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二轮复习第16讲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学案.docx
《届二轮复习第16讲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二轮复习第16讲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学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二轮复习第16讲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学案
第16讲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考纲要求] 1.古代中国的政治家:
(1)秦始皇;
(2)唐太宗;(3)康熙帝。
2.东西方的先哲:
(1)孔子;
(2)柏拉图。
3.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杰出人物:
(1)克伦威尔;
(2)华盛顿;(3)拿破仑。
4.“亚洲觉醒”的先驱:
(1)孙中山;
(2)甘地;(3)凯末尔。
5.无产阶级革命家:
(1)马克思、恩格斯;
(2)列宁;(3)毛泽东、邓小平。
6.杰出的科学家:
(1)李时珍;
(2)詹天佑;(3)李四光;(4)牛顿;(5)爱因斯坦。
1.古代中国的政治家
2.东西方先哲
3.近代欧美历史人物
4.亚洲觉醒先驱
5.中外无产阶级革命家
6.杰出的科学家
1.[2017·全国卷Ⅰ]材料 公元前544年,吴国公子季札出使鲁、郑、卫、晋等中原诸国。
季札对于各国贵族视为“文明”象征的乐舞与歌诗,皆能一一点评,得其精髓;对于各国政治现状,他也能作出准确的研判。
各国原本视江南为蛮荒之地,为“文身断发”的“夷人”聚居之处,季札的到来让他们眼界一开。
季札出使途经徐国,知道徐国国君对他的佩剑十分喜爱,只因要出访他国,未能相赠。
季札返回途中至徐,徐君已死,他解下佩剑挂在徐君墓前的树上。
随从认为这样做没有意义,季札说,我当初知道徐君喜爱我这把剑,“始吾心已许之,岂以死倍(背)吾心哉”。
其父吴王寿梦认为诸子中季札年龄最小却有贤能,指定他继承王位。
寿梦死后,吴国人坚决要求季札即位,但季札坚拒,“弃其室而耕”,最终王位由其长兄继承。
季札被历代儒者尊崇为“贤人”。
——据《史记》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历代儒者尊季札为“贤人”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季札出使在文化融合方面的意义。
答案
(1)对儒者所崇尚的礼乐与经典有精深的理解;挂剑于墓,与儒者重“信”契合;拒绝继承王位,符合儒家礼义观念。
(2)显示出中原文化传播到江南,有利于改变中原诸国对江南的认识;有利于黄河与长江流域的文化认同。
解析 第
(1)问,根据材料“季札对于各国贵族视为‘文明’象征的乐舞与歌诗,皆能一一点评,得其精髓”可知,季札对儒者所崇尚的礼乐和经典有精深的理解;由“徐君已死,他解下佩剑挂在徐君墓前的树上”可知,挂剑于墓,与儒者重“信”契合;由“季札坚拒……最终王位由其长兄继承”可知,拒绝继承王位,符合儒家礼义观念。
第
(2)问,根据材料“吴国公子季札出使鲁、郑、卫、晋等中原诸国”“各国原本视江南为蛮荒之地,为‘文身断发’的‘夷人’聚居之处,季札的到来让他们眼界一开”,从文化传播、扭转认识、加深文化认同的角度分析。
2.[2017·全国卷Ⅱ]材料 颜回,孔子最看重的弟子之一。
他居于陋巷,“一箪食,一瓢饮”,依然淡泊达观。
颜回天资聪颖,能很快领悟老师的教诲,子贡称赞他“闻一知十”。
每次谈到他的求学精神,孔子总是不吝赞赏。
颜回尊敬老师,曾说:
“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
”他践行孔子的学说,认为如果自己的才能智慧能够为世所用,就行其道;不为世所用,则独善其身。
颜回英年早逝。
孔子非常悲痛:
“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
不幸短命死矣!
”汉代以后,历代统治者给予颜回很高的评价。
《魏书》云:
“建国纬民,立教为本;尊师崇道,兹典自昔……释奠孔颜,乃其时也。
”颜回自唐代起配享孔庙,与孔子并称“孔颜”,元代被封为“复圣”,对后世影响深远。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颜回成为孔子最看重的弟子之一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颜回在后世受到尊崇的原因。
答案
(1)道德品行高尚;天资聪颖,领悟力强;深谙孔子学说,尊师重道;用儒学思想塑造自己的精神;践行儒家学说不遗余力。
(2)孔子对颜回的高度肯定;儒学成为统治思想;统治者的推崇;弘扬儒家道德的现实需要。
解析 第
(1)问,考查获取信息和概括问题的能力。
从材料中的“他居于陋巷……依然淡泊达观”“能很快领悟老师的教诲”“颜回尊敬老师”“践行孔子的学说”等信息归纳得出孔子器重颜回的原因。
第
(2)问,根据材料中的“尊师崇道”以及儒学在历史上的影响,从孔子对颜回的高度肯定;儒学的地位;统治者的推崇;弘扬儒家道德的现实需要等方面进行分析。
1.秦始皇、唐太宗、康熙帝对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贡献
(1)秦始皇:
灭掉东方六国,结束诸侯割据,统一全国;政治上开创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经济上统一度量衡、货币;文化上统一文字,促进文化交流;通过统一战争,促进了民族融合。
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初步奠基。
(2)唐太宗:
吸取隋亡教训,知人善用,虚怀纳谏;完善了三省六部制度、科举制,对少数民族采用开明怀柔政策;经济上轻徭薄赋,休养生息,对外兼容并蓄。
这一系列政策为唐王朝带来政治清明、生产发展、文化繁荣的景象,为“开元盛世”打下坚实的基础,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巩固。
(3)康熙帝:
是清朝杰出的君主,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缔造和巩固了空前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开创了“康乾盛世”的繁盛时代。
通过平定“三藩之乱”、统一台湾、平定准噶尔噶尔丹叛乱,巩固了国家统一;抗击沙俄侵略,维护了中华民族的主权,统一多民族国家基本定型。
2.评价历史人物的原则及注意的问题
(1)原则:
历史性原则、阶级性原则、辩证性原则、人民性原则、大节性原则。
(2)注意的问题
①特定的历史背景。
背景是历史人物活动的大舞台,人物同样的活动如果处于不同的历史背景,那就可以作出不同的评价。
对历史人物评价要考虑他的阶级性和时代性。
②确定评价标准。
我们看一个人物的活动或举措,不能感情用事,也不能仅从道义的角度去考虑,道德评判不能改变伟人的历史地位,而要看其活动或举措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国家的统一等。
③防止以偏概全。
通常说人无完人,就是指对人物的评价要一分为二、全面客观,但同时要遵循大节原则,不能因为失误就否认历史贡献。
④克服英雄史观。
承认人物的个性特点对事物具有一定影响力,但不能夸大,历史上有作为的人物是时势造就出来的。
1.[2017·东北三省四市一模]材料一 有一位死心塌地皈依天主的教徒将儿子从小带至深山中隐修,以杜绝物欲横流的尘世生活的诱惑。
儿子到了18岁,随父亲下山到佛罗伦萨,迎面碰上一群美丽的少女,头一次见到女性的小伙子问父亲这是些什么东西,父亲要他赶快低下头,说这是些名叫“绿鹅”的“祸水”。
谁知儿子却说:
“爸爸,让我带一只绿鹅回去吧!
”
——《十日谈·第四天故事》摘要
材料二 “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
在理性上多么高贵!
在才能上多么无限!
多么文雅的举动!
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
”
——莎士比亚《哈姆雷特》
材料三 “金子!
黄黄的,发光的,宝贵的金子!
……这黄色的奴隶可以使异教联盟,同宗分裂;它可以使受诅咒的人得福,使害着灰白色的癞病的人为众人所敬爱;它可以使窃贼得到高爵显位,和元老们分庭抗礼;它可以使鸡皮黄脸的寡妇重作新娘,即使她的尊容会使那身染恶疮的人见了呕吐,有了这东西也会恢复三春的娇色。
”
——莎士比亚《雅典的泰门》
(1)根据材料指出薄伽丘和莎士比亚对“人”的认识有何异同。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莎士比亚对“人”的认识产生变化的原因。
答案
(1)相同:
都肯定人性,追求现世的幸福。
不同:
薄伽丘更注重人的本能;莎士比亚批判人的本能,更崇尚人的理性。
(2)资本主义发展,社会进步;人文主义过分强调人的本能造成社会混乱;莎士比亚理性地反思人性。
解析 第
(1)问,材料一中小伙子遇到女性而想带回家,这反映了人对异性本能的渴望。
材料二不仅赞美人,而且赞美人的理性。
所以二者都肯定了人性,强调了人的价值,肯定了人对现世幸福生活的追求。
而后者更是把人性提高到理性的高度。
由此分析得出二者的异同点。
第
(2)问,原因从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及文艺复兴中过度提倡人性所带来的消极影响及莎士比亚对现实的反思等方面去分析。
2.[2017·银川二模]材料 顾维钧,中国近现代史上最卓越的外交家之一。
1918年11月,代表中国政府出席巴黎和会。
会上日本政府要求以战胜国的身份接管战败国德国在中国山东的一切权益。
顾维钧为此准备了《山东问题说贴》,力陈中国不能放弃孔夫子的诞生地山东,犹如基督徒不能放弃圣地耶路撒冷,震撼欧美代表,扭转了舆论形势并博取列强同情。
后由于意大利退出和会,英、法、美害怕日本也退出而导致和会流产,于是将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让给了日本。
此时中国代表团团长陆征祥离开巴黎,因此顾维钧实际上暂摄团长职权,在他的主持下,中国代表团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
——摘编自熊志勇、苏浩《中国近现代外交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顾维钧代表中国参加巴黎和会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顾维钧巴黎之行。
答案
(1)一战期间,日本宣布对德作战,趁机出兵占领中国山东。
一战结束,中国作为战胜国参加巴黎和会,试图收回对山东的主权。
(2)巴黎和会上,日本代表团率先提出接管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顾维钧据理力争山东主权回归;他不畏强权,但因为弱国地位,无力改变现实;以顾维钧为代表的中国代表团拒绝在和约上签字,是中国近代外交史上勇于抗争的典范,同时为华盛顿会议上山东主权回归埋下了伏笔。
他因在巴黎和会上的表现,被国内外公认为中国近代史上最杰出的外交家。
解析 本题考查近代中国著名外交家——顾维钧。
第
(1)问,在分析顾维钧代表中国参加巴黎和会的原因时,可结合巴黎和会的召开和材料信息“会上日本政府要求以战胜国的身份接管战败国德国在中国山东的一切权益”“顾维钧为此准备了《山东问题说贴》,力陈中国不能放弃孔夫子的诞生地山东”进行回答。
第
(2)问,在评述顾维钧巴黎之行时,可结合材料中顾维钧在巴黎和会上的努力抗争表现进行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