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基础知识篇.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208603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93.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基础知识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中考基础知识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中考基础知识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中考基础知识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中考基础知识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基础知识篇.docx

《中考基础知识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基础知识篇.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基础知识篇.docx

中考基础知识篇

 

1、读准字音,认清字形,掌握汉字及其词语的基本意义。

2、掌握病句的类型和语句衔接的基本规律。

3、掌握常见作家及朝代。

知识点一

重点难点:

字音

字音是中考语文每年必考的内容。

这道试题的难度一般都不大,然而不少学生却总做不好。

究其原因,主要有二:

一是部分学生认为复习范围太大,试题分值不高,就不认真复习;二是部分学生虽然认真复习了,但由于复习不得要领,事倍功半。

那么,怎样复习字音才算是“得要领”呢?

建议大家关注以下几类易读错的字:

一、受习惯错误读法影响错读的字

如,“符(fú)合”常被错读为“符(fǔ)合”,“档(dàng)案”常被错读为档(dǎng)案,“粗犷(guǎng)”常被错读为“粗犷(kuàng)”。

怎样避免这种错读呢?

一种方法是换词识别。

像“符(fú)号”这个词一般都不会读错,我们又知道“符”不是个多音字,那就能确定在“符合”这个词中“符”也读“fú”。

另一种方法是谐音记忆。

像“档(dàng)案”这个词,我们在读的时候可以在头脑中把“档”想象为“荡”。

还有一种方法是根据“声旁”来确定。

如“粗犷”的“犷”是个形声字,其声旁“广”的读音与整个字“犷”的读音相同。

记住了这一点大家就不会再读错“犷”这个字了。

受习惯错误读法影响常被错读的字还有“号召(zhào)”、“挫(cuò)折”、“质(zhì)量”、“嫉(jí)妒”、“细菌(jūn)”、“剖(pōu)析”、“气氛(fēn)”、“比较(jiào)”、“脊(jǐ)梁”、“魁梧(wú)”、“颈(jǐng)联”等。

大家可以尝试按照上面的方法记牢它们的正确读音。

二、没有准确、全面掌握多音字的读音而错读的字

如,“处(chǔ)理”常被错读为“处(chù)理”,“强(qiǎng)迫”常被错读为“强(qiáng)迫”。

怎样避免错读呢?

一种方法是依据词性辨别。

如,“处”读(chǔ)时多作动词,读(chù)时多作名词。

所以,像“处理”、“处罚”、“处世”、“处惊不变”、“处心积虑”、“处之泰然”等词语中的“处”都读“chǔ”。

另一种方法是根据字义判断。

如,“强”理解为“迫使”或“硬要”之意时都读“qiǎng”。

所以,像“强迫”、“强辩”、“勉强”、“强词夺理”、“强人所难”、“强颜欢笑”中的“强”都读“qiǎng”。

另外,有的多音字常被错读是因为大家对它的某个读音不太熟悉,甚至认为它只有一个读音,如“创(chuāng)伤”常被错读为“创(chuàng)伤”,“尽(jǐn)量”常被错读为“尽(jìn)量”,“参与(yù)”常被错读为“参与(yǔ)”。

这种多音字大家可以通过查工具书先全面了解其所有的读音,然后再按照上面所说的方法准确记牢其各个读音。

三、形近字区别不清错读或依据形声字的“声旁”妄测而错读的字

如,“内疚(jiù)”的“疚”与“针灸(jiǔ)”的“灸”读音分辨不对,“友谊(yì)”的“谊”依据声旁“宜”妄测而错读为“yí”。

怎么避免这种错读呢?

一种方法是将形近字集中起来辨识它们各自的读音。

另一种方法是记住与“声旁”读音不一致的一些常见形声字,如“锲(qiè)而不舍”这个词大家经常会遇到,但好多时候都会疑惑“锲”到底是读“qiè”,还是读“qì”。

“契(qì)”的读音我们都知道,如“契约”,如果我们再记住“锲”的读音与其声旁“契”的读音不一样,自然就会肯定其读“qiè”了。

属于这种情况的常见字还有像“缜(zhěn)密”、“悲恸(tòng)”、“违(wéi)背”、“祛(qū)斑”、“绮(qǐ)丽”、“发酵(jiào)”等。

四、不清楚字音的变读而错拼的字

读三声的两个字组成的词,在读的时候第一个字都会变读为二声。

如果不清楚这一点,只是根据读音来判断拼音就会出错。

如,“窈(yǎo)窕(tiǎo)”的“窈”常被错拼为“yáo”,“匕(bǐ)首(shǒu)”的“匕”常被错拼为“bí”,“侮(wǔ)辱(rǔ)”的“侮”常被错拼为“wú”等。

当然,不是所有第一个字读二声、第二个字读三声的词都是“变读”的结果。

如“祈(qí)祷(dǎo)”这个词,第一个字本来就读“qí”。

实际上常见的“变读词”并不多,大家只要在遇见其时,刻意记忆一下就可以了。

练习: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有误的是()(2006年北京中考)

A、膝盖(xī)揣摩(chuǎi)潜移默化(qián)

B、狭隘(ài)细菌(jūn)沁人心脾(pí)

C、掠夺(lǜe)弦乐(xián)曲径通幽(qǔ)

D、颠簸(bǒ)倾听(qīng)满载而归(zài)

2、下列词语中加横线的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007年北京中考)

A.暂时(zhàn)教诲(huì)情不自禁(jìn)

B.畸形(jī)辐射(fǔ)得不偿失(Shǎng)

C.膝盖(xī)机械(xiè)满载而归(zài)

D.勉强(qiáng)允许(yǔn)称心如意(chèng)

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008年北京中考)

A.刹那(chà)订正(dìng)茅塞顿开(sài)

B.贮藏(chǔ)倾斜(qīng)轩然大波(pō)

C.解剖(pōu)酝酿(niàng)爱憎分明(zēng)

D.符合(fú)乘客(chèng)自给自足(gěi)

4、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009年北京中考)

A.安抚(fǔ)联袂(jué)断壁残垣(huán)

B.和煦(xù)吟诵(yín)忍俊不禁(jīn)

C.遨游(ào)湍急(tuān)扣人心弦(xuán)

D.追溯(shuò)粘贴(zhān)高屋建瓴(lǐng)

5、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010年北京中考)

A.巢穴(xué)        记载(zaì)      斤斤计较(jiǎo)

B.解剖(pāo)        暂时(zhàn)     茅塞顿开(sè)

C.脑髓(suǐ)        颠簸(bō)       牵强附会(qiáng)

D.酝酿(niàng)      应酬(yìng)     扣人心弦(xián)

知识点二

重点难点:

字形

1、汉字书写:

要求是正确、端正、整洁。

包含了对学生书写基本功的考查。

2、音同误写:

由于汉字音同造成误写。

如“和谐”误写为“和偕”等。

3、形似误写:

汉字的字形、结构相似造成误写,如“隅”和“偶’等。

练习:

1、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是()(2006年北京中考)

A、中国人民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决心坚定不疑,是任何力量也改变不了的。

B、盛夏里的白花山,蓝天白云,草绿花鲜,蜂飞蝶舞,充满了诗情画意。

C、新近落成的首都博物馆,以丰富的展览内容吸引了成群结对的参观者。

D、对北京市人民政府提出的文明班网要求,广大市民一口同声地表示赞同。

2、根据解说,在横线处选填汉字不正确的一项是()(2007年北京中考)

A、云

霄,“雨”(雨字头儿),与雨或雪有关;宵,“内”(宝盖儿),与房屋有关。

横线处应填写“霄”。

B.藏

贮,“贝”(贝字旁儿),与财物有关;伫,“亻”(单人旁儿),与人有关。

横线处应填写“贮”。

C.山涉水

跋,“足”(足字旁儿),与脚有关;拔,“扌”(提手旁儿),与手有关。

横线处应填写“跋”。

D.张灯彩

节,“仲”(草字头儿),与植物有关;“结,”“糸”(绞丝旁儿),与丝有关。

横线处应填写“节”。

3、对横线处选填汉字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2009年北京中考)

A._隐(恻,测)

判断:

“恻”有“悲伤”的意思,而“测”有“推想”的意思,所以横线处应填“测”。

B.蒙_(蔽,弊)

判断:

“蔽”,有“遮盖”的意思,而“弊”有“欺作”的意思,所以横线处应填“弊”。

C._然一新(焕,换)

判断:

“焕”有“光明”“光亮”的意思,而“换”有“变更”的意思,所以横线处应填“换”。

D._想天开(意,异)

判断:

“意”有“料想”的意思,而“异”有“特别”的意思,所以横线处应填“异”。

知识点三

重点难点:

词语(成语)的使用

原则:

在理解词语意义的基础上,根据句子语境提供的意义、对象、数量、基调、氛围、范围、感情、场合等,以对应、和谐、对等为原则,注重词语义和语境义的稳合,选择词语。

正确理解词语意义机械理解词语意义,望文生义,凭想当然确定意义。

对举原则:

是指在同一语境下,句中的某一成分应与其余成分在各方面相似,即意义相关,词性相同,句式一致。

对应原则:

和语境提供的意义的轻重、基调、氛围、场合、色彩、对象、范围、数量对应。

语法角度:

侧重考虑的是各成分之间的搭配,以及虚词的使用是否正确

练习: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字义相同的是()(2006年北京中考)

A、温情温故知新B、惊异见异思迁

C、鼓励一鼓作气D、和蔼心平气和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的错误,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008年北京中考)

A.王老师不辞辛苦,三顾茅庐去看望生病在家的李晓明同学。

三顾茅庐:

这个成语讲的是刘备三次到草庐中邀请诸葛亮出山的故事。

后用于表示诚心诚意的邀请或拜访。

分析:

王老师“看望生病在家的李晓明同学”是去关心他,没有“邀请”“拜访”的意思,所以使用有误。

B.在少年队比赛中,用青年队队员参赛,简直是拔苗助长。

拔苗助长:

这个成语讲的是宋人用拔苗的方法让禾苗长得更决,结果禾苗都死了的故事。

后比喻不顾发展规律,强求速成,结果反将事情弄糟。

分析:

“用青年队队员参赛”这是违反规定的行为,谈不上“不顾发展规律”,所以使用有误。

C.对这件珍藏多年的文物,博物馆要采取亡羊补牢的措施,避免造成损失。

亡羊补牢:

这个成语讲的是一个人丢了羊以后,及时修补羊圈,从此羊不再丢失的故事。

比喻出了差错,设法补救,免得再受损失。

分析:

“珍藏多年的文物”并未丢失,不存在“出了差错”,也就不存在“设法补救”的问题,所以使用有误。

D.一味地照搬他人经验,发展本地区经济,无异于守株待兔。

守株待兔:

这个成语讲的是农夫因偶然捡到触树桩而死的兔子,便守在此处,以期再有所获的故事。

后比喻不主动地努力,而存万一的侥幸心理,希望得到意外的收获。

分析:

“一味地照搬他人经验”属于靠突发奇想而获得“意外的收获”,含有“侥幸心理”,所以使用有误。

3、对下列各组词语中两个加点字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2010年北京中考)

A.布告——布局

解说:

两个“布”字意思相同,都是“分布”的意思。

B.谋略——谋生

解说:

两个“谋”字意思不同,“谋略”的“谋”是“计策“的意思;“谋生”的“谋”是“设法寻求”的意思。

C.情不自禁——忍俊不禁

解说:

两个“禁”字意思相同,都是“禁受”的意思。

D.温故知新——无缘无故

解说:

两个“故”字意思不同,“温故知新”的“故”是“原因”的意思;“无缘无故”的“故”是“从前的”意思。

4、下列各组中的两个句子使用了同一个俗语,俗语使用都不正确的一组是(2009年北京中考)

A.①先进后进只是相对而言,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班级各有长短,我们班虽是先进

集体,但也有不足。

②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我们西北地区与东南沿海地区相比,虽然经济实力较弱,

但物产资源十分丰富。

B.①齐白石经过“不教一日闲过”的努力才成为国画大师,可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②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位青年歌手最终被捕入狱,正是他长期放纵自我的结果。

C.①运输队长说: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时间再紧,我们也要把这批物资按时送到边防站。

②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学习围棋如果只看棋谱,不与高手交流,棋艺就很难达到较高水平。

D.①面对各路强手,17岁小将龙清泉初生牛犊不怕虎,顽强拼搏,勇夺奥运举重金牌。

②你还是个驾驶技术不熟练的新手,竟敢在公路上超速行驶,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啊!

4、画线处填写词语正确的一项是(2010年北京中考)

①河北省涞源县东团堡乡中心小学副校长张胜利,当初是依靠“希望工程”的资助,才完成学业的。

他懂得__________,从师范学校毕业后,他放弃留城机会,回乡任教,并用自己微薄的收入先后资助了300多名贫困生,以行动回报社会。

②南非曾在2000年中申办2006年足球“世界杯”,为此做了很多工作,满以为胜券在握,结果却以一票之差输给德国,可谓________,然而南非人并未放弃,最终在2004年获得了2010年足球“世界杯”的承办权。

A.①句填“饮水思源”                 ②句填“行百里者半九十”

B.①句填“饮水思源”                 ②句填“功亏一篑”

C.①句填“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②句填“功亏一篑”

D.①句填“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②句填“行百里者半九十”

知识点四

重点难点:

句子衔接

句子衔接要注意与语境的话题、角度、基调、对象\句式、保持一致,并且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一、与主语的基调、氛围一致。

二、对象一致,话题一致,主语一致,角度一致。

三、衔接句中如果有代词,代词必须紧跟在它所指代的对象的后面。

四、要注意对举原则在语句衔接中的作用及在补写句子中的作用。

衔接题要注意排序:

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诗歌排序侧重从两个方面去考虑:

内容与形式

一、内容:

先景后情,起承转合

二、形式

1、对偶:

可以选出对句;可以确定哪两句应紧连在一起。

2、看韵脚,三句肯定不押韵;二、四句绝对押韵

3、看平仄对句相反邻句相黏

练习:

1、下面文字介绍的是北京奥运会主场馆的设计。

用一个词语评价这一设计,最恰当的是()(2006年北京中考)

北京2008年奥运会主场馆“鸟巢”的造型,是中国筑巢引凤、对外开放形象的象征,场馆灰色的钢结构框架与红色的碗状看台吻合了灰墙红门的老北京胡同特色。

A、惟妙惟肖B、巧妙绝纶C、妙手偶得D、异想天开

2、根据下面文字的内容和表达的需要,在横线上补全标题,最恰当的是()(2006年北京中考)

万里长江横巨坝

2006年5月20日14时,随着最后一方混凝土入仓,三峡大坝浇筑到顶。

毛泽东主席“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鱼,高峡出平湖”的伟大畅想变为现实。

大坝建成后,防洪标准可以从10年一遇提高到百年一遇,千年一遇的洪水可以得到有效控制,发电和航运等综合效益也将得到全面发挥。

A、锦绣大地笑颜开B、银龙卧波美如画C、万吨巨轮通四海D、千秋伟业耀神州

3、结合语境,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2008年北京中考)

北京奥运会的圣火跨越了千山万水,传遍了五洲四海。

无论哪个民族、哪种文化、哪种信仰的人们,都会从奥运圣火的传递中,感受到它彰显的进取精神,领悟到它承载的友谊信息,体会到它倡导的和平宗旨。

“圣火”的传递,__________

A.让世界各地了解北京奥运,把世界人民汇聚到五环旗下

B.表现了北京奥运会的特色,把世界人民汇聚到五环旗下

C.让世界各地了解北京奥运,弘扬了和平与友谊的奥运理念

D.表现了北京奥运会的特色,弘扬了和平与友谊的奥运理念

4、结合语境,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2009年北京中考)

北京的中轴线被称为皇城古都的“龙脉”,它有着800多年的历史。

根据《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这条中轴线将继续延长。

新规划的中轴线由三段组成:

中间是记录北京作为六朝古都的“历史轴线”,向北是记忆奥林匹克运动在北京的“现代轴线”,向南是永定门外具有可持续发展广阔空间的“未来轴线”。

三段轴线有机连接,_______________,创造性地发展了现代北京的城市格局。

A.在保留北京古都风貌的基础上,以建立现代轴线和未来轴线为标志

B.在保留北京古都风貌的基础上,以重建历史轴线和建立现代轴线为标志

C.在体现北京建筑风格的基础上,以建立未来轴线和现代轴线为标志

D.在体现北京建筑风格的基础上,以重建历史轴线和建立未来轴线为标志

5、结合语境,将下列句子填入横线处,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2010年北京中考)

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促进民族团结,实现共同进步,是中华华民族的生命、力量和希望所在。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在少数民族地区落实相关政策,保护民族地区生态环境,保障少数民族群众的合法权益。

为达到这个目的,各级政府_________。

①要让民族地区各族群众感受到祖国大家庭的温暖

②要加快退耕还林、退耕还草、治理土地沙漠化的进程

③要贯彻由“救助式扶贫”向“开发式扶贫”转变的工作方针

④要在公共服务和就业等方面满足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切实需要

  A.③④②①    B.①④②③    C.①②④③    D.③②④①

知识点五

重点难点:

修改病句

常见的病句类型一般可分六种:

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这些语病如果细化,可以分为以下种类:

一、语序不当

1、定语位置不当。

2、状语位置不当。

3、虚词位置不当<1>副词“不”的位置不对。

<2>关联词语位置不当

二、搭配不当

1、主谓搭配不当2、动宾搭配不当3、主宾搭配不当

4、修饰语与中心语搭配不当5、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6、否定与肯定搭配不当

三、成绩残缺或赘余

1、成分残缺<1>缺主语<2>缺谓语<3>缺宾语

2、赘余,成分赘余有主语、谓语、定语。

四、结构混乱

1、句式杂糅。

2、句中暗换主语。

3、层次不清。

4、标点不当造成混乱。

五、表意不明

表意不明包括两种情况:

一是“费解”,一是“歧义”。

“费解”就是一句话表达出来,但不能让人读明白其中讲了什么;“歧义”即一句话有两种理解。

不管“费解”还是“歧义”都是表达不明白、不清楚的表现。

六、不合逻辑

1、自相矛盾。

2、概念并列不当。

3、强拉因果。

4、主客颠倒。

5、否定不当。

6、不合事理。

辨析病句类型的几种方法

1、语感审读法——调动语感,在审读的过程中,从感性上察觉语句的毛病,即按习惯的说法看是否别扭。

如别扭,则注意分析比较,明辨原因,如以修改。

2.紧缩法——去掉句子的枝叶部分(定、状、补)紧缩出主干,看主干是否有毛病,如果主干无问题,再检查枝叶部分。

3、造句类比法——仿照原句的结构造日常用的句子,经过比较,有无问题便清楚了。

4、逻辑意义分析法——有的语病从语法上不好找毛病,就得从各理上进行分析,这就是逻辑意义分析法。

修改病句的方法可以归纳为字诀:

增(成分残缺的)删(多余的)换(用词不当的)移(语序不当的)

练习:

1、对下列病句修改不正确的是()(2006年北京中考)

A、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是改善广大农民的文化素质。

修改:

将“改善”改为“提高”。

B、在社会转型时期,对青少年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尤为重要。

修改:

在“青少年”后面加“进行”。

C、各级人民政府采取有效措施,关系到未成年人保护工作能否顺利开展。

修改:

在“采取”前加“能”

D、为减少沙尘暴的危害,有关部门制定出防沙措施,调查研究了沙尘来源。

修改:

将“制定出防沙措施”与“调查研究了沙尘来源”对调。

2、对下列病句修改正确的一项是()(2007年北京中考)

A、政府不断继续加大财政投入,以解决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短缺问题。

修改:

删去“问题”。

B、通过开展“每月少开一天车”的活动,可以使北京的空气更加清新。

修改:

删去“通过”。

C、第49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我国运动员获得了五个项目的比赛。

修改:

将“获得”改为“包揽”

D、能否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财富观,是使他们形成良好人生观的关键。

修改:

在“是”字后面加上“能”。

 

重点难点:

文学常识

知识点六

文学常识的学习(复习)方法主要有:

一、分类法。

即把众多的作家、作品分成古代、现代、外国三方面进行归纳整理。

二、网络法。

即对一个作家来说,将其名字——篇名——名句,形成一个知识网,对作品多的作家(课文中出现的)可将其作品罗列,涉及到文学常识方面的知识点加以归纳。

三、表格法。

即对一大类作家、作品列表对照。

如中国古代作家、作品,可按年代先后列表简记其姓名(字号)、朝代、集名、篇名、佳句……这三各种方法要相互配合使用。

作家作品

陶渊明    王 维   李 白   杜 甫    白居易

刘禹锡     柳宗元    范仲淹欧阳修王安石

苏 轼辛弃疾马致远吴敬梓鲁 迅

老 舍朱自清郭沫若契诃夫

《诗经》   《左传》   《论语》  《孟子》《战国策》

《水浒传》《西游记》《朝花夕拾》

练习:

1、下列作家作品搭配完全正确的是()(2006年北京中考)

A、鲁迅——《社戏》《藤野先生》B、杜甫——《石壕吏》《夜雨寄北》

C、刘禹锡——《陋室铭》《爱莲说》D、安徒生——《变色龙》《皇帝的新装》

2、下列作家均为同一朝代的一项是()(2007年北京中考)

①辛弃疾②杜甫③柳宗元

④马致远⑤范仲淹⑥白居易

A、②③⑥B、①③④C、①④⑤D、②⑤⑥

3、下列作家均为同一朝代的一项是()(2008年北京中考)

①王维②王安石③苏轼④吴敬梓⑤柳宗元⑥欧阳修

A、②⑤⑥B、②③⑥C、①③④D、①④⑤

 

2008年北京市朝阳区中考语文一模试卷

一、选择题,完成第1~5题。

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

1.下面加点字读音有误的是()

A.忌讳(huì)干涸(hé)谆谆教诲(zhūn)

B.游弋(yì)自诩(yǔ)言简意赅(ɡāi)

C.蹒跚(pán)修葺(qì)断壁残垣(yuán)

D.侥幸(jiǎo)执拗(niù)载歌载舞(zài)

2.根据成语解说,在横线处填写的汉字不正确的是()

A.完________归赵

蔺相如到秦国献美玉时,见秦王无意给赵国城池,便派人把美玉完好无损地送回赵国。

比喻将原物完好无损地归还原主。

横线处应填“璧”字。

B.守________待兔

一农夫见一只兔子撞在树桩上死了,便捡回家。

以后他便每天守着树桩,希望再捡到兔子。

比喻心存侥幸,不劳而获。

横线处应填“株”字。

C.闻鸡起________

东晋时,祖逖和刘琨互相勉励,立志为朝廷效力,半夜听到鸡鸣就起床练剑。

形容有志之士及时发愤,刻苦自励。

横线处应填“武”字。

D.破________沉舟

项羽跟秦兵打仗,过河后把锅都打破,船都沉弃,表示不再回来。

现比喻下决心,不顾一切干到底。

横线处应填“釜”字。

3.下面文字是对“微笑北京”主题活动的介绍。

在横线处填入恰当的词语,正确的是()

在开展“微笑北京”主题活动中,北京团市委推出了佩戴奥运志愿五色“微笑圈”的活动。

随着红、黑、绿、黄、蓝五色“微笑圈”越来越为人们所熟知并佩戴,整个活动的知晓率和参与率都在不断上升。

志愿服务奥运也是我们中学生________的责任,我们将用微笑迎接八方来客。

A.首当其冲B.不言而喻C.义不容辞D.当之无愧

4.填入下列文字横线处的语句,与上文衔接最恰当的是()

精读之外,还需要略读。

叶圣陶曾经说过“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是补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是运用。

如果只注意精读而忽略了略读,功夫便只做得一半。

”实践证明,________。

A.有了略读的训练,我们就可以进行广泛的精读,使浓厚的阅读兴趣养成

B.有了略读的训练,我们就可以进行广泛的精读,从而养成浓厚的阅读兴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城乡园林规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