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课程标准.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215888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45.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课程标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课程标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课程标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课程标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课程标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课程标准.docx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课程标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课程标准.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课程标准.docx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课程标准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课程标准

 

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医学护理系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课程编码】

【课程类别】护理

【课时】54

【学分】3

【课程性质、目标和要求】

课程性质

病理学是一门医学科学中实践性很强的重要基础学科之一,也是一门基础与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学科,它主要从形态学的角度,观察研究疾病的原因、发生发展过程以及患病机体的形态结构的变化,并结合功能和代谢变化,阐明其本质,从而为认识和掌握疾病发生发展的规律,为防治疾病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

病理学的基本内容分总论和各论两部分。

总论主要讲述疾病中带有共性的各种基本病理过程;各论主要讲述人体各系统主要疾病的病理变化及其规律,教学内容应以常见病、多发病为重点,主要掌握病理学的一些名词术语、概念和各种疾病的病理变化及其发生发展过程,并要熟悉各种疾病的原因、发生机理及其临床病理联系,还要适当介绍国内外医学的新成就,反映现代科学水平。

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去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病理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学习后续临床医学,参加临床实践和科学研究打下牢固的基础。

教学要求:

在教学过程中,要以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作指导,要用“动”的观点观察认识疾病,正确理解和处理机体与环境、内因与外因、局部与整体、结构与机能、损伤与抗损伤、病理改变与临床表现等辨证关系。

要注意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重视实习课教学,注意引导学生正确观察、辨认大体标本和病理组织切片,还应积极创造条件开展电化教学,加强病理尸检见习,开展临床病理讨论,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教师应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认真备课,结合学生实际,写出教案和讲稿并充分准备CAI课件。

学生应做好预习,带着问题听讲,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讲授方法应灵活多样,始终贯穿启发式教学,做到重点突出,层次清楚,联系实际。

在讲授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使讲授内容更加形象直观,以提高教学效果。

在病理学实习课中,主要是让学生观察切片和大体标本。

在临床病理讨论中,根据临床病理讨论的要求,学生先提出诊断、诊断依据、鉴别诊断、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和主要死亡原因,学生之间进行讨论,后教师指导和总结临床病理讨论。

(一)理论讲授部分

【教学时间安排】

本课程计34学时,其中理论课讲授28学时,实验课6学时,理论课学时分配如下:

章次

课程内容

课时

备注(教学形式)

1

细胞与组织的适应和损伤

2

讲授

2

损伤的修复

2

讲授

3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3

讲授

4

炎症

3

讲授

5

肿瘤

3

讲授

6

心血管系统疾病

3

讲授

7

呼吸系统疾病

3

讲授

8

消化系统疾病

3

讲授

9

泌尿系统疾病、生殖系统

3

讲授

10

传染病

3

讲授

合计

28

【理论教学内容要点】

绪论

一、学习目的要求:

1、掌握病理学的概念、内容、任务和地位

2、熟悉病理学的研究方法和观察方法

3、了解病理学的发展

二、主要教学内容:

病理学的概念。

病理学的内容和任务。

病理学在医学中的地位。

病理学的研究方法和观察方法。

学习病理学的指导思想和方法。

病理学的发展。

第一章细胞组织的适应和损伤

一、学习目的要求

1、掌握细胞和组织适应和损伤的概念及病理变化。

2、熟悉细胞和组织损伤的原因和发生机制。

二、主要教学内容

细胞和组织损伤的适应。

肥大的概念及分类。

增生的概念及类型。

化生的概念、转化规律、类型及临床意义。

细胞和组织的损伤:

细胞和组织损伤的原因、发生机制。

变性的概念及分类。

细胞水肿的概念、发生机制、形态学及结果。

脂肪变性的概念、形态学及脂肪特殊染色的方法。

肝脏脂肪变性的发生机理。

肝脏、心肌、肾脏脂肪变性的病变特点及后果。

玻璃样变性、黏液样变性的概念及病变特点。

病理性钙化的概念、类型及病变特点。

细胞死亡:

组织细胞坏死的概念、原因、形态学改变及类型。

凝固性坏死、干酪样坏死、坏疽、干性坏疽、湿性坏疽、气性坏疽、液化性坏死、纤维素样坏死的概念及病变特点。

机化、溃疡和空洞的概念。

坏死的结局。

凋亡的概念、形态特征及与坏死的区别和生物学意义。

第二章损伤的修复

一、学习目的要求

1、掌握细胞和组织损伤的修复、再生的概念及类型。

肉芽组织疤痕组织的概念形态、结局及功能。

2、熟悉各种组织的再生能力和再生过程。

3、了解皮肤创伤愈合的基本过程、类型及影响因素。

二、主要教学内容

修复、再生、病理性再生、生理性再生、完全再生、不完全性再生的概念。

组织细胞的再生能力及分类。

各种组织(上皮组织、纤维组织、血管组织、肌组织、神经组织)的再生过程。

肉芽组织、疤痕组织的概念、形态结构、结局及功能。

皮肤创伤愈合的概念、基本过程、类型及影响因素

第三章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一、学习目的要求

1、掌握充血、淤血、血栓形成、栓塞、栓子及梗死的概念,淤血的基本病理变化和后果,常见重要脏器(肝、肾)淤血的病变特点;血栓形成的条件,血栓的形态特征及结局;梗死的类型及其病理变化。

2、熟悉淤血的原因,血栓形成的机制和形成过程及对机体的影响,栓塞的类型,对机体的影响及栓子的运行途径;梗死的病因、形成条件及对机体的影响和结局。

二、主要教学内容

充血的概念,动脉性充血的概念、原因、病变、后果。

淤血的概念、原因、病变、后果、常见重要脏器(肝、肾)淤血的病变特点。

出血的概念、类型、原因、病变和后果。

血栓形成的概念,血栓形成的条件和机制、血栓形成的过程及血栓的形态、血栓的结局、血栓对机体的影响。

栓塞和栓子的概念,栓子的运行途径,栓塞的类型(血栓栓塞、脂肪栓塞、气体栓塞、羊水栓塞、其它栓塞),各型的来源、病变和对机体的影响。

梗死的概念、病因、类型、贫血性梗死和出血性梗死的形成条件、病变,梗死对机体的影响和结局。

第四章炎症

一、学习目的要求

1、掌握炎症的局部基本病理变化,炎症的组织学类型、炎症的结局及局部表现和全身反应。

2、熟悉急、慢性炎症的发生机制。

3、了解炎症的原因及炎症介质的作用。

二、主要教学内容

炎症的概念、炎症的临床局部表现和全身反应。

炎症的原因。

炎症的局部基本病理变化:

变质、渗出、增生。

渗出的发生机制:

血流动力学改变、血管通透性增加、白细胞渗出和吞噬作用、炎症介质在炎症过程中的作用。

炎症的经过和结局。

炎症的组织学类型:

变质性炎、渗出性炎、浆液性炎、纤维素性炎、化脓性炎、出血性炎、增生性炎、肉芽肿性炎。

影响炎症过程的因素。

第五章肿瘤

一、学习目的要求

1、掌握肿瘤的概念、肿瘤的一般形态和结构、肿瘤的异型性、肿瘤的生长方式与扩散。

良、恶性肿瘤的区别。

肿瘤的命名与分类原则。

癌前病变和原位癌的概念。

癌和肉瘤的区别。

2、熟悉肿瘤生长的生物学、恶性肿瘤的浸润和转移的机制,肿瘤对机体的影响,常见上皮组织、间叶组织肿瘤及畸胎瘤的病变特点。

3、了解肿瘤的分级分期,肿瘤病理学检查方法,肿瘤的病因学和发病学。

二、主要教学内容

肿瘤的概念。

肿瘤的肉眼观形态,肿瘤的组织结构。

肿瘤异型性的概念,肿瘤细胞的异型性,肿瘤组织结构的异型性。

肿瘤的生长与扩散:

肿瘤生长的生物学、肿瘤的生长速度、生长方式、膨胀性生长、浸润性生长、外生性生长的形态特点,直接蔓延、转移的概念及特征,恶性肿瘤的浸润和转移的机制。

淋巴道转移、血道转移、种植性转移的主要途径及其特点。

肿瘤的分级分期。

肿瘤对机体的影响。

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的区别。

肿瘤的命名与分类原则。

瘤、癌、癌症、肉瘤的概念。

上皮性肿瘤:

乳头状瘤、腺瘤、鳞状细胞癌,腺上皮癌的组织来源、好发部位及病变特点。

癌前病变和原位癌的概念、常见疾病及其病变特点。

间叶组织肿瘤:

纤维瘤、脂肪瘤、脉管瘤、平滑肌瘤、纤维肉瘤的组织来源、好发部位及病变特点。

神经系统肿瘤的特点。

畸胎瘤、肾胚胎瘤的病变特点。

肿瘤的病因学和发病学。

肿瘤病理学检查方法。

第六章心血管系统疾病

一、学习目的要求

1、掌握心血管系统常见病的基本病理过程。

2、掌握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的类型、病变特点及后果。

缓进性高血压的各期病变及后果。

风湿性心脏病的病变。

3、熟悉心血管系统常见病的概念。

风湿病的心脏外病变。

急进性高血压的特点。

慢性心瓣膜病的特点。

4、了解心血管系统常见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的病变特点。

慢性心瓣膜病对血液动力学的影响。

二、主要教学内容

动脉粥样硬化的概念、病因、发病机制、基本病变、主要动脉病变。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类型、病变特点及后果,心绞痛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心肌梗死的发病机制、病变、类型及并发症。

原发性高血压的概念、标准、病因、发病机制、缓进性高血压的各期病理变化及后果,急进性高血压的特点。

风湿病的概念、病因、发病机制、基本病变及其发展过程,风湿性心内膜炎、心肌炎、心外膜炎的病理变化,风湿性关节炎、皮肤病变、动脉炎、中枢神经系统病变,慢性心瓣膜病的形成、病理变化及对血液动力学的影响。

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的病变特点。

第七章呼吸系统疾病

一、学习目的要求

1、掌握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病理变化及并发症。

2、掌握细菌性肺炎的病理变化及临床病理联系。

3、掌握硅肺、肺癌的病变特点。

4、熟悉肺气肿的类型;病毒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的病变特点。

硅肺的分期。

5、了解呼吸系统常见病的病因、发病机制;支气管扩张症的病变特点。

肺癌的发病特点。

二、主要教学内容

慢性支气管炎的概念、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及合并症。

支气管扩张症的概念、病变特点。

肺气肿的概肺念、病因、发病机制、类型及病理变化。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概念、发病机制、病理变化、临床病理联系。

细菌性肺炎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临床病理联系及并发症,大、小叶性肺炎比较,病毒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的病变特点。

硅肺的概念、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分期及各期病变特点、并发症。

肺癌的病因、发病情况、病理变化及组织发生、扩散、临床病理联系。

第八章消化系统疾病

一、学习目的要求

1、掌握消化系统常见病的病变特点。

2、掌握消化性溃疡病的病理变化及合并症;病毒性肝炎基本病变和各型肝炎的主要病变特点;肝硬化的概念,门脉性肝硬化的病变及临床病理联系;胃癌的病理变化。

3、熟悉肝硬化的分类;慢性胃炎的类型;食管癌、肝癌、大肠癌的病理类型。

4、了解消化系统常见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消化系统常见恶性肿瘤的发病特点;坏死后性肝硬化及其它类型肝硬化的病变特点。

二、主要教学内容

慢性胃炎的类型和病理变化。

消化性溃疡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结局及合并症。

病毒性肝炎的病因、发病机制、基本病变、临床病理类型及各型主要临床病理特点、结局,慢性肝炎的分类及病理变化特点。

肝硬化的概念、分类、病因、发病机制,门脉性肝硬化形态发生及病理变化、临床病理联系。

坏死后性肝硬化及其它类型肝硬化的病变特点。

胃癌、食管癌、大肠癌、肝癌的病因、发病情况、组织发生、病理变化(肉眼类型和组织学类型)转移途径及临床病理联系。

早期食管癌、早期胃癌、早期肝癌的概念、病变特点。

良、恶性溃疡的鉴别。

第九章淋巴造血系统疾病

一、学习目的要求

1、掌握恶性淋巴瘤的概念、主要类型及病理特点。

2、了解恶性淋巴瘤的分类及临床病理联系;白血病的主要特点。

二、主要教学内容

恶性淋巴瘤的概念、分类。

霍奇金淋巴瘤的病理变化、组织分型、分期及临床病理联系。

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特点、分类。

常见恶性淋巴瘤的特点。

白血病的主要临床病理特点。

第十一章泌尿系统疾病

一、学习目的要求

1、掌握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的病理变化。

2、熟悉肾小球肾炎的分类及常见类型的临床病理特点;肾盂肾炎的病因、感染途径。

3、了解肾小球肾炎病因、发病机制;肾细胞癌的发病情况和病理特点。

二、主要教学内容

肾小球肾炎的概念、病因、发病机制、基本病理变化、临床表现、病理类型。

急性弥漫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的病理变化、临床病理联系及转归;快速进行性肾小球肾炎的病变特征;慢性肾小球肾炎的病理变化、临床病理联系及结局;其它各型肾小球肾炎的主要病变特点。

肾盂肾炎的病因、发病机制、感染途径、病理变化、临床病理联系及结局。

肾细胞癌的发病情况、病变特点及临床病理联系。

第十二章生殖系统和乳腺疾病

一、学习目的要求

1、掌握子宫颈癌、葡萄胎、恶性葡萄胎、绒毛膜上皮癌的病理变化。

2、熟悉葡萄胎、绒毛膜上皮癌的临床病理联系,绒毛膜上皮癌和子宫颈癌的扩散和转移。

3、了解子宫颈癌、葡萄胎的病因,乳腺癌的病理变化、扩散和转移。

二、主要教学内容

子宫颈癌的病因、发生发展过程、病理变化、扩散和转移。

葡萄胎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临床病理联系及预后。

恶性葡萄胎的病理特点。

绒毛膜上皮癌的发病情况、病理变化特点、扩散及转移。

乳腺癌的病理变化特点、扩散与转移。

第十三章内分泌系统疾病

一、学习目的要求

1、掌握地方性甲状腺肿的病变特点。

2、熟悉地方性甲状腺肿的病因、发病机制、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病理联系。

二、主要教学内容

地方性甲状腺肿的病因、发病机制、流行病学特点、病理变化、临床病理联系。

第十四章神经系统疾病

一、学习目的要求

1、掌握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乙型脑炎的病变特点。

2、熟悉流脑、乙脑的病因、发病机制、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病理联系及并发症。

3、了解脊髓灰质炎的病变特点。

二、主要教学内容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概念、流行病学、病因、发病机制、类型、病理变化、临床病理联系及结局、并发症。

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概念、流行病学、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临床病理联系、结局及并发症。

脊髓灰质炎的病因、传染途径、病变特点。

第十五章传染病

一、学习目的要求

1、掌握结核病的基本病理变化及转化规律;原发性肺结核病和继发性肺结核病的病变特点;伤寒、菌痢的病变特点。

2、熟悉结核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及感染途径;伤寒、菌痢的病因、发病机制及感染途径。

3、了解肺外器官结核病的特点;伤寒的肠道外病变特点。

二、主要教学内容

传染病的概念及特征。

结核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基本病变及其转化规律。

原发性肺结核病的概念、病变特点、播散途径、发展和结局。

继发性肺结核病的概念、特点。

局灶型肺结核、浸润型肺结核、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干酪样肺炎、结核球、结核性胸膜炎的病变特点及发展和结局。

肺外器官结核病的病变特点。

伤寒的概念、流行病学、病因、发病机制、肠道病理变化,其它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病变特点,其它脏器的病变特点,临床病理联系、结局和并发症。

慢性菌痢、中毒性菌痢的病变特点,临床病理联系、结局和并发症。

菌痢的概念、流行病学、病因、发病机制,急性菌痢的病理变化。

(二)实验课部分

【教学时间安排】

本课程实验课学时分配如下:

序号

课程内容

课时

备注(教学形式)

1

细胞与组织的适应和损伤

损伤的修复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炎症

肿瘤

2

辅导与自行观察

辅导与自行观察

辅导与自行观察

辅导与自行观察

辅导与自行观察

2

心血管系统疾病

呼吸系统疾病

消化系统疾病

淋巴造血系统疾病

2

辅导与自行观察

辅导与自行观察

辅导与自行观察

辅导与自行观察

3

泌尿系统疾病

生殖系统和乳腺疾病

神经系统疾病

传染病

2

辅导与自行观察

辅导与自行观察

辅导与自行观察

辅导与自行观察

合计

6

【实验教学内容要点】

第一章细胞组织的适应和损伤

一、学习目的要求

1、掌握萎缩、变性、坏死的概念及各类型的病变特点。

2、熟悉实验课各项管理制度及病理学实习的一些基本要求。

3、了解组织损伤的原因。

二、主要实验内容

1、组织切片:

心肌纤维萎缩、肾细胞水肿、肝脂变、肾小动脉玻变、淋巴结干酪样坏死、肾凝固性坏死、支气管黏膜上皮鳞状化生。

2、大体标本:

大脑压迫性萎缩、心肌营养不良性萎缩、心肌肥大、肾水样变性、脾包膜玻璃样变性、肝脂变、大脑液化性坏死,食指、中指干性坏疽、回肠下段溃疡形成、肺坏死后空洞形成和钙化、脾凝固性坏死灶机化、回肠代偿性扩张肥大、肾干酪样坏死。

三、课堂作业选题

1、讲述病理标本和组织切片的观察方法及步骤。

2、复习普通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及注意点。

3、病例讨论。

 

第二章损伤的修复

一、学习目的要求

1、掌握肉芽组织的概念、形态特征、发生发展及在创伤愈合中的作用。

2、熟悉修复、再生、机化的概念。

3、了解各种组织的再生能力及再生方式。

二、主要实验内容

1、组织切片:

肉芽组织

2、大体标本:

脾凝固性坏死灶机化

三、课堂作业选题:

绘图:

肉芽组织镜下观

第三章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一、学习目的要求

1、掌握淤血的概念、病变特点及临床病理联系。

2、掌握血栓、栓塞、梗死的概念、形态特征及形成条件。

3、了解栓塞的类型。

二、主要实验内容

1、组织切片:

肺淤血、肝淤血、混合血栓、静脉血栓形成伴机化、肾贫血性梗死。

2、大体标本:

慢性肝淤血、右心耳混合血栓形成、大脑液化性坏死、脾贫血性梗死、回肠出血性梗死、肺动脉血栓、狗肾的贫血性梗死。

三、课堂作业选题:

1、进一步训练学生对病理标本的观察和诊断方法。

2、列表比较四种血栓的特征

3、病例讨论

4、绘图:

肝淤血的镜下观

第四章炎症

一、学习目的要求

1、掌握炎症的局部三大基本病变、炎症的类型、纤维素性炎、化脓性炎的病变特点。

2、熟悉炎症的局部表现及全身表现、各种有关炎症的一些常用名词术语。

二、主要实验内容

1、组织切片:

肺纤维素性炎、阑尾蜂窝织炎、心外膜纤维素性炎、结肠炎性息肉、慢性胆囊炎、感染性肉芽肿(淋巴结结核)

2、大体标本:

化脓性阑尾炎、化脓性脑膜炎、肝脓肿伴窦道形成、臀皮下慢性脓肿,咽、喉、气管、支气管假膜性炎、慢性胆囊炎

三、课堂作业选题:

1、训练描述大体标本与镜下标本的方法

2、总结炎症的类型及分类原则

3、病例讨论

4、绘图:

各种炎细胞的形态特点

第五章肿瘤

一、学习目的要求

1、掌握肿瘤的概念、形态结构、异型性、生长与扩散

2、掌握良、恶性肿瘤的区别要点、肿瘤的命名原则、癌与肉瘤的区别

3、熟悉常见上皮组织肿瘤和间叶组织肿瘤的类型及主要特点

4、了解脱落细胞学检查及活体组织病理检查的意义、方法及注意事项

二、主要实验内容

1、组织切片:

皮肤乳头状瘤、食管鳞状细胞癌、结肠黏液腺癌、淋巴结转移腺癌、纤维瘤、纤维肉瘤、卵巢良性畸胎瘤

2、大体标本:

子宫黏膜下纤维平滑肌瘤、子宫浆膜下纤维平滑肌瘤、胃小弯处腺癌并发坏死、出血及小弯侧淋巴结转移、乳腺癌、阴茎癌、卵巢浆液性乳头状囊腺瘤、卵巢黏液性囊腺瘤、卵巢纤维瘤、胸壁纤维肉瘤、颈部囊状淋巴管瘤、手指皮肤恶性黑色素瘤、囊性畸胎瘤

三、课堂作业选题:

1、讲述肿瘤大体标本与镜下切片的观察方法

2、肿瘤病理诊断基本技能的训练

3、病例讨论

4、绘图:

鳞状细胞癌镜下观

第六章心血管系统疾病

一、学习目的要求

1、掌握风湿病的基本病变及其发生发展过程,风湿性心脏病的形态特征及后果

2、掌握动脉粥样硬化症的基本病变,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病变特点及后果

3、掌握高血压病的基本病变及各器官病变的特点及后果

二、主要实验内容

1、组织切片:

风湿性心肌炎、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原发性颗粒性固缩肾、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2、大体标本:

风湿性全心炎、慢性风湿心性心瓣膜病(二尖瓣狭窄)、高血压病心脏肥大、原发性颗粒性固缩肾、腹主动脉粥样硬化、主动脉粥样硬化、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及左旋支粥样硬化、脑基底动脉及右颈内动脉粥样硬化、

三、课堂作业选题:

1、讲述心血管系统标本的观察方法

2、列表区别良、恶性高血压的异同点

3、病例讨论

4、绘图:

风湿小体镜下观

第七章呼吸系统疾病

一、学习目的要求

1、掌握大叶性肺炎、小叶性肺炎的病变特点及临床病理联系

2、掌握硅肺、肺癌的病变特点及临床病理分型

3、熟悉支气管扩张症的病变特点

二、主要实验内容

1、组织切片:

大叶性肺炎、小叶性肺炎、硅肺、肺癌

2、大体标本:

大叶性肺炎、小叶性肺炎、融合性小叶性肺炎、支气管扩张症、硅肺、肺癌(肺门型、周围型、弥漫型)

三、课堂作业选题:

1、讲述呼吸系统标本的观察方法

2、病例讨论

3、绘图:

硅结节镜下观

第八章消化系统疾病

一、学习目的要求

1、掌握慢性萎缩性胃炎、溃疡病的病变特点及临床病理联系、溃疡病的合并症

2、掌握各型病毒性肝炎、门脉性肝硬化的病变特征及临床病理联系

3、了解胃癌、食管癌、大肠癌、肝癌的形态特征、类型及临床病理联系

二、主要实验内容

1、组织切片:

溃疡病、门脉性肝硬化、急性重型肝炎、慢性萎缩性胃炎、肝细胞性肝癌

2、大体标本:

慢性胃溃疡、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胃溃疡合并癌变、门脉性肝硬化、坏死后性肝硬变、食管癌(蕈伞型、髓质型、溃疡型、缩窄型)、胃癌(息肉型、溃疡型、浸润型)、直肠癌(溃疡型)、肝细胞性肝癌(巨块型、多结节型)

三、课堂作业选题:

1、讲述消化道和肝脏标本的观察方法

2、病例讨论

3、绘图:

慢性胃溃疡镜下观

第九章淋巴造血系统疾病

一、学习目的要求

了解恶性淋巴瘤的概念、组织分型及主要病变特点

二、主要实验内容

1、组织切片:

霍奇金淋巴瘤

2、大体标本:

淋巴结淋巴瘤

三、课堂作业选题:

讲述造血系统标本的观察方法

第十一章泌尿系统疾病

一、学习目的要求

1、掌握急、慢性肾小球肾炎;急、慢性肾盂肾炎的病变特点及临床病理联系

2、了解肾细胞癌的病变特征

二、主要实验内容

1、组织切片:

急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盂肾炎、急性肾盂肾炎、肾细胞癌

2、大体标本:

急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细胞癌

三、课堂作业选题:

1、讲述泌尿系统标本的观察方法

2、病例讨论

3、绘图:

慢性肾小球肾炎的镜下观

第十二章生殖系统和乳腺疾病

一、学习目的要求

1、掌握葡萄胎、恶性葡萄胎、绒癌的病理变化及临床病理联系

2、掌握子宫颈癌、乳腺癌的病变特点及临床病理联系

二、主要实验内容

1、组织切片:

葡萄胎、绒毛膜上皮癌

2、大体标本:

葡萄胎、绒毛膜上皮癌、乳腺癌、子宫颈癌(内生浸润型、外生菜花型)

三、课堂作业选题:

1、讲述女性生殖系统标本的观察方法

2、比较葡萄胎、恶性葡萄胎、绒癌三者的病变特点

3、病例讨论

4、绘图:

葡萄胎的镜下观

第十四章神经系统疾病

一、学习目的要求

1、掌握流脑、乙脑的病理变化及临床病理联系

2、熟悉流脑、乙脑的病因及发病机理

二、主要实习内容

1、组织切片:

化脓性脑膜炎、流行性乙型脑炎

2、大体标本:

化脓性脑膜炎

三、课堂作业选题:

1、讲述脑大体标本及镜下标本的观察方法

2、比较化脓性脑膜炎与结核性脑膜炎的主要区别

3、绘图:

乙脑的镜下改变

第十五章传染病

一、学习目的要求

1、掌握结核的基本病变及其转化规律。

原发性与继发性肺结核的发生发展过程及各型肺结核的病变特点

2、掌握伤寒、菌痢的病理变化,临床病理联系及主要合并症

3、了解肺外器官结核病的病变特点

二、主要实验内容

1、组织切片:

干酪样坏死性肺结核、急性粟粒性肺结核、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