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复习提纲超详细邝颖杰.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189426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217.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Linux复习提纲超详细邝颖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Linux复习提纲超详细邝颖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Linux复习提纲超详细邝颖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Linux复习提纲超详细邝颖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Linux复习提纲超详细邝颖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Linux复习提纲超详细邝颖杰.docx

《Linux复习提纲超详细邝颖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Linux复习提纲超详细邝颖杰.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Linux复习提纲超详细邝颖杰.docx

Linux复习提纲超详细邝颖杰

考试题型:

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综合应用

一、Linux、类Unix基本常识

1、什么是Linux

Linux是一个类UNIX内核的可以自由发布的实现版本,是一个操作系统的底层核心。

2、Linux的特性

1)开放性

2)多用户

3)&

4)多任务

5)良好的用户界面

6)设备独立性

7)丰富的网络功能

8)可靠的系统安全

9)良好的可移植性

3、GNU、GPL概念

1)!

2)GNU是“GNU’sNotUNIX”的递归缩写

3)GPL:

GNU通用公共许可证

4、Linux的版本

Linux的版本分为内核版本和发行版本,其中内核版本号由linus等人制定和维护,全球统一。

发行版本由各公司自行制定。

内核版本号格式:

(x为主版本号,y为次版本号,zz为次次版本号)

内核版本号有一个规则,即次版本号为偶数的是稳定版本,为奇数的是发展版本。

-

5、Linux各个目录的意义

/bin:

常用系统程序目录。

/boot:

开机设定目录,也是摆放核心vmlinuz的地方。

/dev:

摆放系统设备装置文件的目录。

/etc:

系统配置文件,尤其是passwd、shadow文件。

/etc/:

系统开机的时候载入服务的scripts的摆放地点。

*

/home:

系统使用者的目录。

/lib:

Linux执行或编译程序函数库目录。

/mnt:

软驱与光驱接入挂载的地方

/proc:

系统核心与执行程序的一些信息

/root:

系统管理员的目录

/tmp:

临时文件目录

/usr/bin、/bin:

一般执行文件摆放的地方。

/usr/sbin、/sbin:

系统管理员常用指令集。

~

/var:

摆放系统日志文件的地方。

/lost+fount:

摆放系统不正常产生错误时遗失的片段。

二、Linux的一些基本指令

1、知道各个指令是什么意思

2、重点是文件与目录操作指令(P40)

显示目录与文件操作命令

1)ls命令

作用:

用于显示指定目录与文件

语法:

ls[选项]目录名

使用权限:

所有使用者

常用选项/参数含义如下:

-a:

列出目录下的所有文件,包括“.”开头的隐藏文件

-d:

显示目录,而不是显示其下的文件

-i:

显示文件的索引节点

-k:

以k字节的形式表示文件大小

-l:

列出文件的详细信息

-R:

显示指定目录及子目录下的内容

-t:

以时间排序

-S:

以文件大小排序

显示文件内容命令

2)cat命令

作用:

用于显示指定文件到标准输出设备或另一个文件中。

(只能显示文本文件,不能打开目录,也可以终端之间传递信息)

语法:

cat[选项]文件名

使用权限:

所有使用者

常用选项/参数含义如下:

-n:

由1开始对所有输出的行数编号

-b:

和-n相似,只不过对于空白行不编号

-s:

当遇到有连续两行以上的空白行,代换为一行的空白行

3)more命令

·

作用:

分页显示指定的文件内容(只能往下翻,一次性加载文件)

语法:

more[选项][+/pattern][+linenum][文件名]

使用权限:

所有使用者。

常用选项/参数含义如下:

-num:

一次显示的行数

+num:

从第num行开始显示

-s:

当遇到有连续两行以上的空白行,代换为一行的空白行

**more命令以一页一页的显示方式方便使用者逐页阅读,而最基本的指令就是按空白键就往下一页显示,按b键就会往回一页显示。

<

4)less命令

作用:

用于分页显示指定的文件内容(less可以上下翻,一页一页加载文件,响应快,应用于大文件)

语法:

less[选项][文件名]

使用权限:

所有使用者

常用选项/参数含义如下:

-n:

显示时去掉行号

-s:

将多个空行压缩成一个空行

$

 

5)head命令

作用:

显示文件的前N行内容,默认为前10行内容

语法:

head[选项]文件名

使用权限:

所有使用者

常用选项/参数含义如下:

-c:

显示文件的前多少字节

|

-n:

显示文件的前多少行

-q:

在显示文件内容前,不显示文件的文件名

-v:

在显示文件内容前,先显示文件的文件名

6)tail命令

作用:

显示文件的后N行内容,默认为后10行内容

语法:

tail[选项]文件名

使用权限:

所有使用者

常用选项/参数含义如下:

-c:

显示文件的后多少字节

-n:

显示文件的后多少行

-q:

在显示文件内容前,不显示文件的文件名

-v:

在显示文件内容前,先显示文件的文件名

-f:

动态显示文件末尾N行内容,可以按Ctrl+C组合键终止显示内容

创建和删除目录命令

7)|

8)mkdir命令

作用:

用于创建目录

语法:

mkdir[选项]目录名

使用权限:

所有使用者

常用选项/参数含义如下

-p:

确保目录名称存在,如果不存在则创建一个。

-m:

在创建目录的同时设置目录的权限

9)¥

10)rmdir

作用:

删除空目录

语法:

rmdir[选项]目录名

使用权限:

当前目录有适当权限的所有使用者

常用选项/参数含义如下:

-p:

当子目录被删除后使它也成为空目录时,则一并删除

 

'

创建和删除文件命令

11)touch命令

作用:

用于改变文件的时间记录(改成当前时间)和创建一个空文件

语法:

touch[选项]文件1[文件2…]

使用权限:

所有使用者

常用选项/参数含义如下:

-a:

改变档案的读取时间记录

-m:

改变档案的修改时间记录

"

-c:

假如目的档案不存在,不会建立新的档案。

与--no–create的效果一样。

-f:

不使用,是为了与其他UNIX系统的相容性而保留

-r:

使用参考档的时间记录,与--file的效果一样

-d:

设定时间与日期,可以使用各种不同的格式

-t:

设定档案的时间记录,格式与date指令相同。

--no–create:

不会建立新档案

12)rm命令

!

作用:

用于删除文件和目录

语法:

rm[选项][文件名或目录名…]

使用权限:

所有使用者

常用选项/参数含义如下:

-i:

删除前逐一询问确认

-f:

即使原文件属性设为只读,也直接删除,无须逐一确认

-r:

递归地将目录及以下的文件逐一删除

-v:

显示指令执行过程

\

改变目录和查看当前目录命令

13)cd命令

作用:

用于切换工作目录

语法:

cd[目录名]

使用权限:

所用使用者

常用选项/参数含义如下:

目录名:

目录名可为绝对路径或相对路径。

若目录名称省略,则变换至使用者的主目录。

~:

表示用户的主目录

.:

表示目录本身或当前目录

..:

表示当前目录的父目录。

-:

表示返回到上一次目录

14)pwd命令

作用:

显示当前用户的工作目录

语法:

pwd

使用权限:

所有使用者

复制和移动命令

15)cp命令

作用:

复制文件或目录

语法:

cp[选项][源文件或目录][目标文件或目录]

cp[选项][源文件或目录][目的目录]

使用权限:

所有使用者

常用选项/参数含义如下:

**-a:

相当于–pdr的意思

**-d:

若来源文件为链接文件的属性(linkfile),则复制链接

属性而非文件本身。

-f:

为强制(force)的意思,若有重复或其他疑问时,不会询问使用者,而强制复制。

-i:

若目的文件(destination)已经存在时,在覆盖时会先询问是否真的动作。

-l:

进行硬链接(hardlink)的链接文件建立,而非复制文件本身。

**-p:

连同文件的属性一起复制过去,而非使用预设属性。

**-r:

递归持续复制,用于目录的复制行为

-s:

复制成为符号链接文件(symboliclink),亦即快捷方式文件。

-u:

若目的文件比源文件旧才更新目的文件。

16)mv命令

作用:

移动或更名指定的文件或目录

语法:

mv[选项][源文件或目录][目标文件或目录]

使用权限:

所有使用者

#

常用选项/参数含义如下:

-b:

若覆盖文件,则覆盖前先进行备份

-f:

若目标文件或目录与现有文件或目录重复,则直接覆盖现有文件或目录

-i:

覆盖前先询问用户

 

查找命令

17)、

18)find命令

作用:

从指定的目录开始,递归查找其各个子目录,寻找满足条件的文件并对之采取相关操作。

语法:

find起始目录查找条件操作

使用权限:

所有使用者

常用选项/参数含义如下:

-namename,-inamename:

文件名称符合name的文件。

Iname会忽略大小写。

-sizen:

文件大小是n单位

-typec:

文件类型是c的文件。

!

-pidn:

进程号是n的文件

-exec:

命令名称{}对符合条件的文件执行所给的Linux命令,而不是询问用户是否需要执行该命令。

{}表示命令的参数即为找到的文件,命令的末尾必须以“\”结束。

例子:

find/-cmin10–execls–l{}\;

19)locate命令

作用:

快速查找系统数据库中指定的内容。

(查找时要进行数据库更新)

语法:

locate[选项]字符串

使用权限:

所有使用者

|

常用选项/参数含义如下:

-e

排除在寻找的范围之外

-l

如果是1则启动安全模式。

在安全模式下,使用者不会看到需要权限才能看到的文件。

这会导致速度减慢,因为locate命令必须去实际的文件系统中取得文件的权限资料。

-f

将特定的文件系统排除在外,例如一般情况下不会把proc文件系统中的文件放在数据库中。

-q:

安静模式,不会显示任何错误信息。

-n

至多显示n个输出

-o

指定数据库的名称

-d

指定数据库的路径

{

-h:

显示辅助信息

-v:

显示更多的信息。

**locate命令让使用者可以很快速地搜寻文件系统内是否有指定的文件。

其方法是先建立一个包括系统内所有文件名称及路径的数据库,当查找时就只需查询这个数据库,而不必实际深入文件系统之中。

文件链接命令

20)ln命令

作用:

为源文件创建一个链接,但不复制源文件。

语法:

ln[选项]源对象目的对象。

使用权限:

所有使用者。

常用选项/参数含义如下:

-f:

链接时先将与目的对象同名的文件删除。

-d:

允许系统管理者硬链接自己的目录

-i:

在删除与目的对象同名的文件时先进行询问

-n:

在进行软链接时,将目的对象视为一般的文件

-s:

进行软链接

-v:

在链接之前显示其文件名

`

-b:

将在链接时会被覆写或删除的文件进行备份

硬链接(hardlink):

给文件一个副本(别名),同时建立两者之间的连接关系,修改其中一个,与其连接的文件同时被修改,如果删除其中一个,其余的文件不受影响。

磁盘上只有一份数据。

硬链接是存在同一个文件系统中。

软链接(symboliclink):

(符号链接相当于软链接,即快捷方式)软链接的方式则是产生一个特殊的文件,该文件的内容是指向另一个文件的位置。

它只是一个快捷方式,删除了源文件,这个连接文件就没用了。

软链接可以跨越不同的文件系统。

**不管是硬链接还是软链接都不会将原来的文件复制一份,只会占用非常少量的磁盘空间。

复制则会使磁盘上多一份数据。

>

修改目录与文件权限和所属用户和所属组命令

21)chmod命令

作用:

改变指定目录或文件的权限。

语法:

chmod[选项]mode文件名或目录

使用权限:

所有使用者

常用选项/参数含义如下:

-c:

若该文件权限确实已经更改,才显示其更改动作

-f:

若该文件权限无法被更改也不要显示错误信息。

/

-v:

显示权限变更的详细资料。

-R:

对目前目录下的所有文件与子目录进行相同的权限变更,即以递归的方式逐个变更。

该命令语法中mode代表权限设定字串,格式如下:

[ugoa…][+-=][rwxX…][,…]

其中u表示该文件的所有者,g表示与该文件的所有者属于同一组,o表示其他以外的人,a表示这三者皆是。

+表示增加权限、-表示取消权限、=表示唯一设定权限。

r表示可读取,w表示可写入,x表示可执行,X表示只有该文件是个子目录或者该文件已经被设定过为可执行。

22)chown命令

作用:

改变指定目录或文件的所属用户、所属组

语法:

chown[选项]用户名[:

组名]文件名或目录

使用权限:

root

常用选项/参数含义如下:

-c:

若文件所有者确实已经更改,才显示其更改动作

-f:

若该文件所有者无法被更改也不要显示错误信息

-h:

只对于链接进行变更,而非该链接真正指向的文件。

-v:

显示所有者变更的详细资料。

-R:

对当前目录下的所有文件与子目录进行相同的所有者变更,即以递归的方式逐个变更。

23)chgrp命令

作用:

改变指定目录或文件的所属组

语法:

chgrp[选项]组名文件名或目录

使用权限:

所有使用者。

常用选项/参数含义如下:

-f:

取消大部分错误信息

-h:

只对于链接进行变更,而非该链接真正指向的文件

@

-R:

对当前目录下的所有文件与子目录进行相同的所有者变更,即以递归的方式逐个变更。

3、备份与压缩命令(P58)

1、tar命令

作用:

对多个文件或目录进行打包,但不压缩,同时也用此命令进行解包。

语法:

tar[选项]文件或目录

使用权限:

所有使用者

常用选项/参数含义如下:

^

-c:

创建一个打包文件

-r:

追加文件到打包文件的末尾

-t:

列出打包文件的内容

-u:

更新打包文件内的文件。

若更新的文件在打包文件中没有,则把它追加到打包文件的最后。

-x:

解除打包文件的内容。

-f:

使用打包文件或设备,此选项通常是必选。

-v:

详细报告tar指令处理的文件信息

-w:

每一步都要求确认

%

-z:

用gzip来压缩/解压缩文件,加上该选项后可以将打包文件进行压缩,同时还原时也必须使用该选项进行解压缩。

Eg:

打包压缩:

tar–zcvf,,,解压还原:

tar–zxvf

2、gzip命令

作用:

对文件进行压缩和解压缩。

压缩完以后,系统会自动在源文件后加上.gz的扩展名。

语法:

gzip[选项]文件名

使用权限:

所有使用者。

常用选项/参数含义如下:

'

-c:

将输出写到标准输出上,并保留原有文件

-d:

将压缩文件解压

-r:

递归查找指定目录并压缩其中的所有文件或者解压缩。

-t:

测试,检查压缩文件是否完整。

-v:

对每个压缩和解压的文件显示文件名和压缩比

3、unzip命令

作用:

用于解压缩采用winzip压缩的文件(专门解压zip的文件)

&

 

4、挂载与卸载命令(P87)

用户可以使用mount命令实现挂载,umount命令实现卸载。

5、磁盘管理命令(查看磁盘空间)(P88)

1)mkfs命令(格式化磁盘)

2)df命令

作用:

报告已安装文件系统的磁盘空间使用情况

3)<

4)du命令

作用:

统计目录或文件所占磁盘空间的大小,du为diskusage的缩写,含义为显示磁盘空间的使用情况。

6、用户及用户组指令(P90)

1)用户信息文件和密码文件

Linux系统的用户信息保存在/etc/passwd和/etc/shadow两个文件中。

其中/etc/passwd文件保存所有用户的账号数据,/etc/shadow文件保存每个账号对应的口令信息。

添加删除用户

2)¥

3)useradd命令

作用:

添加用户。

语法:

useradd[选项][参数]

常用选项:

-d:

指定用户主目录

-u:

可以指定用户ID

-g:

可以指定用户组

-G:

指定用户组列表,如student1,student2,,,,

!

-mk:

复制其他用户主目录下的文件和配置信息来创建用户

-s:

指定用户使用的Shell,如果不指定,则使用系统默认值

-u:

指定用户使用的UID

4)passwd命令

作用:

修改密码

语法:

passwd[选项]

5)usermod命令

$

作用:

修改默认设置各项用户属性,例如:

用户ID、用户组、用户主目录、Shell、账号过期日期等。

语法:

usermod[选项][参数]

常用选项:

-d:

修改用户主目录

-e:

修改用户过期日期

-g:

修改用户组名(主组)

-G:

修改户组列表名,如:

student1,student2……(附加组)

-s:

修改用户登录Shell。

:

-u:

修改用户ID。

6)userdel命令

作用:

删除用户

语法:

usermod[选项]

常用选项:

-r:

删除用户的同时还要删除用户的全部用户主目录

7、网络检测指令(P116)

网络管理命令主要包括网络连通性测试、路由控制和网络状态监控命令等。

1)ping命令

作用:

发送一个回送信号请求给网络主机,用于测试网络是否连通,测试主机是否在线。

语法:

ping[选项]<目的主机或IP地址>

使用权限:

所有使用者

 

2)traceroute命令

`

作用:

显示数据包到主机间的路径。

语法:

traceroute[选项]<目的主机或IP地址>

3)route命令

作用:

用于显示路由表、添加删除路由记录。

语法:

route

routeadd|del–net<网络号>netmask<网络掩码>dev<设备名>

routeadd|deldefaultgw<网关名或网关IP>

:

4)netstat命令

作用:

显示网络状态

8、关闭系统、启动系统、重启系统(P19)

关机:

shutdown–hnow;halt;poweroff;init0;

重新启动:

shutdown–rnow;reboot;init6;

三、)

四、系统运行的各种级别及切换方法(*)(p18)

0:

关机级别。

1:

单用户运行级别,运行和目录下的脚本

2:

多用户,但系统不会启动NFS,字符模式

3:

多用户,字符模式,系统启动具有网络功能,RedHat常用运行级别

4:

用户自定义级别

5:

图形界面模式,RedHat常用运行级别

6:

重启级别

更改系统运行级别有如下几种方法:

1)在字符终端界面上以root用户身份执行命令initn或telinitn,n为级别号。

2)在字符终端界面上执行命令startx启动图形化环境

3)更改/etc/inittab文件中”id:

5:

initdefault”项目,把数字5改为其他数字,表示Linux默认采用某级别启动。

五、Shell(*)(p38)

1、什么是shell

Shell是一作为用户与linux系统间接口的程序,它允许用户向操作系统输入需要执行的命令

!

2、常用的shell有哪些

ash:

是贝尔实验室开发的shell,bsh是对ash的符号链接。

bash:

是GNU的BourneShell的一个免费版本,是GNU操作系统上默认的shell。

sh以及bash2都是对它的符号链接。

csh:

CShell使用的是“类C”语法,借鉴了BourneShell的许多特点,只是内部Shell命令集有所不同,FreeBSD下缺省的Shell即是CShell。

ksh:

KornShell的语法与BourneShell相同,同时具备了CShell的易用特点。

tcsh:

TCShell是CShell的一个增强版本,与CShell完全兼容

zsh:

ZShell是KornShell的一个增强版本,具备bashShell的许多特点。

3、Shell处于linux系统的哪个模块

Shell作为应用程序,部署在Linux内核周围。

4、如何指定用户使用某个shell(/etc/passwd)

chsh–s/bin/bash将bash设置为默认shell

或者vi/etc/passwd设置对应账号的默认shell

 

六、VI的几种工作模式:

命令模式、插入模式、末行模式,如何切换(*)(p69)

vi工作模式分为如下3种:

^

命令模式:

进入vi的默认模式,可以对文件进行复制、粘贴、删除、移动光标等。

末行模式:

用于文件的保存、退出、查找、替换、设置行号等。

编辑模式(插入模式):

在此模式下可以输入字符

**vi工作模式的切换详细请看课本p69页的图解

七、如何保存、退出、设置行号(p72)

设置行号:

setnu或者:

setnumber(显示行号)

;

取消显示行号:

setnonu

保存文件:

w

退出文件:

q

强制退出:

q!

保存并退出:

wq或者:

x或者:

ZZ

八、Linux文件(*)(p41)

1、文件属性,如何修改,如何计算

`

rwx分别表示:

可读、可写、可执行。

r=4,w=2,x=1,-=0;

2、有多少种文件类型,如何辨别7种

Linux系统中文件类型归纳如下:

普通文件;

d:

目录文件

l:

链接文件

p:

管道文件

.

s:

Socket文件

c:

字符设备文件

b:

块设备文件

3、硬链接、软连接(p51)

 

九、挂载的概念(p87)

如果要使用USB存储设备、光盘或软盘等存储设备,必须将这些设备中的小目录树像嫁接一样挂载(mount)到Linux系统的大目录树中。

一十、文件系统类型(p85)

常用的文件系统有如下几种:

1)FAT

2)NTFS

3)Ext2

4)Ext3

5)'

6)Ext4

7)Iso9660

 

一十一、虚拟文件系统结构(*)

Linux系统是靠VFS(虚拟文件系统)实现对各种文件系统的支持的。

**VFS并不是一个实际的文件系统,它是Linux内核的一部分,只存在于内存,系统启动时建立,系统关闭时消亡。

**Linux系统可以支持多种文件系统,为此,必须使用一种统一的接口,这就是VFS。

通过VFS将不同文件系统的实现细节隐藏起来,因而从外部看上去,所有的文件系统都是一样的。

一十二、磁盘在linux下的标识(p84)

一十三、如何挂载U盘(p87)

fdisk-l

cd/mnt

mkdirusb

mount-oiocharset=cp936/dev/sdb1/mnt/usb

卸载U盘

umount/mnt/usb

一十四、系统初始化过程分析(*)(p105)

图:

Linux系统引导顺序

一十五、如何配置机器的ip,如何查看(ifconfig用法)(p114)

终端命令ifconfig:

临时性修改IP,在计算机重新启动时就会失效

ifconfig命令是用来配置和显示当前网卡状态的命令

 

一十六、网络相关配置文件有哪些,有何作用(p118)

#

Linux系统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