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文成中学届高三第八次模拟考试语文.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232335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1.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文成中学届高三第八次模拟考试语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浙江文成中学届高三第八次模拟考试语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浙江文成中学届高三第八次模拟考试语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浙江文成中学届高三第八次模拟考试语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浙江文成中学届高三第八次模拟考试语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江文成中学届高三第八次模拟考试语文.docx

《浙江文成中学届高三第八次模拟考试语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文成中学届高三第八次模拟考试语文.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浙江文成中学届高三第八次模拟考试语文.docx

浙江文成中学届高三第八次模拟考试语文

浙江文成中学2011届高三第八次模拟考试语文

试题精粹

05-141122

 

浙江文成中学

2011届高三第八次模拟考试

语文试题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

150分钟)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熨帖(yù)    怃然(wǔ)    轧钢厂(zhá)    悄无声息(qiǎo)

B.瓦砾(lì)    癖好(pǐ)    和稀泥(huó)    差之毫厘(chā)

C.盘桓(huán)  嫉恨(jí)    刽子手(kuài)   垂涎三尺(xián)

D.奢靡(mǐ)    供职(gòng)  涮羊肉(shuàn)  硕果累累(léi)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每当换季的时候有些人总会发现皮肤干燥,搔痒难忍,却并没有明确的部位,抓

挠也无处下手,这其实是血液中的维生素含量过低造成的。

B.城亦如人,性情品味各异:

杭州水灵飘逸如妙龄女子,北京方正权重有天子龙颜;

上海乃华丽世家几经事变奢华不改,广州却是新起富豪独据南天。

C.性格锐利强悍的孟子,在现实生活面前无奈地且战且退的同时,爆发出中国知识

分子的第一声尖厉、刺耳的呐喊,为中国知识分子的领地树起了原始的木栅栏。

D.那残断的枝桠,萎缩的树干,不太振作的针叶,留下了太多的时光痕迹,好像时

间在古老的身躯里凝滞住了,不免给人老态龙钟的印象。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公安局长女儿公务员考试取得99分的事件,暴露出部分官员以权谋私的特权行为,使得一些不符合招考条件的人员得以登堂入室,进入政府部门工作。

B.青春、时尚、流行,似乎成了某些选秀类节目的清规戒律,以致脱离了它的艺术为上、全民舞台的属性,渐渐滑落到时尚娱乐至上的地步。

C.小说家很像一个修行的人,虽然穿行在繁华世界里,但是内心会有那种在深山古刹的清寂感。

修习好了心性,不管世态如何变幻,他们都会安之若素。

D.锦绣家园社区的张大妈是大家公认的热心人,一听说南方遭受严重旱灾,马上义形于色,不仅自己带头捐款,还积极协助动员社区群众参加赈灾行动。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且语意明确的一句是(   )

A.世博会杭州城市实践馆以当代艺术手法与传统造型,结合少量高科技影像技术,

形成一种未完成之感,用以暗示杭城发展正在进行时。

B.赖声川导演的融入了越剧因素的《新暗恋桃花源》在杭州受到热捧,首场演出门票

在开演一周前就全部售罄。

C.全球温室气体减排无论幅度大小,都为减缓地球温度的不断上升和海平面的持续上涨提供了可能。

D.水库露底、河水断流、农田龟裂、水井干涸……我国西南正遭受着60年来最为严重的特大干旱,其中云南和广西的部分地区的旱情甚至百年一遇。

 

 

 

5.在上海世博会上,被称为“竹立方”的浙江馆倍受游客欢迎,不少游客还在出口处游客留言簿上留言表达由衷的赞叹。

其中有位游客为浙江馆拟写了下面这副对联,但是结构、语序已被打乱。

请运用相关知识,重新整合对联。

(4分)

青瓷碗上    细雨裁枝    画活西湖柳

春风舞墨    世博园争芳   竹立方间

6.概括下面文段的主要信息,不超过20字。

(3分)

今年4月,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房产新政,旨在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势头。

5月7日,北京楼市调控新政出台后首次招标出让土地。

北京大兴区和延庆区的两宗土地以底价成交。

而另一重头地块北京顺义区的地块却由于5家开发商的报价均低于政府底价而导致流拍。

现场有开发商表示,底价过高。

有业内人士表示,开发商已放低了地价的预期。

对此,地产大腕潘石屹感叹“这下没人抢地王了”。

同日,上海也进行了楼市新政后的首次土地竞拍,5幅住宅用地开拍。

其中商住性质的新江湾城C4地块出让爆冷,仅有2家参与竞买,最终由新江湾城的土地一级开发商上海城投以11.08亿元的底价获得。

新江湾城地块曾多次拍出“地王”,C4地块仅以拍卖底价成交,相对周边地块的楼板价,跌去了三分之一。

业内人士分析,这显示出严厉政策调控的楼市新环境,让开发商的拿地行为回归理性。

7.2011年3月11日14点46分,日本东北和关东地区发生国内观测史上最大的里氏8.8级地震,地震引发的海啸波及从北海道到冲绳的大范围地区,最高达到10米。

团委、学生会决定发起一场以“心系日本,我们风雨同舟”为主题的捐款赈灾活动。

为此,特向全体同学发出一份倡议书,倡议全校同学奉献爱心,援助日本,帮助日本人民渡过难关。

请将下面这份倡议书补充完整,要求主题集中,感情真挚,表达流畅,富有文采,不少于80字。

(5分)

倡议书

亲爱的同学们:

汶川、海地大地震的惨痛记忆尚未抹去,日本宫城大地震的悲讯又接踵而至!

截至3月12日,死亡人数已上升至287人,有1012人失踪。

由于部分地区灾情严重,预计死亡人数还将继续上升。

当我们看到这个数字,看到每一篇新闻报道的时候,我们的心怎能平静?

为此,团委、学生会向全体同学发出倡议:

 

 

 

 

 

 

 

 

 

 

 

 

 

 

 

 

 

 

 

 

 

 

 

 

 

 

 

 

 

 

朋友们,请发动您身边的每一个人,为灾区送去来自我们的问候,和力所能及的经济捐助,协力支援灾区群众医治创伤,重建家园,共同夺取抗震救灾斗争的胜利!

团委、学生会

2011年3月25日

二、现代文阅读(共29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1题。

(12分)

作为符号的丧家狗(节选)

      北大教授李零评孔子为“丧家狗”,这一惹眼词汇,引起热烈争论。

不管是否懂《论语》,不管是否读《丧家狗》,以骂李零为卫道者有之,以骂儒家为捍卫自由者有之。

      事实上,这种把孔子双重符号化的结果,便是人们用各种主义、派别的词汇,去肢解孔子的形象,肢解《论语》的精神,而在各自的符号泡沫中进行言辞争执。

以至于“丧家狗”也成为一个符号,标出崇儒与反儒两种立场。

而“丧家狗”的说法,不但解构了孔子作为“至圣”的形象,甚至解构了“先师”的价值,乃至把他降格为一个千疮百孔的公共知识分子。

      李零在自序中这样概括孔子形象:

“孔子不是圣,只是人,一个出身卑贱,却以古代贵族(真君子)为立身标准的人;一个好古敏求,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传递古代文化,教人阅读经典的人;一个有道德学问,却无权无势,敢于批评当世权贵的人;一个四处游说,替统治者操心,拼命劝他们改邪归正的人;一个古道热肠,梦想恢复周公之治,安定天下百姓的人。

他很惶惶,也很无奈,唇焦口燥,颠沛流离,像条无家可归的流浪狗。

”在历史上,孔子的形象,曾经被文学家披上“素王”的华衮,被专制皇帝戴上“大成至圣文宣王”的危冠,被康有为和孔教会推上“教主”的宝座,被冯友兰等哲学史家“祛魅”为“老教师匠”,到了李零的笔下,孔子被褪去一切神秘性、神圣性,变得时髦如我们所熟悉的“公共知识分子”。

      如果仅此而已,尚不引人注意,李零接着又说:

“任何怀抱理想,在现实世界找不到精神家园的人,都是丧家狗。

      在现在的那些“怀抱理想”,却“找不到精神家园”的人之中,恐怕没有太多的人,会心甘情愿地接受“丧家狗”这样一个“桂冠”。

任何一个词语,都是在一定的时代语义环境中彰显其意义。

随着时代的变化,语境的变化,词语的语义也会产生变化。

比如《论语·公冶长》里面,孔子赞扬宁武子,说他“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

并评价他:

“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这是“愚不可及”一词的源头。

今天如果有人在现代汉语的语境中夸某人“愚不可及”,肯定要挨嘴巴。

      孔子一生,心怀周政,惶惶奔走于列国之间,其道不彰,退而修六经。

他的很多言论和思想,已经通过制度、习俗、语言符号进入人们的生活世界,成为汉语人共同的思想源头。

从这一角度来看,孔子即便不是孔庙中皇冠龙衣的孔子,不是教堂里神圣无比的孔子,但其圣贤先师的地位,却是无可否认的。

      解《论语》之书,起名为“丧家狗”,到底是为“丧家狗”一词正名,还是矮化孔子,一目了然。

如果解《圣经》的,因为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就理直气壮地起一个《死囚犯》的书名,解佛经的,因为佛陀四方行乞,便来一个《老乞丐》的书名,无论如何,都是解构过度。

8.下列评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邦无道则愚”中的“愚”是指装傻充楞,与“邦有道则知”的“知”正好相对。

      B.“愚不可及”一词在今天仍然有着鲜活的生命力,继承了孔子彼时彼地的思想内涵。

      C.在孔子眼中,“邦无道则愚”的境界并非一般人所能达到。

      D.孔子评价宁武子的典故告诉我们,时至今日,李零所言的“丧家狗”已不再是本原面目。

9.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

      A.在今天,孔子直接引发了崇儒和反儒两种立场之争。

      B.人们用各种主义、派别的词汇,去肢解孔子的形象,肢解《论语》的精神,这说

明人们把孔子符号化了。

      C.以李零为代表,任何怀抱理想,在现实世界找不到精神家园的知识分子均认同孔

子是他们的鼻祖。

      D.孔子已经被褪去神秘性、神圣性,被重新定位为我们所熟悉的“公共知识分子”。

10.请用简洁的语言给文章补充一个合适的结尾。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5题。

(20分)

汉家寨

张承志

那是大风景和大地貌荟集的一个点。

我从天山大坂上下来,心被四野的宁寂——那充斥天宇六合的恐怖一样的死寂包裹着,听着马蹄声单调地试探着和这静默碰击,不由得屏住了呼吸。

     那时,我独自一人,八面十方数百里内只有我一人单骑,向导已经返回了。

在那种过于雄大磅礴的荒凉自然之中,我觉得自己渺小得连悲哀都是徒劳。

就这样,走近了汉家寨。

仅仅有一炷烟在怅怅升起,猛然间感到所谓“大漠孤烟直”并没有写出一种残酷。

汉家寨只是几间破泥屋;它坐落在新疆吐鲁番北、天山以南的一片铁灰色的砾石戈壁正中。

无植被的枯山像铁渣堆一样,在三个方向汇指着它——三道裸山之间,是三条巨流般的黑戈壁,寸草不生,平平地铺向三个可怕的远方。

因此,地图上又标着另一个地名叫三岔口;这个地点在以后我的生涯中总是被我反复回忆,咀嚼吟味,我总是无法忘记它。

仿佛它是我人生的答案。

我走进汉家寨时,天色昏暮了,太阳仍在肆虐,阳光射入眼帘时,一瞬间觉得疼痛。

可是,那种将结束的白炽已经变了,汉家寨日落前的眩目白昼中已经有一种寒气存在。

几间破泥屋里,看来住着几户人。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有了这样一个地名。

新疆的汉语地名大多起源久远,汉代以来这里便有中原人屯垦生息,唐宋时又设府置县,使无望的甘陕移民迁到了这种异域。

真是异域——三道巨大空茫的戈壁滩一望无尽,前是无人烟的盐碱低地,后是无植被的红石高山;汉家寨,如一枚被人丢弃的棋子,如一粒生锈的铁丸,孤零零地存在于这巨大得恐怖的大自然中。

三个方向都像恐怖的暗示。

我只敢张望,再也不敢朝那些入口催动一下马匹了。

独自伫立在汉家寨下午的阳光里,我看见自己的影子一直拖向地平线,又黑又长。

三面平坦坦的铁色砾石滩上,都反射着灼烫的亮光,像热带的海面。

 

默立久了,突然意识到什么。

过头来,左右两座泥屋门口,各有一个人盯着我。

一个是位老汉,一个是七八岁的小女孩。

他们痴痴盯着我。

我猜他们已经好久没有见过外来人了。

老少两人都是汉人服饰;一瞬间我明白了,这地方确实叫做汉家寨。

我想了想,指着一道戈壁问道:

它通到哪里﹖ 

老人摇摇头。

女孩不眨眼地盯着我。

 

我又指着另一道:

这条路呢﹖

老人只微微摇了一下头,便不动了。

女孩还是那么盯住我不眨眼睛。

犹豫了一下,我费劲地指向最后一条戈壁滩。

太阳正向那里滑下,白炽得令人无法瞭望。

地平线上铁色熔成银色,闪烁着数不清的亮点。

我刚刚指着,还没有开口,那老移民突然钻进了泥屋。

我呆呆地举着手站在原地。

那小姑娘一动不动,她一直凝视着我,不知是为了什么。

这女孩穿一件破红花棉袄,污黑的棉絮露在肩上襟上。

她的眼睛黑亮——好多年以后,我总觉得那便是我女儿的眼睛。

在那块绝地里,他们究竟怎样生存下来,种什么,吃什么,至今仍是一个谜。

但是这不是幻觉也不是神话。

汉家寨可以在任何一张好一点的地图上找到。

《宋史·高昌传》据使臣王延德旅行记,有“又两日至汉家砦”之语,砦就是寨,都是人坚守的地方。

从宋至今,汉家寨至少已经坚守着生存了一千多年了。

独自再面对着那三面绝境,我心里想:

这里一定还是有一口食可觅,人一定还是能找到一种生存下去的手段。

次日下午,我离开了汉家寨,继续向吐鲁番盆地前行。

大地倾斜得更急剧了;笔直的斜面上,几百里铺伸的黑砾石齐齐地晃闪着白光。

回首天山,整个南麓都浮升出来了,峥嵘嶙峋,难以言状。

俯瞰前方的吐鲁番,蜃气中已经隐约现出了绿洲的轮廓。

在如此悲凉严峻的风景中上路,心中涌起一股决绝的气概。

我走下第一道坡坎时,回身来想再看看汉家寨。

它已经被起伏的戈壁滩遮住了一半,只露出泥屋的屋顶窗洞。

千年以来,人为着让生命存活曾忍受了多少辛苦,像我这样的人是无法揣测的。

我只是隐隐感到了人的坚守,感到了那坚守如这风景一般苍凉广阔。

  

从那一日起,无论我走到哪里,都在不知不觉之间,坚守着什么。

                                                                           (本文有删节)

 

11.把汉家寨比作“一枚被人丢弃的棋子”“一粒生锈的铁丸”,写出了汉家寨的什么特点?

流露出怎样的情感?

(4分)

12.突出描写了一个“老汉”和一个“七八岁的小女孩”,有什么用意?

(4分)

13.解释下面两句话在文中的含义:

(4分)

①猛然间感到所谓“大漠孤烟直”并没有写出一种残酷。

②仿佛它是我人生的答案。

14、文中多次出现“坚守”一词,请结合全文探究其内涵。

(5分)

15、文中有大量的景物描写,你认为有必要吗?

请结合原文举一例加以说明。

(3分)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37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20题。

(18分)

醉白堂记

【宋】苏轼

故魏国忠献韩公①,作堂于私第之池上,名之曰“醉白”。

取乐天《池上》之诗,以为醉白堂之歌。

意若有羡于乐天而不及者。

天下之士,闻而疑之,以为公既已无愧于伊、周②矣,而犹有羡于乐天,何哉?

轼闻而笑曰:

公岂独有羡于乐天而已乎?

方且愿为寻常无闻之人而不可得者。

天之

生是人也,将使任天下之重,则寒者求衣,饥者求食,凡不获者求得。

苟有以与之,将不胜其求。

是以终身处乎忧患之域,而行乎利害之涂,岂其所欲哉!

夫忠献公既已相三帝安天下矣,浩然将归老于家,而天下共挽而留之,莫释也。

当是时,其有羡于乐天,无足怪者。

然以乐天之平生而求之於公,较其所得之厚薄浅深,孰有孰无,则后世之论,有不可欺者矣。

文致太平,武定乱略,谋安宗庙,而不自以为功。

急贤才,轻爵禄,而士不知其恩。

杀伐果敢,而六军安之。

四夷八蛮想闻其风采,而天下以其身为安危。

此公之所有,而乐天之所无也。

乞身于强健之时,退居十有五年,日与其朋友赋诗饮酒,尽山水园池之乐。

府有余帛,廪有余粟,而家有声伎之奉。

此乐天之所有,而公之所无也。

忠言嘉谋,效于当时,而文采表于后世。

死生穷达,不易其操,而道德高于古人。

此公与乐天之所同也。

公既不以其所有自多,亦不以其所无自少,将推其同者而自托焉。

方其寓形于一醉也,齐得丧,忘祸福,混贵贱,等贤愚,同乎万物,而与造物者游,非独自比于乐天而已。

古之君子其处己也厚其取名也廉是以实浮于名而世诵其美不厌以孔子之圣而自比于老彭自同于丘明自以为不如颜渊。

后之君子,实则不至,而皆有侈心焉。

臧武仲自以为圣,白圭自以为禹,司马长卿自以为相如,扬雄自以为孟轲,崔浩自以为子房,然世终莫之许也。

由此观之,忠献公之贤于人也远矣。

昔公尝告其子忠彦,将求文于轼以为记而未果。

既葬,忠彦以告,轼以为义不得辞也,乃泣而书之。

【注】①魏国忠献韩公:

即韩琦,谥忠献。

②伊周:

指商伊尹和西周周公旦。

16.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而文采表于后世       表:

表露      

B.文致太平             致:

传达

C.而皆有侈心焉         侈:

夸大      

D.方其寓形于一醉也     寓:

寄托

17.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乃泣而书之                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B.岂其所欲哉                且行千里,其谁不知  

C.忠献公之贤于人也远矣     “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D.忠彦以告                  皆好辞而以赋见称  

1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首叙明建堂和命名的来由,并由“醉白”二字推出“有羡于乐天而不及者”

的猜想,从而在读者面前设下悬疑。

B.通过古之君子与后之君子的比较,来说明真正君子的品德和行为远远超过他

们的名声,从而烘托出韩琦就是一位难得的君子。

C.文章通过对韩白的比较,颂扬了韩琦才华出众,功勋卓著,却不以功高自诩的谦

谨态度,也否定了他恬退的志趣。

D.文章议论风生,文思翻涌,似远实近,似泛实切,颇能直现出苏文汪洋恣肆的艺

术风格。

19.把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公既不以其所有自多,亦不以其所无自少。

(2)崔浩自以为子房,然世终莫之许也。

20.用斜线(/)给文中划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

古之君子其处己也厚其取名也廉是以实浮于名而世诵其美不厌以孔子之圣而自比于老彭自同于丘明自以为不如颜

(二)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21—22题。

(6分)

江城子

段成己①

   阶前流水玉鸣渠。

爱吾庐,惬幽居。

屋上青山,山鸟喜相呼。

少日功名空自许,今老矣,欲何如。

   闲来活计未全疏。

月边渔,雨边锄。

花底风来,吹乱读残书。

谁唤九原摩诘②起,凭画作、倦游图。

【注】①段成己,金末正大间进士,曾任宜阳主簿。

金亡,与兄避居龙门山。

兄殁后,闭门读书,近四十年。

元世祖忽必烈降诏征为平阳府儒学提举,坚拒不赴。

②九原,指墓地;摩诘,唐王维字摩诘。

③游:

即宦游,外出做官。

21.词的上阙运用          修辞描写出了                  的环境。

(2分)

22.这首词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情感?

请作简要分析。

(4分)

                                                                                                                                                                       

                                                                                      

(三)阅读甲、乙两则文字,完成23—24题。

(7分)

      叔孙武叔语大夫于朝曰:

“子贡贤于仲尼。

”子服景伯以告子贡。

子贡曰;“譬之宫墙,赐之墙也及肩,窥见室家之好。

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类,百官之富。

得其门者或寡矣。

夫子之云,不亦宜乎!

”(《论语》19.23)

23.

(1)《论语》中经常拿屋舍厅堂来比喻一个人的学问造诣,例如上述文字中子贡就把孔子的学问比作数仞之高墙,而孔子也曾称子路的学问已经入门,但还未达到一定的境界,由此可以提炼成语____________。

(1分)

  

(2)子贡的说法发人深省,按照他的说法,“夫子之云,不亦宜乎!

”叔孙武叔的话宜于何处?

请做评价。

(3分)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最能代表儒家思想,《论语》是他思想的精华,自然也就传达了儒家思想的核心——仁。

不管他要说什么,其最终目的就是教人们一定要仁慈,别人打了你的左脸,一定要把自己的右脸伸过去,只有这样才显得仁慈。

24.上面这段文字对儒家“仁”的思想理解是否正确。

请简要说明。

(3分)

                                                                     (四)古诗文默写。

(6分)

25.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只选3小题)

(1)近自托于无能之辞,               ,考之行事,                  。

(司

马迁《报任安书》)

(2)连峰去天不盈尺,                。

               ,砯崖石万壑雷。

(李

白《蜀道难》)

(3)            ,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杨柳岸晓风残月。

(柳永《雨霖铃》)

(4)歌台暖响,        ;舞殿冷袖,         。

(杜牧《阿房宫赋》)

(5)映阶碧草自春色,            。

          ,两朝开济老臣心。

(杜甫《蜀相》)

四作文(60分)

26.阅读下面这首小诗,按要求完成作文。

       孩提时,我摔倒了/嚷着要大人抱起我

妈妈说,有人帮你是你的福运/自己起来才是生活的常态……

       失恋时,我流泪了/ 关上心门不再相信爱情

       妈妈说,有人相伴是你的福运/寻寻觅觅才是生活的常态……

年老时,疾病宣判了我的生命期限/ 我对孩子说,曾经拥有是我的福运

终要告别才是生活的常态……

这首诗能引起你怎样的联想与感悟?

请根据材料,写一篇文章,可讲述你自己或身边的故事,抒发你的真情实感,也可阐明你的思想观点。

要求:

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

字;④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第一节                                                       A(和稀泥huòC刽子手guìD奢靡mí)

2.D【A.搔—瘙  B.事—世  据—踞   C.树—竖】

3.C(A.“登堂入室”比喻学识或技艺逐渐达到相当高的水平,这里不合语境。

B.“清规戒律”泛指规章制度,多指束缚人的死板的规章制度。

D.“义形于色”是指义愤之气显露在脸上。

不合语境)  

4.C【A.成分残缺“以……为主”;B.累赘,“全部”“售罄”重复;D.“云南和广西的部分地区”产生歧义】

5.上联:

春风舞墨青瓷碗上画活西湖柳   下联:

细雨裁枝竹立方间争芳世博园(4分)

6.楼市新政促使京沪开发商理性拿地。

(3分)

【“楼市新政”1分;“开发商”1分;“理性拿地”1分】

 

二、现代文阅读(共29分,其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