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论资料角的初步认识之教案说课.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234748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281.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论资料角的初步认识之教案说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教学论资料角的初步认识之教案说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教学论资料角的初步认识之教案说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教学论资料角的初步认识之教案说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教学论资料角的初步认识之教案说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学论资料角的初步认识之教案说课.docx

《教学论资料角的初步认识之教案说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论资料角的初步认识之教案说课.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学论资料角的初步认识之教案说课.docx

教学论资料角的初步认识之教案说课

角的初步认识

(教案)(格式一)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人教版)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第一课时(第38页~40页的做一做和练习八~1、2、3和7※的练习题)。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经历从实物中发现角,认识角的过程,初步建立角的概念,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不同的方法做角和会用尺子画角。

(二)方法与过程:

经历生活的实例中体会角是有大有小的,感悟角的大小只与两边叉开的程度有关,以边的长短无关,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

在角的学习中体会到做角的方法多样的,并学会与伙伴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

(三)情感与态度:

在角的学习过程中让学生体到会身边处处有数学和学习数学的乐趣,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操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

形成角的正确表象、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和学会用直尺画角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

画角的方法;直观感知和理解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特殊角(平角)理解。

四.教具、学具准备:

(注:

应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一)教具:

计算机设备、教学课件、三角板。

(二)学具:

1号学具袋(用卡纸做的长方形、圆形、三角形、棱形、椭圆形、五边形)、2号学具袋(钉子板、小短绳、剪刀、椭圆形纸片一张、两张长方形卡纸条、一个图钉)、3号学具袋(剪刀、长方形纸片)。

五.教学过程:

(一)分一分,引出探究主题

课一开始,我为孩子准备了1号学具袋,袋中装有卡纸做的各种图型(课件展示),请孩子们自由分一分,之后小组汇报分类结果。

课件展示(1号学具):

(学生分时的对象应是两类:

有角和没有角的图形。

但学生可能有多种的分法。

(二)操作交流,在探究活动中感知角

1.摸一摸

师:

“每人拿起一个你认为有角的图形,摸一摸你们发现的角有什么感觉?

(这时,孩子们可以自由说,比如尖尖的,扎扎的,或者边摸边说,两边平平的,直直的等。

2.画一画

学生谈完自已对角的感受,紧接着我说:

“好,请你们从卡片上把你们看到的角画出一个来”。

(这时学生的积极性非常高,都纷纷把卡片放在我事先为他们准备的白纸上,画自己看到的角,但结果有的只画了一个点,有的孩子画了一个小小的拐角,也有的学生把两条边全描完整,这时,不作评价,而是一一展示这些结果,让学生来讨论谁的角画得更好一些。

3.介绍角的各部分名称和画法

(1)评价和修正

学生对画出的角进行相互评价,修正后,教师告诉学生:

“你们发现尖尖的地方就是角的顶点,平平的,直直的两条线就是角的两条边,而且这两条边想画多长就可以画多长”。

然后,让学生把刚才画的“角”重新更正补充完整,并标出各部分各称。

(2)角的画法

刚才,同学们会用一个有角的物体描出一个角来,你还有什么好方法画角吗?

现在,老师有一个科学的画角方法,想学吗?

课件展示:

 

(此时,学生们听到还有科学的画角方法,顿时把目光注视到屏幕,看完演示后,就快速的拿起笔、直尺,在纸上画起角来,并且画出各种各样的角,并标出各部分名称。

4.辩一辩,数一数

大屏幕出示2组练习,第一组判断题(P42~1),第二组数角(P42~2)(课件展示)。

(这2组题目既是对前面知识的总结,也是对有关角的知识的巩固,让学生分析对错和数角的方法。

5.找一找

其实我们的身边就有很多角,你能找到吗?

(学生很容易会在教室的门、黑板、课桌、书本等物体上发现角,但教师一定要求学生说出他所指的角的每一部分来。

(三)探索交流,在身边找角、创造角

1.在身边找角

(由于学生对角有了一定的认知,学生的兴致特别高,从而利用自己的胳膊、腿等创造出自己的角,进一步展现顶点的尖和边的直的特点。

2.自由选择学具,创造角

教师说:

“刚才我看到了大家身体上隐藏起来的角,太奇妙了,我为你们准备了钉子板、小短绳、剪刀、椭圆形纸片2张、卡纸条,一个图钉。

你们想自己也动手折一折,围一围、剪一剪,做出角来吗?

我请各小组的组长打开2号学具袋,每个同学都拿出学具进行做角。

(学生快速选择了自己喜欢的学具开始创造角,很快,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角,此时,教师说:

“同学们把你自己创造的角在小组内说一说”。

然后代表性地展示围出的角,剪出角或做出的活动角等。

(四)感知角的大小

1.学生展示完自己创造的角,教师顺势课件展示出一个用纸折出的角,紧接着说:

“让这个角变的小一点,你有什么好方法,想一想”?

2.玩活动角,教师说:

“同学们,刚才每个小组制作了活动角,也玩了这个活动角,现在都来试试看,你发现角有什么变化”?

课件展示:

 

(学生看到大屏幕的演示,会脱口而出,但回答是:

“角先变大了,又变小了”。

紧接着我问:

“角怎样才能变大一些,变小一些呢”?

学生很快举起小手,会说:

“边张,角变大;边合拢,角变小了”。

教师顺势就问:

“我也有一种方法,把边变得更长,角就变得更大呢”。

3.小故事(课件展示)(注:

小故事的设计要与本课“感知角的大小”的教学内容相称。

比如,小孩滑滑梯时,滑道的长与滑梯的倾斜角、高度等相关问题的小故事。

(五)拓展延伸

1.(课件演示:

一张长方形纸,用剪刀一刀剪去一个角,还剩几个角?

先由学生独立思考,然后请他们打开第3个学具袋,试着剪一剪,来验证自己的猜测,最后由课件演示。

课件演示:

2.练习八~7※在右面的图形中,各有几个角?

(六)全课小结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学生有的会说我学会了画角,有的说我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还有的会说我会折一个角,剪一个角,我还知道了角的边张开的越大,角就会越大。

然后教师进行补充或概括性的小结。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方案

(教案)(格式二)

xxx小学数学教师xxx

课题名称

《角的初步认识》

科 目

数学

年级

二年级

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人教版)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第一课时(第38页~40页的做一做和练习八~1、2、3和7※的练习题)。

教学时间

1课时(40分钟)

学习者分析(这个方面的内容不要作陈述,因为你还未有学生。

本节课的学习者特征分析主要是根据我平时对了解学生的而做出以下的分析:

1.学生是农村小学的学生;

2.学生已初步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线段等一些基本图形的基础上;

3.学生对生活中数学图形有比较浓厚的兴趣,但对抽象的数学图形会让他们感到较难理解;

4.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动力手操作的能力;

5.学生熟练掌握这部分内容就为以后学习角的度量、角的分类和进一步学习三角形、长方形和正方形等几何图形奠定了基础,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因此,教师创设情境让学生产生更浓厚的学习兴趣。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经历从实物中发现角,认识角的过程,初步建立角的概念,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2.会用不同的方法做角和会用尺子画角。

二、过程与方法

1.经历生活的实例中体会角是有大有小的,感悟角的大小只与两边叉开的程度有关,以画(或表示)边的长短无关,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

2.在角的学习中体会到做角的方法多样的,并学会与伙伴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角的学习过程中,让学生体到会身边处处有数学和学习数学的乐趣;

2.在角的探索与学伴讨论的过程中,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操作能力与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形成角的正确表象、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和学会用直尺画角的方法。

2.教学难点:

画角的方法;直观感知和理解角的大小与画(或表示)边的长短无关;特殊角(平角)理解。

教学资源

教具:

计算机设备、教学课件、三角板等。

学具:

1号学具袋(用卡纸做的长方形、圆形、三角形、棱形、椭圆形、五边形)、2号学具袋(钉子板、小短绳、剪刀、椭圆形纸片一张、两张长方形卡纸条、一个图钉)、3号学具袋(剪刀、长方形纸片)。

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1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课一开始,我为孩子准备了1号学具袋,袋中装有卡纸做的各种图型(课件展示),请孩子们自由分一分,之后小组汇报分类结果。

课件展示(1号学具):

 

(学生分时的对象应是两类:

有角和没有角的图形。

(从而导出课题并板书:

角的初步认识)

教学活动2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1.摸一摸

师:

“每人拿起一个你认为有角的图形,摸一摸你们发现的角有什么感觉?

(这时,孩子们可以自由说,比如尖尖的,扎扎的,或者边摸边说,两边平平的,直直的等。

2.画一画

学生谈完自已对角的感受,紧接着我说:

“好,请你们从卡片上把你们看到的角画出一个来”。

(这时学生的积极性非常高,都纷纷把卡片放在我事先为他们准备的白纸上,画自己看到的角,但结果有的只画了一个点,有的孩子画了一个小小的拐角,也有的学生把两条边全描完整,这时,不作评价,而是一一展示这些结果,让学生来讨论谁的角画得更好一些。

3.示范画角

教师示范课文中的例题画角的步骤。

(教师要求学生根据画角的方法和步骤,自己动手画一次。

教学活动3

(三)练一练,加深认识

1.辩一辩,数一数

大屏幕出示2组练习,第一组判断题(P42~1),第二组数角(P42~2)(课件展示)。

(这2组题目既是对前面知识的总结,也是对有关角的知识的巩固,让学生分析对错和数角的方法。

2.找一找

其实我们的身边就有很多角,你能找到吗?

(学生很容易会在教室的门、黑板、课桌、书本等物体上发现角,但教师一定要求学生说出他所指的角的每一部分来。

教学活动4

 

(四)观察操作,建立表象

1.在身边找角

(由于学生对角有了一定的认知,学生的兴致特别高,从而利用自己的胳膊、腿等创造出自己的角,进一步展现顶点的尖和边的直的特点。

2.自由选择学具,创造角

教师说:

“刚才我看到了大家身体上隐藏起来的角,太奇妙了,我为你们准备了钉子板、小短绳、剪刀、椭圆形纸片2张、卡纸条,一个图钉。

你们想自己也动手折一折,围一围、剪一剪,做出角来吗?

我请各小组的组长打开2号学具袋,每个同学都拿出学具进行做角。

(学生快速选择了自己喜欢的学具开始创造角,很快,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角,此时,教师说:

“同学们把你自己创造的角在小组内说一说”。

然后代表性地展示围出的角,剪出角或做出的活动角等。

(1)学生展示完自己创造的角,教师顺势课件展示出一个用纸折出的角,紧接着说:

“让这个角变的小一点,你有什么好方法,想一想”?

(2)玩活动角,教师说:

“同学们,刚才每个小组制作了活动角,也玩了这个活动角,现在都来试试看,你发现角有什么变化”?

课件展示:

 

(学生看到大屏幕的演示,会脱口而出,但回答是:

“角先变大了,又变小了”。

紧接着我问:

“角怎样才能变大一些,变小一些呢”?

学生很快举起小手,会说:

“边张,角变大;边合拢,角变小了”。

教师顺势就问:

“我也有一种方法,把边变得更长,角就变得更大呢”。

教学活动5

(五)归纳总结,畅谈收获

1.你这节课尝到什么,有什么收获?

2.在画角时要注意什么?

教学活动6

(拓展内容)

 

(六)运用知识,发展创新

(课件演示:

一张长方形纸,用剪刀一刀剪去一个角,还剩几个角?

先由学生独立思考,然后请他们打开第3个学具袋,试着剪一剪,来验证自己的猜测,最后由课件演示。

课件演示操作的结果:

 

学会说数学课

(选于叶立军主编,广东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新课程中学数学实用教学80法》,略有改动)

说课,作为考核教师业务素质,提高教师业务能力,推动课堂教学改革的有效措施备受各级教育教研部门的关注。

比如,各层各级的青年教师优秀课评比活动,就有说课的内容,许多地区在教师职称评定或招聘教师时,也常采用这种形式对参评教师或招聘人员进行说课考查。

但是,有些教师并没有能够掌握说课的方法,把握说课的技巧,故在这些活动中常遭受挫折。

事实上,对我们每一位数学教师来说,“上课”和“备课”一样,是必具备的一种技能,只要把握说课的关键,潜心研究说课的各项要求,就一定能够稳操说课之胜券。

所谓“说课”,就是授课教师在独立钻研数学课程标准与教材的基础上,系统地谈论自已的教学思路、教学设计与意图及其理论依据,以达到相互交流,共同提高的一种形式。

“说课”按不同的标准有不同的分类。

按类别可分为研讨性说课、展示性说课、竞赛性说课;按功能可分为同事互助式说课和专业引领式说课;按时间可分为上课前说课和上课后说课等。

那么,怎样去说数学课呢?

首先,要撰写一份高质量的说课稿。

优秀的说课稿是说课的基础。

一份优秀的数学说课稿应以国家颁发的“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为基本依据,贯彻“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科学教育观,重点对“教什么”、“怎么样教”和“为什么这样教”进行阐述,即对教学中如何根据教学内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如何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性,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引导学生的自主活动与独立思考,如何搞好“双基”教学,如何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如何加强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以及理性精神等能力的培养进行阐释。

优秀的数学说课稿一般应包含以下几个部分:

(一)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

一是本节课内容的地位与作用,也就是教学内容在某一学段的知识体系中所处的地位,以及它对学生的学习与发展所起的作用。

例如,“有理数的加法”这节内容的地位与作用可以这样说:

有理数加法是在学生掌握了小学算术数和有理数的有关概念后引进的、它既建立在小学算术运算的知识基础上,又与小学算术运算有很大的区别。

有理数的加法不仅要计算绝对值的大小,而且要确定结果的运算符号。

另外,由算术到代数是学生从小学到初中学习进程中一个新的转折点,而有理数的加法又是七年级有理数运算的开始,所以,它也是学生进一步学习整式运算、方程、函数以及在数域进一步扩充之后运算的基础,同时也是学习物理、化学相关的学科知识所不可缺少的工具。

二是确定本节课的重点与难点。

确定教学重点时,应着重考虑实现本节课教学目标的关键内容,考虑知识中所蕴含的思想方法及其智力价值。

教学难点主要产生于教材内容的深广度与学生的认识水平在较大差距之处。

一般情况下,抽象程度高、结构比较复杂、综合性较强以及需要运用新的观点及思维方式来学习的内容,容易形成学习障碍,均可能成为学生学习的难点。

(二)教学目标的确立。

一般情况下,教学目标是三维的:

即是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

(有时细分为四个方面目标:

即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

)这三个维度(或四个方面)的目标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

如“有理数的加法”这节内容的知识目标是:

理解有理数加法的意义,掌握有理数的加法的法则,并能运用法则熟练准确地进行加法运算;能力目标是:

从有理数加法运算中,逐步体现化归思想;情感目标是:

引导学生从有理数加法运算中,体验挫折不可避免的,体会到成功是来之不易的,从而培养学生坚毅的意志品质。

(三)教法分析,学法指导。

新课程倡导要提供机会与条件,让学生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合作交流学习。

因此,说课稿应围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展开教学设计。

教师所选择的教法和指导的学法应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灵活运用。

对于那些具有探究性的数学知识,一般选择探究式的教学方法,指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如一些重要的概念,重要的公式和定理;对于那些比较抽象,学生缺乏必要的知识基础的数学知识,学生探究时具有一定的困难,一般选择讲授式教学,让学生以接受式学习为主,如几何入门时的公理教学和一些数学概念的初始教学等。

(四)教学过程的设计。

教学过程设计是说课稿的主体部分。

一般包括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探索新知;运用新知识,反馈矫正;练习巩固,小结反思(或谈学习心得、体会等)等环节。

每个环节包括教学设计与设计的意图两部分内容,以便让听众明了你是如何展开教学过程的以及为什么这样进行教学的理由。

在教学设计中,一般应包括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组织、教学活动的按排、教学媒体的使用、教学组织的形式等内容。

在设计师生互动环节时,注意坚持四个原则:

(1)活动的内容符合学生的实际;

(2)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3)学生在活动中能够得到充分的发展;(4)在活动中师生共同促进,共同提高。

其次,要取得较好的说课效果,还要讲究一定的说课技能。

有了完整规范的说课稿后,还需要我们把它说出来呈现在人们的面前,这个还节很重要,千万不要出现稿子写得头头是道,说给别人听时却是吞吞吐吐,影响说课的效果,因此在说课必须注意以下点:

(一)把握好说课和演讲的区别。

好的说课,语言精辟,内容详略得当,条理清晰,声情并茂,神采飞扬,给人以美的享受。

但是,说课与演讲是有区别的。

演讲侧重于演,它是一种表演形式,主要讲究声情并茂感染他人,以其引起共鸣;而说课侧重于说理,是一种教研活动,关键是把理由说清楚,应该观点鲜明,目的明确,详略得当。

(二)把握好说课和上课的区别。

上课的对象是学生,而说课的对象是同行、教师或专家,说课应说清教学设计的思路和具体实施的方法,以及为什么这样安排的理由,不能把说课理解成上课全过程的压缩,那样将达不到说课的效果。

(三)把握好多媒体使用的合理性和实效性。

在当前的说课中,普遍的做法是将说课稿制作成幻灯片,从而将多媒体简单地当成黑板的代替品,实际上,除此之外,如果有些教学内容用多媒体处理更加直观、形象、生动的话,那么也应该说明是如何使用,并要达成什么目的,为了说明这点,可在说课时择要演示课件的片断,因为这才说课活动质量的真正体现。

说课这种形式,能够全面展现现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技能,而且方便宜行,故成为比较流行的评价、考核教师水平的一种方式。

因此我们必须学会说课。

 

角的初步认识

(说课稿)(格式一)

说课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人教版)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第一课时(第38页~40页的做一做和练习八~1、2、3和7※的练习题)。

总体设计:

一、说教材 ;二、说教法;三、说学法;四、教学程序设计;五、板书设计;六、全课教学设计的意图。

一、说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角的初步认识这一教学内容是学生在初步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线段等一些基本图形的基础上,接触到的一个抽象的图形概念。

而对于刚上二年级的小学生来说,如此抽象的图形会让他们感到较难理解,因此教材能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进行编写,教材中对角的概念进行两种方式表现(用图画的形式和发生式定义的形式),这样为后面(四年级)对角的严格的定义作了铺垫。

本课只要求学生认识角的形状,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直尺画角,教材中还特别注意让学生动手操作,折纸、制角、画角等,以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学生熟练掌握这部分内容就为以后学习角的度量、角的分类和进一步学习三角形、长方形和正方形等几何图形奠定了基础,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经历从实物中发现角,认识角的过程,初步建立角的概念,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不同的方法做角和会用尺子画角。

2.方法与过程:

经历生活的实例中体会角是有大有小的,感悟角的大小只与两边叉开的程度有关,以边的长短无关,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

在角的学习中体会到做角的方法多样的,并学会与伙伴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

3.情感与态度:

在角的学习过程中让学生体到会身边处处有数学和学习数学的乐趣,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操作能力。

[根据新课程的总体目标的四个方面的目标(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是一个密切联系的有机整体,对人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们是在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中实现的。

其中,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离不开知识以技能的学习,同时,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必须有利于其他目标的实现为前提。

]

(三)教学重点:

形成角的正确表象、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和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

[角的正确认识和画角是以后学习角的度量和学习相关的几何知识的基础。

]

(四)教学难点:

引导画角的方法,使学生通过直观感知理解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特殊角(平角)理解。

[学生对于角的认识往往只是借助于实物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对角缺乏系统的认识,所以通过实物使其直观感知理解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同时学生对特殊角(平角)未接触过,所以难理解。

]

二、说教法

(一)教学方法设计及依据

教学方法:

以“引导发现法”为主多法相助(如讲解法、演示法、暗示法等)。

[“引导发现法”在教师正确指导下,通过动手操作学具,自己探究或与他人讨论、交流的过程中发现规律,获得知识,这样获取知识、形成技能是最深刻和最牢固的。

从而培养自学能力和学会与他人合作,并使其与他人交流思维过程和结果。

但单一的教学方法,不可能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所以要一法为主多法相助。

]

(二)教具准备:

计算机设备、教学课件、三角板。

(应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角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比较抽象,学生接受起来较为困难,因此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角,整节课将观察、操作、演示、实验等贯于始终,从而要准备好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的教具。

]

三、说学法

(一)学法的指导及理论依据

学法的指导:

于本课使用“探究、讨论、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教师重视学生的主体参与,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真正做到“互动”。

[遵循了“(从)感知→(经)表象→(到)概念”这一认知规律,从而在教师的指导下,让他们动手操作、动口交流、动眼观察等在大量的实践活动中掌握知识形成能力。

]

(二)学具准备:

1号学具袋(用卡纸做的长方形、圆形、三角形、棱形、椭圆形、五边形、)、2号学具袋(钉子板、小短绳、剪刀、椭圆形纸片2张、2张长方形卡纸条、1个图钉)、3号学具袋(剪刀、长方形纸片)。

[由于课程标准的要求体现知识形成的过程,所以让学生经历“动”的过程从而获取知识或经验,这样就必须准备更多适合学生学习本课知识的学习用具。

]

四、说教学过程:

根据本节课的四个教学目标,我设计了六个教学程序:

分一分,引出探究主题;操作交流,在探究活动中感知角;探索交流,在身边找角、创造角;感知角的大小;拓展延伸;全课小结。

(一)分一分,引出探究主题

课一开始,教师为孩子准备了1号学具袋,袋中装有卡纸做的各种图型(课件展示),请孩子们自由分一分,之后小组汇报分类结果。

课件展示(1号袋学具):

 

(学生分时的对象是两类:

有角和没有角的图形。

但学生可能有多种的分法。

[由于每一种图形都只有一个,孩子们不可能按图形种类进行分类,这就会激发孩子们的思考,通过观察讨论,学生很容易发现,一部分图形上有尖角,而象圆形、椭圆形的图形上没有尖尖的角,从而主动进入探究角的活动中来。

]

(二)操作交流,在探究活动中感知角

1.摸一摸

师:

“每人拿起一个你认为有角的图形,摸一摸你们发现的角有什么感觉?

(这时,孩子们可以自由说,比如尖尖的,扎扎的,或者边摸边说,两边平平的,直直的等)

2.画一画

学生谈完自已对角的感受,紧接着我说:

“好,请你们从卡片上把你们看到的角画出一个来”。

(这时学生的积极性非常高,都纷纷把卡片放在我事先为他们准备的白纸上,画自己看到的角,但结果有的只画了一个点,有的孩子画了一个小小的拐角,也有的学生把两条边全描完整,这时,我不作评价,而是一一展示这些结果,让学生来讨论谁的角画的更好一些。

[此环节的设计充分挖掘学生对已有的角的认识经验,包括错误的理解的基础上,让学生主动建构新知。

]

3.介绍角的各部分名称

(1)评价和修正

学生对画出的角进行相互评价,修正后,教师告诉学生:

“你们发现尖尖的地方就是角的顶点,平平的,直直的两条线就是角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