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四年级上册《角的度量》教学案例分析.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224027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9.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范文四年级上册《角的度量》教学案例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范文四年级上册《角的度量》教学案例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范文四年级上册《角的度量》教学案例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范文四年级上册《角的度量》教学案例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范文四年级上册《角的度量》教学案例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范文四年级上册《角的度量》教学案例分析.docx

《范文四年级上册《角的度量》教学案例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范文四年级上册《角的度量》教学案例分析.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范文四年级上册《角的度量》教学案例分析.docx

范文四年级上册《角的度量》教学案例分析

四年级上册《角的度量》教学案例分析

  

  

  

  一、教学理念:

   

  数学教学活动是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的。

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向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有过程中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与方法,积累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

  二、教学内容及分析:

  本份案例的教学内容是《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40—41页。

本节课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角,并明确了角的概念,知道了角是有大小之分的基础上学习本课的知识,并为学生后续学习角的分类打下基础。

而角的度量又是测量中难度最大的,在生活中人们往往靠感觉来估计角的大小,很少要用到专用的工具去测量一个角的精确度数,所以在本节课的设计中,我重点关注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究、同伴交流等活动过程来掌握测量角的技能,并把量角与在学生头脑中建立角的大小的表象结合起来,逐渐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三、教学过程:

  

(一)、比较两个角的大小,引发度量的需求

  .教师出示活动角,引导学生演示将角变大、变小。

  师:

你们还记得这位老朋友吗?

  生:

活动角。

  师:

谁能将这个角变大或变小。

(生按老师的要求变大或变小。

  师:

看来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两边叉开的程度越大角就越大,两边叉开的程度越小角就越小。

  2.教师在黑板上画两个角,要求学生通过观察判断它们的大小。

  师:

仔细观察黑板上的两个角。

哪个角大?

  生:

∠1大。

  师:

眼力不错,老师不光想知道哪个角大,还想知道具体大出的部分。

有办法解决吗?

  生:

用活动角量一量。

  3、用活动角量角。

  师:

那就用你的活动角比一比。

(学生各自操作)谁到黑板上来比一比。

  师:

注意观察,他是怎么比的。

用活动角比较这两个角的大小时要注意什么?

(突出顶点重合、边重合)

  生:

活动角的顶点要和量的角的顶点对齐,一条边要和量的角的一边重合,然后固定好,照这样再量另一个角,就能看出∠1比∠2大出的部分。

  生:

比的时候要注意顶点对齐,一边重合。

  [设计意图:

本环节激活了旧知——复习角的大小的含义,唤醒学生对角的大小的度量的高度关注,为用单位角量角的大小做好铺垫;复习用活动角比较角的大小以及比较角的大小时注意“点对点,边对边",这实际上是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的雏形。

在比较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同时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

]

  

(二)、初探角的度量方法,了解量角工具产生的历程。

  .用同样大的小角(10°角)来比较两个角的大小,激发学生度量角的需求。

  

(1)用同样大小的小角度量两个角的大小

  师:

老师还想知道∠1比∠2大了多少个这样的小角,你能利用这些同样大小的小角,度量出∠1出比∠2大了几个这样的小角吗?

(指名学生到黑板上操作)。

  

(2)小组合作,度量两角的大小。

(教师深入小组指导,一个小组上黑板上操作。

  (3)交流反馈:

度量的方法。

  师:

我们一起交流一下好吗。

那个角大,大了几个这样的小角?

  生:

∠1比∠2大了一个这样的小角。

  师:

你们是怎样度量的?

  生:

所有小角的顶点都要和被量的角的顶点重合,摆放第一个小角时,一条边要与被量的角的一边重合。

挨着往上摆。

  小结:

度量的时候将每个小角的顶点和要量的角的顶点对齐,摆的第一个小角的一边要和要量的角的一边重合,挨个往上摆,这样就能量出要量的角里含有几个这样的小角。

  (4)感受用小角度量∠1与∠2大小的优点。

  师:

用同样大小的小角度量这两个角的优点是什么?

  生:

能知道∠1比∠2大了1个小角。

  小结:

用同样大小的小角度量这两个角不仅可以量出两个角的大小,而且还可以知道∠1比∠2大了几个这样的小角,解决的数学问题更加多了。

  师:

如果用这样的方法去度量一个更大的角,你有什么感觉?

  生:

太麻烦了。

  师:

你能想个办法改进一下,量的时候摆一次就能量出一个较大的角里含有几个这样的小角吗?

  生:

把这些小角用胶带纸粘起来。

  师:

这个办法可以吗?

是个会创造的孩子。

  2.把单位小角拼成半圆,构造最简单的量角工具。

  师:

按照你们的创意,我们就把这10个同样大小的小角粘在一起就会形成这样的量角工具。

(演示粘成的半圆量角工具)

  师:

这样的量角工具,这些小角的顶点到哪里去了?

  生:

到了半圆的中间。

  师:

数一数,半圆中一共有多少个这样的小角?

  生:

10个。

  [设计意图:

量角器的本质是单位角的集合,让学生悟出用小角测量的可行性与操作要点,为学生理解量角的原理打下坚实的基础。

比较用小角量角的优点与不足巧妙设疑,引导学生思考,改进工具。

根据学生“把小角拼起来”的创意,及时演示拼成的半圆工具,其实这就是一个简易的量角器。

凸显了量角器的本质——单位角的集合。

学生经历了这一过程,量角的方法就不再教条了。

量角就成了“用单位小角测量角的大小”,学生的思考就有了源头,学习就成了有意义的学习,而不是简单机械的记忆和重复。

这种简易量角器的形成是学生探索量角工具过程中的一个关键步骤,以后只需要把这种工具加以改良优化就变成了量角器。

]

  3.用半圆工具度量角,初步把握量角的方法。

  师:

会用它来量角吗?

那我们就用它量几个角好吗?

(出示:

(1)量∠1(40度)、∠2(120度)的角),

  生:

∠1里有()个小角,∠2里有()个小角。

  师:

说一说是怎么量的。

  生:

半圆工具中间的点要和度量的角的顶点对齐,半圆的直边要和角的一边重合,然后数度量的角里面有几个这样的小角。

  师:

所有小角的顶点集中到中间的一点,找准它是量角的关键。

我们再来量一下这个角吧。

  (出示:

量∠3(22度)的角)

  生:

∠3里有两个小角多一点,

  师:

生活中经常需要知道多出来的角究竟有多少个同样大小的小小角,看来我们创造的工具还需要改进,你有办法改进吗?

  生:

把每个小角再平均分成几个更小的角。

  [设计意图:

在活动中学生对他们所看到与他们所认为的加以比较和对比,从而不断地修正和完善自己的认识。

学生用“简易量角器”测量了三个角的大小。

“简易量角器”与“成品量角器”相比具有线条稀便于数、无刻度只能数、无缺省可以数的三个特点,正因为有此三个特点,所以用“简易量角器"学习量角就有了非常大的优势,一是方法容易学会,二是能够突出“量角器"和“量角方法”的本质,三是有效地化解了难点。

同时生成问题,产生进一步探究的需求。

]

  (三)、进一步经历量角器产生的过程,了解量角器的构成,初步掌握量角方法

  .改进量角工具

  

(1)细分半圆工具。

  师:

为了更加精确地量出角的大小,我们把每个小角再平均分成10个更小的角。

(演示平均分的过程)这样,就把这个半圆工具平均分成了多少个相等的小小角

  生:

180个。

  

(2)认识1度的角

  师:

每个这样的小小角的大小就是量角的基本单位“度”。

(演示1度角的大小,帮助学生建立1度角的空间观念)。

读作:

1度

  (3)认识几度的角。

  师:

观察这个量角工具(出示10度、45度、120度的角),谁能找准这些角分别是多少度,并能说出具体的方法?

  生:

10度、45度、120度。

先10度10度地数,再1度1度地数。

  2.认识内、外刻度线

  

(1)出示22度的角。

  师:

量一量这个角是多少度,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

22度,量好后先10度10度地数,再1度1度地数,这个角里有2个10度和2个1度的角,就是22度。

  

(2)出示130度的角。

  师:

这个角又是多少度?

你会测量吗?

  生:

130度。

  师:

你是怎样知道的?

  生:

测量好后,10度10度地数出来的。

  师:

每测量一次角,我们就从始边起10度10度地,1度1度地数一遍,你有什么感受。

  生:

有点麻烦。

  师:

能不能改进一下,让我们一看终边就能很快知道测量的角是多少度。

  生:

从始边起10、20、30......标上数,这样就能很快看出是几度。

  师:

这个办法好(出示内圈刻度线),我们再量一个角体验一下(练习纸上量∠5)

  (3)出示反方向50度的角。

  师:

这个角又是多少度,量一量。

  生:

50度,130度。

  师:

究竟是多少度,我们一起来解决一下,这个角的开口方向在那边,从哪儿数起,这个角应该是多少度?

  生:

50度。

  师:

看来,量角工具上标一圈数,我们测量开口方向不同的角时很容易混淆。

这个缺陷能不能改进改进。

  生:

从这边起再标一圈数。

  师:

那我们就来实践实践(出示外圈刻度线)量∠6体验体验,好不好使。

  4.认识量角器。

  

(1)上认识量角器

  师:

通过努力我们创造出来的量角工具叫量角器,我们一起来认识认识。

(结合边演示边介绍)量角器的各部分可都是有名称的。

内圈的数叫做内圈刻度;外圈的数叫外圈刻度;这些长长短短的小线是刻度线,它们聚在的这一点叫中心点;0所对的刻度线叫做0度刻度线。

  

(2)认识手中的量角器。

  师:

拿出自己的量角器认一认。

  (3)认识量角器教具。

  师:

谁来把这个量角器各部分的名称介绍给大家。

  [设计意图:

用真实的问题情景引导学生感悟出必须加两圈刻度,体会两圈刻度线设计的科学性,至此一个完整的量角器已经形成。

引导学生完整认识量角器,为使用量角器准确量角奠定了基础。

]

  (四)、用量角器量角,掌握量角的方法要领

  .读角的度数专项练习(130°和45°)。

  

(1)重点练习读角的度数时读内圈刻度还是外圈刻度。

  

(2)体会在量角过程中应该怎样正确摆放量角器。

  2.学生尝试量角,师生共同总结量角的方法和步骤。

  

(1)学生独立量角。

  

(2)小组交流量角的方法。

  (3)全班交流,总结量角的方法和步骤。

师完成板书(点重合、边重合、读刻度)

  [设计意图:

由于学生经历了量角器形成的探究过程,把握了量角器是由180个1度的单位小角的集合的本质特征。

从开始探究到创造出量角器,学生经历了多次量角,学生独立量角已水到渠成,将量角和总结量角的方法放给学生完成,有利于培养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的意识和能力。

]

  3.学生独立量角(

  

(1)量两条边较短的(85°)角。

  师:

量这个角,有的学生又遇到了问题,谁能帮帮他?

  生:

先延长两条边后,再量。

因为角的大小不会改变。

  

(2)出现误差后的应对策略:

  师:

同样大小的角,怎么会量出84°、85°、86°三个不同的结果呢。

想一想,问题出在哪里?

  生:

出现了“误差)”。

  师:

看来尽管我们会量角了,但在量的过程中还会有小小的误差。

但有些时候必须把误差降到最低最低,我们来看画面。

(演示“神七”发射成功的情境画面和文字材料(配音读)“角度在火箭发射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能有一点点误差.......。

”)

  师:

看到这里,你受到哪些启示?

  生:

量角的时候,要认真,尽量减少“误差"。

  [设计意图:

学生测量时产生”误差“是很正常的,教师要正确的面对学生的误差。

借助神舟七号发射成功的图片及文字表述,让学生体会到尽力降低误差的重要性,从而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学习态度和一丝不苟的精神。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