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阳市十三五金融业发展规划doc.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187176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2.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东阳市十三五金融业发展规划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东阳市十三五金融业发展规划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东阳市十三五金融业发展规划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东阳市十三五金融业发展规划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东阳市十三五金融业发展规划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东阳市十三五金融业发展规划doc.docx

《东阳市十三五金融业发展规划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阳市十三五金融业发展规划doc.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东阳市十三五金融业发展规划doc.docx

东阳市十三五金融业发展规划doc

 

东阳市“十三五”金融业

发展规划

 

东阳市人民政府

二○一六年九月

 

前言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

强化金融支撑作用,做强做大金融产业,既是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经济安全的重要保障,也是我市培育新经济增长点、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

为了扎实推进东阳市“十三五”金融业发展的战略任务,明确金融业在“十三五”期间的总体思路、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提升金融服务能力,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打造东阳金融特色优势,促进金融业与经济社会互动发展,特编制《东阳市“十三五”金融业发展规划》。

本规划根据《浙江省金融产业发展规划》(浙政办发〔2015〕69号)、《金华市“十三五”金融业发展规划》和《东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的要求编制,同时与《东阳市域总体规划(2006—2020)》、《东阳市创建浙江省金融创新示范市试点工作规划(2014-2016年)》等相关规划衔接。

规划期限为2016年—2020年。

一、发展基础与发展环境

(一)现实基础

“十二五”期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金融监管部门和金融机构的共同努力下,我市金融业取得了长足发展。

尤其在我市被确定为第二批省金融创新示范市以来,由于规划先行、措施得力、考核到位,金融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机构规模稳步增长,经营网络日趋健全,金融改革创新稳步推进,直接融资渠道不断拓宽,金融保障能力显著提升。

1.金融总量快速增长,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十二五”期间,我市金融业规模持续快速增长,金融业对经济的贡献度逐年提高,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截至2015年底,全市金融业实现增加值40.83亿元,较2010年底增长80%,分别占全市生产总值和服务业增加值的8.79%和18.23%,分别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67个百分点和4个百分点。

2015年金融业全年税收总额为4.86亿元,相较于2010年增长了3.78倍。

全市共有13家金融机构进入纳税百强(纳税超千万元企业),其中有农商行、农行、金华银行、工行、建行5家银行机构,浙商证券、中信证券2家证券分支机构,中国人寿1家保险分支机构,金牛、国丰、凤凰通宝、汇峰文创、同盈5家小额贷款公司。

2015年末,全市各银行的本外币存款余额达899.63亿元,贷款余额达701.93亿元,存贷款余额比2010年末的448.86亿元和304.20亿元分别增长100%和131%。

特别是在近年来金华市整体贷款出现负增长的严峻形势下,东阳的贷款在2015年仍保持了6%的增速。

资本市场发展迅速,上市公司数量从2010年底的3家发展到2015年底的6家,上市公司市值达1048亿元,募集资金累计149.91亿元。

2015年全市证券、期货交易额分别达到8238.73亿元和1361.54亿元。

保险业务规模持续增长,2015年实现保费收入19.49亿元,比2010年增长了77.2%,其中人寿保险业务居全省县市前列。

截至2015年底,保险深度为4.19%,保险密度为2346.21元。

2.金融体系日益完善,各类金融机构组织协调发展

“十二五”期间,我市加大引进金融机构力度,银行与证券公司的分支机构数量明显增加,新型金融机构(组织)不断涌现。

农信联社成功改制为农商银行,富民村镇银行顺利开业,使我市的法人银行机构得到了较快发展;小贷公司数量从2010年底的2家增至7家,注册资本和贷款余额均大幅增长,民间融资服务中心等新型金融组织相继成立,进一步丰富了金融机构体系。

截至2015年年底,我市共有法人银行机构2家,政策性银行分支机构1家,商业银行分支机构15家;证券公司分支机构6家,期货公司分支机构1家;保险公司分支机构31家;融资性担保公司2家;典当行8家;小额贷款公司7家,民间融资服务中心1家。

3.资本市场要素完善,金融体系结构不断优化

“十二五”期间,我市积极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债券融资特别是银行间债券市场业务金华地区领先,在全省名列前茅。

企业上市工作有了重大突破,新三板和区域资本市场挂牌工作卓有成效,股改等基础性工作扎实推进,支撑我市企业融资和产业发展的多层次资本市场日渐成熟,资本市场各要素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2015年,我市全年直接融资规模达158.97亿元,其中股市融资40.57亿元,银行间市场融资118.4亿元,直接融资比例逐年提高。

“十二五”期间,我市新增上市公司3家,总数达到6家,位浙江省各县市区(除宁波外)并列第15位。

按2015年底6家上市公司市值1048亿元计算,我市的证券化比率为225%。

“十二五”期间,我市新增新三板挂牌企业6家,区域资本市场挂牌30家,并有18家企业确定了新三板挂牌意向。

截至2016年上半年,我市在新三板共有挂牌企业11家,位浙江省各县市区(除宁波外)第14位。

据统计,2015年上市挂牌培育企业税收超21亿元,占全市税收25%以上。

同时,我市积极推动股份制改造等基础性工作,2015年底全市已有股份制企业47家。

债券融资工作是我市资本市场发展的一大亮点,横店集团、广厦集团、花园集团等知名龙头企业,依托银行间债券市场积极开展债券融资,2015年全市累计发行银行间市场融资118.4亿元,发行量占金华全市的45.6%,居金华各县市之首,其中短期融资券75.4亿元,非公开定向债务13亿元,中期票据30亿元。

4.金融创新积极活跃、金融生态环境总体稳定

“十二五”期间,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金融改革和发展工作取得丰硕成果,我市金融创新积极活跃,小微企业服务深化、金融产品创新亮点纷呈、相关政策举措积极出台,有力地引领和扶持全市金融业实现高效、快速、健康发展。

在深化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方面,我市进一步深化“六项机制”建设,完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考核激励机制,稳步推进社区银行、小微支行建设,引进设立专门服务小微企业的东阳富民村镇银行和浙江民泰商业银行东阳支行。

深化中小商业银行同业合作,全面推行“柜面通”业务。

持续推进合作贷款、年审制贷款等模式的还款方式和担保方式创新,严格规范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收费行为。

截至2015年底,“同筑梦想·共享阳光”担保基金扩容至5000万元,2015年全年发放担保基金担保贷款171户,贷款余额3.44亿元。

在金融产品与服务创新方面,我市积极引导金融机构立足地方实际进行产品创新,如中行东阳支行的“影视通宝”是全国首个专门针对影视企业开发的产品,在2011年获得了中国银行总行创新奖,2015年底中国银行在横店设立了投资银行及影视文化产业专业支行,为横店国家级影视产业实验区建设提供优质的金融服务。

中国银行的“木艺通宝”入选全国十大优秀文化金融合作创新成果。

我市各家金融机构纷纷推出特色金融产品,如工行的“网贷通”、“小额易捷通”;农行的“简式贷”、“小企业自助循环贷款”;中行的“税务通宝”;建行的“影视贷”;农商行的“项目承包人贷款”、“浙商回归企业‘回乡情’创业贷款”等创新品种。

“十二五”期间,我市连续推出《关于进一步推进企业上市工作的若干意见》、《关于优化金融服务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促进小额贷款公司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东阳市民间融资服务中心管理办法(试行)》、《东阳市民间资本管理公司管理办法(试行)》、《东阳市资本市场工作考核暂行办法》等多项政策意见,同时在扶持产业发展的政策意见中,对新设立和引进金融机构、扶持企业上市等项目给予相应的支持,为金融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撑。

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国内外环境的变化,我市经济承受一定的下行压力,但市委市政府一直致力于改善金融运行环境,采取有力措施化解“两链”风险、帮扶困难企业和清理僵尸企业,金融生态环境总体保持稳定,金融风险可控,在金华地区属于较为稳健的区域。

(二)存在短板

“十二五”期间,我市金融业的发展取得了一系列突出成绩,但近年来,利率市场化对金融机构带来的挑战、企业融资难、民间借贷危机等问题仍然存在,我市的金融发展对实体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促进作用尚待进一步发掘,具体表现为:

1.金融业对实体经济支撑作用有待进一步强化

面对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和经济新常态,我市金融业暴露出一些问题,如工业贷款占全部贷款比重仅为41%,与全省接近一半的平均水平相比比重偏低,显示金融对实体经济支持不够;金融业以传统信贷业务为主,存在同质化竞争,与产业升级、供应链整合、并购重组、海外投资、环保节能等新重点领域相关的金融产品稍显不足,以支持创新创业为目标的产业基金、天使投资等新金融组织发育还不够充分,人才相对缺乏。

在资本市场发展方面,上市公司数量与我市经济实力不相匹配,挂牌公司以影视企业为主,而影视行业受政策影响较大导致相关企业后续上市挂牌工作存在不确定性,而我市木雕红木家具等特色产业尚无一家上市公司,对产业带动作用不够;上市后备资源数量优势已不明显,已上市公司的公司债发行数量相对滞后,这些都与打造“多元化融资创新示范区”的目标不相匹配。

2.地方金融多元化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

我市民间资本充裕,民间金融活动向来活跃,作为传统金融的补充为全市经济发展增添了活力。

但近年来随着经济下行压力增加,由于民间金融不够规范所引发的负面效应不断显现。

虽然我市已发展了小贷公司、民间融资服务中心等一批新型金融组织,在引导民间资本规范发展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由于县域层面金融创新难度较大、中央与地方的金融监管机制尚未理顺、民间金融的信息不对称、金融专业人员缺乏等因素的限制,目前我市地方金融多元化工作推进还存在困难。

3.区域金融的潜在风险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未来“十三五”时期,我市产业将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期,经济下行压力会有较长时间的持续,我市的部分企业经营风险短期内有扩大趋势,实体经济的压力也会传导至金融领域,因此潜在的区域金融风险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近期我市因资金链、担保链断裂而导致的风险企业陆续增多,金融机构不良出现双升,部分小贷公司风险暴露,部分资金出现“脱实向虚”的不良倾向,金融潜在风险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同时,由于金融潜在风险加剧造成银行“难贷款”、企业“贷款难”。

(三)发展背景

1.顺应金融业发展的“三化”趋势

当前我国经济运行正处于向“新常态”的过渡期,从以往重视需求向“供给侧改革”转变,相应的金融改革开放和金融创新发展的步伐将大大加快。

“金融业三化”(利率市场化、人民币国际化、资产证券化)、地方金融管理体制改革以及金融业向民资开放等将成为我国金融业发展的重要政策取向。

我市金融业应积极应对,加大创新力度,加快转型步伐。

如银行业面临金融脱媒和“两链风险”的挑战,应主动改变传统信贷模式,贴近企业,深耕产业,结合我市产业特点采用混业经营的思路更多地开展供应链金融,进一步开拓中间业务和资产管理业务。

资本市场发展方面,则应以提升直接融资比率为根本任务,大力发展股权和债权融资,积极探索各类资产证券化业务。

2.对接省市金融产业规划要求

“十三五”时期将是我省建设“金融强省”的关键时期,《浙江省金融产业发展规划》提出要发展主力持牌金融、地方总部金融、互联网金融、草根金融四大金融产业,打造直接融资、产业基金、私募金融、金融控股四大金融平台,发展普惠金融和绿色金融,为我省金融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金华市“十三五”金融业发展规划》则提出全力打造“大交通”、“大市场”、“大产业”、“大平台”、“大金融”等五大金融体系的具体要求。

我市应按照省市统一部署做大做强金融产业,强化金融产业对地方的贡献,大力发展产业基金等重要平台,做大做强地方法人机构,在保障“十三五”基础设施、产业升级、社会民生等重大项目的同时,实现以金融服务促进经济绿色、均衡发展的目标。

3.支撑东阳的“强市名城”战略

未来几年,将是我市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加快推进期,亟需实现产业升级转型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为此,我市一方面要紧紧围绕创建金融创新示范市的建设目标,将金融业作为三大新兴产业之一加快发展,同时结合我市产业特点进行产品和服务创新,建立起与产业转型升级、融资渠道拓展、民间资本规范相配套的金融服务与创新体系,充分发挥金融对产业升级的支撑作用。

另一方面,要按照2020年省委提出的率先建成高水平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全力发展新金融、普惠金融和绿色金融,全面提升金融服务的覆盖范围和消费体验。

二、总体思路和发展目标

(一)总体思路

我市“十三五”金融业发展的总体思路是:

坚决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浙江“八八战略”、“两富”“两美”和建设高水平小康社会的总体要求,以及金华市提出的“走在前列,共建金华”战略目标,全力打造“影视旅游名城、经济文化强市、生态宜居东阳”,以集聚金融资源要素、积极推进多元化融资、创新产业金融支持、发展新型金融组织、全面推进普惠金融、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六大重点任务为抓手,突出亮点、树立品牌,发展具有东阳优势的金融产业,完善具有东阳特色的金融监管体系,打造“多元化融资创新示范区”和“金融生态优化试验区”,全力建设浙江省“特色金融强市”。

(二)发展目标

围绕把我市建设成为全省领先的特色金融强市这一总体目标,坚持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和金融产业自身发展两个方向,在金融业总量规模、金融对地方贡献和金融产业发展三个方面全面提升,力争金融业总体发展水平处于金华乃至全省的领先地位。

具体指标为:

1.金融业总量规模。

“十三五”期间,全市金融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逐年增加,到2020年争取达到10%,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争取达到20%。

2.地方贡献和重点项目保障。

到2020年,金融业税收争取达到8亿元。

“十三五”期间,基础设施建设及各类重大项目保障资金力争达到300亿元。

3.金融产业发展。

银行业:

至2020年,银行业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力争达到1200亿元,各项贷款余额力争达到1000亿元。

“十三五”期间力争处置不良资产150亿元以上,将银行不良贷款率控制在2%以下。

证券与资本市场:

到2020年,力争股份制企业达到100家,上市挂牌企业达到100家。

“十三五”期间,直接融资比率稳步提升,到2020年达到40%以上,证券化率达到280%以上;通过IPO和上市公司新增股权融资35亿元;“十三五”期间累计新发债500亿元以上;产业引导基金规模力争扩大至10亿元,引导和撬动各类产业基金投入我市产业升级和重大项目建设规模争取达到100亿元以上。

保险业:

到2020年,保费收入力争超过40亿元,保险深度和保险密度分别达到5.5%和4500元,位居全省平均水平以上。

三、工作重点

(一)集聚金融资源要素,优化金融配置结构

以“增加总量、优化结构”为目标,以强化考核为手段,实现金融要素集聚和结构优化,努力打造与东阳经济总量和金融发展水平相适应的、高端化、特色化的金融集聚区。

一是提升金融要素总量。

进一步提升银行信贷总量供给,鼓励银行机构向上级行争取信贷资金、授信管理、审批权限等政策支持,加大信贷有效投入,力争期末银行业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达到1200亿元,各项贷款余额达到1000亿元,为我市的实体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提供充分的资金保障。

整合提升政府融资平台,制定投融资工作实施方案、资金管理办法,强化重大战略和重点领域的资金保障,“十三五”期间,基础设施建设及各类重大项目保障资金力争达到300亿元。

积极为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PPP)提供融资支持。

推动银行业金融机构和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发行小微企业专项金融债、“三农”专项债券、二级资本债、混合资本债和同业存单,多渠道开展中小企业供应链票据、小额贷款公司证券化等新型融资业务,努力增加可用的信贷资金规模。

大力推进债务融资工具发展和创新,支持企业通过公司债、企业债、中期票据、永续债、战略新兴债等工具融资,积极开展信托理财、资金池等投行对接业务,争取更多的域外资金落地东阳,进一步拓宽我市企业的资金来源渠道。

大力推进个人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工作,进一步简化手续和审核流程,有效推进电商跨境人民币业务开展。

二是加快银行业服务转型。

加快适应从“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角色转变,真正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倾听客户需求、优化业务流程、推动产品创新。

加快多元化布局,发挥多牌照优势,从传统的信贷资金提供方向资源整合方转变。

加大综合化经营步伐,发挥好金融市场、资产管理、现金管理、投资银行、交易银行、资产托管等功能优势,利用好租赁、保险、基金、证券、信托、投资等平台满足客户全方位的金融服务需求。

根据互联网时代的客户需求,以互通互联、信息共享、跨界合作、数据驱动为目标,进一步提升大数据应用能力、逐步实现网络化运营,有针对性地制定业务规划、营销策略、产品策略,从而提升客户分类营销、分层管理的能力,提升处理效率、服务能力和风控能力。

三是积极发展绿色金融。

构建具有东阳特色的绿色金融体系,将绿色金融建设内容纳入金融机构考核体系,引导信贷资源逐步从高污染、高耗能、低效益的行业退出,更多地投向我市的先进制造业、战略新兴产业、信息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等。

设立绿色信贷专门机构,建立绿色信贷指标体系,以排污权抵押贷款、林权抵押贷款等绿色金融产品创新为突破口,推动用能权、用水权、排污权、碳排放权投融机制形成,引导民间资本进入环保、节能、清洁能源和清洁交通等绿色产业。

建立全市绿色企业上市挂牌发债的项目库,推动绿色企业进行绿色IPO,探索发行绿色债券,同时积极推进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试点。

探索政府对绿色贷款贴息,支持金融机构发行绿色金融债,发行中小企业绿色集合债,推进绿色贷款证券化等途径,改善绿色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二)积极推进多元化融资,打造直接融资平台

以我市规上企业为重点工作对象,以企业IPO为重点,以新三板挂牌为突破口,以在股交中心挂牌为补充推进股权融资,同时大力推进债券融资,积极探索资产证券化,打造“多元化融资创新示范区”,全力对接资本市场,提高直接融资比例和证券化水平。

一是实施资本市场“双百”工程。

力争实现“十三五”期末我市股份制企业达到100家、上市挂牌企业达到100家的目标,全力打造资本市场的“东阳板块”,保持金华领先,争取全省前列,力争成为上市挂牌企业最密集的县市之一。

着力建设多层次资本市场数据库,做大股改企业基数,丰富上市后备资源,重点推动本土金融机构和木雕红木家具、建筑等支柱特色产业的龙头企业上市挂牌。

同时通过努力营造上市氛围、力争与交易所开展战略合作、邀请监管部门到我市指导工作等方式,抢占上市工作先机。

二是实施债券融资百亿工程。

充分发挥我市债券融资省内领先的先发优势,依托银行间债券市场和交易所市场,强化横店集团等特大型龙头企业和上市公司的融资能力,加快债券产品创新,发展股债结合品种,以公司债、企业债、短期融资、超短融、中期票据、非公开定向债务为主要工具,研究发展高风险高收益企业债、项目收益债、永续债、专项企业债、资产支持证券等。

引导拟发债企业提前规划发债计划,帮助其建立与商业银行投行部、券商、会计师事务所、交易商协会等专业机构的对接机制;政府通过聘请相关专业人才为顾问,帮助企业开展统筹规划、服务前置、宣传引导等相应工作。

三是推进企业兼并重组。

积极引导已上市公司通过配股、增发等资本运作手段,促进上市公司业务扩张和质量提升,带动整个区域的产业发展和经济转型。

鼓励上市挂牌企业围绕提高产业集中度、延伸产业链,加快开展多样化兼并重组,积极参与和带动本地产业融合和转型升级,培育一批行业龙头企业。

推动重点帮扶与清理僵尸企业相结合,鼓励通过并购重组我市“两链”风险困难企业实现资源要素优化配置。

四是深化资产证券化试点工作。

积极对接浙江股权交易中心等省内外交易场所,以省内率先开展资产证券化业务的银行和券商为依托,稳步推进信贷资产证券化,多方位探索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国有资产证券化、基础设施融资证券化等新型融资业务,丰富资金来源渠道。

(三)创新产业金融支持,打造产业基金平台

以构筑与现代产业体系相配套的新型产业金融服务体系为目标,以“产业链整合”为重点,强化相应的金融配套服务,促进我市产业转型升级。

同时打造产业基金等新型金融平台,并结合我市的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利用特色金融服务来扶持特色产业发展。

一是创新对企业的金融服务。

强化对产业链中配套企业的金融支持,大力发展基于供应链的保理、票据融资业务,规范商业银行开展并购贷款等融资产品创新。

积极发展总部金融、创新集成融资、探索并购金融、鼓励国际投资,使金融支持从单一信贷融资拓展为直投、信托、租赁、保险等集成融资,支持东阳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型产业发展。

创新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融资授信方式,推广授信总额联合管理机制,建立企业开放式担保基金,增加企业转贷周转资金,扩大“年审制”贷款范围,破解“企业互保链风险”。

创新运用第三方增信、第三方保证、组合担保、企业信用联盟、企业管理层团队保证、经营者家族保证等方式,完善小微企业融资担保服务。

着力解决广大轻资产小微企业抵押融资担保难问题,进一步加大存货、仓单、应收账款以及商位使用权、收费权、商标权、排污权和专利权质押等贷款业务的拓展力度。

二是加快发展科技金融。

深化科技金融改革,积极落实专利权质押贷款业务的推广应用,探索成立科技支行或科技金融服务部门。

完善科技创新投融资机制,探索“投贷联动”对我市高科技企业进行金融支持。

设立科技创新引导基金,建立从实验研究、中试到生产全过程的科技创新融资模式。

三是打造东阳产业基金平台,引导科技型企业和新兴产业发展。

出台《东阳市政府产业基金管理办法》,设立初期规模为3亿元的东阳市政府产业基金,“十三五”期间争取扩容至10亿元,采用“政府+专业机构”合作的发展模式,聘请知名基金公司、专业机构作为基金普通合伙人(GP)进行项目选择、运作经营,重点投向符合东阳产业发展方向、带动性强、税源大的项目。

充分发挥引导基金在我市扶优扶强、淘汰落后产能、走生态发展之路方面的积极作用,设立建筑产业发展基金和木雕红木产业发展基金等各类子基金,支持通用航空、健康、环保、旅游、金融、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

同时充分发挥政府产业基金的杠杆效应,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投资,引导和撬动民间资本支持东阳产业升级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规模达到100亿元以上。

四是强化对特色小镇和特色产业的金融服务。

对接木雕小镇建设,强化对特色主导产业的金融服务。

对于影视业,探索创建文创基金为主体的金融小镇,组建浙江横店影视产权交易中心,构建以物权、债券、股权等为交易对象的专业化市场平台,提升特色产业中资产的金融属性和流动性。

设立影视文化产业发展基金,积极推动影视企业上市挂牌,探索设立影视文化商业银行,在组织创新的基础上大力发展专门支持影视产业发展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打造文化产业全域产业链。

对于木雕红木家具业,要围绕木雕小镇的建设,创新以工艺大师为核心的金融服务,同时充分对接金华市的专业市场专项金融支持计划,对东阳木雕市场等重点专业市场进行贷款贴息、实施优惠贷款政策,并力争木雕城通过借壳等手段上市。

对于建筑业,积极推动龙头企业对接“一带一路”重大项目,组织银团贷款为此提供强有力的融资支持,力争龙头企业以“营改增”为契机谋求上市挂牌发展。

(四)发展地方法人机构,培育新型金融组织

以东阳农商银行为龙头发展法人机构,积极推动各类新型金融组织设立和健康发展。

以推进“民间融资管理试点市”为契机,重点完善民营金融创新转化机制,大力发展财富管理业务,有效促进民间资本转化。

一是加强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建设。

充分发挥东阳农商银行本土优势,坚持“做小做散”理念,以投行业务和电子化建设为新增长点,力争在“十三五”期间实现全牌照经营,以本土东阳人、在外东阳人和新东阳人为服务对象,积极创新产品开拓业务,打响“东阳人自己的银行”品牌。

支持富民村镇银行等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发展,努力在本土化过程中创设品牌,提高知名度,并结合自身特点稳健发展。

结合我市特色优势,积极争取民营银行试点,力争在影视文化领域创建一家民营银行,为企业提供特色化和差异化的金融服务。

二是加快金融集聚区建设。

以金融街和金融小镇为空间载体加快金融集聚区建设,加大金融招商力度,吸引有代表性的金融机构、新型金融组织及与金融产业发展配套的金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