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保障学形成答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184130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5.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保障学形成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社会保障学形成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社会保障学形成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社会保障学形成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社会保障学形成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社会保障学形成答案.docx

《社会保障学形成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保障学形成答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社会保障学形成答案.docx

社会保障学形成答案

《社会保障学》形考答案及复习材料

一、<作业1>填空

1、解释社会保障制度规定的基本依据是1952年国际劳工会议通过的{《社会保障最低标准公约》}。

2、社会保障的目的,总体上说是保证{社会的稳定},促进社会经济的协调、稳定发展

3、社会保障的宗旨应在于{维持一定的生活标准和质量},坚定个人的安全感。

4、社会保障体系中的{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制度中最基本和核心的制度。

5、社会保障对受保人及其亲属的保护的实现,一是以现金支付的形式,二是以{服务}的形式提供保护的。

6、从社会保障的实施方式分类:

有强制实施模式、{自愿投保}模式和多层次保障模式。

7、英国经济家凯恩斯主张{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因此,这成为各国政府举办和社会保障事业的理论依据。

8、强调社会保障的{适度性}和建设有效的运行机制,已成为世界各国的一种共识。

9、被称为西方社会救济立法和贫民救济事业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的是英国政府1601年制定的{《济贫法》}.

10、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中由国家财政支撑的保障项目有:

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优抚安置}、{社区服务}四个项目。

11、{工伤、生育}!

两项保险职工不缴费,由政府或企业承担保险费用。

12、1998年国务院新组建了{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负责全面制定和组织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

13、{养老保险}是社会保险制度中被保险人身份最稳定,享受时间最长,费用开支最大的项目。

14、投保资助式养老保险享受受益要具备两个条件:

一是定期缴纳养老社会保险费,二是{达到退休年龄并解除劳动义务}。

15、基本养老保险体现了{职工平等的}养老保险权。

它采用以支定收,略有节余,{留有部分积累}的办法筹集基金。

16、社保化养老保险体系包括三个层次,即基本养老保险、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和{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

<作业2>

1、失业保险领取者必须是{非自愿性失业},缴纳一定期限的保险金或达到受保工作的一定工作年限。

2、1999年,国务院正式颁布{《失业保险条例》},至此,我国建立了较为规范的失业保险制度。

3、再就业服务中心资金来源,原则上采取“三三制”办法:

财政预算安排1/3,企业安排1/3,{社会筹资(包括从失业保险基金中调剂)1/3}。

4、我国失业保险现行实施范围已包括{所有的城镇企业事业单位}的职工。

5、医疗保险支付的对象,一般分为支付投保人和直接支付{服务提供者(医疗机构)}

6、医疗保险基金支付范围和标准暗有限的,超范围标准的医疗费用,通过企业补充医疗保险和{商业医疗保险}来解决。

7、工伤保险补偿金额应以对被害者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为最高限额。

8、工作保险基金的资金一般来源于{雇主缴纳}的保险费。

9、工伤保险通过发放{补助金}的方式实施。

10、第一次把工伤保险作为独立制度加以法规化并予以实施的是,1996年劳动部发布的{《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

11、工伤保险实行{属地管理},以中心城市为基本统筹单位。

12、伤残鉴定标准:

一确定工伤性质;二确定{丧失劳动能力的程度},三确定伤残等级。

13、{1951}年,我国政府颁布《中国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标志着我国工商保险制度的建立。

<作业3>

1、孕产期医疗保健,生育津贴及{有酬产假},共同构成生育保险的基本内容。

2、生育待遇由产假、产假工资、{生产医疗费用及其他补助}三部分组成。

3、实行生育保险体现了{人类自身生产}的社会价值得到社会的确认。

4、社会救助作为社会保障的{最低和最基本}和目标,承担了保证社会成员生存所需{基本条件}的责任。

5、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的主管政府部门是{民政部}。

6、中国自然灾害救助工作的方针是:

依靠集体,生产自救,{互助互济},辅之以国家必要的救济和扶持。

7、享受社会救助者需具备的条件:

首先必须由申请者提出申请,其次由主管部门对申请者的{财产和收进行调查}。

8、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应做到保障对象、资金和{标准}三公开,力求规范化。

9、国际上常用的确定最低生活保障线的方法有四种:

恩格尔系数法、{国际贫困标准法}、生活形态法和市场菜篮法。

10、实置工作包括就业介绍、教育培训和{福利保障}等。

11、死亡抚恤包括:

一次性抚恤和{定期抚恤}两种。

12、社区型安置其精髓在于:

用社区内各种社会主体共同{承担责任}和{广泛参与}代替单一的政府包揽。

13、安置工作的特点:

是政治性、经济性、社会性、{被动性}。

14、军地两用人才的知识类型包括三类,一是{一定专长},二是具有一定行政组织能力的管理人才,三是在文学艺术体育等方面有特长的人才。

<作业4>

1、社会福利费主要来自{国家财政拨款或由企业提留},部份来自私人捐助。

2、特殊社会福利主要包括:

老年社会福利,{残疾人社会福利},儿童社会福利。

3、1968年,美国国会通过了{《建筑无障碍》}法,是世界范围残疾人进入社会主流的开始和标志。

4、老年人的社会福利主要有收养性、{娱乐性}和一般服务性的三种形式。

5、社区服务的内容主要包括:

面向特殊群体提供的社区福利服务和面向社区居民的{便民利民服务}。

6、社会福利的保障方式主要是为人们提供{服务和设施}。

7、社会保障项目实施过程中,{征缴社会保障基金}是最主要和最难操作的环节。

8、社会保障实施系统具有自身的特征是:

有序性、{网络性}和稳定性。

9、社会保障基金在筹集运行管理中,表现出明显的如下特征:

强制性、集中性、内在稳定性、存储性、{偿还性}。

10、社会保障金的运营的基本要求是使基金通过运营达到{保值和增值}。

11、补充保险基金的管理包括企业养老保险基金、{互助合作保险}基金、商业性保险基金、互助保险基金的管理。

12、国际劳工组织所制定的{《国际劳工公约和建议书》},是会员国须共同遵的国际劳工准则。

13、社会保障法制系统中的特殊主体是指{国家和政府}。

14、国际劳工组织正式成立于{1919年},中国是创始国之一。

15、{国务院劳动与社会保障部}是我国社会保障最高决策机构。

二、名词解释<作业1>

1、社会保障指国家以立法和行政措施确立对遇到疾病、伤残、生育、年老、死亡、失业、灾害或其他风险的社会成员给予相应的经济、物质和服务的帮助,以保障其基本生活需要的一种社会经济福利制度。

}

2、社会保险P10{是社会保障体系中最基本、最主要的组成部分。

一般指根据国家或各级政府立法,由劳动者、劳动者所在的企业或社区和国家等共同出资,以便在劳动者及其家庭因遭受年老、疾病、伤残、生育、死亡、失业等风险,导致收减少、中断或丧失而陷入贫困时,能够使其达到最低限度生活水平或满足基本生活需要而建立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

}

3、养老保险制度P72{指由政府立法确定的社会劳动者在年老失去劳动能力或退出劳动岗位时享有退休养老的权利,并依靠政府、企业和个人的养老保险基金,以维持基本生活水平而建立的一项社会保险制度。

4、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P82{是投保人根据自己的实际收入水平,定期或不定期地向保险机构投保,以保障自己在退休后的基本生活的一种养老保险。

}

<作业2>

1、工伤保险P174{是社会保险制度中的基本项目。

建立工伤保险制度的目的在于保障工伤劳动者的生活和医疗需要,达到基本或部分消除工伤家庭的经济损害和稳定社会经济的秩序。

}

2、“无过失赔偿”原则P175{指工伤事故的发生,不论是雇主还是雇员,或是双方共同的过失,雇主都应负责,依照法律给予工伤者补偿经济损失。

}

3、农村合作医疗P151农民依靠集体经济的力量,按自愿互利互助的原则建立起来的一种集资医疗制度,基金由集体与个人分担。

}

4、“统账结合”{A是指建立社会统筹和个人帐户相结合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这是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核心。

}

5、失业保险P112{是指依据国家法规,通过国家、企事业单位和个人等渠道筹资建立失业保险基金,在劳动者失业是给予失业救济以保障其最基本生活需要的社会保障制度。

<作业3>

1、安置制度P258{是国家和社会为保证妥善安排和处理某些特定社会对象的工作和生活问题,使其在社会上享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和生活保障而采取的整套社会制度。

}

2、优抚制度P247{是指国家和社会依法对以军人及其家属为主体的优抚对象实行物质照顾和精神抚慰的一项特殊制度。

}

3、生育保险P198;{是指国家针对女性生育行为的生理特点,通过社会保险立法为怀孕和分娩的职业妇女及时提供物质帮助和产假,以保障受保母子的基本生活,保持、恢复或增进受保妇女的身体健康及工作能力的一项社会保险计划。

4、社会救助P129{是指社会成员陷入生存危机或不能维持最低限度的生活水平时,由国家或社会按照法定的标准向其提供满足最低生活需求的物质援助的社会保障制度。

}

5、扶贫{是国家和社会对贫困地区或农村有一定生产经营能力的贫困户,通过政策、资金、物质、技术、信息、劳务、就业等方面的扶助和帮助,使其逐步改变贫困落后面貌,走向富裕。

}

<作业4>

1.社会保障管理体制P319{是指国家为实施社会保障事业而规定的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种各类社会保障管理机构、管理原则和管理机制的总和。

}

2、集体福利P288{指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农村乡镇集体组织为满足本组织成员的需要,依据国家有关规定,在本组织范围内实施的福利。

}

3、社区服务P296{是通过社区资源的优化配置,为社区居民的物质生产和精神生活提供的各种社会福利与社会服务。

}

4、社会保障法律制度P360{是指国家立法机关和国家行政机关用法律、法规、命令、条例等形式来肯定,明确、规范社会保障行为规则的总和,它不仅集中体现了国家对需要采用社会保障手段来解决各种社会问题的意志,同时也是实现整个社会保障制度良性运行的必要保证。

}

5、社会福利P285{广义的社会福利是指为了改善和提高社会全体成员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各种社会服务及其措施;狭义的社会福利概念是指在社会成员因年老、疾病、生理或心理缺陷丧失劳动能力而出现生活困难时向其提供的服务及其措施。

在实际工作中,通常把它定义为国家、社区组织和企事业单位为满足各类社会弱者,遇有一定困难的社会成员或本单位职工的基本物质文化生活需求,提供或组织实施的带有福利性的服务保障和收入保障。

}

三、问答题<作业1>

1、社会保障的功能有哪些?

P6

答:

(1)社会保障是实现社会稳定和社会公平的重要机制

(2)社会保障的建立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内在需要

(3)社会保障的发展,对于实现社会成员生活的安定发挥了重要的社会功能

2、社会保障体系一般包括哪些制度?

P9

答:

社会保障体系一般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及优抚安置等保障制度,其中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制度中最基本和核心的制度。

3、社会福利的特点表现在哪些方面?

P12

答:

(1)社会福利强调国家和社会在实现福利目标过程中的直接的责任性。

ns%t,t}JZ5f7U

(2)社会福利具有显著的普遍性的原则,国家立法和政策规定范围内的社会成员都能普遍地享受社会福利提供的津贴或服务.[(3)社会福利重点提供的是有关提高生活质量方面的设施、津贴和服务。

4、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坚持的重要原则是什么?

P41

答:

(1)政策、机构统一的原则;

(2)政事分开的原则;(3)服务社会化的原则;(4)普遍覆盖的原则;(5)城乡有别的原则;(6)逐步建立的原则;(7)多方共办的原则

5、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框架大致由哪三个方面组成?

P41

答: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框架大致由三个方面组成,其中包含了13个社会保障项目:

一是由国家财政支撑的保障项目,包括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优抚安置、社区服务等四个项目;二是由国家法律强制实行的社会保险,包括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保险和住房保障等六个项目,这是社会保障体系的主体部分;三是遵循自愿原则,以盈利为目的的商业保险,包括个人投保、企业投保和互助性保险等三个项目,这是社会保险的最主要的补充形式。

6、目前社会保障制度现状存在哪些主要问题?

P46-47

答:

(1)社会保障还没有实现全社会的覆盖。

(2)各项社会保险制度有待进一步改革和完善。

(3)社会保障管理体制和法律体系尚有待建设。

(4)从社会福利来看,各项社会福利事业面临着资金短缺、服务设施老化等问题,社区社会福利服务也正在建设中,如何提高社会成员的生活质量,对社会弱势群体进行更多的关注,是社会福利制度建设的关键所在。

7、1942年英国发表了一个实行社会保障的计划《社会保险及有关的服务》,即“贝弗里奇报告”,它在英国被称为“贝弗里奇革命”,其“革命性”主要表现在哪?

P52

答:

“革命性”主要表现为:

把社会福利作为一项社会责任确定下来;把救济贫困的概念由原来的救济贫民改变为保障国民的最低生活标准;规定凡是由于各种原因达不到国民最低生活标准的公民,都有权从社会获得救济,使自己的生活水平达到这个标准。

8、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所遵循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P91

答:

(1)保障水平要与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及各方面的承受能力相适应。

(2)社会互济与自我保障相结合,公平与效率相结合。

(3)权利与义务对等的原则。

(4)统一决策,分级管理,实行行政管理与保险基金管理分开的原则。

9、各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共同特征和经验是什么?

P109

答:

(1)养老保险基金来源的多渠道

(2)筹资模式由原来的现收现付制逐渐变为部分积累制,一些国家已经形成了以个人积累制为主的筹资模式。

(3)形成了多层次的养老保险制度(4)政府逐渐退出社会保障的实施工作,其功能主要为制定社会养老保险政策和计划,以行政、法规和经济的手段宏观调控养老保险的运作,监督养老保险的实施。

10、简述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实施面临的突出难题和问题。

P95-97

答:

(1)基本养老保险缴费率偏高,养老保险费拖欠严重

(2)老职工养老金来源尚未解决,职工个人账户出现“空账”

(3)国有企业养老保险负担加重

(4)养老保险基金保值增值效果不明显,基金收益率不高

<作业2>

1、现行的《失业保险条例》有什么新的特点和进步?

P125-126

答:

现行的《失业保险条例》与1993年颁布的《国有企业待业保险规定》相比较,在主要的保险内容和管理方式上均有了新的特点和进步。

一是扩大了失业保险覆盖面;二是扩大了资金业源渠道,提高了缴费比例和统筹层次;三是把农民合同工纳入了失业保险体系中;四是新颁布的《失业保险比例》明确规定了失业保险金的标准应该为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高于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水平,并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具体规定。

2、国外失业保险制度的经验是什么?

P138

答:

(1)失业保险逐步向多重保障发展,建立了复式保障结构。

(2)普遍强调失业保险的给付条件。

(3)约有半数以上的国家要求由企业、个人、政府三方共同承担失业保险费。

(4)给付标准方面。

(5)把促进就业作为失业保险制度的重要内容。

3、建立医疗保险必须遵循哪些原则?

P142

答:

(1)医疗保险的待遇,应实行机会均等的原则

(2)建立医闻保险基金的专款专用制度

(3)医疗保险必须遵循“风险共同分担”原则,个人必须承担一部分的医疗保险费

4、简述“两江”医改试点的改革主要内容。

P155

答:

(1)建立职工医疗保险费用筹集机制;

(2)建立社会统筹医疗基金和职工个人医疗账户;(3)职工医疗费用支付程序和负担水平;(4)对离退休人员的照顾政策;(5)医疗费用报销办法;(6)加强对医疗单位的管理和制约

5、疾病保险的特征是什么?

P145

答:

(1)享受疾病保险待遇的前提条件是由于疾病而导致劳动能力的丧失。

(2)致病的原因是由于人体内在的原因,包括细菌的侵入、人体抵抗力的减弱、人体生理机能的失调等,而并非来自外部的、剧烈的伤害。

(3)疾病保险承担的是一般的疾病而非由于工作、职业关系而造成的职业病等。

(4)疾病保险只限于在发生劳动关系的单位内进行。

6、中国传统医疗保险制度有哪些?

P147

答:

我国传统的医疗保险制度分为城市医疗保险制度和农村医疗保险制度两部分。

城市医疗保险制度又分为公费医疗制度和劳保医疗制度。

农村医疗保险制度则是指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7、工伤保险制度的特征是什么?

P175

答:

(1)最具有强制性;

(2)具有赔偿性;(3)不受年龄的限制;(4)劳动者个人不缴纳工伤保险费,经费全部由企业(雇主)承担;(5)保障项目完备,待遇优厚

8、简述工伤保险基金的构成。

P184

答:

(1)企业缴纳的工伤保险费;

(2)工伤保险费滞纳金;(3)工伤保险基金的利息;(4)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资金

9、我国工伤保险制度改革的目标是什么?

P182

答:

我国工伤保险制度改革的目标,是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覆盖所有企业各类职工的,将工伤保险和工伤、职业病预防相结合的工伤保险制度。

10、工伤保险的原则是什么?

P175

答:

(1)“无过失赔偿”原则;

(2)严格区分工伤与非工伤界限,实行保险待遇的区别对待;(3)工伤保险补偿的金额应以对被伤害者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为最高限额;(4)工伤保险与预防、康复相结合的原则。

1、生育保险的特征是什么?

P200

答:

(1)建立和实行时间较晚;

(2)生育保险实施对象基本上是已婚女职工;(3)生育保险一般总是阶段性的;(4)生育保险的给付,只发给合法的结婚者;(5)生育期间的保护,着重在于休息和增加营养

2、简述生育保险的意义。

P201

答:

(1)实行生育保险体现了人类自身生产的社会价值得到社会的确认。

(2)实行生育保险是对妇女及其所生子女基本生活的保障,有利于劳动力的再生产,有利于家庭的稳定,是社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3)实行生育保险是保护生育妇女健康和提高人口素质的需要。

(4)实行生育保险体现了国家对妇女权益的保护。

3、简述生育保险制度深化改革的具体措施。

P206

答:

(1)调整改革进度,制定覆盖计划。

(2)对已实行生育保险费用县(市)级社会统筹的地区,要求逐步向地市级统筹过渡。

(3)规范各地生育保险办法。

(4)降低基金提取率,压缩基金结存量,减轻企业负担。

(5)要加快立法力度,完善法规体系。

(6)加强生育保险的管理工作。

4、社会救助对象包括哪三部分人员?

P220

答:

(1)由于先天或后天的因素失去劳动能力者。

(2)虽有劳动能力但因客观因互以致失业,无法获得收入或收入中断、收入减少,而且又无法获得社会保险给付者。

(3)因受到天灾人祸等因素而导致不接受紧急救助就无法维持生活者。

5、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的规范化程序是什么?

答: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的规范化程序包括:

个人申请、居委会调查、街道办事处审核和区民政局审批,最后在市民政局备案。

--------------------------------------------------------------------------------

6、自然灾害救助工作的两大特点是什么?

P233

答:

(1)必须在公民遭受自然灾害袭击而生活无着落时进行救助。

(2)救灾所提供的资金和物质必须是急需的和能维持灾民最低生活水平的。

7、《国家八五扶贫攻坚计划》对我国扶贫工作提出的总要求是什么?

(备注:

题目应改为《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

答:

坚持开发式扶贫的方针,努力提高扶贫开发效益,积极创造稳定解决贫困户温饱问题的基础条件。

8、军地两用人才的培养途径,可分为哪两类?

P278

答:

(1)经过部队培养锻炼具备了两用人才条件的退伍军人。

(2)指退伍后经过培训或自学成才的。

9、退伍安置部门在军地两用人才方面的作用主要有哪几方面?

P278

答:

(1)宣传作用;

(2)调查规划作用;(3)推荐与扶持作用;(4)对军队两用人才进行再培训的作用。

10、近几年,关注退役军人安置保障工作,在总结经验和研讨中形成哪些共识?

P279

答:

(1)要以社区为基础,实现安置工作的社会化;

(2)拓宽退伍安置渠道;(3)对军休安置管理制度的改革。

<作业4>

1、评估社区服务设施的三个指标是什么?

P304

答:

(1)设施设备的完好率;

(2)设施设备的使用率;(3)服务补偿率

2、社区服务评估的具体内容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P301

答:

主要包括社区服务的发展水平、社区服务的质量、社区服务的效率、社区服务的效益、社区服务的组织化程度和管理水平、社区居民的参与状况等。

3、社会保障监督管理的必要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P340S

答:

(1)社会成员的社会保障权益需要社会保障监督机制加以维护。

(2)社会保障在实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需要社会保障监督机制纠察。

(3)社会保障实行中存在着许多不确定性,需要社会保障监督机制的观察和预警。

4、我国保险基金管理中主要存在哪些问题?

P356

答:

(1)现行社会保障管理体制过于分散、缺乏宏观协调平衡机制,因而使社会保险基金难以集中管理,统一动作。

(2)政府与社会保障业务机构的职能不分,或行政越权干预,使社会保险基金不能依法管理,有的甚至违法操作,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

(3)社会保险基金投资渠道单一,运营技术落后,实际收益率较低。

(4)法制制度不健全,法律体系不完善。

(5)缺乏高水平的保险基管理人才。

5、社会保障基金有哪些投资方式?

P348

答:

(1)购买政府公债;

(2)储存于国家或地区银行、民营银行、信托投资机构,由银行选择借款人;(3)直接以银行家身份出现,向需要资金的公司贷款;(4)成立基金会,购买公司股票,公司债券;(5)投资于不动产,直接取得经营权,以获得收益;(6)对被保险人及其家属提供消费性或借款服务。

6、国际劳工组织对社会保障基金筹集提出的主要原则性意见是什么?

P343-344

答:

(1)受保职工负担的费用,不应超过全部所需费用的一半;

(2)要避免低收入者负担过重;(3)要考虑本国的经济状况

7、我国社会保障基金的来源主要有哪些渠道?

P344-345

答:

(1)中央和地方财政预算支出;

(2)企业和事业单位以及社会团体缴纳的资金;(3)劳动者个人缴纳的各种社会保险费;(4)各项保险基金的增值;(5)其他来源,如私人捐赠等

8、国家的社会保障法律关系具有较大的强制性,这主要反映在哪些方面?

P365'

答:

首先是社会保障法规一般由国家立法机构或其授权之行政机关制定,作为法律规范,所有法律关系涉及和调整的对象必须严格遵守和执行;其次是社会保障机构依法进行的行为具有强制的法律效力;再次是任何法律主体都必须按照法律规定履行职责和义务,任何违反法律的行为,均将承担法律责任,依法处置和受到法律的制裁。

9、我国社会保障法制建设主要存在哪些问题?

P372

答:

(1)社会保障法制还不健全,还未形成完整和系统的法律体系。

(2)现有的社会保障法规立法层次低,缺乏较高的法律效力和必要的法律责任制度。

(3)社会保障法规的实施机制和监督制度较为薄弱。

10、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发展和完善的方向是什么?

P373-374

答:

(1)应当把社会保障立法作为建立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抓紧制定社会保障的基本法律。

(2)社会保障制度的立法内容应与其他专门立法的内容相互衔接,相互补充和制约,以保证社会保障法规的有效实施。

(3)探讨和制定专门的法规,以法律手段解决社会保险基金的支付风险问题。

(4)规范金融秩序,保证社会保险基金的保值增值。

(5)健全社会保障的司法机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