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聋哑人择业案例分析报告.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22915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3.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例聋哑人择业案例分析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一例聋哑人择业案例分析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一例聋哑人择业案例分析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一例聋哑人择业案例分析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一例聋哑人择业案例分析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一例聋哑人择业案例分析报告.docx

《一例聋哑人择业案例分析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例聋哑人择业案例分析报告.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一例聋哑人择业案例分析报告.docx

一例聋哑人择业案例分析报告

一例聋哑人择业的案例分析报告

摘要:

李磊(化名),男,28岁,聋哑人,上学时,贪玩,错过了学习机会,毕业后,找不到工作,被父亲送去学木工,而他又觉得木工这活又累又脏,不想干,就整天一个人发呆,想当白领、主持人,想再回学校上学,想••••••整天苦思冥想,痛苦、烦恼、焦虑,前来咨询。

根据求助者的内心痛苦程度、社会功能无明显损坏,可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

经和求助者商量后决定采用合理情绪疗法,经7次咨询使求助者对自己的不合理信念有所认识,逐步引导求助者实施自我行为训练,缓解烦恼、焦虑的消极情绪。

关键字:

焦虑一般心理问题合理情绪疗法

一、一般资料

1.人口学资料

李磊(化名),男,28岁,聋哑人,上聋哑人技校时,贪玩,木雕、首饰鉴赏、动画等技术没有学会,毕业时学校没有发给技术证书,找不到工作,被父亲送去学木工,而他又觉得木工这活又累又脏,不想干,就整天一个人发呆,想当白领、主持人,想再回学校上学,想当作家、艺术家••••••整天苦思冥想,痛苦、烦恼、焦虑。

父母为农民,有一个妹妹,身体健康,家族中无先天性病史,亦无精神疾病史。

2.个人成长史

求助者为聋哑人,出生在一个农村家庭,父母都是农民,有个妹妹,生活拮据。

上聋哑人技校时,贪玩,木雕、首饰鉴赏、动画等技术没有学会,毕业时学校没有发给技术证书,找不到工作,被父亲送去学木工,而他又觉得木工这活又累又脏,不想干,就整天一个人发呆,想当白领、主持人,想再回学校上学,想当作家、艺术家••••••整天苦思冥想,痛苦、烦恼、焦虑。

3.身体状态

自幼聋哑,未患过严重躯体疾病。

最近,因找不到工作,学木工,嫌弃又脏又累,梦想当作家、白领等,整天发呆,苦思冥想,情绪低落,烦恼,焦虑,郁郁寡欢,食欲不佳,并且睡眠质量下降。

4.社会功能

整天呆在家里,不与人交往,不去上班学木工,有时干点儿家务活。

二、主诉和个人陈述

主诉:

烦恼,焦虑,有时感到抑郁,夜间睡不着觉,易醒,食欲下降。

个人陈述:

我爱幻想,我想当作家、艺术家、白领、主持人••••••我不理解词的意思,不会写作,所以我感到痛苦、难过。

我毕业时,木雕、首饰鉴赏、动画等技术没有学会,学校没有发给技术证书,找不到工作,父母忽悠我,不支持我努力学习,非要我学木工,那活又脏又累,我不想学,也不想干。

我抑郁症、强迫症、社交恐惧、自卑,我不知道该怎么办,更不知道如何面对将来。

三、咨询方式:

QQ聊天

四、评估与诊断

从和求助者的聊天中了解,求助者是正常心理范畴内的心理不健康,可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属于可以进行心理咨询的范畴。

诊断依据如下:

1、根据判断正常与异常心理的三原则,求助者的消极情绪是由客观的社会事件(显性或隐性)引起的,心理活动在内容和形式上与客观环境是统一的;求助者的知、情、意等心理过程是协调的;个性相对稳定,其个性没有发生明显根本的改变。

有自知力,为自己所陷入的心理状态担忧,主动求助,迫切希望解除烦恼、焦虑,并且没有表现出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症状,所以可以排除精神病。

2、该求助者表现出烦恼、焦虑、情绪低落等症状。

从严重程度标准看,该求助者的反应强度不很强烈,反应只局限于如何择业范围内,没有影响逻辑思维,智能记忆等,没有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影响。

内心冲突是常形的,没有泛化,可以排除严重心理问题和神经症性心理问题。

(三)鉴别诊断

1、与精神病相鉴别

根据判断精神病的三原则,精神病的特点是患者的知情意不统一,没有自知力;主客观世界反映不协调,常常表现出幻觉、妄想、逻辑思维紊乱及行为异常;个性发生根本改变等。

而该求助者的知情意、主客观世界协调一致;有自知力,主动求助;无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症状,因此可以排除精神病。

2、与严重心理问题相鉴别

严重心理问题的反应强度强烈,反应已泛化,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影响,病程大于2个月。

而该求助者的心理问题还不十分严重,无泛化,虽对社会功能有一定的损害,但仍能干家务活,因此可以排除严重心理问题。

3、与焦虑性神经症相鉴别

焦虑性神经症在症状表现上主要是焦虑,有持久的痛苦不能解决,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的影响,心理冲突为变形,反应与初始事件本身不相关,伴有身体不适感的显著的植物神经功能障碍,精神运动不安,持续时间长,持续半年以上。

而该求助者虽然也以焦虑、烦恼为主要症状,由现实刺激引起,内心冲突为常形,因此可以排除焦虑性神经症。

(四)原因分析

1、生物学原因:

男,28岁,聋哑。

2、社会性原因:

(1)存在负性生活事件,聋哑人技校毕业时未取得技术证书,找不到工作;父亲让其学木工,自己不接受。

(2)家庭的教养方式存在一定的问题,农村家庭,父母因儿子聋哑,总觉得愧对儿子,而溺爱儿子,对求助者的个性形成和发展有较大影响。

(3)缺乏社会支持系统的帮助,如在聋哑人技校学习时,贪玩,不学习,没有得到及时指导和教育。

3、心理原因:

(1)求助者因自己是聋哑人,认为自己理应得到家人额外的支持和照顾,总想不劳而获,梦想当作家、白领••••••还不想付出努力。

(2)被烦恼、焦虑、痛苦等情绪所困忧。

(3)人际关系上不听父母、同学等的劝告,不与人交往。

(4)个性特征:

好高骛远,虚荣心强,拈轻怕重。

五、咨询目标的确定

咨询师和求助者共同商定,确立以下咨询目标:

(一)具体目标:

缓解烦恼、焦虑的情绪。

(二)近期目标:

改变求助者的不合理信念。

首先,咨询师运用专业知识,使求助者认识到书山有路勤为径,以及自己错误的想法。

其次,使求助者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三)最终目标与长期目标:

促进求助者心理健康,人格发展完善。

六、咨询方案的制定

(一)咨询方法和原理

为实现咨询目标,和求助者协商采用合理情绪疗法。

该疗法认为:

使人们难过和痛苦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对事情的不正确解释和评价。

事情本身无所谓好和坏,但当人们赋予它自己的偏好、欲望和评价时,便有可能产生各种无谓的烦恼和困扰。

如果某人有正确的信念,他就可能愉快的生活,否则,错误的思想及与现实不符的看法就容易使人产生情绪困扰。

因此只有通过理性分析和逻辑思辨,改变造成求助者情绪困扰的不合理信念,并建立起合理的、正确的理性信念,才能帮助求助者克服自身的情绪问题,以合理的人生观来创造生活,并以此来维护心理健康,促进人格的全面发展。

具体方法是:

通过与求助者交谈,找出情绪困扰和行为不适的具体表现(C),以及与这些反应相对应的诱发性事件(A),并对两者之间的不合理信念(B)进行分析,使求助者领悟自己的问题及其与自身的不合理信念的关系。

咨询师运用多种技术,帮助求助者修正或放弃原有的不合理信念,并代之以合理的信念,从而消除不良情绪和不适行为。

(二)说明、确定双方的责任、权利和义务。

求助者:

责任:

1.向咨询师提供与心理问题有关的真实材料;

2.积极主动地与咨询师一起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3.完成双方商定的作业。

权利:

1.有权利了解咨询师的受训背景和执业资格;

2.有权利了解咨询的具体方法、过程和原理;

3.有权利选择或更换合适的咨询师;

4.有权利提出转介或中止咨询;

5.对咨询方案的内容有知情权、协商权和选择权。

义务:

1.遵守咨询机构的相关规定;

2.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方案各方面的内容;

3.尊重咨询师,遵守约定的时间,如有特殊情况提前告知咨询师。

咨询师:

责任:

1.遵守职业道德,遵守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

2.帮助求助者解决心理问题;

3.严格遵守保密原则,并说明保密例外。

权利:

1.有权利了解与求助者心理问题有关的个人资料;

2.有权利选择合适的求助者;

3.本着对求助者负责的态度,有权利提出转介或中止咨询。

义务:

1.向求助者介绍自己的受训背景,出示营业执照和执业资格的相关证件;

2.遵守咨询机构的有关规定;

3.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方案各方面的内容;

4.尊重求助者,遵守预约时间,如有特殊情况提前告知求助者。

(三)商定咨询时间、费用

每周一次,每次60分钟左右,预计进行6-7次咨询。

免费。

七、咨询过程

(一)心理诊断阶段(第1-2次咨询)

目的:

收集资料,了解基本情况,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进行诊断分析,明确求助者的ABC。

方法:

合理情绪疗法

过程:

第1次咨询:

咨询关系的建立,心理诊断阶段,

通过QQ聊天,询问求助者基本情况,介绍心理咨询的性质和限制及咨询过程中有关事项与规则。

咨询师通过共情、理解、关注等技术与求助者初步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使其感到被尊重、被接纳。

给求助者一个倾诉的机会,把自己择业方面的心理感受和压力表达出来。

采用摄入性会谈收集求助者的有关资料,更加详细了解求助者问题的表现、形成原因、发生的背景和演变的过程,特别是探索求助者心理困惑的主要原因以及求助动机。

第2次咨询:

明确求助者的ABC

确诊求助者心理问题类型后,简单向其介绍合理情绪疗法的基本理论模型(ABC模型),找出他情绪困扰和行为不适的具体表现(C)以及与这些反应相对应的诱发事件(A),并对两者之间的不合理信念(B)进行初步诊断。

布置家庭作业请求助者回忆近一个多月的情绪状况和想法以强化求助者对ABC之间关系的理解,即要求求助者按照下面列表模式,尝试把自己所有的问题都表示出来。

诱发事件A:

父亲让学木工,而木工活又累又脏。

不良情绪C:

烦恼、焦虑、痛苦等症状,不想学木工,相当白领、作家、主持人••••••只限于梦想而不想付出努力。

不合理信念B:

认为我是聋哑人,我想干什么,父母就应该无条件支持我。

我想当白领、作家、主持人••••••不用付诸行动就能实现,这些人工作轻松、挣钱又多。

告诉求助者,家庭作业是咨询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自己的问题思考、检查越认真、细致,咨询的进步就会越快。

(二)心理咨询阶段(第3-5次咨询)

目的:

在加深咨询关系的基础上,与求助者协商咨询目标和咨询方案。

进一步寻找和确认求助者的不合理信念,帮助其领悟自己的问题与不合理信念的关系,通过交谈与辩论、启发与引导,使求助者修正或放弃其不合理信念、建立合理的信念。

方法:

合理情绪疗法

过程:

第3次咨询:

1、反馈咨询作业,对求助者的心理问题进行分析和诊断,与求助者协商确定相关的咨询目标和咨询方案。

2、通过提问,引导求助者回忆自己在家倍受父母溺爱的情绪体验和自我感受,引导求助者进行自我审查,使求助者自己领悟到自己要求什么,父母就无条件满足自己,形成了一种思维模式,想要什么,不用付诸行动就能实现。

通过面质、提问等技术进一步使求助者认识领悟到这种思维模式是错误的,在这种思维模式下所产生的一些信念是不合理的,如“我想回聋哑人学校重新学习,父母就应该无条件支持我;我想当主持人、白领,这些人工作轻松。

”列举出求助者情绪困扰和行为不适的具体表现(C)以及与这些反应相对应的诱发事件(A),并对两者之间的不合理信念(B)进行初步分析。

3、布置家庭作业,要求求助者对列出的不合理信念进行认真思考,以使其把注意从过分关注工作的轻松程度和诱发事件转移到关注自己的不合理信念上来,最终使其领悟到自己的问题与自己的不合理信念的关系:

是信念引起了情绪和行为后果而不是诱发事件本身;自己应该对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反应负责;只有改变了不合理信念,才能减轻或消除自身存在的各种症状。

第4次咨询:

反馈咨询作业,使求助者认识到自己的焦虑情绪是由于自己对选择工作的不合理看法所引起的,求助者的情绪反应降低。

针对上述列出的不合理信念,通过交谈与辩论、启发与引导,最后帮求助者学会合理的信念而舍弃不合理信念。

以下是与不合理信念辩论技术运用过程的对话节选:

(求助者:

H,咨询师:

C)

H:

我想换工作,不想学木工了。

C:

为什么不想学了呢?

H:

没兴趣。

C:

工作是为了挣钱养家糊口,有没有兴趣也要先干着!

H: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