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八年级语文期中测试.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203300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9.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下八年级语文期中测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下八年级语文期中测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下八年级语文期中测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下八年级语文期中测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下八年级语文期中测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下八年级语文期中测试.docx

《下八年级语文期中测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下八年级语文期中测试.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下八年级语文期中测试.docx

下八年级语文期中测试

2014下八年级语文期中测试

校区:

年级:

姓名:

班级:

学号:

……………………………………密…………………………………………封……………………………………线………………………………………………

2014年城北中学

八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题(问卷)

(时间:

120分钟总分:

150分)

一、积累与运用(共35分)

1、下面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2分)

A.吊唁yàn伎俩liǎng颠沛pèi和蔼ǎi焦灼zhuó

B.噩耗è猝然cù愧怍zuò滞笨zhì奔丧sāng

C.颓唐tuí举著zhù蹒跚pán荒谬miào差使chāi

D.地窖jiào诘问jié憎恶zēng瓦砾lì呵斥hē

2、下面词语中加点字书写有误的一项是()(2分)

A.拂晓寒噤烦躁穷愁潦倒

B.狼藉震悚琐屑大庭广众

C.阻遏匍匐簌簌张惶失措

D.制裁尴尬唏嘘锐不可当

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真正的朋友应该是心有灵犀的。

伯牙、子明堪称高山流水,是我们交友的典范。

B.湖南电视台的“爸爸去哪儿”栏目办得惟妙惟肖,赢得了观众的一致好评。

C.读书是游历世界最经济、最省事的途径,我们足不出户,便可以大饱眼福。

D.每当夜幕降临,望月湖小吃街便人声鼎沸,那场面十分壮观。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当森林里的老枫树伸开它依然绿着的手掌时,令我想起大慈大悲的千手观音。

B.那石板多年前由父亲从山上背下来,每块大约三百来斤左右。

C.为了避免校运动会中不再发生安全事故,我校政教处及各班主任都加大了校园安全工作力度。

D.莫言荣获2012年度诺贝尔文学奖,是当代文学界一大盛事,是中华文化软实力走向世界的鲜明标志。

5、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阿长与<山海经>》选自《朝花夕拾》,这是一部小说集,记录了鲁迅先生的童年往事。

B.《芦花荡》是我国著名小说家,散文家孙犁的“白洋淀纪事之二”,“之一”是《白洋淀》。

C.《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作者是维克多·雨果,他是法国浪漫主义作家。

他的代表作品有小说:

《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战争与和平》等。

D.《陋室铭》的“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颂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6、下列语言运用得体的一项是()(2分)

A.阁下访问寒舍,我深感荣幸。

B.咱们分别时你送我的礼物,我一直惠存着。

C.学生会经过调查研究,写出了《我校食堂服务质量调查报告》,文中提出了改进意见,并且责成学校领导立即研究落实。

D.请问您老人家今年多大了?

7、综合探究与运用(10分)

材料一:

西风东进,洋节流行,捧为时尚。

据调查:

在中国人喜欢的洋节中,排名前几位是:

圣诞节、母亲节、情人节、愚人节、万圣节。

中国人喜欢过洋节,其动机大致如下:

表达感情(亲情、友情、爱情);凑凑热闹,轻松一下;为了“赶时髦”等。

    

材料二  中国的节日同样魅力无限——那悠久的历史文化与节日盛会交融在一起。

如:

春节团圆、除夕守岁、中秋赏月、清明踏青、重阳登高、端午赛龙舟、元宵闹花灯绚丽壮观、流光溢彩、妙趣横生!

(1)用简要语言概括上面两则材料的主要信息。

(2分)

 

(2)在世界多元文化不断交汇的今天,你觉得洋节在中国是应该摒弃,还是应该保留?

请发表你的看法。

(2分)

我的看法:

我的理由:

(3)班级准备开展“莲文化”为主题的活动,身为班级的一份子,相信你一定会积极参与到活动当中去,相信你能完成以下的任务。

如果你来策划,你准备设计哪些活动项目?

请列举三项。

(3分)

示例:

与“莲”有关的知识竞赛。

项目一:

项目二:

项目三:

(4)举办与“莲”有关的知识竞赛是本次活动的项目之一,同学们积极查找、搜集资料为参加竞赛做准备。

请问搜集资料的常见方式有哪些?

请举出三种。

(3分)

 

8、古诗文默写填空(8分)

(1)树树皆秋色,。

(2),波撼岳阳城。

(3)晴川历历汉阳树,。

(4)少壮不努力,。

(5)登高望远,古人往往诗兴大发,壮志满怀。

杜甫《望岳》中的“

,。

”就是这样。

(6)周敦颐《爱莲说》中与“近朱者赤,远墨者黑”表意相反的语句是:

,。

9、名著阅读(5分)

(1)鲁迅的《朝花夕拾》共10篇文章,我们已经学习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和《阿长与<山海经>》,你一定还读过其余的作品,比如:

;。

(2分)

(2)“受苦的命!

”她笑了一声。

“一天不拉车,身上就痒痒,是不是?

你看老头子,人家玩了一辈子,到老了还开上车厂子。

他也不拉车,也不卖力气,凭心路吃饭。

也得学着点,拉一辈子车又算老几?

咱们先玩几天再说,事情也不单忙在这几天上,奔什么命?

这两天不打算跟你拌嘴,你可也别成心气我!

老舍在《骆驼祥子》里运用多种描写方法塑造了一系列生动的人物形象,以上语言描写,说话的人叫做,体现了她的性格特点,而她提到的“玩了一辈子,到老了还开上车厂子”的人是:

(3分)

二、古诗文阅读(共24分)

(一)早寒江上有怀(8分)

孟浩然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

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10、首联写景,作者捕捉了当时典型的事物:

、点明季节,又以北风进行渲染,自然引出下文,我们把这种艺术手法称为:

起兴。

(2分)

 

11、颔联看似句意平淡,但细细咀嚼,却能体味到作者的炼造之妙,其中“遥隔”有何内涵?

透露出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2分)

 

12、颈联两句的抒情方式各有什么特点?

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4分)

 

(二)(16分)

老人引杨氏入山之大穴。

鸡犬陶冶,居民之大聚落也。

至一家,老人谓曰:

“此公欲来,能相容否?

”对曰:

“老人肯相引至此,则必贤者矣。

吾此间凡衣服、饮食、牛畜、丝纱、麻之属,皆不私藏,与众共之,故可同处。

子果来,勿携金珠锦绣珍异等物,所享者惟薪米鱼肉,此殊不缺也。

惟计口授地,以耕以蚕,不可取食于人耳。

”杨氏谢而从之。

又戒曰:

“子来或迟,则封穴矣。

”迫暮,与老人同出。

(南宋·康与之《昨梦录》)

13、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理解错误的一项是()(2分)

A.渔人甚异之(觉得奇怪)B.吾此间凡衣服、饮食、牛畜、丝纱、麻之属(类)

C.老人引杨氏入山(拉,带领)D.迫暮,与老人同出(逼迫)

14、下列句子中加点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忘路之远近;老人引杨氏入山之大穴

B.不可取食于人耳;生于忧患

C.杨氏谢而从之;水落而石出

D.以耕以蚕;能以径寸之木

15、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

(1)老人肯相引至此,则必贤者矣。

(2分)

 

(2)所享者惟薪米鱼肉,此殊不缺也。

(2分)

 

16、请用斜划线“\”为下列句子断句。

(只划一处)(2分)

老人引杨氏入山之大穴。

17、这段文字所描写的农民生活有什么特点,你能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吗?

你相信这段文字所写生活是真实的吗?

作者为什么要描写这样一种生活?

(6分)

 

三、现代文阅读(共31分)

(一)与草化敌为友(16分)

陈立明

(1)草是庄稼的敌人,庄稼是父亲的心头肉。

草跟父亲势不两立。

(2)草长在庄稼地里,与庄稼争抢养料、阳光和雨露,那些草明着是长在庄稼地里,暗里其实是长在父亲的心头,汲取父亲的血脉。

校区:

年级:

姓名:

班级:

学号:

……………………………………密…………………………………………封……………………………………线………………………………………………

  (3)父亲头顶烈日,一锄一锄把草锄掉,庄稼欢天喜地,而草则恨意浓浓,它们无处躲,没处藏,被父亲连根锄起。

父亲背着手像个将军一样走在田埂上,眼睛锥子一样,锋利地扫过庄稼地,瞄到一株草,哪怕是微小的一株,他也会三步并作两步,A径直冲到草面前,拨开庄稼,掐住草的七寸,把它连根拔起,撂在田埂上晒太阳。

  (4)父亲与草,草与父亲,势不两立。

  (5)父亲老了,种不动地了,只好放下高高挽起的裤管,洗净双脚上沾染的泥土,跟随儿女进城。

父亲进城,庄稼们挥泪告别,草们敲锣打鼓,欢天喜地,得意洋洋地说:

到城里呆着去吧,再不要回来!

  (6)进了城的父亲,起初有些坐卧不安。

他对那些没人打理的土地,盈满了牵挂。

父亲常情不自禁地唠叨,那些地没了娘老子,成了没人管的孩子,草就疯了,多好的地,一年收多少粮食啊……

  (7)有次下班回家,吃惊地发现,阳台上多了几盆花。

花是父亲倒了几趟车,去花市买的。

父亲进城后,很少出门,即使出门,也不会走离小区太远。

这座城市对于父亲来说,大到没有边际,所有的路和楼都是一个面孔,他怕迷路,走丢了,再也找不到回家的路。

  (8)每每这时候,父亲就会想念乡下的老家,在那里,每一条路父亲都是熟悉的,就像熟悉自己的每条血管一样,熟悉每条路的走向,熟悉到闭上眼睛也不会迷路。

B而离开了土地,父亲就像航船失去了罗盘与群星的指引,迷失在钢筋水泥的汪洋之中,不知去向。

  (9)父亲每天都会亲手打理那几盆花,就像对待上幼儿园小班的孙子一样,充满了爱怜和疼惜。

但对于从花盆角落里悄悄冒出来的几株草,父亲一如当初对待大田里的草一样,毫不留情地连根拔起,重重地摔进垃圾桶。

  (10)父亲以照顾庄稼的细密的心思,照顾着盆里的花。

让他没有想到的是,那些花没多久就枯萎凋敝了。

花的骄矜,显然大大出乎父亲的预料,也让父亲有些失望,这更加勾起了父亲对皮实的庄稼的念想与回味。

  (11)花枯萎了。

父亲找来一些大蒜,把他们种花盆里,又到菜市场买来一些香葱种在里面。

果然,这些蔬菜比那些花儿好侍弄多了,浇了一些水后,便葳葳蕤蕤地长起来。

等到长大一些,就有些发黄了,显然是肥力不足,那些花草专用的混合物跟泥土相比,单薄了许多,让蒜和葱营养不良,枯黄瘦小。

  (12)后来,父亲乘着回老家的机会,背了半袋子大田里的泥土过来。

拔除了那些营养不良的蒜和葱,一盆一盆地装满泥土,摆在阳台上晒着。

父亲是打算让泥土吸饱了阳光,然后种上蔬菜。

父亲叫我帮着从网上买点黄心乌种子,我给忙忘记了,父亲可能以为我不想他在阳台上种菜,就没再提过。

  (13)等我想起来,从网上买回来黄心乌种子时,几个花盆里细细密密地长出了许多不知名的小草。

父亲经常用淘米水浇灌那花盆里的土,我猜那是为了把土喂肥了,好种上黄心乌。

可黄心乌还没种进去,那些草却在淘米水的滋养下先一步出生了,且长得极快,很快就把花盆铺满了,嫩嫩绿绿的,一派生机。

  (14)我以为父亲会毫不留情地拔了那些草,种上黄心乌,不仅可以观赏,长大了还可以拔出来炒着吃,而且是没有污染的原生态蔬菜。

然而过了很久,也没见父亲把那些黄心乌种进花盆。

  (15)那些草已经长得老高,有的都已经打苞要抽穗的样子。

父亲有事没事就躺在阳台的躺椅上,祥和地打量着那些草。

父亲温柔的目光已然没有了对草的“仇恨”,反而多了一份欣喜和眷恋。

  (16)父亲与草和解了,面对面坐着,就像深交多年的老朋友,彼此都不说话,却没有半点疏离。

我不知道是什么消解了父亲与草之间的仇恨,是硬冷的城市?

还是父亲心头对田野的思念?

(17)但不管怎样,化敌为友总是一件让人走向平和豁达的光明路径。

那些生命力顽强的草在父亲的悉心照料下,幸福地生长着,无忧无虑,陪伴着孤寂的父亲,消融了高楼大厦的硬冷,成了一道温暖的风景……

(《人民日报》2014年04月30日)

18、结合原文,理解文中第2段划线句子的含义。

(2分)

 

19、联系上下文,赏析(3)、(4)两段中划线的句子。

(6分)

A径直冲到草面前,拨开庄稼,掐住草的七寸,把它连根拔起,撂在田埂上晒太阳。

 

B而离开了土地,父亲就像航船失去了罗盘与群星的指引,迷失在钢筋水泥的汪洋之中,不知去向。

 

20、标题《与草化敌为友》生动形象,意蕴深刻,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标题的含义。

(4分)

 

21、文章最后一段可不可以删掉?

说说你的理由。

(4分)

 

(二)雪天里的良心红薯(15分)

宋殿儒

(1)雪下得很大,北风像鞭子一样抽人的脸。

可是,令我没有想到的是,那个乡下大娘仍在街头摆起了红薯摊儿。

看到大娘,我心里的气好像一下子就消了大半。

甚至,看着她在风雪中瑟瑟发抖的样子,我心上反而游来一丝怜悯……

  

(2)三天前,我的孙子闹着要吃乡下的红薯,结果我找遍了农贸市场,也没有见卖红薯的。

正在我失望想回家的当儿,一位乡下老大娘挑着一担红薯过来了。

我是从小吃着红薯长大的,一眼就看到大娘的红薯是最地道的。

在与大娘搭话的时候,说实在话,我脑子里想的可是生意人的斤秤问题。

现在市场上缺斤短两的事儿见惯了,当然也不能不防着点儿。

城里人,也不为短那几两东西,只害怕被欺骗后的心情袭人。

因此,在和大娘问好价钱后,就开口问大娘的秤。

  (3)“大娘的红薯很地道,可是大娘的秤杆子一定也会让人放心吧?

  (4)“你就放一百个心吧!

俺可不是经常做生意的,俺是家里有了急事儿,等着用钱才……”

  (5)“那我就放宽心了。

  (6)“你尽管放心买吧,俺是缺一赔十!

  就这样,大娘为我称了三斤红薯。

当时我看着大娘称完,她还给我添了一小块儿。

大娘在称红薯的时候,一直在微笑,我也对她笑着拿走了三斤红薯。

  (7)可是回到家,不放心的妻子用家里的弹簧秤一称,不多不少短了三两。

这种情况我开始是不信的,可是当我反复几次称过后,发现真的是短了三两。

就这样,大娘的那些微笑,一下子在我心中变成了奸笑。

我心里骂大娘竟也是个骗子!

我埋怨这个世界咋就成了这个样子,简直是欺诈无处不在!

人的德行都到哪里去了!

  (8)当时,因为要出差,来不及回头去找大娘的事儿,不过这口气却一直窝在心底发酵着,我不能对大娘的行为就此了事。

所以在第三天,我试着到街上去找那位大娘,没想到,她竟然还冒着大雪蹲在那个街角儿。

当时我一看到大娘,虽说心里气焰有所消减,但我还是免不了张口就给大娘扔过去一个“缺德”!

  (9)大娘见是我来,就赶紧起身抖抖身上的雪对我说:

“你可算是来了!

你可算是来了!

  (10)但是心里还窝着火的我哪能听进去大娘的话,便一直对大娘铁青着脸,一派愤愤然。

大娘将一包红薯递给我说:

“请你消消气,我是第一次做生意,不会弄秤。

我说话算话,缺一两赔一斤,这是三斤红薯,全给你了,俺乡下人不能干那缺德事儿。

  (11)“你别假惺惺了吧,我也不是为少了那三两红薯而来,我是感到心里憋屈,上当的感觉你知道吗!

  (12)这时候,大娘身边的一个卖大枣的小伙子开口了。

他上前对我说:

“你别再骂大娘了,大娘是真的实诚人。

你刚走她就发现了自己的秤订错了,每斤少了一两。

可是大娘当时没找到你,又不知道你住在哪里,大娘为了赔你的三斤红薯,就一直在这儿等你回来……为等你,大娘住院的老伴都没人送饭了……”

  (13)听了小伙子的话,大娘还一直对我说,“没什么,没什么,等你回来,给你红薯是我应该的,要不然,我这心里就难过去……”

  (14)那一天,我最终还是收下了大娘的红薯。

面对乡下大娘的实在,我突然感到自己的渺小和无耻。

回来后,我和妻子领着儿子一家人到医院去一个病房一个病房地寻找大娘、看望大娘的老伴。

我想用这点情义来弥补我的过错,顺便向大娘道个歉,再给她留下我们的心意钱。

可是,我们再也没有见到那位大娘。

医生说,那位老人知道家里没钱看病,硬闹着出了院……

(15)这件事成了我一直以来积郁在心中的懊悔。

我时常以为这个世界就那么冷漠了,其实,温暖往往就在我们的埋怨和骂声里深藏着。

那位乡下大娘就是一个例证,因为是她的那腔真诚让我重新感到了人生的温暖。

22、阅读全文,梳理情节,品味文中作者的心理变化过程,完成下面的表格。

(5分)

情节

听乡下大娘的保证买了红薯

得知大娘一直等待自己

心理变化

放心

23、本文情节一波三折,开头用了什么叙述方法,在整篇文章中有什么作用?

(4分)

 

24、这位卖红薯的乡下大娘,是一个怎样的人?

文章结尾说:

“我时常以为这个世界就那么冷漠了,其实,温暖往往就在我们的埋怨和骂声里深藏着。

”理解这句话的含义并结合实际谈谈自己的感悟。

(6分)

 

四、写作(共60分)

25、《雪天里的良心红薯》让人品出多种滋味,请你在文中第(10)段,划横线的地方为这位卖红薯的乡下大娘补充一段神态和动作描写。

(10分)

要求:

(1)与文章的情境相符;

(2)能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3)字数不超过150字。

26、作文题:

因为,我更。

要求:

(1)先补充题目再写作。

(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和校名。

(3)不少于600字。

 

校区:

年级:

姓名:

班级:

学号:

……………………………………密…………………………………………封……………………………………线………………………………………………

2014年城北中学八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题(答卷)

(时间:

120分钟总分:

150分)

一、积累与运用(共35分)

1、(2分)2、(2分)3、(2分)

4、(2分)5、(2分)6、(2分)

7、综合探究与运用(10分)

(1)(2分)

(2)(2分)我的看法:

我的理由:

(3)(3分)项目一:

项目二:

项目三:

(4)(3分)

8、(8分)

(1)

(2)

(3)(4)

(5)“,。

(6),。

9、(5分)

(1)(2分);。

(2)(3分),,

二、古诗文阅读(共24分)

10、(2分)、

11、(2分)

12、(4分)

(二)(16分)

13、(2分)14、(2分)

15、(4分)

(1)(2分)

(2)(2分)

16、(2分)老人引杨氏入山之大穴。

17、(6分)

三、现代文阅读(共31分)

18、(2分)

19、(6分)

A

B

20、(4分)

21、(4分)

(二)雪天里的良心红薯(15分)

22、(5分)

①②

③④

23、(4分)

24、(6分)

四、写作(共60分)

25、(10分)(不超过150字)

26、作文题目:

因为,我更。

200字

400字

600字

800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