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相关知识城市地理学14章.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234781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3.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规划相关知识城市地理学14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城市规划相关知识城市地理学14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城市规划相关知识城市地理学14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城市规划相关知识城市地理学14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城市规划相关知识城市地理学14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城市规划相关知识城市地理学14章.docx

《城市规划相关知识城市地理学14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规划相关知识城市地理学14章.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城市规划相关知识城市地理学14章.docx

城市规划相关知识城市地理学14章

城市地理学

分值分布:

历年该部分分值在10-12分之间题型:

以单向选择题为主

第一章城市地理学的基本知识

重点:

城市地理学研究对象和主要任务、城市地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城市地理学的学科性质、城市地理学与城市规划的关系

第一节城市地理学的学科概况

知识点1:

城市地理学研究对象和主要任务

(一)研究对象

城市地理学是以城市为研究对象的学科之一,侧重于城镇区域的地理学研究,是研究在不同地理环境下,城市形成发展、分布组合和空间结构变化规律的科学,是众多研究城市的学科群的重要组成部分。

——城市是有一定人口规模,并以非农产业活动为主的人口集聚地,是一种特殊的聚落类型。

城市是人类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城市的形成、发展和兴起受自然、经济、社会和人口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的地区,不同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不同的人口分布和迁移特点,都对城市的性质、规模、空间组织形式和发展速度等产生影响。

(二)主要任务

城市地理学研究的主要任务是研究基于地理因素的城市发展现象,从地理空间的角度揭示世界各国、各地区城市发展变化的空间组织规律性和预测区域城镇发展的未来趋势。

揭示和掌握世界各国、各地区城市地理现象的一般规律,是重要的科学研究和理论探索的内容;根据区域城镇发展的空间规律并结合各国各地区的实际情况来预测城镇发展变化,为指导城镇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对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城乡经济发展迅速,城镇化进程快速推进,区域和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为我国城市地理学研究提出了许多重大的学术实践命题。

如城镇化进程的调控,城市合理布局与城乡统筹协调,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合理有序引导,区域城市职能分工与发展协调,城市职能的更替和功能空间优化重组等问题。

我国城市地理学的迫切任务,是从我国国情出发,从城市发展的布局和空间协调方面研究发现经济社会建设中不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并探讨发展对策,为国家和部门决策提供依据,以充分合理地发挥城市的区域中心作用和有效推进城乡协调发展。

知识点2:

城市地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一)重点研究方向

城市地理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城市的空间组织演化问题。

从研究视角和研究问题的空间层面上来看,有两个突出的重点研究方向:

一方面从区域的视角研究区域城市系统的空间组织演化;另一方面针对城市个体本身,研究城市内部组成部分的空间组织演化。

 

(二)主要研究内容

1.城市形成和发展条件研究

结合对城市发展规律特点和主要影响因素分析,对影响城市形成、发展和布局的地理条件进行研究和综合评价。

2.区域城市空间组织研究(区域城市体系研究)

将区域内相互联系的城镇群体放在区域城乡结构发展演变的整体背景下,研究各个城市之间的分工协作和空间组织规律。

主要包括区域城镇化研究、区域城镇体系组织结构关系研究。

3.城市内部空间组织研究(城市空间结构研究)

将城市作为一个“面”,研究城市内部各组成部分的空间组织关系和演化规律。

通过对城市内部的地域空间(各类用地的空间格局)、社会空间、经济空间等的研究,进而研究整个城市空间结构的理论模型。

4.城市发展的支撑系统研究

主要研究区域城市赖以发展和依托的区域发展生态环境背景、资源支撑条件和为城市之间和城乡之间经济社会联系提供基本保障的区域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

5.城市问题和对策研究。

主要研究城市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如生态环境问题、交通问题、住宅问题、内城问题和社会分化、贫困等问题的具体表现形式、形成原因、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以及解决问题的对策。

第二节城市地理与城市规划的关系

知识点1:

城市地理学的学科性质

——城市地理学属地理学的范畴,属于人文地理学的一个分支,是地理学学科体系中的三级学科。

——城市地理学研究的对象是城市,城市是人和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集聚地,城市中现象、规律及其作用机制主要是受社会经济规律所支配。

因此,城市地理学的学科性质与传统地理学有较大的差异。

在我国的学科体系中,地理学属自然科学,而城市地理学具有明显的社会科学的一些属性特征,常常被认为是自然科学中的社会科学。

知识点2:

城市地理学与城市规划的关系

(一)城市地理学与城市规划是相互独立的学科两门学科

1.在学科性质和研究方向上存在着根本的区别

(1)城市地理学是研究城市地域状态和分布规律的一门地理科学;

(2)城市规划是以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根本任务、促进土地科学使用为基础、促进人居环境根本改善为目的,涵盖城乡居民点的空间布局规划。

2.两者侧重点和研究方向根本不同

(1)城市地理学研究区域城乡结构的发展演变,从地理的角度研究单个城市的形成发展,研究一定区域范围内的城镇体系的结构关系及城市体系的产生、发展、演变的规律,理论性较强。

(2)城市规划中的城镇体系规划的主要目的是从区域整体出发,统筹考虑城镇与乡村的协调发展,引导各类城镇的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统筹安排和合理布局区域基础设施,避免重复建设,实现基础设施的区域共享和有效利用;限制不符合区域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的

开发活动,保护资源,保护环境。

(二)城市地理学和城市规划关系密切

城市地理学为城市规划提供理论指导,应用于城市规划的实践。

反之,城市规划为城市地理学提供研究课题、研究素材和实践验证,促进城市地理学理论不断充实完善。

但是这种理论与应用的关系不是完全对应的,城市地理学除应用于城市规划以外还应用于其他领域如国土规划、区域规划等,也具备较强的直接解决问题的能力。

城市规划除需要城市地理学的知识外,还需要其他许多领域的相关知识。

城市地理学和城市规划之间是非完全对应的理论和应用关系。

 

第二章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地理条件

重点:

城市空间分布概括、城市空间分布的地理特征、影响城市形成和发展的根本要素与基本要素、地理条件的影响作用

第一节城市空间分布的地理特征

知识点1:

城市空间分布概况

从世界或大洲以及从多数国家的情况看,城市的空间分布具有典型的不均匀性,即城市在地域空间上的分布不属于均衡分布,也不属于随机分布,呈典型的集聚分布的特征。

虽然人类活动的范围日益扩大、地球上不受人类活动影响的自然环境几乎已不复存在,但世界的城市尤其是大城市的主要分布明显集中在中纬度地带。

许多国家的城市也具有不均衡分布的特点,如中国的城市分布具有明显的东密西疏的整体性空间特征。

知识点2:

城市空间分布的地理特征

(一)气温

世界大城市分布向中纬度集中,实际上是城市趋向于分布在气温适中的地区的表现。

有些在低纬度地区分布的城市,也体现了城市分布对地理条件的要求,这些地区的城市

虽然在低纬度,但呈现为两种主要区位类型:

一种是坐落在海拔较高的气候凉爽的高原或山间盆地,如波哥达、拉巴斯、亚的斯亚贝巴等,虽处于低纬度,但由于小气候的影响,不像一般的热带气候那样的酷热;另一类型则分布在低纬度地带能够接受海洋调节的滨海低地,如新加坡、雅加达、利马等,气候也相对凉爽。

地处高纬度的城市的所在地多受惠于大西洋暖流特殊条件的影响而相对温暖。

(二)降水

从大的区域范围来看,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城市密度一般会明显小于湿润半湿润地区。

(三)地形

世界大城市有80%以上分布在海拔不足200米的滨海、滨湖或沿河的平原地带,其中又以位于海拔100米以下的居多。

中国的设市城市分布也明显具有向沿海低海拔地区集中特征。

第二节地理条件的影响作用

知识点1:

影响城市形成和发展的根本要素与基本要素

(一)影响城市形成和发展的根本要素

城市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只有当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时,相应的经济社会需求和服务职能才会出现,进而提供相应服务和具有相应职能的城市也才可能形成和发展。

作为一种聚落形式,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有赖于生产力水平的发展,完全受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阶段所制约。

在人类历史上,农牧业分离后开始出现人类定居形式的聚落;手工业与农业分离后,才具备了作为非农产业集聚地的城市出现的可能;商业从农业和手工业分离后,城市开始逐步具备较完善的职能和结构并广泛分布;工业革命则促进了生产力的大发展,也相应促进城市形成和发展速度的加快。

影响城市形成和发展的根本要素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社会生产方式。

(二)影响和制约城市发展的基本要素

1.城市发展自身的具体条件

包括城市的地理位置(自然的和经济的),城市发展的历史基础(一旦形成了城市,其本身也就构成了一个条件),城市的建设条件(用地、水源、交通等),城市自身(邻近的周围)的资源条件等。

2.城市发展的区域经济基础

从城市的主要职能——经济职能上看,城市是一个拥有不同地域范围、不同规模大小的经济中心。

城市作为空间上的经济中心,自然有其相应的一定的地域经济范围。

知识点2:

地理条件的影响作用

(一)城市与区域的关系

1.城市与区域属于典型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

中心与区域是互为依存的关系,没有一定的区域形不成像样的中心,没有一定的中心也构不成统一的区域。

2.区域地理条件是城市形成发展的基础和背景,形成了城市分布的宏观差异。

主要体现在城市与区域自然条件的关系、城市与区域经济地理条件的关系两个方面。

(1)城市与区域自然地理条件表现为城市的形成和发展需要适合城市生活和生产的基本地理条件,如暖湿气候、适合建设的地质和地形条件、充足的水源、能源和其他生活生产资源条件等。

(2)城市与区域经济地理条件的关系,主要表现为城市是区域的中心,对区域具有辐射带动作用,而区域是城市发展的腹地和支撑,区域是城市生产的原料供应地和产品市场。

城市只有为区域提供服务才能够具有形成和发展的动力和保障。

区域的经济资源、经济发展基础和交通等基础设施是城市发展的根本性支撑条件和动力保障。

3.城市的性质和主要发展方向,取决于城市在全国或区内劳动地域分工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城市内部合理的经济结构。

区域的发展条件、资源状况、发展基础、经济结构和经济联系、区域内部城镇之间的职能分工格局等各种因素,对城市的职能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作用。

区域城镇化和人口集聚的发展趋势、区域产业空间布局形式、周边不同人口规模的城市的引力作用等,对城市规模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二)城市的地理位置与城市发展

1.城市的地理位置的含义

是城市及其外部的自然、经济、政治等客观事物在空间上相结合的特点,有利的结合即

有利的城市地理位置,必然促进城市的发展。

城市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往往决定了城市职能性质的特殊性和规模的特殊性。

矿业城市邻近大的矿体,大的工商贸易港口城市如武汉、广州、上海、天津等则滨临江河湖海;城市腹地的大小、条件,城市与腹地间的通达性决定了上海的发展规模比天津、广州、武汉要大。

城市地理位置是绝对个性化的特点。

地球表面充其量只有某些方面地理位置相似的城市,而没有地理位置完全相同的城市。

缘于自然、经济、政治地理要素包括的内容异常丰富;城市与这些要素的空间组合关系又千变万化。

2.城市地理位置的不同类型及其对城市形成、发展的影响作用

(1)从不同的空间尺度来看,城市具有大、中、小位置。

①大位置:

是城市对较大范围的事物的相对关系,

②小位置:

是城市对其所在城址及附近事物的相对关系。

③中位置:

有时可以从大小位置之间分出。

案例:

以上海为例,大位置的特点是位于我国南北海岸线的中点以及长江的出口处。

对内它是广阔富饶的长江流域以至更大地域的门户,对外它是我国大陆向东最接近太平洋世界贸易要道的城市。

中位置的特点是其位于长江三角洲的东南端和太湖流域的下游,整个长江三角洲平原,特别是太湖流域作为上海的直接腹地,为上海城市的形成和繁荣奠定了区域基础。

黄浦江和吴淞江相汇的特点则是上海形成与发展的小位置因素。

(2)从城市及其腹地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来区分,有中心、重心位置和邻接、门户位置之分。

①中心:

如果城市位于某一区域的中央,则城市与各个方向的联系距离都比较近,有利的中心位置既便于四面八方的交通线向中心会聚,也有利于从中心向外开辟新的交通线,因而促使城市的发展。

如马德里对于西班牙,柏林对于德国等,是首都位于国家中心的例子。

太原之与山两、贵阳之与贵州、广州之与广东,都是省会城市位于省城中心的例子。

②重心位置:

当一个地理区内人口分布和开发条件差异较大时,如果按不均匀性进行加权,中心位置就会发生变形,会有一个偏向优势区域的重心位置。

形成的中心城市也具有和中心位置一样的总联系距离最短的效果,如西安、杭州、南昌、乌鲁木齐等省会城市均不在各省的中心位置,却都接近于省域的重心位置。

③邻接位置:

即城市区位追求邻接于决定其发展的区域,不必要或不可能在本区域的中央。

渔港城市要求邻近渔场;矿业城市要求邻接矿区;耗能工业要求接近廉价电源地等。

④门户位置:

当一个地理区的对外联系集中在某一方向上时,这个区域的中心城市常常不在本区中央,而明显偏于主要联系方向一端。

河口港是最典型的门户位置,位于闽江口的福州就是在能控制福建省整个闽江流域商品集散的地理基础发展成省会城市的。

中心位置利于区域内部的联系和管理,门户位置则利于区域与外部的联系,各有优势。

两者的优势不能兼得时,则可能出现并立的或一正一副的双中心局面。

(3)从城市与交通线的位置关系来看,多种重要的区位类型对城市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①河运是早期城市形成的主要因素。

从中国城市发展史来看,大部分城市都是沿江湖河海交通要道发育壮大起来的。

②随着航运技术的发展,船型不断加大,吃水不断加深,河口港城市向下游出海口方向推移是带有普遍性的规律。

到近现代,这种趋势更加明显,在我国如广州向黄浦、天津向塘沽、福州向马尾、宁波向镇海和北仑、上海向宝山都是典型案例。

海港城市的区位,除河口港类型外,还有位于海湾(如青岛、大连)、岛屿(如香港、厦门)、陆连岛(如澳门)、陆岬(如开普敦、直布罗陀)等其他位置类型。

③铁路的修筑可以促使沿线城市的诞生和兴盛。

例题:

在人类历史上()后,才具备了作为非农产业集聚地的城市出现的可能。

A.农牧业分离

B.手工业与农业分离

C.商业从农业和手工业分离

D.工业革命答案:

B

解析:

在人类历史上,农牧业分离后开始出现人类定居形式的聚落;手工业与农业分离后,才具备了作为非农产业集聚地的城市出现的可能;商业从农业和手工业分离后,城市开始逐步具备较完善的职能和结构并广泛分布;工业革命则促进了生产力的大发展,也相应促进城市形成和发展速度的加快。

例题:

从城市及其腹地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来区分,有中心、重心位置和邻接、门户位置之分。

下列()市位于所在省的重心位置

A.广州B.贵阳C.福州D.南昌答案:

D

解析:

广州、贵阳位于广东省和贵州省的中心,福州位于福建省的门户位置。

 

第三章城镇化的基本原理

重点:

城镇化的概念、城镇化曲线、城镇化与经济发展的相关关系、世界城镇化轨迹与总体格局、当代世界城镇化特点、经济全球化与世界城镇体系

难点:

城镇化曲线、当代世界城镇化特点

第一节城镇化的基本理论

知识点1:

城镇化的概念

(一)城镇化的定义

城镇化概念具有内涵的广泛性和过程的复杂性的特征,是城市对农村影响的传播过程、全社会人口接受城市文化的过程、人口集中的过程(包括集中点的增加和每个集中点的扩大),也是城镇人口占全社会人口比例提高的过程。

从城镇化过程中最核心的经济和人口结构变动来看,城镇化的实质含义是,人类进入工业社会时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开始了农业活动的比重逐渐下降、非农产业活动的比重逐步上升的过程。

与这种经济结构的变动相适应,出现了乡村人口的比重逐渐降低,城镇人口的比重稳步上升、居民点的物质面貌和人们的生活方式逐渐向城镇性状转化或强化的过程。

作为区域内部一种结构变动的过程,不同时期区域城镇化的程度一般用“城镇化水平”或“城镇化率”来表示,即运用区域内城镇实体地域的人口数占总人口的百分比来表示区域城镇化水平

(二)城镇化现象的空间类型

1.向心型城镇化与离心型城镇化

(1)向心型城镇化(集中型城镇化):

城市中的商业服务设施以及政府部门、企事业公

司的总部、银行、报社等脑力劳动机关,都有不断向城市中心集聚的特性。

向城市中心集聚的部门,或者是决策部门(如政府机关、公司总部、银行等),或者需要与服务对象进行直接交流(如文化、体育、娱乐设施等),或者需要以稠密的人流作为经营对象(如商店、酒楼等)。

(2)离心型城镇化(扩散型城镇化):

有些城市设施和部门则自城市中心向外缘移动扩散,具有离心倾向的部门有的需要宽敞用地,如大型企业,自来水厂等;有的需要防止灾害和污染,如煤气厂、垃圾处理厂等;有的需要安静环境,如精神病院、传染病院等;有的具有特殊使命,需要离开市区。

郊区化和逆城市化都属于离心型的城镇化现象。

向心型城镇化促使城市中心土地利用密度升高,向立体发展,形成中心商业事务区。

离心型城镇化导致城市外围农村地域变质、城市平面扩大。

2.外延型城镇化与飞地型城镇化

(1)外延型城镇化:

如果城市的向外扩展,一直保持与建成区接壤,连续渐次地向外推进,这种扩展方式称之为外延型城镇化。

是最为常见的一种城镇化类型,在大中小各级城市的边缘地带都可以看到这种外延现象,正在进行外延型城镇化的边缘地带被称之为城乡结合部。

(2)飞地型城镇化:

如果在推进过程中,出现了空间上与建成区断开,职能上与中心城市保持联系的城市扩展方式,称为飞地型城镇化。

飞地型城镇化一般要在大城市的环境下才会出现。

大城市的人口、用地规模已十分庞大,各类城市问题较多,如果继续采取外延型的发展方式,将使各种矛盾更为尖锐。

通常采取跳出中心城市现有边界,到条件适宜的地理位置上去发展,用以分散中心城市的压力,有的则形成大城市郊区的卫星城镇。

知识点2:

城镇化曲线

(一)诺瑟姆的城镇化过程曲线

诺瑟姆(RayM.Northam,1975)把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的变化过程概括为一条稍微被拉平的“S”形曲线,把整个城镇化过程分成三个阶段:

城镇化水平较低、发展缓慢的初期阶段,人口向城镇迅速集聚、城镇化水平快速提高的中期加速阶段和进入高度城镇化以后城镇人口比重提高速度趋缓甚至停滞的后期阶段。

 

(二)城镇化过程曲线所反映的阶段性特征是与导致城镇化发展的经济社会结构变化的阶段性分不开的。

1.福拉斯蒂埃的人类文明划分:

以第一产业或农业为基础的文明,以第二产业或工业为基础的文明,以第三产业或服务业为基础的文明。

与城镇化过程相对应的第二时期被看作是第一和第三阶段之间的过渡。

其间,第一产业的比重稳步下降;第二产业的比重先上升,达

到高峰之后又趋于下降;第三产业的比重稳步上升。

按照三个产业地位的消长关系又可以把第二个时期细分为起飞、发展和完成三个阶段。

第三产业的发展过程也是S形曲线。

2.人口的增长过程从高出生高死亡的原始人口再生产阶段到高出生率低死亡率的高增长的传统人口再生产阶段和低出生低死亡的现代人口再生产阶段,也具备三个阶段的特点。

总人口增长过程也近似于S形曲线。

3.以人口从乡村向城镇迁移为特征的城镇化过程与上述经济和人口增长过程的阶段性特点具有密切关系。

人口从乡村向城镇的转移可以用城镇的拉力和乡村的推力作为动因来解释。

(1)初期阶段,国民经济中农业占很大比重,乡村人口占绝对优势,农业生产水平较低,人口增长还不是太迅速,乡村地区的人地矛盾不突出。

现代工业规模较小,城镇发展还处在缓慢积累的阶段。

这时城镇的拉力和农村的推力都缓慢释放,城镇化水平缓慢提高。

(2)第二阶段,随着工业化基础的逐步建立,经济实力有所增长,各项建设的规模和速度明显超过前一阶段,城镇需要大量劳动力。

同时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由于死亡率下降导致农村人口增长加快,农村推力也加大。

这一时期人口从乡村向城镇的转移速度明显加快,反映在城镇化进程上,呈现为城镇化水平提高速度加快,城镇人口比重从百分之三四十较快提高而达到百分之六七十。

(3)城镇化进程步入相对缓慢的后期阶段。

这一时期,全社会的人口增长进入低出生、低死亡、低自然增长的现代人口再生产阶段。

在经历了前一时期的快速转移之后,乡村地区的人口压力趋于减小,城镇的经济增长开始转向以资金、技术密集型为主的生产方式,对劳动力的需求开始减小。

同时,由于城乡发展水平的整体提高和城乡差异的缩小,城镇的引力也有所下降。

反映在城镇化进程上,呈现为城镇化水平提高速度放缓。

知识点3:

城镇化与经济发展的相关关系

(一)区域城镇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的相关关系

1.对数相关关系

诺瑟姆早在1975年就注意到了城镇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正相关关系,指出二者之间是一种粗略的线性关系,即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城镇化水平也越高。

后来一些学者利用多个国家数据进行定量分析,验证了城镇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正相关关系,进一步发现二者之间并不是简单的线性正相关关系,而是呈对数相关关系。

2.积极型城镇化与消极型城镇化

区域城镇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密切的相关关系表明,城镇化进程的推进要符合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提高的需要,否则将违背规律、出现不协调的现象和问题。

(1)积极型城镇化(健康的城镇化):

与经济发展同步的城镇化。

(2)消极型城镇化(病态城镇化)

①假城镇化或过度城镇化:

先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城镇化,这种城镇化往往会导致人口过多涌进城市,城市基础设施不堪重负,城市就业不充分等一系列问题。

②低度城镇化:

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需要的城镇化,往往会导致城市产业发展不协调,城市服务能力不足,乡村劳动力得不到充分转移等一系列问题。

过度城镇化和低度城镇化都属于为消极型城镇化(又称病态城镇化)。

(二)区域发展政策与城镇化格局的空间差异

我国省域单元城镇化水平格局的空间特征明显受到生产力布局和区域发展政策的影响。

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较长的一段时期里我国采取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策略,在空间布局上则是侧重于向内地布局,北方一些资源条件较好的城市以及内地“三线地区”等一些城市得到发展,在20世纪80年代,我国省域城镇化水平的空间差异呈现为“北高南低”的格局。

而改革开放以来采取了从东南沿海向整个沿海地区展开并进而向全国展开的开放政策,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发展速度明显加快,省域单元城镇化水平的空间格局逐步演变为“东高西低”。

第二节世界城镇化概况

知识点1:

世界城镇化轨迹与总体格局

(一)世界城镇化的轨迹:

工业革命之后机器大工业兴起推动世界经济快速发展进而带动城镇化水平提高

工业革命结束了城市中工场手工业的生产形式,代之以机器大工业的生产形式,使城市中经济活动的社会化、生产的专业化向着更广的范围和更细的分工发展。

工厂企业为寻求协作利益和增强竞争能力,在地域上出现了相对集中的倾向。

这种倾向直接影响近代城市内部的扩展形式和城市的区域分布格局。

加速了城镇化进程。

在工业革命推动下,19世纪英国的城镇化进程十分迅速,从1801年到1851年的半个世纪里,英国城镇人口比例由26%增至45%,到1900年上升到75%,成为世界上第一个高度城镇化的国家。

19世纪起,法、德、美、荷兰、比利时等国也相继开始工业革命,城镇化的进程在西方国家全面铺开。

在进行工业革命的同时,英、法、葡、德、美等同开始向海外实行殖民主义扩张,不断向落后的亚非大陆施行殖民和掠夺。

亚洲、非洲众多的沿海城市被殖民主义者选为侵略的桥头堡,内地的部分区域中心被选为掠夺基地,亚非广大国家也开始近代城镇化的进程,一元的封建城市体系向封建城市与近代城市并存的二元结构转化。

世界范围的城镇化水平演化

1800年世界城市人口为2930万,城镇化水平仅为3%;

1850年城镇人口增至8080万人,城镇化水平上升至6.4%;

1900年城镇人口增至2.44亿人,城镇化水平为13.4%;

1950年城镇人口增至7.34亿人,城镇化水平上升到29.2%;

目前,全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