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茶具鉴赏四.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185709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30.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历代茶具鉴赏四.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中国历代茶具鉴赏四.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中国历代茶具鉴赏四.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中国历代茶具鉴赏四.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中国历代茶具鉴赏四.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历代茶具鉴赏四.docx

《中国历代茶具鉴赏四.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历代茶具鉴赏四.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历代茶具鉴赏四.docx

中国历代茶具鉴赏四

中国历代茶具鉴赏(四)

辽白釉盘口瓜棱执壶  这件执壶,出土于河北宣化辽代张恭诱墓。

张氏葬于辽天庆七年(公元1117年)。

执壶的通高为21.6厘米,口径7.2厘米,底径7.8厘米,系盘形花口,颈细长,腹圆有瓜棱,嘴位于肩部,颈、肩之间有曲柄,可惜已残缺。

这件执壶,与在同一墓中出土的点茶图中烧水的壶相似,表明墓主人生前日常生活中,对品茶的执著。

  从张恭诱墓中同时出土的壁画点茶图,可以看出,执壶是辽代用点茶法饮茶的主要器具。

人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壁画右侧绘的是一个红色长方形桌,桌上放置茶具有6个茶盏,3个茶托,还有盘、盒等。

桌的左前方着地放着一只三足铁炉,炉中炭火熊熊。

炭火之上,置一白色长颈瓜棱执壶。

其旁有一茶僮,手执团扇,躬身用力扇风,以加大火力,尽快将执壶中的水烧热。

桌后站着两个人,从穿着打扮看,右边的似为主人,手握一只白色大盘,盘中有两只白色茶盏,似是等持执壶中水烧开,以便注汤入盏;左边的一人双手拱胸,侧耳恭听主人的吩咐,这是一幅为品茶作准备的点茶壁画。

壁画点茶图中的执壶与同一墓中出土的白釉瓜棱执壶相比,两者均为白色,盘形花口,细长颈,长嘴稍弯,曲柄置于肩、颈、腹有瓜棱;这是我国辽代北方契丹民族所特有的点茶壶。

出土壁画图中的执壶,腹呈椭圆,口上有盖;而这件执壶,腹为圆形,口上无盖,这正反映了辽代契丹族执壶造型的多样性。

辽黄釉茶盏、托  这件茶盏、托出土于河北宣化。

辽代张世古墓。

张世古葬于辽大安四年(公元1088年),表明该器件属于辽代晚期作品。

  辽黄釉盏、托,由盏和托构成,一色黄釉,高7.2厘米,口径6.8厘米,底径5.7厘米。

盏口稍敛,收腹,下连托。

托呈四瓣花状,下为外撇圈足。

整个盏托,敦实端庄,线条流畅,既古拙朴实,又富有地方民族特色。

这是一件具有重要价值的古代茶具珍品。

  辽代是公元916年契丹族在北方建立的地方政权,先后与五代、北宋并立。

辽代的瓷器,以富有游牧民族特色的造型而著称于世,这件饮茶器具所具有的豪放气势,正反映了契丹民族所具有的气概,可谓是我国辽代契丹民族饮茶器具的代表作品。

辽黄釉瓜棱执壶  本世纪70年代以来,河北宣化郊外,相继出土数座墓葬,内有不少茶具,黄釉瓜棱执壶便是其中之一。

  这件执壶,出土于张世古墓。

张世古葬于辽大安四年(公元1088年),他曾以“进粟得官”,随葬的黄釉瓜棱执壶,是辽代地方官吏使用的茶具之一,加之与众不同的造型,更显示了该器件的特殊价值。

按照墓葬年份推算,这把执壶已有900年以上的历史了。

  此件器件通体一色黄釉,高16.3厘米,口径3.6厘米,底径7.8厘米。

为瓜棱鼓腹,敛口直沿,塔形盖,嘴置于肩部,相对应的一侧有柄置于肩、腹间,可惜已失落,其底部有圈足。

这把壶的造型,与在同地出土的辽韩世训墓道壁画“妇人品茶听曲图”中的执壶基本相似。

该墓的主人韩世训,葬于辽天庆元年(公元1111年),比张世古墓晚23年。

此图内容可分为三个部分:

一是一个贵妇人坐于圆墩之上,双手捧盏,正在听琴观舞;二是四个男子或弹琵琶,或起舞,或鼓掌,或送茶;三是在两张桌上,分别放有盘、盏、罐、执壶等饮茶用具,整个画面,反映的是贵妇人品茶、听曲、观舞的情景。

桌上茶盏、茶托旁放着的一把白色执壶,与这把黄釉瓜棱执壶造型上十分相似。

但与葬于公元1117年的张恭诱墓中的壁画点茶图上的壶相比,虽然都处于同一时期,但造型不同。

后者显然与宋代中期的执壶比较接近。

陶瓷学家认为,辽代器具的造型一般可分为两类:

一是中原型,与北宋中原器具比较接近;二是契丹型,为辽代本民族所固有。

这件瓜棱执壶显然属于后一种类型。

辽黄釉龙柄盏  这件龙柄盏,出土于河南宣化辽代张世古墓中。

宣化,位于河南省西北部,辽置归化州,当时为我国北方契丹族地方政权辖地。

墓主张世古,葬于辽大安四年(公元1088年),其妻焦氏于金皇统三年(公元1143年)与张世古合葬。

出土的黄釉龙柄盏,通高7.5厘米,口径13.8厘米,底径8.5厘米。

侈口,弧腹,平足,厚壁,外加龙形耳状柄,龙口咬盏沿,龙尾接腹下,犹如黄龙击水蛟龙化雨,构思极为巧妙。

  这只龙柄盏,整体一色黄釉,具有北方游牧民族粗犷豪迈之气,又有中原文化端中见秀之感。

值得深思的是,其地当时并不产茶,茶主要出自南方,而辽代张世古墓中与黄釉龙柄盏同时出土的还有黄釉茶盏托、黄釉执壶、黄釉茶碗等茶具,说明当时我国北方饮茶也已成为习俗。

据古陶瓷史学界人士考证,这些黄釉茶具为辽代境内的窑场烧制。

有人推断,至迟在辽代晚期,其地已开始烧制具有自己特色的茶具制品了。

辽代的陶瓷茶具在受中原影响的同时,也留下了契丹民族文化特点的烙印。

特别是在茶具的造型上,表现最为明显。

所以,古陶瓷学家认为辽代瓷器的造型有中原型和契丹型之分,前者可谓是农业经济的反映,后者是畜牧经济的产物。

明青花瓷凤凰纹三系把壶

  明永乐青花瓷凤凰三系把壶,是明代的沏茶用具。

壶的把柄制成竹节形,壶颈制三系,以便倒水时与壶盖系紧不脱落。

青花装饰纹样是凤凰纹、缠枝纹,纹样疏朗,笔意自然。

  明早期的青花瓷器,特别是永乐时的青花瓷器,在明万历和清康熙、雍正、乾隆时被大量仿造,那时制假者甚至尝试摹仿诸如“晕散”效果等本属于烧成上的缺陷。

仿造品毕竟是仿造品,人们仍可从工艺烧成,所用泥料,青花料配比,以及绘画风格等方面加以识别。

目前流传下来带有永乐年号的青花或其它瓷器品种,几乎很少是真正永乐时期的青花御瓷。

虽说考古文献中,把永乐看成明代最先在景德镇烧造官窑的年代,但大部分带永乐款的瓷器是明末清初仿造的,并非是永乐时期瓷器。

这件明永乐青花纹三系把壶,且不说是真是伪,但其造型与青花纹样的精美程度都堪称是古代青花瓷茶具中的精品。

早期青花瓷器的鉴定,如果没有款识,要准确地定出它们的年代是件困难的事,目前考古界人士对于没有带年号瓷器的断代,把误差限在50年左右。

明白瓷僧帽执壶  这件白瓷僧帽壶,通高19.0厘米,是明永乐时期景德镇窑的制品。

壶身通体施白釉,白中泛青,釉面晶莹肥美,以单色釉突出器物造型的美感。

壶口制作僧帽形状,故名僧帽壶。

帽沿就是口流,手柄边制一绳系,以便倒水时系壶盖。

壶身没有任何彩绘装饰,壶体制作精致。

  僧帽壶,元代已开始烧造,其时造型比较敦厚。

至明永乐时风格上比较隽秀。

这种盛水注茶的执壶,它的造型是受外来造型影响的结果。

  明永乐白瓷僧帽壶,造型奇特,釉色白莹,为人珍视,所以后人多有仿制。

鉴定时,要细心观察永乐白釉层的肥厚滋润感,注意明永乐白瓷制作工艺的时代特点。

明永乐白瓷暗花莲卉纹茶碗  这件暗花莲卉纹茶碗,是明永乐时景德镇窑烧造的甜白瓷饮茶用具。

传世的明永乐时饮茶用器中,以青花彩绘瓷为多,甜白次之。

暗花是指装饰刻划纹样隐约可见,刀线较浅。

  明代时,我国传统制茶发生了重大改变。

这一改变表明为:

宋、元时还盛行的团茶、饼茶、末茶衰落,叶茶和芽茶成为茶叶消费的主流。

从而使饮茶方式也发生了改变,随之而来的是饮茶用器的转变。

明代普遍使用的茶具和现代的较相似,为更好地衬托茶汤的色泽之美,茶具也推崇以白为上,明许次纾《茶疏》中就有“其在今日,纯白为佳”之说。

明·高濂《遵生八笺》中解释其原因是“欲试茶色黄白,岂容青花乱之”。

而明永乐甜白茶碗,增饰暗花纹样,目的在于平添品茶情趣。

明宝石红僧帽壶  这件宣德宝石红僧帽壶,通高20厘米。

为鼓腹、圆颈,僧帽式口,矮圈足。

壶的一侧有嘴,与颈部流槽相通;与其相对的另一侧,有如意状把柄与颈、腹相接。

腹部上大下小。

盖上的一面有一流形与嘴相吻;另一面有系,与壶身的把柄相连;盖上还有钮,可随时将盖上下启动。

壶身施以一色红釉,红艳透光,煞是可爱。

  宝石红,实为红釉的一种。

因这种红釉,明亮透红,闪闪泛光,犹如红宝石一般,故有“宝石红”之称。

这种铜红单色釉瓷器,始于明永乐年间,但它不同于钧窑的铜红瓷,“钧红”是红中透紫或透青,常需两次烧制而成;而由当时景德镇窑烧制的宝石红器皿,是生坯挂釉,一次烧成。

这种红釉具有鲜艳的红色,烧制的难度很大,对烧成条件要求很高,质量很不稳定,有“火之艺术”之说,所以,要烧成一件宝石红茶具极为不易。

明代王世懋著《窥天外乘》,对明永乐、宣德年间瓷质茶具曾经作过这样的评价:

“永乐、宣德间内府烧造,迄今为跺。

其时以棕眼、甜白为常,以苏麻离青为常,以鲜红为宝。

”由此可见,这件僧帽壶之珍贵所在。

明宣德宝石红僧帽壶的珍贵,道理也在于此。

历史上曾出现过宝石红瓷仿制品,清康熙仿明宣德宝石红僧帽壶就是一例,此壶通高21.0厘米,造型与明宣德宝石红僧帽壶几乎完全一致,釉也很相似,几可达到以假乱真的程度,但若细细体察,相互比较,才能从大小、形体、釉色中找到一些微小的差异,只是一般人难以识别罢了。

明红釉瓷莲瓣纹卤壶  这件明宣德红釉瓷卤壶,器身刻有莲瓣纹装饰。

壶的造型成凸字。

直口扁腹。

纹饰刀刻粗犷,利用高温烧成时红釉流淌露白使莲瓣纹装饰更为丰富。

造型、纹饰和红釉结合,尤如红莲盛开。

  宣德红釉,是在明洪武、永乐红釉烧造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并影响到以后各朝红釉单色器具的制造。

红釉器具在宋代均窑已经烧成,元代的釉里红也是一种红釉,但明初永乐、宣德红釉色泽鲜红,是红釉制造的高峰时期。

宣德红釉器沿口常有一圈白釉宽线。

红釉器具红色色泽变化较多,因此,古陶瓷研究和收藏界人士对其分类的命名也很多,有宝石红、鸡血红、牛血红、醉红等等。

由于明代红釉器主要用作祭器,因此也称“祭红”,后人常用谐音字称“霁红”。

宣德以后,红釉器历朝都有生产。

清康熙、雍正、乾隆时期也烧造过红釉瓷,当时红釉的区分名称更具体。

如清康熙时因督陶官为郎廷极,就有了郎窑红。

清代的红釉,釉面有垂流的叫郎窑红;釉面不垂流,不开片,釉层薄,呈血红色,色泽深沉,有橘皮纹的红釉为祭红。

清代还有很多品种的红釉,如豇豆红、珊瑚红、胭脂红等。

明红釉瓷莲瓣纹卤壶  这件明宣德红釉瓷卤壶,器身刻有莲瓣纹装饰。

壶的造型成凸字。

直口扁腹。

纹饰刀刻粗犷,利用高温烧成时红釉流淌露白使莲瓣纹装饰更为丰富。

造型、纹饰和红釉结合,尤如红莲盛开。

  宣德红釉,是在明洪武、永乐红釉烧造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并影响到以后各朝红釉单色器具的制造。

红釉器具在宋代均窑已经烧成,元代的釉里红也是一种红釉,但明初永乐、宣德红釉色泽鲜红,是红釉制造的高峰时期。

宣德红釉器沿口常有一圈白釉宽线。

红釉器具红色色泽变化较多,因此,古陶瓷研究和收藏界人士对其分类的命名也很多,有宝石红、鸡血红、牛血红、醉红等等。

由于明代红釉器主要用作祭器,因此也称“祭红”,后人常用谐音字称“霁红”。

宣德以后,红釉器历朝都有生产。

清康熙、雍正、乾隆时期也烧造过红釉瓷,当时红釉的区分名称更具体。

如清康熙时因督陶官为郎廷极,就有了郎窑红。

清代的红釉,釉面有垂流的叫郎窑红;釉面不垂流,不开片,釉层薄,呈血红色,色泽深沉,有橘皮纹的红釉为祭红。

清代还有很多品种的红釉,如豇豆红、珊瑚红、胭脂红等。

明青花瓷人物提梁壶  这件青花提梁茶壶,是明万历年间景德镇民窑烧造的。

青花色调,蓝中泛紫。

画面图案繁密,用笔粗犷,布局繁乱。

瓷胎质地较粗,胎体厚重。

万历的青花瓷发色虽达到明嘉靖时期的浓艳色彩,但质量有下降的倾向,绘画上也开始变得草率。

对于万历青花瓷质量下降,陶瓷史学界人士一般认为原因有两点。

一是万历时期王公贵族穷奢极欲,尽管江西灾情严重,但仍有太监潘相督造瓷器,以到窑工童宾跳火自焚,激起了工匠的反抗。

二是位于景德镇麻仓山的优质瓷土矿开始枯竭,陶工不得不从很远的地方去取土,因为缺少优质瓷土而导致青花瓷器质量下降。

  但到明万历时,茶的炒制工艺已经十分娴熟。

期间,也出现过几本茶学专著。

从而推动了茶科技和茶文化的发展。

  这件明万历青花瓷壶,是专供泡沏茶水的用器,不同于明嘉靖以前的一些瓷壶,既可作饮茶器具,也可作酒器或其它饮具用。

万历时期茶学独兴于时,促进和推动了壶类器具中饮茶用具的专业化。

明青花瓷六棱提梁壶  这件明青花瓷六棱提梁壶,纹饰布局较繁乱,云气纹、人物、松林及蕉叶纹等绘画风格繁缛麻密,幼稚滞拙。

青花发色灰暗昏散。

壶的造型为六棱瓣状,流和提梁呈方形,采用模具成型。

纹饰、造型具有日本特色。

这是因为在16世纪后期(相当于中国明万历时期),日本丰臣秀吉时代的高僧千利休,创立茶道。

提出茶道的根本精神是“和、敬、清、寂”四规,其中,清、寂的要求除茶室有幽雅清静的环境和古色古香的陈列外,还对饮茶用器有严格要求。

日本的陶瓷茶具的制造一直受中国的影响,茶道创立后,曾在明万历和天启时间专门在景德镇定制饮茶用器。

这件明万历青花六棱提梁壶,很可能是当时为日本烧造的。

明青花瓷游鱼纹茶碗  这件明代景德镇民窑青花瓷碗,是古代饮茶用具,它的造型与胎釉制作不像官窑那样精致细腻,光洁漂亮。

但民窑青花瓷的重要特色在于别树一帜的绘画。

此瓷碗上的游鱼,画法简洁,手法熟练、流利酣畅。

画意天真自然,有稚雅之趣。

瓷碗上只画了天趣横生的几条游鱼,用笔刚健泼辣,构图单纯,大面积利用白中泛青的瓷面,使人感受到天水一色,水清鱼现,富含意境之美,这与明末清初的画家──八大山人画意十分相似。

  瓷器上的绘画,明代官窑瓷以装饰为目的,故青花彩绘都很工细,纯装饰性图案是官窑青花瓷绘的主流。

民窑把宋元时期发展起来的文人水墨画技巧渗进了图案装饰里,使得瓷画具有纸上水墨画的效果。

这种效果,使得中国瓷器的彩绘艺术语言更具东方情韵,瓷器上的彩绘,不同于纸面绘画,器皿的体积感,使空间得以延伸,视觉艺术的视点也发生改变,可以多视点地观看瓷绘图式,这使其艺术语言更加丰富。

这种瓷画风格的形成,可能是匠师借鉴纸画艺术的表现,经过长期实践,才得以创作出来的。

这件茶碗明显具有八大山人的画意,从而使它显得更为珍贵。

明青花瓷乳虎纹茶碗  这件青花瓷乳虎纹茶碗,大约是15世纪时明代景德镇民窑产的饮茶用具。

该碗装饰画面用线活泼,纵笔挥洒,给人一种新鲜活泼的美感。

乳虎的描绘生动活跃,笔调酣畅,气韵天成,给人以栩栩如生之感。

  中国民间艺人的美学品格是朴实无华的。

艺匠的“通俗”性格,在明代民窑青花瓷绘中得到了充分发挥。

他们不拘形似,天真朴拙。

他们创作的青花彩绘瓷产品,与官窑相比,是官窑器所望尘莫及的。

他们的个人美学品格在这件青花瓷绘“乳虎”上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民窑青花乳虎纹瓷碗,是当时景德镇生产的“大众化”的日用品。

有着一定民众基础和时代感;同时还蕴含着民众的审美意识,有着雅俗共赏的民族美学传统。

乳虎纹瓷碗的彩绘,反映了民众的美好愿望和民俗风情,是一件民窑青花瓷茶碗的杰作。

明青花瓷花卉纹茶碗  这件青花瓷茶碗,口径为10.3厘米,是明永乐时期由景德镇窑烧造的。

  这件茶碗造型奇巧,制作精致考究,青花纹饰单纯大方。

碗壁内外装饰有回纹、卷草纹、莲瓣纹等,青花色泽鲜艳浓重。

在制作工艺上,器物规整,修胎十分讲究。

在器底削足处理上,改变了元代的斜削方法,底足基本平削。

在图案布局上,改变了明洪武以前的多层次、繁密的格局,多留空白地。

在绘画用笔上,每一笔起笔落笔的笔迹都能看出浓淡。

釉面白中泛青,由于烧成温度较高,釉面内有微气孔,釉色“肥亮”。

  永乐青花茶碗,一些书上称之为压手杯。

对于压手杯底足的处理方法,在《留青曰札》中是这样记载的“陶辨器足,永乐窑压手杯,滑底沙足,宣窑坛盏,釜底线足。

嘉靖窑鱼扁盏,馒心圆足。

凡陶器出窑,底足可验火法。

”永乐时的茶碗器形,在元代和明初洪武时期是没有的,它是永乐朝才开始的。

永乐时期的青花瓷器,明代特色已很明显。

历史上,每个朝代的瓷器造型都有自己的时代特色,明代瓷器特点的产生,一般认为是从永乐开始的。

所以,这件明永乐青瓷茶碗,是一件具有大明特色的早期茶碗,弥足珍贵。

明青花瓷缠枝花卉纹茶碗  这件永乐青花缠枝花卉纹碗,造型灵巧端庄,隽秀幽雅,工艺制作规整,胎体细腻轻薄,足跟较窄。

古陶瓷研究界和收藏界称这种造型的碗叫鸡心碗。

这件碗上的青花装饰疏朗秀丽,笔意自然,釉面细腻、光润。

青花枝纹、波涛纹、回纹色泽鲜艳浓重,凝聚处现黑色斑点。

  鸡心碗在明代永乐瓷器品种中和压手杯一样,是当时饮具中最高水平的产品。

碗类器皿从产生起,就以日用为主要目的。

一件精美的用品,也是良好的收藏品和陈列品。

明代永乐时期的鸡心碗主要为宫廷皇家服务,也用来赏赐王公大臣,赠送有关国家使节。

鸡心碗类似饮用器具,质地要求很高,往往不惜工本,用最好的原料,由最优秀的匠师制造。

  明代时,景德镇不仅瓷器名扬海内外,茶叶生产也很有名。

景德镇自唐代开始,就是全国著名的茶叶产地,瓷器、茶叶是当地的两大特产,也是重要的贡品。

明代初期以后,景德镇的瓷器生产有了飞跃发展,瓷器饮茶用具和茶叶相互辉映。

从这件永乐青花瓷缠枝花卉纹碗上,即可窥见一斑。

明青花瓷斗彩婴戏杯  这件成化斗彩婴戏杯,以青花线条勾勒出纹样,画面主体是两个放风筝的少年。

在釉下青花勾成的轮廓线内随意的填上釉上彩色,有争相斗艳的艺术效果。

这件斗彩瓷杯,纹饰线条纤细,用双红勾勒填色法,所填色彩较淡,用平涂的手法,色彩间分浓淡而不分阴阳,无任何渲染烘托。

少年身上的衣服,只绘单色外衣,无内衣做衬托,这就是常说的“成窑一件衣”。

胎质纯洁细润,胎体轻薄,迎光透视呈牙白色,如脂似乳,莹润光泽。

釉质肥厚,光洁晶亮,胎精釉亦精。

  斗彩,又称逗彩。

在国外拍卖市场一个高12厘米的成化斗彩小坛拍卖价高达100万美元。

  由于成化斗彩瓷价值连城,所以成化以后仿者不断,以清康熙和清末、民国初年仿造得最好。

关于斗彩瓷的鉴定,目前市面上鉴别的书籍不断出版,但影响较大的有这样两本:

一是已故孙瀛洲先生编写的《成化官窑彩瓷的鉴别》;一本是耿宝昌先生编写的《明清瓷器鉴定》。

明玉盌  盌,古时为碗的异体字。

玉盌系1956年发掘出土的明神宗朱翊钧(公元1573年—1620年)墓中3000多件随葬品之一,距今已有370余年的历史,为皇帝用的饮茶器具。

现珍藏于北京定陵博物馆。

  这件器物,金玉合制,由碗、盖和托盘组成。

碗用玉琢成,青白色,与普通碗相仿,圆形,有圈足。

通高15.0厘米。

胎薄明润,光素无纹。

盖为金制,高8.5厘米,錾刻而成。

盖身镂空錾镂有三排波涛中神游的蛟龙,活灵活现,深蕴动态美。

盖口与碗口正好相吻,使之连成一体。

盖顶巧饰一莲花形纽,使之更富生态。

托盘中央凸起一圆圈,用来承托玉碗。

这样,这件器物两头金,中间玉,黄白相配,相映生辉,既雍容华贵,富丽堂皇,又色泽调和,典雅精美;再加上工匠们的精雕细琢,使这件玉碗的艺术价值非同一般,成为国宝。

明李茂林菊花八瓣壶  这把菊花八瓣壶,通高9.6厘米,横宽11.5厘米。

呈菊花状,整把壶轮廓除有水平方向的线条外,还有垂直或倾斜的“筋纹”线。

粗看壶型好似一个坛子,只是另加上了柄和嘴。

此壶整体上方圆互寓,刚柔相济,使人在挺拔中见到端庄,潇洒中显见稳重,风格甚为高雅。

现珍藏于香港茶具文物馆。

  菊花八瓣壶的制作者李茂林(约公元1567-1619年),字养心。

是明代紫砂壶制作步入成熟时期的一位名家,以朴致敦古善制小壶闻名于世。

“另作瓦囊,闭入陶穴”,是李茂林的一大贡献,使紫砂壶的制作向前跨进了一大步。

这里所说的“瓦囊”,就是指烧壶时用的匣体。

在李氏创造匣钵前,紫砂壶坯烧制时不装入匣钵,与缸罐混放入窑烧制,成品不免粘上缸坛釉泪,影响美观。

自有匣钵以后,壶坯置于匣钵内烧制,不再与瓦罐陶缸直接接触。

壶坯烧制时受到保护,从此不再沾染釉泪釉斑,使紫砂壶的制作水平提高了一大步。

明时大彬僧帽壶  明代万历后期,宜兴紫砂茶具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是供春的学生时大彬。

时大彬做壶要求很高,稍不合意,即打碎重做,不留于世。

现藏于香港茶具文物馆的僧帽壶,就是时大彬的杰作之一。

  这件僧帽壶,通高9.3厘米,横宽9.4厘米。

壶身的上部,口沿长有五瓣莲花,壶盖呈正五边形,边缘隐现在花瓣之中。

盖钮为佛球状,犹如僧帽之顶。

壶颈不长,紧接花瓣,好比是帽沿,如此造型,活像一顶僧帽,僧帽壶之名,也由此而得。

僧帽壶的壶底为正五边形,再加上壶的嘴和柄的造型也非常奇特,整体给人以刚健挺拔,神韵自若之感,因而为世人称绝。

  传说宜兴金沙寺僧始创紫砂壶时,做的就是僧帽壶,他是仿造自己的僧帽制作而成的。

后来,供春也制作过僧帽壶,时大彬也仿僧帽制壶。

其实,据查证:

明宣德窑曾烧制过宝石红僧帽壶,这种壶的形状是仿西藏茶壶的,造型与时大彬僧帽壶大同小异。

而宣德年间(公元1426—1435年)至少比供春所处的正德年间(公元1506—1521年)要早70年以上,也就是说,僧帽壶并非金沙寺僧首创。

明时大彬三足圆壶  时大彬,别号少山,紫砂大家。

他制的壶,初仿供春,喜作大壶,后作小壶。

壶技超过其父时朋,也为后人所不及。

制作紫砂壶时,他喜在陶土中掺杂钢砂,或把旧壶捣成粉末重制,凡遇有不满意之作,立即击毁,不留人间。

时人认为,时大彬的作品继承了前辈技艺,又有创新开拓,故而名噪海内。

1984年从墓中出土的大彬三足圆壶,是时大彬壶由大改小的代表作之一。

与壶同时出土的墓志表明墓主是明代南京翰林学士华察之孙华师伊,卒于明万历四十七年(公元1619年),葬于明崇祯二年(公元1629年),表明此壶至少已有360年以上历史,现珍藏于江苏无锡县文物管理委员会。

华氏当时是无锡望族。

越剧《三笑姻缘》中大画家唐伯虎在无锡华太师府屈尊当书僮,最后终于点中丫环秋香作妾。

这个华太师,指的就是华察。

不过,这是戏而非历史。

  这件三足圆壶,通高11.3厘米,口径8.4厘米。

壶身呈球形,素面无饰。

只是在壶盖面上,环绕壶纽饰有四瓣柿蒂纹。

壶的底部有三只小足,与壶身有机结合,浑然一体,无粘接之感。

壶嘴外撇,与柄对称。

在壶柄下方的腹面上,横排阴刻“大彬”楷书。

壶的通体呈褐色,面上有浅色针装颗粒,虽不细腻,却有“银砂闪点”之誉,后人称之为“砂粗质古肌理匀”。

1994年,我国邮电部发行的《宜兴紫砂陶》邮票中,其中有一枚的画面就是时大彬的三足圆壶。

它饮誉国内外,是明末紫砂器中不可多得的瑰宝,每每为收藏家所称誉。

明时大彬六方紫砂壶  这把六方紫砂壶,出土于江苏都丁沟镇曹氏墓中。

它是作为随葬品于明万历四十四年(公元1616年)入葬,于1968年出土的,为一代“良陶”匠师时大彬的晚期作品,距今已有近400年的历史,属泡茶、饮茶器具。

现珍藏于江苏扬州市博物馆。

  这件六方紫砂壶,整体通高为11.0厘米,口径5.7厘米,底径8.5厘米。

一色赭红,坯体含有小砂粒,所以,虽经打磨,仍少平整,欠明润。

壶身由六片大小相同的长方形平面组成一个菱柱形体,形态自然,无衔接之感。

壶嘴、壶把和壶口处于同一高度。

壶盖圆形,中有圆锥形纽。

这可能与时大彬的“天圆地方”的观念有关。

整把壶素面无饰。

只是壶底刻有“大彬”两字,无署款盖章,这与清代李景康说的时氏作壶“从未见署款而兼盖章者”一说是相符的。

明时大彬雕漆紫砂壶  紫砂壶的装饰形式很多,常见的有素面素心,模拟仿生,题画刻铭,挂釉加彩等几种。

此外,还有包锡、嵌玉、髹漆等装饰方法。

这把雕漆紫砂壶便是采用髹漆的装饰方法。

该壶系时大彬款,现珍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实属一件珍贵稀罕之物。

  这件紫砂壶,壶身呈四方形,其足由壶身的四个面延伸而成,每边呈拱桥状,看上去毫无故作姿态之意。

此壶全身外髹红雕漆,做工十分细腻,充分显示了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水平。

特别是壶身靠视线一面雕刻而成的“高士品茗图”十分传神,使品茗者更能体察到饮茶的乐趣。

在这幅图中,天空的云彩,对面的群山,近旁的大树和流水,展现了一派具有超脱凡尘野趣的品茗环境。

而高士半倚方桌,茶童近旁奉茶,更加平添了“茶不醉人人自醉”的气氛。

明徐友泉盉形三足壶  这件盉形三足壶,现藏于美国华盛顿艺术馆。

它的通高12.4厘米,横宽8.2厘米,仿青铜器盉的形式制作而成,给人以古雅之感。

史载:

“盉”原为酒器,标准的造型是圆口,深腹,有盖,有嘴,下有三足或四足,这些特征在这把壶上都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作者徐友泉,明万历年间(公元1573-1620年)人。

明代周高起在《阳羡茗壶系》中说:

“徐友泉,名士衡,故非陶人也,其父好大彬壶,延致家塾。

一日强大彬作泥牛为戏,不即从,友泉夺其壶土出门去,适见树下眠牛将起,尚屈一足,注视捏塑,曲尽厥状,携以视,大彬一见惊叹曰:

‘如子智能,异日必出吾上。

’因学为壶。

”徐友泉制作的壶,壶式多仿尊诸器,泥色有原砂紫、海棠红、浅墨、葵黄、梨皮等。

吴梅鼎在其《茗壶赋》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电子电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