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史观史料研究及文史知识试题集萃.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180998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192.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史观史料研究及文史知识试题集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全国史观史料研究及文史知识试题集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全国史观史料研究及文史知识试题集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全国史观史料研究及文史知识试题集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全国史观史料研究及文史知识试题集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全国史观史料研究及文史知识试题集萃.docx

《全国史观史料研究及文史知识试题集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史观史料研究及文史知识试题集萃.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全国史观史料研究及文史知识试题集萃.docx

全国史观史料研究及文史知识试题集萃

2012年全国史观、史料研究及文史知识试题集萃

1.【2012·哈尔滨期末】近代科学是在搜集材料的基础上,从现象深入到本质,从经验定律上升为系统的科学理论。

下列对近代科学的说法错误的是

A.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               B.属于直观观察和思辨猜测

C.广泛地应用数学方法               D.以归纳推理为手段和方法

2.【2012•太原调研】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在一则广告中说:

37.6万个股东把储蓄投资在通用电气公司,这是美国的典型,美国几乎每一个公民都是资本家。

如果你第一次看到这则材料,应该采取的态度是

A.不相信,因为广告都是商家的促销手段

B.相信,因为它有利于说明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C.确信无疑,因为它符合通用电气公司的实际状况

D.不轻信,因为所有一家之言都需要其他史料来佐证

3.【2012•吉林期末】二战结束后许多历史学家认为:

历史学必须从文字档案和文字档案造成的限制中解放出来,必须利用人类的一切创造物——语言、符号、农村的证据、土地制度、项圈等一切其他可利用的史料,广泛吸收其他学科——地理学、经济学、社会学、人类学的成果和方法。

同时,又要防止把自己分割成许多各行其是的“专门化”部门。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看出正确的一项

A.扩展历史学的研究领域、扩大历史学家的视野

B.历史研究由个体劳动,变成了集体劳动

C.作为现代的历史学家必须把握某一时空的“总体”趋势

D.提出了坚持传统的历史研究方法

4.【2012•西城区期末】某同学要研究洋务派兴办的民用工业的发展情况,可作为史料的是 

 

 A.同文馆    B.江南制造总局     C.汉阳铁厂    D.上海洪盛机器碾米厂

5.【2012•枣庄期末】史学家陈旭麓讲:

“那个时候的中国,天下滔滔,多的是泥古而顽梗的士人,如果没有‘中体’作为前提,‘西用’无所依托,它在中国是进不了门,落不了户的。

”陈先生评价历史事物的方法是

A.阶级斗争分析法                   B.“三个有利于”标准   

C.把历史事物放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     D.人民是创造历史的主体

6.【2012•枣庄期末】“我们专注于两个主题(传统和交流)的研究.以此来理顺世界历史。

这两个主题集中反映了人类发展的最重要的特征。

概言之,它们可以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原因作出解释。

”对此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材料体现了文明史观的内涵  

B.“传统”和“交流”是人类历史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C.材料的论述是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

D.“传统”和“交流”的概括是没有科学依据的   

7.【2012·宜宾调研】历史学家马克·布洛赫在《为历史学辩护》中说:

“各时代的统一性是如此紧密,古今之间的关系是双向的。

对现代的曲解必定源于对历史的无知;而对现实一无所知的人,要了解历史也必定是徒劳无功的。

”布洛赫在此强调的是  

A.以古讽今   B.厚今薄古    C.贯通古今   D.鉴往知来

8.【2012•衡水质检】刘宗绪在《从文明演进的角度看历史》中提出:

“压迫与反压迫、剥削与反剥削、侵略与侵略的斗争,以及革命、起义、暴动等等事件与过程,常常被列为重点。

实事求是地讲,这些事件中的大部分,多半是属于为争取文明进步而付出的代价。

这一切当然是必须讲的。

但是如果只讲代价部分,不讲或少讲文明进步本身,不论述文明成果对社会发展的意义,这能算是完整的历史吗?

”对上述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A.必须从文明演进的角度去研究历史

B.认为文明成果远大于斗争的代价

C.研究历史要全面分析,辩证的看待成果与代价

D.认为反“压迫、剥削、侵略”是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

9.【2012•衡水质检】“在所有19世纪的中国政治家中,林则徐的形象和影响都超过了其他人。

……比曾国藩、李鸿章早二、三代人的时间,林则徐就已提倡和发动了向蛮夷学习的自强运动。

”这一评述体现的史学观点是

A.革命史观   B.社会史观   C.全球史观   D.现代化史观

10.【2012·宜宾调研】某班同学在对东欧剧变的研究性学习中提出,德国通过剧变完成了民族的统一,结束了分裂状态。

因此,对东欧剧变不能一概否定。

这一观点   

A.否定了东欧剧变给社会主义运动带来的挫折

B.没有用阶级分析的方法洞察历史

C.是站在客观的角度审视东欧剧变的历史评价

D.是一种没有是非观念的落后史观

11.【2012•石景山期末】迄今世界上发现的最大、最重的青铜器,是商王祖

庚或祖甲为祭祀其母所铸,以前我们称之为“司母戊鼎”。

后来一些专家根据大量甲骨文解读,认为商代的字体比较自由,正写反写都可以。

2011年3月28日,新国博展牌把“司(si)母戊鼎”改名“后(hou)母戊鼎”,有不少人提出质疑。

这种修改反映出

A.史料解读的多样性

B.分封制与礼制的结合

C.甲骨文金文的矛盾

D.一手史料可信度有限

12.【2012•聊城五校联考】将近现代历史看作是以商品经济为特征的工业文明取代以自然经济为特征的农业文明的结果,主要表现为经济领域的工业化和市场化、政治领域的民主化和法制化、思想领域的理性化和科学化。

以这种视野来研究历史属于

A.全球史观      B.革命史观       C.唯物史观      D.现代化史观

13.【2012•开封一模】学者罗志田在《复活往昔的历史想象》中说:

“历史想象是一种有凭据的再创造,却不是创作;它必须从已获得的历史知识那儿下手,也只能在已知历史事实所提示的范围里驰聘……就像杜甫诗句‘窗含西岭千秋雪’所表述的那样,雪岭千秋浩浩茫茫,却依然需要一扇窗户以为其范围,否则便不成图景;反过来说,随尺寸之窗,而千仞之心,四时之雪尽纳其间,可供挥洒的天地,也不可谓不大。

”其主要观点是

A.历史事实必须经由历史想象展现  B.历史过程离不开历史想象

C.历史想象必须依托历史事实  D.历史想象和历史事实可纵横联系

14.【2012•枣庄期末】有学者认为唐朝时期江南曾经实施了稻麦轮种制,并引用自居易任职苏州时写的诗句 “去年到郡日,麦穗黄离离;今年去郡日,稻花白霏霏”来证明自己的说法。

关于此学者看法,哪项更为合理  

A.诗里提到麦作、稻作,足以作为实施稻麦轮种的证据

B.诗中指出稻、麦产于不同年月,足以清楚说明轮种制

C.诗中并未指明稻、麦是否产自同一块土地,不足为据

D.诗文描写大多不准确,不适合运用在历史研究中

15.【2012•松江期末】“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具丰实。

”(杜甫:

《忆昔》)对此诗评述较为恰当的是

A.客观真实,无需考证          B.文学家言,尚待求证

C.背离实际,不足为信          D.溢美之辞,不足为信

16.【2012•静安期末】右图为山东嘉祥县汉代画像石上的黄帝像拓片,对此材

料的史学价值判断较合理的一项是

A.黄帝其人其事纯属后人不可信想象

B.画像的拓片性质证明了黄帝的存在              

C.印证了《史记》关于黄帝的部分传说

D.能说明黄帝时代的头饰与服装式样

17.【2012•青岛期末】史料是研究历史和编纂史书所用的资料,它包括文字史料、口述史料和非文字史料等。

下列关于史料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对同一个史料,人们可能会做出多种解释

B.史料是得出历史结论的重要依据

C.在三种史料类型中文字史料的价值最高

D.对同一事件的记载,不同的史料可能完全不同

18.【2012•徐汇一诊】十九世纪到二十世纪前期,许多历史学家相信,历史研究可以去除主观因素,达到完全客观的境地。

下列哪些说法反映了这种对历史客观性的信心?

①“历史是一门科学,一点也不多,一点也不少。

②“并不是我在说话,而是历史透过我的口在说话。

③“我们只要把材料准备好,则事实自然显明了。

④“所有的历史都是当代史。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9.【2012•淮北一模】西方二十世纪“六O年代”是个激情和叛逆的年代,其时间大约是指1963至1973年之间。

这与我们通常将1960年到1969年这十年视为“六O年代”的作法不同,我们如何正确理解这种分期方法?

A.世界各国有关历史的分期都有公认的标准,不可任意调整

B.各国分期方法不同,虽求同存异而年代终始计算仍有歧异

C.史家因主题而设定分期标准,故各种分期都有其学理根据

D.20世纪各国历法尚未统一,史家采用不同纪年而出现差异

20.【2012•宝山区期末】关注时代特征,是把握历史发展的核心。

如果把15到16世纪西欧社会发生的错综复杂的历史事件或现象加以归纳概括,其最大的特征是     

A.在动荡中进入中世纪                B.在演变中走出中世纪      

C.在革命中实现民主化                D.在变革中实践工业化

21.【2012•徐汇区期末】有位学者说“人人都可以成为历史家”、“所有历史都是当代史”,对此正确的理解是

A.史学家因其个人立场、文化背景不同,因而对历史的解释会不同

B.任何人都可以成为历史学家,可以不凭借史料而加以说明、解释

C.历史著作的编撰,其客观性、科学性是否存在和真实而令人怀疑

D.历史学家凭其掌握的资料,阐释历史事件因果而重建历史的真相

22.【2012•宝山区期末】史学家甲:

“文艺复兴不只是文学或艺术的再兴,也是人类智识和个人之觉醒或再生,而为近代世界的开始”。

史学家乙:

“文艺复兴是中古时代转移至近代的过渡时代,它同时具备了两个时代的特性”。

以下选项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最为恰当的是

A.史学家甲关注历史的延续和连结     B.史学家乙侧重历史的新异和变迁

C.两位史学家的解释并无明显差别     D.两位史学家论述视角有较大不同

23.【2012•大庆铁人中学期末】“压迫与反压迫、剥削与反剥削、侵略与侵略的斗争,以及革命、起义、暴动等等事件与过程,常常被列为重点。

实事求是地讲,这些事件中的大部分,多半是属于为争取文明进步而付出的代价。

这一切当然是必须讲的。

但是如果只讲代价部分,不讲或少讲文明进步本身,不论述文明成果对社会发展的意义,这能算是完整的历史吗?

”上述观点所体现的史观是 

A.阶级斗争史观   B.文明史观       C.近代化史观        D.全球史观

24.【2012•浦东新区期末】在已出土的商代青铜器中,相当多的是酒器。

由此可以

A.推断商代的农业生产比较发达

B.印证文献记载商人饮酒之风盛行

C.佐证商朝是亡于贵族酗酒而致政治腐败

D.证实《史记·殷本纪》“(纣王)以酒为池,悬肉为林”可信

25.【2012•虹口区期末】《说文解字》中提到“史,记事者也,从又持中,中,正也”。

由此可见,撰史者应该

A.客观记载历史事实               B.公正评价历史事物

C.全面记载历史发展               D.辩证看待历史现实

26.【2012•宝山区期末】交往是人类创造文明中的重要活动。

下列关于文明交往总体趋势的论述最为恰当的是

A.单向直线      B.双向互惠        C.多向互动      D.共存共赢

27.【2012•虹口区期末】关于秦朝的人口数量,《中国古代史》、《香港商报》、《中国人口论》所统计的数量不尽相同。

下列这一图片反映的是

A.史料整理    B.历史结论    C.一手史料     D.历史解释

28.【2012•虹口区期末】法国史学家朗格诺瓦和瑟诺博司所著的《史学原论》(1897年出版)一书指出:

“史料可分为两种,有时过去的事件,留下实迹(指碑碣及其上面的文字),有时,也是更常见的,事件所留下的痕迹,是心理的状态----一种文字上的描写和叙谈。

”作者的意思是

A.任何文字史实都带有主观因素       B.实迹和文字史料都真实反映历史

C.历史是“心理的状态”的反映       D.只有实迹史料才能反映历史真实

29.【2012•虹口区期末】在历史中当某件事实在一连串事实中缺失了的时候,因此我们要借助推理来拓展我们的知识,然而缺乏史料的推理结果总是或然的,只能求知于证据。

以下历史推理与该观点吻合的是

A.二里头文化遗址的地点和年代与文献中的夏王朝基本一致,以此资料来复原夏王朝的历史带有推论性质。

B.殷墟甲骨文的记载与传世文献和考古发现形成证据链,可以还原商朝历史

C.《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法律,据此可完全窥见古巴比伦王国历史

D.考古发现的大量商代青铜酒具证明商人酗酒

30.【2012•奉贤区期末】著名历史学家钱穆曾说:

“中国史如一首诗,西洋史如一本剧。

西洋史正如几幕精彩的硬地网球赛,中国史则直是一片琴韵悠扬也”。

这表明他认为中国历史具有

A.艺术性     B.延续性        C.多变性        D.神秘性

31.【2012•奉贤区期末】希罗多德《历史》中经常有“以上所述都是我个人亲自观察、判断和探索的结果”、“我是按照我自己所相信的来讲的”、“但是我以为……还有另外的原因”、“我说不确实了”。

据此推测他的治史原则是

A.大胆假设    B.追求真实    C.凭空想象      D.重视直觉

32.【2012•奉贤区期末】马克思曾说:

“自然科学正在准备一次新的革命。

蒸汽大王在前一世纪中翻转了整个世界,现在它的统治已到末日,另外一个大得无比的革命力量……将取而代之。

”这段话反映了马克思观察社会变迁的视角是

A.环境变化    B.技术革新   C.民众感受    D.观念更新

33.【2012•奉贤区期末】法国历史学家布罗代尔说:

“一种文明的历史,就是对古代材料中那些对今天仍然行之有效的东西的探索。

它有待解决的问题不在于要告诉人们关于希腊文明或中世纪中国我们所知的一切——而是要告诉人们在西欧或现代中国以前的时代与今天仍旧相关的东西”。

在这里,布罗代尔强调历史研究要

A.注重探究事实真相 B.关注古今之间联系  C.努力发现全新材料 D.重视最新史学观点

34.【2012•黄埔区期末】法国史学家马克·布洛赫在《为历史学辩护》中指出:

“在进行历史研究时,人们往往迷恋于寻找单一的原因,便错误地将原因归结于某一个,这样就成为一种价值判断。

”在这里,马克·布洛赫强调历史研究应该:

A.抓住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              B.多角度地认识和考察历史  

C.分清历史事件的主次原因              D.以正确的价值判断为起点

35.【2012•黄山质检】二战期间,某位著名画家在一个艺术馆的出口处给每个出入的德国军人分发一幅自己画作的复制品。

一位德军头目指着这幅画问他:

“这是您的杰作吗?

”画家面色严峻地说:

“不,这是你们的杰作!

”这位画家的回答让我们认识到绘画具有 

A.艺术性       B.思想性       C.阶级性      D.社会性

36.【2012•杨浦一模】清代历史学家钱大昕总结校勘工作所依据的资料时说:

“凡所校定,必考稽善本,证以他书,即有朋后进之片言亦择善而从之。

”这表明了他判别史料真伪的原则是

A.以理服人       B.无证不信       C.条分缕析       D.孤证不立

37.【2012•普陀一模】学习历史,必须分清史实,解释、观点等。

下列各项中,属于观点的是

A.商朝甲骨文主要出土于殷墟   B.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

C.孔子是春秋时期的鲁国人也   D.中古史证明国家合则利分则弊

38.【2012•普陀一模】唐代史学家刘知幾提出史家“三长”说。

司马迁在《史记》中不仅把农民领袖陈胜列入“世家”,还为匈奴列传,这主要反映了他的

A.史德        B.史才         C.史学           D.史识

39.【2012•普陀一模】现在的影视作品有一股“戏说”历史之风,真正的历史真相被掩盖。

如何来判断历史资料的真伪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以下选项中你认为最具史料价值的是

A.当时的历史文献 B.当时的文学作品 C.当时的传说 D.后人的研究资料

40.【2012•安徽师大附中模拟】在菲律宾马克坦岛上航海家麦哲伦遇难的地方,有一块石座铜碑。

碑的下面有这样的文字:

“……1521年4月27日,费尔南多·麦哲伦死于此地。

他在与马克坦岛酋长拉普拉普的战士们交战中受伤身亡。

麦哲伦船队于1522年9月6日完成第一次环球航海”。

这块碑的背面,则刻着另一段文字:

“拉普拉普。

1521年4月27日,拉普拉普和他的战士们,在这里打退了西班牙入侵者,杀死了他们的首领费尔南多·麦哲伦。

由此,拉普拉普成为击退欧洲人侵略的第一位菲律宾人。

”由此我们可以做出以下判断 

A.对历史人物的价值判断具有随意性      

B.纪念碑正面和背面镌刻的文字互相矛盾

C.对历史人物的价值判断具有相对性      

D.纪念碑对历史人物的评价不够客观真实

41.【2012·泉州四校联考】汉武帝“独尊儒术”、李贽批判孔子、康有为尊孔子为改革先师、袁世凯“尊孔复古”、新文化运动中“打倒孔家店”、“文革”中的“批林批孔”、当前的“孔子热”,这些现象既是一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反映.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孔子的命运。

以下各项中,能够用来解释孔子“命运”的比较科学的观点是   

A.“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B.“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

C.“历史就是过去的人和事”         D.“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42.【2012·合肥八中一模】在历史学习中,我们经常会碰到“历史资料”与“历史观点”的区别。

下列属于历史观点的是

A.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   

B.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

C.卢梭的“社会契约论”是法国大革命的理论依据 

D.1932年罗斯福当选美国总统

43.【2012•长宁区期末】“前者史家,不过记述人间一二有权力者兴亡隆替之事,虽名为史,实不过一人一家之谱牒”。

此处梁启超批评了我国的传统史学的缺点是

A.知有朝廷而不知有国家             B.知有个人而不知有群体

C.知有事实而不知有理想             D.知有陈迹而不知有今务

44.【2012•蚌埠一模】孙中山曾说:

“古时所讲的忠,是忠于皇帝……我们在民国之内,照道理上说,还是要尽忠,不忠于君,要忠于国,要忠于民,要为四万万人去效忠。

……故忠字的好道德还是要保存。

”由上文可以看出孙中山对待传统道德的态度是

A.全盘继承   B.全盘否定   C.古为今用   D.一分为二

45.【2012•蚌埠一模】“哥伦布发现美洲……给欧洲人送去了新世界的文明,还使新旧大陆的物产得以交换和传播……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大汇合,加速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

”这一评价体现的史观有

①全球史观   ②革命史观   ③文明史观  ④社会史观    ⑤现代化史观

A.①②⑤      B.①③⑤          C.②③④              D.③④⑤

46.【2012•衡水中学期末】晚清的历史演进过程艰辛而悲壮,曲折而复杂,对此国内学术界进行了不同的解读和阐释,涌现出一大批成果,其中有这样一些著作:

《动荡时代的知识分子》《社会剧变中的近代绅商》《晚清学堂学生与社会变迁》《从边缘走向中心——晚清社会变迁中的军人集团》,他们这些著作的研究视角应该是

A.社会变迁的角度                       B.现代化的角度

C.社会群体的角度                      D.社会思潮的角度

47.【2012•衡水中学期末】历史学家汤普森在《历史著作史》指出“历史追求的是描绘人类的命运;描绘要真实、生动、完整而纯洁,理解这样的人类命运的头脑,全心全意接受其引导,以致属于个性范畴的那些观点、感情和要求都融化在这个共同的命运之中而消失不见了。

”材料说明了汤普森主张

A.历史研究应真实客观  B.历史研究的目的在于关注人类的共同命运

C.历史研究要将个人的追求融入人类的共同命运中D.个人研究应该服从历史命运

48.【2012•静安期末】袁腾飞在《历史是个什么玩意儿》中说:

“其实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黑暗的王朝,皇上一个赛一个混蛋。

清朝虽然也杀过一些人,也干过剃发令这样的蠢事,但却是最圣明的王朝。

顺、康、雍、乾都是不世出的圣主。

”对此评价恰当的是

A.对历史的评价及指导评价的史观两方面都有缺陷

B.称顺、雍二位皇帝是“不世出的圣主”有待商榷

C.以通俗语言将严谨的历史表述得生动活泼

D.说明代皇帝“一个赛一个混蛋”缺乏依据

49.【2012•德州期末】徐中约教授提出:

“近代中国历史的特征并非是一种对西方的被动反应,而是一场中国人应付内外挑战的主动奋斗,他们力图更新并改造国家,使之从一个落后的儒家普世帝国,转变为一个在国际大家庭中拥有正当席位的近代民族国家。

”对该观点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特别强调了中国奋斗的历史         B.突出了中国人为国为民的主动性

C.把中国与世界作为两个概念对立起来  D.认为中国与世界是互相融合的

50.【2012•福州期末】根据全俄舆论中心在2011年戈尔巴乔夫80岁生日前夕的调查显示,现今俄罗斯人对于戈尔巴乔夫在苏联解体中的作用,42%的被调查者认为戈尔巴乔夫起了主要作用,对戈尔巴乔夫最激烈的批评来自俄共,他们一直把戈尔巴乔夫作为社会主义的背叛者、苏联解体的罪魁祸首。

以上看法是

A.正确的,完全符合历史事实

B.片面的,夸大了个人的历史作用

C.错误的,叶利钦才是苏联解体的罪魁祸首

D.错误的,西方的“和平演变”才是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

51.【2012·合肥一模】利用历史资料探究历史问题,首先要能够分辨史料、史料阐释、历史结论和历史评价。

以下各项是与三星堆遗址相关的内容,其中属于历史结论的是

①考古发现的重要文物有青铜兽面具、青铜大立人、青铜神树、青铜太阳轮

②发掘出大量生产工具、生活用具、玉石礼器、陶器及其加工作坊、古城墙、住宅遗址等

③从考古发掘情况来看,当时的居民已掌握了一些手工业生产技术

④三星堆青铜器充分展示出辉煌灿烂的青铜文明

A.①②         B.③           C.③④         D.④

52.【2012•闵行期末】在判定文明时代出现的具体标志时,有学者将其物化为:

 

(一)以宗庙、宫室为核心的都城的设立;

(二)王陵区的存在;(三)青铜礼器与青铜兵器被比较广泛地使用;(四)己能记载语言的文字的应用。

按照此标准,中国文明社会形成的时间最迟不晚于

A.传说中的黄帝时期   B.夏朝时期   C.商周时期   D.秦汉时期

53.【2012•保定调研】家谱,是记载一个以血缘关系为主体的家族世系繁衍和重要人物事迹的特殊图书体裁。

以父系家族世系、人物为中心。

古人重视修订家谱的原因不包括

A.为了彰显家族的声誉              B为了凝聚亲族

C.为了给历史研究者提供历史史料    D.为了教化子孙

54.【2012•杨浦一模】商朝的历史之所以被史学界认为是“信史”,是由于

A.殷墟甲骨文的发现             B.文献、甲骨卜辞和考古资料的多重印证

C.大量青铜器的出土             D.铁制农具的出土

55.【2012•黄山质检】复旦大学葛剑雄教授主张根据不同的标准将历史分为时间、空间、人物、另类等几个系列。

下列属于内容系列的是

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