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综合实践课.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232471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6.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英语综合实践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英语综合实践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英语综合实践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英语综合实践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英语综合实践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英语综合实践课.docx

《英语综合实践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英语综合实践课.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英语综合实践课.docx

英语综合实践课

英语综合实践课教案----小小英语表演家

(2010-06-2122:

41:

03)

转载

标签:

杂谈

活动名称:

小小英语表演家

活动目的:

    指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自设情景,自编对话,激发其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探索。

自主创造和运用语言交际的能力和创新精神,互相帮助和团结合作的精神。

活动内容分析:

学生经过二、三年多的英语学习,能进行一些简单的对话活动。

但是,如何综合运用己学知识、用正确的语音、语调进行实践交际活动是学生学习英语过程中的重点、难点。

因此,这课将通过活动重点解决这方面的问题。

活动准备:

丰富的活动背景、单词图片、实物、玩具等。

活动要求:

人人参与,主动参与。

自编对话合情合理,参与表演自然大方,语音、语调正确。

活动方法与顺序:

一、基本训练,创设语言氛围。

(三分钟)

1、同学们相互问候。

2、英语报数。

3、唱英文歌。

Head,shoulders,kneesandtoes

4、师生相互问候。

二、复习旧知。

(六分钟)老师说明活动要求:

以小组为单位,以图片为内容进行自由交谈。

(注:

这样的设计力图在提高复习强度的同时冲破课堂的柬缚,让学生在轻松、自由的环境中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去。

三、轻松三分钟。

(三分钟)

1、请语音、语调好的同学上台喊口令,其余学生听音做动作。

如:

Touchyournose/face/eye/.Standup.Sitdown….

2、齐唱英文歌。

Fly,fly,fly,thebutterfly.(注:

惜助此环节形成生动活泼的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他们在愉悦的情绪中进行下一环节的练习。

四、自设情景,表演对话。

(二十七分钟)老师交代活动的要求:

每一组同学选择实物,或者看图所给情景(Goshopping,利用老师带来头饰或照片人物介绍朋友家人等等)请利用它们为道具,自己编情景对话。

请按以下步骤进行:

1、Ora1practice,(口头练习)(四分钟)

要求:

口头讨论、练习,不动道具。

2、Choosetherole,thenpractice.(六分钟)

(角色实践)

要求:

进行角色分配,再利用道具在原地自设情景,练习对话。

3、Sayanddointhegroup,thenchoose4better

groups.四个大组,八个小组。

各小组在所属大组的表演区里表演对话,每个大组评出表演效果好的一组到全班展示。

4、Sayanddoinclass.(全班展示)(九分钟)

(1)全班展示。

(2)同学评价。

(注:

在道具方面,我选用了学生熟悉、喜爱的玩具、头饰用来扮演人物或角色。

引导学生进行购物语言的运用和介绍家人,朋友。

在表演中注重学生的自我评价,教师可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更能促使学生认真、主动参与这一活动,从而评价的结果是激发学生充分发展语言交际能力。

五、教师对活动情况进行总结。

(一分钟)拍照方法鼓励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的成就感,和学习兴趣。

英语综合实践课教案

——中外礼节

教学目的:

初一年级的学生刚转入英语的正规学习,如果一味地教学课本的内容太乏味,所以在第一课时学习问候语时,我便进行了中西方文化比较。

本节课通过对中外礼节的学习和比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学生的学习渠道,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增长学生的英语知识,教给学生归纳、比较、总结的方法,提高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

教学方式:

启发式

学习方式:

自查资料、讨论、比较、总结、归纳

教学课时:

一课时

课前,我把要上的课题告诉了学生,让他们注意多渠道地收集材料,如通过报刊、杂志、书籍和电脑。

既要有中国的礼节,也要有西方的礼节。

一、           将收集到的礼节文化按中西方分类进行汇总。

中西方礼仪在称谓称呼、见面交往礼节、宴客方面、禁忌与习俗

二、           请学生介绍各种礼节

1、称谓称呼方面

在西方,称呼是比较笼统的,一个称呼可以涵盖中国很多称呼。

例如,西方称呼男的为先生,称呼女的女士或小姐,而在我国“先生”第一解释是“教师”,是对教师最古老最悠久的称谓。

随着改革开放,先生已成为社会上最流行的尊称口语,西方人称”uncle”,可以涵盖我国的婶婶,伯母,姨。

他们对这些方面的关系也不如中国分明,中国父亲那边的为伯伯,姑姑,堂兄妹,母亲方为舅,姨,表兄妹。

在西方人们见面时喜欢直呼其名。

而在中国,人们喜欢加上职位,xx经理,xx总裁等。

这是身份与地位的象征,西方人很少用正式的头衔称呼别人,正式头衔用于法官。

高级政府官员、军官、医生、教授、高级宗教人士等。

2、交际语言方面

中国人通常是见面点头致意,握手或行拱手礼,微微欠身然后握手,而西方人认为欠身显得自卑,拥抱是最常见的见面礼与道别礼,亲吻礼与吻手礼也较为常见。

在我国除了见面和告辞时使用,在表示祝贺、感谢或互相鼓励时也使用。

发展到现在,被简单的“你好”,“再见”所取代。

可是西方的贴面礼、亲吻礼、吻身礼,让国人仍很不习惯接受。

中国在见面时喜欢客套的问去哪了?

有没有吃饭?

西方则认为这侵犯了他们的隐私,感到奇怪。

送客离开时,中国人习惯挽留,说“走好”“慢走”,而西方仅微笑作再见就可。

在宴客方面,喝酒,历来被中国人视为做生意、交朋友等社交场合不可缺少的一环。

中国通常遵循的是酒杯不能空茶水不能太满,在西方人他们通常喜欢啤酒、葡萄酒,不喜欢劝酒,他们的行为会随女主人的动作而进行。

中国是一个酒文化大国,几千年流传下来的酿酒工艺和人们赋予酒的美好寓意,使饮酒成为中国人宴请宾朋、交际应酬等活动中不可缺少的内容。

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酒文化也令老外折服,使他们也对中国的白酒满怀好奇心,但他们对中国酒桌上的强行劝酒有多反感。

就如我们正常的中国人对老外的贴面礼排斥一样。

在禁忌与习俗方面,中国人不喜欢说4,觉得8非常吉利,而西方人不喜欢13。

中国人视4为不吉利,因为与“死”同音;而在荷兰语中4却是个喜庆的数字,因为与荷兰语“庆祝”一词的发言相近。

如今中国人穿着打扮日趋西化,正式场合男女着装已与西方并无二异。

中国人通常会在女官员、女企业家、女学者、女明星面前遵循女士优先原则,却不理会女翻译、女导游、女陪同、女记者等。

而西方人对此一视同仁。

正式的公务场合或宴会上,遵守礼仪是自身良好修养的体现,也是对一同参加宴会的人的尊重。

三、           对材料进行补充完整

四、           布置作业:

将中西方礼节重新整理并进行比较

∙–中外宴会礼节

教学背景分析:

随着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不同地域的人们交往趋于亲密,但是,当原本因生活于不同地区而形成不同文化习惯的人们进行交际时,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了礼仪上的冲突,甚至发生善意的误会,出现尴尬的局面,这就迫切需要了解一些文化区别,本单元秉着了解异地文化,开拓视野为主旨,展开了各课的讨论话题。

教学目的:

主要介绍西方国家在宴会上与中国的具体不同之处,及这些不同之处所反映的东西方世界不同的思维习惯,价值观念,引导人们与文化习惯不同的人进行交际时,应尊重对方的文化习惯,避免出现误会和被误会的尴尬局面,结合课文,让学生意识到了解不同的文化特点对成功交际方面的重要性,使学生更热爱祖国文化,联系实际,鼓励学生介绍我们这个地方的就餐习惯、激发他们探索异域文化的积极主动性。

教学方式:

启发式

在课堂教学中巧妙运用教学艺术,适当安排小组讨论,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探讨文化区别的具体体现,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做中练,在做中巩固,从而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益,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学习方式:

自查资料、讨论、比较、总结、归纳

教学课时:

一课时

课前,把要上的课题告诉了学生,让他们注意多渠道地收集材料,如通过报刊、杂志、书籍和电脑。

既要有中国的礼节,也要有西方的礼节。

一、将收集到的礼节文化按中西方分类进行汇总。

中西方礼仪在称谓称呼、见面交往礼节、宴客方面、禁忌与习俗

二、请学生介绍宴会礼节

中国:

喝酒,历来被中国人视为做生意、交朋友等社交场合不可缺少的一环。

中国通常遵循的是酒杯不能空茶水不能太满,在西方人他们通常喜欢啤酒、葡萄酒,不喜欢劝酒,他们的行为会随女主人的动作而进行。

中国是一个酒文化大国,几千年流传下来的酿酒工艺和人们赋予酒的美好寓意,使饮酒成为中国人宴请宾朋、交际应酬等活动中不可缺少的内容。

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酒文化也令老外折服,使他们也对中国的白酒满怀好奇心,但他们对中国酒桌上的强行劝酒有多反感。

就如我们正常的中国人对老外的贴面礼排斥一样。

西方。

“整齐、清洁和保持安静”三项原则

(1)进餐时,应该尽可能地少一些声响,少一些动作。

(2)女主人一拿起餐巾时,你也就可以拿起你的餐巾,放在腿上。

有时餐巾中包有一只小面包,放在旁边的小碟上。

(3)餐巾如果很大,就双叠着放在腿上;如果很小,就全部打开。

千万别将餐巾别在领上或背心上,也不要在手中乱揉。

可以用餐巾的一角擦去嘴上或手指上的油渍或脏物。

千万别用它来擦刀叉或碗碟。

(4)正餐通常从汤开始。

在你座前最大的一把匙就是汤匙,它就在你的右边的盘子旁边。

不要错用放在桌子中间的那把匙子,因为那可能是取蔬菜和果酱用的。

(5)在女主人拿起她的匙子或叉子以前,客人不得食用任何一道菜。

女主人通常要等到每位客人都拿到菜后才开始。

当她拿起匙或叉时,那就意味着大家也可以那样做了。

(6)如果有鱼这道菜的话,它多半在汤以后送上,桌上可能有鱼的一把专用叉子,它也可能与吃肉的叉子相似,通常要小一些,总之,鱼叉放在肉叉的外侧离盘较远的一侧。

(7)通常在鱼上桌之前,鱼骨早就剔净了,如果你吃的那块鱼还有刺的话,你可以左手拿着面包卷,或一块面包,右手拿着刀子,把刺拨开。

西方餐桌礼仪的忌讳:

答应对方的邀请后如果临时有事要迟到甚至取消约会,必须事先通知对方。

赴会时稍迟是可以接受的,但若超过15分钟便会给对方不重视约会的坏印象。

1、使用餐具最基本的原则是由外至内,完成一道菜后侍奉收去该份餐具,按需要或会补上另一套刀叉。

2、吃肉类时(如牛扒)应从角落开始切,吃完一块再切下一块。

遇到不吃的部分或配菜,只需将它移到碟边。

3、如嘴里有东西要吐出来,应将叉子递到嘴边接出,或以手指取出,再移到碟子边沿。

整个过程要尽量不要引别人注意,之后自然地用餐便可。

4、遇到豆类或饭一类的配菜,可以左手握叉平放碟上,叉尖向上,再以刀子将豆类或饭轻拨到叉子上便可。

若需要调味料但伸手又取不到,可要求对方递给你,千万不要站起来俯前去取。

5、吃完抹手抹嘴切忌用餐巾大力擦,注意仪态用餐巾的一角轻轻印去嘴上或手指上的油渍便可。

6、就算凳子多舒服,坐姿都应该保持正直,不要靠在椅背上面。

进食时身体可略向前靠,两臂应紧贴身体,以免撞到隔壁。

7、吃完每碟菜之后,如将刀叉四边放,又或者打交叉乱放,非常难看。

正确方法是将刀叉并排放在碟上,-叉齿朝上

三、对材料进行补充完整

四、布置作业:

重新整理西方节,并与中国宴会礼进行比较

英语综合实践课教案

2009-12-1917:

25

英语综合实践课教案1

1学会辨认物品的所有者;

2、学会根据场景询问物品的所属,以及英语中对应的表达法;

3、学会如何写寻物启事和失物招领。

活动过程

活动1、找主人:

这是谁的┅┅?

课前准备:

教师收集一些学生物品:

书、笔记本、手表、铅笔、钢笔、尺子、铅笔盒、橡皮、书包等

活动步骤:

1、把课前收集的物品展示给学生,问他们这些东西是谁的。

2、询问几个学生某些物品是谁的,然后把学生的名字填在表格里。

3、让学生互相询问物品的主人。

当所有的学生都做完后,和他们一起确认这些物品的主人,并归还他们。

完成任务所需要的语言结构:

1.Isthisyourbook?

Yes,itis.It’smybook.

2.Isthatyourruler?

   No,itisn’t.It’sherruler.

活动2、介绍家人

课前准备:

学生课下准备两三张全家福照片。

活动步骤:

1、把4-6个学生分成一组。

2、小组活动,让学生互相介绍自己的父母。

3、每一组出一个学生向全班介绍自己组员的父母。

完成任务所需的语言结构:

1、Thisismymother.Hernameis…Thatismyfather.Hisnameis…

2、ThisisJack’sfather.Hisnameis…That’sJack’smother.Hernameis…

3、Ishisname…?

Ishername…?

活动3、寻物启事

Teacher:

Haveyoueverlostanything?

Howcouldyoufindit?

活动步骤:

1、先想想,你曾经丢过东西吗?

丢过什么?

2、你通常如何寻找自己丢失的东西呢?

3、写一份寻物启事,来寻找你丢失的东西。

4、四人一组,把你的寻物启事读给你同组的人听。

完成任务所需要的语言结构:

1.  Mybookis…

2.  Mynameis…

3.  Pleasecall928-6820

英语综合实践课教案  2

                                                                        活动内容:

生日快乐

教学过程:

一、介绍词汇

教师在介绍和讲解重要词汇时,手指着每个月。

1、让学生翻开课本。

2、教师放录音,学生听并指着每个月。

3、教师再放一遍录音,学生听并重复。

二、对话

1、教师放录音,学生听并指着每个人。

----When’syourbirthday?

----InMarch.

2、再放一遍录音,学生听并重复。

3、问学生的生日是几月,让学生回答。

4、让学生互问他们的生日。

三、活动

1、用“全部动作反应法”介绍指令。

2、教师放录音,学生听并指着每张生日的图。

1)Singasong.

2)Blowoutthecandles.

3)Openyourpresent.

Shakeit.

Guess.

Openit.

4)Eatbirthdaycake.

3、再放一遍录音,学生听并重复。

四、任务

月份与季节宾果游戏。

学生给每个图上色,并裁下卡片。

学生把卡片打乱,排成一个4*4的格子。

变化:

学生可从有他们出生月份的正面朝下的卡片开始玩游戏。

五、让我们来唱歌

1、教师放录音,学生听。

Happybirthday,Happybirthday.

Happybirthdaytoyou.

Whatmonthisit?

July.

Howoldareyou?

Nine.

Whosebirthdayisit?

Mine.

Allright.

2、教师放录音,学生跟着唱。

3、学生唱,把名字、生日、年龄都换成他们自己的。

生的名字…

英语综合实践课教案(转)

教学2010-06-2215:

48:

27阅读179评论0

英语综合实践课教案

——中外节日异同

教学目的:

通过对中外节日的学习和比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学生的学习渠道,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增长学生的英语知识,教给学生归纳、比较、总结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

教学方式:

启发式

学习方式:

自查资料、讨论、比较、总结、归纳

教学课时:

三课时

第一课时

课前,我把要上的课题告诉了学生,让他们注意多渠道地收集材料,如通过报刊、杂志、书籍和电脑。

既要有中国的节日(含来历、时间和庆祝活动),也要有西方的节日。

一、           将收集到的节日名称按中西方分类并按时间的顺序进行汇总

二、           请学生介绍各个节日的来历和庆祝活动

三、           对材料进行补充完整

四、           布置作业:

将中西方节日重新整理并进行比较

教学反思

(一)

这节课基本上按计划进行,学生对中西方节日有着浓厚的兴趣,也有一定的了解。

他们按照老师的吩咐,查阅报刊、书籍或通过网上搜索资料,进行了一番准备。

课堂上气氛活跃,学生兴趣盎然,踊跃发言。

但是反映出了一个问题,就是学生对这些节日的一知半解,了解得不全面,甚至还出现了一些错误的信息。

所以有必要对学生的态度进行纠正。

另外就是由于教学设备限制和条件限制没能提供一些彩色图片和网上显示,没能让学生比较全面地体验到那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第二课时

一、           将小组长的比较结果抄写在黑板上,供全体学生修正

二、           老师重点将中国的春节和西方的圣诞节进行比较

三、           布置作业:

1.   将材料进行归纳和总结   

2.   讲讲从这一主题的学习中,学到了什么

教学反思

(二)

课堂上学生都能踊跃发言,积极参与。

从学生课堂上气氛来讲是成功的,但是从学生完成作业的角度来讲是不太令人满意的。

学生所作的比较缺乏系统性和针对性,也不够全面。

同时由于条件的限制,讲解也做不到形象和生动。

第三课时

一、           检查学生的总结结果

二、           让学生自由发言,说说他们的收获

教学反思(三)

这堂课学生畅所欲言,讲了他们在没有上这些课之前,对西方节日的知之不多到现在的知道一些:

讲了他们如何收集材料等等。

从学生的自我阐述中,我发现学生收集材料的能力还是比较差,各方面的综合素质还得提高。

课堂上感觉老师要讲的还是比较多,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差,动手能力不够,学习渠道窄。

老师在课堂上所提的问题能回答的同学很少。

三节课上下来,我觉得今后还应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综合学习能力,括宽学生的学习渠道,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以便课堂上老师能更好地教学。

 

城市初中综合实践课教学模式的研究

城市初中综合实践课教学模式的研究

一、课题的提出

     综合实践活动是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应运而生的新型课程。

20世纪90年代初期,活动课程被首次正式纳入九年义务教育课程计划,我国中小学长期实行的以学科课程为主体的单一课程结构由此得到根本改观。

2001年6月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规定:

"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

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

"具体内容可结合本地本校实际自主开发和选用。

综合实践活动的设置,必将对中小学课程、教学改革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设置综合实践活动,是落实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大举措,是新的教育教学观、课程价值观在课程教学领域的具体体现。

这类新课程的开设,对于丰富课程类型,切实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和教师教学观、课程观的更新,将发挥独特的作用。

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主要是为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培养学生对社会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兴趣,了解信息技术、劳动技术、社区服务和探究活动的一些常识,使学生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交往协作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以及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塑造完美人格,形成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自我的责任感。

     由于综合实践课的内容需结合本地本校实际情况,回上城市初中学校的特点,实践课教学方法及教学模式与常规课堂教学有所差别。

二、课题研究方法与策略

     本课题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并结合实验法和经验总结法。

通过对照组的比较,总结出多种综合实践课成功教学的典型案例,为教学模式研究提供确凿的资料。

三、课题研究对象

     常熟市第一中学2002级初一学生(812人)。

在自然状态下,在不打乱编班和教学秩序的情况下,随机选择若干班级,并随机确定实验班与对照班。

四、课题研究目标与任务

 

1.课题研究目标

  ①通过课题研究,探索城市初中综合实践课教学的基本方法、途径、教学模式,为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整体教学质量提供经验。

  ②通过课题研究,让学生学习采集信息,资料等素材的方法,并学会整理和利用获取的素材,运用多学科知识撰写实践报告和制作作品,从而提高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③通过课题研究,让学生更好地认识家乡、学校,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感。

同时增强学生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④通过课题研究,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⑤总结出多个综合实践课成功教学的案例。

 

2.课题研究任务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①以综合实践活动为载体,有机地融洽、渗透多学科的综合实践教学模式。

  ②影响综合实践课教学的主要因素和问题

  ③综合实践课教学对提高教学质量,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作用和意义。

   ④综合实践课教学与常规课堂教学的关系。

  ⑤编写一套符合我校情况的具有自身特色的综合实践教学校本课程。

  重点:

  ⑥以实践活动为载体,融洽、渗透多学科知识的综合实践课教学模式。

难点:

  ⑦以实践活动为载体,融洽、渗透多学科知识的综合实践课教学模式。

五、指导思想与课题设计

1.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

    ①贯彻---主席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②《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③《二十一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

    ④《九年义务教育活动课程指导纲要》(试行)

    ⑤《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试行)

    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2.实验假设

法`有步骤、有计划地开展综合实践课教学活动,就有利于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精神,有利于学科间知识的迁移、渗透,也有利于提高学生求知欲和创新意识,达到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六、课题研究的实施步骤

1、准备阶段:

2002、10~2003、1

     确立实验研究课题,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订具体实验研究计划,收集数据,理论学习,申报立项。

2、实施阶段:

2003、1~2003、7

    ①实验现状分析调查,进行实验操作,反复进行探究活动操作,积累资料。

    ②实施过程中要强调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学习自由度以及各种外显的自主参与活动的条件,让学生主动实践和亲身体验。

    ③教学活动的形式丰富多样,可实践操作、专题研究、亲身体验、尝试实验等,并注重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发现,从不同的角度对生活、社会问题和科学现象进行研究,自己去发现问题并作出结论。

    ④组织形式要灵活多变,既有培养独立精神的个人活动,也有体现合作精神的小组活动。

3、中期评估阶段:

2003、9~2003、12

    ①进行阶段性总结,上公开教学活动、展示成果、进一步探究实验结果、解释探究实验成果、撰写实验论文。

②走校本课程之路。

4、总结阶段:

2004、1~2004、6

     撰写结题报告和相关论文,汇总探究实验资料,展示研究成果,并申报结题。

七、课题研究的措施与保障

     1、取得领导的支持与关心;

     2、每阶段、要有计划、有总结;

     3、定期做好对照班与实验班教学效果的评估及相应数据的处理。

八、课题研究的成果形式

     1、分段总结并努力将成果发表于各级报刊上,特别是国内有影响的期刊上,从而取专家与同仁的认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