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三基考试临床药学模拟试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419825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93.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学三基考试临床药学模拟试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医学三基考试临床药学模拟试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医学三基考试临床药学模拟试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医学三基考试临床药学模拟试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医学三基考试临床药学模拟试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医学三基考试临床药学模拟试题及答案.docx

《医学三基考试临床药学模拟试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三基考试临床药学模拟试题及答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医学三基考试临床药学模拟试题及答案.docx

医学三基考试临床药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医学三基考试(临床药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在每题中划有一个或多个空格,答题者在每一个空格处须写上一个正确的内容。

第1题抗菌药物的局部应用应____。

【正确答案】:

尽量避免

第2题氯丙嗪的主要不良反应之一是锥体外系症状,表现为_____、_____、_____。

这是由于阻断了黑质纹状体_____,而胆碱能神经的,兴奋性相对增高所致。

【正确答案】:

震颤麻痹‖静坐不能‖肌张力亢进‖多巴胺受体

第3题口服降糖药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磺脲类|双胍类|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促进胰岛素分泌剂|噻唑烷二酮类|胰岛素增效剂

第4题利尿药中,具有阻碍尿酸排泄作用的药是____,而可促进尿酸排泄者则为____。

【正确答案】:

氢氯噻嗪替尼酸

第5题抗菌药物疗程因感染不同而异,一般宜用至体温正常、症状消退后____小时。

【正确答案】:

72~96

第6题Ⅰ型糖尿病病人有____破坏,引起____绝对缺乏,呈____酸中毒

倾向。

【正确答案】:

B细胞|胰岛素|酮症

第7题阿司匹林的作用有____、____、____、____、____。

其作用原理主要是____。

【正确答案】:

解热|镇痛|抗炎|抗风湿|抗血小板凝集|抑制前列腺素的生物合成

第8题普通处方一般不超过____天用量。

急诊处方一般不超过____天用量。

【正确答案】:

7|3

第9题氯丙嗪的主要不良反应之一是锥体外系症状,表现为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震颤麻痹|静坐不能|肌张力亢进

第10题阿托品能阻滞____受体,属____类药。

应用常用剂量能松弛____平滑肌,可用于解除____。

大剂量阿托品可使血管平滑肌____,解除微血管____,故临床用于抢救____的病人。

【正确答案】:

M胆碱|抗胆碱|内脏|消化道痉挛|松弛|痉挛|中毒性休克

第11题接受清洁手术者,抗生素预防性用药应在术前____小时内给药。

或在____时给药,使手术切口暴露时局部组织中已达到足以杀灭手术过程中入侵切口细菌的药物浓度。

如果手术时间超过____小时,或失血量大(>1500mL),可手术中给予第2剂。

【正确答案】:

0.5~2|麻醉|3

第12题经临床长期应用证明安全、有效,对细菌耐药性影响较小,价格相对较低的抗菌药物为____抗菌药物。

【正确答案】:

非限制使用

第13题临床上在选用洋地黄类制剂时,对伴有肝功能严重不良的心功能不全病人宜选用____,对伴有肾功能严重不良的心功能不全病人宜选用____。

【正确答案】:

地高辛|洋地黄

第14题轻症感染可接受口服给药者,应选用____的抗菌药物,不必采用____或____注射给药。

重症感染、全身性感染病人初始治疗应予____,以确保药效。

病情好转能口服时应及早转为____。

【正确答案】:

口服吸收完全|静脉|肌内|静脉给药|口服给药

第15题由于药物协同抗菌作用,联合用药时应将毒性大的抗菌药物剂量____,从而减少其毒性反应。

联合用药时宜选用具有____或____抗菌作用的药物联合。

【正确答案】:

减少|协同|相加

第16题阿托品能阻滞_____受体,属_____类药。

应用常用剂量能松弛_____平滑肌,可用于解除_____。

大剂量阿托品可使血管平滑肌_____,解除微血管_____。

故临床用于抢救_____的病人。

【正确答案】:

M-胆碱‖抗胆碱‖内脏‖消化道痉挛‖凇弛‖痉挛‖中毒性休克

第17题治疗糖尿病的口服药主要有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磺脲类 双胍类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噻唑烷二酮类

第18题肾上腺皮质激素主要产生于____,它又可分为:

①糖皮质激素,例如____、____。

②盐皮质激素,例如____。

前者对消化道的不良反应是____。

和解热止痛药如____和____等合用应谨慎。

【正确答案】:

肾上腺皮质|可的松|氢化可的松|去氧皮质酮|诱发或加重溃疡|阿司匹林|保泰松

第19题有条件的医疗机构,住院病人必须在开始抗菌治疗前,先留取相应标本,立即____,以尽早明确____和____结果。

【正确答案】:

送细菌培养|病原菌|药敏

第20题各医疗机构应结合本机构实际,根据抗菌药物特点、临床疗效、细菌耐药、不良反应以及当地社会经济状况、药品价格等因素,将抗菌药物分非限制使用、____使用与____使用三类进行分级管理。

【正确答案】:

限制|特殊

二、问答题:

针对相关问题作简明扼要的回答。

第1题抗菌药物的使用原则

【正确答案】:

由细菌、病毒、支原体、衣原体等多种病原微生物所致的感染性疾病遍布临床各科,其中细菌性感染最为常见,因此抗菌药物也就成为临床最广泛应用的药物之一。

在抗菌药物治愈并挽救了许多病人生命的同时,也出现了由于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导致的不良后果,如不良反应的增多,细菌耐药性的增长,以及治疗的失败等,给病人健康乃至生命造成重大影响。

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表现在诸多方面:

无指征的预防用药,无指征的治疗用药,抗菌药物品种、剂量的选择错误,给药途径、给药次数及疗程不合理等。

抗菌药物的应用涉及临床各科,正确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是提高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减少或减缓细菌耐药性发生的关键。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是否正确、合理,基于以下两方面:

①有无指征应用抗菌药物。

②选用的品种及给药方案是否正确、合理。

(一)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的基本原则

1.诊断为细菌性感染者,方有指征应用抗菌药物。

根据病人的症状、体征及血、尿常规等实验室检查结果,初步诊断为细菌性感染者,以及经病原检查确诊为细菌性感染者方有指征应用抗菌药物。

由真菌、结核分枝杆菌、非结核分枝杆菌、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立克次体及部分原虫等病原微生物所致的感染亦有指征应用抗菌药物。

缺乏细菌及上述病原微生物感染的证据,诊断不能成立者,以及病毒性感染者,均无指征应用抗菌药物。

2.尽早查明感染病原,根据病原种类及细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用抗菌药物。

抗菌药物品种的选用,原则上应根据病原菌种类及病原菌对抗菌药物敏感或耐药,即细菌药物敏感试验(以下简称药敏)的结果而定。

因此有条件的医疗机构,住院病人必须在开始抗菌治疗前,先留取相应标本,立即送细菌培养,以尽早明确病原菌和药敏结果;门诊病人可以根据病情需要开展药敏工作。

危重病人在未获知病原菌及药敏结果前,可根据病人的发病情况、发病场所、原发病灶、基础疾病等推断最可能的病原菌,并结合当地细菌耐药状况先给予抗菌药物经验治疗。

获得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后,对疗效不佳的病人调整给药方案。

3.按照药物的抗菌作用特点及其体内过程特点选择用药。

各种抗菌药物的药效学(抗菌谱和抗菌活性)和人体药代动力学(吸收、分布、代谢和排出过程)特点不同,因此各有不同的临床适应证。

医师应根据各种抗菌药物的特点正确选用抗菌药物。

4.依据病人病情、病原菌种类及抗菌药物特点制订治疗方案。

根据病原菌、感染部位、感染严重程度和病人的生理、病理情况制订抗菌药物治疗方案,包括抗菌药物的选用品种、剂量、给药次数、给药途径、疗程及联合用药等。

在制订治疗方案时应遵循下列原则。

(1)品种选择:

根据病原菌种类及药敏结果选用抗菌药物。

(2)给药剂量:

按各种抗菌药物的治疗剂量范围给药。

治疗重症感染(如败血症、细菌性心内膜炎等)和抗菌药物不易达到的部位的感染(如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等),抗菌药物剂量宜较大(治疗剂量范围高限)。

治疗单纯性下尿路感染时,由于多数药物尿药浓度远高于血药浓度,则可应用较小剂量(治疗剂量范围低限)。

(3)给药途径:

①轻症感染可接受口服给药者,应选用口服吸收完全的抗菌药物,不必采用静脉或肌内注射给药。

重症感染、全身性感染病人初始治疗应予静脉给药,以确保药效;病情好转能口服时应及早转为口服给药。

②抗菌药物的局部应用:

皮肤黏膜局部应用抗菌药物后,很少被吸收,在感染部位不能达到有效浓度,反易引起过敏反应或导致耐药菌产生,因此治疗全身性感染或脏器感染时应避免局部应用抗菌药物。

抗菌药物的局部应用只限于少数情况,例如全身给药后在感染部位难以达到治疗浓度时,可加用局部给药作为辅助治疗。

此情况见于治疗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时某些药物可同时鞘内给药,包裹性厚壁脓肿脓腔内注入抗菌药物,以及眼科感染的局部用药等。

某些皮肤表层及口腔、阴道等粘膜表面的感染可采用抗菌药物局部应用或外用,但应避免将主要供全身应用的品种作局部用药。

局部用药宜采用刺激性小、不易吸收、不易导致耐药性和不易致过敏反应的杀菌剂。

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易产生过敏反应的药物不可局部应用。

氨基苷类等耳毒性药不可用于滴耳。

(4)给药次数:

为保证药物在体内能最大地发挥药效,杀灭感染灶病原菌,应根据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相结合的原则给药。

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和其他β内酰胺类、红霉素、克林霉素等消除半衰期短者,应一天多次给药。

喹诺酮类、氨基苷类等可一天给药1次(重症感染者例外)。

(5)疗程:

抗菌药物疗程因感染不同而异,一般宜用至体温正常、症状消退后72~96小时,特殊情况,应妥善处理。

但是,败血症、感染性心内膜炎、化脓性脑膜炎、伤寒、布鲁菌病、骨髓炎、溶血性链球菌咽炎和扁桃体炎、深部真菌病、结核病等需较长的疗程方能彻底治愈和防止复发。

(6)抗菌药物的联合应用:

要有明确指征。

单一药物可有效治疗的感染,不需联合用药,仅在有下列指征时方可联合用药。

①病原菌尚未查明的严重感染,包括免疫缺陷者的严重感染。

②单一抗菌药物不能控制的需氧菌及厌氧菌混合感染,或2种或2种以上病原菌感染。

③单一抗菌药物不能有效控制的感染性心内膜炎或败血症等重症感染。

④需长程治疗,但病原菌易对某些抗菌药物产生耐药性的感染,如结核病、深部真菌病。

⑤由于药物协同抗菌作用,联合用药时应将毒性大的抗菌药物剂量减少,如两性霉素B与氟胞嘧啶联合治疗隐球菌脑膜炎时,前者的剂量可适当减少,从而减少其毒性反应。

联合用药时宜选用具有协同或相加抗菌作用的药物联合,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其他β内酰胺类与氨基苷类联合、两性霉素B与氟胞嘧啶联合。

联合用药通常采用两种药物联合,3种及3种以上药物联合仅适用于个别情况,如结核病的治疗。

此外必须注意联合用药后药物不良反应将增多。

(二)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基本原则

1.内科及儿科预防用药:

(1)用于预防一种或两种特定病原菌入侵体内引起的感染可能有效。

如目的在于防止任何细菌入侵,则往往无效。

(2)预防在一段时间内发生的感染可能有效,长期预防用药常不能达到目的。

(3)病人原发疾病可以治愈或缓解者,预防用药可能有效。

原发疾病不能治愈或缓解者(如免疫缺陷者),预防用药应不用或少用。

对免疫缺陷病人,宜严密观察其病情,一旦出现感染征兆时,在送检有关标本做培养同时,首先给予经验治疗。

(4)以下属不宜常规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情况:

普通感冒、麻疹、水痘等病毒性疾病,昏迷、休克、中毒、心力衰竭、肿瘤、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等病人。

2.外科手术预防用药:

(1)外科手术预防用药目的:

预防手术后切口感染,预防污染手术后手术部位感染及术后可能发生的全身性感染。

(2)外科手术预防用药基本原则:

根据手术野有否污染或污染可能,决定是否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

①清洁手术:

手术野为人体无菌部位,局部无炎症、无损伤,也不涉及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等人体与外界相通的器官及手术野无污染等,通常不需预防用抗菌药物。

仅在下列情况时可考虑预防用药:

手术范围大、时间长、污染机会增加;手术涉及重要脏器,一旦发生感染将造成严重后果者,如头颅手术、心脏手术、眼内手术等;异物植入手术,如人工心瓣膜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放置、人工关节置换等;高龄或免疫缺陷等高危人群。

②清洁一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