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式与政策考试资料整理.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190240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60.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形式与政策考试资料整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形式与政策考试资料整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形式与政策考试资料整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形式与政策考试资料整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形式与政策考试资料整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形式与政策考试资料整理.docx

《形式与政策考试资料整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形式与政策考试资料整理.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形式与政策考试资料整理.docx

形式与政策考试资料整理

形式与政策考试资料整理

导论

为什么开设这门课?

总体而言:

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了每一个同学的自身发展。

具体而言:

1.时代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全球化的时代,需要具有国际视野的跨界人才。

2.培养战略性思维和底线思维的需要

3.培养优秀的学力与健康的人格

今天的优秀青年(大学生)应该具有:

健全人格

终身学习的能力

公民素养

国际视野

3.世界经济与政治联系日益紧密

4.发展成为各国共同面临的问题

5.数字经济异军突起

6.世界经济复苏缓慢

(三)世界经济与中国

1.世界经济形势与当前中国经济问题

2.中国对世界经济的贡献与治理主张

3.“一带一路”倡议重大意义与进程

二.国际政治发展趋势与特点

(一)当代国际政治格局的发展演变

1.战后初期:

两极格局逐渐形成

2.20世纪六七十年代:

两极格局分化,多极化暗流涌动

3.20世纪七八十年代:

两极格局极端化发展,多极化显现

4.20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

两极格局终结,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世界格局进入转换时期,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

(二)当前国际政治形势的基本特点

1.世界多极化的前景更加明朗

2.以科技为先导、经济为核心的综合国力竞争加剧

3.国际秩序处于复杂变革时期

4.大国关系经历着深刻的调整

5.传统与非传统安全威胁交织

6.文化对世界政治的影响加剧

(三)当前国际政治形势与中国外交

三.中国外交政策与面临挑战

(一)中国国际地位与作用

1.中国国际地位不断上升

2.中国国际作用不断增强

(二)中国外交战略、思路、布局

1.外交战略调整:

从和平崛起到和平发展

2.外交思路调整:

结伴而不结盟(思路有一种临时之意,但原方针韬光养晦有所作为又不正式提,等有明确概括再补充,可先用思路。

也可继续用外交方针提法,但侧重有所作为围绕国家利益讲解)

3.外交布局调整:

周边是首要、大国是关键、发展中国家是基础、多边外交是重要舞台(邓江大国首要,胡大国周边并重首要,习周边首要)

(三)中国外交面临的挑战

1.来自中国与大国关系方面的挑战

2.来自中国与周边关系方面的挑战

3.来自中国与多边规则方面的挑战

4.来自中国与国际舆论方面的挑战

概念参考

☐1.世界经济:

指世界各国的经济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而构成的世界范围的经济整体。

世界经济的构成包括世界市场、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国际投资和国际经济协调等。

☐2.经济全球化:

指世界经济活动超越国界,通过对外贸易、资本流动、技术转移、提供服务等相互依存、相互联系而形成的全球范围的有机经济整体。

☐3.区域集团化:

指若干地理上毗邻的国家或地区经济合作、经济联合、经济融合的一种趋势。

或称地区经济一体化。

☐4.数字经济:

指一个经济系统,在这个系统中,数字技术被广泛使用并由此带来整个经济环境和经济活动的根本变化。

数字经济也是一个信息和商务活动都数字化的全新社会政治和经济系统。

(也有称网络经济,G20称数字经济)

☐5.世界格局:

指在国际舞台上,符合一定标准的国家或国家集团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种相对稳定的力量结构或态势。

☐6.极:

指世界上具有一定的力量基础、具有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并获得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可,这样的力量即称为“极”。

☐7.世界多极化:

不是指单极世界格局,也不是指多极世界格局,而是指向多极格局发展的一种趋势。

☐8.国际秩序:

是指在世界格局基础上形成的国际行为规范和相应的保障机制,通常包括国际规则、国际协议、国际惯例和国际组织等。

☐9.公共外交:

指一国政府通过文化交流等形式,了解和影响国外公众,以提高本国国家形象和国际影响力,增进本国国家利益的外交方式

☐10.经济外交:

一指国家为实现经济目标而进行的外交活动,即以外交为手段,为国家谋求经济上的利益;二指国家为实现外交目标(政治或军事上提高本国国际地位等)而进行的经济活动,即以经济为手段,为国家谋求对外关系上的利益。

 

当前中日关系的现状与问题

理论

“两个地缘相近的国家,尤其是大国,如果相互友好,则带来的利益会比距离较远的国家倍增;同样地,如果两个国家互相敌对则带来的损害也会倍增。

中日关系的现状

1.近三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以来的最低点到缓慢恢复的脆弱期,2015年,中日关系保持回暖势头,呈现“低潮波动”特点。

2.邦交正常化后20年,中日关系曾有过“难得”的蜜月期

3.冷战后,中日关系经受了一段严峻的政治考验

4.一度,中日政治关系出现了“回暖”的趋势

5.2013年,安倍再次任首相后中日关系陷入僵局,中日政治关系的前景仍然充满不确定因素

双边经贸合作广泛而深入,但受中日间政治因素影响,双方经济走势:

从“政冷经热”转向“政冷经凉”。

安培经济学

中日政治关系中的焦点问题

历史问题

参拜靖国神社问题

反对参拜靖国神社的原因

1.靖国神社仍是日本军国主义的精神支柱

2.“靖国史观”美化日本的侵略战争

3.不符合日本宪法的“政教分离”原则

政教分离原则

《日本国宪法》规定:

国家及其机关都不得进行宗教教育以及其他任何宗教活动

日本右翼势力抬头

主张修改和平宪法,推卸侵略战争责任,在中日关系上主张亲台疏华

篡改历史教科书

2005版新历史教科书歪曲、篡改历史

新安保法案——解禁集体自卫权

2015年9月19日日本表决通过了安保法案

日本在历史问题上倒退的根源:

二战之后,盟国部队没有采取措施彻底肃清日本的军国主义传统

台湾问题

台湾问题对中日关系的影响毫不逊于两国关系中所存在的其他问题。

台湾问题在中日关系中有日益突出之势,也成为制约两国关系发展的一个不稳定因素。

1角度看,日本和台湾都有一部分人存在“殖民情结”

2日本将台湾看做是遏制中国的一张王牌

3日本在台湾有着重要战略利益

领土和海洋权益争端

领土之争:

钓鱼岛

国民情感问题

中日两国存在上述问题的根源在于:

第一,历史上,中日之间的交往基本上实力不对称的状态下进行的。

第二,冷战结束后,中日两国的力量对比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

第三,中国崛起的势头不减与日本的停顿不前改变了两国力量对比严重失衡的局面,并进入对日本不利的动态发展态势。

 

正确处理中日关系的原则

一是要遵循两国领导人达成的重要共识,不断增进政治和战略互信,推动中日关系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向前发展。

二是要大力开展人文交流,努力拉近两国国民感情距离。

今年是“中日国民交流友好年”,双方应抓住和用好这一契机,通过在广泛领域开展丰富多彩的交流,吸引更多民众尤其青少年参与,维护和增强中日友好的民意基础。

三是要切实管控危机,妥善处理敏感问题,尤其在涉及对方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问题上,要采取极为慎重的态度。

 

南海问题的实质与挑战

“南海仲裁案”始末

中国立场:

不接受、不参与

1.法理上,仲裁裁决无视、背离《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国际法》《南海各方行为宣言》等规定

2.“南海仲裁案”、仲裁庭乃至常设仲裁法院与联合国没有任何关系,仲裁庭对该案没有管辖权

 

南海问题的起源与诱因

南海问题实质:

中、越、菲、马来等国围绕南海岛礁领土主权和海洋管辖权的争议

1.地缘政治因素

2.殖民侵略和大国争霸的影响

3.油气资源因素

4.《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推波助澜

 

当前南海的形势

1.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主张冲突变为资源、海权博弈

2.南海问题被扩大化“岛争”变“海争”

3.域内外国家结盟,南海地缘政治博弈日趋凸显

推动南海形势升温主要因素

1.美国介入南海问题,推行“亚太再平衡”战略

2.日本积极配合美国,加强对南海问题政治外交影响和军事存在

3.中国崛起发展,使其他争端国焦虑、不安全感上升,通过多种方式巩固已控制岛礁的非法占有

4.2000年后,日本对南海的关注持续增加

中国在南海问题上的主张和政策

中国的南海主张

(1)中国拥有南海主权的历史依据:

中国最早发现和命名南海诸岛

中国最早并持续开发利用南海诸岛及相关海域

中国最早开始并持续对南海诸岛进行管理

(2)中国拥有南海主权的法理基础:

断续线是中国对南海疆域最有法律性质的主权主张

 

中国的南海政策

1.维护南海的和平稳定

2.维护南海的航行安全和自由

3.通过对话和协商解决争端

4.搁置争议,共同开发

5.“双轨思路”

6.积极倡导和推动南海海上务实合作

“双轨思路”:

有关争议由直接当事国通过协商谈判和平解决,南海的和平稳定由中国与东盟国家共同维护,以纠正少数国家诉诸第三方机制解决争端的倾向。

 

中国在南海问题上面临的挑战

海上维权与危机管控领域挑战

菲律宾、越南等国家挑起的岛礁实际管控、资源开发、航道控制等方面斗争和较量,不仅侵犯我国南海权益,也增加了南海海上形势管控的难度和挑战。

未来不排除菲、越等争端国以所谓的裁决为“掩护”,侵占我国南海新的无人岛礁,或单方面开发油气资源。

法理层面的挑战

1.南海仲裁庭作出的不公正裁决,否定《南海各方行为宣言》等

2.不排除越南等声索国仿效菲律宾做法,通过曲解《公约》诉诸第三方机制解决南海有关争议,法理斗争形势不容乐观。

南海地区规则制定主导权之争

1.目前,“南海行为准则”磋商已进入“复杂和敏感问题”的讨论阶段。

“准则”是《宣言》的延续和发展。

2.但菲律宾、美国等域内外国家力推将“准则”制定为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危机解决机制,推动南海问题扩大化。

尤其是美国,希望主导“准则”制定进程,进而掌握南海地区规则制定主导权

涉南海国际话语权的争夺

1.近年来,菲、越、美、日等域内外国家有意利用南海问题,捏造“中国南海威胁论”“中国海洋扩张”等不实之词,以此强化渲染“中国威胁论”。

2.特别是刻意炒作中国南海岛礁建设,混淆视听,抹黑中国国际形象,利用国际舆论压力对中国形成掣肘。

3.随着菲南海仲裁案结果出炉,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势力将继续利用其国际话语霸权优势,而菲、越等声索国也将继续打“悲情牌”

4.短期内,中国在涉南海问题国际话语权格局中的不利态势恐难以彻底扭转!

 

中国维持南海主权和海洋权益的策略和方法

1.把握话语权赢得道义优势

2.推动中国与东盟关系向前发展

3.推进相关机制和措施建设

4.政治磋商与军事斗争齐头并进

中国梦与中国和平发展道路

一、中国梦与和平发展的同一性

(一)中国梦的世界向度

1、中国梦是和平梦

2、中国梦是发展梦

3、中国梦是合作梦

4、中国梦是共赢梦

(二)

中国和平发展道路

1、和平的发展

2、开放的发展

3、合作的发展

4、共同的发展

(三)和平发展的中国梦

1、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离不开和平的发展、开放的发展、合作的发展和共同的发展。

2、实现和平梦、发展梦、合作梦和共赢梦,需要中国文明、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和中国贡献。

3、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

中国人民愿与各国人民携手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共同构建共有共享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二、中国梦和平性走向的基因性

和平发展思想是中华文化的内在基因,讲信修睦、协和万邦是中国周边外交的基本内涵

1.主静的防御性:

对外不具有侵略性和扩张性

2.向善的亲邻性:

对外“亲仁善邻”、“协和万邦”

3.隐忍的被迫性:

奉行“不打第一枪”的原则

4.知足的自安性:

对外不怀有贪婪觊觎之心

5.中庸的求同性:

主张“求同存异”、“和平共处”

6.重和的非攻性:

热爱和平、反对战争

三、中国梦道路式选择的时代性

1.核战争的毁灭后果:

遏制了新的大战的发生

2.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限制了对外政策的战争手段

3.世界多极化的态势:

新的国际格局以和平方式生成

4.苏联解体历史教训:

中国和平发展的重要借鉴

5.世界潮流不可违逆:

和平、发展、合作、共赢

实现中国梦需要跨越“三大陷阱”

中等收入陷阱

历史周期陷阱

修昔底德陷阱

 

所谓“修昔底德陷阱”,源自古希腊历史学家修昔底德的观点,是指一个新崛起的大国必然要挑战现存大国,而现存大国也必然会回应这种威胁,这样战争变得不可避免,最终结局是两败俱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职高对口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