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水平测试.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233784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09.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章水平测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第1章水平测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第1章水平测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第1章水平测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第1章水平测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1章水平测试.docx

《第1章水平测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章水平测试.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1章水平测试.docx

第1章水平测试

第1章水平测试

一、选择题

1.除哪项外,均为内环境概念的要素(  )

A.细胞液

B.主要组成成分为血浆、组织液和淋巴

C.细胞外液

D.体内细胞赖以生存的液体环境

答案 A

解析 A项中的细胞液存在于植物细胞的液泡中。

2.下列属于人体内环境的成分的是(  )

①血浆、组织液和淋巴 ②血红蛋白、O2和葡萄糖

③葡萄糖、CO2和胰岛素 ④激素、载体和呼吸酶

A.①③B.③④

C.①②D.②④

答案 A

解析 内环境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组成,血红蛋白是红细胞中的蛋白质,呼吸酶是细胞中催化呼吸作用的酶,载体存在于细胞膜上,它们都不是内环境的成分,而O2、CO2、胰岛素和葡萄糖都可以存在于内环境中,属于内环境的成分。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人体的体液中,细胞内液约占

,细胞外液约占

B.组织液是体内所有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C.肾上腺、胰岛、卵巢和唾液腺的分泌物均直接排放到内环境

D.泪液、汗液、消化液、尿液等来源于体液,但不属于内环境

答案 D

解析 在人体的体液中,细胞内液约占

,细胞外液约占

,A错误;血细胞生活的环境是血浆,淋巴细胞生活的环境是淋巴和血浆,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的环境是血浆和组织液,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生活的环境是淋巴和组织液,B错误;唾液腺分泌唾液到口腔,口腔是外界环境,C错误。

4.在下列物质或过程中,不会在人体内环境中出现的是(  )

①血红蛋白 ②葡萄糖 ③葡萄糖脱氢分解产生丙酮酸 ④二氧化碳 ⑤蛋白质分解成氨基酸 ⑥甲状腺激素的运输 ⑦乙酰胆碱 ⑧尿素 ⑨维生素

A.②③④⑥B.①③⑤

C.①③⑦D.③⑤⑥⑧⑨

答案 B

解析 血红蛋白只存在于红细胞中,不是内环境的组成成分,①正确;葡萄糖可以存在于血浆、组织液、淋巴中,属于内环境的组成成分,②错误;葡萄糖脱氢分解产生丙酮酸存在于细胞内,不是内环境的组成成分,③正确;二氧化碳可以存在于血浆、组织液、淋巴中,属于内环境的组成成分,④错误;蛋白质分解成氨基酸的过程发生在细胞内或消化道内,不发生在内环境中,⑤正确;甲状腺激素的运输主要是通过血浆运输,是内环境组成成分,⑥错误;乙酰胆碱从突触前膜进入突触间隙,突触间隙内的液体是组织液,属于内环境的组成成分,⑦错误;尿素可以存在于血浆、组织液、淋巴中,属于内环境的组成成分,⑧错误;维生素可以存在于血浆、组织液、淋巴中,属于内环境的组成成分,⑨错误。

5.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生活的内环境是(  )

A.血液和组织液B.组织液和淋巴

C.淋巴和血液D.血浆

答案 D

解析 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构成了人体内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称为人体的内环境。

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统称为血细胞,它们生活在血浆这个液体环境中进行各自的生理功能。

因此血浆是血细胞的内环境。

6.如图为人体体液相关组成成分及各成分间的关系图,则①~⑤所代表的成分分别是(  )

A.细胞内液 血浆 组织液 淋巴 细胞外液

B.细胞外液 血浆 淋巴 组织液 细胞内液

C.细胞外液 组织液 血浆 淋巴 细胞内液

D.细胞内液 血浆 淋巴 组织液 细胞外液

答案 B

解析 图中④→③→②是单向箭头,由此可以判断图中④是组织液,③是淋巴,②是血浆。

组织液与细胞内液、组织液与血浆之间的物质交换是双向的,故⑤是细胞内液。

④(组织液)、③(淋巴)和②(血浆)共同构成①(细胞外液)。

7.下列有关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细胞外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

B.细胞外液渗透压主要由Na+和Cl-的浓度决定

C.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D.人的血浆渗透压小于细胞内液的渗透压

答案 D

解析 溶液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有关,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越多,溶液的渗透压越大,A正确;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Na+和Cl-,B正确;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C正确;正常人的血浆渗透压与细胞内液的渗透压基本相等,D错误。

8.人体小肠中的氨基酸进入骨骼肌细胞的正确途径是(  )

A.血液→组织液→肌细胞

B.淋巴→血液→组织液→肌细胞

C.血液→淋巴→组织液→肌细胞

D.淋巴→组织液→肌细胞

答案 A

解析 血浆中的氨基酸经血液循环到达组织细胞周围,由毛细血管经主动运输进入组织液,再由组织液经主动运输进入肌细胞。

9.如图为人体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物质交换的示意图,①~④分别表示人体内不同部位的液体。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内环境是指①②④构成的细胞外液环境

B.①可以运输激素、气体和代谢废物等

C.②处液体增多会造成组织水肿

D.②处氧气浓度高于①处

答案 D

解析 人体的内环境是由①(血浆)、②(组织液)、④(淋巴)组成的,③细胞内液不属于内环境,A正确;血浆可以运输激素、气体和代谢废物等,B正确;②处液体增多会造成组织水肿,C正确;氧气的运输方式是自由扩散,从高浓度向低浓度运输,所以浓度最高的是①,浓度最低的是③,②是组织液,氧气浓度低于血浆①处,D错误。

10.下列有关内环境和稳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血浆中的蛋白质含量明显高于淋巴和组织液

B.人体内环境的pH、渗透压等保持相对稳定是细胞正常代谢所必需的

C.个体稳态的实现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共同调节的结果

D.人体体温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始终可以维持在37℃左右

答案 D

解析 血浆中的蛋白质含量明显高于淋巴和组织液,A正确;人体内环境的pH、渗透压等保持相对稳定是细胞正常代谢所必需的,B正确;个体稳态的实现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共同调节的结果,C正确;人在非常炎热或非常寒冷的环境下可能无法完成体温调节的过程,体温调节是有限度的,因此体温可能不能维持在37℃左右,D错误。

11.第二届“武汉国际马拉松赛”在大雨中进行,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比赛过程中骨骼肌细胞产生的代谢废物可直接排出体外

B.有运动员因淋雨而赛后感冒,说明外界环境的变化会影响内环境稳态

C.雨水可以直接通过皮肤渗入人体内环境,给缺水的运动员及时补充水分

D.一个高素质的马拉松运动员,比赛前后体内各种化学成分保持不变

答案 B

解析 细胞代谢产生的废物通过内环境才能排出体外,A错误;有运动员因淋雨而赛后感冒,说明外界环境的变化会影响内环境的稳态,B正确;细胞通过内环境才能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C错误;一个高素质的马拉松运动员,比赛前后体内各种化学成分保持相对稳定,而不是不变,D错误。

12.下列关于内环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肝脏细胞生活的环境是组织液和细胞内液,其都属于内环境

B.任何生物的细胞只有通过内环境才能与外界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

C.人体表皮细胞直接与外界接触,但不能直接从外界获取营养物质

D.口服药物进入胃就进入了内环境

答案 C

解析 肝脏细胞生活在组织液中,细胞内液是肝脏细胞内的成分,不属于内环境,A错误;单细胞生物可直接与外界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多细胞生物的细胞必须通过内环境才能与外界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即使是人表皮细胞,也不能直接从外界获取营养物质,B错误,C正确;胃通过口腔和肛门与外界直接连通,因而胃内环境属于外环境,D错误。

13.下表为人体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的物质组成和含量的测定数据,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成分/

(mol·L-1)

Na+

K+

Ca2+

Mg2+

Cl-

有机

蛋白

142

5.0

2.5

1.5

103.3

6.0

16.0

147

4.0

1.25

1.0

114.0

7.5

1.0

10

140

2.5

10.35

25

47

A.②属于血浆,其渗透压大小主要与血浆中无机盐及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B.③属于组织液,②的蛋白质含量减少将导致③增多

C.④属于细胞内液,因为其含有较多的蛋白质、K+等

D.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①的理化性质是稳定不变的

答案 D

解析 Na+主要存在于细胞外液中,K+主要存在于细胞内液中,血浆中蛋白质含量比组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含量高很多,因此可以判断出②和③属于细胞外液,②中蛋白质含量较高,属于血浆,④含有较多的K+,并且有较多蛋白质,因此属于细胞内液,B、C正确;血浆渗透压大小主要与血浆中无机盐及蛋白质的含量有关,A正确;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①的理化性质是相对稳定的,但不是不变的,D错误。

14.如图表示内环境稳态的部分调节机制。

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A.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有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等

B.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血浆中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

C.内环境由血液、组织液和淋巴组成

D.细胞不仅仅依赖于内环境,还参与内环境的形成和维持

答案 C

解析 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稳态调节的主要机制,A正确;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血浆中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B正确;内环境主要由血浆(不是血液)、组织液和淋巴组成,C错误;细胞的生活依赖于内环境,细胞也参与内环境的形成和维持,D正确。

15.以下关于内环境稳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①稳态就是指内环境的各种理化性质处于稳定状态 ②人体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 ③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的现代观点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机制 ④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很强的,即使外界环境剧变,人体也能保持稳态的平衡

A.①②B.①④

C.②③D.②④

答案 B

解析 内环境稳态指各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状态,这种动态平衡是通过机体的调节作用实现的,①错误;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当外界环境发生剧变时,内环境的稳态就会受到破坏,④错误。

16.下列关于内环境与稳态的看法,不正确的是(  )

A.恒温动物能较好地保持内环境的稳态

B.变温动物的内环境不可能保持稳态

C.高等动物体内有许多对酸碱度起缓冲作用的物质,以维持内环境中酸碱度的稳态

D.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必须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才能保证细胞的各项代谢活动的正常进行

答案 B

解析 所有多细胞生物都能实现内环境的稳定。

17.白蛋白是健康人血浆中含量最多的蛋白质,白蛋白在肝细胞内合成后,分泌进入血液循环而分布到身体各处。

下列有关白蛋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白蛋白增多,会引起组织水肿

B.白蛋白减少,会使血浆渗透压降低

C.白蛋白减少,O2运输能力减弱

D.白蛋白增多,可通过泌尿系统排出

答案 B

解析 血浆白蛋白增多,组织液会相对减少,不会引起组织水肿,A错误;白蛋白减少后,因为溶质减少,血浆渗透压降低,B正确;白蛋白不是运输氧气的,C错误;白蛋白不会随泌尿系统排出,D错误。

18.人体内环境必须保持相对稳定状态,才能保证组织细胞正常的生命活动。

下列各项生理活动中,与内环境的相对稳定无直接关系的是(  )

A.尿液和汗液的排出

B.血液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使呼吸加快

C.血液运输养料和废物

D.食物残渣形成粪便排出体外

答案 D

解析 消化道内的食物残渣形成粪便不属于内环境中发生的变化,因此与内环境稳态无直接关系。

19.下图为高等动物的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内环境从外界得到营养物质要通过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

B.代谢废物完全由③过程排出

C.内环境是由人体内的液体组成的

D.所有生物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都是通过内环境来实现的

答案 A

解析 代谢废物的排出通过泌尿系统,呼吸系统和皮肤等途径完成,泌尿系统只是主要的途径,B错误;内环境是由细胞外液组成的,而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C错误;单细胞生物的细胞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不用通过内环境这一媒介,D错误。

20.下图表示三种海蟹在其他环境条件一定时,不断改变海水盐度,它们血液浓度的变化情况(已知海水的浓度约为0.5mol/L),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①在较低浓度的海水中才能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是甲 ②无法判断甲、乙、丙调节内环境稳定能力的强弱

③调节内环境相对稳定能力最弱的是乙 ④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能力最强的是丙

A.①③④B.①③

C.③④D.②

答案 A

解析 乙种海蟹随着海水浓度的升高,血液浓度呈直线上升,调节内环境相对稳定能力最弱,甲在海水浓度低时还能维持血液浓度,但稍微高一点就不能调节稳定了,故其调节能力次之,丙在海水浓度低于正常海水浓度时,基本能够维持平衡,说明丙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能力最强。

二、非选择题

21.如图为某动物的某组织示意图,据图回答:

(1)若①为毛细血管壁,②是成熟的红细胞,则其余各部分的名称为:

③__________;④__________;⑤__________。

(2)写出下列各细胞的细胞外液(或内环境)。

细胞②的内环境是__________;细胞④的内环境是________;①结构的细胞所处的内环境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③、⑤都是代谢的场所,二者成分的最主要的差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③、④、⑤中CO2含量最高的是________。

(4)写出液体③、④、⑤三者之间的渗透关系:

____________(用箭头表示方向)。

答案 

(1)血浆 组织细胞(或细胞内液) 组织液

(2)血浆 组织液 血浆和组织液

(3)③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 ④

(4)③⑤④

解析 

(1)据图分析可知,①为毛细血管壁,②是成熟的红细胞,③是血浆,④是组织细胞(或细胞内液),⑤是组织液。

(2)细胞②是红细胞,其内环境是血浆;细胞④是组织细胞,其内环境是组织液;①是毛细血管壁细胞,其内环境是血浆和组织液。

(3)③、⑤分别是血浆和组织液,两者的主要区别是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

③、④、⑤分别是血浆、细胞内液和组织液,三者二氧化碳浓度最高的是细胞内液。

(4)血浆与组织液可以相互渗透,组织液和细胞内液也可以相互渗透。

22.人体血液中的O2与血红蛋白(Hb)结合,以氧合血红蛋白形式在血液中运输;大部分CO2在血浆中以HCO

的方式运输,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血浆中CO2主要来自____________________(生理过程)。

(2)CO2进入红细胞后,HCO

数量________。

根据细胞特点和HCO

的含量,可推测HCO

进入血浆的方式为________,这表明细胞膜具有________性。

(3)生成的H+与血红蛋白结合,引起血红蛋白的________发生改变,促进氧气释放并最后扩散到________中,供组织细胞吸收和利用。

(4)由于红细胞内________被消耗和________的进入,使细胞内渗透压升高,导致血浆中的水分子进入细胞。

答案 

(1)细胞的呼吸作用(或有氧呼吸或细胞呼吸)

(2)增加 协助扩散 选择透过

(3)空间结构 组织液

(4)水分子 Cl-(离子)

解析 

(1)血浆中CO2主要来自于有氧呼吸。

(2)据图,HCO

来自碳酸的分解,所以CO2进入红细胞后,HCO

数量增加。

再根据细胞内外HCO

的浓度以及离子进出细胞一般需要载体,可知其跨膜方式为协助扩散,表明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3)H+与血红蛋白结合,导致血红蛋白空间结构改变,促进氧气释放并扩散至血浆,进而进入组织液。

(4)据图可知,由于水的消耗和Cl-的进入,红细胞内渗透压升高。

23.如图是人体局部组织的模式图,①、②、③、④是构成人体体液的不同成分,请据图回答:

(1)人体内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称为________,它是由图中________(填序号)构成的。

(2)图中能直接相互交换物质的体液除了①与③外,还有________(填序号),毛细淋巴管壁细胞所处的内环境是________(填序号)。

(3)②中的酸碱度能维持在一个恒定的范围内,这与________________有关。

(4)营养不良的病人,因②中________降低,导致水分滞留在________(填序号)中,形成组织水肿现象。

答案 

(1)内环境 ②③④ 

(2)②和③ ③④

(3)血浆中的缓冲物质 (4)血浆渗透压 ③

解析 

(1)淋巴、血浆和组织液为细胞外液,共同构成人体内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称为内环境。

(2)图中能直接相互交换物质的体液有:

血浆和组织液,组织液和细胞内液,两者之间可交换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

毛细淋巴管壁细胞内侧为淋巴,外侧为组织液,故其生活的内环境是淋巴和组织液。

(3)血浆中的酸碱度能维持在一个恒定的范围内,这与血浆中的缓冲物质有关,可与进入的酸或碱反应,维持pH的相对稳定。

(4)营养不良的病人,因血浆蛋白减少,血浆渗透压降低,导致水分滞留在组织液中,形成组织水肿现象。

24.英国老年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发现,脑梗死病人脑中有新生神经元存在,这为治疗包括脑梗死在内的脑猝死提供了可能。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脑部神经元的直接生活环境是________(填“血浆”“组织液”或“淋巴”),血管阻塞使相关部位的内环境中化学成分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理化性质发生改变,从而导致神经元代谢________,最终导致细胞坏死,由此可知__________________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2)大脑中的兴奋产生与传递与体液中K+、Na+有关。

尝试构建人体内Na+、K+的动态平衡模型(在图中用箭头表示,不考虑红细胞、毛细血管壁等特殊细胞)。

(3)除图中所示的系统外,还可能有________系统直接参与Na+、K+的排出,由此可知________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答案 

(1)组织液 酸碱度、渗透压 紊乱 内环境稳态

(2)如图所示

(3)泌尿 内环境

解析 

(1)脑部神经元是组织细胞的一种,生活在组织液中,血管阻塞是一种病理反应,会影响内环境的稳定,会使内环境的化学成分和酸碱度、渗透压等理化性质发生改变,从而会导致细胞代谢活动发生紊乱,最终导致细胞坏死,因此可知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2)血浆中的无机盐离子与组织液可进行相互交换,组织细胞浸在组织液中,组织液中的无机盐离子可以进入细胞内,细胞内的无机盐离子也可以运出细胞进入到组织液中,消化道中的无机盐可通过吸收进入内环境。

(3)体内多余Na+、K+的排出还可能需通过泌尿系统,由此可知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25.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代谢等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稳态的维持需要调节。

请利用新鲜鸡血完成下列与稳态调节有关的问题:

(1)为了验证血浆中的无机盐含量对红细胞形态的影响,现提供加入柠檬酸钠溶液的新鲜鸡血、生理盐水、10%NaCl溶液、蒸馏水、试管、滴管、显微操作器材等,请设计实验,并预期结果。

A.方法步骤: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分别取3支试管内的混合液各1滴置于3张洁净的载玻片上,制成临时装片;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预期结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研究血浆能否维持pH稳定,某同学将血浆等量分装到2支洁净的试管甲、乙中,分别测定pH并记录,再向甲管中滴1滴5%的盐酸溶液,乙管中滴1滴1%的氢氧化钠溶液,振荡1min,再分别测定pH并记录。

①试评价并完善此方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有同学猜想血浆通过缓冲作用来维持pH的相对稳定,他需要的实验证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A.①取3支试管,编号甲、乙、丙,分别加入生理盐水、10%NaCl溶液、蒸馏水各2mL ②在3支试管中分别滴入1滴新鲜鸡血,振荡摇匀,放置5min ④显微镜观察红细胞的形态,并记录结果 B.在生理盐水中的红细胞保持原来的形状;在10%的NaCl溶液中的红细胞失水皱缩;在蒸馏水中的红细胞吸水破裂

(2)①缺少对照组,应再增设两个蒸馏水为对照组,处理方法同甲、乙两组 ②增设两个缓冲液对照组,处理方法同甲、乙两组,结果是加入盐酸、氢氧化钠溶液前后的pH基本不变

解析 设计实验步骤时要遵循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所以首先应该分组、编号(如:

甲、乙、丙),在取用实验材料和设计实验步骤时要注意“三等”——等量、等浓度、等条件,保持单一变量。

然后根据上述原则来设计和分析、评价实验。

本题考查稳态维持中,渗透压和pH维持稳定的机制,在实验过程中观察红细胞的形态时要用到显微镜,题干中指出本实验为验证实验,所以预期结果应与实验结论相符。

同时要注重对照原则的运用,如

(2)题中缺少对照组,应设计对照组,同时要注重单一变量原则的应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