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映潮作文评语范例.docx
《余映潮作文评语范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余映潮作文评语范例.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余映潮作文评语范例
余映潮作文评语范例
1.真没想到……
【简评】
本文充满了故事性。
故事波澜的”核心“就在第三段的那个”估计“上。
在故事的开端、发展之后,这个”误会“在这里营造了一个高潮,自以为得计的害人行为结果害到了自家人的身上。
”多行不义必自毙“——作者的反省是深刻的。
文中各个层次的语言标志清晰,文面匀称。
全文叙事流畅,心理刻画细腻,结尾巧妙呼应文题,含义丰富。
2.给妈妈的一封信
【简评】
这封信的内容,是一次”真诚的思想交流“。
文中有这样几个方面的内容处理得很好:
一是开头自然,入题迅速,且选定了”妈妈不让我做事“这个便于展开话题的角度;二是巧选文题中的材料,以”摘菜“为话题,承上而启下;三是再增加一个妈妈”替我参加劳动“的例子,深化妈妈的形象,增加叙述的份量,并为下一步的议论作足够的铺垫;四是用比喻来讲道理,既表达了肺腑之言,又显得文气高雅。
对于文题中的种种限制,作者也应对得很好。
3.美,在我们中间
【简评】
文中表现出如下方面的写作技巧:
1.环境设置的技巧。
小作者将故事放在”雨境“中进行,”雨“是人物活动的场景,由”我“在”雨“中的困难而表现出周围人们的心灵之美。
2.画面组合的技巧。
作者注意到”美,在我们中间“的”我们“两个字,所以她组合了校外和校内两个方面的材料,有力地扣住了文题。
3.抑扬技巧。
文中第三段是抑,第五段是扬,一抑一扬,既表现了作者的心情,也更有力的表现了人物的美。
如果说要使这篇文章显得更美,还可以在”剪裁技巧“上下一点功夫。
4.我懂得了父爱
【简评】
文中有一些妙笔:
作者的笔下,没有对父亲的语言描写,”父亲“,对儿子一句话也没有;但文中有”粗细“两种行动描写。
”细“的,是三年前开学的前一天,父亲为我送行的情景;”粗“的,是对父亲三年中的关爱的概述。
这些安排周密的事例,使父亲的形象显得格外美好。
文中有一些妙语:
比如”三年前“与父亲告别时,”我骤然发现父亲那被朝阳拉长的佝偻的身影,分明是一种象征,一种父爱的象征“;又比如三年来,我感受到”父亲用他那双皱裂的手塞给我一把钱时,好像是将自己成吨的汗水连着一颗纯朴的爱心,伴着日月星辰一起塞给了我“,这些都是真实的心灵感受。
由此,可以看出作者确实是”懂得“了父爱。
5.这就是生活
【简评】
文章呈横式结构,总分总式。
”生活像一只五味瓶“像一根彩线,串起了”我“对生活的种种感受——酸、甜、苦、辣,文章的主体内容十分突出。
开头的句子写得美,”有人说……有人说……有人说……我说……“组织起很大容量的内容;收束的句子也写得美,”生活是……生活是……生活中……“总括全文,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体验。
这篇文章的文题是一个”大题“、”宽题“,所以作者也将内容铺得很宽。
铺宽了也就带来了一个毛病,那就是写得不大”透“。
6.给周老师的一封信
【简评】
这封信写得很朴实。
首先表达对老师的尊崇,接着表达对老师不恰当措施的看法,最后再次诚恳地希望。
第一段和第三段的出现都是为了第二段的内容更易于为老师所接受。
此段是这封信的主体,它在语言上讲求表达的分寸感,内容上讲求层次感。
可以说是内容实在,语言得体。
这封信写得很真实。
材料选得非常好。
老师不公平地给学生调换座位,是常有之事,而这样的事又有可议论之处,而且还比较容易展开议论。
小作者选中了这个大家都很熟悉的材料,用得体的语言引起读者的共鸣,给人以很强的真实感。
7.老师笑了
【简评】
笑,是组织全文内容的线索。
文中写了老师的三”笑“。
第一”笑“,是老师真诚的笑;第二”笑“,充满鼓励的笑;第三”笑“,是安慰”同学们“的笑。
三次”笑“,从三个不同的角度表现了教师与同学们的关系。
不仅如此,”我“与同学们也在”笑“——这些”笑“回应了老师的”笑“,更加显出了老师与同学们在心灵上的呼应。
文章结构完整但文面不匀,第二段太”大“,结尾段显得匆忙。
8.由落花生想到的
【简评】
本文的作者很会”想“。
第一,他会扣住文题的要求来”想“,”想“得准。
题目要求抓住落花生”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的特点,以”做有用的人“为中心,谈谈自己的看法,于是文章就首段直接扣题。
第二,他会扣住题目中的关键来”想“,”想“得开。
题目的关键处在于对”外表与内质“的理解。
文章就安排第三四段从校外到校内、从他人到老师展开联想,进行议论。
第三,他会扣住主题来”想“,想得”深“。
第三四段紧紧把握的,就是赞颂”有用的人“。
全文的主体是第一、第三、第四段,是全文的骨架;第二、第五段是文章的血肉,使文章显得丰满好看。
9.在悲伤的日子里
【简评】
题目是”在悲伤的日子里“,内容写的是一种无可奈何的伤心。
文章的开头能够抓住读者的视线,文章的主体能引起读者的同情,文章的结尾能让读者牵挂。
为什么短短的文章能够产生这样的力量?
就在于小作者抓住了”悲伤“二字,突出了”悲伤“二字。
她没有编织大量的情节,没有衷心的期望与祈祷,没有升华也没有点题,只有现实的无限的烦恼和痛苦,文章写完了,她仍在沉浸在悲伤之中。
这是真诚的叙说。
10.良师
【简评】
此文的美点不少。
你看,标题多美。
三个小标题,形成一个反复式排比句,带有抒情的意味,又清晰醒目地标示出文章的层次。
你看,文面多美。
三个段落,用差不多的字数,组成篇幅大致相等的板块,给人一种匀称之感、清爽之感。
你看,情感多美。
三个段落,每段都是先咏物,再抒怀,”我把……视为良师“反复出现,既显现结构,又点题扣题。
更重要的是,你看,角度多美。
在考场上,在大家都以”人“为良师的时候,作者却别出心裁地以”物“为良师。
这样的新意,怎能不会迅速跃入评卷老师的眼帘?
11.我的快乐与烦恼
【简评】
这篇文章在很多”细节“上处理得好:
开头写得好,情感丰富,入题快捷。
小标题设计得好,七言句式,副正结构,先说”快乐“,再说”烦恼“。
过渡语安排得好,”可是,烦恼也来扣门……“可谓”碧水东流至此回“。
诗句穿插得好,两个层次中都出现了诗句,都焕发出文采。
结尾写得好,好像是不经意的一句,其实在结构、在情感、在主旨上都有作用。
12.难忘的一件事
【简评】
这篇文章的妙处,在于它中间的”波澜“。
本来,妈妈为了给女儿送语文书,走了10多公里的路,又在寒风中等候多时,这样的事已经足够让人难忘了,如果进行情景交融的叙写,也一定是一篇好文章。
但有意思的是,妈妈辛辛苦苦送来的,竟是一本假语文书!
这本假语文书引来一个真实的故
事,这个故事就比送真语文书更为动人。
它深深地撞击着女儿的心扉,也深深地震撼着读者的心。
也许,妈妈永远不会知道这件事,但这件事在女儿心中,一定是永远难忘的。
13.我做对了一道人生的”乘法“
【简评】
面对很难写的作文题,作者敏锐地抓住题目中”追求快乐和幸福用乘法“的提示,以”回报妈妈“为表达目的,记叙了母女间相互关爱的故事,选材立意都合乎文题的要求。
但此文的优秀,更在于表达的技巧。
其一,作者开头就说想”吻“妈妈,但她不接着说下去,而是宕开一笔,写妈妈对自己的慈爱。
这一笔处理得特别好,它使全文的情感抒发有了牢固的基石。
其二,有些局部的表达,如第二段中”想吻“的排比句,第三段写”沉思“的设问句,第四段中对妈妈的描写句都写得很美。
第三,结尾巧用文题中的材料,自然而贴切,点题恰到好处。
文中写用人民币做”相思扣“,这是一个小小的败笔。
14.读书真让我着迷
【简评】
可以看出,这篇文章的作者在布局谋篇上运用了”蒙太奇“手法。
开头一段,是作者剪辑的第一个镜头,它表现的是,”我时常迷在书中“。
第二段,是作者剪辑的第二个镜头,它表现的是,”我的这种‘迷’,是由来已久的“。
第四段,是作者剪辑的第三个镜头,它表现的是,”读书真让我着迷呀“。
现在我们明白了,这里所谓”蒙太奇“手法,是说像电影一样,为了表现主题思想,把很多”镜头“组织起来,使之构成一篇前后连贯,首尾完整的文章。
15.说朋友
【简评】
这篇文章很好地达到了文题的要求,叙议结合,观点明确,叙事清楚。
作者用”放开——收拢——放开“思路进行谋篇布局。
先是”放开“,头两段先反后正,进行对比议论,紧接着提出自己的观点。
再是”收拢“,选出与自己有关的一个例子,叙述、介绍一个乐于帮助自己的好朋友。
接着再”放开“,承接前面的事例,进行两个层次的议论,尽力把自己的观点表达得清楚完善。
文章的缺点在于结尾的议论较”虚“,应该紧紧扣住作者自己提出的”贵在坦诚“进行议论才是。
16.不能这样做
【简评】
这篇议论文以小见大“,一事一议,颇有力度。
其特点是:
1口子”小“,主题专一。
作者注重谈好一个问题,谈清一个观点,始终在”不能这样做“上下功夫,给人以深厚、有力的感觉。
2结构”紧“,全文议、叙、联、结,浑然成为一体。
每一个段落都有它的位置和作用,段与段之间又注意相互勾联。
由于结构紧扎,也给人以有力的感觉。
3语言”精“,全文用语准确、恰当、精练,句式简短、表达明晰,显得生动活泼,同样给人以有力的感觉。
17.雨夜,我一个人在家
【简评】
”雨夜,我一个人在家“是一个很”虚“的题目,乍一看,真还不知道如何”下手“。
此文的作者很聪明,他(她)巧妙地运用了”化虚为实“的构思方法,而且将”化虚为实“的角度确定得十分美妙。
一般来说,可能都是写”雨夜,我一个人在家“做什么,而此文的作者却别辟蹊径,写的是”我“在想什么。
这个”想什么“的角度也是十分的精妙——那一盏火苗跳动的小油灯,将作者引向对昔日生活的回忆。
于是小小油灯就有了一定的象征意义,那就是爸爸的爱啊。
于是小小油灯就有了一定的表达意义,那就是”我“懂得什么是爱、”我“走向了成熟。
18.农人与老虎
【简评】
这是一篇选题作文。
在”考场“这个特定的环境中,作者选择了”扩写“。
相对于写议论文,这种选择是较为有利的。
文章写得相当有水平。
情节的发展合乎情理,外貌、心理、环境的描写要言不烦,语言的描写与”人物“的身分相符。
由于作者以语言描写为主来推动情节的发展,全文便段落细密,文面美观。
难得的是结尾的议论。
由于文题中的材料没有点明寓意或者是含义,所以不管是写记叙文,还是写议论文,都得把材料理解透彻才行。
文中一句”智慧胜于勇力“,说明作者确实是议论到了”点子“之上。
19.扑蝶
【简评】
这篇文章的题目及要求设计得有新意,作者按要求将一首诗改写为一篇描叙文,写得也有新意。
这种新意就是它给读者的层次感与画面感。
文章在我们眼前展现的,先是宁静美好的自然环境,接着是活泼可爱的小孩子,再就是翩翩飞舞的蝴蝶,最后是孩子与蝴蝶的嬉戏。
一层接一层,一层扣一层,有条有理,主次分明然而此文也给我们以写作上的警示:
写扩写、改写类文章,一定不要写出知识性错误。
你看,作者限定的时节是”早春二月“,我们可以想一想,早春二月里有蝴蝶吗?
早春二月里有露水吗?
20.家中小事
【简评】
写得好的作文,受人称赞的作文,往往有一个大优点,就是选材好,角度新。
这篇文章便是这样。
作者没有宥于对”家中小事“的习惯性思维,没有认为”家中小事“就是实实在在的”事“,他写的,是一家人的一次”玩“的合作。
作者写”玩“也挺有”心计“,他运用了”衬托“的手法。
他一个人玩积木时,总是”拼不好,拼出来了,又不美观“,而爸爸、妈妈和他在一起时,便把那个”家“建得”美极了“。
于是,文末的点题显得自然而然且含义丰富。
这样的构思,能够让人品评、回味。
21.男孩也要细心
【简评】
这两篇文章有相似之处。
两文开头的表达目的相同,都是为了点明题意,引起下文。
两文主体内容的表达目的相同,都是完整地记叙一件小事,以有力地表现文章的主题。
两文结尾的表达目的也相同,都是为了呼应文题,再次点题。
《男孩也要细心》、《女孩也要坚强》,结构大致相同的两篇文章,构成一道花季少年成长的风景。
这种”结构大致相同“现象,是否给我们学习写作暗示了一种结构文章的”规律“?
22.我和书的故事
【简评】
本文最为可取之处是运用了”蓄势“技巧。
”蓄势“,就是尽力把前面的内容写好,以使后面的内容更有表现力。
在本文中,作者写”我和书的故事“,是尽力地写了《世界科幻小说精选》的来之不易——忍着求书的渴望,一个夏天不吃冰棍,不喝冷饮,一分钱一分钱地积攒,等候特价书市的来临……。
这套书,是作者的”最心爱“之物,是多么值得他珍爱啊。
但为了山区小朋友看上好书,作者竟把自己最心爱的一套书送给了他们!
正是由于作者尽力地写出了书的来之不易,这后面的”送“就愈显得品质高尚,就愈让人感动。
23.少年覃楠孝心可敬
【简评】
两篇文章,一叙一议,主题都是关于孝敬父母的。
前文在主体上呈叙议式结构。
作者选用贫苦少年覃楠对盲人爸爸和清洁工妈妈尽孝心的动人事例,全面地表现了覃楠的可敬孝心,赞美了覃楠身上所表现出来的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后文在主体上呈对照式结构。
在篇首提出论点之后,作者先从反面举例并针对例子进行议论,然后从正面举例并进行议论,在两相比照之中,批评错误,赞颂美德。
两篇文章”共同“告诉我们:
进行习作时,选取材料要全面,布局谋篇要严密。
24.该看什么样的书
【简评】
这里选的两篇文章,都是看”多幅“图作文。
两个小作者都很会看图。
前文的作者是从”看整体意念“的角度去理解这四幅图的表达意图——”看啥学啥“,然后据此进行议论,主张要多读好书,多读健康的书。
后文的作者是从”看情节发展“的角度去理解这四幅图的表达意图——看了《蒙面大盗》,某小孩学坏了;后来读了《雷锋的故事》,向雷锋学习,成了好孩子。
”看整体意念“,是为了把握其主旨,有的放矢地进行议论。
”看情节发展“,是为了了解其变化,以更顺利地展开想象。
可见,写作的文体不同,读图的角度也是有区别的。
25.由我做主的一件事
【简评】
小作者自己对不少的事情做过主,但有一件事,他感到”至今难忘“。
这是事件给他的总的”感受“。
五年前的一段日子,他感到”一场大的暴风雨近在眉睫了“。
这是具体的”感受“之一。
在爸爸妈妈要分手的时候,在和谁生活在一起的问题上,他感到这种选择是痛苦的。
这是具体的”感受“之二。
在毅然决定和妈妈生活在一起之后,他感到”从来没有后悔过“,感到”经过这场暴风雨的洗礼,我成熟了,长大了“。
由此可见,这篇文章的突出特点是:
在叙事中注重抒写自己的感受。
抒写感受,是文章有深度的表现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