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刺的朋友》公开课教案优秀教学设计12.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228613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65.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带刺的朋友》公开课教案优秀教学设计1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带刺的朋友》公开课教案优秀教学设计1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带刺的朋友》公开课教案优秀教学设计1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带刺的朋友》公开课教案优秀教学设计1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带刺的朋友》公开课教案优秀教学设计1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带刺的朋友》公开课教案优秀教学设计12.docx

《《带刺的朋友》公开课教案优秀教学设计1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带刺的朋友》公开课教案优秀教学设计12.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带刺的朋友》公开课教案优秀教学设计12.docx

《带刺的朋友》公开课教案优秀教学设计12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23带刺的朋友

23带刺的朋友

课时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体会句子不同的表达方式。

3.体会作者对刺猬的喜爱之情。

4.学会介绍刺猬,体会如何用具体的事例来反映动物独特的本事。

教学重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归纳课文中记叙的刺猬的事例。

教学过程

一、导入环节

导入课文,板书课文题目

过渡语:

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事情呢?

用提问的形式导入课文,激发学生兴趣。

二、先学环节

(一)出示自学清单二

1.刺猬是怎样偷枣的呢?

圈出描写刺猬偷枣时动作的词语。

2.刺猬偷枣的本事怎样?

从哪些动作能看出?

、体现了刺猬的聪明、机灵。

3.为什么作者不能肯定地表示刺猬是在用力摇晃?

4.刺猬为什么要把枣子聚拢?

5.作者对刺猬有着怎样的感情?

6.课外搜集宗介华的相关资料。

(二)小组交流

1.根据小组人数,组长合理分配问题。

2.一人说,其他人听,听后纠正、补充,发表自己的意见。

(三)全班展示

请四个小组展示,其他小组补充质疑。

每个小组展示一个问题。

三、后教环节

精彩预设与点拨

预设1学生从描写刺猬偷枣的句子中不难体会到作者对刺猬的喜爱之情,难点在于朗读。

方法:

教师范读、播放朗读。

预设2对于围绕刺猬所写的事情,只要学生能说出自己的理由即可,不必拘泥于教师的答案。

参考答案如下:

1.刺猬是怎样偷枣的呢?

圈出描写刺猬偷枣时动作的词语。

示例:

爬、停、摇晃、掉、爬、归拢、打滚儿、驮、跑

2.刺猬偷枣的本事怎样?

从哪些动作能看出?

摇晃、归拢体现了刺猬的聪明、机灵。

预设3重点语句的体会

描写刺猬的重点语句:

(1)“我还没弄清楚是怎么回事,树上那个家伙就噗的一声掉了下来。

”说明刺猬动作快,这的确是一只聪明的刺猬。

(2)“它匆匆地爬来爬去,把散落的红枣逐个归拢到一起,然后就地打了一个滚儿。

”这句话表现了刺猬偷枣时的动作敏捷及刺猬的机灵。

预设4有感情地朗读

(1)“秋天,枣树上挂满了一颗颗红枣,风儿一吹,轻轻摆动,如同无数颗飘香的玛瑙晃来晃去,看着就让人眼馋。

”读出红枣的特点。

(2)“挂满红枣的枝杈慢慢弯下来。

“后来,那个东西停住了脚,兴许是在用力摇晃吧,树枝哗哗作响,红枣噼里啪啦地落了一地。

读出刺猬的聪明、伶俐。

(3)“它匆匆地爬来爬去,把散落的红枣逐个归拢到一起,然后就地打了一个滚儿。

”刺猬高明在哪儿?

(打滚儿)。

想象读:

刺猬“扑噜”一下,打了一个滚儿,发现前面还有一个枣,再“扑噜”一下,打了一个滚儿,又发现左面有一个枣,接着又“扑噜”一下,打了一个滚儿……等把枣子扎完了,它也转晕了,看看,到底还漏了哪个。

四、检测环节

读句子,完成练习。

1.秋天,枣树上挂满了一颗颗红枣,风儿一吹,轻轻摆动,如同无数颗飘香的玛瑙晃来晃去,看着就让人眼馋。

(1)句中把红枣比作,这样写出了红枣的特点。

(2)“看着就让人眼馋”,是因为()

A.枣树上挂满了枣儿。

B.风儿一吹,枣儿随风摆动。

C.枣树上的一颗颗红枣如同无数颗飘香的玛瑙晃来晃去。

D.枣儿掉落下来了。

2.根据课文内容把刺猬偷枣的过程填写完整。

缓慢爬树、、、、、驮枣快跑。

3.你是怎样理解“带刺的朋友”这一题目的?

五、本课小结

作者通过写刺猬偷枣,写出了自己对刺猬的喜爱之情,把它称为——“带刺的朋友”。

作者是一个有心人,在平时生活中注意观察也是一个有情人,与动物交上了朋友。

六、拓展阅读

《刺猬的优雅》《魔影》《奇妙的田螺》《雪地追踪》《会飞的伙伴》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3带刺的朋友∣人教(部编版)

23 带刺的朋友

本文记叙了一个秋天新月斜挂的夜晚,一只刺猬偷枣的故事。

文章语言生动、明快,条理清楚,用词准确,特别是描写刺猬偷枣,把刺猬的机灵、敏捷写得淋漓尽致,充分表现了刺猬的本事高明,表达了作者对它的喜爱之情。

这个阶段的孩子都有一颗热爱小动物的心,天生和动物有亲密感。

学习这篇课文,他们会有浓厚的兴趣,会跟随作者一起去“抓”那个偷红枣的小偷,从而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

语文学习不仅要抓住语言文字来理解文章内容,而且要紧扣语言文字来体验和感悟,在阅读中走进文本。

本课教学要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生动的语言,从字里行间感受作者对刺猬的喜爱之情。

【知识与技能】

1.会认10个生字,掌握1个多音字,会写13个生字。

2.朗读课文,能复述刺猬偷枣的过程。

3.体会文中生动的语言,品读句子,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

【过程与方法】

运用“读、议、思”等多种学习方式体会“我”对刺猬的喜爱与钦佩。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从刺猬偷枣这件事中体会刺猬的本事高明,激发对刺猬的喜爱之情。

重点

1.会认10个生字,掌握1个多音字,会写13个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从刺猬偷枣中体会刺猬的本事高明。

难点

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

教师:

课件。

学生:

了解刺猬的相关知识。

2课时

第一课时

1.会认10个生字,掌握1个多音字,会写13个生字。

2.朗读课文,找出刺猬偷枣的部分。

重点

会认10个生字,掌握1个多音字,会写13个生字。

难点

朗读课文,找出刺猬偷枣的部分。

一、导入新课

师:

同学们,现在是秋天,是瓜果成熟的收获季节,瞧,图上画着什么呀?

1.出示《秋枣》图,学生说图意,师引导学生用上动词“挂满”,数量词“一颗颗”来体现红枣的多。

师:

枣儿长得可真好!

你们想不想摘一些来尝一尝?

这不,咱们有位带刺的朋友就迫不及待,抢先行动了。

2.教师板书:

带刺的朋友。

3.出示刺猬图和词语“刺猬”。

师:

它是谁呀?

它和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有什么关系呢?

4.学生交流。

二、整体感知

1.打开书,借助拼音把课文读通。

读书要求:

字字响亮,句句通顺。

2.学习字词。

刺 枣树 一颗 眼馋 惊讶 猜测

监视 逐 扎 聪明 忽然 圆乎乎

暗暗 伸出 匆匆 水沟 偷枣 追到

缓慢 弯腰 恍然大悟

3.同桌相互交流。

4.检查预习情况。

(1)“开火车”读词语,教师正音,重点指出“扎”是个多音字,在文中读zhā。

(2)轻声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课文写了一件关于刺猬的什么事?

(偷枣)

(3)指名分节读课文,师生共同点评。

三、朗读刺猬偷枣的段落

1.找出描写刺猬偷枣的部分,做上记号。

2.全班交流。

◇一个圆乎乎的东西,正缓慢地往树上爬……

◇仍旧诡秘地爬向老树杈,又爬向伸出的枝条……

◇挂满红枣的枝杈慢慢弯下来。

◇后来,那个东西停住了脚,兴许是在用力摇晃吧,树枝哗哗作响,红枣噼里啪啦地落了一地。

◇很快,它又慢慢地活动起来了。

◇它匆匆地爬来爬去,把散落的红枣逐个归拢到一起,然后就地打了一个滚儿。

你猜怎么着,归拢的那堆红枣,全都扎在它的背上了。

立刻,它的身子“长”大了一圈。

◇它驮着满背的红枣,向着墙角的水沟眼儿,急火火地跑去了……

3.同桌互读。

四、指导写字

1.出示要求会写的生字,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讨论,交流记字的方法。

2.教师着重指导“刺、枣、忽、匆、腰”的写法。

(1)注意“刺”与“枣”的写法。

(2)“忽”的上部与“匆”字要区分开来。

(3)“腰”右部上边是“

”,不要写成“西”。

3.词语练习。

(1)用“刺、枣、颗、忽、乎、暗、伸、匆、沟、聪、偷、追、腰”做扩词游戏。

(2)教师提供词语,扩大学生的词汇量,加深对字义的理解。

4.学生书写生字,师提示:

注意根据字的间架结构合理安排书写。

五、课堂练习

1.朗读课文。

2.写生字新词。

带刺的朋友

刺猬偷枣

第二课时

1.品读课文,体会文中生动的语言。

2.能用自己的话讲讲刺猬是怎样偷枣的。

3.从作者对刺猬不同的称呼中,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

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能用自己的话讲讲刺猬是怎样偷枣的。

2.品读课文,体会文中生动的语言。

难点

从作者对刺猬不同的称呼中,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

一、复习导入

1.学生“开火车”读生字词语。

2.回顾课文内容。

“带刺的朋友”是指__________,课文写了它________________的事。

二、再读课文,体验感悟

1.学习第1自然段。

(1)那刺猬偷的到底是怎样的枣呢?

我们一起来看第1自然段。

(2)指名读。

(多媒体出示:

秋天,枣树上挂满了一颗颗红枣,风儿一吹,轻轻摆动,如同无数颗飘香的玛瑙晃来晃去,看着就让人眼馋。

这枣多么诱人啊,真让人眼馋,怪不得会引来刺猬偷枣儿。

2.学习第2~11自然段。

(1)默读课文第2~11自然段,画出一句概括介绍刺猬偷枣本领的句子。

(2)出示:

我暗暗钦佩:

聪明的小东西,偷枣的本事可真高明啊!

师:

“高明”是什么意思?

小刺猬偷枣的本事高明在哪儿?

请你们再读读课文第2~11自然段,边读边思考,哪些语句最能让你感觉到小刺猬偷枣的本事高明,用波浪线画出来。

(3)学习重点语句。

它匆匆地爬来爬去,把散落的红枣逐个归拢到一起,然后就地打了一个滚儿。

你猜怎么着,归拢的那堆红枣,全都扎在它的背上了。

立刻,它的身子“长”大了一圈。

也许是怕被人发现吧,它驮着满背的红枣,向着墙角的水沟眼儿,急火火地跑去了。

①轻声读读这些句子,任意选择一句,可以把你的理解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②学生对上面的句子进行交流,体会其生动性。

③边读边找出描写小刺猬动作的词,在下面画上小圆圈。

(生画,交流)

④板书:

爬 归拢 滚 驮 跑

⑤教师小结:

正是作者注意仔细观察,抓住小刺猬的动作进行描写,才能让大家如同亲眼所见小刺猬偷枣那精彩的场面。

⑥齐读第11自然段。

理解“钦佩”(赞扬、佩服),从中你体会到什么?

谁能用钦佩的语气来夸夸这只小刺猬呢?

(指名读)

3.学习第12自然段。

自由读第12自然段,思考:

(1)作者的好奇心是什么?

他找到刺猬住的地方了吗?

(2)“小刺猬已经没了踪影”说明了什么?

(小刺猬动作迅速)

4.感悟作者的情感变化。

(1)找出文中作者对小刺猬的称呼。

(2)指名学生回答。

(那个东西 那个家伙 小东西)

师:

从不同的称呼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3)学生交流,教师相机指导。

起初作者不知道偷枣的是刺猬,称“那个东西”,作者当时心里是有些讨厌的;当称“那个家伙”时,作者心中有了温情;当作者钦佩刺猬时,内心已油然而生对它的喜爱之情,所以称它为“小东西”。

尽管刺猬偷走了红枣,但它的可爱、本事高明却深深地留在了作者的心中。

三、复述偷枣,总结全文

师:

偷枣的小刺猬可真可爱。

同学们,你们能用自己话讲讲小刺猬偷枣的过程吗?

1.出示开头:

小刺猬偷枣的本事真高明。

2.学生默读小刺猬偷枣的部分。

3.指导学生讲:

除了用口头语言外,还可以借助一些肢体语言。

4.学生试讲,全班评价。

5.教师总结。

同学们,从大家的讲演中,我看到了作者笔下的那只偷枣的小刺猬,我还想看到更多的可爱的小刺猬,你们想吗?

今天,老师要向你们介绍一篇散文《带刺的朋友》,这篇文章里,除了有我们今天学到的这只偷枣的小刺猬,还有这只小刺猬一家的很多故事。

请你们课后找来读一读,然后再和同学们交流你对小刺猬又有了哪些新的印象。

带刺的朋友

刺猬(钦佩、喜爱)

爬 归拢 滚 驮 跑

偷枣:

高明

本课教学,导入环节的看图说话,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也引导学生学习了课文的第1自然段,与课文有了初次的接触。

第一课时对刺猬偷枣语段的标识、朗读,为第二课时用自己的话讲刺猬偷枣的过程做了铺垫,让学生在反复记忆中熟悉刺猬偷枣的过程,不断加深印象,从而体会生动的语言。

课文结束时的散文推荐,促使学生的兴趣不因一堂课戛然而止,引领他们去更广阔的书中打开视野,积累语言。

三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23《带刺的朋友》人教(部编版)

23 带刺的朋友

导学案设计

课题

带刺的朋友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会认“枣、馋”等10个生字,会写“刺、枣”等12个字,读准多音字“扎”,会写“摆动、如同”等17个词语。

2.能找出描写刺猬偷枣的内容,体会语言的生动。

3.能以“小刺猬偷枣的本事真高明”为开头,用自己的话讲述刺猬偷枣的过程。

4.初步体会“那个东西”“那个家伙”“小东西”等不同称呼中蕴含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感受刺猬偷枣的本事高明,用自己的话讲述刺猬偷枣的过程,养成善于观察大自然中的动物的生活习性的好习惯。

课前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刺猬偷枣视频。

(教师)

2.搜集有关刺猬的资料,阅读宗介华的散文《带刺的朋友》。

(学生)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教学提示

一、激趣导入,进入故事(用时:

5分钟)

1.出示谜语:

小货郎,不挑担,背着针,满地窜。

2.揭示谜底,板书课题。

3.出示动画,那枣树和这位带刺的朋友之间发生了怎样有趣的故事呢?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

1.小组交流,猜出谜底。

2.齐读课文题目。

3.明确学习任务,带着阅读兴趣走进课文。

  上课伊始,用猜谜导入,激发了学习兴趣。

在解谜的同时,引出要学的汉字“刺”,并把识字和汉字的字形字义结合起来,巩固识字效果。

二、初读课文,掌握字词(用时:

15分钟)

1.提出自读要求: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顺句子。

(2)标出自然段序号。

(3)同桌相互讨论交流,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2.检查初读情况。

(1)出示字词,闯过词语关。

(2)指名读,从平翘舌音、前后鼻音等方面辨明词语的读音。

“扎”是多音字,表示“刺”的动作时,读zhā,组词为“扎手”“扎针”;表示“捆”的动作时,读zā,组词为“扎风筝”“扎辫子”“包扎”。

(3)引导学生用多种方式朗读词语。

(4)指名分段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听,指出错误,帮助改正。

(5)说说课文写了刺猬朋友的一件什么事。

3.指导朗读课文。

1.

(1)借助汉语拼音轻声读课文,读准每个字的音,先自己认真读一遍,再同桌交替读、听,纠正错误的读音。

(2)标注自然段序号,同桌互相检查自然段序号标注得是否正确。

(3)圈出不懂的词语后,和同桌或小组同学交流,把解决的词语画掉。

2.

(1)认真读课件中的生字词。

先借助拼音读,然后独立认读。

(2)重点读准字音:

平舌音“枣、测、聪、刺、匆”;翘舌音“馋、逐、伸、追”;多音字“扎”。

(3)开火车读词,男女生赛读,小组轮流读,齐读。

(4)按自然段读课文,读后试着从字音是否正确、语句是否连贯、断句是否合理等方面进行评价。

(5)交流:

课文写一只刺猬偷枣的故事,表达了作者对它的赞叹和喜爱之情。

3.大声朗读课文。

1.识字教学一定要在学生充分自读课文、整体感知的基础上进行。

学生已随读文初步识字,因此,着力点应放在检查学生是否认得准,记得熟上,并因“字”而异,进行重点提示与指导。

如,同音字“匆”和“聪”进行比较;形近字“刺”和“枣”对比观察,发现它们的区别——“刺”左边部分有钩,而“枣”上边部分没有钩;“刺”是左右结构,左边部分最后一笔是点,右边部分细长;“枣”是上下结构,上边部分宽扁,撇和捺要写得舒展,盖住下边部分的两点。

2.学生概括课文内容时,教师可提供方法提示。

如,提问法,先找主人公,再看主人公干了什么事情,结果怎样,说说你有什么收获或体会,然后连起来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三、细读课文,体会文意(用时:

8分钟)

引导学习第1自然段。

1.刺猬偷的到底是怎样的枣呢?

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红枣,到底有多诱人。

2.出示:

(1)秋天,枣树上挂满了红枣。

(2)秋天,枣树上挂满了红枣,风儿一吹,轻轻摆动,如同无数颗飘香的玛瑙晃来晃去,看着就让人眼馋。

3.引导学生交流哪一句的描写更诱人。

4.指导朗读第1自然段。

1.组内交流老师的问题,并朗读句子。

2.朗读课件出示的两组句子,小组交流比较。

3.交流哪一句描写更诱人。

第一句简明扼要,第二句用比喻的修辞方法把红枣的诱人写得生动具体。

把红枣比作玛瑙。

既写出了红枣的数量多、色彩艳,又写出了红枣的香气诱人,为下文描写刺猬偷枣做了铺垫。

4.男、女生读,想象齐读。

1.教师可通过比较句子不同的表达方式,让学生感悟作者用词的精妙,学习文章的写作方法。

 

2.教师可引导学生结合语境理解“摆动、晃来晃去、眼馋”等词语的意思,并鼓励学生积累词语和优美的语句。

四、巩固识字,指导写字(用时:

12分钟)

1.出示本文要求会写的字。

2.引导学生交流书写时应注意的事项。

重点强调:

“匆”不要少写一点。

3.范写“偷”“枣”。

4.课件出示其余10个字的书写动漫,引导学生观察交流。

5.巡视学生书写。

6.组织学生班内展示书写作品,引导学生积极评价,并针对评价改一改自己的字。

1.先独立认读,再同桌互读,然后班内认读,最后选择自己喜欢的词语说一句话。

2.先在小组内交流,找出最容易写错的笔画,再在全班交流。

“匆”字不要少写一点;“忽”不要多写一点;“刺”左边不是“束”;“枣”的上部没有钩。

3.观看教师范写,感受运笔方法。

4.认真观看书写动漫,组内交流书写要点。

5.临写本课12个生字,体会汉字的美蕴含在每一笔中。

6.交流展示书写成果,并改一改自己没写好的字。

1.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把本课要求会写的12个字进行归类,并选择不同结构的字进行范写。

2.指导学生先观察,再书写,逐步培养学生独立书写的能力。

3.引导学生书写时,注意培养学生书写的审美能力。

4.要重视书写评价,鼓励写字好的同学介绍书写经验,有利于整体提高学生的书写能力。

第二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教学提示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用时:

5分钟)

1.课件出示生字词,引导学生正确认读。

2.选用其中的词语简要地说说文章的内容。

1.用开火车的方式每人认读一个生字词,其他同学跟读。

2.选用其中的词语简要地说说文章的内容。

  在复习环节通过认读回顾检测学生对本课字词的掌握情况,选用词语说说课文内容,做到活用词语。

二、研读偷枣过程,体会情感变化(用时:

28分钟)

1.引导学生浏览课文并交流:

(1)刺猬偷枣的本事怎样?

找找对刺猬偷枣做出了评价的句子,用横线画出来,并在旁边写写你感受到了什么。

(2)从哪些动作能看出刺猬偷枣的本事高明?

①在文中找找描写刺猬偷枣的动作的词语,在文字下面加个小圆圈。

②根据学生回答,课件随机出示相关的句子,引导学生多读几遍,体会语言的生动。

(3)师生合作分角色朗读第2~7自然段,角色体验,入情入境地朗读,感悟刺猬偷枣本事的高明。

(4)指导学生自学第8~10自然段,根据下面的提示,说说刺猬是怎样运枣的。

课件出示:

它又________。

它匆匆地________,把________,然后________,最后________。

2.引导学生朗读课文第2~10自然段,找出作者对刺猬的称呼,从中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并朗读相关语句,读出对刺猬的喜欢。

3.课件出示“讲一讲”内容:

以“小刺猬偷枣的本事真高明啊”为开头,讲讲刺猬是怎样偷枣的。

1.浏览课文,小组交流。

(1)①找到对刺猬偷枣做出评价的句子,用横线将它画出来,并在旁边写写自己的感受。

②朗读对刺猬评价的句子:

聪明的小东西,偷枣的本事可真高明啊!

③在语境中理解什么是“高明”,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2)①小组合作,找出描写刺猬偷枣的动作的词语:

爬、爬向、又爬向、停住了脚、摇晃、掉、爬来爬去、归拢、打了一个滚儿、驮、跑。

②朗读课件中的句子,体会刺猬的聪明、敏捷。

(3)配合教师,分角色朗读第2~7自然段,感悟刺猬偷枣本事的高明。

(4)学生朗读第8~10自然段,根据提示,说说刺猬是怎样运枣的。

2.朗读课文第2~10自然段,同桌交流,找出作者对刺猬的称呼,称“那个东西”时,比较平淡,不带感情;称“那个家伙”,就显得比较亲近了;而“小东西”一般是亲昵宠爱的称呼,显得格外亲近。

从中体会作者对刺猬的情感越来越深。

并朗读相关语句,读出对刺猬的喜爱之情。

3.以“小刺猬偷枣的本事真高明啊”为开头,同桌一起讲一讲刺猬是怎样偷枣的。

1.读课文时,先要求学生用“____”画出哪一句话对刺猬偷枣做出了评价,用“。

”标出描写刺猬偷枣的动作的词语。

2.教师和学生合作朗读时,也可用手势示意学生朗读的部分。

3.教师引导学生“说说刺猬是怎样运枣的”时,可让学生边说边加上动作。

促进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深化学生的认知。

三、引发好奇,拓展阅读(用时:

7分钟)

1.领读,引出疑问:

(师读)“水沟眼儿里黑洞洞的,小刺猬已经没了踪影。

”可是我却还有很多的疑惑——(生读)“它住在什么地方呢?

”“离这儿远不远?

”“窝里还有没有伙伴?

”(师激趣)我还有好多好多的问题,那这些答案就留到课后,让我们到课外书中去阅读探索,寻找答案吧!

2.课件出示拓展阅读内容:

(1)上网搜索宗介华的散文《带刺的朋友》,其中写了小刺猬一家的很多故事,找来读一读,和同学交流一下收获。

(2)你还知道有哪些动物也有自己独到的本事?

选一个讲给你的小伙伴听。

1.

(1)配合老师,朗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的相关内容。

(2)边读边发挥想象,猜想:

它(刺猬)会住在什么地方呢?

离这儿远不远?

窝里还有没有伙伴?

(3)组内交流,说出发自内心的想法和疑惑。

2.

(1)在伙伴的帮助下,搜集小刺猬一家的故事来读一读,并和伙伴分享自己读后的收获。

(2)先小组交流或上网搜集一些小动物自己独到的本事,再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讲给小伙伴听听。

1.在引发好奇,发挥想象这一环节,教师要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动物,树立学生保护动物的意识。

 

2.拓展阅读内容可让学生合作完成,来强化所学的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