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选考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阶段训练二 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230744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06.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选考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阶段训练二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浙江选考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阶段训练二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浙江选考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阶段训练二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浙江选考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阶段训练二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浙江选考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阶段训练二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江选考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阶段训练二 Word版含答案.docx

《浙江选考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阶段训练二 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选考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阶段训练二 Word版含答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浙江选考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阶段训练二 Word版含答案.docx

浙江选考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阶段训练二Word版含答案

阶段训练

(二)

1.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一文中指出:

“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

……对于中国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

”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  )

                 

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中国自然经济已经解体

C.西方思想文化开始向中国渗透

D.洋务运动由此产生

2.(2017·浙江金丽衢高三联考)时人曾对当时某一著作作如下评论:

“其书罗列荒远之国,指掌形势,可谓奇书”“尤为有用之书”。

据此推断该书最有可能是(  )

A.《明夷待访录》B.《海国图志》

C.《孔子改制考》D.《天演论》

3.据湖南口岸贸易情形的记载:

“自近年设立洋船税关,生意顿盛。

洋纱一宗,尤为畅销。

业此者现有四十五家,而每日所获,各不下三四百金。

惟本地所产之棉花,其价日贱,且无人问津。

”这说明(  )

A.近代民族纺织业发展缓慢

B.本地棉花价廉难销售

C.洋纱占据中国大部分市场

D.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

4.(2016·9月浙江嘉兴选考评估)近代中国不乏勇立历史发展潮头的新锐人物。

其中,创办继昌隆缫丝厂的是(  )

A.李鸿章B.荣德生C.陈启源D.张謇

5.(2016·浙江绍兴高一上期末)新材料的发现始终是史学研究的动力。

2015年8月,考古队员们对“丹东一号”沉船(黄海海战中清军与日军激战的战舰)中打捞上来的瓷盘碎片进行拼接。

初步拼接后,发现盘子的正中间,一个并不明显的图案出现在眼前。

经过考古队员仔细辨认,正是繁体的“¤¤”字样。

题中的“¤¤”处应该是(  )

A.靖远B.定远C.致远D.经远

6.(2016·浙江嘉兴高一上期末)以下是某晚清人物的传记目录(部分):

三、黑旗壮大……七、参加中法战争……九、领导台湾保卫战。

该人物最有可能是(  )

A.邓世昌B.刘永福C.徐骧D.李鸿章

7.康有为在《新学伪经考》中认为,被奉为儒家经典的古文经实系伪造。

1891年该书刊印后风行国内,但很快遭到清政府禁毁。

这主要是因为该书旨在(  )

A.揭露历史真相B.引介西方理论

C.倡导变法维新D.颠覆孔孟学说

8.(2015·9月浙江选考调研)20世纪初《商务官报》载文指出:

“国之富强,视乎利权;欲保利权,端在抵制;抵制之术安在?

舍兴工无他道也。

”该文认为实现“国之富强”的首要途径是(  )

A.抵制洋货B.振兴实业

C.重农抑商D.保护利权

9.(2017·浙江衢州高三期末)白寿彝说:

“若和世界各先进国相较,这只能算中国……现代化的开始,距现代式的模式之形成,尚相去甚远。

”下列对比项中,不能佐证材料观点的是(  )

A.中国和英国的枕木数量B.中国和法国的电线长度

C.中国和美国的煤炭产量D.中国和法国的服饰文化

10.(2017·2月浙江台州选考模拟)1874年1月29日,《申报》发表题为《记新式小车》的评论道:

“二轮小车近上海新创设之举,租界通衢已见。

斯新式妆饰华丽,乘坐舒服,想实适于时需也。

其车来于东洋……所望者惟车数之日渐增多耳。

”下列对该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

A.“新式小车”是近代交通工具自行车

B.“新式小车”仅仅满足了达官贵人的出行需要

C.“新式小车”受到城市居民的欢迎

D.“新式小车”已经取代传统交通工具

11.(2017·浙江名校联合体高三联考)1897年孙中山在与日本友人宫崎寅藏的谈话中说:

“余以人群自治为政治之极则,故于政治之精神,执共和主义。

夫共和主义岂平手而可得?

余以此一事而直有革命之责任者也。

”这符合孙中山后来提出的(  )

A.民族主义B.民权主义

C.民生主义D.民本主义

12.(2015·9月浙江选考调研)文艺复兴初期的文学作品肯定了人的欲望和歌颂自然的人性,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  )

A.《神曲》B.《哲学通信》

C.《十日谈》D.《哈姆雷特》

13.(2016·浙江嘉兴一中高二下期末)马克思说,资本“原始积累只不过是生产者和生产资料分离的历史过程”。

下列不构成资本原始积累手段的是(  )

A.新航路开辟引起西欧的“价格革命”

B.西班牙从非洲向美洲贩卖黑人奴隶

C.英国羊吃人的圈地运动

D.美国国际电话电报公司吞并其他电讯公司

14.伏尔泰研究了牛顿的科学成就,孟德斯鸠写过多篇自然科学的论文,康德在46岁之前的著述也集中在自然科学方面,他们“用自然科学的方法审视自然、人类与上帝的关系,形成了自然法论中具有新精神的人文主义”。

据此可见启蒙运动时期的“人文主义”(  )

A.划清与自然科学的界限

B.汲取了理性思考的精神

C.偏离了文艺复兴的轨道

D.开启近代思想解放序幕

15.(2016·浙江宁波九校高二上期末)一个社会的所有成员是主权的共同所有者;在理想的社会里,所有成员都可以直接参与政策和法律的制定;没有王室、贵族或其他特权阶级,民意将最终赢得胜利。

材料体现的是(  )

A.卢梭的浪漫主义思想

B.卢梭的主权在民思想

C.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思想

D.伏尔泰的自然权力思想

16.“这是一场人类相信自己有能力驾驭自然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完善自身的世俗运动。

”这场运动是(  )

A.实现人类自我觉醒的文艺复兴

B.摆脱天主教会控制的宗教改革

C.揭开宇宙运行规律的科学革命

D.规划人类理性王国的启蒙运动

17.“议会缔造了一个国王……这样,议会和国王的关系就完全反转了……从此,英国不再发生革命,和平与渐进成了社会变革的手段。

”这一切,始于(  )

A.1688年“光荣革命”

B.1689年《权利法案》颁布

C.18世纪责任内阁制形成

D.1832年议会改革

18.(2016·浙江湖州高一上期末)1689年英国《权利法案》规定:

未经议会同意,国王无权废除法律或停止法律的执行;不得侵犯议会的征税权;议会议员选举不受国王干涉……该法案(  )

A.确立了民主共和制

B.奠定君主立宪制的法律基础

C.规定国王由选举产生

D.废除了君主所有权力

19.(2016·浙江温州高一下期末)根据美国1787年宪法,众议员名额按照各州人口比例分配,各州人口数“按自由人总数加上所有其他人口的五分之三予以确定”。

这一规定违背了《独立宣言》中提倡的(  )

A.主权在民原则

B.天赋人权原则

C.各州自治原则

D.各州平等原则

20.(2016·浙江嘉兴高二上期末)徐继畲在《瀛环志略》中对华盛顿有如下评述:

“呜呼,可不谓人杰矣哉!

……泰西古今人物,能不以华盛顿为称首哉!

”作者赞赏华盛顿的原因应该不包括(  )

A.“不设王侯之号”B.“君民共治天下”

C.“公器付之公论”D.“不循世及之规”

21.(2016·浙江文综)下表所示为1838年英国工业重镇利兹市各行业工种收入状况。

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收入状况

工种数

典型工种例举

最高

9

机械安装工、枪炮制造工、铸铜工、机修工、铁模工

居中

16

印刷工、铁匠、石匠、初纺工、羊毛分类工、染匠

最低

6

裁缝、泥水匠、鞋匠、梳毛工、手织工

①工业革命促进人口职业结构的变动 ②大机器生产使工人出现了新的分化 ③“蒸汽”的力量催生出新的技术行业 ④自由主义经济思想影响了劳动力自由流动和选择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2.(2015·9月浙江选考调研)阅读下表,导致表中所示历史现象出现的原因有(  )

世界贸易和世界工业生产年均增长率

年代

世界贸易增长率(%)

世界工业增长率(%)

1820—1840

2.81

2.9

1840—1860

4.84

3.5

1860—1870

5.53

2.9

①工业革命的推动 ②世界市场的逐渐形成 ③国际经济交流基本准则的确立 ④垄断公司的跨国贸易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3.下面是哪一人物的生平年表(  )

1818年——生于特里尔

1842年——担任《莱茵报》主编

1848年——发表《共产党宣言》

1864年——建立第一国际

1867年——出版《资本论》第一卷

1883年——逝世

A.俾斯麦B.马克思

C.圣西门D.列宁

24.在19世纪末的西欧,一个资本家要新建纺织厂,为提高产量,他应该优先选址在(  )

A.商业繁盛的地区

B.盛产煤炭的地区

C.邻近河流的地区

D.电力充足的地区

25.(2016·浙江衢州二模)【加试题】1903年,上海爱国学社教师张继发表了一篇题为《祝北京大学堂学生》的文章,号召北京大学堂学生学习欧洲学生“撞自由钟”“树独立旗”“杀皇帝”“倒政府”。

这篇文章最有可能发表在(  )

26.【加试题】1521年,德国维登堡一家作坊印制了很多幅对帧木版画。

其中一幅的左侧是基督跪在地上为门徒洗脚;右侧是高高在上的教皇伸出脚让跪在地上的信徒亲吻。

这幅画意在(  )

A.抨击罗马教廷B.推销“赎罪券”

C.反对宗教改革D.倡导宗教宽容

27.【加试题】依据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建立的政体属于资产阶级代议制。

这部宪法内容中最能体现资产阶级代议制特征的是(  )

A.帝国依据本宪法在联邦领土内行使立法权

B.德意志皇帝在国际关系上为帝国的代表

C.联邦议会主席职位属于皇帝任命的帝国宰相

D.帝国议会由秘密投票的普遍和直接选举产生

28.(2017·浙江名校协作体高二下联考)【加试题】有学者认为,王权主义往往不自觉地“为现代化的开端创设了一个方便的虽说是专制的契机”。

下列各项,能为这一观点提供佐证的是(  )

①新航路的开辟 ②中国工业化的起步 ③《航海条例》的颁布 ④英国工业革命的兴起

A.①②③B.③④C.①②D.①③④

29.(2016·浙江湖州高二上期末)【加试题】列宁说:

“在革命运动史上,个人独裁成为革命阶级专政的表现者、代表者和执行者,是屡见不鲜的事。

个人独裁与资产阶级民主制,毫无疑义是彼此相容的。

”下列选项中体现“个人独裁”与“资产阶级民主制”相容的有(  )

①克伦威尔成为终身护国主 ②华盛顿担任美国第一位总统 ③拿破仑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 ④袁世凯称帝,建立中华帝国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30.(2016·浙江嘉兴高三基础测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曾经身为抗英主帅的林则徐对中英武装力量作了这样的对比:

“彼之大炮,远及十里内外,若我炮不能及彼,彼炮先已及我,是器不良也。

彼之放炮,如内地之放排枪,连声不断,我放一炮后,须辗转移时,再放一炮,是技不熟也。

——摘编自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鸦片战争》

(二)

材料二 彼西洋者……自其自由平等观之……人人得以行其意,申其言,上下之势不相悬……自其官工商贾章程明备观之,则人知其职,不督而办……其民……德慧术知较而论之,又为吾民所必不及。

——严复《原强》(1895年)

(1)根据材料一,概括林则徐的主要观点。

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林则徐在“睁眼看世界”方面的主要史实。

 

(2)阅读材料二,指出严复对西方认识的发展之处。

结合时代背景,列举这一时期先进中国人对西方认识深化的政治、经济原因。

 

31.(2017·11月浙江选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762年,隐居在巴黎近郊的卢梭完成了他最为人知的著作——《社会契约论》,这部著作以“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开头,阐发了一个理想的社会建立于人与人之间的契约关系,一个完美的社会是为人民的“公共意志”所控制的重要观点。

……卢梭还正式出版了一部关于道德问题的充满激情的感伤小说《新爱洛绮思》,似乎欧洲的所有妇女和一半男人都为之落泪。

人们常说,浪漫主义伴随着这部小说而诞生。

——摘自[美]克里斯蒂安松《文件中的历史》等

材料二 18世纪晚期,工厂制度出现了。

钟表、机器和车间的规定创造了新的劳动节奏。

产业工人一般每周工作6天,每天工作12至14小时。

他们还要面对时时刻刻的严格监督,打个盹或是和同伴说句话都不行。

男人、女人和孩子加紧生产,工资却很低,没有完成定额就要受到惩罚,无论是机器还是工序都没有考虑安全因素,因此早期的工人总是要面临发生事故致伤甚至致死的风险。

19世纪30年代,有学者一语揭破:

“在这里,文明表现了它的奇迹,文明的人几乎变成了野人。

——据[美]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等整理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17、18世纪体现人文主义发展的启蒙思想内容。

 

(2)18世纪后半期至19世纪上半叶,启蒙思想家倡导的社会理想与现实出现了强烈反差。

根据材料二,概括这一时期欧洲社会“理想与现实”反差的主要表现。

结合所学,简述19世纪上半叶欧洲工人阶级和科学社会主义者在机器轰鸣声里的抗争与思索。

 

32.【加试题】阅读材料,加深对历史上江南经济变化的认识。

材料一

松江府

“壤地广袤不过百里而遥,农亩之入非能有加于他郡邑也。

所由供百万之赋……全赖此(棉织)一机一杼”

苏州府

“郡城之东,皆习机业。

……计日受值”;盛泽镇“俱以蚕桑为业”

嘉兴府

王江泾镇“多织绸,收丝缟之利,居者可七千余家……”

湖州府

“俗皆织绢”;“惟湖以蚕……官赋私负咸取足焉”;南浔镇“烟火万家”

——摘编自明清史志资料

材料二 1840年后,长江三角洲的村镇无不受到开埠带来的影响。

时人有诗:

蚕事乍毕丝事起,乡农卖丝争赴市。

……小贾收买交大贾,大贾载入申江(上海)界,申江鬼国正通商……番舶来银百万计,中国商人皆若狂。

今年买经更陆续,农人纺经十之六。

遂使家家置纺车,无复有心种菽粟。

——摘编自清末史志资料

材料三 马克思在1853年就预言:

“与外界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而当这种隔绝状态在英国的努力下被暴力所打破的时候,接踵而来的必然是解体的过程。

”马克思在这里使用了“暴力”一词,这无疑是侵略的同义词。

但他并没有用侵略和被侵略来概括全部中外关系。

……把侵略同侵略带来的社会变化分开来,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思想。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指出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说明农业经济与商品经济的关系。

阅读材料一,概括明清时期江南经济的主要变化。

 

(2)仔细阅读材料二中的诗歌,结合时代大背景,分析长江三角洲的村镇经济发生的重大变动。

 

(3)阅读材料三,按照“把侵略同侵略带来的社会变化分开来”的思路,概括19世纪外国资本主义入侵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33.【加试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拿破仑是政治家、军事家、法学家。

他强化中央集权,编纂《拿破仑法典》,创办法兰西银行。

起初,推动革命深入,捍卫革命成果占主导;后来,日益与旧制度妥协,还建立帝制。

对外战争既反对外国武装干涉,打击欧洲旧制度,传播革命思想;又侵略扩张,图谋称霸。

前期战争的主导方面是反干涉,此后却逆转了。

对拿破仑的评价,学术界主要有以下主张:

①杰出人物是时代的产物,又反作用于他所处的时代;②既要一分为二,又要分清主次;③区分人生不同阶段,动态评价;④区分不同活动领域,全方位评价。

——据李元明《拿破仑评传》整理

(1)中法两国都是大国,都创造了灿烂的文明。

试选择中国人民熟悉的三位法国文学家,各列举一部作品,并写出其所属文学流派或评价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2)中法历史上都涌现了不少叱咤风云的人物。

如果请您评价拿破仑,您会更注重材料中的哪种主张?

请结合历史事实扼要展开。

(只列观点,不说理由不得分)

 

答案:

1.A 本题考查列强侵华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1840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与材料中“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相符,故A项正确。

1840年鸦片战争使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故B项错误;思想文化只是一个方面,与材料中“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不符,故C项错误;洋务运动产生于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故D项错误。

2.B 本题考查林则徐和魏源的主要思想。

依据材料中“其书罗列荒远之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海国图志》是当时第一部中国人编撰的最详备的世界史地著作,在书中明确阐述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故B项正确;《明夷待访录》是黄宗羲的代表作,批判君主专制,提出“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故A项错误;《孔子改制考》是康有为为托古改制而作,故C项错误;《天演论》中严复提出了“世道必进,后胜于今”的观点,故D项错误。

3.D 本题考查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的标志。

材料表明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中国自产的棉花无人问津,中国家庭手工业(棉纺织业)破产,纺与织相分离,从而说明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故D项正确。

材料没有涉及近代民族纺织业,故A项错误;洋纱是机器产品,价廉物美,而中国的手工产品无法与之竞争,并不是由于本地棉花价廉而难销售,故B项错误。

材料中洋纱的畅销并不代表其占据了中国大部分市场,故C项错误。

4.C 本题考查近代民族工业产生的时间、途径与著名企业。

依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陈启源创办了继昌隆缫丝厂,故C项正确。

李鸿章创办了一些洋务派的军事和民用工业,故A项错误;荣德生参与创办保兴面粉厂,故B项错误;张謇创办了大生纱厂等,故D项错误。

5.C 本题考查黄海海战。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黄海海战中致远舰沉没,故C项正确;A、B、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错误。

6.B 本题考查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依据材料中“黑旗”“台湾保卫战”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是刘永福率领黑旗军领导台湾人民进行反割台斗争,故B项正确;A、C、D三项不符合题意。

7.C 本题考查维新变法代表人物、主要主张及其影响。

康有为著《新学伪经考》的目的是宣传维新变法思想,冲击了封建统治的基础,必然遭到清政府反对,故C项正确。

《新学伪经考》主要目的是宣传资产阶级维新思想,其主旨并非揭露真相,故A项错误;介绍西方理论,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故B项错误;以康有为为首的资产阶级维新派打着孔子旗号宣扬变法,而不是颠覆孔孟学说,故D项错误。

8.B 本题考查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

依据材料中“国之富强,视乎利权”而保利权“端在抵制”,“抵制之术”是“兴工”,因此“国之富强”的途径是“兴工”,故B项正确。

9.D 本题考查近代以来中国交通通信的发展。

中国和法国均有悠久的服饰文化,不能直接体现近代的要求,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

中国和英国的枕木数量,可以反映中英交通近代化的情况,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中国和法国的电线长度,可以反映中法之间通讯近代化的情况,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中国和美国的煤炭产量,可以看出中美工业生产的情况,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10.C 本题考查交通近代化的趋势和中国近代出现的交通工具。

依据材料“所望者惟车数之日渐增多耳”可以看出“新式小车”受到城市居民的欢迎,故C项正确;材料中并没有说明“新式小车”是近代交通工具自行车,故A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提及这种“新式小车”满足了哪个阶层的出行需要,故B项错误;材料只是说1874年的上海出现了“新式小车”,并不能说明“新式小车”取代了传统交通工具,故D项错误。

11.B 本题考查中国同盟会的政治纲领。

通过政治革命,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是指孙中山的民权主义,故B项正确;民族主义即主张用革命手段推翻清朝统治,与“共和主义”不符,故A项错误;民生主义,强调社会革命,与题意不符,故C项错误;民本主义不是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内容之一,故D项错误。

12.C 本题考查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

依据题干中“文艺复兴初期”的时间限定及“最具代表性”,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是薄伽丘的《十日谈》,故C项正确。

A项但丁的《神曲》属于过渡时期的代表作。

B项是启蒙运动时伏尔泰的代表作。

D项是文艺复兴后期的代表作,均与题意不符,故排除。

13.D 本题考查殖民扩张与掠夺的方式及其影响。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资本原始积累主要在资本主义发展早期起到关键作用,其特点是血腥、野蛮,故A、B、C三项符合史实,不符合题意,故排除;美国国际电话电报公司吞并其他电讯公司发生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时间不符,故D项不符合史实,符合题意。

14.B 本题考查欧洲启蒙运动的兴起。

依据材料可得出当时的启蒙思想家都重视对自然科学的研究,而自然科学强调理性的思想,故B项正确。

A项与材料不符,故排除;启蒙运动发展了自文艺复兴以来的人文主义精神,故C项错误;文艺复兴开启了欧洲近代思想解放序幕,故D项正确。

15.B 本题考查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的主要政治主张。

材料“一个社会的所有成员是主权的共同所有者”,体现了主权在民的思想,故B项正确。

16.D 本题考查启蒙运动。

启蒙运动中以理性为旗帜宣扬科学与民主,体现人类对社会和自然的驾驭能力,故D项正确。

文艺复兴时期借用宗教的外衣宣扬人文主义,与题意不符,故A项错误;宗教改革借用宗教的形式,反对基督教神权统治,并不能体现对自然的驾驭,故B项错误;揭开宇宙运行规律的科学革命属于对自然的驾驭,没有体现对人类社会的驾驭,故C项错误。

17.A 本题考查光荣革命。

依据材料“议会缔造了一个国王……这样,议会和国王的关系就完全反转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得知,正是因为“光荣革命”开创了国王权力来自于议会的先例,故A项正确,B、C、D三项时间与材料不符,故排除。

18.B 本题考查《权利法案》。

1689年《权利法案》确立了议会权力大于王权的原则,奠定了君主立宪制的基础,故B项正确;A项与英国制度不符,故排除;英国国王是世袭的,故C项错误;国王当时还保留行政权,故D项错误。

19.B 本题考查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特点及其作用。

依据材料“所有其他人口的五分之三予以确定”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并未给予黑人平等的权利,故其违背了天赋人权的原则,故B项正确。

20.B 本题考查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特点及其作用。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美国实行联邦制和三权分立的民主共和制,而不是君主制,B项不符合史实,故B项符合题意。

21.A 本题考查英国工业革命。

从材料所反映的1838年英国工业重镇各行业工种来看,与机器生产有关的工种明显占据多数,故①正确;材料显示收入最高的都是机器制造或生产的相关工种,可以得出大机器生产使工人出现了新的分化,故②正确;材料中的机器制造业、机修工。

铁模工等新兴的技术行业,均是由于蒸汽机的广泛应用而产生的,故③正确;材料强调收入状况,与自由主义经济思想无关,故④错误,故A项正确。

22.A 本题考查第一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

由1820—1870年可知这一时期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展开有关,当时世界市场逐步形成,而且国际经济交流原则基本确立,故①②③正确,而垄断公司跨国贸易的出现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④不符合题意,故A项正确。

23.B 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和重大意义。

依据材料时间1818—1883,主要成就《共产党宣言》,并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这一个历史人物是马克思。

故B项正确。

俾斯麦、圣西门、列宁与《共产党宣言》发表无关,故A、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24.D 本题考查爱迪生、贝尔、本茨与莱特兄弟的重大发明。

19世纪末随着电力的广泛使用,人类进入“电气时代”,因此应该优先选址在电力充足的地区,故D项正确。

题干要求提高产量,而非销售量,故A项错误;19世纪末的西欧内燃机逐渐取代蒸汽机,因此接近盛产煤炭的地区不是优先考虑的因素,故B项错误;随着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人类就已经摆脱自然力的束缚,故C项错误。

25.B 本题考查近代民主共和思想及其出现的背景。

1903年,宣传革命成为《苏报》的主要内容,与题意相符,故B项正确;《强学报》和《时务报》主要宣传维新思想,与材料“杀皇帝”“倒政府”不符,故A、C两项错误;《新青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