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学思想史复习资料.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187201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7.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理学思想史复习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地理学思想史复习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地理学思想史复习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地理学思想史复习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地理学思想史复习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地理学思想史复习资料.docx

《地理学思想史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理学思想史复习资料.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地理学思想史复习资料.docx

地理学思想史复习资料

地理学思想史复习题

1.试述埃拉托色尼与托勒密对地理学发展的贡献。

埃拉托色尼在地理学方面的杰出贡献,集中地反映在他的两部代表著作中,即《地球大小的修正》和《地理学概论》二书。

前者论述了地球的形状,并以地球圆周计算为著名。

他创立了精确测算地球圆周的科学方法,其精确程度令人为之惊叹;后者是有人居住世界部分的地图及其描述。

在该书中,他系统地提出了采用经纬网格编绘世界地国的方法,全面地改绘了爱奥尼亚地图。

他以精确的测量为依据,将得到的所有天文学和测地学的成果尽量结合起来,因而他所编绘的世界地图不仅在当时具有权威性,而且成为其后一切古代地图的基础。

托勒密著有四本重要著作:

《天文学大成》、《地理学》、《天

文集》和《光学》。

《天文学大成》——500年的希腊天文学和宇宙学思想的顶峰——统治了天文界长达13个世纪。

这样一本知识上参差交错且复杂的著作,不是单独一个人所能完成的。

托勒密依靠了他的先驱者,特别是喜帕恰斯,这一点是无须掩盖的。

他面对的基本问题是:

在假设宇宙是以地球为中心的、以及所有天体以均匀的速度按完全圆形的轨道饶转的前提下,试图解释天体的运动。

因为实际天体以变速度按椭圆轨道饶地球以外的中心运动,为了维护原来的基本假设,就要考虑某些非常复杂的几何形状。

托勒密使用了3种复杂的原始设想:

本轮、偏心圆和均轮。

他能对火星、金星和水星等等的轨道分别给出合理的描述,但是如果把它们放在一个模型中,那么它们的尺度和周期将发生冲突。

然而,无论这个体系存在着怎样的缺点,它还是流行了1300年之久,直到15世纪才被哥白尼推翻。

在《地理学》一书中,托勒密充分地解释了怎样从数学上确定纬度和经度线。

然而,没有一条经线是用天文学方法确定的,仅仅少数的纬度线是这样计算的。

他将陆上测量的距离归算为度,就在这无把握的网格上定出地区的位置。

海面上的距离,简直是猜测出来的。

他把加那利群岛放到它们真正位置以东7°去了,因而整个的网格定位只能是错误的。

《地理学》对西方世界观的影响几乎也像《天文学大成》一样巨大和持久:

托勒密标出的亚洲位置比它实际的更近(向西),与哥伦布同时代的地图制造者继承了他的错误观点,否则哥伦布也许就不会航行了。

答案2:

(1)对地图绘制的贡献:

埃拉托色尼、托勒密均被称为地图学上的泰斗。

埃拉托色尼的世界图以不规则的东西线和南北线为网格,陆地为海洋环绕;陆地分欧、亚、非三洲,不列颠岛和爱尔兰岛不署名地划出了轮廓;欧洲略呈“牛”形,希腊半岛画

成“∑”形。

亚洲的东部略呈方形;西部由地中海、黑海、红海、阿拉伯海和从北面南伸的无名“梨”形海,构成不规则的形状。

非洲呈三角形。

地中海扩大了,多脑河发源于法兰西中部,东流注入黑海。

亚洲有一东西向山脉横贯其中;比利牛斯半岛北部亦有一东西向山脉。

托勒密的世界图,已经采用了经纬线,但因为没有测量的基础,仍然属意念地图。

不过他没有采用环形海洋的形式,亚洲的北面和东面、非洲的南面均未划完全,表示有伸展;大洋已为陆地分开。

就外形来说,除了欧洲南部的三大半岛和亚洲的小亚细亚半岛与今天地图较相似外,其余部分相去甚远。

(2)对区域地理的贡献:

埃拉托色尼在《地理论著》一书里,虽然也有区域地理的篇章,但篇幅很小。

托勒密被称为数学家、天文学家、星相学家、地理学家和哲学家。

他的名著《地球形状概论》,共计8卷,第1卷介绍他自己的地理学观点,带有评论和理论阐述性质,其实只不过是马林观点的翻版而已。

从第2卷到第7卷,按地区分类,有大约8100个地名的统计,都确定了经纬度位置。

他认为地理学的内容,应是绘制地球上已知世界的图形,并描述诸如海湾、大城市、民族、河流等主要地理因素。

他将已知世界划分为82个地区,如爱尔兰、不列颠、波罗的海、卢西塔尼亚,直到斯里兰卡;区下面设亚区。

其描述顺序是:

先民族、后城市;城市中先沿海、后沿河。

托勒密的另一著作《地理学》,共有8卷,其中第8卷是最早写出的,似乎是一部地理著作的初稿,这一卷里他绘制了一部包括26幅(欧洲10幅,非洲4幅,亚洲12幅)地区图的地图集;每个地区下分省,在图上各绘出自然界线;并算出所谓“值得注意”的城市,这样的城市总计有358个;每个城市都标出最长日天数、经纬度位置等。

第7卷,描述有人居住世界的情况,可以认为带有区域地理的总论性质。

古希腊学者埃拉托色尼在两千多年前用“地理学”一词作为书名,写了一本关于已知世界和地球基本知识的著作。

该书清除了当时充斥在地理学思想中的神话和迷信,引进了自然地理的成分,尤其对数理地理给予很大的重视。

书中论述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以及当时已知世界的地理状况。

埃拉托色尼继承了亚里士多德的思想,把地球表面分为五带(热带、南北温带和南北寒带)。

他还把世界分为欧洲、亚洲和利比亚三个主要地区,并绘制了反映当时世界的地图。

由于埃拉托色尼第一个创造了“地理学”这一术语,而被后人称作“地理学之父”。

2.试述18世纪地理学野外考察时的需求及影响野外实察发展的学者。

(1)18世纪地理学野外实茬的需求:

地理学是直接观察现象。

当大比例尺的观察转置到小比例尺以叙述它们的分布时,需要两套能力:

一是良好的观察力,因为整个活动依靠记录繁多事象的能力;二是概化的能力,即以较小比例尺概化出实地比例尺的观察所得。

观察和概化不必由相同的人去做,否则地理学的概化将受限制。

当18世纪发展的自然新概念强调直接观察的价值后,地理学者必须亲自验证实际事物以选择最重要部分,加以通则化并制成可靠地图。

虽不可能搜集到足以绘制中小比例尺分布图所需要的全部资料,如果他们希望正确描述世界,就必须做野外实察工作。

①人类对自然的好奇,这会影响地理学的发展。

当大比例尺的观察转置到小比例尺时需要具备相中能力:

其一是良好的观察能力,记录事物的变化;其二是概括能力,即将小比例尺概化出大比例尺实地观察。

②行政结构发生变化时,需要地理学者为新的行政体搜索资料。

③18世纪发展的自然新概念强调直接观察的价值观,地理学者必须亲自验证实际事物以选择最重要的部分,加以通则化并制成地图。

(2)影响野外实察发展的学者

①卢梭。

他是位启蒙哲学家和优秀的植物学家,对自然素有兴趣,对自然科学的新发展也有相当知识。

他痛恨只为博学本身而发展的学识。

对他而言,只有在能回答真实问题的东西才有价值。

卢梭对当时的学校制度颇多批评,认为仅教孩子们语言知识,而不教他们面对真实世界,将使他们无法充分发展自我——这种方式的教育培养不出实在的人。

因为,教育制度的主要问题是建立真正的人格。

他的思想为瑞士教育改革学者裴斯泰洛齐所发扬。

②裴斯泰洛齐。

他并不喜欢当时地理学的传统教学法,因为传统教学法主要教语言,而非经验。

他很强调野外工作,在他的学校里,学童必须做户外观察,搜集植物、昆虫或岩石,并探究它们的名字。

通过卢梭和裴斯泰洛齐式的教学,从希罗多德到斯特拉波等最优秀的古希腊区域地理学者们曾使用的“比例尺论证法”有了新的发展。

3.试述洪堡和李特尔的地理学术形成背景、研究工作的方法以及对后辈地理学者的影响。

18世纪中期至19世纪中期

地理大发现后,地理学从资料积累到资料整理过渡,所以古典地理学时期特点:

不是简单描述地理事物而是分析地理事物,解释地理学区别古代的描述地理学

转折时期:

两位赫赫有名的人物:

洪堡和利特尔,洪堡的科学思想和科学实践为自然地理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以洪堡的科学活动和学术著作为主要标志。

洪堡:

1796-1859,被称为科学史上十大科学家之一,与达尔文,牛顿并列。

他知识渊博,是万能学者,他学习了物理,植物,矿物并千方百计的进行野外考察,具有细心观察的兴趣和能力。

他考察了西欧,南欧,他母亲逝世,将全部遗产用于考察南北美洲,采集了大量的植物标本,岩石标本。

回来后整理出版了《新大陆热带地区旅行记》30卷,并在一生的最后几年完成巨著《宇宙》5卷,是其一生的总结。

《宇宙》明确提出“自然界是统一的整体”自然地理学的重要目的是认识多种多样的统一,研究地球各种自然现象的一般规律和内在联系。

2)创造性的运用因果联系的法则,对各种自然现象的成因和分布规律做出理论性的概括。

如气候带的分布及其原因,洋流的成因,植物对气候的依存关系,至今对部门自然地理有指导意义。

尤其是他所创造的比较地理学不仅为部门自然地理学提供了方法论依据而且为综合自然地理形成奠定了基础。

如:

各大陆的东西与内陆地区的气候差异性对比分析,自然植被水平与垂直地带性分布规律,为地域分布规律理论奠定了基础。

洪堡是自然地理学的奠基人-他创立的自然地理学从地理学中独立分化出来。

重大贡献:

揭示了自然地理环境的综合性和区域性特点,运用了成因分析方法把自然地理学推向一个新的阶段。

李特尔(1779-1859)与洪堡德工作过程,经历不同,但对地理学的贡献相同,两人处于同一年代,又在同一年去世。

可以和洪堡相比,过去没有受到重视,反而大批李特尔的人文地理,李特尔与洪堡德出身不同,家境贫寒。

洪堡大部分时间用于考察,而李特尔从事教学,培养了一大批学生,很多著名的德国地理学家都是李特尔的弟子。

后来在柏林大学当教授,他是第一个地理学讲座教授,文章写的很晦涩,但他的讲座非常成功,他口齿伶俐,语言明确,善于在黑板上阐明他的思想,人们被他为雄辩,才华横溢的演讲家。

他把地球最为人类家乡的住所来研究,强调人地关系。

被推崇为人文地理学的创始人。

两位大师在同一时期逝世,詹姆斯在《》一书中把这一时期叫做地理学的转折点。

即:

近代地理学的开创时期,古典地理学的终结。

两位大师被看作是古典地理学的掘墓人,近代地理学的奠基人。

他们还运用地理大发现所带来的大量资料,按各自的方法考察,写书,讲学,汇合成综合性巨著,作为地理学者在全世界学术界,教育界的巨大影响和享有崇高地位,可以说得是史无前例的。

答案2:

(1)洪堡:

被称为科学史上十大科学家之一。

①地理学术形成背景及研究方式:

他知识渊博,是万能学者,他学习了物理、植物、矿物并千方百计的进行野外考察,具有细心观察的兴趣和能力。

他考察了西欧、南欧。

28岁时,母亲逝世,把得到的遗产全部用于考察南北美洲,采集了大量的植物标本、岩石标本。

回来后整理出版了《新大陆热带地区旅行记》30卷,并在一生的最后几年完成巨著《宇宙》5卷,是其一生的总结。

《宇宙》首先明确提出了“自然界是统一的整体”,自然地理学的重要目的是认识多种多样的统一,研究地球各种自然现象的一般规律和内在联系;其次创造性地运用因果联系的法则,对各种自然地理现象的成因和分布规律做出了理论性的概括。

如气候带的分布及其原因、洋流的成因、植物对气候的依存关系,至今对部门自然地理有指导意义。

尤其是他所创造的比较地理学不仅为部门自然地理学提供了方法论依据而且为综合自然地理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如:

各大陆的东西与内陆地区的气候差异性对比分析,自然植被水平与垂直地带性分布规律,为地域分异规律理论奠定了基础。

洪堡是自然地理学的奠基人——他创立的自然地理学从地理学中独立分化出来;他揭示了自然地理环境的“综合性”和“区域性”特点,运用了成因分析方法把自然地理学推向一个新的阶段。

②对后辈地理学发展的影响:

A.洪堡长期从事地理考察,他的足迹踏遍欧、亚、美三大洲,对南美的考察尤为详细。

在对自然和物质世界深刻认识的基础上,洪堡尽其后半生30个春秋完成了地理巨著《宇宙》一书。

这本凝聚了他一生的科学发现和学术成就的巨著奠定了自然地理学的理论基础,后辈地理学者关于地理学的研究均是建立在此基础之上。

B.洪堡创立的多种重要的自然地理研究方法,为后辈地理学研究者提供和参考。

主要包括气候要素的平均值法—利用气候要素的平均值来说明一地的气候特点;气温的高度换算法—把地面气温换算成海平面气温;等温线法—用等温线来表示气温的水平分布,并首次绘制了北半球的等温线图;剖面图法—利用地形剖面图研究山区的地理情况等。

C.洪堡发现的一系列自然地理规律,至今仍是地理学研究的理论基础。

根据因果关系原则和综合原则,揭示了自然地理环境的综合性和区域性的特点;对大陆的内部地区和沿海地区的气候作了详尽的对比,分析了大陆东西两岸地区气候的分布规律;通过分析气候条件与植物分布和地貌的关系,发现了植物的水平分布和垂直分布规律,为自然地带性学说奠定了基础。

D.洪堡明确指出了自然地理学研究客体的综合特征。

(2)李特尔。

李特尔与洪堡的工作过程、经历不同,但对地理学的贡献相同,两个人处于同一个年代,又在同一年去世。

可以与洪堡相比,过去没有受到重视,反而大批。

①背景与研究方式:

李特尔与洪堡出身不同,家境贫寒。

洪堡大部分时间用于考察,而李特尔从事教学,培养了一大批学生,很多著名的德国地理学家都是李特尔的弟子。

后来在柏林大学当教授,他是第一个地理学讲座讲授,他的文章写的很晦涩,但他的讲座却非常成功,他口齿伶俐,语言明确,善于在黑板上阐明他的思想,人们称他为雄辩、才华横溢的演讲家。

他把地球作为人类家乡的住所来研究,强调人地关系。

被推崇为人文地理学的创始人。

②对后世影响:

两位大师在同一时期逝世,詹姆斯在《地理学思想史》一书中把这一时期叫地理学的转折点。

即:

近代地理学的开创时期,古典地理学的终结。

两位大师被看作是古典地理学的掘墓人,近代地研究,强调变化中的“人和自然的统一”;

李特尔对科学的积极贡献在于:

A.他把自然现象和人类活动结合起来为地理学是研究人类住宅的地球表面;

B.他把地球表面作为人类活动的舞台,认理学的奠基人。

他们还运用地理大发现所带来的大量新资料,按各自的方法考察、写书、讲学,汇合成综合性巨著,作为地理学者在全世界学术界、教育界的巨大影响和享有崇高的地位,可以说是史无前例的。

C.他把古代的地志学发展成为人文地理学。

4.什么是新地理学?

试述其起源与主要领域的发展状况。

答:

新地理学是一门研究距离和社会互动的学科。

20世纪50年代,位于西雅图的华盛顿大学地理系已有了富于创造力的教授,其系主任设法招募美国甚至整个英语世界国家里的一些最优秀研究生。

新地理学就是在那里开始发展。

任教于这个系的厄尔曼专精于流量地理学,对于运输和迁移有强烈的兴趣,并且相信从20世纪初以来,地理学发展的弱点是因为大多数的地理学者将焦点关注在人与环境或景观方面的研究,而忽略影响人类分布的两大关系质疑。

厄尔曼要求其学生研究社会和经济的互动,并在同一年创立了“区域科学协会”。

地理学者们发现在他们自己的学科中仍然缺乏像区位理论这样的基础。

多亏杜能或韦伯使得地理学者们了解农业活动的分布和制造业的区位。

中心地理论则为第三产业或服务活动的区位提供了一个类似的导引。

到了20世纪50年代末期,第一阶段的科学革命结束了,新的发展是建立在空间经济学上。

在其他地方有一些地理学者试着给予地理学更稳固的基础。

瑞典的哈咯斯特朗为人文地理学寻找非传统的研究途径。

他对创(或革)新分析的中心假设很简单,他认为任一创新的扩散都有两个阶段。

很快,他的研究被认为是新地理学的典型范例。

20世纪60年代初期,新地理学的原创性取向也在法国发展。

基本上强调理论的建立,依赖传统的区位理论以及现代的宏观经济学,其目标是想在区域组织方面达成新的理解。

含义:

是指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以欧美地理学家为代表的,在逻辑实证主义推动下,包括流量地理学、区域地理和计量地理在内的地理学发展新浪潮。

起源:

美国西雅图华盛顿大学的地理系,代表人厄尔曼。

主要领域:

流量地理学:

以厄尔曼、维达尔为代表,对运输和迁移进行了大量研究;P162D1区域地理学:

以艾萨德、克里斯泰勒为代表的区域科学和中心地理论为代表,包括廖什的市场区位伦在内的区位理论有了长足发展;D2计量地理学:

包括贝里、伯顿在内,以谢费尔为代表对计量地理学促进作用较大。

P163

5.试述针对环境问题的地理学发展状况。

在20世纪60年代和20世纪70年代的早期,人文或自然地理学者们因为注重学术关注,而对环境问题的兴趣转淡。

在好长一段时间里,自然地理学者们再努力朝向环境综合研究时,受限于生态学中缺乏综合性的主题。

(1)自然地理学的演进:

20世纪50年代自然地理学界有了一个新发展方向——气候地形学。

自然地理逐渐成为自然科学的一部分。

例如,地形学具有对物质抗力、工程学、风化、侵蚀和沉积过程、年轮纪年学、冰河年表、同位素定年、地层化学的知识和分析技术。

水文学也有类似路线发展。

直到20世纪60年代初,动力气象学和气候学仍依赖地面或空中的观察。

有一些自然地理学的领域仍处在自然科学或地球科学系里比在地理系中更为实用,如土壤学和植物地理学。

到了20世纪80年代末期,气候学、地形学及大地水文学的发展状况也具有相同的趋势。

(2)生态学的面向:

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生态学仍然是一门结构薄弱的学科。

在20世纪年代虽详细地说明一些基础概念,但是缺乏统一的研究取向。

20世纪60年代初,生态学再度受到舆论的关注。

如卡森的《寂静的春天》。

对于新地理学而言,生态问题不在课题之内。

自然地理学者们原可利用奥德姆的书重新界定自然地理学的范围,并对环境研究采取全球性面向。

但受专业的局限,并未认同生态学的观点。

(3)苏联地理学者对环境的研究:

苏联的情况不同。

苏联地理学者们为地形的分析发展出系统性的方法,并且在土壤学、植物学、水文学等方面的探讨也很深入。

由于冷战僵局,他们在20世纪50年代被要求研究核子武器对地球气候的影响,因而提出核子冬天的概念。

从20世纪50年代末期开始,这项因核子试爆以及万一核战发生造成地球环境毁灭性破坏坏的概念,被广泛地被苏联和平主义者宣传。

苏联地理学者们警觉到从地方到全球,在环境不平衡及危机下问题之严重。

苏联实施计划体系,导致地理学者们展开生态运动,批判将严重污染的工厂设置于贝加尔湖岸边的政策。

(4)人文地理学及移返环境学与生态学:

自20世纪70年代末期开始,地理学者们的态度出现了改变。

新地理学者们发现生态学不能在被排斥在外,因为人与人的互动虽重要,但人们必须进食、利用原料、利用能源来移动等。

为建立内涵更具一致性的人文地理学,学者们必须重新构建自然地理学。

“大自然地理学”的建构,以能量为基础的生态学范式是其核心,它提供地理学者以工具来分析人类社群及其环境的垂直关系。

生态学的能量循环观念对废弃物的分析很重要人类必须处理自己的排泄物,只要它是由有机物所组成,量又不太大,就易于在当地生态系统中再循环。

社会的时间尺度比起自然地理学者传统上使用的时间尺度要短。

人们必须保证食物、工具和能源的稳定生产。

“大自然地理学”必须强调每日和季节的循环规律,探索他们不规律的结果,并且估测他们产生的风险。

(5)全球性环境问题与环境变迁:

生态学在最近的20年里有许多变化。

自19世纪末发展的化学要素之循环分析,在最近的30年间,成为了解全球变迁的核心。

其主要概念在于人类活动所引发的改变,足以转换全球环境;化学要素循环的分析,将人类活动对全球影响的研究提供了新的面向。

工业革命依赖浓缩式能源的利用,在过去的两个世纪里主要来自化石燃料。

热带地区因人口成长的压力,南美洲、非洲与东南亚森林快速被砍伐,林地的清除主要是借火焚。

因此工业化与森林开垦,释放于大气里的二氧化碳急剧地增加。

有些工业气体被认为导致了大气层中臭氧层的缺口,此现象在20世纪70年代末期于南极被发现,现在则以不规则、有时却剧烈地扩大着。

(6)遥感探测、地理信息系统与全球变迁:

全球变迁很难评估。

没有遥测就不可能搜集到森林开垦、灌木林火宅、火山气体放射或大气层转变的资料。

改变在影响着整个地球,但它们的冲击却因地形和天气的情况而有所不同。

在脆弱的地区,只要雨量或气温有少许改变,就可能在当地引发巨大转变,在这些地区里,特别需要地理学者们贡献心力于环境问题的研究。

若没有地理信息系统,监控世界许多地方的改变是不可能的。

它们建立了在广泛地区比较季节性和年代变化的信息

6.以具体案例说明人类调试的思想。

人类调适思想–人类能够通过调节自身的实践和行为减轻环境灾害,其中对人类调适尤其有效的思想就是水量平衡气候学思想。

地球在被人类改变的过程中受到了伤害,但也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改善。

(1)人类调适的概念:

居住安排的过程;人类占领或生活在一个区域并导致原始地形改变的过程。

以洪水灾害为例。

(2)以洪水为例,对洪水的八种调适方法:

加高平地;通过土地整理减轻洪水危害;构筑堤坝;提供预警和疏散;改变建筑和交通;改变土地利用方式;分发救灾物资;推行保险。

①实际应用:

扩建有效的调适系列;融合行为上和技术上的解决方法;提升灾害脆弱性的阈值;减少能源或水资源的需求;减少废弃和污染物。

②研究范畴:

易受自然灾害影响的区域的居住程度;地区已有的调适范围;地区的居民和使用者对灾害的理解;对公共政策选择的过程;公共政策的影响力。

③跨学科的发展:

A.系统理论的产生:

人类调适是一种负反馈作用,用来减少极端自然现象的不良后果;多重调适是反馈源。

观点:

近期一些有效的调适事实上可能增加远期的脆弱性,例如堤坝的作用:

堤坝最终都会被淹没,加剧灾害的强度。

人类调适的三个一般性假说:

减轻假说、突变假说、灾变假说。

系统论演变成非线性动力学、灾变理论、意外、混沌等理论。

B.决策学:

人们或机构如何做决策,怎样做决策;例如:

风险和可能性、不定性中决策、有限合理性、知识完备和效用最大化行为、地理学家在风险评价和分析中发生作用。

④对范畴的批评:

第一种批评:

把洪水和其他极端的地理事件作为分析的起点,过于狭隘或过于决定化,或两者都存在;第二种批评:

过于重视选择与决策而做出的响应。

(3)调适模型的两个发展方向:

①变得更为精确的因果模型。

事件链、结果和调适相联系、具体化;日常生活和极端事件相联系,宏观结构和微观决策联系。

不同脆弱性的考虑和受到抑制的调适占有权成分析中的标准问题。

②调适以适应人类引发的环境问题:

《人类行动改变了地球》、特纳:

1990年;三组大尺度、长时期的威胁:

第一组、气候变暖(核扩散、臭氧层损耗、温室气体);第二组、生态系统破坏(生物区的大范围破坏如森林砍伐、荒漠化、生物灭绝);第三组、环境污染(酸雨、土壤重金属、地下水污染)。

为此产生了一组对抗,即预防主义者与适应主义者的对抗。

预防主义者的观点;适应主义者的观点;采用适应主义的可能性;适应的社会成本、适应本身的次生作用和调适失败的损失研究极少;地理学家的中间立场:

仔细监控变化的速率,要求速率变慢从而为调适提供时间,坚信人类适应。

(4)对不同调适的研究:

用国家或区域作为分析单元的全球观点;基于贫困和环境的实例研究的地方观点。

①未来食物变化对食品安全的影响:

假定中等水平的调适和大气中CO2的增加有利于植物的生长,平均起来,气候变化对全球农业生产力只有很小的影响。

第一组研究:

农业政策模型;第二组研究:

用三种不同的一般环流模型模拟在大气中CO2含量。

②贫困与环境退化研究:

灾害的成果:

人类调适的能力和他们对调适的占有,反映了现存的贫富、权利、人种、性别偏好和歧视之间的划分。

穷人就没有调适。

贫困与环境退化之间的关系。

(5)我们应该持的态度:

与自然共存①人类调适的概念给予与自然共存的信心;②麦吉本断言这种共存是不可能的;③劳夫罗科认为这种共存是多余的;④人类调适是以人类为中心的概念,而人类福利就是其度量

7.论述城市群思想及其应用。

含义:

城市群是城市发展到成熟阶段的最高空间组织形式,是在地域上集中分布的若干城市和特大城市集聚而成的庞大的、多核心、多层次城市集团,是大都市区的联合体。

城市群具有四个特点:

1是具有多中心、星云状的城市空间组织形式,主要变现在有的城市失去了原来中心城市的地位、农村与城市土地用途相融合、城市生活乡村化(乡村生活城市化)2是城市生活规模和尺度的扩展,表现在城市生活基础交易密度的增加;

3是作为经济中心具有将全国腹地与外部世界联系的重要作用;4是城市雇佣格局的一种重要转变——第四产业的兴起。

(2)思想内容:

城市群在经济上紧密联系,在功能上具有分工合作,在交通上联合一体,并通过城市规划、基础设施和社会设施建设共同构成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社会生活空间网络。

几个城市群或单个大的城市群可进一步构成国家层面的经济圈,对国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