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北京观后感word版本 12页.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231667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0.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流浪北京观后感word版本 12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流浪北京观后感word版本 12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流浪北京观后感word版本 12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流浪北京观后感word版本 12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流浪北京观后感word版本 12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流浪北京观后感word版本 12页.docx

《流浪北京观后感word版本 12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流浪北京观后感word版本 12页.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流浪北京观后感word版本 12页.docx

流浪北京观后感word版本12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流浪北京观后感

篇一:

流浪北京观后感

《流浪北京》观后感

看完《流浪北京》这部影片,如此真实地看到那么一群特殊的、独特的人的生活,我其实从心底里是敬佩的、羡慕的他们的。

看着他们所追求的生活方式,努力抓住自己真正想要的,做自己喜欢的想做的,我突然就想起了一部影片的台词:

玫瑰花蕊。

我已经不记得那部影片的名字了,只是依稀记得故事讲述的是一个记者在听到一位功成名就的老人离世前吐露出“玫瑰花蕊”这四个字时的叹息、失落和哀伤后,决定亲自去探究解答这个临终话语的含义。

记者经过各方探寻,最后得出的最为可靠的结论是:

老人虽然拥有了世人渴望的一切,事业、家庭、爱情,但到了生命的尽头却只留深深的叹息。

那玫瑰花蕊所指的就是老人的心里最初的未能实现的梦想和人生,珍贵的犹如玫瑰花蕊。

再看几位北漂艺术家,他们在自己最年轻的最灿烂的岁月里,敢于直视自己的梦想和追求,甚至可以为之奉献自己的生命。

这种勇敢在芸芸众生之中其实是没有多少人敢于去尝试的,甚至能够一直坚持下去。

说到这些六零后,就不得不谈到那个时代的特殊背景。

出生于六十年代的他们,在青春期正赶上我国改革开放的浪潮。

在东方这个古老文明的国度经历了几度创伤,知识被忽视,艺术被泯灭的灾难后,它终于迎来了文明的再度复苏。

当这个古老国度抬起双眼张望世界时,那些异彩纷呈的异域文化便跃入眼帘。

而出生在这个时代的青年在接受着古老文化氛围熏陶的同时又接触到那些开放、张扬、多元的异域文化。

那些不同于我们传统的文明,闪耀着人性、知性和光彩新颖的思想火花的浪潮来袭,造就了这么一批勇敢而执着于梦想的青年,他们是那个时代里一个人群的缩影,代表了一种追求、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生活状态......心灵的自由和看似遥不可及的艺术梦想和信仰是他们前往北京的动力。

而北京之所能吸引到这么一批为了梦想冲破桎梏的青年,一方面是因为北京作为几朝古都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政治文化中心,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北京是各种思想和文化的汇集地域和改革开放的中心。

这种优越的资源优势和文化符号的象征,满足了艺术家们的想象和冲动,使得他们不辞劳苦不顾路途的艰难集聚到了北京。

谈到第一个问题,这些北漂的艺术家们为什么会成群结队?

我第一个想法是,追逐梦想的旅途总是艰辛的,充满坎坷的,如果能结伴而行、相互扶持会使他们一步一步坚持下去。

就像我们现在考研一样,找到自己的同伴甚至群体。

有共同

的目标,相互鼓励和支持让我们能更好的实现自己的目标。

同时艺术家们是特殊的一群人,虽然特殊但也是社会的一员,就不可能脱离社会,脱离他人而生存。

人是社会的产物,艺术家们也不例外。

必要的物质生活,社会活动让艺术家们接触到其他人,也会形成自己的小圈子。

那个时代的这些艺术家们,之所以成群结队的另一个原因,个人认为是知己之间的吸引、共鸣。

他们的艺术需要有人来欣赏,来认同,来品味,而能达到这些要求的人群往往是拥有共同梦想的艺术家。

自然而然这些人就会聚集到一起,这就如同那些希腊的哲学家们会聚集在一起探讨哲学话题,交流哲学思想一样。

这些艺术家们也会被同类吸引,希望获得赏识,希望与知己进行思想的交流和碰撞。

因此他们成群结队地行走在梦想的道路上,

第二个问题,为什么青年艺术家总是处在社会的边缘?

其实这一点很好理解,因为艺术虽然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但是人们之中很少有人拥有艺术的细胞,能去用心灵感触它的存在,更不用说去能为艺术的发展而做出奉献。

这也就是为什么艺术家们少之又少的原因。

世俗世界与艺术世界之间存在的巨大差距是艺术很难被人们理解的重要原因之一。

而这些青年艺术家所选择的道路与世俗社会约定俗成的规则背道而驰,所以他们在未能做出一番成就之前总是处在社会的边缘,不被人们所认可和理解。

而青年艺术家们往往更是处于社会边缘,因为他们在激情年轻的岁月里没有去踏上大多数人所认为正确的道路,而是选择了不被人们理解的艺术作为奋斗目标,这样的他们很难被社会认同,也就一直会处在社会的边缘。

在中国这种青年艺术家社会边缘化的现象更为突出,因为那个中国开始正式对外敞开怀抱的时期,虽然有大量的西方多远文化涌入,但国内的文化氛围还是以传统文化背景为主导,而青年艺术家所追求的西方的、先进的思想一时之间还不能得到很多人认同。

第三个问题为什么女画家一度疯了?

在纪录片的五个人中,张夏平是最为极端的一个。

这也是为什么她一度会疯了的原因之一。

从性格的角度分析,张夏平是个极度完美主义者也是个极端主义者,她的内心一直很矛盾很挣扎。

张夏平一直说自己朋友很多很好又说自己一直很孤独,她一方面希望自己的艺术被人了解,一方面又不希望自己的作品被人看到,因为她认为一旦被人们看到,那些东西就不再属于自己了。

这种性格的人很

容易在一点刺激下就丧失理智,陷入某种痴狂。

张夏平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在画室里她谩骂这个世界,谩骂所有人,质问上帝。

其实能看得出来,这个单薄瘦弱的女性身体里蕴含着一团火,一团希望烧尽一切不如意,一切不合理的火焰。

从那些发疯的语言中,我们能看到出那是一种将蒙昧的世界燃烧殆尽的愿望,一种浴火重生的希望。

张夏平这种在普通人看来疯了的举动,在牟森他们看来则是进入了一种艺术的纯粹状态。

这是艺术家放空思想,沉浸在自己艺术世界的行为。

所以,女画家一度疯了,是为了艺术而疯,那是一种完全沉浸在自己艺术空间的状态。

就如同张夏平所说的:

“我别无选择,只能这样选择。

”人在面临选择时会受到理想、信仰、情感等诸多因素影响,被现实压抑的这些最终在艺术上得以宣泄和表现。

张夏平的疯也是这种表现之一吧。

还有一种个人认为的猜想,就是艺术家们的作品就像他们所说的是反应人类的心灵和灵魂的。

所以他们必定在自己的作品中倾注自己的感情,拥有感情的作品才是真正的艺术。

而那些生活中的感情不可能都是美好的,艺术家们那些忧伤、纠葛、和他们的作品纠缠在一起,才造就了那些灵动的作品。

就如同海子,梵高一样,用生命来艺术人生,他们因为现实和理想的差距而痛苦,希望改变却又无可奈何。

我认为张夏平也是一样的,虽然不知道这位女画家在现实中的感情与作品的关系,但是从她的作品、举动不难看出这两者存在着很大关系。

我想这也是她一度疯了的原因之一吧。

至于最后为什么只有牟森留在了北京?

那就得从出国热潮谈起,五个人中四个人都选择了出国,那是他们为了艺术梦想或是梦想已经初步显现雏形的证明。

除了牟森,其他四个人或是画家或是摄影或是作家。

虽然都是自由职业者,但是出国的四个人的艺术发展空间明显在国外会有更广阔的领域和机会。

而牟森的梦想是拥有自己的戏剧团,而在北京漂泊的日子里,他基本上已经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而且考虑到戏剧具有很强的地域性,戏剧不是一个人的艺术,而是一群人的艺术。

在有了一些基础后选择留在北京,会拥有更好的发展。

毕竟出国必然面临陌生的环境,异域的文化,自己戏剧文化理念的传播是个很大的问题。

就像北方人在看南戏时,很难理解其中的场景和地方语言特色。

戏剧虽然是源自国外的一种艺术表演形式,而牟森在北京已经将戏

剧同周围志同道合的人们联系在了一起,这样戏剧就具有了地域性。

当时牟森在北京进行自己的戏剧梦想,有那么一群同样热爱戏剧的人一起做自己喜欢的事牟森很喜欢这样的生活,这也是让牟森选择留在北京的原因之一吧。

青年艺术家们从那些小镇、乡村的舒适、慵懒、无所事事的生活中逃离出来,带着他们未被消磨殆尽的热情和才华奔赴京城。

然而他们游离在体制之外,艰辛地去找生活和艺术的平衡点,他们既是梦想的集合体又无法脱离世俗。

他们看起来既像是西西弗斯般徒劳无功地一遍又一遍推动巨石到山顶,品尝着注定的失败;又像是走在一条看似捷径却布满荆棘的路上。

这些青年艺术家挣扎在艺术的亢奋和市场机制的诱惑中,妥协中反抗,抗拒中迎合。

就如影片中靠卖画赚取微薄收入支持基本生活的张大力;认为艺术至高无上,无论如何也不会卖画的张夏平;为了获得写作物质基础支持而嫁给了美国老头的张慈。

这些漂泊者一方面把艺术当成生命的价值所在,一方面又要为了生存而挣扎;他们向往随心所欲做自己想做的事,一方面又被现实所束缚。

他们看似聚集在一起却又在寒夜里独自品味着寂寞和孤独。

青年艺术家所选择的道路崎岖而漫长,在这条艰辛的道路上无论是向现实妥协,还是在艺术的道路上探险,都是一种选择。

在没有房子、车子、存款的条件下,他们看似是无根漂泊着,但是他们一旦确定了选择,那其实就是更深程度的一种稳定。

最后借助一段形容北漂者的话作为结尾:

有人说世俗的成功往往意味着艺术的失败,而狼狈不堪的世俗生活却不一定能换来艺术上的成功。

所以,漂泊的文化人的选择带着几分悲壮和荒诞。

流浪本身不能说明什么,北漂艺术家的生存状态,生存体验比他们的作品更值得我们深思。

他们以艺术之名完成对传统生活的批判,为了生存他们又不得不放下对时代的拷问。

这样一群人在我们时代的进步发展中到底在扮演怎样的角色呢?

篇二:

观《老头》《流浪北京》有感

观《老头》《流浪北京》有感

《老头》是1999年的作品,导演杨天乙是一位年轻姑娘,凭借着自己的坚持,通过三年时间,积攒了近200分钟素材,最终通过近半年的剪辑,完成了这部具有真实、毫无技法、但却打动人心的纪录片。

《流浪北京》被称为中国第一部纪录片。

导演吴文光将目光注视在1980年代末、1990年代初的“北漂族”展开,他们最大的特点就是没有固定工作、没有固定住所、没有北京户口,但他们来到北京却都是为了追求更为纯粹的艺术理想。

最初在艰苦的环境中他们都能迎难而上,他们都能表现出很乐观的一面,可是最终迎上的更多是尴尬的现实。

在导演的镜头中,通过主人公的诉说和导演强烈的影像冲击,我们感受到了年轻的他们为了远大的理想而奋斗的决心,也同时感受到了他们被现实困扰的不堪一击。

不同:

1.拍摄手法

《老头》采用及其真实的纪录手法。

有时候摄像机仿佛是一个旁观者,静静的注视着一群在院落中的老头,老头们交谈、嬉笑。

似乎摄影机就没有存在一样,在老头们生活中穿梭,真实的展现着他们的日常生活。

有时候摄影机仿佛又是老头们生活的诉说对象,摄像机是一位杨姑娘,是小杨,成为老头们的生活中伙伴,无论是老头还是老伴似乎把摄影机当做成可信任的伙伴在诉说和交流。

《流浪北京》片中大多采用了导演采访的方式,片中的人物也是一种被采访的状态,注视的镜头,讲述一些故事。

在一段故事讲完后,导演会切入具有生活纪录性的镜头,仿佛是为了说明刚才主人公讲的故事内容,有的还配有文字注释。

导演过多的参与影响了片子的真实性。

2.影片主题内容

《老头》主要就是纪录真实的老头们的生活、交谈,我们聆听着老头们零散的对话,看着他们谈论家长里短的事情。

由于它的真实的场景以及缓慢移动的镜头,使我们觉得影片似乎缺乏一定的故事性,和对观众的吸引力。

当我们看到一些老头就像被叙述的那样“回家去了”,我们开始思考影片的主题,以及导演到底要传达什么样的东西?

可是我们并没有一个确定的答案。

我们可以联想到也许是要探讨有关老人面对死亡的问题,也可以联想到可能在表达子女与老人关系亲疏的关系问题,以及这一群老头们自己生活的问题。

所以,可以说导演并没有刻意把一个宏大的主题套在影片中,而是给观众留下一定空间的想象,让观者去感受。

在影片中,给我们留下深刻映像就是那些日常生活中的影像,比如杨老头住院费的探讨、和老头与老伴经常拌嘴的生活、还有一群老头照照片,很多真实的画面我们并不一定非要概括出什么样主题,却真实自然又有意思。

《流浪北京》似乎不仅仅是一部纪录片,具有了电影的式的叙事方式。

首先,看完影片我们会深刻的记住片中的主要人物:

张慈是搞写作的,张大力是画画的,他的大学同学高波是搞摄影的,张夏平也

是画画的(她和张慈都是吴文光的云南老乡),还有牟森,是搞先锋戏剧的。

每个人物都让观者有深刻的人物形象和感受到了典型性格特征。

在采访中,我们也看到了每个人都有不同于别人的机位和特定采访方式。

其次,从结构来看,我们清晰的可以从导演的文字提示中看到将影片分为的三个章节:

“为什么来北京”、“住在北京”、“出路”,似乎依次对应了“开始——发展——结束”这种三段式的叙事套路,甚至这三个章节的时间安排也有教科书的味道,为什么来北京——19分钟、住在北京——30分钟、出路——20分钟,章节间的衔接有显著的情节点特征。

最后,影片最后,每一个人物有怎样的结果,或者通过它人口述,或者是通过文字导演都进行了交待,可见是一个具有完整性的故事。

而且整部影片似乎也而提出了一个令观者深思的主题。

一群具有理想的年轻人,无所畏惧的来到了北京,只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可是随着时间、事情的改变推移,原本存在在他们心中纯粹的理想也渐渐的模糊了,在要求物质温饱和精神追求之间,他们还是向物质现实妥协。

在最后的结尾,我们看到张慈出国了,她的同伴们本来有不同的说辞,张夏平开始更是一脸不屑,可是最终我们看到这五个人,其中四人也都以不同方式出国。

影片提出的主题总是让看过影片的人们感觉残酷却又不得不面对的,可以说一种沉重的主题。

专硕折娇妮

201X1377

篇三:

流浪北京2

浅析《流浪北京》艺术传媒201X07237栾乙力

《流浪北京》是一部由吴文光导演的片长69分钟的纪录片,是运用央视的摄像机在1988年6月至1989年10月陆陆续续拍了两年并借用朋友单位的剪辑机器完成的作品。

制作团队:

策划:

吴文光、朱晓阳

制作人:

吴文光

摄影:

卢望平

制片助理:

林晓东

剪辑助理:

文兵、黄莺

出品人:

吴文光

协助:

吴晟伟、刘军、陈真、孙莉杰、林东微、姚军

导演简介:

1956年10月出生云南昆明

1974年中学毕业后到农村当“知识青年”务农至1978年

1982年毕业于云南大学中文系

1982年至1985年在昆明和新疆的中学任教

1985年至1988年在昆明电视台做记者

1988年至今,定居北京,写作和拍摄纪录片

吴文光,大学毕业后曾经在云南和新疆教过一段时间的书,然后又到云南的电视台里干了几年,然后在中央电视台的一个专题片组工作。

其实,他也是京漂一族,他也有与片中五个“盲流”同样的追求,与他们有同样的困惑,走过与他们同样的路。

只是在经济和稳定上,他比五个“盲流”幸运:

他在中央电视台工作,并且在北京有固定的住处,可以蹭到拍摄用的机器和带子。

《流浪北京:

最后的梦想者》片子记录的是五位自由艺术家80年代末在北京的一段生活。

五位人物是:

写作的张慈、拍照片的高波、画画的张大力和张夏平以及戏剧导演牟森。

他们户口所在地分别是云南、四川、黑龙江等,他们放弃老家的工作来到北京、或者在北京大学毕业后自动留在北京,途径不一,但目的大致相似,即在北京实现自己的艺术梦想。

影片分为六段:

1、为什么到北京;2、住在北京;3、出国之路;4、1989年10月;5、张夏平疯了;6、《大神布朗》上演。

此部片子是导演在无意识下拍摄的,当时根本没有想到那就是纪录片,也因此没有人去投资,但是片子本身也没有产生多少费用,由于《流浪北京》的意外成功,拍片的经费和设备已渐渐不是问题了。

每到一个电影节,就会有人来问下一个计划是什么,也有些电视台,比如说NHK,会提供一些预购的资金。

在一些机缘巧合下被香港影评人舒琪看到了《流浪北京》这部作品,很是兴奋。

经他的推荐,这部电影流转到了时任香港电影节策展人的黄爱玲手上,由此,《流浪北京》入围了香港电影节,并陆续收到了各种电影节的邀请,从而参加了后来各大电影节的放映:

1991年日本福冈亚洲电影节;香港国际电影节;山形国际纪录片电影节;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加拿大);夏威夷国际电影节;伦敦国际电影节;柏林国际

电影节“新电影国际论坛”

1992年新加坡国际电影节

1993年巴黎卢弗宫电影院;柏林文化宫“中国新电影”;蒙特尼尔艺术节;悉尼当代艺术博物馆

1994年布鲁塞尔艺术节

1995年广州“首届现代艺术小剧场展演”;伦敦ICA艺术中心

1996年维也纳国际电影节;里斯本国际纪录片电影节

1997年代艺术博物馆“新中国/新视觉”。

技术方面在如今的高科技洪流里已经是不成问题了,正如吴文光的话:

小川那样高度依赖机器设备的时代过去了,从录像到DV,技术问题可以一手解决。

这也是现代记录类片子发展兴盛的原因之一。

吴文光代表作《流浪北京》深受小川绅介的风格影响,正是由于吴文光对小川的景仰之情才能对纪录片坚持下他的情有独钟。

虽然没能达到小川那样长期驻扎拍摄的境界,但《流浪北京》也是在导演的坚持下以严谨的态度完成的。

政治问题始终是敏感的存在于影片拍摄中的,而《流浪北京》也不例外。

但是作为中国独立记录电影先驱的吴文光不但没有过多考虑反而把它作为影片的一部分赤裸裸地展示给观众。

此片中“住在北京”一段就“住房”问题展开,而“房子”本身在中国就是一个敏感话题,5位盲流艺术家都是典型的“北漂”,没有固定的住所,而张慈的眼泪则更加使观众动容,让人反思北京的住房难问题,同时也说明了追随梦想及自由的艰巨性,必然使你做好承受各种压力的准备。

另一个敏感话题就是出国,其实这与住房话题比起来不算什么,但在本片中它与住房问题前后出现,有一种承接关系,好像给人一种没有房子就要去跟外国人结婚从而出国的感觉,这就使敏感度大大提升了。

我认为此片是独立的纪录片。

因为导演能把在中国来说那么敏感的话题提出并真实地拍出来,就代表了一种精神上的独立,而把自己想告诉观众的话毫无保留地说出来,不受其他外在的束缚,更是独立纪录片的表现,加之其在制作经费上的独立也充分说明了此片的独立性。

道德问题在记录片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由于纪录片是一种原生态的表现,在拍摄时就会出现我们通常所说的隐私被曝光的问题。

这不仅表现在被拍摄者方面,也表现在拍摄者方面。

导演吴文光曾说“当时拍摄过程中,我只是想着如何老老实实、如一个真正的旁观者那样把他们记录下来”,作为这样一部纪录片当然会存在一些问题:

在《流浪北京》中的这5位流浪艺术家作为被拍摄者,他们的真实姓名、住址、工作地方都被导演呈现在观众面前,这样也许会使他们面临被社会舆论关注的窘境,也许不理解他们的人还会对他们指指点点甚至恶言相向;尤其是张夏平,她的精神病也被暴露了出来,毕竟一个人的疾病尤其是精神方面的病情是不想被外人所知的,不知道导演是否征求过她的意见,在那么多的电影节上展映;这部片子也许会在以后的时光里让被拍摄者早已深埋心底一直力图忘却的痛苦再次伤怀;片子里许多人物的粗俗话语也被暴露,这会让他们给不理解的观众留下坏的印象,有损形象甚至被歧视、伤害。

但起码在我眼中他们是痛并快乐着的。

虽然他们过着人不人鬼不鬼的生活,但是他们能真正追随自己的感觉,追求自己所想要的那种精神层次上的东西,而不去管社会的眼光、不被世俗所左右,这是很难得的。

然而通过对他们真实生活的拍摄让观众了解了他们作为艺术家而不被人熟知的一面,尽管这一面会把他们原有的那份高傲抹煞,也许也会有他们始料未及的事情发生,但他们毅然决然

的让最真实的自己呈现在观众面前。

作为拍摄者的吴文光没有依靠伤害拍摄对象或其他有关拍摄的人来获取自己认为的真实,也不是为了吸引观众而拍,他只想要借助《流浪北京》的拍摄记录下他们这群自八十年代初满怀艺术梦想,抛弃职业和户口约束盲流在北京的人或许不久都会以各自的方式结束自己“流浪北京”的这样一种历史。

我认为这会使观众清楚地看到了流浪北京的人的辛酸、不易,会使他们对往后的日子更加拼搏和珍惜;可能会给想要北漂的人们一种视觉冲击和心灵启迪,让他们能够做好充分的受苦的思想准备;也许也会给政府带来一些思考以及某些政策的出台。

我认为这部纪录片是能够播出的。

因为,第一,片子涉及的虽然有政治敏感度问题,但他没有冲击政府的意思,只是真实的反映出了当今社会的一种现象,这只能引人思考带来积极地推动解决作用;第二,这种内容的片子是能够被观众接受的,不会带观众误入歧途,对接收方也许会有帮助作用。

在这部片子中拍摄者与被拍摄者是朋友关系,这种朋友关系虽然前期交流工作容易,但是也会面临许多问题,如甘愿按照导演的思维来讲话、因会与朋友导演起冲突而甘愿放弃自己的想法,导演因是朋友而忽略了真实的重要性去想方设法考虑吸引观众等;我认为双方关系最好是不认识的,而在后天相处过程中导演也要控制好自己的感情,不能投入过多的私人情感,尽量作为一个旁观者起到记录作用,而拍摄完成后必须要与被拍摄者签署放映同意书,经过被拍摄者同意后才可曝光隐私。

我认为本片更多是倾向于直接电影的,由于导演吴文光与张大力、高波、牟森、张夏平是朋友关系,所以拍摄时大家应该都是真情流露无表演成分的;他与五个“盲流”的类似的经历和心理状态,使他能够发掘这个题材,与被拍摄者打成一片,很好地记录下了京漂一族始祖的行为与心态,向当时观众展示他们平时不能在电视上看到的社会的另一面,也许是更真实的一面;但因为片中出现了导演的声音,这是艺术家所起到的挑动作,属于真实电影的范畴;但他又不是像真理电影导演那样公开参加到影片中,在一次对吴文光的采访中,他说,《流浪北京》中有一个很不好的地方就是老是出现他的声音,这表明他在内心深处是希望片子是自然而然完成的,而不是要由他引导,他也说过好的纪录片是没有任何采访的,这也表明他主张拍摄直接电影,但是由于《流浪北京》是他在无意识下拍摄的第一部片子,所以当时也没有过多的考虑究竟是想拍成直接电影还是真实电影。

但作为观影者的我来说,能明显地感觉到这部影片的真实性,虽然是由导演设计的问题及片子结构,但是也能感到被拍摄者的真情留露,更能引起观众的思考,达到正视现实、面对现实、改变现实的作用。

篇四:

纪录片赏析影评

行走

不知从何时起,我们开始羡慕那些简单的人,开始恋上了一种单纯简洁的生活。

或许是看多了繁华世态,内心更加坚定地想要一份安静与纯粹。

于是每个人都在尝试改变自己,努力减去繁复,视单薄为完美;努力摈弃浮躁,视清凉为超脱。

生命本就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谁也不能刻意删改情节亦或结局。

但有一天,我们都会回归宁静,因为那是生命的本真。

因为渴望纯粹,所以每个人都愿意自己像植物一样生长于人世间,安静美好,孤独骄傲。

一直喜欢王维诗中的意境: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我们背着沉重的行囊奔走于江湖,看着行色匆匆的脚步,从来不问为什么,也不知道哪天会停留。

当你我以为一生长远得望不到边际,回首却只是寸步之遥。

人的一生不过是午后至黄昏的距离,月上柳梢,茶凉言尽,一切都已落幕。

关于“纪录片”与“行走的生命”

记得很小的时候,每晚必看《动物世界》,起初是在爸爸的胁迫下看的,他以接触更多知识为由,就这样,看了几年的《动物世界》。

这应该是我最早接触的纪录片吧!

如今记得的却只剩下画面中捕猎的豹子,以及那些被撕扯的肢体。

至于当时的感觉,早不记得了。

自从离了家、有了电脑后连跟爸妈一起看电视的机会也很难得。

选修“纪录片赏析”是上学期的事,只是当时没选上,所以这学期再接再厉,结果运气较上次好。

很尴尬的是关于纪录片的理念即使上了这学期的课我也还不太了解,或许潜意识里没有很想去了解,只是,纯粹地喜欢纪录片,喜欢现实生活的真实再现,而不是摆拍。

通过几个月甚至几年的时间去记录一些人和事,反映某些社会现象。

一直很佩服那些执着于自己事业的人,在自己所拍的纪录片问世之前,他们没去计较得失,只是由着自己想法做下去。

“纪录片”是真实生活的记载,没有预定的结局,却给人最深的思考。

跟着行走的生命往下走,幼儿,青壮年,老年,直至死亡?

?

你若撒野:

《幼儿园》

对于《幼儿园》这部纪录片,网上关于它的文字很多,片子本身,则是好评居多。

笑声过后,更多的是背后的苦涩。

谁的童年,不曾恣肆,那些纯粹的欢乐,那些肆意的想法,脑中刚转却已付诸实践,不会想太多,由着性子撒野,也是纵容的。

而《幼儿园》除了想体现那些单纯,勾起人们对自己童年的回忆,或许更多的是想揭示另外一些事。

以纪录片形式重现幼儿园生活,以儿童眼光看人与人之间以及社会,或许我们对他们的想法真的太简单了,即使他们是曾今的我们。

这里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