Ø规定关键、重要、特殊测量过程环境要求,明确执行上述测量操作的人员能力要求。
Ø组织编写修订技术文件(包括作业指导书、操作规程、检验规范、测量设备和测量过程校准、验收标准等),监督法定计量单位使用。
Ø负责分公司文件资料的管理,确保各类文件资料真实、齐全、完整、规范,符合档案管理规定并便于检索、查阅。
Ø负责分公司计算机网络和各类软、硬件设备的归口管理,确保网络正常运行,各类记录、数据及时得到备份保存。
(4)经营部
Ø制定教育培训计划,组织实施教育培训,保存培训记录,对培训有效性的考评。
Ø负责合同管理,编制施工图预算,编报工程量统计报表,审核项目分公司施工预算。
Ø负责识别并提出分公司经营管理、能源管理对测量设备和测量过程的要求。
(5)分公司项目部
Ø宣传贯彻国家有关计量法律、法规,增强职工的计量意识。
Ø任命本项目现场从事计量管理工作的计量管理人员,明确其职责权限。
Ø识别本项目顾客测量要求,建立顾客测量要求清单,通过顾客测量要求分析、评审,确立本项目关键、重要、特殊测量项目。
Ø对本项目关键、重要、特殊测量过程进行设计,编制测量控制文件,选择合适的测量设备,确保测量设备计量特性满足关键、重要、特殊测量过程的计量要求。
Ø规定本项目关键、重要、特殊测量过程环境要求,明确执行上述测量操作的人员能力要求。
Ø针对本项目关键、重要、特殊测量过程设计监视或控制方法,确保特殊测量过程不合格能够及时被发现
Ø建立本项目计量检测设备台帐和计量检测设备计量确认计划,并报分公司备案,按计量检测设备计量确认计划及时送检或自校到期计量检测设备,确保在用测量设备到期检定/校准率达到100%。
Ø进行一、二级质量验收时,使用经过确认的合格的测量设备,确保计量检测能力和检测水平满足质量管理的要求。
Ø组织本项目技术人员、测量人员按批准的作业文件要求完成具体测量任务。
Ø对本项目不合格测量设备和测量过程的分析研究,制定和实施纠正和预防措施。
5.2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5.2.1以顾客为关注焦点是建立和实施计量检测体系的基本原则之一。
顾客主要是指外部顾客,也包括内部顾客,如上道工序为下道工序提供产品,则下道工序即为上道工序的顾客。
5.2.2顾客测量要求反应在合同、招标书、技术文件、图纸、标准及规程规范、法律法规等文件中。
顾客测量要求要从上述文件中识别出来,并经过转化变成计量要求。
5.2.3工程部分别对测量设备配备能力和配备水平及测量过程设计和实施进行控制,以确保满足顾客的计量要求,并根据顾客要求的变化,适时地对其进行调整和更改,并应保留相关记录。
5.2.4相关职能部门应建立并保存计量确认过程记录及测量过程控制的相关记录,以证明分公司的计量检测体系满足顾客规定的要求。
5.3计量方针
分公司贯彻公司计量方针即:
严守标准检测有效顾客至上持续改进
5.3.1计量目标:
(1)测量人员、计量管理人员、试验人员经过相应培训、考核,持证上岗;
(2)不因测量误判接受不合格产品或放行不合格过程;
(3)测量结果记录规范、清晰;
(4)在用测量设备到期检定/校准率100%;
(5)测量设备受检合格率>96%;
(6)特殊测量过程不合格发现≯48小时;
5.3.2各项目部应制定可测量的计量分目标,报工程部审核。
5.3.3计量目标的分解和考核执行程序文件《计量目标分解及控制程序》(BD-QEOHS-001)。
5.4管理评审
5.4.1计量检测体系管理评审随质量、环境与职业安全健康管理评审一起,每年至少组织一次,以确保分公司计量检测体系持续充分、有效和适宜。
5.4.2管理评审的输入
(1)内审报告;
(2)顾客投诉、抱怨和建议;
(3)外审结果;
(4)计量目标实现情况;
(5)测量设备、测量过程、环境条件、测量人员等存在的问题;
(6)有关计量检测体系改进的建议;
(7)体系文件的适宜性。
5.4.3管理评审的输出
(1)管理评审报告;
(2)计量检测体系及测量过程的改进:
包括体系文件的修改,组织机构的调整,为满足顾客的计量要求,改进测量过程、提高测量过程的能力等;
(3)配备必要的资源。
5.4.4工程部负责在总工室指导下组织策划管理评审,整理评审记录、编制评审报告。
5.4.5管理评审所制定的纠正和预防措施,相关部门应负责落实,工程部负责跟踪验证。
6资源管理
6.1人力资源
6.1.1计量检测体系有关人员包括:
(1)分公司经理
(2)分公司主任工程师
(3)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及相关人员
(4)项目经理及技术负责人
(5)分公司计量管理人员(专、兼职)
(6)检定/校准人员、检验人员、化验人员、验证人员
(7)计量检测体系内审人员
6.2信息资源
6.2.1程序
(1)计量检测体系文件包括
Ø计量管理手册;
Ø程序文件;
Ø作业指导书、相关外来文件及记录。
(2)为确保体系文件的有效性、适宜性,文件应始终处于受控状态。
(3)文件审批的职责权限:
Ø分公司经理负责批准计量管理手册;
Ø分公司主任工程师负责批准程序文件,审核计量管理手册;
Ø工程部负责组织手册和程序文件的编写、修改和审核;
Ø各项目部负责第三层文件的编写和审核;
Ø工程部负责第三层文件的会审、发放、更改、撤销、回收和管理。
(4)文件发布前应经授权人批准,以确保文件规定的要求是充分的,规定的措施、方法和步骤是适宜的。
(5)文件在执行中应适时进行评审,文件不适用需要补充或修改时执行《文件控制程序》(BD-QEOHS-003)。
(6)修改后的文件上可采用版本号、修改状态表明,防止误用。
6.2.2软件
(1)软件包括测量设备自带的软件和测量的计算机软件。
(2)计算机室负责对软件的安全性进行测试。
(3)由厂家提供的商业软件可认为是充分有效的,不需进行测试。
若对软件进行了修改和调整,应进行确认。
(4)软件测试的方法包括:
Ø病毒检查;
Ø用户算法程序检查;
Ø与测量结果比对或验证。
(5)软件资料应妥善保管,必要时应备份存档。
6.2.3记录
(1)计量检测体系记录包括:
Ø计量检测体系的运行记录:
管理评审记录、内审记录、顾客投诉及处理记录、外供方评审记录、人员培训、能力评价记录、受控文件目录清单等。
Ø测量设备与计量特性记录:
测量设备台帐、制造商、规格型号、允许误差、量程、稳定性、分辩力、灵敏性等,人员操作技能水平、测量设备的使用环境条件记录等。
Ø测量过程记录:
测量过程及控制的完整描述、测量结果及测量不确定度评定记录;测量设备计量检定/校准、验证记录;检验、试验记录、理化分析记录等。
(2)计量检测体系相关记录应受控管理,具体要求执行程序文件《记录控制程序》(BD-QEOHS-008)。
6.2.4标识
(1)为防止XX使用,应对体系内的测量设备、文件记录及特殊测量过程进行标识。
(2)项目部负责对测量设备确认状态和特殊测量过程的标识,工程部负责监督。
(3)工程部负责作业指导书编号标识,项目部负责记录的编号标识。
(4)文件记录标识应有唯一性标识,如编号、文件使用状态标识等。
(5)测量设备确认状态的标识:
Ø合格标识:
适用于经检定、校准合格并经验证符合预期使用要求的测量设备,采用绿色。
根据测量设备分A、B、C三类;
Ø禁用标识:
适用于不合格测量设备,采用红色。
Ø准用标识:
适用于不需周期检定、量值溯源且功能正常的测量设备。
采用绿色。
Ø限用标识:
适用于多功能多量程的测量设备,某些功能或量程功能丧失,而经校准其他功能或量程仍能满足预期使用要求,采用黄色。
Ø封存标识:
适用于暂时不用的测量设备,采用紫色。
(6)测量过程标识:
Ø在受控限内;
Ø处于受控临界状态;
Ø失控状态。
(7)标识的具体要求执行程序文件《产品标识和可追溯性控制程序》(BD-QEOHS-019)
6.3物质资源
6.3.1测量设备
(1)纳入体系的测量设备包括:
用于测量、试验和检验的设备,用于证明溯源性的测量标准及进行测量用的辅助设备,专用试验设备和计算机软件,用于监视和记录影响量的测量设备。
(2)工程部是分公司测量设备归口管理部门,负责建立测量设备台帐,监督测量设备计量确认计划的执行,项目部负责测量设备的标识、使用、贮存及维护保管等。
(3)公司建立的最高计量标准器按JJF1033-2001《计量标准考核规范》要求考核合格。
(4)有关测量设备管理的具体要求执行程序文件《测量和监控装置控制程序》(BD-QEOHS-024)。
6.3.2环境
(1)为确保测量结果的有效性,应为测量设备的使用提供满足要求的环境条件。
(2)分公司提供必要的资源,保证环境条件满足规定的要求。
各项目部根据有关规范要求提出具体测量和试验环境要求,改善和保持所要求环境条件。
(3)对测量设备使用和特殊测量过程的环境条件应在相关文件中规定要求。
(4)应对环境条件进行监视和记录。
(5)测量环境的具体管理要求见程序文件《工作环境控制程序》(BD-QEOHS-015)
6.4外部供方
6.4.1外部供方包括:
为公司提供计量检测的产品和服务的组织或个人。
6.4.2工程部负责对提供测量设备、工器具的外供方进行选择、监视和评价。
6.4.3外供方提供的产品包括:
(1)测量设备及辅助装置;
(2)检测、试验设备;
(3)计算机软件及专用测量软件;
(4)理化分析设备和标准物质;
(5)环境监测和过程控制用监控设备。
6.4.4外供方提供的服务包括:
(1)提供测量设备的检定、校准服务;
(2)提供测量设备修理、调试、安装服务;
(3)提供体系人员培训服务。
6.4.5程序文件《采购控制程序》对此作了进一步具体规定。
7计量确认和测量过程实现
7.1计量确认
7.1.1完整的确认过程应包括:
(1)测量设备进行有效的校准
(2)各种必要的调整或维修及随后的再校准;
(3)测量设备的计量特性与规定的计量要求相比较而进行的验证;
(4)完成所要求的封印和标识。
7.1.2计量确认间隔由公司工程部根据下属原则确定
(1)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2)充分注意历史的数据和先进的知识和技术;
(3)经济合理;
(4)确保满足规定的计量要求。
7.1.3公司工程部制订计量确认计划时同时确定了计量确认间隔,计量确认计划经公司管理者代表批准后实施;对不合格测量设备进行维修、调整或修改后,公司工程部组织对其确认间隔进行评审,必要时进行调整,并报管理者代表批准。
7.1.4根据公司工程部制定的计量确认计划,确保所有调入分公司的测量设备都经确认,及时组织到期测量设备检定/校准,确保测量设备的计量特性满足测量过程的计量要求。
7.1.5计量确认由各级技术负责人或试验负责人实施,实施计量确认时应填写确认记录并完成所要求的封印和标识。
7.1.6计量确认记录应包含足够的信息,通常有:
(1)设备制造者的表述和唯一性标识、型号、系列号等;
(2)完成计量确认的日期;
(3)计量确认结果;
(4)规定的计量确认间隔;
(5)计量确认程序的标识;
(6)规定的最大允许误差;
(7)相关的环境条件和必要的修正说明;
(8)设备校准引入的测量不确定度;
(9)维护的情况,如调整、维修和修改等;
(10)使用限制;
(11)执行计量确认的人员标识;
(12)对信息记录正确性负责人员标识;
(13)校准证书和报告以及其他相关文件的唯一性标识(编号);
(14)校准结果的溯源性证据;
(15)预期使用的计量要求;
(16)调整、修改或维修后的校准结果以及要求时的调整,修理或修改前的校准结果。
7.1.7各级技术负责人或试验负责人应确保测量设备的操作者能得到与测量设备计量确认状态相关信息,包括所有的限制和特殊要求。
7.1.8对经确认的测量设备上的调整装置,应进行封印或其他保护措施,以防止未授权人的改变,封印或保护装置的设计和实施应保证一旦改变将会被发现;封印或其他保护措施由计量检定/校准、确认人员实施,任何其他人员不得破坏封印或其他保护措施的完整性。
7.1.9《计量确认管理程序》(BD-QEOHS-025)和《计量确认间隔的确定和调整程序》(BD-QEOHS-027)、《测量设备封印控制程序》(BD-QEOHS-029)、《记录控制程序》(BD-QEOHS-008)等对计量确认过程此作了进一步具体规定。
7.2测量过程
7.2.1测量过程控制原则
(1)对非关键、简单测量过程,采用低级别的控制:
即对测量设备实行定期校准、确认。
(2)对复杂的测量系统和重要的测量过程,应加强控制,增加巡回检验、校准并做好记录。
(3)对关键、特殊的测量过程,建立核查标准,采用统计控制方法,对测量过程进行严格控制,确保能迅速检测出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纠正措施。
7.2.2测量过程设计
(1)进行测量过程设计前,应首先识别测量要求,分析测量失效对公司质量、安全和经营管理带来的风险。
(2)测量要求一般从产品要求导出:
Ø若产品标准中规定了准确度要求,可将该准确度要求直接转化为测量计量要求。
Ø若产品标准中规定了测量设备准确度等级或允许极限误差,可视为已明确计量要求。
Ø安全、环保及经营管理方面的测量要求由分公司相关职能部门依据相关标准制定内部管理制度明确。
(3)确定测量过程的控制方法时,应遵照上述测量控制原则,使花费在测量控制上的成本与测量结果对公司质量、安全和经营管理的重要性相匹配。
(4)测量过程设计应考虑的影响量包括:
Ø人员;
Ø设施和环境条件;
Ø检测和校准方法及方法的确认;
Ø测量设备;
Ø测量的溯源性;
Ø抽样;
Ø检测和校准物品的处置。
(5)施工过程的测量设计一般随施工前策划一起进行,并在作业指导书中明确测量要求和控制方法,作为测量过程实施的规范性文件。
(6)测量过程规范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Ø测量参数及允许的测量不确定度;
Ø有关测量设备的标识;
Ø测量频次;
Ø测量程序;
Ø测量软件;
Ø使用条件;
Ø操作者能力;
Ø影响测量结果可靠性的其它因素。
7.2.3测量过程的实现
测量过程应在作业指导书规定的受控条件下实现,以满足计量要求,受控条件包括:
(1)使用经确认的设备;
(2)应用经确认有效的测量程序;
(3)可获得所要求的信息资源;
(4)保持要求的环境条件;
(5)使用具备能力的人员;
(6)合适的结果报告形式;
(7)按规定实施监视。
7.2.4测量过程的记录
测量过程所在部门应保存测量过程和测量结果记录,以证明测量过程满足计量要求。
只有经过授权人才能形成、修改和删除测量过程和结果记录。
记录内容包括:
(1)实施测量过程的完整表述,包括所用的全部要素(如操作者、测量设备、核查标准)和相关的操作条件;
(2)从测量过程控制获得的有关数据,包括有关测量不确定度信息。
(3)根据测量过程控制数据的结果而采用的措施;
(4)进行每个测量过程活动的日期;
(5)有关验证文件的标识;
(6)负责提供记录信息的人员标识;
(7)人员的能力(要求和实际具备的)。
7.2.5有关测量过程控制和记录管理的详细规定见程序文件《测量过程控制程序》(BD-QEOHS-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