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CS功能EDPF设计说明书.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209669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76.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MCS功能EDPF设计说明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MCS功能EDPF设计说明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MCS功能EDPF设计说明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MCS功能EDPF设计说明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MCS功能EDPF设计说明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MCS功能EDPF设计说明书.docx

《MCS功能EDPF设计说明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MCS功能EDPF设计说明书.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MCS功能EDPF设计说明书.docx

MCS功能EDPF设计说明书

JS-S2006-20

 

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2×600MW超临界机组

MCS功能设计说明书

(FAT版)

 

编写:

项目经理:

审核:

批准:

 

2006年09月

1

概述

1.1工程概况

国电电力大连庄河发电有限责任公司一期工程装机容量为2×600MW,锅炉为哈尔滨锅炉厂制造的超临界、变压运行直流炉,型号为HG—1950/25.4—YM3,带启动循环泵、单炉膛、一次再热、平衡通风、前后墙对冲燃烧、紧身封闭布置、固态排渣、全钢构架、全悬吊结构Π型。

过热器汽温通过煤水比调节和两级喷水来控制。

再热蒸汽采用尾部烟气挡板调温,并在再热器入口管道备有事故喷水减温器。

汽机为哈尔滨汽轮机厂制造的N600-24.2/566/566型。

超临界、一次中间再热、三缸四排汽、单轴、双背压、凝汽式、八级回热抽汽汽轮机。

海水冷却。

采用中速磨煤机冷一次风机正压直吹式制粉系统,每台炉配6台中速磨煤机,正常5台运行,一台备用。

DCS系统采用北京国电智深控制技术有限公司的EDPF-NT分散控制系统。

1.2MCS控制器分配

单元机组MCS系统主要部分采用4对控制器,其它简单回路分散在相应设备控制器中。

具体分配如下:

DPU01:

燃油压力

DPU10:

一次风暖风器控制、二次风暖风器控制、暖风器疏水箱水位控制

DPU11:

机炉协调控制系统、制粉系统B和E控制、B排和E排二次风控制

DPU12:

二次风压控制、炉膛压力控制、烟气氧量校正、一次风压控制、制粉系统C和F控制、C排和F排二次风控制、燃烬风控制

DPU13:

给水控制、制粉系统A和D控制、A排和D排二次风控制

DPU14:

一二级过热减温控制、再热减温控制

DPU15:

汽泵A密封水进排水温度控制、辅汽系统控制、发电机密封油温度控制、发电机氢气温度控制、发电机定子冷却水温度控制

DPU16:

汽泵B密封水进排水温度、除氧器水位和压力控制、汽机润滑油温控制

DPU17:

电泵密封水进排水温度控制、电泵润滑油温和工作油温控制、低加水位控制

DPU18:

高加水位控制、高低压旁路控制

DPU19:

凝结水系统控制、低压缸喷水控制

DPU20:

轴封系统控制

1.3MCS系统设计的一般性原则

1.3.1过程信号处理

1.3.1.1信号滤波处理

火电厂热工控制信号主要包括压力、液位、流量、温度和少量化学分析参数。

我们对于参与模拟量控制的模拟量,根据它们的特点和工程的实际需要,进行惯性滤波处理,以减少干扰信号对控制的影响。

1.3.1.2三重冗余信号处理

火电厂MCS系统中,对于最重要的参数信号,如功率、主汽压力、汽机第一级压力、炉膛压力、给水流量等,一般都设计有3个测量信号。

对于这些信号的物理位置安排上,我们尽可能将它们分配到3块模拟量输入卡件上;在信号选择上,我们采用EDPF-NT系统的三选中算法(SELECT3)。

EDPF-NT系统的三选中算法可自动判断3个信号的品质好坏,自动进行信号选择,同时对于品质好的信号,允许操作人员人工进行选择。

当3个信号均正常时,算法自动选中值;当1个信号故障时,算法自动选另外2个信号的均值;当2个信号故障时,算法自动选剩余的那个信号。

当测点间偏差大于限值时,算法发出报警。

1.3.1.3二重冗余信号处理

对于有2个测点的信号,在测点位置安排上,我们尽可能将它们分配到2块模拟量输入卡件上;在信号选择上,我们采用EDPF-NT系统的二取均值算法(SELECT2)。

二取均值算法自动判断2个信号的品质,自动进行信号选择,同时对于品质好的信号,允许操作人员人工进行选择。

当2个信号均正常时,算法自动选均值;当1个信号故障时,算法自动选另1个信号。

1.3.1.4流量信号的处理

流量信号一般需要通过差压信号开方,并经过温度、压力信号修正得到。

由于有开方运算,差压信号很小时会造成虚假信号,为此我们在流量差压信号处理时,考虑小信号切除问题,小信号切除范围定为1%。

1.3.2跟踪、无扰切换、方向闭锁、防积分饱和功能

跟踪是MCS系统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实现手自动、不同控制方式无扰切换的基础和保证,EDPF-NT系统有完善的跟踪机制,它采用内跟踪的方式,处于下游的算法将跟踪状态和数值逐级向上游算法传递,上游算法根据下游算法送来的状态信息判断是否跟踪,同时根据送来的跟踪数值决定本算法的跟踪输出值。

EDPF-NT系统算法状态信息点采用打包点(GP点),具体各位的含义见下表:

GP位

含义

说明

0

TRACK

跟踪

1

TRKIFLOW

如果下降,跟踪

2

TRKIFHI

如果上升,跟踪

3

LOWERINHI

禁止降

4

RAISEINHI

禁止升

5

FORCEMAN1

强制1

6

FORCEMAN2

强制2

7

8

HMANMODE

后备手操方式

9

MANUALMODE

手动

10

AUTOMODE

自动

11

12

CASCADEMODE

串级

13

14

LLIMITREACH

到达低限

15

HLIMITREACH

到达高限

从上表中可看出算法状态点中包含了较丰富的信息,为实现跟踪、方向闭锁和防积分饱和提供了方便的手段。

当下游的A/M算法输出值到达高低限时,上游算法会自动单方向闭锁。

在串级控制回路中,当副调输出到达高低限时,副调会根据调节器的方向(正向/反向)确定上游算法输出禁止升还是禁止降,同时将此信息向上游算法传递,传到主调节器后,主调节器的积分作用将单向禁止,这样就有效地防止了主调出现积分饱和。

下游算法的状态信息和跟踪值传给上游的切换算法后,切换算法可将这些信息沿两个输入端向上游传递,从而使切换算法的两路输入都能自动完成跟踪。

当切换算法一路输入切换到输出端时,另一输入可自动进行跟踪,从而实现切换时的无扰。

当切换算法两个输入端没有相互跟踪时,也可设置切换速率,实现平滑切换。

对于机炉协调控制系统中的方向闭锁功能,采用专门的控制逻辑来实现。

1.3.3多控制输出平衡回路设计

火电厂MCS系统中,有一些典型的多控制输出系统,它采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控制驱动装置控制一个变量,而调节器是共用的,如送风控制、炉膛压力控制、一次风压控制、燃料控制、给水控制都是典型的多控制输出系统。

为了实现多个控制驱动装置投自动时的无扰,在控制总量一定的情况下,一路控制输出变化时其余控制输出能自动调整以保证控制总量的不变,多控制输出系统为达到优良的控制品质需要有满足要求的多输出平衡回路,我们为此在EDPF-NT系统中实现了较完善的平衡回路,较好地满足了这些要求。

附图中的平衡回路为两输出平衡回路,它主要实现了以下功能:

●当A、B两输出分支均手动时,调节器跟踪A、B手操站输出指令的均值。

●当A、B两输出分支投自动时,保证A、B两输出分支均无扰。

●当A、B两输出分支任一支投自动时,处于手动的另一分支增减,处于自动的分支会自动减增,以保持总量不变。

●当A、B两输出分支都投自动时,可在B输出分支上增减偏置,当B输出分支增加一定偏置值时,A输出分支会相应减少一定数值,以保持总量不变。

●当其中一分支输出切手动超驰到一定值时,另一分支能自动调整,以保持总量的不变。

对于两输出以上的多控制输出系统,平衡回路采用积分器来实现。

1.3.4变参数控制功能

在MCS系统中,一组控制器调节参数往往不能适应不同的工况,需要随着工况的变化自动改变控制器调节参数,才能达到较好的控制品质。

EDPF-NT系统有针对此目的的变参数算法CTRLPARM,通过变参数算法,可将PID等调节算法的参数由可人为设置的常数改为变量,通过相应的控制策略计算出变量数值,从而达到提高控制品质的目的。

对于1.3中的多控制输出系统,其调节器就往往要采用变参数控制功能,调节器的增益需随下游的处于自动状态的控制驱动装置的个数而改变。

1.3.5控制回路切手动原则

对于MCS控制回路,我们设计了如下基本的切手动条件:

●测量值与设定值偏差大

●控制回路相关测点品质坏

●控制指令与位置反馈偏差大

以上条件,只要将相应的设置填好,EDPF-NT系统能自动完成,不需要搭建专门逻辑。

根据控制回路的需要,也可增加其它切手动逻辑,如系统间的联锁、调节设备的联锁,汇总后从A/M算法切手动信号接口输入即可。

EDPF-NT系统A/M算法也有遥控投自动功能,将遥控投自动脉冲信号从算法投自动信号接口输入,在无切手动条件下,遥控投自动信号为1时自动将控制回路投自动。

1.3.6超驰控制功能

MCS系统中的超驰控制功能实现在特殊的情况下,切断调节器的正常输出,自动将控制输出切换到预设值,而调节器转为跟踪状态,当超驰控制消失时,调节器恢复正常工作。

对于安全保护的超驰控制,要求优先级高于正常自动和手动操作。

我们在庄河项目MCS系统中,注意考虑工艺系统这方面的需要,并设计了满足要求的超驰控制功能。

1.3.7控制器初始化保位设计

此设计是基于系统最恶劣工况的考虑,当卡件工作正常,主备控制器同时重启时,由于初始化,控制回路输出指令会为0,造成所有执行机构关闭到0的严重后果。

为了防止此种情况的发生,我们特地设计了控制器初始化保位逻辑。

EDPF-NT系统AO卡件当和控制器通讯中断时,它能一直维持通讯中断时的输出值,直到通讯恢复,再接受控制器发来的输出数值,因此AO卡件是具有保位功能的,问题的关键是控制器输出方面。

我们实现控制回路保位的基本思路是当控制器重启后,控制回路先不正常工作,而是先让控制输出跟踪位置反馈,从而使得控制输出先恢复到原来的数值,然后控制回路再恢复正常,这样就能实现控制回路的保位功能。

1.3.8MCS控制操作

1.3.8.1单操

各被控对象的单操在流程图上实现。

在流程图上用鼠标单击要操作的设备时,设备旁出现一红色箭头,指示当前被操作对象,同时出现与该设备对应的窗口图。

对于某些重要同类设备如送风机、引风机、一次风机、给水泵等,在流程图上点击单个设备弹出成组操作窗口图(将多台设备的操作集中在一幅窗口图中)。

运行人员可依照窗口图中的提示,通过窗口图中的按键进行操作。

EDPF-NT系统典型模拟量控制手操器面板最上部为窗口名称,往下为过程值(P)、设定值(S)、执行机构控制指令(O)、执行机构反馈(F)的棒图显示,中部为数值显示,下部为输出增减、设定值增减、自动/手动投切的按钮。

红色棒图代表过程值,兰色棒图代表设定值,紫色棒图代表位反,黄色棒图代表指令输出。

操作区中:

“↑”为设定值增按钮,“↓”为设定值减按钮;“△”为输出增按钮,双“△”为输出快增按钮,“▽”为输出减按钮,双“▽”为输出快减按钮。

另外用鼠标在设定值数值显示上单击,能调出设定值直接输入窗口,用鼠标在控制指令数值显示上单击,能调出输出指令直接输入窗口。

只有在手动状态下,输出增减按钮才能操作,正常增减,每按一次按钮,输出增减1%,快速增减,每按一次按钮,输出增减4%。

只有在自动状态下,设定值增减按钮才能操作。

操作区最下部为自动/手动投切按钮,自动状态时,自动按钮显示红色,手动状态时,手动按钮显示绿色。

典型模拟量控制操作面板

1.3.8.2集中操作画面

为了方便操作,将一些重要的MCS控制回路按工艺系统归类,做成一些集中的操作画面是很有必要的。

针对庄河项目,我们主要设计如下集中操作画面:

●机炉负荷管理控制中心

●风烟控制(氧量校正、送风、引风、一次风控制)

●二次风控制(前后墙6层二次风、2层燃烬风控制)

●给水控制(电动给水泵勺管、汽泵A和B、启动给水控制阀)

●过热减温控制(一级、二级过热减温控制)

●再热汽温控制(再热和过热烟气挡板、再热喷水减温控制)

●燃料控制(6台给煤机)

●旁路控制系统

 

2机炉协调控制

2.1机炉协调控制系统组成

机炉协调控制主要由以下部分组成:

●机组负荷指令形成

●RUBBACK回路

●主汽压设定回路

●锅炉主控

●汽机主控

●燃料空气指令

2.2机组运行方式

CCS系统设计了四种运行方式:

●协调控制方式(CCMODE)

汽机主控、锅炉主控全部投入自动,汽机调节机组功率,锅炉调节主汽压,是以锅炉跟随为基础的机炉协调方式。

●锅炉跟随方式(BFMODE)

汽机主控手动,锅炉主控自动,锅炉调节主汽压。

●汽机跟随方式(TFMODE)

汽机主控自动,锅炉主控手动,汽机调节主汽压。

●基本方式(BASEMODE)

汽机主控、锅炉主控都在手动。

汽机跟随方式条件(AND)

●高旁全关

●锅炉主控手动或所有燃料手动

●汽机主控自动

锅炉跟随方式条件(AND)

●高旁全关

●锅炉主控自动

●汽机主控手动

●非汽机跟随方式

协调控制方式条件(AND)

●高旁全关

●锅炉主控自动

●汽机主控自动

基本控制方式条件(AND)

●锅炉主控手动

●汽机主控手动

2.3

负荷

指令

速率

限制

频率

校正

高低

限幅

机组主控M/A

ADS

机组负荷控制指令

机组处于AGC方式时机组目标负荷接受的是ADS的指令;反之,机组处于独立运行,在这种情况下,机组的目标负荷可以是运行人员设定的目标负荷(处于协调方式),或跟踪实际机组负荷(非协调方式)。

机组目标负荷的最大值限制和最小值限制由运行人员手动设置完成。

机组目标负荷经速率限制后得到LDC指令,机组目标负荷指令增减闭锁时,增减速率变为0。

频率校正回路用于对电网频率进行一次调频。

通过计算电网频率的偏差,经过一定的死区后,得出对应的机组负荷调整值,叠加到机组目标负荷值上,进行频率校正。

2.4RUNBACK控制

RUNBACK控制的基本思路为:

机组实际出力与各主要辅机允许出力进行比较。

当机组实际出力大于任一主要辅机允许出力时,即发生RB工况,机组目标负荷由当前值按照引起RB的辅机所需的RB速率进行减小。

当机组目标负荷到达RB目标值即机组允许的最大出力后,RB结束。

RUNBACK回路包括以下组成部分:

●RB工况判断

●RUNBACK目标值形成回路

●RB状态指示

2.4.1RB工况判断

在机炉协调方式下,以下辅机故障会引发RB工况:

●送风机

●引风机

●一次风机

●磨煤机

●给水泵

●空预器

当单台送风机、引风机、一次风机、空预器跳闸,且机组负荷大于一台设备允许的最大出力时,RB发生。

当一台汽动给水泵跳闸时,若当时负荷大于480MW,则负荷快减至480MW,若5秒内备用给水泵未联启,且机组负荷大于一台给水泵的最大允许出力时,则负荷继续快减至机组允许出力。

当一台磨煤机跳闸,且机组负荷大于仍处于运行的磨煤机的最大允许出力时,RB发生。

磨煤机跳闸引起的RB和其它设备跳闸引起的RB有一定的差别,我们将RB分为两类,送风机、引风机、一次风机、空预器、给水泵引起的RB为RB#1,磨煤机跳闸引起的RB为RB#2。

当机组实际负荷降低到机组最大允许负荷以下后,RB自动结束,也可由运行人员手动复位。

2.4.2RUNBACK目标值形成回路

RB发生时,负荷目标值自动切换到引起RB的设备的允许最大出力,RB速率开始有效。

2.5主汽压设定回路

机组运行方式分定压及滑压两种方式,不同的运行方式,主汽压定值不同。

定压

定值

主汽压

定值

速率

限制

高低限幅

方式选择

滑压

定值

主汽压定值的形成框图如上。

2.5.1滑压定值

主汽压定值为机组目标负荷的函数。

当发生RB时,由汽机来控制主汽压,主汽压定值变为滑压方式,但此时的滑压定值曲线不同于正常运行的滑压定值曲线。

2.5.2定压定值

定压定值由运行人员设定。

主汽压控制未投时,定压定值跟踪实际压力以实现手/自动的无扰切换。

2.5.3定/滑压方式选择

●当机组未投协调控制时,为定压控制方式;

●当机组投入协调控制后,可由运行人员选择定压或滑压运行方式;

●当负荷>540MW,且未发生RB时,自动切为定压运行方式;

●发生RB工况时,自动切为滑压控制方式。

2.5.4高低限幅

主汽压定值的上限及下限由运行人员设定。

2.5.5汽压定值变化速率限制

主汽压定值的变化速率由速率限制模块完成,其限值可由运行人员在操作员站上人工设定。

当汽压回路手动时,速率限制不起作用以便汽压定值的跟踪。

2.5.6汽压定值保持/进行

在定压运行方式下,主汽压控制自动,当运行人员输入新的主汽压定值时,必须按“进行/保持”按钮新的主汽压定值才开始有效,当主汽压给定值到达主汽压定值时,主汽压定值自动保持。

当在滑压运行方式,主汽压控制自动时,自动置到“进行”状态,主汽压定值自动有效。

2.6锅炉主控

2.6.1锅炉跟随方式下的控制策略

锅炉跟随方式下,锅炉控制主汽压力,汽机手动调负荷。

在此方式下,锅炉主控中以汽机能量需求为主体,主汽压力设定值和实测值的偏差调节器进行细调,同时将主汽压力设定值的实际微分作用叠加到控制输出上,以加快主汽压力设定值变化时的调整作用。

汽机能量需求信号如下:

1)汽机一级压力P1

它代表进入汽机的蒸汽流量,亦即汽机的输入功率。

2)汽机调节阀有效开度P1/PT

汽机一级压力与主汽压比值P1/PT正比于调节阀开度,它只对阀门开度有反应,不受燃料量(内扰)的影响。

3)能量平衡信号(P1/PT)*PT0

它代表汽机预期的输入功率。

PT0为主汽压定值。

4)汽机能量需求信号BD=(P1/PT)*PT0+(P1/PT)*PT0*K1*d((P1/PT)*PT0)/dt+K2*dPTo/dt

汽机能量需求信号由三部分组成:

●(P1/PT)*PT0——BD的主体。

在稳态时,PT=PT0,(P1/PT)*PT0等于P1,它代表汽机的即时功率。

在过渡过程中,PT≠PT0,(P1/PT)*PT0等于未来达到稳定时的P1值,代表汽机的预期功率。

●(P1/PT)*PT0*K1*d((P1/PT)*PT0)/dt——代表由于汽机功率的变化在单位时间内锅炉所需补充的蓄热。

●K2*dPTo/dt——代表由于压力定值变化在单位时间内锅炉所需补充的蓄热。

2.6.2机炉协调方式下的控制策略

在机炉协调方式下,采用负荷指令信号并行送到汽机和锅炉进行控制。

锅炉主控中以负荷指令信号作为基本的稳态功率前馈信号,主汽压力调节器作为细调部分,同时将主汽压力设定值的实际微分作用叠加到控制输出上,以加快主汽压力设定值变化时的调整作用。

另外还引入了负荷前馈。

当协调方式未投入时,负荷前馈不起作用。

当协调方式投入时,负荷前馈的作用主要是提高锅炉的响应速度。

为最大限度地降低锅炉迟滞和惯性对升降负荷的影响,在锅炉主控回路中加入了预给煤运算的逻辑,当升降负荷的逻辑信号置位时,给出一个额外的加减煤量的指令,经若干时间该信号消失,该信号的作用为“正踢”(相当于初始冲量)。

当升降负荷的逻辑信号复位时,此时要求升降负荷的过程已结束,但由于锅炉迟滞的作用,此时此刻进入锅炉的煤量将在随后的过程中产生过量的影响,因此在预给煤的运算逻辑中还设计了一个“反踢”(类似于“刹车器”)作用,用以防止锅炉汽压的“过调”。

在锅炉主控回路中设计有“加速”回路,由负荷指令设定值与实际负荷的差值信号经一函数发生器而形成,是一非线性比例调节器,在负荷指令设定值与实际负荷的差值信号较大时,说明锅炉跟不上汽机的变化,因此输出一指令信号给锅炉主控器,令其再额外地增加或减少一部分煤量,起“加速器”的作用。

考虑到直流炉给水控制和燃料控制的相互影响,设计了焓值修正解耦回路,将焓值调节器的输出通过实际微分环节加入到对燃烧率的调节回路,使燃烧率不变或少改变,因此将给水量和燃烧率的相互作用减到最小,增加了焓值调整和整个机组调整的稳定性。

2.6.3锅炉状态反馈信号

为了进一步提高控制品质,我们在锅炉主控调节器后引入了锅炉状态反馈信号,以便预测汽压的变化趋势,修正锅炉主控器的输出,从而有效克服PID调节器的输出特性和锅炉惯性所引起的汽压过调或振荡的现象,对锅炉汽压的稳定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2.6.4锅炉主控M/A

锅炉主控M/A用于给定整个机组的总燃料量定值,锅炉指令同时作用到燃料主控及送风控制回路。

在锅炉主控未投自动时,其输出指令跟踪机组的当前负荷(总燃料量)。

当机组处于锅炉跟随方式,锅炉主控回路中能量平衡调节器有效;当发生RB工况时,机组切到汽机跟随方式。

锅炉主控切手动条件:

(OR)

●实发功率测点品质坏

●主汽压力测点品质坏

●速度级压力测点品质坏

●主汽压力与设定值偏差大

●炉膛压力控制手动

●所有磨给煤机切手动

●锅炉主燃料跳闸MFT

●RUNBACK

锅炉主控跟踪条件:

●所有燃料手动

●RUNBACK

2.7汽机主控

TF(汽机跟随)控制方式,锅炉主控手动,通过改变汽机调门开度调节主汽压。

机炉协调方式下,锅炉调节汽压,汽机调节机组功率。

设有汽压保护功能。

由于单元机组中锅炉存在迟滞和惯性,而汽机的负荷响应速度较快,因此将压力偏差大修正负荷指令的信号引入到汽机主控回路中,汽机在调功的同时,适当考虑压力偏差的影响,在汽压偏差不大时,该回路不起作用;当汽压偏差过大时,可将汽机调门适当打开或关小,使得汽机等一等锅炉,从而实现完整的机炉协调控制系统。

汽机主控切手动条件(OR):

●实发功率测点品质坏

●主汽压力测点品质坏

●DEH遥控不允许

●DEH不处于遥控

DEH遥控允许切除条件(OR):

●手动切除

●负荷参考测点品质坏

●机主控输出与负荷参考偏差大

●负荷指令与实发功率偏差大

●主汽压设定值与测量值偏差大

●实发功率<360MW

在以上条件均不满足的情况下,可通过DEH遥控请求按钮发出DEH遥控允许命令。

2.8燃料空气指令

2.8.1空气指令

锅炉主控指令同时作用到燃料主控及送风控制回路,进行增减燃料及配风。

根据“增负荷时先加风、后加煤,减负荷时先减煤后减风”的原则,采用简化且行之有效的方法进行风煤交叉联锁。

在风量控制方案设计中充分考虑了风燃比(λ)的概念。

当风量和燃料的比值与化学当量比相等时,风燃比λ为1。

在锅炉中有三个区域的风燃比很重要,它们是省煤器出口、燃烧器区域、工作中的燃烧器。

省煤器出口风燃比λ是一个全面的指征,包括所有的燃烧风和所有的燃料。

典型的在BMCR工况下,它可能是1.17,过剩空气系数是0.17。

燃烧器区域风燃比λ(BZλ),它计算燃烬风入口以下所有进入炉膛的燃料和空气,包括风箱漏风。

工作燃烧器区域风燃比λ(WBλ)计算的是从运行燃烧器进入的燃料和空气,不包括风箱漏风。

根据锅炉主控指令以一定的风量和燃料的当量比计算出总的风量指令,同时根据锅炉主控指令与过剩空气系数的函数曲线关系计算出合适的过剩空气系数。

燃烧器区域风燃比λ(BZλ)自动设定时是锅炉负荷(锅炉出口主蒸汽流量)的函数,同时允许操作员进行微调,燃烧器区域风燃比λ(BZλ)也可由操作员手动设定。

总的风量指令与燃烧器区域的风燃比相乘得到燃烧区域的总风量,它减去油和煤燃烧器未投入运行的各层二次风量之和以及炉膛漏风得到从工作燃烧器进入炉膛的风量,此风量与总的风量指令的比值即为工作燃烧器区域风燃比(WZλ),同时WZλ受最小值限制。

总的风量指令与过剩空气系数相乘得到炉膛总风量需求,炉膛总风量需求减去燃烧区域的总风量得到燃烬风量指令。

另外,通过限制最低风量设定值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