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位置》知识点及练习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183320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4.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位置》知识点及练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位置》知识点及练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位置》知识点及练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位置》知识点及练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位置》知识点及练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位置》知识点及练习题.docx

《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位置》知识点及练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位置》知识点及练习题.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位置》知识点及练习题.docx

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位置》知识点及练习题

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位置》知识点及练习题

【篇一】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位置》知识点

1.横排叫做行,竖排叫做列。

确定第几列一般是从左往右数,确定第几行一般是从前往后数。

2.用有顺序的两个数表示出一个确定的位置就是数对,确定一个物体的位置需要两个数据。

3.用数对表示位置时,先表示第几列,再表示第几行,不要把列和行弄颠倒。

4.写数对时,用括号把列数和行数括起来,并在列数和行数之间写个逗号把它们隔开,写作:

(列,行)。

5.数对的读法:

(2,3)可以直接读(2,3),也可以读作数对(2,3)。

6.一组数对只能表示一个位置。

7.表示同一列物体位置的数对,它们的第一个数相同;表示同一行物体位置的数对,它们的第二个数相同。

【巧记位置】

表示位置有绝招

一组数据把它标

竖线为列横为行

列先行后不可调

一列一行一括号

逗号分隔标明了

在方格纸上,物体向左或向右平移,行数不变,列数等于减去或加上平移的格数;

物体向上或向下平移,列数不变,行数等于加上或减去平移的格数。

【切记】

1、数对:

由两个数组成,中间用逗号隔开,用括号括起来。

括号里面的数由左至右分别为列数和行数,即“先列后行”。

2、作用:

一组数对确定一个点的位置,经度和纬度就是这个原理。

例:

在方格图(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用数对(3,5)表示(第三列,第五行)。

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X轴上的坐标表示列,y轴上的坐标表示行。

如:

数对(3,2)表示第三列,第二行。

4、数对(X,5)的行号不变,表示一条横线,(5,Y)的列号不变,表示一条竖线,(有一个数不确定,不能确定一个点)。

图形左右平移行数不变,图形上下平移列数不变。

【篇二】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位置》练习题

1.竖排叫做(),横排叫做()。

列数()数,行数()数。

2.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时,应先写()数,再写()数。

3.亮亮在第2列,第3行的位置,可以用数对表示为()。

4.点A(3,6)向右平移3格用数对表示是(),向左平移2格用数对表示是()。

5.点B(3,4)向上平移2格后用数对表示是(),向下平移2格后用数对表示是()。

二.选一选。

1.如图,表示点M的位置的数对是()。

A.(3,2)B.(2,3)C.(3,3)D.(2,2)

2.乐乐坐在教室的第5列第3行,用数对(5,3)表示。

丽丽坐在乐乐正前方第一个位置上,丽丽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

A.(6,3)B.(5,2)C.(5,4)D.(4,3)

3.在一幅图上,点A(1,1),B(3,2),C(5,2)组成的三角形ABC是()三角形。

A.锐角B.直角C.钝角D.等腰

4.数对(3,4)向右平移3格后用数对表示是()。

A.(3,7)B.(3,6)C.(3,1)D.(6,4)参考答案一.

1.列行从左往右从下往上

2.列行

3.(2,3)

4.(6,6)(1,6)

5.(3,6)(3,2)

二.1.B2.B3.C4.D

【篇三】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位置》练习题

1、甲坐在教室的第4列第3行,用(,)表示,乙坐在第2列第6行,用(,)来表示,丙同学用(7,4)表示自己坐在第()列第()行。

2、王丽和王强在教室里的位置可以用点(5,1)和点(2,6)表示,(5,1)中的5表示第()列,则1表示,(2,6)表明王强坐在第列第行。

3、如下图梨的位置为(4,4),则苹果的位置可以表示为(,),西瓜的位置记为(,)。

4、如下图:

C点用数对表示为(3,3),B点用数对表示为(,),A点用数对表示为(,),三角形ABC是()三角形。

二、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如下图:

如果点X的位置表示为(2,3),则点Y的位置可以表示为()。

A、(4,4)B、(4,5)

C、(5,4)D、(3,3)

2、如图:

如果将△ABC向左平移2格,则顶点A的位置用数对表示为()

A、(5,1)B、(1,1)

C、(7,1)D、(3,3)3、明明坐在教室的第4列第2行,用数对(4,2)表示,芳芳坐在明明正后方的第一个位置上是,芳芳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

A、(5,2)B、(4,3)

C、(3,2)D、(4,1)

4、如果A点用数对表示为(1,5),B点用数对表示数(1,1),C点用数对表示为(3,1),那么三角形ABC一定是()三角形。

A、锐角B、钝角C、直角D、等腰

三、完成下面各题。

1、请你在右面的方格图里描出下列各点,并把这几个点顺次连接成一个封闭图形,你能发现什么?

A(2,1)B(7,1)C(4,4)D(9,4)2、如图是游乐园的一角。

(1)如果用(2,4)表示跳跳板的位置,你能用数对表示其他游乐设施的位置吗?

请你写出来。

(2)请你在图中标出秋千的位置,秋千在大门以东400m,再往北300m处。

小学五年级数学《连乘、乘加、乘减》教学教案

小学五年级数学《连乘、乘加、乘减》教学教案模板

教学内容:

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11页例7及后做一做、练习二5-10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知道小数的运算顺序和整数运算顺序相同。

(2)使学生掌握小数连乘、乘加乘减的计算方法,正确地进行小数连乘、乘加乘减的计算,并能解答有关应用题。

2.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通过旧知迁移新知识的方法来学习小数连乘、乘加、乘减的计算。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使学生掌握小数连乘、乘加乘减的计算方法,正确地进行小数连乘、乘加乘减的计算。

教学难点

能解答小数连乘、乘加乘减的有关应用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5×2×725×4×89×10×6

2、说出运算顺序:

12×(5+60)30+7×85250×4÷200

小结:

刚才我们复习了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而小数的四则运算顺序跟整数是一样的。

二、新授

1.教学教材第11页例题7.

(1)出示例题7:

(2)分析:

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问题分别是什么?

怎样列式计算?

(3)生尝试练习。

抽生板演:

0.9×0.9×100

=0.81×100

=81(平方米)

(4)分析订正:

大家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

(学生质疑或师提问:

①这个算式是先算的什么,再算的什么?

(先算0.9×0.9,再乘100.)

②0.9×0.9是什么意思?

(求的是一块砖的面积)

③为什么要用0.9×0.9呢?

不可以就用0.9×100吗?

(因为占地的是瓷砖的面积,而不是瓷砖的边长。

④再乘100呢?

求的是什么?

(100块砖能够铺地的面积。

⑤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每一步求的是什么?

(5)如果有110块够吗?

①学生独立完成,汇报思路:

第一种:

0.9×0.9×110第二种:

0.9×0.9×10+81

=0.81×110=0.81×10+81

=89.1(平方米)=89.1(平方米)

②学生说出第二种算法先算的什么,再算什么,并说出每一步的意思。

(6)小结:

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是一样的,今后我们在进行小数四则运算的时候一定要先搞清楚运算顺序再计算。

三、练习

1、完成第11页“做一做”。

生完成在练习本上,抽生板演,并说出运算顺序。

2、课堂作业:

第13页练习二5-10题。

3、拓展练习:

计算(2.4+3.6)×0.5你能想到哪些方法?

教学后记:

成功之处:

利用课件出示例题,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乐趣,通过学生探索不同的解题思路,使学生体会到小数的混合运算也是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通过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表达解答过程,逐步培养了学生具有回顾与分析解决问题过程的意识。

不足之处:

教学中只重视了计算顺序,而忽视了计算的准确性,在后面的学习中还要加强计算方面的训练。

教学内容:

连乘、乘加、乘减和把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

教学目标:

1.掌握小数的连乘、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并能按运算顺序正确计算结果。

2.理解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

3.提高学生的类推能力,培养学生知识间存在着内在联系的思想。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

前面我们学习了小数乘法,通过学习我们发现小数乘法与整数乘法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

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新知识,看哪位同学学得快,掌握得好。

一、复习旧知

1.出示投影,先回答问题,再计算。

(1)12×5×60

(2)30×7+85

(3)250×4-200

教师提问:

每个式题各含什么运算?

是什么式题?

每题的运算顺序是什么?

学生回答后,在练习本上计算结果。

订正:

(1)3600

(2)295

(3)800

教师说明:

小数的这些运算顺序跟整数是一样的。

教学意图:

本环节通过三个式题复习整数连乘、乘加和乘减的运算顺序,并向学生说明小数的运算顺序跟整数一样,为下面学生将整数运算顺序迁移到小数作准备。

二、小数连乘、乘加、乘减

1.初步尝试。

出示例6:

光明小学的同学们在校园里种了300棵蓖麻,平均每棵收蓖麻籽0.18千克,每千克可榨油0.45千克,一共可榨油多少千克?

全班学生默读题目后,指名让学生说出怎样列算式,教师板书。

然后让学生独立尝试把这道题做完,教师指名板书计算过程

0.45×0.18×300

=0.081×300

=24.3(千克)

答:

一共可榨油24.3千克。

订正答案后,教师提问

(1)算式中有几步计算?

每个数目都是小数吗?

是什么式题?

(2)这个含有小数的连乘式你是按什么运算顺序进行计算的?

(按从左到右的运算顺序进行计算。

2.进行类推。

计算下列各题。

(1)72×0.81+10.4

(2)7.06×2.4-5.7

学生先在练习本上独立解答,在订正答案时说说每题的运算顺序。

订正:

(1)68.72(含有乘法与加法两种运算,先计算乘法,再计算加法。

(2)11.244(含有乘法与减法两种运算,先算乘法,再计算减法。

3.教师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小数的连乘、乘加、乘减。

这些运算的运算顺序与整数相同。

板书:

连乘、乘加、乘减

教学意图:

本环节利用迁移,让学生将整数的运算顺序类推到小数,尝试完成小数的连乘、乘加、乘减的运算,培养学生的类推能力。

三、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

1.复习。

教师提问:

我们在学习整数乘法时曾学习过几个运算定律,谁还记得是什么?

用字母怎样表示?

教师贴出:

a×b=b×a

(a×b)×c=a×(b×c)

(a+b)×c=a×c+b×c

提问学生:

乘法交换律中两个数的范围是什么?

结合律中三个数的范围是什么?

分配律中三个数的范围是什么?

(这些数的范围都是整数。

2.观察讨论。

教师用投影出示两组算式,学生口答结果,然后教师用○将左右两组算式相连。

0.7×1.2○1.2×0.7

(0.8×0.5)×0.4○0.8×(0.5×0.4)

(2.4+3.6)×0.5○2.4×0.5+3.6×0.5

让学生观察这三组算式,并讨论以下问题

(1)这三组算式左右两边的结果相等吗?

中间可以用什么符号连接?

(2)等号两边的算式有什么特点?

与我们学过的什么知识一样?

(3)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学生通过讨论将得出如下结论

①三组算式左右两边的结果相等,中间可以用等号连接。

②第一组是把两个相乘的数交换位置,结果不变,与学过的乘法交换律一样。

第二组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与第三个数相乘,与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与第一个数相乘,结果相等,与乘法结合律一样。

第三组是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与这两个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后求和,结果不变,与乘法分配律一样。

③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在小数中同样适用。

教师提问:

我们分别比较这三组算式左右两侧的式子,哪一个式子在计算中更为简便?

(第一组写成竖式,右边的比较简便,第二组不明显,第三组左式比右式简便。

3.教师小结:

通过观察讨论,我们发现整数的乘法运算定律可以推广到小数乘法,并且利用这些运算定律可以使一些小数乘法计算更简便。

板书:

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乘法。

教学意图:

本环节教师指导学生观察每组两个算式的特点以及它们的相等关系,并且通过讨论使学生认识到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小数也适用,同样可以使一些计算更加简便,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能力。

四、巩固练习

1.填空,并说一说应用了哪个运算定律。

(填在书上)

4.2×1.69=□×□

2.5×(0.77×0.4)=(□×□)×□

6.1×3.6+3.9×3.6=(□+□)×□

2.计算下面各题。

(1)19.4×6.1×2.3

(2)3.25×4.76-7.8

(3)18.1×0.92+3.93

(4)5.67×0.21-0.62

(5)7.2×0.18×28.5

(6)0.043×0.24+0.875

教师巡视,注意学生的运算顺序是否存在问题。

3.判断对错。

(1)50.4×1.95-1.9

(2)3.76×0.25+25.8

=50.4×0.05=0.9776+25.8

=25.2=26.7776

全体学生用手势判断,并说出错误原因。

4.应用题。

玉山农场新建一座温室,室内耕地面积是285平方米,全部栽种西红柿,一茬平均每平方米产6千克。

每千克按1.30元计算,一共可收入多少元?

学生完成练习后,教师及时订正:

(1)272.182

(2)7.67

(3)20.582

(4)0.5707

(5)36.936

(6)0.88532

(1)运算顺序错误。

(2)计算错误。

改正:

50.4×1.95-1.93.76×0.25+25.8

=98.28-1.9=0.94+25.8

=96.38=26.74

4.1.30×6×285=2223(元)

教学意图:

本环节通过多种练习使学生分别对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乘法,与小数连乘、乘加、乘减这两部分知识进行巩固。

其中第二题的六道计算题,各题目计算结果小数部分位数较多,除了注意学生的运算顺序是否正确外,还要注意学生的计算正确率。

教学内容:

连乘、乘加、乘减(P.11页的例7和“做一做”,练习二第1~4题。

教学要求:

使学生掌握小数的连乘、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能正确地进行计算,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

教学重点:

小数的连乘、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

正确地计算小数的连乘、乘加、乘减的式题。

教学用具:

投影片若干张。

教学过程:

一、激发:

1、口算。

1.02×0.20.45×0.60.8×0.1250.759×0

0.25×0.40.067×0.10.1×0.080.85×0.4

2、说一说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再计算。

12×5×6030×7+85250×4-200

⑴让学生说说每道题的运算顺序;

⑵得出:

①整数连乘的运算顺序是:

从左到右依次运算;

②整数的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顺序是:

先算乘法,再算加法或减法。

⑶让学生算出结果并集体订正。

3、揭题谈话:

同学们已学会了整数连乘、乘加、乘减式题的计算方法,小数的运算顺序跟整数的一样,这节课我们就用这些已学的知识为学校图书馆的建设出一份力。

二、尝试:

1、出示例6:

学校图书室的面积是85平方米,用边长室0.9米的正方形瓷砖铺地,100块够吗?

2、全班读题,找出已知所求。

3、分析数量间的关系并列出算式。

板书:

0.9×0.9×100=81(平方米)(100块不够)

4、那110块够吗?

(可以怎样算?

(1)0.9×0.9×110

(2)0.81×10+110

=0.81×110=8.1+81

=89.1(平方米)=89.1(平方米)

4、

(2)是一道几步计算的式题?

它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5、你认为在做连乘试题时应注意什么?

7、尝试后练习:

P.11页的“做一做”。

⑴生先说每题的运算顺序。

⑵独立计算出结果。

⑶师辅导有困难的学生,集体订正。

⑷做乘加题注意什么?

三、运用:

1、P.14页7题

⑴出示:

50.4×1.95-1.83.76×0.25+25.8

=50.4×0.1=0.094+25.8

=5.04=25.894

⑵怎样判断它对不对?

①先看它的运算顺序是否正确;

②再看它的计算结果是否正确。

⑶根据这两点进行判断并把不正确的改正过来。

⑷集体订正。

2、看谁算得快。

(分组比赛)

19.4×6.1×2.33.25×4.76-7.818.1×0.92+3.93

3、P.14页9题

四、体验:

今天都学了什么?

五、作业:

P.13页5题

P.14页6、8题

五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考模拟试卷

五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考模拟试卷

五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考模拟试卷:

一、填空(第5小题3分,其余每题2分,共17分)

1、0.37×4.9的积是()位小数,数确到个位是()。

2、1里面有()个十分之一,2.7里面有()个十分之一。

3、6.64÷3.3的商是(),保留两位小数约是()。

4、把34.65÷0.25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算式是(),根据是()。

5、

下面这些分别是从哪些方向看到的?

填在括号里。

A、B、C、

()()()

6、9a+6a=(+)

7、一堆煤有x吨,已经烧了5天,烧了a吨,平均每天烧()吨煤,还剩()吨煤。

(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

8、小明晨跑2分钟跑了400米,平均每分钟跑()米,跑1米需要()分钟。

二、判断,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每题2分,共16分)。

1、循环小数一定是无限小数,所以无限小数也一定是循环小数。

()

2、一个数的2.5倍,比原数大。

()

3、近似数5和5.0比较,5.0比5精确。

()

4、a+a=a2。

()

5、X=3是方程。

()

6、36.9÷0.25×4=36.9÷(0.25×4)。

()

7、观察一个物体时,最多能看到两个面。

()

8、0.244444可以记作0.24(。

)。

()

三、选择,把正确答案前的字母填在本题的括号里。

(每题2分,共10分。

1、在计算0.8÷0.24时,被除数和除数都要同时()。

A、不扩大B、扩大10倍C、扩大100倍

2、下面各式的结果大于1的`算式是()。

A、1÷0.44B、0.44÷1C、0.44×1

3、计算2.5×3.7+2.5×0.3的结果时,可用()使计算简便。

A、乘法交换律B、乘法分配律C、乘法结合律

4、小红的妈妈将5千克香油分装在一些玻璃瓶里,每个瓶最多可装0.8千克,妈妈需要准备()个瓶。

A、6B、6.25C、7

5、下面的数最小的是()。

A、2.07B、2.07(。

)C、2.0(。

)7(。

)D、2.077

四、计算(共38分)

1、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得数。

(每题1分,共10分。

5.4×0.01=0.125×0.8=0.27÷0.03=

1.8÷0.3=500×0.2=0.56÷0.4=

1.25×17×0.8=0.01÷0.1=0.37×0÷9.54=

0.55÷0.11=

2、用竖式计算。

(每题2分,共12分。

1.62÷1.5=23.94÷252=

2.6×1.08=0.54×1.35=

(解方程)X÷6.4-2.8=7.21.5X=27

3、计算下面各题,能简算的要简算。

(每题3分,共12分)

44.28÷0.9÷4.10.25×0.39×4

9.07-22.78÷3.44.8×99+4.8

4、只列式不计算。

(每题2分,共4分)

(1)一个数的3.2倍是57.6,这个数的5.5倍是多少?

(2)2.5除1.1的4倍,结果是多少?

五、解决问题。

(共19分)

1、2台同样的抽水机,4小时可以浇地4.8公顷,1台抽水机每小时可以浇地多少公顷?

(4分)

2、我们的教室长7.2米,是宽的1.5倍,教室的面积是多少?

(用方程解答(5分)

3、服装厂购进一批布,原来做一套女装用布2.5米,可以做35套。

后来改进技术每套女装节约用布0.1米,这批布现在最多可以做几套女装?

(5分)

4、节能小组调查得出:

一个没关紧的水龙头每小时大约滴水3.6千克,照这样计算,我们学校有5个水龙头,今年要浪费多少千克水?

(5分)

参考答案

一、填空

1、3,2。

2、10,27。

3、2.01(。

)2(。

),2.01。

4、34.65÷25,商不变的性质或除法的性质。

5、左面,上面,正面。

6、9,6,a。

7、a÷5,x-a。

8、200,0.005。

二、判断

1、×2、×3、√4、×5、√6、×7、×8、×

三、选择

1、C2、A3、B4、C5、A

四、计算

1、0.0540.1961001.4170.105

2、1.080.0952.8080.729X=64X=18

3、44.28÷0.9÷4.1

=49.2÷4.1

=12

4、

(1)57.6÷3.2×5.5

(2)1.1×4÷2.5

五、解决问题

1、4.8÷4÷2=0.6(公顷)2、面积设为X平方米.X÷7.2=7.2÷1.5或X÷(7.2÷1.5)=7.2X=34.56平方米

3、2.5×36÷(2.5-0.1)=37(套)4、3.6×24×5×366=158112(千克)

小学五年级第二学期数学期末的试题分析

小学五年级第二学期数学期末的试题分析

一、基本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73人,参加考试的73人,总体来看,均分为21.13%,优秀率为12.8,及格率为38.8%,参考率为10%。

四率之和是82.73%。

二、试题分析:

3、注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根据新的课程标准对学生的能力与创新有了较高的要求,一方面创新能力和思维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另一方面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思维的培养需要教师的认同和相应的教学策略,所以创新题的出现应逐步使教师适应使学生适应。

本次试题创新题的出现是比较适度。

三、试卷分析

(一)填空题内容的正确率65%,差的方面及成因分析

(1)1.05公顷=()平方米,学生对公顷和平方米的进率记不准,导致答案正确率下降。

(9)找规律这样摆下去第24个是()图形,由于学生对长方体和长方形的概念不清楚,不会画长方体,而画成长方形或者写成长方形的都算错了,其实学生是知道按规律下来是哪个图形,写长方形和画长方形的其实都是正确的答案。

(二)判断题的正确率为80%。

(三)选择题失分为40%。

差的方面及成因分析:

(6)市话是0.4元3钟学生都是按一分钟0.4元进行计算的,造成错误的原因主要是我平时没有进行这方面的强调,学生平时训练的都是一分钟多少钱,也有少数的学生写对的,细心的'学生就发现是3分钟0.4元。

(四)计算正确率为70%。

直接写出得数出错较多的是1.530,学生对小数点的移动总是掌握的不是很好。

竖式计算0.428.63在列竖式的时候学生不知道根据老师说的利用乘法的交换律把两个数交换一下位置这样计算简便,不容易出错,而是写成三排这样造成数位不对齐,或者根本就没乘完,这是学生不细心造成的。

能简便的要简便计算的题(3.2+0.128)0.8出错的较多,原因是学生对小数的除法在计算的时候老是不能很好的掌握除数和被除数同时扩大和缩小相同的倍数,计算中出错的都是因为计算不熟练,不能细心计算,计算完以后不能检查。

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学生出错的很少,说明学生在这方面掌握的较好。

(五)名师讲堂正确率为90%。

对于圆木、钢管堆成的梯形的根数的计算,平时训练的较到位,学生基本可以掌握,但对于一部分潜能生仍然有一些计算上的错误出现。

(六)应用知识解决问题这部分很少学生拿满分。

2、根据梯形的面积公式计算收稻子的情况90%的同学能计算成,只是有少部分同学仍然是计算上的错误。

3、

(1)可以从2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政史地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