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头钻床PLC控制系统PLC课设报告.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4181 上传时间:2022-09-30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21.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双头钻床PLC控制系统PLC课设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双头钻床PLC控制系统PLC课设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双头钻床PLC控制系统PLC课设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双头钻床PLC控制系统PLC课设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双头钻床PLC控制系统PLC课设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双头钻床PLC控制系统PLC课设报告.docx

《双头钻床PLC控制系统PLC课设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双头钻床PLC控制系统PLC课设报告.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双头钻床PLC控制系统PLC课设报告.docx

目录

目录

第一章课程设计内容与要求分析 1

1.1课程设计内容 1

1.1.1题目 1

1.1.2内容 1

1.2要求分析 2

第二章程序方案设计 3

2.1 I/0分配 3

2.1.1输入模块(IN) 3

2.1.2输出模块(OUT) 3

2.2顺序功能图 4

2.2.1SFC编程的优点 4

2.2.2SFC的结构 4

2.2.3双头钻床PLC控制系统顺序功能图 4

2.3PLC容量估算 5

2.3.1估算I/O点数(开关量与模拟量分别统计) 5

2.3.2估算存储量 5

2.4PLC功能选择 6

第三章系统的外电路设计与调试 7

3.1系统的接线图 7

3.2GXDeveloper编程软件的简介 7

3.3系统调试 8

3.3.1程序的输入与传输 8

3.3.2静态调试 8

3.3.3动态调试 9

PLC课程设计总结 10

参考文献 11

附录 1.2

第一章课程设计内容与要求分析

第一章课程设计内容与要求分析

1.1课程设计内容

1.1.1题目

双头钻床PLC控制系统

1.1.2内容

大钻头 小钻头

工件

X2 X4

2

SQ2

X1SQ1

Y2 Y4

Y1Y3



SQ4

工件

X3SQ3

图1.1双头钻床的工作示意图

设计一个用PLC控制的双头钻床控制系统。

其控制要求如下:

1)双头钻床用来加工圆盘状零件上均匀分布的6个孔如图1.1所示。

操作人员将工件放好后,按下起动按钮,工件被夹紧,夹紧后压力继电器为ON,此时两个钻头同时开始向下进给。

大钻头钻到设定的深度(SQ1)时,钻头上升,升到设定的起始位置(SQ2)时,停止上升;小钻头钻到设定的深度(SQ3)时,钻头上升,升到设定的起始位置(SQ4)时,停止上升。

两个都到位后,工件旋转120°,旋转到位时SQ5为ON,然后又开始钻第二对孔。

3对孔都钻完后,工件松开,松开到位时,限位开关SQ6为ON,系统返回初始位置。

2)具有手动和自动运行功能。

3)具有上电和急停断电功能。

4)大钻头、小钻头由两台三相异步电动机带动。

电机的正反转完成上升、下降的功能;旋转由第三台电机带动。

上升、下降及旋转限位开关均为霍尔接近开关;夹紧、放松均由电磁阀带动。

1.2要求分析

(1)按下启动按钮夹具将工件夹紧,大小钻头下行开始钻孔,两个分支同时进行。

(2)由于钻孔完成时间不等,要等到两个钻头都提升后才能进行下一个钻孔。

(3)每钻完一对孔,系统要计数,统计是否已钻完6个孔,如完成则松开工件回到初始状态S0,否则工件要旋转120°后继续下一对钻孔。

(4)重复第二步

(2)。

第二章程序方案设计

6

2.1I/0分配

第二章程序方案设计

I/0模块的价格占到PLC总价的一半以上,不同的I/0模块的性能及电路均不同,必须根据需要合理选择。

2.1.1输入模块(IN)

X0:

工件夹紧;大钻头到下限位开关;Xl:

SQ1;大钻头到上限位开;X2:

SQ2;小钻头到下限位开关;X3:

SQ3;小钻头到上限位开关;X4:

SQ4;旋转120°限位开关;

X5:

SQ5;工件松开限位开关;X6:

SQ6;X7:

自动位起动;Xl0:

手动/自动转换;

X11:

大钻头手动下降;X12:

大钻头手动上升;X13:

小钻头手动下降;X14:

小钻头手动上升;X15:

工件手动夹紧;X16:

工件手动放松;X17:

工件手动旋转;X20:

停止按钮;

输入模块分为数字量和模拟量两种,数字量又分直流、交流和脉冲三种;模拟量输入则分为电压和电流两种。

2.1.2输出模块(OUT)

Y0:

原位指示;Y1:

大钻头下降;Y2:

大钻头上升;

Y3:

小钻头下降;Y4:

小钻头上升;Y5:

工件夹紧;Y6:

工件放松;Y7:

工件旋转。

输出模块分为三种方式:

继电器输出(R)、晶体管输出(T)和双向晶闸管(S)输出。

要根据驱动的最终负载特性进行选择。

2.2顺序功能图

顺序功能图(SequeentialFunctionChart)是一种新颖的、按照工艺流程图进行编程的图形编程语言。

这是一种IEC标准推荐的首选编程语言,近年来在PLC在编程中已经得到了普及和推广。

2.2.1SFC编程的优点

1.在程序中可以很直观地看到设备的动作顺序。

比较容易读懂程序,因为程序按照设备的动作顺序进行编写,规律性较强。

2.在设备故障时能够很容易的查找出故障所处在的位置。

3.不需要复杂的互锁电路,更容易设计和维护系统。

2.2.2SFC的结构

步+转换条件+有向连接+机器工序的各个运行动作=SFC。

SFC程序的运行从初始步开始,每次转换条件成立时执行下一步、在遇到END步时结束向下运行。

2.2.3双头钻床PLC控制系统顺序功能图

根据系统控制要求及PLC的I/O分配,设计双头钻床的程序如图

2.1所示。

图2.1 双头钻床的PLC控制系统顺控流程图

2.3PLC容量估算

2.3.1估算I/O点数(开关量与模拟量分别统计)

在实际点数基础上再加上15-20%的备用量,以备工艺改进和扩充需要。

2.3.2估算存储量

小型PLC内存约2KB,中型约2KB-8kB,大型则8KB以上。

内存容量经验估算方法如下:

开关量输入:

存储器字节数=输入点数×10;开关量输出:

存储器字节数=输入点数×8;定时器/计数器:

存储器字节数=定时器

/计数器数量输入点数×2;模拟量:

存储器字节数=模拟量通道数×100;

通信接口:

存储器字节数=通信接口数目×300。

由于用户程序的编制与系统控制的复杂程度以及算法、程序结构等因素,使得PLC容量的估算很难精确,一般要加大15-20%的余量。

2.4PLC功能选择

各公司生产的PLC功能配置不尽相同,应以“够用”为原则去选择,一般工业顺序控制只需要具有逻辑运算、定时器/计数器等基本功能就可完成任务。

如果是工业过程控制或数控机床、机器人等控制,则需要选A/D、D/A转换模块、PID控制模块或运动控制定位模块。

这些模块位数愈多,其分辨率与精度愈高,价格也就愈高。

至于扫描速度、指令功能、抗干扰功能等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对一般中小型工业控制都能满足要求,根据需要进行选择,一般8位就够用了。

第三章系统的外电路设计与调试

第三章系统的外电路设计与调试

3.1系统的接线图

外电路设计,主要指输入、输出设备(按钮、行程开关、限位开关、接触器、电磁阀等)与PLC的连接电路;各运行方式、主电路及联锁电路设计(自动、半自动、手动、连读、单步、单周期等);电源电路(主电路供电、传感器、各负载电源等);控制柜内电路及配线;外部接线、接地等设计。

根据双头钻床的控制要求,其系统接线图如图3.1所示。

图3.1系统接线图

这些电路的设计原则一般同机床电气设计原则。

例如,强弱电分开、高低电压分开和交直流分开,各设备要单独接地不可串接,大电流接点和线圈要有吸收和灭弧电路,以避免干扰波发射等。

3.2GXDeveloper编程软件的简介

三菱PLC编程软件有好几个版本,早期的FXGP/DOS和FXGP/WIN-C及

10

现在常用的GPPForWindows和最新的GXDeveloper(简称GX),实际上GXDeveloper是GPPForWindows升级版本,相互兼容,但GXDeveloper界面更友好,功能更强大、使用更方便。

这里介绍的GXDeveloper7.08J

(SW7D5C-GXW)版本,它适用于Q系列、QnA系列及FX系列的所有PLC。

GX编程软件可以编写梯形图程序和状态转移图程序(全系列),他支持在线和离线编程功能,并具有软元件注释、声明、注解及程序监视、测试、故障诊断、程序检查等功能。

此外,具有突出的运行写入功能,而不需要频繁操作STOP/RUN开关,方便程序调试。

GX编程软件可在Windows97/Windows98/Windows2000及WindowsXP操作系统中运行。

该编程软件简单易学,具有丰富的工具箱,直观形象的视窗界面。

此外,GX编程软件可直接设定CC-link及其他三菱网络的参数,能方便地实现监控、故障诊断、程序的传送及程序的复制、删除和打印等功能。

3.3系统调试

3.3.1程序的输入与传输

1)、按图2.1在计算机上用GXDeveloper编程软件正确输程序。

2)、要将在计算机上用GX编好的程序写入到PLC中的CPU,一般需要以下几步:

(1)PLC与计算机的连接

正确连接计算机(已安装好了GX编程软件)和PLC的编程电缆(专用电缆),特别是PLC接口方向不要弄错,否则容易造成损坏。

(2)进行通信设置

程序编制完成后,单击“在线”菜单中的“传输设置”后,设置好

PC/F和PLC/F的各项设置,其他项保持默认,单击“确定”按钮。

(3)程序写入、读出

若要将计算机中编制好的程序写入到PLC,单击“在线”菜单中的“写入PLC”,根据出现的对话窗进行操作。

选中主程序,再单击“开始执行”即可。

若要将PLC中的程序读出到计算机中,其操作与程序写入操作相似。

3.3.2静态调试

按图3.1所示的系统接线图正确连接好输入设备,进行PLC的模拟态调试,并通过计算机监视,观察其是否与控制要求一致,否则,检并修改、调试程序,直至指示正确。

3.3.3动态调试

按图3.1所示的系统接线图正确连接好输出设备,进行系统的动态试,先调试手动程序,后调试自动程序,观察指示灯能否按控制要求动作,并通过计算机监视,观察其是否与控制要求一致,否则,检查线路或修改程序,直至示灯能按控制要求动作。

PLC课程设计总结

PLC课程设计总结

通过PLC课程设计,加强了我们动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个方案使用了三菱PLC与GXDeveloper编程软件,使我们又掌握了一个软件的应用以及单片机的使用。

我觉得做课程设计同时也是对课本知识的巩固和加强,由于课本上的知识太多,平时课间的学习并不能很好的理解和运用各个原理的功能,而且考试内容有限,所以在这次课程设计过程中,我们了解了很多原理的功能。

平时看课本时,有时问题老是弄不懂,做完课程设计,那些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而且还可以记住很多东西。

认识来源于实践,实践是认识的动力和最终目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所以这个期末的课程设计对我们的作用是非常大的。

我想说,设计确实很困难,但苦中也有乐,在如今单一的理论学习中,很少有机会能有实践的机会。

也许有人不喜欢这类的工作,也许有人认为设计的工作有些枯燥,但我认为无论干什么,只要认真去做,一定会有好结果的。

对我们而言,知识上的收获重要,精神上的丰收更加可喜。

挫折是一份财富,经历是一份拥有。

虽然不是第一次做课程设计了,但是设计的过程中遇到问题,可以说得是困难重重,难免会遇到过各种各样的问题,同时在设计的过程中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对以前所学过的知识理解得不够深刻,掌握得不够牢固。

这次课程设计终于顺利完成了,在设计中遇到了很多专业知识问题,通过这次课程设计使我懂得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是很重要的,只有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只有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