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楼宇建设方案模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223019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4.9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智能楼宇建设方案模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智能楼宇建设方案模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智能楼宇建设方案模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智能楼宇建设方案模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智能楼宇建设方案模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智能楼宇建设方案模版.docx

《智能楼宇建设方案模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智能楼宇建设方案模版.docx(4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智能楼宇建设方案模版.docx

智能楼宇建设方案模版

 

××单位新大楼综合

信息化(智能楼宇)解决方案

 

1楼宇智能化概述

1.1楼宇智能化基本概念

最新的国家标准《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6对智能建筑(楼宇)下了如下定义:

以建筑物为平台,兼备信息设施系统、信息化应用系统、建筑设备管理系统、公共安全系统等,集结构、系统、服务、管理及其优化组合为一体,向人们提供安全、高效、便捷、节能、环保、健康的建筑环境。

其具体内涵是:

以综合布线为基础,以计算机网络为桥梁,综合配置建筑内的各种功能子系统,全面实现对通信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建筑内各种设备(空调、供热、供水、变配电、照明、电梯、消防、公安安全等)的综合管理。

1.2智能楼宇子系统划分

目前对智能楼宇子系统的划分还没有统一的认识,主要有3A划分法和5A划分法二种。

(一)3A划分法

智能楼宇或智能建筑物(IntelligentBuilding)是楼宇自动化系统(BAS:

BuildingManagementAutomationSystem)、通信自动化系统(CAS:

CommunicationAutomationSytem)和办公自动化系统(OAS:

OfficeAutomationSystem)三者的有机结合。

其中建筑环境是智能大厦的支持平台。

(1)楼宇自动化系统(BA)

楼宇自动化系统负责完成大厦中的空调制冷系统、变配电系统、照明系统、供热系统及电梯等的计算机监控管理。

楼宇自动化系统由计算机对各子系统进行监测、控制、记录,实现分散节能控制和集中科学管理,为大厦中的用户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为大厦的管理者提供方便的管理手段,为大厦的经营者减少能耗并降低管理成本,为物业管理现代化提供物质基础。

(2)通信自动化系统(CA)系统

通信自动化系统是智能大厦的"中枢神经",它集成了电话、计算机、监控报警、闭路电视监视、网络管理等系统的综合信息网。

(3)办公自动化系统(OA)

为了适应业主办公自动化的要求,智能大厦的系统设计目标应是简单、实用、方便、安全,最终实现无纸办公。

智能楼宇分类

子系统名称

通信自动化系统(CA)

综合布线系统

无线信号室内覆盖

WLAN覆盖

宽带互联网接入

计算机网络系统

移动智能固定电话

卫星及有线电视系统

楼宇对讲

楼宇自动化系统(BA)

出入口控制系统

一卡通系统

入侵报警(周界防范)系统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

火灾报警系统

停车场管理系统

电梯监控系统(电梯卫士)

电子巡更系统

办公自动化系统(OA)

电子会议系统

背景音乐与公共广播系统

办公自动化(0A)

电子公告及多媒体发布系统

(二)5A划分法

智能建筑的核心是5A系统:

1.BA--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包括BAS楼宇自动控系统、IBMS集成楼宇管理系统;

2.CA--通讯自动化系统,包括电话,计算机网络(LAN、WAN);

3.OA--办公自动化系统,包括计算机网络,相关计算机软件;

4.FA--火灾报警与消防连动自动化系统;

5.SA--安全防范自动化系统,包括监控系统、停车场、门禁等;

本方案按3A划分法进行介绍。

1.3智能楼宇类型划分

一级分类

二级分类

办公建筑

商务办公建筑

行政办公建筑

金融办公建筑

商业建筑

商场

宾馆

文化建筑

图书馆

博物馆

会展中心

档案馆

媒体建筑

影剧院

广播电视业务建筑

体育建筑

体育馆

体育场

游泳馆

医院建筑

综合性医院

学校建筑

高等学校

高级中学及高级职业学校

初中及小学

托儿所及幼儿园

交通建筑

空港航站楼

铁路客运站

城市公共轨道交通站

社会停车库(场)

住宅建筑

住宅

别墅

通用工业建筑

通用工业建筑

1.4智能楼宇的功能特征

1、智能楼宇具有完善的通信功能;

2、智能楼宇具有自动监控设备运行的功能;

3、智能楼宇具有现代安防和现代消防的功能;

4、智能楼宇具有现代管理的功能。

 

2××单位楼宇智能化建设需求分析

近年来,随着****公司的发展壮大,20**年,****公司在***路建设了新的办公楼。

目前,新办公楼内部装修已经启动,搬迁在即,新大楼的综合信息化建设要同步展开。

为确保****公司的顺利入住,本次新大楼综合信息化建设的目标是要将建成一个标准化的现代化办公大楼,并建立高效可靠的系统平台,实现便捷的资源整合和信息共享功能。

2.1通信自动化系统(CAS)需求分析

(一)综合布线需求

综合布线系统包括数据屏蔽布线系统以及语音布线系统,新大楼共**个房间,根据现状和未来发展的预留,按每个房间**个工位,每个工作位3个信息点(一个内网点,一个外网点和一个语音点)设计,共**个数据超五类屏蔽信息点和**个语音超五类非屏蔽信息点。

(二)移动通信信号室内覆盖需求

由于大楼内部信号衰减严重,室内信号常常较差,为了使得室内有较好的移动通信信号,一般需要进行室内信号分布系统的建设。

(三)高速宽带互联网接入需求

为满足****公司的日常办公、内部资源共享等需求,需为贵公司建设高速的100M带宽互联网接入,同时每个办公室需布放***个外网信息点,网络具备上网行为分析、上网查询、带宽智能控制等功能。

(四)特殊的融合语音固话需求

****公司原先使用的是其他运营商的固话,没有实现固话与移动手机的混合组网,通信费用较高。

现需要在原电信号码依然可以正常使用的基础上,增加移动固话,并享受移动固话低资费,同时还可与贵单位个人移动手机组建固移合一的融合虚拟网,实现短号互拨、资费优惠。

2.2楼宇自动化系统(BAS)需求分析

楼宇自控系统就是将建筑物或建筑群内的变配电、照明、电梯、空调、供热、给排水、消防、保安等众多分散设备的运行、安全状况、能源使用状况及节能管理实行集中监视、管理和分散控制的建筑物管理与控制系统,称为BAS(BuildingAutomationSystem)

BAS系统的监控范围和参数内容

空调机组:

新风空调机组、新/回风空调机组、变风量空调机

冷/热源系统:

冷冻机组、冷冻水泵、冷却水泵、冷却塔、热交换器、热水一次水泵、热泵机组

给排水系统:

各类水泵、各类水箱

电力系统:

照明控制、高/低压信号测量、备用发电机组、电梯保安门锁、巡更等。

2.3办公自动化系统(OAS)需求分析

(一)视频会议系统

为解决****公司与其下属子公司之间高效便捷的信息传递,可以在新大楼与其下属子公司建立一套视频会议系统,可以实现多地点、远距离的视频、音频和数据协同传输,以满足****公司内部日常会议、集中培训、远程汇报等需求。

(二)办公自动化(OA)及移动OA需求

为了提高****公司内部办公效率,节省办公经费,****公司需要搭建一个OA办公平台,实现网上办公。

同时为协助****公司领导及员工更方便、更及时地处理日常事务,还需要搭建一套移动OA系统。

 

3××单位楼宇智能化系统总体设计

3.1总体设计原则

安全性及稳定性:

包括系统自身安全和信息传递的安全,系统应有很强的稳定性及应急备份。

先进性:

技术选择考虑先进性,即采用业界成熟先进的、主流技术来进行设计。

充分利用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以手机为载体,实现手机一卡通、手机查询等各种移动信息化应用,体现移动通信的行业特色。

节能性及高效性:

适度节能环保和绿色低碳。

降低设备运行开销,提高性能价格比,强调实用性、可操作性和可维护性;高、新技术的充分运用,为大厦的办公及管理提供应用平台,实现高效的工作和管理效率。

成熟性:

采用成熟的技术及成熟产品和经过工程实践检验的先进技术。

开放性:

系统采用开放的技术标准,为将来系统升级、集成或扩展打下基础。

按需集成:

按本项目特点和管理模式的需要进行分层次、分阶段实现集成。

标准化:

系统采用标准化的设计和标准化的主流产品。

可扩展性:

本工程设计充分考虑未来发展,在预埋件和线缆布设上留有余地。

对系统的管理,根据需要按可分可合的要求进行组合。

服务意识:

强调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为建筑物的用户提供安全、舒适、方便、快捷、高效、环保的办公、学习环境。

3.2系统设计标准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6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2008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T50311-2007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

《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50348-2004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95-2007

《入侵报警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94-2007

《视频显示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464-2008

《视频安防监控数字录像设备》GB20815-2006

《出入口控制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96-2007

《停车库(场)安全管理系统技术要求》GA/T761-2008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2008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2004

《厅堂扩声系统设计规范》GB50371-2006

《剧场、电影院及多用途厅堂建筑声学设计规范》GB/T50356-2005

《演出场所扩声系统的声学特征指标》WH/T18-2003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95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2005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电气火灾监控系统》GB14287-2005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98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54~50259-1996

《城市有线广播电视网络设计规范》GY5075—2005;

《有线电视广播系统技术规范》GY/T106-1999

《商用建筑物电信布线标准》EIA/TIA-568

《商用建筑布线系统管道及空间位置标准》EIA/TIA-569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GA38-92

《以太网10BASE-T标准》IEEE802.3

《以太网100BASE-T标准》IEEE802.3U

《CATV行业标准》GY/T121-95

《彩色电视图像质量主观评估方法》GB7401-1987

注:

某些技术规范国家未统一规范的,以地方及行业标准设计,其他设计规范及标准参见相关资料。

3.3系统检测标准

《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39-2003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安全防范系统验收规则》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GB/T50312-2007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7-2002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462-2008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以及验收规范》GB50166-92

《厅堂扩声特性测量方法》GB4959-95

3.4总体设计方案

按照建筑基本定位和深化设计要求,本次智能化系统设计共包括以下16个功能各异而相互之间又有联系的子系统。

相关子系统根据需求情况和自身技术特点,进一步设计了信息化的各种应用,实现智能业务体验:

序号

子系统名称

1

综合布线系统

2

无线信号室内覆盖

3

WLAN覆盖

4

宽带互联网接入

5

计算机网络系统

6

移动智能固定电话

7

卫星及有线电视系统

8

楼宇对讲

9

出入口控制系统

10

一卡通系统

11

入侵报警(周界防范)系统

12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

13

火灾报警系统

14

停车场管理系统

15

电梯监控系统(电梯卫士)

16

电子巡更系统

17

电子会议系统

18

背景音乐与公共广播系统

19

办公自动化(0A)

20

电子公告及多媒体发布系统

智能楼宇综合管理系统界面如下所示:

 

4××单位楼宇智能化建设方案

4.1通信自动化系统(CA)建设方案

4.1.1综合布线系统

4.1.1.1系统功能简介

综合布线是指由通信电缆、光纤、各种软电缆及有关连接硬件构成的一套系统,用以支持语音、数据、图像、视频通信、控制信号的传输。

综合布线使用标准的双绞线或光纤传输介质,包括一系列专用的接插件和交接硬件,使用户可以把设备连接到标准的话音/数据信息插座上,使安装、维护、升级和扩展非常方便且节省费用,同时帮助管理者简便、廉价、无损地做变动。

综合布线系统的使用受命要求是10年以上。

4.1.1.2系统组网拓扑图

综合布线分为工作区、水平区、管理区、垂直干线、设备间和建筑群六个子系统,具体如下图所示:

(1)工作区子系统

工作区子系统是最终用户的办公区域,即信息端口以外的空间,即信息插座及连接设备的端接跳线器件。

数据插座均采用屏蔽RJ45标准接口,分单、双口墙面信息插座和地插。

语音系统采用非屏蔽RJ45标准接口。

(2)水平布线子系统

本项目中,数据信息点水平线超五类屏蔽双绞线,提供超过100Mb/s的带宽。

其线缆性能稳定可靠;既可服务于数据传输,又可服务于话音传输,保证了系统的灵活性。

(3)垂直主干子系统

垂直主干子系统包括数据主干和语音主干,分别采用光纤和大对数电缆。

根据实际情况,在大楼**层机房设立主配线间,在大楼**层和**层弱电井分别设立分配线间。

分配线间通过多模室内光纤和大对数电缆与主配线间互连。

在主配线间集中管理大楼所有信息点。

其中,**层配线间管理**层和**层信息点;**层分配线间管理**层和**层信息点;**层机房主配线间兼管**层信息点。

(4)管理区子系统

管理区提供了与其他子系统连接的手段,用于后期办公坐席搬迁时,对应网络、电话等信息点的调整。

(5)建筑群子系统

建筑群子系统中,数据传输和语音系统分别采用室外多模光纤和非屏蔽双绞线连至各楼。

(6)设备间子系统

布放网络机柜,用户安装网络、语音等相关设备。

根据以上建设方案,建成后的综合布线系统达到千兆作主干,百兆到桌面。

4.1.1.3系统设备列表清单

序号

设备(材料)名称

备注

1

模块

分类:

五类、超五类、六类;屏蔽、非屏蔽;

2

模块化配线架

分类:

五类、超五类、六类;屏蔽、非屏蔽;24口/48口;

3

110配线架

分类:

三类/五类/超五类;25对/100对;墙装式/机架式;

4

网线

分类:

超五类/六类/超六类/七类;屏蔽/非屏蔽;

5

光纤

分类:

单模/多模;室外/室内;2芯/4芯……;

4.1.2移动通信室内分布系统

4.1.2.1系统功能简介

室内覆盖系统,又称为室内分布系统。

室内覆盖是针对室内用户群、用于改善建筑物内移动通信环境的一种技术方案。

其原理是利用室内天线分布系统将移动基站的信号均匀分布在室内每个角落,从而保证室内区域拥有理想的信号覆盖。

室内覆盖系统的建设,可以较为全面改善建筑物内的通话质量,提高移动电话接通率,开辟出高质量的室内移动通信区域;同时,使用微蜂窝系统可以分担室外宏蜂窝话务,扩大网络容量,从整体上提高移动网络的服务水平。

4.1.2.2系统组网拓扑图

4.1.2.3系统设备列表清单

序号

设备器件名称

备注

1

微蜂窝基站

 

2

直放站(宽带、信道选择)

 

3

干线放大器

 

5

耦合器

 

6

功分器

 

7

室内天线

 

8

馈线接头

 

9

波纹管电缆

 

10

漏电缆

 

11

施主基站

 

12

屏蔽网电缆

 

13

光端机

 

14

光纤

 

室内分布系统实物图

4.1.3无线局域网WLAN

4.1.3.1系统功能简介

WLAN业务是中国移动为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用户提供的一种无线宽带接入服务。

在有中国移动WLAN信号覆盖的区域,用户可通过具备WLAN功能的笔记本电脑、手机等智能终端无线高速接入互联网,从而进行信息获取、娱乐或者移动办公。

通过建设WLAN信号覆盖,在****公司新大楼内部,用户可以随时访问互联网,提高****公司顾客的满意度。

成功案例:

六安市水利局、六安市交通大厦、皖西宾馆、皖西学院、国防科技学院等。

目前全市已覆盖200多个热点区域。

4.1.3.2系统组网拓扑图

4.1.3.3系统设备列表清单

WLAN系统建设需要的材料如下表:

序号

设备名称

备注

1

接入交换机

 

2

无线AP(室内500mW)

 

3

腔体二功分器

 

5

腔体6DB耦合器

 

6

腔体10DB耦合器

 

7

室内全向吸顶天线

 

8

室内网线

 

9

1/2"普通阻燃电缆

 

10

1/2"接头

 

11

连接器

 

12

连接器

 

13

连接器

 

14

安装辅助材料

 

4.1.4宽带互联网接入

4.1.4.1系统功能简介

实现大楼局域网与外界互联网的接入,提供互联网出口和局域网安全防护,或实现互联网出口的访问控制等。

4.1.4.2系统组网拓扑图

1、网络拓扑图

(****公司互联网接入组网拓扑图)

2、组网说明

本次设计****公司内部局域网采用典型两层拓扑架构,分为核心层和接入层。

核心层采用具备国际顶尖技术的山石网科高性能路由器做安全网关,该网关的五个千兆FE电口通过六类网线下联至各楼层的汇聚千兆交换机上,通过我公司免费提供的室内布线连接至每个办公室的办公电脑上。

路由器的WAN口通过移动的100M光纤电路连接至六安移动IP城域网,实现与INTERNET的接入。

3、组网特点

(1)光缆直达的接入方式保证其安全性、稳定性、高速性以及可扩展性;

(2)高性能路由器强大的包转发效率以及各种安全设置,个性化管理设置和防病毒功能更一步保证了网络的安全、稳定和高速。

(3)路由器与交换机全为千兆互联,使其内部局域网更加安全快捷。

4.1.4.3系统设备列表清单

序号

设备(材料)名称

备注

1

光纤收发器

 

2

光端机

 

3

协议转换器

 

4

PTN设备

 

5

ONU

 

6

光纤

 

7

尾纤

 

8

机柜

 

9

交换机

 

10

路由器

 

11

防火墙

 

12

WEB防火墙

 

13

入侵检测

 

14

防病毒系统

 

4.1.5计算机网络系统

4.1.5.1系统功能简介

指大楼内部的局域网。

大楼内部的局域网根据规模可以采用不同的架构,规模大的可以分成三层架构,规模小的可以分成二层架构或一层架构。

4.1.5.2系统组网拓扑图

4.1.5.3系统设备列表清单

序号

设备(材料)名称

备注

1

路由器

 

2

交换机

 

3

机柜

 

4

服务器

 

5

存储

 

6

数据库

 

7

5类、6类双绞线

 

8

水晶头

 

4.1.6固定电话

4.1.6.1移动融合固定电话(IMS)功能简介

“移动融合固定电话”学名叫“IP多媒体子系统(简称IMS)”,它是下一代网络的核心技术,即下一代网络的核心技术是软交换和IP多媒体子系统(IMS)。

从基本的架构和目标看,软交换和IMS是完全一致的,都是建立在扁平的IP网络上,强调了控制和承载的分离,以及开放的业务平台。

从标准化和技术成熟度来看,基于软交换实现业务更为现实,国际标准和设备都已经十分成熟,国内外进行了大量的成功商用;而从技术趋势来看,支持移动性和多媒体业务的IMS开放与融合程度更高,代表了未来的发展方向,符合固定与移动融合、宽带和窄带融合的趋势,更有前途。

可以说基于软交换的网络只是NGN发展的初级阶段,而IMS是NGN发展的高级阶段。

所以软交换向IMS目标架构演进,是发展趋势。

IMS的技术优势

IMS是一种新的网络技术,特别是在将IMS引入固定网络中以后,它具有许多技术优势。

首先,由于IMS是在移动领域首先提出,并被引入到固定领域,因此其架构具有天然的移动性,由此可以针对固定终端和用户实现游牧、切换甚至漫游,这对于固定网络来说,将是全新的用户体验。

其次,在IMS中通过HSS将包括用户数据在内的各种数据从设备中分离,并集中存放。

这种架构,有利于实现包括用户数据在内的各种数据的集中管理,也有利于提供固定、移动融合的业务。

第三,虽然软交换技术实现了控制和承载的分离,但是没有实现业务与呼叫控制的彻底分离。

而IMS的网络层次和功能模块的划分更为细致。

特别是业务控制完全从呼叫控制中分离出来,所有业务逻辑都由应用服务器来完成,这样更加有利于新业务的部署。

另外IMS架构中定义了一类AS用于开放第三方业务接口,称为OSASCS,因此在IMS中,业务的开放性将更高。

第四,IMS采用SIP作为主要呼叫协议,更有利于实现基于会话的多媒体业务,即在同一个呼叫中同时包含语音、图像、数据等多种媒体形式。

最后,由于IMS架构中网络各个层面进行了比较充分的解聚,而且固定的IMS与移动IMS架构本身就是同源的,因此使得网络融合成为可能。

 

4.1.6.2系统组网拓扑图

1、组网拓扑图

(语音接入拓扑图)

2、组网说明

为满足客户的特殊要求,本次设计采用IPPBX加IAD的组网模式,IPPBX通过光纤的方式上联至CM-IMS移动语音网上。

下联IAD设备,同时通过室内布线将各桌面需要电话的信息点汇聚在主机房的配线架上,通过PSTN线连接至IAD,原办公电话线路不做任何改动。

3、融合固话特点

(1)保留原电信号码,外部拨打原电信号码时,原电话依然能正常接听,用该电话对外拨打,显示为移动的固定电话号码享受移动固定电话优惠资费。

(2)所有固定电话可与农行内部工作人员移动手机号码组建融合虚拟网,可实现小号互拨且资费优惠的功能,同时固定电话之间小号互拨免费。

成功案例

六安市金安区管委会、六安市城投大厦、六安市皖西日报社、六安农电公司、裕安区交通局、金领欢乐世界等企事业单位。

4.1.6.3系统设备列表清单

序号

设备(材料)名称

备注

1

IPPBX

 

2

IAD

 

3

普通电话机

 

4

IP电话机

 

5

机柜

 

6

电话线

 

7

5类、6类双绞线

 

8

水晶头

 

4.1.7卫星及有线电视系统

4.1.7.1系统功能简介

接收卫星电视信号,接收市广电局有线电视信号。

有线电视系统带宽为860MHz,双向传输系统;

 

4.1.7.2系统组网拓扑图

4.1.7.3系统设备列表清单

序号

设备(材料)名称

备注

1

调制器

功能:

将某频道的电视节目调制成相应的射频信号;

2

干线放大器/楼栋放大器

功能:

线路信号进行放大以补偿线路损耗;

3

分支/分配器

功能:

对线路信号进行分配并对高电平信号进行衰减,以保证入户信号电平符合标准;

 

4.2楼宇自动化系统(BA)建设方案

4.2.1出入口控制系统

4.2.1.1系统功能简介

出入口控制系统(AccessControlSystem,ACS)是采用电子与信息技术,识别、处理相关信息并驱动执行机构动作或指示,从而对目标在出入口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