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优工作要点v3.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195069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5.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网优工作要点v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网优工作要点v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网优工作要点v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网优工作要点v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网优工作要点v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网优工作要点v3.docx

《网优工作要点v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网优工作要点v3.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网优工作要点v3.docx

网优工作要点v3

窗体顶端

2018年网优工作要点

为深入贯彻网络工作会要求,切实支撑“四轮驱动”战略,2018年无线网优专业将围绕“保持4G领先优势”、“打造高品质物联网”、“决胜网优集中化改革”三条主线,涵盖网络质量方面的8项重点工作及网优改革方面的4项重点任务,具体的工作要点如下:

一.全力提升无线质量,保持4G领先优势

(一)积极应对流量增长冲击,多手段提升网络承载能力

各省公司应贯彻“体系、流程、技术、调度、协同、联动”十二字方针,确保高负荷待扩容小区比例低于0.5%,容量受限小区解决比例超过90%。

1、全面落实《中国移动高流量小区优化指导意见》(附件2),建立容量实时预警机制,推广“三步十二式扩容法”,构建面向高流量的扩容优化体系。

2、执行软扩3天、硬扩7天快速扩容流程,建立扩容管控平台,实现扩容流程与集中化平台对接,及时解决容量受限问题,实现月度解决率50%、年度解决率90%的工作目标。

3、请江苏、浙江、山东、四川、广东、安徽、陕西、河北、重庆、辽宁、河南、湖北、广西、上海、云南、天津公司开展载波自动调度试点,实现本地网下至少10%小区、小时级别载波自动调度,打通接口、固定算法、建立平台,6月完成试点,完善算法标准并推广全国。

各省于年底前完成载波自动调度平台部署,有效解决潮汐小区高负荷问题。

4、请湖南、山东、江苏、广东、安徽公司在高校等站点超密、传输受限、业务质量要求高场景开展CDN下沉到基站试点,加强与互联网专业协同,建立业务响应流程,12月完成试点,完善技术解决方案并推广全国,有效实现降时延、省传输。

5、请各省加强与市场的协同,聚焦价值区域做好资源精准投放,定期推送网络忙闲地图,协助市场做好精确营销。

同时,密切关注不限量套餐推广对现网的影响,重点保障居民区、企事业单位、高校等场景的视频业务感知水平。

6、请各省全面应用C-RAN、3D-MIMO等新技术,有效解决站址不足、频率受限等问题,提升热点区域网络承载能力。

(二)巩固VoLTE会战成果,持续提升用户感知

重点关注接通、掉话、丢包、时延、切换、断续、驻留七大重点指标,持续贯彻“三大八小”优化策略,加强“两低两高”小区整治,完善VoLTE智能分析优化功能,全面部署新技术。

1、各省应加强端到端优化、问题小区整治、新技术应用,确保VoLTE用户“留得住,打得通、接得快、听得清、不掉话”,全力保持“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高清语音品质:

接通率>99.5%,接入时延<3s,掉话率<0.5%,语音丢包率<0.3%,SRVCC>97%,“两低两高”小区占比<0.5%,VoLTE话务用户比>1.1,SRVCC切换占比<1%。

2、协助总部完善《VoLTE端到端优化指导意见》,重点针对eSRVCC,端到端丢包等问题开展专项优化,解决客户反映突出的吞字、断续听不清问题,进一步完善VoLTE端到端精准定界、智能分析能力,提高VoLTE端到端问题的分析效率。

请江苏、安徽、湖南、贵州、陕西等省完善VoLTE无线问题精确定位、智能分析,完成总部网优大数据平台VoLTE分析模块的现网试点与部署。

3、运用MR、大数据语音识别、人工智能等技术,狠抓用户反映强烈的“单通”、“吞字”质量问题,持续开展“两低两高”VoLTE问题小区闭环管控,优先解决影响VoLTE质量的弱覆盖、高干扰、容量不足等网络性能问题。

4、随着VoLTE用户与业务的发展,密切关注忙时>30个VoLTE用户的小区,通过话务均衡、软件扩容等技术手段以免造成数据业务感知下降,严格控制忙时>50个VoLTE用户的小区数量,上行数据总吞吐率不足1Mbps造成极差的数据业务感知。

在保证VoLTE高清语音品质的基础上,通过完善深度覆盖、2/4G互操作优化等技术,重点解决VOLTE客户IMS注册不上、CSFB等语音倒流现象,减少不必要的SRVCC切换,让VOLTE业务留得住,用得好,逐渐减少对2G网络的依赖,积极组建VoLTE独立组网示范区,为2G网络重耕创造条件。

6、全网按需部署EVS、b-SRVCC、SRVCC质量切换、SRVCC测量加速等新功能,改善弱覆盖、高干扰场景VoLTE用户感知,主动规避VOLTE语音单通、吞字等问题。

(三)持续提升4G精准覆盖,补齐局部覆盖短板

各省公司应落实“上下行、室内外、驻留和感知”三平衡覆盖策略,持续跟踪分析竞对尤其是800M网络的覆盖变化,及时开展针对性规划建设及优化提升,进一步推动新型室分应用,针对居民小区、底层商铺、大型医院等场景,加强Pre5G技术应用。

1、转变深度覆盖工作思路,由全面推进深度覆盖提升转变为场景明确、针对提升。

根据《中国移动LTE深度覆盖综合分析体系》(附件3),重点关注“上下行、室内外、覆盖和感知”三平衡,分析维度从覆盖的单一维度转变为关注上下行覆盖、驻留、性能、感知等多维度深度覆盖分析,贴近用户感知,加强对深度覆盖下业务质量、感知,效果的分析。

加强竞对覆盖水平的跟踪分析和优化,持续分析竞对800M网络的覆盖能力变化,针对性进行优化提升或规划建设,确保网络覆盖绝对领先。

请安徽、陕西、河南、浙江、四川、广东在现有深度覆盖分析体系的基数上,结合省内网络分析经验和网络发展情况,进一步研究和完善深度覆盖分析体系。

2、协助总部继续完善、深化分场景深度覆盖优化方法和案例,因地制宜,加强使用小微基站、分布式皮基站、一体化皮基站等新型室内覆盖设备,加强一体化皮基站、小微基站等设备的管理,进一步加强新型设备在疑难场景尤其是高层、底层等场景上的解决力度,确保深度覆盖质量和感知提升。

开展FDD试点研究,试点FDD深度覆盖方案研究,探索FDD、TDD协同深度覆盖方法,通过FDD技术进一步提升并巩固深度覆盖领先优势。

请安徽、广东、浙江、江西、陕西、福建、四川八省继续试点新型室分覆盖方案,重点研究地下停车场、居民小区、医院等场景的完善覆盖方案,共同完善分场景覆盖方案,并规范对一体化皮基站等新型覆盖设备的建设开通流程。

3、继续推进弱覆盖室分问题的整治和提升,推动长期弱覆盖室分站点的整治,并综合评估新建和整治的优劣利弊,选择满足覆盖、容量需求的最佳方案。

(四)有效控制4G网络干扰,开展干扰专项优化活动

开展900/1800M系统干扰专项优化活动;推动IDSWEB版全网部署,全面应用于干扰优化管理和生产工作,持续控制4G大气波导干扰及其他干扰水平。

1、6月底前,在试点省份进一步优化完善IDS干扰分析系统的深度分析和与工单对接的功能,建立干扰源集中识别、分析、定位与优化的闭环运营支撑体系,实现全面嵌入生产流程,12月底前完成IDS干扰分析系统在全网的部署应用。

2、协助总部开展900/1800M频段干扰识别、定位与优化技术和手段的创新及研究,梳理干扰排查案例经验,尽快摸清并排查干扰源,为后续NB网络能力提升创造条件。

积极应对业务量持续增大带来的4G网络网内干扰问题,通过协同优化控制网内干扰水平,提升网络质量。

3、持续开展大气波导干扰监控工作,推动全网大气波导top站问题的干扰定位、改善、治理工作,积极落实相应的省内、省际解决方案,彻底消除大气波导干扰影响。

(五)全力提升十大场景感知,打造网络优质窗口

“五高一地,美食美景,医院小区”十大场景是中国移动形象的窗口,应全力提升用户感知,确保网络质量。

1、高铁方面,请各省持续落实《中国移动高铁优化指导意见》(附件4),针对新运营线路,务必做好“三个同步”:

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优化,实现网络质量全面领先;针对已运营线路,做好局部路段覆盖补点,容量补充及精细优化工作;加强高铁场景大数据分析手段的推广和应用,积极开展省界、隧道、密集城区等子场景的精细优化工作,做好节假日期间重点线路和大型车站的网络保障。

请浙江、江苏、广东、河北、海南、山东、陕西等省配合总部,开展高铁网络问题管控平台的试点工作,在9月前完成平台主要功能的开发和部署上线,并完成与总部平台的对接,年底前争取全网推广。

2、地铁方面,请各省针对新运营地铁线路,同样做好“三个同步”:

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优化,实现网络全覆盖;针对已运营线路,继续推动POI设备替换,加强部分线路的覆盖能力,同时配合市场定向营销,合理进行网络扩容,保障用户业务感知。

请北京、上海、广东、江苏、浙江等省配合总部,在3月底前完成《地铁优化指导意见》的制定,后续另文下发。

3、高速公路方面,请各省积极应对节假日省界收费站的“潮汐效应”,持续推进基于OTT定位以及MDT等技术手段的覆盖分析能力,重点解决不连续覆盖路段。

请上海、广东、吉林、陕西、湖北等省配合总部,以支撑车联网业务发展为导向,推进车联网SLA可承诺保障在无线侧(包括高速公路和城区道路)的试点相关工作。

4、高校方面,请各省密切关注高校流量增长,全面梳理、排查问题小区,三季度开展高校网络优化专项工作,加强协调,充分利用C-RAN及3D-MIMO提升网络承载能力,实现高负荷待扩容小区占比<2%、高流量感知预警小区占比<10%的工作目标,有效支撑市场营销。

5、景区方面,请各省针对景区旅游资源特殊性,加强景区的精细优化,实现核心区域的精确覆盖和部分区域的深度覆盖。

针对景区热点区域上下行负荷重的问题,加快立体网建设和话务下沉,积极推动3DMIMO、CRAN新技术的应用,最大限度提升网络容量。

同时做好节假日期间重点小区业务及容量预估及保障方案,确保用户业务感知。

6、居民小区及医院方面,请各省应结合高精地图及精确定位系统,建立居民区、医院等场景的地理信息库,实现对居民区、医院的场景化分析能力,综合应用新型室分、小微站等解决方案,宏微协同、室内外协同精细优化方法,确保客户感知。

同时,建立多专业协同工作方法,加强与家客装维协同,实现无线信号和家宽设备同时进小区,资源共享,装维队伍协助进行网络测试。

加强CDN协同,大型医院逐步试点CDN下沉,节约传输带宽,提升客户感知。

二.打造高品质物联网,提前储备5G技术能力

(一)平稳完成NB-IoT建设改造,开展工程全生命周期管控

1、严格落实总部“一个本地网单月累计超过50个逻辑基站”的替换改造工程须提前2周以上进行方案报备审核的工作要求,按照《中国移动GSM网络无线主设备调整指导意见》(附件5)做好组织保障、方案保障,工程实施前完善各项准备工作。

2、“工程阶段少下降”:

严格落实总部“成片规划、分散割接”,“忙闲调剂、规避高峰”的管控原则,整体层面保障网络质量;贯彻执行异位替换优先、逐小区割接优先的“双优先”施工流程,压缩断站(小区)时长,降低对用户感知影响;以基站单验为职责界面,把好单验关,严格杜绝基站“带病入网”。

3、“优化之后有提升”:

滚动开展单站优化、簇优化、片区优化,合理设置启动门限,快速恢复网络质量;工程整体结束后集中开展全网优化,2/4G互操作、特殊场景等专项优化,确保网络质量不下降,力争全面提升。

(二)创新物联网管控模式,打造精品NB网络

物联网业务本身有“业务模型差异大、服务等级差异大、深度覆盖要求高、终端静默长”等特征,现有的质量评估体系和网络运维模式必须改革创新。

1、各省应落实集团《中国移动NB-Io&TLTE-FDD网络规划方案审核指导意见》(附件6),分地市对NB-IoT落地建设方案进行把控,对不满足指导意见要求区域,根据干扰排查情况将干扰源站点NB-IoT/FDD-LTE天馈系统替换为工参可独立调整,根据业务需求在重点区域部署2T4R天线,确保NB-IoT网络结构合理,分地市NB-IoT网络可独立调整工参占比、2T4R部署占比不低于20%。

2、各省应根据集团《中国移动NB-IoT网络质量测试评估规范》(附件7)要求,3月底前对NB-IoT网络性能进行全面测试,对问题区域应基于网络结构、参数调整等手段开展跟踪优化、督办整改,确保NB-IoT规划(RSRP>=-84dBm、SINR)=-3dB)达成率不低于95%。

3、请河南、浙江、吉林、天津、安徽、辽宁、四川、陕西、广东、江西、北京、山东、江苏等省份配合总部完善NB-IoT网络覆盖、感知、容量、终端可及率相等估手段,搭建NB-IoT网络评估体系,并收集问题定位、性能优化案例,采用大数据分析方法,面向NB-IoT结构、参数、GNF多模联合优化等维度提炼优化流程及案例的同质性,探索系统性的NB-IoT网络优化方案。

4、各省应将NB-IoT网络纳入全生命周期流程管控,在6月底前将NB-IoT的规划审核、开站验收(如附件8单验规范所示)、问题定位、问题优化、参数管理、维护管理六大环节纳入集中优化生产流程,规范网络运维的流程管控,确保新建物联网(含LTE-FDD)优化生产效率向4G现网看齐。

NB-IoT入网站点需纳入网优大数据平台统一管控,已入网NB-IoT站点需在4月底前同步接入网优大数据平台。

(三)推动新技术新功能试用,做好5G演进准备

1、通过针对性引入Pre5G技术,各省一方面要有效解决现网弱覆盖、高干扰、高负荷等质量问题,另一方面要在网络结构、资源储备、运维优化等方面为5G网络演进打好基础。

2、全面应用3D-MIMO、C-RAN超密组网、上行2CA、下行3CA、上行64QAM、下行256QAM、MU-MIMO、负载均衡等12项成熟新技术,协助总部编写应用《中国移动网优新技术应用指导意见》,协助总部开展新功能开启小区后评估工作,确保已采购新功能开启比例>95%,新功能不合理性场景使用比例<5%。

3、试点FDD+TDDCA上下行解耦、4*4MIMO、D-MIMO、TM3/8/9自适应、分QCI业务管控等新技术,实现1Gbps峰值速率。

请广东、江苏、四川、福建、北京等省开展分业务接入、分业务切换、分用户迁移等技术,试点无线网络分层、分片技术应用;开展3D-MIMO权值优化研究,为5G大规模阵列天线集中优化储备能力。

4、请浙江、广东、山西、海南等省完善“3大8小”分场景、分层优化策略,开展互操作优化、联合承载、负载均衡等TDD与FDD网络融合相关技术研究和验证,打造OneLTE网络,制定《多场景、多制式、多频段、多业务无线网优化方案》。

5、按问题管控方式管理新技术应用,具备条件场景务必及时应用3D-MIMO、C-RAN超密组网等技术,总部将跟踪督促。

须将本省3D-MIMO、CRAN的部署规划向总部报备,由总部牵头统一审核,审核通过方可建设;优先在高校、商业区、风景区、交通枢纽等人流密集、业务集中的场景部署3D-MIMO、C-RAN、CA、CoMP等技术;为了提前部署资源,积累CRAN组网经验,请各省选择100个传输汇聚机房或者条件好的基站机房,提前规划BBU池中心机房。

在条件许可情况下,距离BBU中心机房1KM范围内的六期新建基站应优先接入BBU中心机房,比例不低于50%。

6、组织3DMIMO天线权值研究。

16-17年已组织对现网LTE智能天线权值进行无损化优化设置,对现网覆盖有1-2个db的增益。

随着3DMIMO天线的应用,权值设置将更为复杂,请广东、四川组织对3DMIMO天线权值进行研究试点,探索现网权值的最优设置模式。

7、加强对天线智能工参模块应用。

无线网仍存在不可管不可控的末梢,对天线的姿态及工参管理缺失。

物联网智能工参产品已纳入核心能力清单,可有效管理天线姿态及工参变化情况,各省公司应根据业务发展情况,加强对天线智能工参模块的应用。

三.打赢改革攻坚仗,决胜网优集中化改革

(一)锻造全景式、全线上、智能化的集中优化体系

1、提升自主优化能力,核心优化工作不得外包,非核心工作也要尽量降低外购比例。

根据网优集采规范要求,10项核心工作必须自主完成(或依托自有支撑单位人员完成),对于非核心工作,各省要充分应用自动化手段提高效率,降低服务外购比例。

2、推动核心优化工作在总部及省公司层面的全集中。

在总部层面,一是应用新六维度管控体系,实现对31省、38地市常态化分析评估全覆盖,持续推动短板解决;二是完成自主研发的智能参数管理优化平台全网落地,并依托该平台开展基于无线参数的日常自动优化生产,实现50+重点参数集中分析、集中下发,修改留痕。

在省公司层面,各省要严格落实《中国移动集中优化白皮书》新增要求,持续完善六大流程,实现对NB开通优化、高流量小区扩容、十大场景优化、新技术应用后评估等工作的全覆盖,打造全景式集中优化体系;同时充分发挥全省各地市优化专家作用,在一个平台上实现全省优化工作的逻辑全集中。

3、构建全景式、全线上的集中优化体系,实现优化工作均通过工单流转。

持续推动从需求提出到末梢执行全部流程电子化,2018年电子化比例达到90%以上,自动化比例达到30%以上。

4、加强无线网络基础维护,确保网络稳定运行。

加强设备软硬件版本、后评估、试点管理。

相关主设备(包括一体化皮站)必须有总部版本批复才能入网,严禁在现网加载未采购入库的新设备和未取得入网许可证的版本补丁。

加强天线质量管理,总部将组织对现网使用一段时间后的天线进行抽测,评估天线质量。

自LTE5期开始,LTE、物联网、GSM及美化天线均采用单独集采方式,根据《天线质量管理要求》,总部将组织对现网应用一段时间后的天线进行抽测,并将结果纳入厂家当期产品质量管理。

请广东、江苏、浙江、四川、辽宁配合总部安排现网抽检工作。

(二)整合无线分析优化功能,创新网优大数据平台自主研发、自主运营新模式。

依托网优大数据平台,打造全网网优数据统一接口。

6月底前完成对传统网优平台数据采集、解析及基本分析功能的替代,将网优大数据平台作为支撑全网网优两级集中管理的唯一数据接口。

按照《中国移动网络部网优大数据平台OTT技术规范》(附件9),构建规范化、精准化的网优OTT数据源,8月底前将OTT数据统一接入网优大数据平台,基于平台落地部署OTT超精细网优应用,推动总部及各省网优大数据平台全面支持和共享OTT网优精准定位能力。

配合完成NBIoT/FDD质量分析、MDT分析等功能开发与部署上线。

推动网优大数据平台与集中性能、投诉等平台对接。

制定网优大数据平台功能应用三年规划,打造“智能分析”、“集中优化”、“规划审核”、“资源管控”四大功能模块,对现有小、散功能进行聚合,逐步整合到网优大数据平台框架内。

各省新增网优IT需求必须在总部报备。

各省网优中心应配备2-3名专职IT人员,按照《中国移动网络部网优大数据平台运营指导意见》(附件10)的要求,配合做好网优大数据平台的部署升级、二次开发与日常运维。

总部组织开展“网优大数据平台自主研发种子计划”,每季度安排4名骨干IT人员在总部培训培养、开发和运营实践,后续带动全省优化人员向IT转型发展。

请福建、贵州、四川、广东、江苏、河南、山西、山东、陕西、重庆、甘肃、海南、天津配合总部做好面向NRM/PM/MR/OTT/告警/测试等多维数据融合的大数据处理架构研究、大数据平台数据共享层与各类上层应用间数据接口研究、基于流计算的十大场景数据实时处理研究、以及基于NBIoT/FDD/OTT/MDT等新数据源的应用自主创新与现网试点。

(三)提升自动化、智能化应用比例。

1、拓展精确定位算法的应用范围,试点构建自有室内定位指纹库

(1)2018年6月底前,将OTT等精确定位算法应用拓展至省内所有地市及重要县城城区:

a)依托精确定位算法,结合竞对数据,每月输出城区楼宇、道路、五高一地两美医院小区等十大场景下的覆盖问题点并实现闭环管理。

b)除支撑规划建设外,将精确定位算法的应用拓展至工参准确性核查、网络结构优化等基础优化工作,并纳入集中分析与优化的生产派单流程中。

c)实现精确定位系统与集中投诉处理平台的对接,依托精确定位算法得出的覆盖问题点,切实支撑客服做好投诉拦截,有效提升集中投诉预处理的工作效率。

(2)2018年6月底前,试点省依托自有数据源,初步构建典型场景下的室内定位指纹库,年底前扩大推广:

请广东、安徽、浙江、黑龙江、四川、陕西、河南、河北、山东、江西、贵州、江苏、福建、山西等省,重点依托MDT北向数据(参见附件11《MDT技术应用指导建议》)、家宽、掌厅SDK、WLAN、咪咕产品、新型室分等自有的数据源,在北向或软采MR中回填IMSI,研究用户行为轨迹,运用机器学习等大数据算法,结合居民区、商业区、高校等重要场景特点,2018年Q2结束前,形成各类典型场景下的室内定位指纹库算法实现文档,开展局部试点并逐步完善;年底前在试点省省会城市重要场景(至少10%的室内楼宇)扩大推广室内定位库指纹。

2、以总部自研智能参数管理平台为契机,面向自动化、智能化加速转型

(1)加强对现网试点工作的规范管理,各省自研工具必须总部审核通过后才可进行试点及推广;总部统一管控优化工具软件版本。

(2)2018年7月底前,请北京、河南、浙江、河北、陕西、海南、辽宁、重庆、安徽、云南、上海、福建、江苏、山东、湖南等省配合总部完成集中参数管理平台开发及功能模块试点工作,10月底完成全网部署,年底完成全网落地。

(附件12:

参数管理平台硬件服务器配置要求)

(3)基于自主研发智能参数平台,逐步移植前期已部署落地省端7项自动优化工具,按月开展基于无线参数的日常自动优化生产,并评估全网使用情况,将于2018年7月起总部例行按月分析全国各省省会核心城区的高功率小区占比、参数修改频次等情况,省公司开展分析核查整改。

于2018年5月起,基于新梳理的自动优化规则,实现现网参数与自动化工具对接,并进行相关数据的关联分析。

(4)请浙江,海南、重庆、陕西、辽宁、河南、安徽、上海、湖南等省6月份前配合总部完成采集数据标准规范与工单对接规范的编写。

请浙江,重庆,四川,山东、北京、陕西、福建、江苏、湖南等省5月份前配合总部完成平台中指令下发功能的相关技术规范的编写。

请北京、浙江、山西、安徽等省配合总部定期进行FDD以及NB参数规范的更新以及编写。

请浙江、辽宁、河南、山西、江苏、安徽、山东、陕西、福建等省配合总部开展天馈自动优化工具新算法研究与试点工作。

(5)请浙江、海南、辽宁、陕西、山东、安徽、上海、山西、福建、江西、甘肃、北京、江苏、贵州、吉林等省配合总部进行基于人工智能的大数据试点研究,主要包含利用机器学习算法评估小区扩容门限、评估现网上行发射功率、评估分场景数据对标等项目。

(四)强化无线侧相关费用管理

2018年将全面完成优化服务一级集采,继续强化无线专业维保、优化费用管控,实现无线维保、优化费用风险防控常态化,建设无线优化服务IT管控平台。

1、全面完成优化服务一级集采

总结2017年无线优化服务集采试点省经验,完善优化集采方案,2018年3季度完成另外20省优化服务集采。

实现核心工作不外包、按次计费、高中低端优化工作分级分类、低端优化纳入代维、技术方案全网统一标准化等重大转变,各省按照《中国移动无线优化外购服务按次计费管理实施办法(2018年版)》(附件13)严格执行。

2、强化无线维保、优化费用管控

落实《中国移动无线主设备维保现场支持服务管理办法(2018版)》(附件14)、《中国移动无线优化外购服务管理办法(2018年版)》(附件15),严格管控无线维保、优化费使用,落实费用标杆体系(2G无线维保费标杆为95元/单出保载频▪年,4G无线维保费标杆为265元/单出保载频▪年)。

各省网优中心作为无线维保费用管理第一责任人,统一线上审核硬件维修、现场服务、故障处理和技术咨询;除特殊区域外,不再使用3G维保费用。

在硬件返修方面,应充分利用2G老旧设备改造和减配冗余的硬件资源,降低2G硬件返修费用;在故障使用方面,2G网络故障处理仅包含重大故障(以《中国移动全网重大通信故障定义》最新版为准);在现场服务方面,严格按《中国移动无线主设备维保现场支持服务管理办法(2018版)》执行,标准化工作内容和工作量;2G技术咨询不再安排。

3、实现无线维保、优化费用风险防控常态化

对于无线维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