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门豹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220496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0.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门豹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西门豹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西门豹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西门豹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西门豹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西门豹教学设计.docx

《西门豹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门豹教学设计.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西门豹教学设计.docx

西门豹教学设计

《西门豹》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课文中的故事发生在战国时代,讲的是魏王派西门豹管理邺这个地方,西门豹巧施妙计,和群众一起破除迷信,兴修水利,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历史故事,刻画了一个为老百姓做好事、办实事的古代地方官的形象,赞扬了他反对迷信尊重科学的品质。

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是让学生在学习本课时初步掌握作者通过对人物语言行动的描写来表现人物品质的写作手法,再就是让学生在故事中受到破除迷信尊重科学的教育。

因此在教学中,我采用学生自读感悟,小组合作探究,老师重点点拨的方法来学习课文,以达到实现教学目标的目的。

【学情分析】:

对于封建迷信活动,三年级的学生已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

《西门豹》是一篇传统的历史故事性课文,故事情节生动,人物形象鲜明,本节课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及认知水平,学生能在领悟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通过充分的读,以读为本,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读中感悟,体会人物的特点,理解课文内容,进而深刻感悟西门豹的机智表现和优秀品质。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17个生字,会写其中的14个。

正确读写“荒芜、巫婆、打扮、旱灾、绸褂、徒弟、麻烦、求饶、渠道、灌溉”等词语。

2、理清课文顺序,了解这件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3、朗读课文,能按顺序运用课文中生动形象的语句复述课文。

4、学习本文描写人物言行、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积累生动形象的语言。

〖教学重点难点〗

掌握课文生字新词,初步了解这件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出示课题:

导语: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15课(板书课题:

西门豹),大家齐读课题(学生齐读:

西门豹)。

西门豹,姓“西门”是个复姓,叫“豹”,是战国时期魏国人。

他是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曾立下赫赫战功,同时,他又是一个无神论者。

在他为官期间,为老百姓做了许多好事。

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就是西门豹在邺当地方官时为百姓做的一件好事。

二、学习新知

1、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要求:

读准字音  认清字形(一类生字要求会写) 理解字义

⑴ 学生自己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⑵ 课堂反馈自学情况。

① 指名读生字:

抽读17张生字卡和10个词语。

② 正音:

烦:

fán fan(“烦”本音是二声,但在“麻烦”一词中读轻音)绸:

chóu “绸”和“饶”是翘舌音,读时应加以注意。

饶:

ráo  

渠:

qú  “渠”是撮口音,注意检查学生的口型。

③ 分析字形结构,记忆生字:

 褂:

注意中间部分:

上面是一个土字,下面是一个提土,不要写成“谁“字的右边。

饶:

字的右边不要多点儿,可以与形近字比较记住它,如:

绕、晓等。

渠:

是上下结构,木字旁。

灌:

是左右结构,三点水旁。

④ 理解词语:

(可用查字典法、近义词理解法、反义词理解法)

巫婆:

以装神弄鬼替人祈祷为职业的女人。

官绅:

指旧时候地方上有权有势的人。

人烟稀少:

指住户人家很少。

荒芜:

田地因无人管理而长满野草。

提心吊胆:

心和胆都好像悬着没有着落。

面如土色:

脸色和土的颜色一样没有血色。

2、默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⑴ 带着问题读课文

默读课文,然后标序号,再想想这件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是什么?

⑵ 小组交流。

⑶ 班级交流,了解写作顺序:

起因(第1~9自然段):

讲西门豹到邺这个地方,了解到给河伯娶媳妇和旱灾造成了邺田地荒芜,人烟稀少。

板书:

摸清底细

经过(第10~15自然段):

讲在河伯娶媳妇那天,西门豹以那位姑娘不漂亮为由,把巫婆和官绅头子先后投入漳河。

惩治了官绅巫婆,教育了百姓。

板书:

破除迷信

结果(第16自然段):

讲西门豹发动百姓开渠引水,灌溉田地,邺地每年都有好收成。

板书:

兴修水利

3、总结:

课文先讲起因(略),再讲经过(略),最后讲结果(略),是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组段成篇的。

4、布置作业:

⑴ 抄写生字、新词。

⑵ 熟读课文。

板书设计〗

          15 西门豹

      起因    经过    结果

     摸清底细  破除迷信  兴修水利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朗读课文,能按顺序运用课文中生动形象的语句复述课文;

2、了解课文内容,弄清事情的起因、结果、结果,了解西门豹破除迷信的方法及其巧妙之处,并受到尊重科学,为老百姓办好事等品德修养方面的教育;

3、学习本文描写人物言行、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积累生动形象的语言。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西门豹惩办首恶,教育百姓的经过。

教学难点:

西门豹破除为“河伯娶媳妇”这一迷信的办法妙在哪里。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课前板书同上节课)

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初步了解课文主要讲了西门豹在邺地,破除了为河伯娶媳妇的迷信做法,惩治首恶,为民除害,及兴修水利的事。

这个故事能流传至今,无论在它的思想教育,还是它的语言方面,都有精妙之处。

今天我们就共同回到战国时期的魏国邺地,目睹西门豹破除为河伯娶媳妇的迷信做法的全过程吧!

二、学习新知

1、学习第1~9自然段:

⑴ 自学要求:

① 小声读1~9自然段。

② 画一画:

西门豹几次问话的内容。

③ 读一读:

老大爷是怎样回答的。

④ 想一想:

西门豹到邺之后是怎样摸清底细的?

从哪里看出西门豹的调查工作很细致、很周密?

⑵ 自学后,小组合作学习,然后班级交流汇报。

西门豹来到邺地看到田地荒芜、人烟稀少是怎样摸清底细的呢?

(根据学生的回答用多媒体课件归纳,解决从四方面摸清底细,了解周密的问题,简短问话“直话直说”;同时据此让学生探讨“河伯还真灵啊。

”这句话是“正话反说”。

课件使用说明:

先出示空白表格和蓝色文字,后面的内容随学生回答,随点击出示,不再写板书了。

为什么问

问了什么

目的是什么

结论

田地荒芜

人烟稀少

怎么回事?

原因

“河伯还真灵啊。

是谁说的?

作恶的坏人

是哪来的?

受害人

发过大水没有?

漳河的情况

⑶ 分角色朗读对话。

板书:

四问

2、学习10~15自然段。

(这部分是文章的重点)

过渡:

西门豹通过四个问话摸清了底细,心里有了数,不动声色地说“河伯还真灵啊。

”并且还要亲自去送新娘,看来好戏就要开始了,让我们一起去看看!

⑴ 自学要求:

默读10~15自然段,思考:

① 在破除迷信的过程中,西门豹是怎么说?

怎么做的?

画出重点语句,并做批注。

② 记下不懂的问题,准备和同学讨论。

⑵ 小组合作学习。

⑶ 全班交流:

读一读书上的词句,品一品词句的意思,议一议词句从内容体会思想。

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扔巫婆、扔官绅头子、教训官绅、教育百姓

板书:

扔巫婆、扔官绅头子、教训官绅、教育百姓

在学习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探讨:

西门豹破除迷信妙在哪里?

(视班级学生实际情况而定,可以随全班交流时进行,也可以在全班交流后,由教师提出思考,再进行。

巧妙之一:

安排周密。

西门豹先是以姑娘“不漂亮”“河伯不会满意”为由,先派巫婆去跟河伯“说一声”,再派官绅头子去“催催”,这样做既保护了新娘,又惩办了巫婆、官绅头子。

巧妙之二:

不动声色。

西门豹假装客气,“麻烦”那些恶人去跟河伯“说一声”,在不动声色中坚决地将他们扔进漳河。

巧妙之三:

假戏真做。

西门豹自始至终严肃认真地演好“送送新娘”这场戏。

如:

“去跟河伯说一声”“去催一催吧”“怎么还不回来”“看样子是河伯把他们留下了”,语言上不留一点破绽。

又如,“等了一会儿”“站了很久”“再等一会儿”,行动上假戏真做,让官绅们胆战心惊,让老百姓有充分的时间看这场戏。

巧妙之四:

讲究策略,区别对待。

即惩办首恶,教育胁从。

主要目的是破除迷信,教育老百姓。

⑷ 总结:

西门豹将计就计,不动声色,假戏真做,用事实来惩治首恶,教育百姓,进而让我们看到了西门豹所具有的智慧。

如果不用这种办法,按照常理下禁令,抓巫婆,对官绅头子治罪,相比较哪种方法更好、更有效?

西门豹为什么能想出这样巧妙的方法?

(渗透德育教育:

调查仔细;反对迷信,尊重科学;为民除害,办好事的决心。

⑸ 指名分角色读这部分。

3、在西门豹的治理下,从此田地荒芜,人烟稀少的邺地怎么样了?

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三、依据板书总结全文

 知道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为复述课文打好基础。

四、布置作业

1、语言积累:

把课文中生动形象的语句读一读,记一记。

2、按“摸清底细──破除迷信──兴修水利”的顺序练习复述课文。

【板书设计】

                                  15 西门豹

    起  因       经  过      结  果

    摸清底细       破除迷信      兴修水利

    四  问       扔巫婆

               扔官绅头子

               教训官绅

               教育百姓

【教学反思】  

教学时,抓住西门豹对巫婆说的话,让学生边读边注意带点词语,并联系上下文进行思考,不难明白:

西门豹并不是真的要为河伯重新选媳妇,只是以让巫婆去跟河伯说一声为借口,把巫婆投入漳河,从而达到破除迷信,教育群众,惩治巫婆的目的。

紧接着引导学生看图,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图中巫婆当时的神态,动作,想象巫婆此时此刻的心理活动。

通过想象,使学生明白西门豹聪明过人,将计就计,不动声色地惩治了邪恶,为老百姓报了仇,出了气.

在教学惩治官绅头子这一部分内容时,抓住人物的话要求学生注意带点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就会懂得西门豹并不是真的在等巫婆回来,而是做样子给官绅们和围观的百姓看。

西门豹叫官绅头子去催巫婆回来只是为了找借口把官绅头子也投进漳河,达到惩治邪恶的目的。

接着提出问题:

围观的群众表现怎样呢?

引导学生展开想象,他们似乎明白了什么……”当西门豹杀一儆百,官绅们吓得丑态百出,教学时,首先让学生读读课文中的内容,并要求划出描写官绅们极度恐惧的词、句。

学生们能很快找出“提心吊胆”,“连气也不敢出”,“面如土色”,“跪下来磕头求饶,把头都磕破了,直淌血”等。

引导学生讨论:

为什么官绅们如此害怕?

围观的老百姓都明白了什么?

有的学生说:

“那些官绅们之所以害怕,是因为他们明白,用‘河伯娶媳妇’这种骗钱害人的把戏被戳穿了,他们活不成了。

”有的学生说:

“官绅们看到他们的头子被投进漳河里,下边该轮到他们了,个个吓得没了魂。

”有的学生说:

“官绅们知道他们罪恶大,西门豹不会饶了他们,老百姓也不会饶了他们。

”教师这时进一步追问:

这时的老百姓会怎么认为呢?

有的学生说:

“老百姓会想,哪有什么河神啊,都是这些巫婆官绅们编出来骗人的,害得我们家破人亡,他们一个个发了财,应该让他们受到惩罚,把钱还给老百姓。

”有的学生说:

“要不是西门豹来做官,还不知道要害多少人家的女儿,西门豹真是一个为民办实事的好官。

”教师稍一启发,学生想象的翅膀就都展开了,同学们兴致很高,都说好像看电影一样,一幕一幕的,深刻理解了课文内容。

  

由此可见,在教学中,根据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合理想象,对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都是非常重要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