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5学年上学期高二期末考试历史理试题附答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210768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435.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415学年上学期高二期末考试历史理试题附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1415学年上学期高二期末考试历史理试题附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1415学年上学期高二期末考试历史理试题附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1415学年上学期高二期末考试历史理试题附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1415学年上学期高二期末考试历史理试题附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415学年上学期高二期末考试历史理试题附答案.docx

《1415学年上学期高二期末考试历史理试题附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415学年上学期高二期末考试历史理试题附答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415学年上学期高二期末考试历史理试题附答案.docx

1415学年上学期高二期末考试历史理试题附答案

广东省广州市执信中学14—15学年上学期高二期末考试

历史(理)试题

本试卷为选择题,共11页,满分为100分。

考试用时6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学号填写在答题卡和答卷密封线内相应的位置上,用2B铅笔将自己的学号填涂在答题卡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有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双向选择题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答卷纸上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卷纸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超出指定区域的答案无效;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和平整。

一、单项选择题Ⅰ:

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面是一幅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开幕式上的精彩图片。

下列表述中属于“巨碗”上的人物的思想精华的是()

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②以德治民,反对苛政 ③维护周礼,贵贱有序 ④有教无类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2.“为人臣者畏诛罚而利庆赏,故人主自用其刑德,则群臣畏其威而归其利矣。

”主要反映了法家(  )

A.主张重赏B.主张以德服人

C.主张“法治”D.主张选用贤能

3.2010年1月15日下午15时31分左右(北京时间)出现了号称“千年最长日环食”的天象奇观。

历史上,西汉宣帝年间发生一次日食时,使汉宣帝即刻下诏说:

“皇天见异,以戒朕躬,是朕之不逮,吏之不称也。

”汉宣帝的认识和做法体现了哪种主张()

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B.大一统

C.天人感应D.君权神授

4.董仲舒新儒学体系的思想不包括()

A提出“春秋大一统”B“君权神授”,提出“天人合一”

C提出“三纲五常”D提出“存天理,灭人欲”

5.毛泽东说:

“管却自家身与心,胸中日月常新美。

”与此诗句相关的思想是(  )

A.孔孟之学      B.程朱理学

C.明清之际的新思潮D.阳明心学

6.“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

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这段话体现出黄宗羲的思想主张是()

A.工商皆本B.反对礼教

C.反对君主专制D.注重实学

7.以下关于明清进步思想家王夫之的内容,有误的是()

A.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不断变化的,其发展变化有规律可循

B.世称船山先生,著作有《周易外传》

C.认为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D.指出儒家经典不是神圣不可侵犯的理论

8.有位思想家认为:

“美德即知识。

美德不是孤立存在的一些观念和准则,任何美德都须具备相应的知识,无知的人不会真正有美德。

每一种美德都离不开知识,知识是美德的本质”。

提倡这种“知德合一”的先哲是()

A.普罗泰戈拉B.亚里士多德C.柏拉图D.苏格拉底

9.有人说:

“柏拉图是全部西方哲学乃至整个西方文化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

”下列有关柏拉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关注的焦点是人类社会

B.代表作是《理想国》

C.其想法为理性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D.主张按照出身把每个人明确分工,各司其职

10.薄伽丘的《十日谈》与但丁的《神曲》齐名,享有《人曲》美称,主要是这本书()

①在死神笼罩的黑暗中,打开人们的心灵之窗;②全书贯穿人文主义思想,矛头直指天主教会;③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反对封建等级观念;④以诗歌形式抨击教会丑恶,歌颂现实生活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

11.16世纪马丁·路德倡导宗教改革的根本目的()

A.反对在德意志出售赎罪B.摆脱罗马天主教会的管辖

C.改革天主教的教义和仪式D.建立适合资产阶级需要的教会

12.人民应该推翻暴君,重建符合人民利益的契约,创立民主共和国,国家的最高权力属于人民,上述观点是由()提出的

A.孟德斯鸠      B.伏尔泰 

C.卢梭     D.康德

13.“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用权力来约束权力,形成一种能联合各种权利的机制,其中各种权利既调节配合,又相互制约,即权力要分开掌握和使用。

”该材料的核心思想是()

A.人民主权B.社会契约C.分权制衡D.天赋人权

14.康德继承和弘扬了法国启蒙思想家的思想,表现在()

①主权属于人民②人就是人,而不是达到任何目的工具

③自由和平等只能在法律范围之内④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君主立宪制

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

15.与贾思勰的《齐民要术》相比,徐光启的《农政全书》最能体现首开风气的一点是()

A.介绍并传播西方农学知识B.我国古代农业的百科全书

C.被译为多种外文影响广泛D.提出了有价值的农学理论

16.以下对四大发明的描述,错误的是()

A.隋唐之际,中国出现雕版印刷术B.唐朝在军事上广泛运用火药

C.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D.北宋时,指南针应用于航海

17.唐代名篇系列“三吏”、“三别”充满着强烈的的忧患意识与鲜明的人道主义色彩,其作者是有“诗圣”之称的(  )

A.屈原B.杜甫C.李清照D.曹雪芹

18.《诗经》收录的诗歌时限是(  )

A.商代至春秋B.商代至战国

C.西周至春秋D.西周至战国

19.书法艺术是中国的国粹之一。

下图作品中属于行书的是(  )

ABCD

20.被西方教会势力指责为“意在扰乱对神的信仰,企图毁灭上帝”,而中国启蒙思想家严复则认为“其彰人耳目,改易思理,甚于奈端(牛顿)氏之天算格致”的学说是()

A.日心说B.进化论C.量子论D.相对论

21.某著述的部分目录如下:

“第1章家养状态下的变异”、“第2章自然状态下的变异”、“第3章生存斗争”、“第4章自然选择即适者生存”。

下列各项,最有可能包含上述目录内容的是()

A.《物种起源》B.《论动体的电动力学》C.《哲学通信》D.《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22.第一次工业革命中交通运输工具突破的必要条件是()

A.美国统一了国内市场B.瓦特制成了改良蒸气机

C.海上运输的发展D.领土的扩张

23.用实验证明了电磁感应现象的科学家是()

A.吉尔伯特B.奥斯特C.法拉第D.赫兹

24.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提出维新变法的根本措施是()

A.改革封建的政治制度

B.变科举,开学校

C.发展新式工矿交通业

D.办报刊,立学会

25.下列报刊杂志中,揭开新文化运动序幕的是()

A.《时务报》B.《青年杂志》

C.《新青年》D.《民报》

26.近代中国人在探索救国道路时作过多种选择,其中首先主张走“俄国人的路”的是()

A.李大钊B.陈独秀

C.孙中山D.毛泽东

27.民国17年,为纪念孙中山先生生前大力提倡“植树以收利,蓄木以为薪”,南京国民政府将植树节从清明改为3月12日(孙中山逝世日),改革开放后,共和国也以此日为植树节。

孙中山关心植树造林主要体现的是( )

A.民本主义思想B.民族主义思想

C.民权主义思想D.民生主义思想

28.1918年,孙中山致电新建立的俄国苏维埃政府,“希望中俄两国革命党团结一致,共同奋斗”。

这表明孙中山()

A.已经接受了列宁主义B.确立了“联俄”政策

C.希望在中国建立苏维埃政府D.重视十月革命的国际意义

29.确立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的会议是()

A.中共一大   B.遵义会议 C.中共七大    D.中共八大  

30.下列著作与内容的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A.《论人民民主专政》——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

B.《新民主主义论》——提出了中国革命分两步走的战略思想

C.《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科学地阐明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问题

D.《论持久战》——阐述了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

3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这次全会作出的战略决策是()

A.“以阶级斗争为纲”B.重返联合国

C.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D.实行改革开放

32.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开创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局面,必须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

①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②新时期中国外交的伟大纲领;

③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④新时期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的伟大纲领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33.“两弹一星”是指()

①原子弹;②导弹;③氢弹;④北斗通信卫星;⑤人造地球卫星

A.①②④B.①②⑤C.②③④D.①③⑤

34.“2004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有这样一段颁奖词:

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

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

淡薄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

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

这位人物是()

A.袁隆平    B.邓稼先   C.钱学森    D.王淦昌

35.标志着中国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事件是()

A.“神州一号”飞入太空B.“神州三号”飞入太空

C.“神州五号”飞入太空D.载人飞船正式列入国家研制计划

36.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提出“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方针。

其中“百家争鸣”主要针对()

A.政治领域B.艺术领域

C.学术领域D.经济领域 

37.20世纪50年代在“双百”方针的指引下,涌现出来的文艺作品不包括()

A.杨沫的《青春之歌》B.老舍的《茶馆》

C.郭沫若的《蔡文姬》D.贺敬之的《中国的十月》 

38.“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繁荣的方针,但在贯彻过程中曾历经曲折,主要原因是()

A.“百花齐放”使大部分文艺作品偏离了主题

B.“百家争鸣”仅仅局限在科学上的不同派别

C.这一方针否认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矛盾的社会现实

D.将学术问题看成政治问题,将学术争论看成是阶级斗争

39.在进行改革开放的同时,党和国家把发展科技和教育事业放在现代化建设的首位,实行()

A.“教育革命”  B.整风   C.“科教兴国”战略   D.工农教育 

40.《共同纲领》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化教育为新民主主义的,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

”根据此方针而作出的重大决策是()

A.普及义务教育 B.恢复高考 C.开展工农教育  D.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二、单项选择题Ⅱ:

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41.《汉书·艺文志序》载:

“王道既微,诸侯力政,时君世主,好恶习殊方,是以九家之术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崇其所善,以此驰说,取合诸侯。

”在这里,班固说的是(  )

A.春秋战国诸子百家、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B.秦末汉初时期儒、道诸说沉渣泛起

C.东汉末年以后儒、释、道三家合流的出现

D.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思想混乱局面

42.《后汉书》记载,汉明帝曾亲自到太学讲学,和儒生们一起研讨儒学经典。

下列文献,最有可能列入他们研讨范围的是()

①《尚书》②《春秋》③《法经》④《四书章句集注》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43.费正清在《中国:

传统与变迁》中指出:

“理学并不仅仅是前秦和两汉儒学的继承和发展。

它部分是对传统的重新发展,部分是全新的创造。

”“全新的创造”是指()

A.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并且凸显人性的尊严

B.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使儒学发展形成新的理论体系

C.融合阴阳家、黄老之学以及法家思想而形成了新儒学

D.强化了儒家的纲常伦理道德并借此维护封建专制统治

44.朱熹和陆九渊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两位重要的哲学思想家、文化教育家,前者集理学之大成,后者开心学之体系,由于二人成名于同一时期,且学术观点相异,故自鹅湖之会始,二人争论不休。

他们的根本分歧是()

A.朱熹主张天理是万物的本原,陆九渊强调“心”是宇宙的本原

B.“天理”是不是“三纲五常”等伦理道德

C.是否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

D.是否进行内心反省,以致良知

45.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相同点有()

①都是在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发展的推动下出现的;②都是资产阶级在意识形态领域里的反封建斗争;③都反对宗教信仰;④都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A.①②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46.文艺复兴倡导的人文主义和启蒙运动宣传的理性主义,两者的共同点是()

A.反对君主专制,倡导君主立宪B.反对封建束缚,崇尚自由和平等

C.反对私有制,要求平均分配D.反对特权,重视公共意志

47.在西方,火药、指南针和印刷术对于推翻封建统治,开拓世界市场.推动科学革命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它们在明清时期的中国却未能推进社会变革。

其重要原因之一在于当时中国(  )

A.固守农耕自然经济生产方式B.受到西方殖民者和俄国侵扰

C.国家分裂、国力衰弱D.经济停滞倒退

48.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主流表达形式从诗、词转变到散曲、小说。

这反映了(  )

A.自然经济缓慢解体B.城市经济逐渐繁荣

C.中央集权不断加强D.儒家地位逐步提高

49.欧阳修的《盘车图》说:

“古画画意不画形,梅诗咏物无隐情。

忘形得意知者寡,不若见诗如见画。

”该诗描绘的绘画及其风格是(  )

 A.山水画,重视写实       B.花鸟画,浓墨重彩 

 C.文人画,重视写意       D.人物画,形神俱备

50.有学者认为:

“宋元以后,中华文明开始呈现出复杂的二元性:

一是商品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文化世俗化倾向;二是理学和文化专制强化以后表现出的高雅文化倾向。

”他最可能选择的依据分别是(  )

A.风俗画和文人画B.话本和小说C.汉赋和唐诗D.元曲和傩戏

51.有学者指出,19世纪中期的两个学说“都发现了变化的原因在于斗争——生存竞争和阶级斗争。

这两个学说指的是()

①进化论;②量子论;③马克思主义学说;④相对论

A.①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④

52.互联网发展成全球信息网是在20世纪()

A.40年代B.60年代C.80年代D.90年代

53.对“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解释较为全面的是()

A.把传统的封建制度作为立国根本,发扬光大

B.在不触动封建制度的前提下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C.学习西方的军事技术来抵抗外来侵略

D.对西方先进技术和政治制度兼收并蓄

54.梁启超在《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中说:

“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上感觉不足……第二期,是从□□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是从□□根本上感觉不足。

”此处省略的三个词分别是()

A.器物 制度  文化B.器物 文化  制度

C.文化 制度  器物D.制度 文化  器物

55.陈独秀曾说:

“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

”这里的“德、赛两先生”是指()

A.民主与科学B.道德与竞赛C.民主与法制D.科学与自由

56.20世纪20年代,孙中山顺应历史潮流,将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

新三民主义的“新”主要表现在()

A.提出反对帝国主义          B.提出反对封建制度  

C.提出“创立民国”         D.提出“平均地权”

57.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

A.邓小平理论B.三民主义

C.毛泽东思想D.三个代表

58.“不管黑猫白猫,捉到老鼠就是好猫”。

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给这句民间谚语赋予了时代精神而传遍神州,家喻户晓。

这反映了邓小平怎样的思想()

①以经济建设为中心;②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③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④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④D.①③

59.“人为地将音乐分为高低贵贱,‘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等等,并不能阻止流行音乐在我国日益流行的趋势。

流行音乐在争论中更趋流行。

”这里描述的现象反映了()

A.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工农教育B.“大跃进”时期的浮夸风

C.“文化大革命”中的上山下乡D.改革开放初期的思想解放

60.新中国实行的高考制度在“文化大革命”中中断。

其间,高等学校在1966—1969年未招生,1970—1976年实行“自愿报名,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学校复审”的办法招收工农兵入学。

由此可见,1977年“恢复高考”主要指恢复()

A.高等教育     B.以群众推荐为主的招生方式  

C.高校招生     D.以文化考试作为录取的主要依据   

三、双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两项符合题目要求。

每小题全选对得2分,只选一项且正确的得1分,其余情况不得分。

  

61.顾炎武认为:

“封建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寓封建之意于郡县中,而天下太平矣”。

由此可知他主张(  ) 

A.废除君主专制  B.改革郡县制  C.适当限制君主权力  D.恢复分封制 

62.1926年胡适在英国作巡回演讲时,以“中国文艺复兴”为题宣讲五四运动。

五四运动和文艺复兴的共同之处是()

A.具有思想解放的意义         B.提倡禁欲主义 

C.带有反封建的色彩          D.反对宗教神学

63.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强大动力。

小萌同学在学习中外科技史时制作了一张统计表,你认为其中哪两项应该修改(  )

选项

科学家

国籍

成就

A

毕升

中国

雕版印刷术

B

袁隆平

中国

籼型杂交水稻

C

牛顿

英国

经典力学

D

普朗克

德国

相对论

64.文艺复兴后,欧洲自然科学在许多领域中的理论研究取得了很多划时代的成果,下列搭配正确的是(  )

A.牛顿开创了以实验为根据并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

B.拉马克提出“用进退废”和“获得性遗传”的原则,早期生物进化思想开始形成。

C.爱因斯坦——万有引力的提出是物理学思想的一次重大革命

D.普朗克——量子论的提出是物理学发展中的一场革命

65.下列有关下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人物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B.该著作是当时介绍西方历史地理最详实的专著

C.该著作中阐述了“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思想

D.该著作是在《四洲志》的基础上编撰出来的

66.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对结束封建君主专制发挥了重要作用,它是()

 A.新文化运动的指导思想       B.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思想基础 

C.中国近代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纲领  D.西方政治理论与中国传统思想结合的产物

67.土地革命时期毛泽东思想主要解决了中国革命的两个问题,分别是()

A.领导力量问题 B.主力军问题 C.革命道路问题D.战略步骤问题

68.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的会议分别是()

A.中共十四大B.中共十六大

C.中共十五大D.中共十二大

69.以改革开放实践为主题的两个影视作品()

A.《许茂和他的女儿们》B.《北国江南》

C.《被爱情遗忘的角落》D.《红灯记》

70.20世纪60年代中国取得的重大科技成就有()

A.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    B.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C.“银河I号”巨型计算机研制成功 D.第一颗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中近程导弹试验成功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

高二级历史科期末考试试卷答案(理科)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C

C

C

D

D

C

D

D

D

B

D

C

C

C

A

B

B

C

D

B

A

B

C

A

B

题号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答案

A

D

D

C

D

D

C

B

A

C

C

D

D

C

C

A

A

B

A

A

B

A

B

C

A

题号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答案

A

D

B

A

A

A

C

C

D

D

BC

AC

AD

BD

BD

CD

AB

BC

AC

A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