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毕业与升学统一考试化学试题四川绵阳市详细解析.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236348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92.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毕业与升学统一考试化学试题四川绵阳市详细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初中毕业与升学统一考试化学试题四川绵阳市详细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初中毕业与升学统一考试化学试题四川绵阳市详细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初中毕业与升学统一考试化学试题四川绵阳市详细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初中毕业与升学统一考试化学试题四川绵阳市详细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毕业与升学统一考试化学试题四川绵阳市详细解析.docx

《初中毕业与升学统一考试化学试题四川绵阳市详细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毕业与升学统一考试化学试题四川绵阳市详细解析.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中毕业与升学统一考试化学试题四川绵阳市详细解析.docx

初中毕业与升学统一考试化学试题四川绵阳市详细解析

2012年初中毕业与升学统一考试化学试题(四川绵阳市)

参考答案详细解析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3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2012•绵阳)刘悦同学在厨房中进行的活动,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用食醋除去暖水瓶中的水垢

B.

切过果蔬的菜刀未处理而生锈

 

C.

将土豆由块状切成丝状

D.

和面时加入纯碱除去馒头的酸味

考点: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专题: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

解:

A、用食醋除去暖水瓶中的水垢的过程中醋酸与碳酸钙反应,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切过果蔬的菜刀未处理而生锈的过程中有新物质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将土豆由块状切成丝状的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和面时加入纯碱除去馒头的酸味的过程中,碳酸钠与发酵产生的酸反应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C.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2.(2012•绵阳)下列物质露置在空气

中一段时间后,质量不会发生变化的是(  )

 

A.

生石灰

B.

氯化钠

C.

浓硫酸

D.

浓盐酸

考点:

空气中常见酸碱盐的质量或性质变化及贮存法;生石灰的性质与用途。

专题: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

根据物质的性质来判断:

A、据氧化钙能吸水并与之反应分析;

B、氯化钠不会与空气中的物质反应,质量不会变化也不会变质;

C、利用浓硫酸的吸水性来回答此题;

D、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据此回答此题;

解答:

解:

A、生石灰在空气中会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汽生成氢氧化钙,发生了化学变化质量会增加,故此选项错误.

B、氯化钠在空气中无任何变化,质量不会变化,故此选项正确.

C、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放置在空气中会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质量增加,故此选项错误.

D、浓盐酸在空气中会挥发出氯化氢气体使溶液质量减小,故此选项错误.

故选B

点评:

了解常见物质的特性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所在,特别是一些物质的吸水性、挥发性以及变质等的特性.

3.(2012•绵阳)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

“H”既可以表示宏观的氢元素,也可以表示微观的一个氢原子

 

B.

烧碱、熟石灰、纯碱按物质分类均属于碱

 

C.

金刚石、C60均为碳单质,所以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完全相同

 

D.

泡沫灭火器灭火的原理是提高了可燃物质的着火点

考点:

元素的符号及其意义;常见的氧化物、酸、碱和盐的判别;碳元素组成的单质;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专题:

课本知识同类信息。

分析:

A、根据元素符号的含义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常见酸、碱、盐的分类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碳单质的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泡沫灭火器灭火原理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解:

A、元素符号能表示一种元素,还能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故“H”既可以表示宏观的氢元素,也可以表示微观的一个氢原子,故选项说法正确.

B、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属于盐,故选项说法错误.

C、金刚石、C60均为碳单质,由于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故它们的物理性质不同,故选项说法错误.

D、泡沫灭火器的灭火原理主要是利用生成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覆盖在可燃物表面,隔绝空气,进而达到灭火的目的,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元素符号的含义、酸碱盐的特征、碳单质的性质、泡沫灭火器的灭火原理等即可正确解答本题.

4.(2012•绵阳)葡萄糖能给我们带来甜蜜和健康,它是生产生活中一种常见的有机物,分子式C6H12O6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葡萄糖能给人体提供能量,其转化过程为C6H12O6+6O2

6CO2+6H2O

 

B.

除葡萄糖所属的糖类外,六大营养素还包括蛋白质、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

 

C.

糖类俗称“碳水化合物”,说明葡萄糖就是由C和H2O组成的混合物

 

D.

葡萄糖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6:

1:

8

考点:

生命活动与六大营养素;元素质量比的计算。

专题:

化学与生活健康。

分析:

A、葡萄糖在给人体提供能量时,在氧气的作用下转化成水和二氧化碳;

B、六大营养元素是:

糖类、蛋白质、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

C、葡萄糖是由葡萄糖分子直接构成的纯净物;

D、葡萄糖中C,H,O元素的质量比为:

各种元素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的比.

解答:

解:

A、葡萄糖在给人体提供能量时,在氧气的作用下转化成水和二氧化碳,故A正确;

B、糖类、蛋白质、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是人体必需的六大营养物质,故B正确;

C、葡萄糖是由葡萄糖分子直接构成的纯净物,而不是混合物,故C错误;

D、葡萄糖中C,H,O元素的质量比为:

(12×6):

(1×12):

(16×6)=6:

1:

8,故D正确.

故选C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人体所需的六大营养元素以及葡萄糖的组成特点,难度不大.

5.(2012•绵阳)地球上71%的面积覆盖着水,水是生命之源,也是重要的溶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将1gCaO投入到99g水中,溶质的质量分数1%

 

B.

常温下KNO3、Ca(OH)2的饱和溶液降温后仍是饱和溶液

 

C.

将NaCl、蔗糖溶于水后,溶质均以分子形式存在

 

D.

溶质在溶解的过程中,有的放出热量,有的吸收热量

考点:

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固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

专题:

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分析:

A、氧化钙溶于水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做溶质;

B、氢氧化钙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降温会变成不饱和溶液;

C、氯化钠属于盐在溶液中以离子形式存在

D、在溶解的过程中,有的放出热量,有的吸收热量

解答:

解:

A、氧化钙溶于水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做溶质;溶质的质量不是1g;故溶质的质量分数不

是1%;故错

B、氢氧化钙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降温会变成不饱和溶液;故错

C、氯化钠属于盐在溶液中电离出钠离子和氯离子;故错

D、物质在溶解的过程中,有的放出热量,有的吸收热量;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许多知识点.有利于学生通过题目对溶液、溶解度、溶质质量分数有关知识加以归纳总结.掌握基础知识点即可轻松解题.

6.(2012•绵阳)王腾同学以不同的化学思维方式或者规律给下列化学反应的类型进行分类,你认为分类合理的一组是:

(  )

①CaO+H2O═Ca(OH)2;

②Mg(OH)2

MgO+H2O;

③Ba(OH)2+2HCl═BaCl2+2H2O;

④Zn+H2SO4═ZnSO4+H2↑;

⑤2Mg+O2

2MgO.

 

A.

属于化合反应的是①②

B.

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③④

 

C.

属于有热量放出的反应的是②③

D.

属于有元素化合价变化的是④⑤

考点:

反应类型的判定;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的能量变化。

分析:

化合反应是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分解反应是指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的反应.置换反应是指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外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复分解反应是指由两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①是两种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②是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物质的反应属于分解反应;且反应需加热才能进行,反应吸热

③是由两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反应放热.

④是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外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锌元素、氢元素反应前后化合价有变化;

⑤是两种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属于化合反应;镁元素、氧元素反应前后化合价有变化;

解答:

解:

A、②属于分解反应;故错

B、④属于置换反应;故错

C、②反应需加热才能进行,反应吸热;故错

D、④锌元素、氢元素反应前后化合价有变化;⑤镁元素、氧元素反应前后化合价有变化.故对.

故选D.

点评:

解答本题要充分理解反应类型的分类方法方面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对各种反应类型做出正确的判断.

7.(2012•绵阳)观察室验图象,得到结论不正确的是(  )

 

A.

图1:

在100gCu﹣Zn合金中加入足量的盐酸,根据氢气质量可知Zn的质量分数为50%

 

B.

图2:

A物质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比B物质大,在t℃时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同

 

C.

图3:

将一定体积的空气通过灼热的铜网充分反应,可知氧气的体积约占空气体积的

 

D.

图4:

将CO2通过一定量的澄清石灰水中,先变浑浊,后生成Ca(HCO3)2而变澄清

考点:

金属的化学性质;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

专题:

元素化合物知识型。

分析:

A、根据氢气的质量=

分析;

B、根据图象可以判断;

C、根据空气通过灼热的铜减少了五分之一进行分析;

D、根据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氢氧化钙与水、二氧化碳反应可溶性的碳酸氢钙分析;

解答:

解:

A、根据氢气的质量能求出合金中锌的质量,锌的质量为=

=65g,Zn的质量分数为=

%=65%,故A错误;

B、有图象知,A物质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比B物质大,在t℃时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同,故B正确;

C、铜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有图象中的数据分析可以看的空气减少了五分之一即氧气的质量,故C正确;

D、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碳酸钙与水、二氧化碳有生成可溶性的碳酸氢钙,故D正确;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较多,需要结合图象和根据物质的性质进行逐一解答.

8.(2012•绵阳)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现象、解释或结论都正确的一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解释或结论

A

将水加入浓硫酸中配置成稀硫酸,将镁条置于其中

有气泡产生

Mg是活泼金属

B

验纯后,将纯净氢气直接在空气中点燃

产生淡蓝色火焰

氢气可以在空气中安静的燃烧

C

向一未知无色溶液中,加入适量的稀盐酸溶液

有无色气体产生

该无色未知溶液中一定有CO32﹣

D

将ag的铁钉投入到硫酸铜溶液中,反应一段时间后,取出、洗净、烘干、称量为bg

铁钉上覆盖一层红色的物质

金属活动顺序为:

Fe>Cu,且析出铜的质量为(b﹣a)g

 

A.

A、

B.

B、

C.

C、

D.

D、

考点:

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及现象。

专题:

简单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分析:

A、根据浓硫酸的稀释方法、酸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氢气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酸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金属的化学性质、质量守恒定律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解:

A、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故该实验操作错误.

B、验纯后,将纯净氢气直接在空气中点燃产生淡蓝色火焰,可以看出氢气可以在

空气中安静的燃烧,故该实验操作、现象、解释或结论都正确.

C、碳酸盐、碳酸氢盐均能与盐酸反应都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故可能含有碳酸根离子或碳酸氢根离子,故该物色未知溶液中也可能含有碳酸氢根离子,不一定有CO32﹣;故该实验结论错误.

D、将ag的铁钉投入到硫酸铜溶液中,铁钉上覆盖一层红色的物质,说明金属活动顺序为:

Fe>Cu;反应一段时间后,取出、洗净、烘干、称量为bg,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b﹣a)g为固体质量增加的质量,而不是析出铜的质量,故选项结论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难度不是很大,掌握浓硫酸的稀释方法、酸的化学性质、氢气的化学性质、金属的化学性质、质量守恒定律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9.(2012•绵阳)加热条件下.在一个密闭的容器内有如下反应,反应过程中两次测得各物质的质量如表所示:

物质

P

Q

R

W

第一次测得的质量/g

40

4

3.6

4.8

第二次测得的质量/g

待测

13

12.6

10.8

 

A.

上述化学反应方程式一定为P

Q+R+W

 

B.

该反应R与W的质量变化之比为2:

3

 

C.

两次测定之间生成W的质量为10.8g

 

D.

第二次测得P的质量为16g

考点:

质量守恒

定律及其应用。

专题:

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分解反应,是化学反应的常见类型之一,是化合反应的逆反应.它是指一种化合物在特定条件下分解成二种或二种以上较简单的单质或化合物的反应.

解答:

解:

A、因为在反应过程中,只有AP物质质量减少,QRW物质的质量都增加了,说明P为反应物,BCD为生成物,化学反应方程式为P

Q+R+W,故A正确;

B、R与W的质量变化之比为(12.6﹣3.6):

(10.8﹣4.8)=3:

2,故B错误;

C、生成W的质量为10.8g﹣4.8g=6g,故C错误;

D、第二次测得的A质量为:

(40g+4g+3.6g+4.8g)﹣(13g+12.6g+4.8g)=16g,故D正确;

故选AD.

点评:

本题是运用化学中的基本思想质量守恒思想,通过归纳不同物质或不同变化过程中相同点和不同点有效地寻找出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融合点和嫁接点,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二、填空与解答.

10.(2012•绵阳)

(1)某简单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可表示为:

当x=8时,该粒子符号为 O2﹣ ;当x=10时,该粒子符号为 Ne ;当x=13时,写出该粒子的硫酸盐的化学式为:

 Al2(SO4)3 ;

(2)t℃时,将5.2gKNO3固体溶于20.0g水中,刚好形成饱和溶液.t℃时,KNO3的溶解度为 26.0g .

(3)久置在空气中的氢氧化钠溶液,会生成一种盐类杂质,向其中加入稀盐酸时会产生无色气体.生成这种杂质的化学方程式为:

 Na2CO3+2HCl=2NaCl+CO2↑+H2O ;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几滴酚酞试剂,溶液会变 红色 .

(4)“孔雀石”的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Cu2(OH)2CO3],它是一种重要的铜矿石原料,受热可分解为三种常见的化合物,物质转化关系如图,其中A是最常见的液态物质,B是黑色固体,F、G为金属单质.根据推断回答下列问题:

①H的化学式是 FeSO4 ;

②碱式碳酸铜[Cu2(OH)2CO3]中铜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之比为:

 8:

5 ;

③写出D+F→G+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Fe+CuSO4=FeSO4+Cu ;

④向Cu2(OH)2CO3]中加入足量的盐酸,固体完全溶解,有无色气体生成,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HCl+Cu2(OH)2CO3=2CuCl2+CO2↑+3H2O .

考点:

物质的鉴别、推断。

专题:

框图型推断题。

分析:

(1)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的关系决定微粒的种类,里多外少阳离子,外多里少阴离子,里外相等是原子.

(2)溶解度是指该温度下100g水中溶解的最大质量,即达到饱和.

(3)久置在空气中的氢氧化钠溶液,会生成一种盐类杂质,由于是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所致.所以就是检验碳酸盐.

(4)“孔雀石”的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Cu2(OH)2CO3],它是一种重要的铜矿石原料,受热可分解为三种常见的化合物,物质转化关系如图,其中A是最常见的液态物质,则A为水,B是黑色固体(可能是氧化铜),F、G为金属单质.

解答:

解:

(1)某简单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可表示为:

当x=8时,该粒子符号为O2﹣;当x=10时,该粒子符号为Ne;当x=13时,该微粒为铝,在化合物中显+3价,而硫酸根显﹣2价,根据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可得其化学式为:

Al2(SO4)3;

(2)t℃时,将5.2gKNO3固体溶于20.0g水中,刚好形成饱和溶液.则100g水对应的硝酸钾质量为5.2g×5=26.0g,即t℃时,KNO3的溶解度为26.0g.

(3)久置在空气中的氢氧化钠溶液,会生成一种盐类杂质,向其中加入稀盐酸时会产生无色气体.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以及二氧化碳,方程式为Na2CO3+2HCl=2NaCl+CO2↑+H2O;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几滴酚酞试剂,由于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所以溶液会变红色.

(4)“孔雀石”的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Cu2(OH)2CO3],它是一种重要的铜矿石原料,受热可分解为三种常见的化合物,物质转化关系如图,其中A是最常见的液态物质,为水,B是黑色固体是黑色的氧化铜.则B和硫酸反应生成的D为硫酸铜,而A确定为水(B和硫酸反应生成AD,这个方向很容易忽略).F、G为金属单质,且F和硫酸铜反应得到金属G,所以为F为活泼金属,而F来源于E和氧化铁的反应,所以F为铁.

①H的化学式是FeSO4;

②碱式碳酸铜[Cu2(OH)2CO3]中铜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之比为:

8:

5;

③写出D+F→G+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Fe+CuSO4=FeSO4+Cu;

④向Cu2(OH)2CO3]中加入足量的盐酸,固体完全溶解,有无色气体生成,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HCl+Cu2(OH)2CO3=2CuCl2+CO2↑+3H2O.

故答案为:

(1)O2﹣;Ne;Al2(SO4)3;

(2)26.0g.(3)Na2CO3+2HCl=2NaCl+CO2↑+H2O;红色.

(4)①FeSO4;②8:

5;

③Fe+CuSO4=FeSO4+Cu;

④4HCl+Cu2(OH)2CO3=2CuCl2+CO2↑+3H2O.

点评:

物质推断要在明显的结论的协助下,逐一突破,注意相互的限制制约的利用.

11.(2012•绵阳)

(1)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①实验室用I装置制取蒸馏水,仪器a的名称是 冷凝管 ,冷水应从 B 进 A 出.

②装置II是实验室经常用于固体药品称量使用的托盘天平.称量时,应将称量物放在 左盘 (选填(左盘)或“右盘”);如果称量时使用了游码,且将称量物放反,则所称的样品质量的数据比实际值 大 (选填“大”、“不变”或“小”).

③装置III是实验室制备气体的常用气体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仪器b的名称是 锥形瓶 ;若用MnO2与H2O2制氧气,MnO2在反应中的作用是 催化作用 ; 不能 (选填“能”或“不能”)用此收集装置的收集方法收集CO2.

(2)扎西同学在化学兴趣小组中提出一个猜想:

“根据学习过的化学反应CaCO3+CO2+H2O=Ca(HCO3)2可以知道,Na2CO3溶液也能与CO2发生反应”.

为了确定扎西同学猜想是否正确,兴趣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实验探究的方法,完成了对该猜想的判断.请你完成兴趣小组在实验探究活动中的部分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

探究Na2CO3溶液与CO2的反应

【实验药品】:

Na2CO3溶液、饱和的NaHCO3溶液、大理石、CaCl2、CaO、稀盐酸、稀硫酸、浓硫酸、澄清石灰水

【查阅资料】:

NaHCO3与Ca(OH)2发生反应:

2NaHCO3+Ca(OH)2=CaCO3↓+Na2CO3+H2O.碳酸氢钠与氯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

【实验装置】:

【实验操作步骤与现象】

①制取二氧化碳时应选用上述的 大理石和稀盐酸 (填药品的名称)

②将制取的CO2通过饱和的NaHCO3溶液洗气瓶的目的是 除去混入的氯化氢气体 .

③使过量的CO2通过装置III,充分反应后,将其中所得的溶液取出3mL于试管中,然后向试管中加入 CaCl2 试剂(请从以上给出的药品中选择)

a.当试管中 有沉淀生成 现象时,Na2CO3溶液与CO2没有发生反应

b.当试管中 既有气体又有沉淀生成 现象时,Na2CO3溶液与CO2发生了化学反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Na2CO3+CO2+H2O═2NaHCO3 

【结论】:

通过实验探究,扎西同学的猜想是正确的.

【应用】:

你能否依据此化学反应的规律,再写出一个类似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写上述已有的两个反应不得分):

 K2CO3+CO2+H2O═2KHCO3 .

考点:

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与选取方法。

分析:

(1)①根据实验室常用仪器的名称及用途分析即可;

②根据天平的使用方法分析解答,物码倒置时实际称量物的质量=砝码的质量﹣游码的质量,所以所称的样品质量的数据比实际值大;

③图中仪器b是锥形瓶;二氧化锰在过氧化氢分解中起催化作用;该收集装置是从短管进气,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故不能用此装置收集;

(2)【实验操作步骤与现象】

①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所用药品是大理石与稀盐酸;

②用稀盐酸制取的二氧化碳中可能混有部分氯化氢气体,饱和的NaHCO3溶液与氯化氢气体可反应,除去氯化氢气体,防止进入Ⅲ与碳酸钠溶液反应,影响实验进行;

③由题意可知:

氢氧化钙与碳酸钠溶液和碳酸氢钠溶液都能反应生成沉淀,所以选择氯化钙;根据是否生成气体进行区分碳酸钠溶液和碳酸氢钠溶液;并根据题目提供信息书写反应方程式.

解答:

解:

(1)①图中仪器a是冷凝管,目的是让水蒸气在冷凝管内液化为液态水流入锥形瓶内收集起来;冷水从下部流入冷凝管,可以使管内充满冷水且停留较长时间,然后从上面流出,让热的水蒸气得到充分冷凝;

故答案为:

冷凝管;B;A;

②利用天平称量物质的质量时,应将称量物放在天平的左盘;物码倒置时实际称量物的质量=砝码的质量﹣游码的质量,所以所称的样品质量的数据比实际值大;

故答案为:

左盘;大;

③图中仪器为锥形瓶;二氧化锰在过氧化氢分解中起催化作用;该收集装置是从短管进气,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故不能用此装置收集;

故答案为:

锥形瓶;催化作用;不能;

(2)【实验操作步骤与现象】

①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所用药品是大理石与稀盐酸;

故答案为:

大理石与稀盐酸;

②用稀盐酸制取的二氧化碳中可能混有部分氯化氢气体,饱和的NaHCO3溶液与氯化氢气体可反应,除去氯化氢气体,防止进入Ⅲ与碳酸钠溶液反应,影响实验进行;

故答案为:

除去混入的氯化氢气体;

③由题意可知:

氢氧化钙与碳酸钠溶液和碳酸氢钠溶液都能反应生成沉淀,所以选择氯化钙;

碳酸钠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碳酸氢钠与氯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所以可以根据是否生成气体进行区分碳酸钠溶液和碳酸氢钠溶液;

由CaCO3+CO2+H2O=Ca(HCO3)2可知,Na2CO3溶液与CO2发生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Na2CO3+CO2+H2O═2NaHCO3;依据此化学反应的规律,碳酸钾溶液与二氧化碳反应方程式是:

K2CO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