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生产方式的演变.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216998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3.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类生产方式的演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人类生产方式的演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人类生产方式的演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人类生产方式的演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人类生产方式的演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类生产方式的演变.docx

《人类生产方式的演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类生产方式的演变.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类生产方式的演变.docx

人类生产方式的演变

人类生产方式的演变(2010-05-2118:

07:

41)转载标签:

杂谈

一、导言

人类社会在近200年里,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提升,生产能力取得了巨大的进步,生产的物质产品几倍于人类数千年的生产总和。

展望20世纪,人类在技术、经济领域有许多突破性的进展。

我们认为,其中有四个方面对经济生活的影响最大。

首先,本世纪初福特汽车所开创的-生产流水线为特征-大批量生产方式,特定产品的少品种的大量复制从根本上解决了量的供给问题。

其次,是产业分工的日益细化。

科学技术的进步为满足人类的各种消费提供了源泉,每天都有新产品诞生已经不足为奇;产品的精密化和高度复合性(多种材料构成)使得几乎任何企业都无法独立完成产品生产的全过程。

第三,全球化生产,产业分工突破了地缘限制。

一个最终的社会消费品,已经很难说明它的产地,因为构成和组装这一产品的资源、零部件可能来自世界各国国家。

第四,信息化,通讯产业和IT产业的崛起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生活,信息的高质量瞬时互动,将不可逾越的地域空间压缩了。

随着高新技术的飞速发展,生产力的提高,人类已经逐渐摆脱了生产能力不足的困扰,物质产品日益丰富。

然而,人类生产能力迅速增大的同时带来了新的全球性问题--量产能力过剩。

在20世纪90年代下半期,全球出现了生产能力过剩,世界主要经济体系,包括美国、欧盟和日本都出现了一定程度的生产过剩危机,这种危机也影响到了经济正在崛起的东南亚地区和中国以及拉美地区。

与20世纪90年代相比,21世纪伊始,占世界国民生产总值近三分之二的美欧日经济同时减速。

美国从2000年第三季度经济增长速度明显放缓,"9.11"恐怖袭击使美国经济雪上加霜。

日本和欧洲经济也呈衰退或减速迹象。

亚洲特别是东亚国家和地区严重依赖美日市场。

美日经济减速使东南亚国家出口受挫,东亚国家和地区生产能力普遍过剩。

拉美的情形更是糟糕,拉美国家出口的60%多集中在美国。

美国经济大滑坡使拉美国家出口受到重大影响。

全球股价大幅滑落、盘桓低档,加上景气复苏乏力,令人对未来经济前景充满不安,而资产价格暴跌以及疲软的物价水准,令人担心伴随衰退而来的通货紧缩压力。

环顾周遭,可以找到许多通货紧缩的痕迹,日本饱受通货紧缩的困扰,这点众人皆知。

到2001年7月份为止的核心消费物价指数(不含价格波动较大的生鲜食品),已经连续34个月下跌;而到8月份的零售物价指数,也连续跌了23个月。

由于国内需求持续疲弱,加上泡沫经济的后续影响,使日本经济始终无法自通货紧缩中脱困。

另一个面临严重通货紧缩问题的地方则是香港;过去香港是亚洲消费最昂贵的城市之一,如今物价变便宜了,香港因为采行联系汇率制度(港币钉住美元),所以无法自由地采行扩张性货币政策来抗对通货紧缩的冲击。

到2001年6月份为止,香港消费物价指数已连续44个月下滑,几乎是从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就一直处于通货紧缩的压力下,同期间香港不动产价格跌幅高达六成,很多人饱尝"负资产"之苦,同时景气衰退、失业攀升、股市下跌,香港经济仍然问题重重。

至于世界第一、二大经济体的美国与欧元区,虽然目前暂时还看不到通缩现象,不过徘徊低档的通膨水准,却有隐隐转向成为通缩的可能。

2001年第二季度,美国非金融部门GDP平均指数下跌了0.6%,就让部分人士开始担忧,通货紧缩可能从东方吹向西方。

出现生产过剩和通货紧缩的现象,从宏观经济学上讲,是宏观经济供求失衡的表现,可以从两方面分析:

第一,总量方面的原因,即总供给大于总需求。

第二,结构方面的原因,即"有效需求"不足的原因恰恰是产品生产时缺乏"有效供给"造成产品滞销,存货积压。

而这两方面的原因又可以归结为,科技的进步和大批量生产方式形成了日益的强大供给能力,当需求旺盛的时候,供给能够迅速上升。

可一旦需求发生波动,这些新形成的生产能力就会大量闲置,变成沉没成本,大量商品卖不出去,造成了全球性的生产过剩(尽管是结构性的过剩)。

以大批量为主导的生产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现实的需求了,生产与消费的矛盾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尖锐,而这恰恰催生了全新的生产方式。

二、人类生产方式概观

生产方式的含义

1、生产系统与生产方式

经济活动是由生产系统和消费两大部分组成的(我们这里暂时不讨论分配和交换)。

图1给出了对生产系统的一般性解释,说明生产的定义是很广泛的,远远不仅是制造。

固然制造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它与流通领域、销售领域相互依存。

流通领域如银行、金融服务、保险、广告、通信、旅馆等等[1]。

图1经济活动框图

通过图1可以看出生产方式在生产系统中处于一个相对核心的位置,是生产系统控制和管理方式。

2、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关系

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最简单的关系可以归结为供给和需求的关系。

而这种关系可以分成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生产者根据消费者的需求提供供给,第二种情况生产者预测消费者的需求提供供给。

在这两种情况下,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地位关系是不同的。

第一种情况下,消费者处于一个较为主动的地位,消费者可以根据需求的不同改变生产者产品或服务内容和规格(产品或服务的性质仍是由生产者决定的)。

而在第二种情况下,生产者处于一个较为主动的地位,产品或服务的性质、内容和规格都是由生产者自己决定,而消费者只能以两种方式对产品或服务产生影响:

一是消费选择,二是消费反馈。

3、生产方式的演变

生产方式的演变过程具有很多版本。

我们这里并没有分析交换和分工,不是研究所有权的变更,不是研究因劳动或财产权的不同而形成的分配制度,而是研究生产者与消费者的身份变化,以及由此而产生的产品性质和规格的变化是由谁决定的问题,同时还要探讨由此而产生的市场和组织管理。

人类已经经历的生产方式大体有:

原始生产方式(采集和猎取),手工业生产方式,大批量生产方式。

在不同的生产方式下,人的消费质量和消费选择存在差别、生产与消费的结合程度存在差别、消费者与生产者之间的依存关系也不同。

人类的生产总是围绕着人的需求、并在技术的提升下而变化的。

但始终如一的目标是以人为本、力图满足每个人的个性化的需求。

人类早期的生产方式

1、原始人类的生产方式

在人类文明史之前十万年这一漫长岁月里,是人类真正形成的一个时期,我们称之为原始人类。

根据地质学、考古学、人类学、古生物学和生物学领域的科学研究,那时的人类还不是像其后裔那样,以耕种务农为生,而是如同周围的其他动物一般,靠到处寻找、采集植物和捕捉动物谋生[2]。

虽然人类凭借优越的智力,发展起一种所谓的"石刀技术"和其他一些粗浅的工具,但是由于生产率低,这些技术仍是很原始的。

人们过着朝不保夕、勉强糊口的生活,在正常情况下,他们的生活资料只能维持自己和亲属的生活,没有任何剩余物品可作其他用途。

这一点极其重要,因为这些客观原因决定了人类原始的生产经营方式的生产者和消费者是统一的,没有固定的生产组织形态,消费是一种随机的行为(主要指食物的获得),消费者没有选择的余地。

2、人类文明初期的生产方式

正如前面所述,人类对大自然的依附性在原始人类的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都留下了印记。

但是,当人类做出划时代的新发现--不仅靠采集食物和狩猎,而且通过栽培植物和畜养温顺的动物也可以养活自己时,这一依附性便大大减弱了,他们的食物来源大半甚至全部是靠栽培植物和畜养动物,而不是靠采集和狩猎[3]。

这两方面的变化使得人类逐渐在时运较佳的年份有了一部分剩余的可供交换的物品,当第一个农人将自己种出的谷物与狩猎者交换野味的时候,生产者和消费者首次分离了。

然而,不管的农人还是狩猎者,他们都是自己食物和物品的主要生产者和消费者,他们的生产主要目的为了自己和家人的消费。

那时候农人和狩猎者之间发生的交换仍属于一种偶然和随机的交换行为,因此这些生产者和消费者的供给和需求也是在偶然和随机条件下产生的不稳定动机与行为。

真正的独立生产者出现在人类第二次大分工--农业和手工业的分离之后,手工业者作为一类专门为生产劳动工具和生活用品的独立生产者,他们的生产绝大部分不是为了自己和家

人的消费,而是为了其他消费者提供消费选择,生产者和消费者的供给和需求成为了一种稳定和经常性的动机和行为,因此我们可以说这个时候生产者和消费者真正发生了分离。

如果我们对那个时候的消费者和生产者的行为进行初步的研究和探讨,显而易见的是那时的消费者对手工业者生产的产品的要求是个性化的,而生产者总是根据消费者提出的要求给予供给。

比如,一个农民去市集找到一家铁匠铺,他或她会告诉铁匠他或她需要一把多大(规格)的锄头或是可以供几口人吃饭的铁锅,然后铁匠会按照那位农民的要求打造他或她需要的尺寸和样式的物品。

这里生产者只规定了产品的质,如铁匠规定在铁匠铺只对金属制品进行加工,而消费者决定了产品的用途和规格。

此时的生产经营方式是一种单件的小批量生产模式,它针对消费者提出的具体要求来为其"量身定制"产品,消费者处于相对主动的地位。

但是,由于每件产品都是靠具有高度工艺水平的工匠单件制作,几乎可以说没有完全一样的两件产品。

在这种方式下,产量不可能提高,而且即使提高产量也不会带来成本的降低。

人类对于消费品的供给一直处于一种短缺的状态,这是现代大批量生产方式出现以前(包括机器化工业的初期)一直存在的普遍现象。

三、现代大批量生产方式

美国人亨利·福特并没有发明汽车,但是他所作的贡献远远比发明汽车重要的多,他为工业时期确立了大众消费品的新概念。

小汽车是人们在现代首次大规模生产、大批量销售的大众消费品之一,其发展规模和发展速度都是前所未有的,在很短的时间内小汽车代替了马车,成为人们主要的交通工具[4]。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我们是在福特的大批量生产方式基础上逐渐形成了现代生产经营方式。

表1:

汽车的主流化进程*注:

1914年为福特汽车公司大批量流水生产线投产年份[5]

福特汽车公司从1905-1925年短短20年时间内迅速在小汽车市场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1914年福特汽车公司生产了26.7万辆汽车,占全部汽车市场份额的48%。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福特汽车工厂里的每个雇员的生产效率与当时其他汽车业同行的平均生产效率之比是5:

1,大批量生产经营方式大大的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人类的供给不再是高成本、低效率的单件生产,而是大批量的消费品不断涌现,从而使得人类逐步走出了"短缺经济"的时代。

现代大批量生产方式是在供给短缺的状况下诞生的新生产方式。

该生产方式全面彻底的解决了人类的产品供给量的问题。

但同时,大批量生产方式使得绝大多数人的生产与个人消费无关,社会分工日益加强,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距离在逐步的拉大。

一般的供给链条是原材料供给商->制造商->批发商->消费者。

如果某个制造商想和某个消费者直接打交道,那上述链条将是难以解决的。

生产者开始专注于解决供给而不是根据消费者要求来定制,在生产一件产品或提供某种服务前,预先对消费者的需求(更多的是消费偏好)进行预测,然后决定产品或服务的质、量和规格,消费者只能在生产者所生产的产品中进行选择。

大批量生产方式在解决供给问题的同时改变了原有的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从本质上讲是生产者对消费者进行的强迫

消费。

现代大批量生产方式的起源

1、由汽车工业开创的大批量生产方式

汽车工业在很多国家经济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并且这种作用不仅仅体现在这些国家的工业发展的初期,就是目前工业高度发达的国家情况也是如此。

全世界现有400万人直接受雇于汽车制造业,有1000万人为汽车工业生产原材料与零部件,如果加上销售与服务有关人员可以说大约全世界有2000万人在为汽车工业工作。

汽车制造业造就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汽车工业是一个影响极大的工业。

从生产的角度看,汽车工业基本属于一个把大量的(1-2万件)各种各样的零部件组装在一起的装配工业,对于一个总装厂来说,部件可以分为三大类:

车身、发动机与变速器、其他零部件。

一个汽车制造公司到底自制多少零部件是不相等的。

但即使是一个独立的零部件公司也有可能发展成为跨国公司的规模。

图2表示了一个汽车工业生产的体系[6]。

图2汽车生产体系示意

可以说,汽车由大量不同零部件组装而成,汽车工业的生产经营方式对其相关联产业的影响是深远和具有决定意义的。

在零部件超过万件以上的产品中汽车是唯一有千万辆以上年销售市场的产品。

反过来说在年销售量千万件以上的商品中,汽车是唯一由上万件零部件组成的。

汽车(尤其是轿车)具有如此巨大的市场是因为它不仅仅是生产工具,还是人人出行所需要的耐用消费品。

美国福特汽车公司在制造T型车时创造出影响整个世界工业的生产工艺--生产流水线,大幅度降低了生产周期和成本,同时也降低了售价,从而造就了世界汽车生产巨头福特汽车公司。

同时,大批量生产方式也被逐步引入其他工业和消费品的生产当中,成为全球主流的生产方式。

2、大批量生产方式产生的历史背景

在19世纪80年代,那时整个工业发展还处于单件生产经营的原始状态,汽车工业也不例外。

以汽车工业为例,这种单件生产经营方式有以下一些特征[7]:

劳动力在设计、机械加工和装配方面都有高度的技艺。

大多数工人都是从学徒开始,最后达到掌握单件生产的全套技艺。

其中很多人都希望成为老板,经营自己的机械作坊,向装配汽车的公司承包。

组织结构极为分散。

尽管还没有超出一个城市的范围,汽车的大部分设计和大多数零件都来自小的机械作坊。

采用通用的机床对金属和木材进行钻、磨等各项加工作业。

产量极低,每年不超过1000辆,只有极少数汽车(最多不超过50辆)是按同一设计制作的。

然而即使在同一设计制作的50辆汽车中,也没有两辆完全相同的,因为单件生产的技术必然导致各种差异。

当然,也没有任何公司能在这些资源和特色方面独家予以垄断。

单件生产经营方式确实造就了能工巧匠,每个公司都集中全力以满足个别顾客的不同要求,自豪的单件手工生产者不断的琢磨钻研自己的技能。

以上这些都是事实。

但是从生产经营角度看,单件生产经营方式的缺点是明显的:

生产成本高,而且并不随着产量的增加而下降,这意味着只有富翁才买得起汽车;品质不能保证,由于制作出来得每辆汽车实际上都是一辆样车,可靠性变幻不定,缺乏一个系统的试验,这种生产方式不能保证产品的品质。

在那个时代里,致命的是那些独立的、承担大部分生产任务的小工厂没有能力开发新技术。

单个工匠,连谋求基本的革新的资源都没有。

真正的技术进步是要靠系统的研究工作,而不能只凭敲打修补[8]。

面对着单件生产方式出现的种种问题,亨利·福特的大批量生产方式的出现使汽车工业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在1914年和1924年间,亨利·福特倡导的大批量生产方式的产业革新摧毁了以单件生产方式为基础的强有力的美国汽车工业。

在这期间,美国汽车公司的数目从一百多家降到了十几家,而且其中的三个大公司--福特、通用和克莱斯勒占了全部销售额的90%[9]。

这时,轿车和载货汽车设计都开始规范化,汇集为如今大家熟悉的四轮的汽车。

而这种生产方式最终几乎被全球每一种工业活动所采纳。

大批量生产方式的特征描述

1、"批量生产->降低价格->刺激需求"是大批量生产方式的基本发展模式

大量生产方式的基本发展模式是:

先是单一品种(或少数品种)大批量生产,以批量降低成本,通过降低价格刺激需求扩大,从而进一步带来批量的扩大。

大量生产方式的最大特点在于以单一品种的规模生产来降低成本,这与当时的经济环境是相吻合的。

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只要生产得出来就可以销售得出去,生产的越多,成本就越低,也就越能销售出去。

这种"以量取胜"的模式仍然是当今制造业普遍存在的一种发展方式。

2、"设计产品和工艺->大批量少品种制造->销售(推销)"是大批量生产方式的基本流程

在产品开发阶段,由市场调研人员提供某种新产品的设想,由分工不同的设计人员分别设计并绘制图纸,再由制造工程师考虑制造工艺。

在生产阶段,将设备专用化,作业细分化,每道工序的工人只奉命完成自己份内的任务。

保持原料、零部件和在制品的充足库存,以保证生产连续性。

大批量少品种的生产,全过程自始至终无须过多变化,通过采用零部件标准化的方法,降低生产种类,提高生产批量,降低成本。

最后以价格为主要营销手段向消费者

销售(推销)规格种类有限的产品,生产厂商主要通过市场反馈或消费者调查掌握生产,如下图。

图3大批量生产方式的基本流程

从以上流程可以看出,大批量生产方式基本是以提供质、量和规格都已限定的产品为核心的生产方式。

3、金字塔型的多层次垂直领导是大批量生产方式的常见组织结构和形式

组织结构追求纵向一体化是大批量生产方式企业的常见现象。

由于大批量生产方式强调不断细化的分工和人作为"机器的延伸"的思想,使用这种组织结构目的是达到大批量的生产规模。

而全盘纵向一体化的问题是由此产生的官僚体制极为严重,并且一经产生,无法解决。

这种类官僚体制的企业组织结构和形式也强化了生产的需要是第一位的,经销商和用户应该做出必要的让步。

使得企业越来越走向一部永不停止运转的"生产机器",培养企业的自大和盲目扩张的欲望。

生产过剩的核心问题

1、从"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变

在文章的上一部分已经提及,大批量生产方式出现之前,虽然已经发生了"工业革命",生产力在新的科学技术推动下得到了大大的提高,但是人们还没有充分的发挥科技创新带来动能,这从汽车业早期的单件生产的低效率就可以看出。

消费品的短缺造就了"卖方市场",生产者长期占据了控制地位,以至于大批量生产方式出现后所产生的大量品种较为单一的产品还能够被短缺的市场所消耗。

然而,在当今消费品充裕的社会,消费者的选择不断的增加,产品的基本功能和较低价格已经不在是消费的决定性因素,"买方市场"已经逐渐的产生。

而大批量生产方式所代表的单一品种的规模生产的"以量取胜"的发展模式已经不能适应"买方市场"的要求。

2、大批量生产方式下的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收益递减规律是1798年由托马斯·o马尔萨斯提出来的。

根据这一规律,如果我们增加对某一生产要素的的投入,例如劳动,而假设其他所有的要素(如机器设备、技术、原材料等)保持不变,那么,每一个增加的劳动力的产出都会比前一个劳动力少。

即使总产出增加,但每一个劳动力增加的产出,即边际产出,也会下降。

两百多年过去了,我们在经济学中仍然面对这个"规律"。

许多经济学家仍然认为,世界上的资源是有限的,而且一旦生产要素之一变得稀缺,一国及其商业就会面临收益递减规律。

大批量生产方式的基本特征是--少品种、大批量,着就决定了这种生产方式在有限的市场范围内,一定会出现市场饱和状态,即使是再先进、新颖的产品有限的选择都会导致市场

饱和的收益递减。

事实上在大批量生产方式下和国际交换不充分的情况下,收益递减规律是显得十分典型,但在全球性的开放市场、消费习惯锁定和量身定制的互动生产方式下,收益递减规律就有可能转变为收益递增(下文将详细讨论)。

3、科技的快速发展带来了"超快速折旧"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科学技术出现了飞跃式的发展,包括信息技术、生物工程、航天技术和基因工程在内的高技术成果不断涌现。

科学技术在生产力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科学发现和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更为直接、更加迅速,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据有关资料统计,目前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的60%~80%是由科技进步推动的。

同时,科研成果商业化的周期不断缩短,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大大加快。

一种技术、一个产品从发明到投资,到批量生产,最后到淘汰,周期越来越短。

生产能力过剩危机很大程度上在这种"超快速折旧"的淘汰机制里被催化了。

引文和注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