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复习指导.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236367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47 大小:57.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复习指导.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高考语文复习指导.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高考语文复习指导.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高考语文复习指导.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高考语文复习指导.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复习指导.docx

《高考语文复习指导.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复习指导.docx(4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语文复习指导.docx

高考语文复习指导

2017年高考语文复习指导

考点1:

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

理解

资料1p8

识记

内容

1、教材p1---142、资料1p196---2233、各种配套资料及试卷字音题

重点

1、多音多义字字音2、形近字字音3、形声字字音

答题

技巧

★1、常见多音字标“次读音”正确的可能性大,标“常读音”正确的可能性小。

2、形声字标“不同声旁读音”的正确可能性大,标“同声旁读音”的正确可能性小。

3、常见字标音正确的可能性小。

4、生僻字一般不会标错音。

5、注意安乡方言中卷舌与不卷舌、鼻音与边音、有无后鼻音、chuan与quan的读音区别。

考点2:

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

理解

资料1p8----10

 

识记

1、教材p16---252、资料1p223---2323、各种配套资料及试卷字形题

识记技巧:

1、用压缩法记忆,如精兵简政山清水秀娇生惯养2、用偏旁相同法记忆,如张弛陷阱荟萃精粹璀璨3、用音同形近法记忆,如痉挛孪生沧桑苍天明火执仗手杖4、用比较法记忆,如一共有三把“剑”,两支“箭”——剑拔弩张口蜜腹剑刻舟求剑箭在弦上明枪暗箭;如一共有五只“麻雀”,两只“喜鹊”——门可罗雀欢呼雀跃为丛驱雀螳螂捕蝉黄雀在后鸦雀无声鸠占鹊巢声名鹊起。

5、了解词语背后的故事,了解词语含义。

如“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中“蹊”在典故中是“小路”的意思。

“平心而论”释为平心静气客观公正地评论,故不能误写成“凭心而论”;“唉声叹气”释为因苦闷忧伤而发出叹息,“唉”为叹息声,故不能误写成“哀声叹气”

重点

1、音同形近字字形2、音同音近字字形3、音近形似字字形

答题

技巧

基本方法为以“义”定“形”

(1)从形旁入手。

如“弩”和“驽”,“肓”与“盲”。

(2)从词义入成手,如“迫不及待”中的“及”是“等到”的意思,不是“急迫”的意思。

(3)从词语的结构入手。

如“文过饰非,幽愁暗恨”,并列式词语,“文”和“饰”,“幽”与”暗”互训。

再如:

穷形尽相、和颜悦色等。

(4)从成语的出处入手。

如:

察言观色、墨守成规等。

考点3: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理解

1、教材p34近义实词辨析要领2、教材p37虚词运用要领

3、教材p43熟语(侧重成语)运用十大误区★4、资料1p10---12词语部分

识记

1、教材p35----36双音节近义实词辨析2、教材p37----42虚词运用要领

3、教材p45----57易误用常见成语4、资料1p233----250成语部分

考点

答题技巧:

对词义的理解,先拿你最会的词语去排除,对词语的运用,一定要在上下文中找到相应的信息,重点是「使用场合上的搭配」。

注意采用排除的方法,将最容易辨析的词语先排除,逐渐减少选项。

 

实词

【答题技巧】★

(1)语素分析:

“留同析异”,分析出不同的语素进行组词再作区别。

比如“学历”与“学力”。

(2)语境分析:

对词语的运用,一定要在上下文中找到相应的信息,重点是使用场合上的搭配。

(3)语素都不相同的词语,重点从用法方面考虑。

近义词辨析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注意词义的轻重不同。

如:

处罚——批评请求——恳求

(2)注意词义涵盖的范围大小的不同。

如:

书籍——书河流——河(3)注意词性和句法功能的不同。

如:

强大(形容词),壮大(动词)。

(4)注意上下文照应关系。

(5)注意词语的使用场合(习惯搭配)不同。

如:

履行——诺言、合同、手续、条约。

执行——命令、任务、路线、政策。

(6)注意词的色彩不同。

(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

(7)从词语适用的对象不同的角度辨析。

如“抚养”、“扶养”、“赡养”

(8)从词义的侧重点不同的角度辨析。

如:

“深思、沉思、寻思”。

根据语境,仔细辨别★

强化语境意识。

比如:

“深”在“夜深人静”中是“时间晚”的意思,在“深深的海洋”中是“离地平面距离大”的意思,“深红色的外衣”中是“颜色浓重”的意思,在“情意深长”中是“厚重”的意思,在“内容深奥”中是“不易懂,难度大”的意思。

可见语境对词义的理解是至关重要的。

坚持做到“三审视”:

(1)审视句意对句中词语要求的义项是什么,两者是否一致。

(2)审视词语的感情色彩与所处的语境色彩是否相融,能否变通。

(3)审视词语使用的适用对象、范围与句意表达的对象、范围是否吻合。

 

虚词

★高考对虚词使用的考查主要涉及到副词、助词、介词和连词等。

解题时思考的角度有以下几种:

1、是否合乎使用习惯如:

“得以”,是个助动词,一般不能单独回答问题,不能用于否定式。

2、是否有细微的语义差别如:

“再”字,是个副词,多属于没有实现的动作,如是已实现的动作,应该用“又”字。

3、词义是否合乎语境如:

“至少”,是个副词,表示最小的限度,而句中如果用“至少多少以上”,就不合适。

4、用词是否合乎语义如:

“尽管”,是个连词,表示让步,后面要和“但是”搭配,才用得正确的。

同时,还要看整个句子是否是这组词所表示的关系。

5、防止介词多用、漏用和错用

6、防止关联词语滥用、错用、搭配不当和位置不当

 

熟语

熟语类型:

1、成语2、惯用语3、歇后语4、格言

答题技巧:

★★1、弄清所用成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暗示信息;2、越是想要你字面理解的成语越要注意陷阱;3、特别陌生的成语往往是对的。

注意事项:

★★搞清成语意思(本义引申义比喻义)是前提,考察语境是基本切入点。

重点:

(1)注意易望文生义的成语。

(2)注意有两个意义的成语。

(3)注意含有相同语素的成语是否混用。

(4)注意成语潜在的褒贬色彩。

(5)注意成语的固定陈述对象。

(6)注意谦敬成语是否误用。

(7)注意只用于否定句的成语。

(8)考虑成语的语法特点(词性,搭配以及和前后语境是否重复或矛盾)。

考点4:

辨析并修改病句

理解

识记

1、教材p64----66六种病句类型一览表2、教材p66----69病句运用十八法★★

3、教材p70《技巧导津》★★4、油印补充资料病句(重点)★★

重点

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语序不当、结构混乱

答题

技巧

注意题干的要求,看清选择的是有语病的还是无语病的一项。

特别要注意若题干有“表意不明”要求,还应从句子有无歧义、矛盾上去考察。

解题

思路

★★★检查主干是否缺成分→→推敲词语是否搭配→→推敲词语有否重复→→关联词位置是否正确→→并列短语或句子语序是否合理→→个别短语有否歧义→→句子是否符合逻辑;

考点5: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理解

1、p74----77《夯实基础》2、教材p78《技巧导津》3、油印补充资料★4、资料1p13----15相关部分

重点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

考点

注意点

 

简明

做语言表达简明题,需把握三方面的内容:

1、避免歧义,消除歧义可以采取如下方法:

①添加语境法。

如“班长说服了我和王佳一起去爬山”,后边加上“他自己却游泳去了”,歧义即刻消除。

②变换词语法。

此法主要运用于以下情况造成的歧义:

a、多义词的词义不确定,b、多音字的读音不确定,c、兼类词的词性不确定。

如“同桌好说话”,只要把句中的“好”改成“喜欢”,“好”就消除了歧义。

③加注标点法。

如“中国女排打败了俄罗斯队获得冠军”,加上标点,变为“中国女排打败了俄罗斯队,获得冠军”表意就明确了。

④调整语序。

如“李明是一位博闻强识的李教授的得意门生”调整为“李明是李教授的一位博闻强识的得意门生”,歧义就可以消除了。

2、语言简洁不哕唆,删除重复

 

连贯

答题技巧:

★★1、看清题干要求,明白答题方向;2、寻找题中暗示,找准突破口(解题关键处)。

知识储备:

★★1、陈述对象是否一致2、句式是否统一3、语序是否是合理4、照应是否周全

5、色调是否相融6、音节是否和谐7、过渡是否承启8、暗示是否回应。

解题思路★★

话题是否一致(如果题目上有几个句子,谈的是同一个话题,那么,省略掉的一句必然也应该以此为话题)→→主语是否一致(题目上就一个句子,但是有几个分句,分句的主语最好是选保持一致的)→→前后句式是否一致(从结构和修辞上看句式)→→音节是否和谐(如果题干上有“音节和谐”的字样,那一定是要用到这一方法的,请你注意押韵,短句、长句的运用,对仗等问题)→→感情是否统一

解答排序题的要领★★

(1)、找准起始句和总结句,

(2)、发挥句中以下暗示性词语的作用:

代词,关联词,重复出现的词和体现语段层次的其它词。

(3)、尤其注意句子之间的时间,空间和逻辑顺序。

语言衔接知识补充

1、对联基本规则

一要字数相等,断句一致。

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效果外,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不多不少。

  

二要平仄相合,音调和谐。

传统习惯是「仄起平收」,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

  

三要词性相对,位置相同。

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位置上。

  

四要内容相关,上下衔接。

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但又不能重复。

此外,张挂的对联,传统作法还必须直写竖贴,自右而左,由上而下,不能颠倒。

与对联紧密相关的横批,可以说是对联的题目,也是对联的中心。

好的横批在对联中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相互补充的作用。

 

2、绝句知识

绝句一共四句,有五言绝句、七言绝句。

绝句可以对仗,也可以不对仗。

绝句1、2、4句押韵,第三句不押韵。

3、律诗知识

律诗共有八句,有五言律诗、七言律诗。

一、二句为首联,三、四句为颔联,五、六句为颈联,七、八句为尾联。

律诗的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

律诗首句可入韵,也可不入韵,偶句(二、四、六、八)都押韵。

第七句不押韵,其他句可押可不押。

律诗平仄规则:

1、一句之中,2、4、6字平仄交错。

2、一联之中,2、4、6字平仄必须相对。

3、相邻两联的邻句中,2、4、6字平仄必须相同。

4、4、6、8句结尾必须是平声字,而且必须押韵。

 

得体

解题思路★★注意表达目的→→注意交际对象→→注意适应场合→→注意文体、语体特点→→注意分寸

1、根据交际的目的来决定:

说什么内容;2、根据交际的对象来决定:

用词得体(不大词小用或小词大用);正确使用谦敬词;3、根据交际的场合来决定:

公共与私交场合,庄重与随意;4、根据交际的手段来决定:

选用书面语体(视觉语言)或口头语体(听觉语体)

(1)转述得体;

(2)用词得体;

(3)按照文体要求转换口语或书面语如广播稿的用语要听起来明晰,通俗易懂,不误解。

注意:

㈠、广播稿或口头通知中不能有括号,省略号,同音词,文言词等类似的词语

㈡、通知,请柬等应用文注意对象,时间,地点,事件等要素的齐全。

谦辞:

⑴“家”字一族。

如家父、家尊、家严、家君;家母、家慈;家兄;⑵“舍”字一族。

如舍弟;舍妹;舍侄;舍亲。

⑶“愚”字一族。

如愚兄;愚见;也可单独用“愚”谦称自己。

⑷“拙”字一族。

如拙笔;拙著、拙作;拙见。

⑸“鄙”字一族。

如鄙人;鄙意;鄙见。

敬辞:

⑴“令”字一族。

如令尊;令堂;令郎;令爱、令嫒;令兄;令弟;⑵“惠”字一族。

如惠存;惠临;;惠允;惠赠。

⑶“垂”字一族。

如垂爱;垂青;垂问、垂询;垂念。

⑷“贵”字一族。

如贵干;贵庚;贵姓;贵恙;贵子;贵国。

⑸“高”字一族。

如高见,高就;高龄;高寿;高论。

⑹“光”字一族。

如光顾;光临。

⑺“雅”字一族。

如雅教;雅意;雅正。

准确、鲜明、生动、见教材p77

考点6:

默写古诗文

理解

p84《技巧导津》

识记

1、p79----832、油印资料

 

技巧

★★

记忆方法:

1、理解记忆法。

2、形象背诵法。

3、专注背诵法。

4、抓头字背诵法。

5、接力式背诵法。

1、理解强记,不写错别字。

对于名句中的关键字词或易混字、易错字,应结合有关语言知识,联系前后文,发挥联想,深入理解和领会;还可用笔圈点出来,以引起注意,重点把握,强化记忆。

2、规范书写,做到“三清”“三不”。

须知,既然是默写题,卷面书写就显得特别重要。

“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写潦字,不写非规范字,不添减笔画。

3、要求“一字不差”。

如默写内容印象不深,可先记得几个字默几个字,后面想起来了再默。

考点7:

文言文阅读(务求甚解,又不求甚解)

考点

理解

识记

 

实词

 

1、教材p86“一词多义”指要2、教材p107“古今异义词”指要

3、教材p107“通假”指要4、教材p114常考仕宦词语

1、教材p86—107

2、教材p108—111

3、教材p111--113

答题技巧:

★★记住:

实词理解题不完全在于考你是否记得实词意思,更主要是考你是否会利用上下文进行推测。

1、分析字形,辨明字义。

2、从字音相同推测通假字。

3、用互文见义对照解释前后词。

4、用成语比较推导词义。

5、联系上下文,前后照应,保持一致。

实词理解:

将给出的词义带进原文,通顺就对,不通就错。

从没有听说过的实词释义往往是对的,干扰你罢了。

推断词义十种方法:

★★1、字形推断法;2、通假推断法;3、结构推断法;4、语法推断法;5、成语推断法;6、随文引申推断法;7、结合语境蒙上、探下推断法;8、补充省文推断法;9、复词偏义推断法;10、组词猜测推断法

推断词义十种方法

★★

虚词

★★

教材129《技巧导津》

答题技巧:

翻译这个文言虚词成现代汉语进行比较,看是否翻译成同一个词。

先理解翻译所学课文中的虚词,再比较文段中的虚词。

联系文句的整体意义和上下文的意义,注意辨明上下文的关系。

借助语句的结构,看两句中该虚词词性和所作的成分是否相同。

虚词比较:

每组中利用给出的高中学过的另一句子来推断文中句子的虚词用法。

教材p119--126

句式

1、教材p135—136文言句式表★★2、教材p136—137文言词类活用★★

同左1、2

断句

1、教材p130—132断句方法指导★★

同左

分析综合

教材p146—147错项陷阱设置★★

 

翻译

1、教材p140—143文言“直译”“意译”的方法★★2、教材p143文言固定格式翻译★★3、教材p144《技巧导津》★★

常见固定结构:

(否则:

如果不……就……。

何乃:

岂只是;为什么竟。

既而:

随后,不久。

既……且……:

又……又…乃尔:

竟然如此,这样。

然而:

这样却;但是。

然则:

既然这样,那么;如果这样,那么。

虽然:

虽然如此,(但);即使如此,但。

所谓:

所说的,所认为。

谓之:

称他是,说他是;称为,叫做。

无(有)以:

没有(有)用来……的东西、办法。

无庸:

不用,无须。

无由:

不可能,无法,无从。

相率:

竟相,一起。

向使:

假使,如果。

之谓:

说的就是?

?

――。

之于:

对……的态度,同……相比)

答题技巧:

★★1、粗知全文大意,把握文意的倾向性。

2、详知译句上下文的含义。

3、逐字对应翻译,做好换、留、删、补、调。

4、抓住句子中关键字词翻译,要与上下文对应,这些字词是得分点。

5、注意词类活用、倒装、通假、偏义复词。

6、复杂句子要作句子成分分析,抓住主干,注意句间关系,注意特殊句式。

7、意译词语根据上下文推导,不拘泥于原文结构,由实到虚。

组合成句子,前后通顺。

  ★一定要直译,一般不允许意译,要字字落实,忠实于原文。

  ①先将句子中的每个字都落实为现代汉语的解释。

(“信“)②翻译个别字的最常用方法就是把古汉语中常用的单音节词换成现代汉语中常见的双音节词。

人名地名等专用名词不要翻译,无须自作聪明。

③再将这些字连成句,要求符合现代人说话习惯。

(“达”)④连字成句时注意尽量多就少改,该补的一定要补出来,该调整顺序的也要落实。

使一句话完整通顺。

⑤个别字词实在无法说通,试试看是否是通假或者活用。

★★注意:

1、不写错别字,不写病句。

2、结合上下文语境,选准贴切词译准赋分点。

译准赋分点:

1、译准词义:

实词(含词类活用、通假、偏义词,修辞语句)及虚词和固定结构。

2、译准句式:

(被动句,判断句,省略句,倒装句)。

3、译准句子语气:

(陈述疑问感叹祈使语气)和句间关系(并列转折因果等复句关系)

人物传记(见资料1p17)

一、阅读须知:

1、文章写的是什么人?

(一个主要的人物及其他次要人物,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

2、做了什么事?

(一般是用叙事来表现这个人物的,有时候写了几件事。

3、这个人怎么样?

(是好人,还是坏人?

一般是好人,主要看作者是怎样评价的。

人物的性格作风。

一般分性格、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等三种情况,多在文章结尾,有时也穿插在全文中。

主要注意以下内容:

a.作者的直接评价。

如:

史迁曰:

……;b.注意对其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所作的简评性语言。

如:

孝甚,清慎亮直等;c.从辞色的褒贬看作者的感情倾向。

值得注意的是,有时候,作者也会按照人物性格、作风去组织人物事迹,以此来表现任务的性格特点和道德品质。

这就要求阅读时把人物的性格、作风与人物事迹联系起来,读明白某一事迹要表现人物哪方面的性格、作风。

4、是思路层次,文章是沿着什么思路展开的,是总分式、并列式、还是层进式,是顺叙还是倒叙,有没有插叙;分为哪几个层次,每层的大致意思是什么,等等。

5、是写作技巧和语言特点,这两项内容虽然现在的高考命题很少涉及,但对它们有个粗略了解,可以帮助理解文本内容。

人物传记常选择比较典范的史传文中相对完整、相对独立的片断。

依据这一特点,阅读时要注意以下三点:

1、知人知人,就是要掌握文中所写之人。

具体地说,文章写了几个人,主要人物是谁,次要人物有几个,人物之间的关系如何,作者对他们的评价是什么,对这些都要一一搞清楚。

2、明事明事,就是要弄清楚作者围绕主要人物写了几件事。

如果只写一件事,就要分析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如果是写几件事,就要了解事件的先后顺序,事件之间什么关系。

弄清这些问题,就是把握住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3、辨理所谓辨理,就是要分析作者借助所叙之事,对人物作出怎样的评价,说明了什么道理。

这其实就是分析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所谓“理”有的是作者明说的,即作者通过议论表现自己的观点态度;有的借人物之口表达作者的看法,更多的却是在叙事之中透露的,这就需要“辨理”。

二、传记特点:

身份为人在前面,典型事件跟后边,经历官位会多变,品格教化文中见。

三、答题技巧:

十题先看是关键;回头读文一两遍;人时地事理清楚;词句找出要划线;

实词语境很重要;虚词对比定答案;翻译看准重点词;句意通畅高分见。

四、内容归纳题答题技巧:

找出文段中与选项解释相对应语句,一一对应。

选项的叙述或分析的错误只在某一小点,主要是:

⑴个别实(虚)词故意译错;⑵人物的事迹张冠李戴;⑶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错位;⑷人物性格陈述不恰当;⑸凭空添加,无中生有;⑹强加因果关系。

考点8:

古诗词鉴赏

考点

理解

识记

形象

1、教材p156诗歌中常用意象

2、教材p157“用典”的意蕴

1、教材p154鉴赏人物形象答题步骤

2、教材p155鉴赏意象类答题步骤

语言

教材p159----160

教材p160----161★★1、分析句意答题要点2、单个词语赏析答题要点

3、品味语言风格答题要点

 

表达技巧

表达方式

教材p162

1、教材p167

2、表达技巧类答题要点★★

表现手法

教材p163

修辞手法

教材p165

结构技巧

教材p166

风格流派

教材p166

思想内容、观点态度

教材p173常见题材分类鉴赏

比较鉴赏

1、教材p176----179例谈高考诗歌比较鉴赏2、教材p179----181古诗词鉴赏答题技巧★★

考点9:

默写古代诗文

技巧点拨★★

(1)、理解巧记,不写错别字。

对于名句中的关键字词或易混字、易错字,应结合有关语言知识,联系前后文,发挥联想,深入理解和领会;还可用笔圈点出来,以引起注意,重点把握,强化记忆。

(2)、规范书写,做到“三清”“三不”。

须知,既然是默写题,卷面书写就显得特别重要。

“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写潦字,不写非规范字,不添减笔画。

(3)、要求“一字不差”。

如默写内容印象不深,可先记得几个字默写几个字,后面想起来了再默。

考点10:

现代论述类、实用类文章阅读(见资料1p22)

题型

1、填空题(4分)、选择题(6分)2、选择题(6分)、简答题(4分)

一、阅读技巧

1、依据文体特征读懂文章。

(根据文体特征,可边阅读边猜测下文内容,提高阅读速度。

2、注重整体阅读。

逐段阅读,标出各段的中心句子,并在头脑中大体复述各段内容。

最后在找到全文说明对象(议论对象)的基础上整合文意。

二、选择题解题技巧★★

仔细辨别干扰项逻辑错误,特别关注选项中处于定语或状语位置的类似词语是否等值转换:

1、偷换概念:

通过漏字,添字,改字,换序等方法扩大、缩小或转移概念。

尤要注意代词的指代。

2、以偏概全:

以部分代整体(或相反),以个别代一般(或相反),以特殊代普遍。

重点关注:

A、表数量多少的词语(少数,部分,几个,大多数);b、表范围大小的词语(凡,全,都,所有;部分等);c、表程度轻重的词语(特别,十分,稍微等);d、表频率高低的词语(通常,总是;有时,偶尔等)

3、混淆时态:

(已然与未然)已经,曾经,过去;现在,目前;将要,尚未等

4、混淆模态:

(可能与必然)一定,必将;可能,估计,如果,未必等

5、正话反说:

即肯定和否定颠倒。

6、顺序错乱:

时间先后错位,逻辑事理先后错位,空间位置错乱。

7、颠倒因果:

“因”与“果”错位;或“条件”与“结果”错位。

8、强加因果:

即两件事无因果关系,却强行说成有因果关系。

9、无中生有:

即原文无此信息。

10、答非所问:

即选项回答的不是题干中的问题,或没有答全题干中问题的几层意思。

另外,别让以下几点成为答题盲区:

(1)记住:

不能只看选项本身的错对,注意选项是否答非所问;

(2)记住:

题干中有“根据”、“证据”、“原因”等字样,选项与题干之间要能构成因果关系;(3)记住:

有的选项要选最佳答案,而非正误选择;(4)记住:

题干涉及几层意思,选项中则要答全几层意思。

三、简答题的解题技巧

整体阅读,从整体上把握语料:

阅读一般论述类文章:

从议论说理的角度入手,弄清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有无分论点,用什么材料来证明观点,论证结构有什么特点;

阅读科技说明文:

科技文,一般属消息一类,其结构一般为“倒金字塔式”:

第一段先引出话题,介绍新工艺、新技术、新见解、新成果,介绍它的构造、原理、发展、现状、评价等等,阅读时首先要明确说明的对象是什么,有什么特点,有什么价值,有什么作用,对社会有什么意义等。

一、分析文章的结构层次,把握文章思路的基本方法

技巧1:

辩明文体,选准角度。

议论文体,可从总体上根据引论、本论、结论来划分,理清行文思路,并分析其内在逻辑关系、材料性质、论证方法,进一步按常见的论证结构——并列、对照、总分、层进——作切分;说明文体,紧扣说明对象,根据其特定的说明顺序,或按时间、空间、或按事物自身的构成,或按事物发展,或按事理逻辑来划分。

技巧2:

辨明重要文句。

文章中有些句子,如领起句、总结句、过渡句、前呼后应句(包括文中反复出现的文句)

技巧3:

审辨标志性词语。

可以作为标志性词语的有:

A顺序词,B关联词,C指代词,D范围词,E类别词,F过渡词。

此外还有文中不同地方反复出现的同义或近义的词语。

技巧4:

(1)从形式方面分析①重视具有前后衔接、勾联、照应作用的语言标志;重视有区分层次作用的标点符号。

(2)掌握文章因文体不同而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