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对中国建筑发展的影响.docx
《中国文化对中国建筑发展的影响.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文化对中国建筑发展的影响.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文化对中国建筑发展的影响
中国文化对中国建筑发展的影响
研究人员:
高一
(2)李嘉怡任佳章越瑶
导师:
李宏亮杨爽,郭东辉
研究目的
1.了解我国和当地房屋建筑的特色,能分析当地房屋建筑特色的产生原因
建筑是技术与文化的结晶,是人类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产品,它本身就是一种文化。
作为人类最主要的创造物之一的建筑,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社会总的生活模式、生活水平和生活情趣的写照。
人类技术的发展与进步,总是会十分迅速地反映到建筑的上去。
建筑体现了一个国家、地区和民族当时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当时技术进步和艺术特色的写照,是当时整个社会发展水平的综合反映。
所谓世界第七大奇迹大都是建筑,也说明了建筑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
从建筑的发展史可以使学生了解人类文明史,也可以通过建筑的发展史了解技术的发展过程。
由此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
2.理解建筑是民族文化艺术的结晶和时代风貌的写照,了解建筑的发展与人类文明的关系。
无论是从建筑设计的角度,还是从学生了解建筑文化的角度来说,学生都应当而且必须了解自己国家的建筑文化及其产生的原因。
当然,我们也应当去了解别国的建筑文化,这是学习、借鉴与吸取别国建筑艺术与技术的基础。
中国的灿烂文化同样在中国的历史建筑中得到反映。
各地的房屋建筑更是反映了当地的风土人情和地理环境。
通过对当地建筑特点及其产生原因的了解,可以使学生更深地了解自己的家乡,加深他们对家乡的感情。
3.通过对典型建筑物的欣赏,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对建筑物进行评价。
要从一个建筑的建筑风格与建筑艺术是否表现了民族文化传统和是怎样表现的,是否符合当地的地理环境特点和其所受历史的影响来使建筑适应当地的地理环境,历史人文,反映了什么样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是如何处理艺术性与实用性的统一的等多个角度来评价这个建筑所表现的建筑文化。
学会正确地从各个不同的角度评价建筑物的建筑文化,其本身就是建筑设计的重要基础。
通过对建筑文化的评价,还可使学生逐步体会到建筑文化与建筑中人文因素的真谛,达到领悟、内化,并形成人文素养。
4.关于活动建议
收集中国典型建筑的照片与资料与分析其特点等,就是了解中国的文化传统,了解建筑与民族文化及其所处地理环境的关系,从而进一步理解建筑必须适合当地的民族历史文化和地理环境。
合理想象设计未来建筑。
这些资料也是我们评价建筑文化或以后学习建筑设计时的重要课程资源。
收集这些资料,还可以提高我们学习建筑的兴趣,并具有收藏价值,有利于提高我们的生活品位。
课题
(一)历史发展与建筑
中国建筑艺术是世界建筑史上延续时间最长,分布地域最广,有着特殊风格和建构体系的造型艺术。
他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中国劳动人民用自己的血汗和智慧创造的辉煌的建筑文明。
总体来说,中国的建筑有以下几个特征:
可读性。
中国古代建筑比之外国建筑多了一些人文色彩。
虽然建筑的形式语言很抽象,我们常用雄伟、高大、轻巧、秀丽等词形容他们。
但是,先人们赋予了其以人为的寓意。
比如,不同的屋顶、匾额、楹联等有不同的含义,象征着不同的社会意义、等级制度等。
读懂古建筑所作的注解,我们可以领略比建筑自身丰富得多的内涵。
可塑性。
中国古代建筑在平面、空间上都是以“间”为单位,这就带来了一种灵活性,人们可以随着使用过程改变其形态、功能。
内向性。
外国建筑多很讲究形式外观,而中国古代建筑一般都外形简单,如四合院,进院后才发现内容极为丰富。
再比如苏州园林也是这样,曲折回转,别有洞天。
稳定性。
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延续了几千年,封建制度下人们的价值观、生活方式没有太大改变,对建筑的要求也没有太大改变。
所以有人说中国建筑是千年一律、千篇一律的。
但是,由于看待的角度不同,也有人认为是延续久远,生命力极强的。
容“易”性。
中国古代人们的思维方式多是受到了《易经》的影响,认为将任何事情放在易学的大背景下去认识,可以发现它规律性的东西。
在建筑上,也是这样。
比如说,中国古代建筑为何喜用木构而不用石材,这并不是技术问题,是种社会文化现象。
"金、木、水、火、土","木"象征春天、绿色、生命,用于给生者建造房屋;而"土"即是砖、石,"此生归无,可再生",多用于为死者修建陵墓、墓室。
八卦、阴阳五行、风水等对中国古代建筑都有诸多影响。
从中国建筑总体的发展史中我们可以发现,中国建筑的发展是和文化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
古老的中国建筑体系大约发端于距今8000年前的新石器时期。
当时,原始文明的星火遍布中华大地,仰韶、龙山、河姆渡等文化创造的木骨泥墙、木结构榫卯、地面式建筑、干栏式建筑等建筑技术和样式,为一个伟大的建筑体系播下了种子。
夏代和商代是这个体系的萌芽期,两代不仅出现了壁垒森严的城市和建于夯土台上的大殿,中国传统建筑的基本空间构成要素——廊院也产生了。
到了周代和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古代建筑体系已初步形成。
周代建筑布局对称严谨,此后历代宫殿、坛庙、住宅、方格网城市等建筑群体的布局原则基本遵从周制。
这一时期的建筑还追求高大、华丽和宏伟,瓦、砖、斗拱、高台建筑也出现了。
秦代和汉代是中国建筑艺术发展的第一个高峰。
两代建筑体制宏伟,博大雄浑。
不论阿房宫、始皇陵、万里长城、汉长安城、建章宫……的实体今天是否还存在,其影响早已深深烙印在中国人的心底。
经过魏晋南北朝的过渡,隋唐两代开始对外来文化进一步兼收并蓄。
文化的繁盛,国力的强大,使唐代成为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封建王朝。
尤其是在公元7世纪中晚期至8世纪中期的盛唐,中国建筑艺术的发展达到了顶峰。
至于晚唐、五代和宋、辽、金、元的建筑,则上续盛唐之余脉,下启不同之风格。
其中尤以宋代建筑最为杰出,它以自己的“醇和秀美”逐步替代了唐代建筑的“雄健深沉”。
进入延续600余年的明、清大一统时期之后,中国渐趋保守,和世界潮流相悖的价值取向,使包括建筑艺术在内的中华文明不可避免的趋向没落。
但落日依然辉煌,明代的长城、南京城、北京城和北京紫禁城,清代的圆明园、颐和园、避暑山庄和天坛,都是中国建筑的瑰宝。
不过,到了清末,中国传统建筑终因不能适应现代工业和生活的需要、不能满足国人求新求奇的精神需求,而逐步被西方的舶来品替代了。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劳动人民用自己的血汗和智慧创造了辉煌的中国建筑文明。
中国的古建筑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体系最完整的建筑体系,从单体建筑到院落组合、城市规划、园林布置等在世界建筑史中都处于领先地位,中国建筑独一无二地体现了的“天人合一”的建筑思想。
古代世界的建筑因着文化背景的不同,曾经有过大约七个独立体系,其中有的或早已中断,或流传不广,成就和影响也就相对有限,如古埃及、古代西亚、古代印度和古代美洲建筑等,只有中国建筑、欧洲建筑、伊斯兰建筑被认为是世界三大建筑体系,又以中国建筑和欧洲建筑延续时代最长,流域最广,成就也就更为辉煌。
当代,中国建筑在现代化的趋势下和世界潮流中,作出了自己独特的贡献,与此同时,创造出既具有时代精神又富涵中国特色的新建筑,也是摆在当代中国建筑艺术家肩上的迫切而神圣的使命。
因此,我们要继承与发扬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文化,并在社会主义的今天创造出更加辉煌的文化成果。
课题
(二)地理环境与建筑
我国地域辽阔,气候差异较大,对建筑外形与内部特征有明显的影响。
北方(干旱少雨、冬季气温低,多西北风,夏季气温不太高,降雨季节不长),保温防寒为主——墙厚、房不高、内部严实、不漏风、窗户南开、房顶平缓,室内有炕。
南方(多雨、炎热)。
墙体薄、房顶坡度大、房体较高,四面都可以开窗,墙体涂白色,反射阳光,加强通风,房屋廊檐较宽,遮阳防雨,有的开天井。
建筑材料——就地取材(与环境相关)。
川西藏族——石房、黄土高原——窑洞;云南傣族——竹楼;黄河中下游——木结构框架(土作墙、草作顶)。
穴居——寻找遮雨避寒的住所
天然洞穴显然首先成为最宜居住的“家”。
从早期人类的北京周口店、山顶洞穴居遗址开始,原始人居住的天然岩洞在辽宁、贵州、广州、湖北、江西、江苏、浙江等地都有发展,可见穴居是当时的主要居住方式,它满足了原始人对生存的最低要求。
进入氏族社会以后,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房屋建筑也开始出现。
但是在环境适宜的地区,穴居依然是当地氏族部落主要的居住方式,只不过人工洞穴取代了天然洞穴,且形式日渐多样,更加适合人类的活动。
例如在黄河流域有广阔而丰厚的黄土层,土质均匀,含有石灰质,有壁立不易倒塌的特点,便于挖作洞穴。
因此原始社会晚期,竖穴上覆盖草顶的穴居成为这一区域氏族部落广泛采用的一种居住方式。
同时,在黄土沟壁上开挖横穴而成的窑洞式住宅,也在山西、甘肃、宁夏等地广泛出现,其平面多为圆形,和一般竖穴式穴居并无差别。
山西还发现了“低坑式”窑洞遗址,即先在地面上挖出下沉式天井院,再在院壁上横向挖出窑洞,这是至今在河南等地仍被使用的一种窑洞。
随着原始人营建经验的不断积累和技术提高,穴居从竖穴逐步发展到半穴居,最后又被地面建筑所代替。
穴居方式虽早已退出历史舞台,但作为一定时期内,特定地理环境下的产物,对我们祖先的生存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巢居——架构远离暑潮的乐园
与北方流行的穴居方式不同,南方湿热多雨的气候特点和多山密林的自然地理条件自然孕育出云贵、百越等南方民族“构木为巢”的居住模式。
此时原始人尚未对这种“木构”建造有明确的意识,只不过是随钻木取火,劈砸石器等无意识条件反射而诞生的一种社会行为,严格地讲,这算不得建筑。
巢居在适应南方气候环境特点上有显而易见的优势:
远离湿地,远离虫蛇野兽侵袭,有利于通风散热,便于就地取材就地建造等。
可以说“巢居”是我们祖先在适应环境上的又一创造。
也正是原始社会的“巢居”、“穴居”在长期历史环境的变迁中,受社会、自然、文化等多种条件的制约与影响,才一段段将华夏建筑成一部璀璨的史诗。
真正建筑诞生
人类的发展有如文化的接力,农耕社会的到来,引导人们走出洞穴,走出丛林。
人们可以用劳动创造生活,来把握自己的命运,同时也开始了人工营造屋室的新阶段,并建立了以自己为中心的新秩序,真正意义上的“建筑”诞生了。
在母系氏族社会晚期的新石器时代,在仰韶、半坡、姜寨、河姆渡等考古发掘中均有居住遗址的发现。
北方仰韶文化遗址多半为半地穴式,但后期的建筑已进展到地面建筑,并已有了分隔成几个房间的房屋。
。
南方较潮湿地区,“巢居”已演进为初期的干阑式建筑。
如长江下游河姆渡遗址中就发现了许多干阑建筑构件,甚至有较为精细的卯、启口等。
龙山文化的住房遗址出现了双室相联的套间式半穴居,平面成“吕“字型。
套间式布置也反映了以家庭为单位的生活。
在建筑技术方面,开始广泛地在室内地面上涂抹光洁坚硬的白灰面层,使地面收到防潮、清洁和明亮的效果。
在山西陶寺村龙山文化遗址中已出现了白灰墙面上刻画的图案,这是我国已知的最古老的居室装饰。
华夏建筑文化之源—-河母渡的干阑木构
提到建筑文化之源,不能不说一下中国古代建筑的特征。
建筑特征总是在一定的自然环境和社会条件的影响支配下形成的。
中国是幅员辽阔的多民族国家,地质、地貌、气候、水文条件变化很大,各民族的历史背景、文化传统、生活习惯各不相同,因而形成许多各具特色的建筑风格。
古代社会的发展迟缓和交通闭塞,又使这些特色得以长期保留下来。
典型如:
南方气候炎热而潮湿的山区有架空的竹、木建筑一干阑;北方游牧民族有便于迁徙的轻木骨架覆以毛毡的毡包式居室;新疆维吾尔族居住的干旱少雨地区有土墙平顶或土墙拱顶的房屋,清真寺则用弯顶。
黄河中上游利用黄土断崖挖出横穴作居室,称之为窑洞;东北与西南大森林中有利用原木垒成墙体的“井干”式建筑。
全国大部分地区使用木构架承重建筑,这种建筑广泛分布于各民族地区,是中国使用面最广、数量最多的一种建筑类型,具有普遍意义。
它的产生、发展、变化贯穿整个古代建筑的发展过程,也是我国古代建筑成就的主要代表。
既然木构架建筑是中国古代建筑的主流,那么我们可以大胆将浙江余姚河姆渡的干阑木构誉为华夏建筑文化之源。
它距今约六、七千年,是我国已知的最早采用榫卯技术构筑木结构房屋的一个实例。
研究总结特征特点
(1)民居
建筑材料——就地取材(与环境相关)。
川西藏族——石房、黄土高原——窑洞;云南傣族——竹楼;黄河中下游——木结构框架(土作墙、草作顶)。
建筑布局——一栋房舍的单元结构(石屋、土楼)。
不同大小、式样、功能的房屋的集合(四合院)。
(2)建筑外形与内部特征。
我国地域辽阔,气候差异较大,对建筑外形与内部特征有明显的影响。
北方(干旱少雨、冬季气温低,多西北风,夏季气温不太高,降雨季节不长),保温防寒为主——墙厚、房不高、内部严实、不漏风、窗户南开、房顶平缓,室内有炕)。
南方(多雨、炎热)。
墙体薄、房顶坡度大、房体较高,四面都可以开窗,墙体涂白色,反射阳光,加强通风,房屋廊檐较宽,遮阳防雨,有的开天井。
美国南北方建筑也有很大的差异:
北——烟囱多放在房顶中间,防止热量散失,房顶两坡不等长,南短北长——接受阳光,少受风寒。
南——烟囱置于建筑的一端或放在墙外,有廊檐。
举例—北京四合院
参考文献:
(1)胡兆量、龚胜生《人文地理》《经济地理》《地理学报》
(2)《旅游与生活文化》扬乃济
课题(三)未来建筑的发展趋势
1。
建筑必须体现一个地区的特色
应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寻找最佳价值.
未来中国的城市,未来的上海城市应当是什么样的呢?
我们不能走西方郊区化,也不能走美国新都市主义的模式。
那些都是适合别国的社会经济条件的产物。
我们应该寻找自己的发展模式,任何西方模式都不可能解决我们的问题,而且也要避免重复西方社会曾经走过的弯路。
每座城市都有属于她的独特的建筑,这是城市创造力和城市精神的表现。
在更深的层次上看,城市建筑体现了城市和社会的理想、信仰、制度、伦理和价值观。
建筑是人的反映,是社会的反映,有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社会,就会有什么样的建筑,什么样的城市。
建筑告诉人们,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我们将走向何处。
建筑体现了国家的意识形态,社会制度,城市的性质,政府的机构、政策和管理,建筑也是我们对生活与工作的伦理和态度的产物。
人们在建筑中寄托着希望和理想,用建筑提升城市的品位。
历史建筑见证了城市和社会的发展,如果没有历史上留存下来的建筑,历史就不会如此栩栩如生。
建筑代表着人们对环境,对未来的态度,建筑反映了一座城市或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价值观。
建筑又是时代的产物,是历史的里程碑,代表着进步和繁荣。
建筑必然是地域化的,除非是建游乐场,今天的人们不会再去模仿凡尔赛宫和圣彼得大教堂那样的建筑。
历史和建筑都不能复制,否则只不过是一种游戏。
因此,中国的建筑应有自己的特色,在改造中应更注重多元化结合,分段、分区形成一种统一风格。
当前,中国也涌现出了一批较优秀的建筑。
但从整体来看,始终比较零散,在风格以及布局方面缺乏统一调控。
不过随着系列大盘的出现,一些国外优秀设计机构的介入,中国建筑正向一个很好的方向发展。
2。
绿色指明未来方向
绿色建筑具有选址规划绿色合理、资源利用高效循环、综合措施有效节能、建筑环境健康舒适、废物排放减量无害、建筑功能灵活适宜等特点,不仅可满足人们的生理和心理需求,而且能源和资源的消耗最为经济合理,对绿色环境的冲击最小。
所以专家们建议,国家应该尽快立法,大力推广发展绿色建筑。
21世纪人类共同的主题是可持续发展,对于城市建筑来说亦必须由传统高消耗型发展模式转向高效绿色型发展模式,绿色建筑正是实施这一转变的必由之路,是当今世界建筑发展的必然趋势。
绿色奥运建筑研究课题组的专家认为,整体设计对绿色建筑至关重要,必须考虑当地的气候、经济、文化等多种因素,从六个技术策略入手。
要有合理的选址与规划,尽量保护原有的生态系统,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并且充分考虑自然通风、日照、交通等因素。
要实现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尽量使用再生资源。
尽可能采取太阳能、风能、地热、生物能等自然能源。
尽量减少废水、废气、固体废物的排放,采用生态技术实现废物的无害化和资源化处理,以便回收利用。
控制室内空气中各种化学污染物质的含量,保证室内通风、日照条件良好,从而充分展示人文与建筑、环境及科技的和谐统一。
因此,绿色建筑是今后建筑发展的主导方向。
对中国来说,大力推广绿色建筑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德政善举,也代表了广大老百姓的根本利益。
如果中国政府持之以恒地大力度推广,相信在不远的将来,我们的生活空间和生存环境都会有很大的改观。
3.节能型建筑
住着大房子,开着大排量轿车,把空调开足,中国人炫耀性的能源消费心态正慢慢滑向“竭泽而渔、焚林而畋”的深渊,一步一步,走得很坚决。
其实,我们并不是从来都缺乏能商的民族,只是物质水平提高后,迅速膨胀的物质炫耀性的消费心态暂时取代了中国人崇尚节俭的文明传统。
认识能源、利用能源的能力,被中国能源网信息总监韩晓平概括为“能商”。
对于整个社会来说,智商和情商低一点,顶多也就是生活品质差一些;但如果能商太低,你根本就无法生活。
你有智商,也有情商,那么,你有“能商”吗?
住宅节能:
可要回一个“三峡电站”
随着对西方300年前的传统工业化道路的模仿,中国人的能商越来越低。
但问题是,现在人家欧美已经不再傻了。
目前欧洲和美国正在“硬销”节能建筑,力图使节能住宅成为未来建筑的发展趋势。
我国在既有的城乡建筑中,98%为高能耗建筑,新建住宅中,也只有5%符合现阶段的节能标准。
这导致我国单位建筑面积采暖能耗高达气候条件相近的发达国家建筑能耗的3倍左右。
有专业人士算了一笔账:
按现有建筑建设规模和增速,到2020年,全国制冷电力高峰负荷将会翻两番,即达到约相当于10个三峡电站的满负荷电力,为了满足空调制冷的高峰负荷,电力建设总投资共约需1.4万亿元,这是个十分惊人的数字。
由此看来,在建立节约型社会中,住宅节能是个要下大力气研究和应用的大课题。
这就要求我们,调整既有的建筑建设理念,以相关政策限制和摒弃高耗能住宅,鼓励支持应用建筑节能技术,从节能住宅中要回一个“三峡电站”来。
中国科学院徐建中院士提出,我们应该把节约能源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科学用能。
如何节约能源、科学用能的问题同样也波及房地产开发领域。
还好,我们看到不少能商较高的开发商们,已经开始了将节约能源的建筑与舒适的人居环境进行复合。
他们顺应节约能源的要求,借鉴先进节能国家的经验,举起了节能型住宅的大旗,通过规划设计、建筑材料、科技设备的综合运用为置业者提供节能型住宅。
比如,在重庆,建工未来城、米兰天空、北温泉九号等一系列开发商正孜孜努力,在节能建筑上做出自己的表率。
附件一:
地理与建筑图表
傣族定居孟连县城娜允镇的傣族给周边环境打上了许多傣族文化的特征。
城边的宣抚司署为傣族刀氏土司的衙门,为木结构式样,斗拱、飞檐是汉式建筑,厅堂则采用傣族干栏式建筑
傣族历来依水而居,并大多生活在山间坝子中。
经过世世代代的开拓耕耘
土家族习惯聚族而居。
他们几户、十户或数十户聚居一村一寨,寨子层层叠叠,错落有序。
以姓氏作寨名。
有首歌谣曰:
“人坐湾湾,鬼坐凼凼,背时人坐在挺梁梁上”。
当时的“背时人”就是土家平民。
因此,修房造屋只能依地势而定,屋后靠山,前低后高,所以厢房多成吊脚楼。
楼外有阳台,以木制成各式各样的雕花栏杆。
即使居地平坦,也多采用半杆栏式建筑,这种建筑具有防潮、通风、防蛇虫等优点。
栏杆上便于晾晒衣服及其他农作物,楼下饲养牲畜既可防盗又可以作为野兽袭击时的“报警器”。
依山傍水,因地制宜。
土家族民居最大的特征是“杆栏式”或“半杆栏式”建筑,这种结构和居住形式主要受山区独特的地理环境影响与资源的制约,不仅具有适应性,而且能就地取材,这在生产力十分低下的情况下,充分地体现了土家人的聪明才智。
土家居住多为高山或二高山,地势凸凹不平,要想平整屋基,在过去的条件下,其工程之浩大是不可想象的。
这里海拔较高,常年气温较低,空气湿润。
拉萨的白铁皮房,源于西藏人对白色的喜爱。
白铁皮房一般是用石头砌成坚固的基础,用土适当加些草做成特大号的土坯晒干垒墙。
用泥做土坯间的粘连物,取代了水泥,泥一干非常结实。
房顶用木料做成"人"字坨架。
铁皮房顶优点不少:
通风好、导温性能好、建设速度快、造价低;缺点也不少:
密封差、保温差、燥音大、易被大风掀起,所以要格外加固,好在拉萨地区不常出现风灾。
砌好的墙有50厘米厚,冬暖夏凉。
从空间上看,东、西、南、北四面都有房子,或着是以墙垣、回廊连接起前堂、后室两座主要房屋;有由房屋围合起来的封闭院子;院内布局根据中轴线对称;房屋结构以木构架为主。
,院子可以是简单的一进,也可以纵向或横向排列还可以排列出跨院、花园;可以坐北朝南,也可以坐南朝北,还可以坐东朝西,或坐西朝东;可以是单层的,也可以是双层。
根据各地气候、风向等自然条件,地形、地貌等地理环境及人文习俗等诸多差异,这些风格各异的四合院可以大致分为三大类:
一类是院子宽敞互不相连,合围出的四合院。
这类四合院日照充足,符合我国北方气候、防风等自然条件的需要。
第二类是中间形成口字形小院。
这类四合院适合我国西南云贵高原、青藏高原避风、抗震的地理环境要求,第三类是建在江浙、安徽、闽粤等南方平原地区,及云南大理、丽江等地被称为四水到堂由一个稍大和多个小天井形成的四合院。
贵州镇远古镇
仅镇远古城就遗存有楼、阁、殿、宇、寺、庙、祠、馆等古建筑50余座,古民宅33座,古码头12个,古巷道8条,古驿道5条。
其中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处。
镇远位于贵州省的东部,处于贵州高原东部武陵山余脉的崇山峻岭之中。
这座拥有2000多年悠久历史的古城地处入黔要道,旅游资源极为丰富,人文古迹众多,自然风光旖旎。
贵州贵阳青岩古镇
青岩镇内古建筑颇多,均为明清两朝代建筑,计有九寺、八庙、五阁、三洞、二祠、一院、一宫、一楼等30余处,还有4个溶洞。
在青岩城,东、南、西、北四城门原竖有8座牌坊,已毁5座,余3座。
青岩古镇位于贵州省贵阳市的南郊,距市区约29千米,是贵州省非常著名的文化古镇之一。
石牌坊为四柱三间三楼式,造型精巧,雕刻精细。
古镇旧城四周均为城墙,用巨石构筑于悬崖之上,依山就势,巍峨险要,颇富山寨城堡特色。
云南丽江古城
城内街道密如蛛网,瓦屋鳞次栉比,随形就势,城依水存,水随街转,小巷临水,跨水筑楼,风情别致。
进官院巷,有明建木氏土司府。
楼阁厅坊,相互呼应,磅礴恢宏,桥廊相连,纵横错落,构架穿斗,舒展柔和,集中原江南园林之秀,又具王者气派。
丽江古城又称大研古城,位于云南省西北部,是丽江纳西族自治县的中心城镇,已有800多年历史。
以“四方街”为中心,五条主要干道为脉络向四周辐射延伸。
悬空寺距地面高约50米。
山下的洪水泛滥时,也免于被淹。
全寺共有殿阁40间,表面看上去支撑它们的是十几根碗口粗的木柱,其实有的木柱根本不受力,所以有人用。
悬空寺的“巧”体现在建寺时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峭壁的自然状态布置和建造寺庙各部分建筑,将一般寺庙平面建筑的布局、形制等建造在立体的空间中。
悬空寺处于深山峡谷的一个小盆地内全身悬挂于石崖中间,石崖顶峰突出部分,使古寺免受雨水冲刷四周的大山也减少了阳光的照射时间。
优越的地理位置是悬空寺能完好保存的重要原因之一。
“悬空寺,半天高,三根马尾空中吊”来形容县空寺。
而真正的重心撑在坚硬岩石里,利用力学原理半插飞梁为基。
土木结构,以二层居多。
二层多作夏居,低层作冬居。
窑洞平面有方、圆、长方形等形状,以4×4米方形窑洞为多。
窑洞高2-2.2米左右,平顶拱。
这些洞窟多为民居和仓库,也有议事窟、佛窟等。
此一带的土质山体缓坡间则密布着玛尼石。
河谷平川地带多独立式村宅,靠山崖旁,则有窑洞和房窑结合的民居。
这类建筑都是选择背倚土崖的台地建造的,前面起砌石基土坯墙的单层房屋,墙壁一侧紧接土崖,然后在崖面开挖窑洞,试想在高原的盛夏或严冬,主人由房屋移住窑洞之中,不管外边多么酷热与寒冷都可以在洞内安享舒适。
附件二:
章越瑶同学的未来建筑设图
发展阶段
历史时期
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