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自然地理要素及现象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复习知识点梳理中图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180428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748.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章 自然地理要素及现象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复习知识点梳理中图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第二章 自然地理要素及现象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复习知识点梳理中图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第二章 自然地理要素及现象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复习知识点梳理中图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第二章 自然地理要素及现象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复习知识点梳理中图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第二章 自然地理要素及现象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复习知识点梳理中图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二章 自然地理要素及现象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复习知识点梳理中图版.docx

《第二章 自然地理要素及现象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复习知识点梳理中图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章 自然地理要素及现象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复习知识点梳理中图版.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二章 自然地理要素及现象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复习知识点梳理中图版.docx

第二章自然地理要素及现象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复习知识点梳理中图版

高一地理必修一期末复习知识梳理

第二章 自然地理要素及现象

第一节 主要地貌的景观特点

1.地貌

(1)定义:

是 地球表面各种形态 的总称。

(2)分类:

地貌有多种类型,它们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按成因分,地貌有构造地貌、流水

地貌、海岸地貌、风沙地貌、冰川地貌、黄土地貌和喀斯特地貌等。

(3)外力作用:

包括风化、侵蚀、搬运和沉积作用。

主要外力:

风力、冰川、流水、海浪等。

2.流水地貌

(1)定义:

流水地貌是由于流水的侵蚀、搬运和堆积作用而形成的地貌,主要包括沟谷地貌和 

河流地貌。

(2)沟谷地貌:

在广大山区,沟谷流水作用形成沟谷地貌。

河流侵蚀作用以 向下侵蚀为主,河谷

深而窄,谷壁陡峭,横剖面呈“V”型。

 

洪积扇或冲积扇:

水流流出沟谷,流速骤减、流水携带的物质沉积下来,形成以沟口为顶点的洪积扇或冲积扇。

洪积扇是干旱、半干旱地区暂时性沟谷流水形成;冲积扇是湿润、半湿润地区 常年性河流形成。

(3)河流地貌

河谷

 

河流

地貌

a出山口处

泥沙

堆积

 洪积扇或冲积扇  

b河流中、下游

 冲积 平原 

c入海口(河口)

 河口三角洲、冲积岛 

 

3.海岸地貌

(1)海岸地貌按成因一般分为 海蚀地貌和 海积地貌。

(2)海蚀地貌:

主要是受海浪侵蚀作用形成的,其主要形态有海蚀穴、海蚀崖、海蚀拱桥和海蚀柱。

(3)海积地貌:

海浪、海水等搬运来的碎屑物质在海岸附近 沉积形成,包括海滩、沙嘴等。

4.风沙地貌

(1)风沙地貌是因为风力对地表物质进行侵蚀、搬运和堆积形成的地貌,一般分为 风蚀地貌和 

风积地貌。

(2)风蚀地貌:

是风沙对地表吹蚀、磨蚀形成的地貌,主要类型有石窝、风蚀蘑菇、雅丹地貌等。

(3)风积地貌:

是被风力搬运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堆积形成的各种 沙丘地貌,按其形态差异

可分为有新月形沙丘、长垄状沙丘、蜂窝状沙丘。

(4)新月形沙丘:

因其平面形态如新月而得名,其弧形凸向主风向,迎风坡缓而呈凸形,背风坡

陡而微凹。

(5)我国主要分布地区:

西北_地区;多沙的河谷地带,植被稀少的砂质湖岸和海岸。

风沙地貌的主要类型:

①甲为风蚀蘑菇,乙为风蚀柱,丙为雅丹地貌,是风及其携带的沙粒冲击和摩擦岩石形成的侵蚀地貌。

②丁为__风积地貌_,是沙漠中由风沙___堆积_形成的地貌,以__新月_形沙丘较为常见。

5.喀斯特地貌

(1)喀斯特作用:

是水对岩石的 化学溶蚀作用和 水中所含盐类物质沉淀作用的总和。

在此作用下形成的地貌称喀斯特地貌。

(2)分类:

喀斯特地貌分为地表喀斯特地貌和地下喀斯特地貌。

地表喀斯特地貌主要有峰丛、峰林、溶沟、落水洞、喀斯特漏斗等。

地下喀斯特地貌主要有 溶洞和 地下河,溶洞里的地貌有石钟乳、石笋、石柱等。

6.开发利用

对不同类型的地貌,要因地制宜,合理利用,趋利避害:

地貌类型

流水地貌

海岸地貌

风沙地貌

喀斯特地貌

概念

河流作用于地球表面经侵蚀、搬运、和堆积过程所形成的各种地貌。

海岸在海浪等作用下形成的各种地貌,统称为海岸地貌。

在干旱地区,风力对地表物质的侵蚀、搬运和堆积过程中所形成的各种地貌。

在适当条件下,可溶性岩石的物质溶于水并被带走或重新沉淀,在地表和地下形成的地貌。

形态

上游V形河谷,中下游冲积平原、河曲、河口三角洲。

海岸侵蚀地貌:

海蚀崖、海蚀平台、海蚀穴、海蚀柱、海蚀拱桥。

海岸堆积地貌:

海滩、沙坝。

风沙侵蚀地貌:

风蚀柱、风蚀蘑菇、雅丹。

风沙堆积地貌:

新月形沙丘。

地表喀斯特:

溶沟、洼地、峰丛、峰林、孤峰、残丘。

地下喀斯特:

溶洞、石钟乳、石幔、石帘、石笋、石柱。

分布

上游、中游、下游、河口段,不同地段的地貌有显著差异。

海岸边。

主要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地区。

如我国西北地区。

石灰岩等可溶性岩出露地区。

如我国云贵高原和滇南谷地。

开发利用方式

发电、航运、农耕、旅游

港口、养殖、围垦、旅游

绿洲、旅游

旅游

第二节 大气的组成与垂直分层

1.大气的组成

成分

作用

干洁空气

 氮是人类和其他生物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需的物质;

 氧是地球上生物体的基本元素;

二氧化碳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对地面有保温作用;

臭氧吸收紫外线,被誉为“地球生命的 保护伞 ” 

水汽

产生云、雨、雾、雪等一系列天气现象,影响地面和大气的温度、湿度

固体杂质

作为凝结核,是 成云致雨 的必要条件 

大气成分的时空变化规律如下:

  CO2:

城区>农村,冬季>夏季,夜间>白天,阴天>晴天;与排放量和植物光合作用有关。

水汽:

夏>冬,低纬度地区>高纬度地区;与蒸发量有关。

固体杂质:

陆>海,城>乡,早晚>中午,冬>夏;与排放量和空气稳定与否有关。

2.人类活动对大气成分的改变及影响

(1)人类活动排放的污染物进入大气,会影响大气的 成分 和含量,产生 大气污染 ,对生态系统和人类生存造成不利影响。

 

(2)近150年来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趋势是什么?

原因有哪些?

直接影响是什么?

(见下图)

答:

不断上升,1950年以来上升更明显。

主要是人类大量燃烧矿物燃料;其次是毁林,特别是热带森林的破坏。

导致全球气候变暖。

(3)空气质量指数(AQI):

是定量描述空气质量状况的数值,参与空气质量评价的主要污染物为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细颗粒物(PM10,PM为颗粒物的英文缩写)、可吸入颗粒物(PM2.5,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臭氧、一氧化碳等6种。

(3)人类活动引起大气成分的变化

由人类活动造成的大气污染,已导致大气成分比例的变化,并造成了全球性的大气环境问题。

3.大气的垂直分层

(1)读大气的垂直分层示意图

 

(2)各层主要特点以及与人类的关系

垂直分层

高度范围

主要特点

特点成因

与人类的关系

对流层

低纬:

17~18千米

中纬:

10~12千米

高纬:

8~9千米

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

地面是对流层大气的直接热源

人类生活在对流层底部,与人类关系最密切

空气对流运动显著

该层上部冷,下部热

天气现象复杂多变,风、云、雨、雪现象多发生在该层

几乎全部的水汽和固体杂质集中在该层,对流运动易成云致雨

平流层

从对流层顶到50~55千米高空

气温随高度增加而上升

该层中的臭氧吸收太阳紫外线

人类生存环境的天然屏障;因天气晴朗、气流平稳,适合高空飞行

空气以平流运动为主,气流平稳

该层大气上热下冷,大气稳定

天气晴朗

水汽、杂质少,气流平稳

高层大气

从平流层顶到3000千米高空

气温随高度先增加后降低

距地面远,受到的引力小

存在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

第三节 大气受热过程与热力环流

1.大气的受热过程

(1)大气的能量来源

 太阳辐射 是地球大气最重要的能量来源。

 地面辐射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

 

物体辐射规律:

物体温度越高,辐射的最大能量部分的波长越短;所以,太阳辐射是(短波辐射)

物体温度越低,辐射的最大能量部分的波长越长。

所以,地面辐射、大气辐射是(长波辐射)

(2)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主要包括 吸收 、 散射和 反射。

1 吸收:

具有选择性,臭氧吸收紫外线,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红外线。

2 反射:

主要是大气中的云层和较大颗粒的尘埃进行反射,云的反射作用尤为显著,云层越厚

越多,反射作用越强。

注意,别忽略地面反射,地面反射物质有冰、雪、江河湖海等。

3 散射:

主要是空气分子、尘埃、云滴等进行散射,如可见光中蓝光最易被散射,所以天空呈

现蓝色。

(3)受热过程

 

1)地面受热:

大部分A( 太阳辐射 )透过大气射到地面,使地面增温。

 

2)地面导热:

地面被加热,并以B( 地面辐射 )的形式向大气传递热量,因此大气增温的最重要方式是辐射热交换。

 

3)保温作用:

大气在增温的同时,也向外辐射长波辐射,称为大气辐射,其中射向地面的部分称为大气逆辐射,它弥补了地面辐射损失的部分热量,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

保温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①近地面的大气能吸收地面辐射(即阻碍地面辐射散失);②大气逆辐射把热量还给地面(即补偿地面损失的热量),对地面起到了保温作用。

(4)大气受热过程的应用

(1)为什么多云的白天比晴朗的白天气温要低些?

答:

多云的白天云层反射作用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少,所以气温较晴天低。

为什么多云的夜晚比晴朗的夜晚要温暖些?

答:

夜晚多云,增强了大气逆辐射,所以气温较晴天高。

在深秋,为什么人造烟幕能起到防御霜冻的作用?

答:

人造烟幕能增强大气逆辐射,减少夜晚地面辐射损失的热量,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所以可防御霜冻。

月球白天气温可高达127℃,夜间可降至-183℃,昼夜温差远大于地球。

这是什么原因呢?

答:

地球表面有大气层而月球表面没有大气层

  

(2)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①解释温室气体大量排放对全球变暖的影响

  ②在农业中的应用:

利用温室大棚生产反季节蔬菜;利用烟雾防霜冻;果园中铺沙或鹅卵石不但能防止土壤水分蒸发,还能增加昼夜温差,有利于水果的糖分积累等。

(3)分析太阳能的多寡问题:

青藏高原为什么太阳能丰富,四川盆地为什么太阳能缺乏?

①高海拔地区(如青藏高原地区):

地势高→空气稀薄→大气的削弱作用弱→太阳能丰富

②内陆地区(如我国西北地区)

③湿润内陆盆地(如四川盆地)

2.热力环流与大气运动

(1)热力环流形成根本原因:

地面 冷热不均,是大气运动最 简单的形式。

 

(2)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地面受热不均大气受热不均大气垂直运动  

同一水平面形成气压差大气水平运动

(3)气压:

单位面积空气柱产生的压力;单位:

百帕hPa,千帕kPa。

等压面:

指 空间气压相等各点所组成的面

(4)读“热力环流示意图”,回忆下列知识。

(1)图中四条“=”上画上箭头,完成热力环流。

(2)甲、乙、丙、丁四地的气压高低状况是 甲>乙>丙>丁 。

 

(3)在垂直方向上,随海拔升高,气压 降低 ,气温 降低 。

 

(4)在同一高度上,气压高,等压面向 高空 凸,气压低,等压面向 近地面 凹。

 

(5)若图示区域甲为陆地,乙为海洋,此图显示为 黑夜 (白天或黑夜)或 冬季(冬季或夏季)的盛行风向。

 

(6)若该图为城市与郊区之间的热力环流,其中表示城区的是 乙地。

 

  1.热力环流的形成——“一个关键、四个步骤”

(1)“一个关键”是确定近地面两点的冷热

比热大的地球表面,白天气温相对较低,夜晚气温相对较高;

比热小的地球表面,白天气温相对较高,夜晚气温相对较低。

(2)“四个步骤”

①热上升、冷下降——近地面热,空气上升;近地面冷,空气下降。

②热低压、冷高压——近地面冷的地方形成高压,近地面热的地方形成低压。

③近地面和高空气压性质相反—近地面为高压,其高空为低压;近地面为低压,其高空为高压。

④水平气流从高压流向低压。

想一想 热力环流中近地面热的地方气流上升还是下降?

气压高还是低?

(见画线处)

2.常见的热力环流及其影响

(1)海陆风

形成

白天陆地比海洋增温快,近地面陆地气压低于海洋,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形成海风

夜晚陆地比海洋降温快,近地面陆地气压高于海洋,风从陆地吹向海洋,形成陆风

影响

海陆风使滨海地区气温日较差减小,降水增多

(2)山谷风

形成

白天山坡比同高度的山谷升温快,气流上升,气压低,暖空气沿山坡上升,形成谷风

夜晚山坡比同高度的山谷降温快,气流下沉,气压高,冷空气沿山坡下沉,形成山风

影响

在山谷和盆地常因夜间冷的山风吹向谷底,使谷底和盆地内形成逆温层,阻碍了空气的垂直运动,易造成大气污染

(3)城市热岛效应

形成

由于市区居民生活、工业和交通工具释放大量的人为热量,导致市区气温高于郊区,形成“城市热岛”,引起空气在市区上升,在郊区下沉,近地面风由郊区吹向市区,在市区与郊区之间形成城市热岛环流

影响

一般将绿化带布局在气流下沉处及城市热力环流内,而将卫星城或污染较重的工厂布局在城市热力环流之外

3.大气的水平运动

(1)水平气压梯度力:

指 由同一水平面的气压梯度产生的促使大气由高压区流向低压区的力

水平气压梯度力与风速的关系:

等压线越密,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速越大;反之风速越小

地转偏向力:

指导致物体水平运动方向发生偏转的力称为地转偏向力(北向南左)

  

这是北半球的风,因为风向向右偏这是南半球的风,因为风向向左偏

摩擦力:

指方向与风向相反,大小取决于地表的粗糙程度。

 

(2)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C分别代表的力及对风的影响:

A. 水平气压梯度力,影响:

 风向和风速;B. 摩擦力 ,影响:

风向和风速; 

C. 地转偏向力 ,影响:

 风向 。

 

2.甲、乙、丙三条等压线气压大小关系是甲>乙>丙,判断理由是水平气压梯度力由甲指向乙、丙。

 

3.图示地区位于 北(南或北)半球,判断理由是 风向向右偏转;是 近地面 (高空或近地面)风,判断理由是 风向与等压线存在一定夹角 。

 

  

三种不同受力情况对风向的影响比较

受力状况

风向

风压规律

图示

只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影响时

风向由高压指向低压且与等压线垂直

(理想状态)

风向和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一致

受水平气压梯度力与地转偏向力共同影响时

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高空风)

在北半球背风而立,右边为高压,左边为低压,南半球反之

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共同影响时

风向与等压线有一个夹角

(近地面风)

在北半球背风而立,右后方为高压,左前方为低压,南半球反之

 

第四节水循环过程及地理意义

1.水循环定义:

自然界中的水,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和生物圈四大圈层中,通过蒸发、植物蒸腾、水汽输送、凝结降水、下渗和径流等环节,在各水体之间进行着连续不断的运动,这种运动过程称为水循环。

2.过程:

如下图

3.产生原因:

内因:

水在自然界中固、气、液的三态变化 外因:

 太阳辐射、重力作用

4.环节:

蒸发、蒸腾、水汽输送、降水、地表径流、地下径流和下渗。

其中,蒸发是初始环节, 

是大气中水汽的主要来源。

5.类型:

海陆间循环、陆地内循环、海上内循环。

 

6.人类活动通过哪些途径对水循环产生影响?

最主要的影响:

调节地表径流

跨流域调水→改变水资源的空间分布不均修建水库→改变水资源的时间分布不均

开采地下水→影响地下径流;植树造林→影响植物蒸腾、下渗;

人工降水→改变降水;围湖造田→改变地表蒸发

7.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1)不断更新陆地水资源,维持全球水量动态平衡

(2)进行能量交换和物质迁移

(3)塑造地表形态

 

 

第五节海水的性质和运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海水的性质:

指海水的盐度、温度和密度。

海水性质随纬度变化图(水平方向)

图例:

①温度②盐度③密度

2.海水的盐度及其分布

(1)海水的盐度:

指海水中所含盐类物质的质量,即每1000克水中所溶解的盐类物质的总克数,通常用千分数(‰)表示。

世界海水的平均盐度约为35‰。

 

(2)分布规律:

水平方向(纬度分布规律):

1)从赤道向两极呈马鞍形分布

2)赤道附近海区盐度较低,南北半球副热带海区盐度较高,自副热带海区向高纬度海区,盐度逐渐降低。

垂直方向(随海水深度变化):

1~1000米深度范围内,高纬地区海水盐度随深度增加而增加;低、中纬地区海水盐度随深度增加而降低。

(3)影响因素:

海水温度、蒸发量、降水量、海区封闭程度、河流注入等

①温度高低:

温度越高,盐度越低。

②蒸发量与降水量的对比:

蒸发量大于降水量,盐度高,反之盐低。

③入海径流量状况:

有河流注入的海域,海水盐度一般较低

(4)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①利用海水晒盐;②利用海水制碱,提取镁、溴等资源;③影响海水养殖;④海水淡化成为淡水资源的重要补充。

(制盐、制碱、海水淡化等)

 

(5)为什么红海会成为世界上盐度最高的海区,波罗的海则成为世界上盐度最低的海区?

答:

分析红海盐度高的原因:

1.位于副热带海区,气候炎热,蒸发旺盛。

2.周围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降水稀少。

3.两岸多干燥的沙漠,几乎没有淡水汇入。

4.海域较为封闭,与低盐度的海水交换少。

分析波罗的海盐度低的原因:

1.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弱。

2.周围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降水丰富。

3.四周陆地河流众多,有大量淡水汇入。

4.海域较为封闭,与高盐度的海水交换少。

3.海水的温度及其分布

(1)海水的温度,取决于海水热量的收支状况,受太阳辐射影响。

(2)分布规律:

 

水平方向:

1.表层海水温度从低纬度地区向高纬度地区降低。

2.北半球等温线分布不规则,南半球等温线近似平行于纬线。

北半球水温略高于南半球同纬度水温。

垂直方向:

从表层到海底,呈递减的趋势,大致在1000米以下,海水温度随深度变化不大。

季节分布:

在一年中,同一海域的表层海水温度,夏季高于冬季。

(3)产生影响(气象、航海、捕捞业等)

①影响海洋生物:

海洋表层是海洋生物的主要聚集地。

②影响海洋运输:

纬度较高的海域,通航时间较短,在冰封海域航行需要装备破冰设施。

③影响气候特征:

从全球尺度来说,海水对大气温度起着调节作用;

从区域尺度来说,影响气温的季节变化和日变化。

4.海水的密度及其分布

(1)海水的密度,是单位体积内海水的质量,其大小取决于温度、盐度和压力三个因素。

(2)分布规律:

水平方向:

表层海水密度由赤道向两极方向逐渐增大。

垂直方向:

海水密度随着深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大。

(3)海水密度与温度、盐度间有着怎样的关系?

(见本节开始图)

答:

赤道附近的海水温度高,盐度低,表层海水密度最小;在两极的寒冷海域出现密度最大值。

(4)产生影响(航行、深海探测等)

①影响航行:

轮船上的“吃水线”又被称为“生命线”。

是远洋轮船体上的几条水平横线,分别表示该船在不同水域和不同季节所允许的满载时的“吃水深度”。

②深海探测:

海水密度的突然变化使声波传播发生折射,潜艇在此深度以下范围活动不易被发现。

5.【比较】波浪、潮汐和洋流的运动特点

波浪

潮汐

洋流

定义

是海水运动的一种形式,大多数波浪是在风吹过海面并将能量传递给水体时形成的

海水在天体引潮力作用下产生的水位周期性涨落现象。

海水沿着一定方向有规律的大规模流动,主要动力是盛行风。

分类

风浪、海啸、风暴潮

潮、汐

寒流、暖流

主要动力

风、海底地震、火山喷发

天体引潮力

盛行风

运动方向

随风向变化

定时涨落

沿着一定方向大规模流动

周期

无固定周期

般每天涨落两次

常年

6.洋流的分类:

根据水温状况,洋流可分为暖流和寒流。

水温较流经海区水温高的是寒流,较流经海区水温低的是寒流。

 

洋流考点三方面:

南北半球;流向;洋流性质

南北半球;温度向北递减为北半球,温度向南递减为南半球;

流向;洋流流向与等温线的弯曲方向一致(流向等温线上凸的地方);

洋流性质:

暖流:

由低纬流向高纬或高温流向低温寒流:

由高纬流向低纬或低温流向高温

暖流的水温一定比寒流高吗?

寒流的水温一定比暖流低吗?

甲(暖流):

22℃

乙(寒流):

24℃

暖流的水温不一定比寒流高,寒流的水温不一定比暖流低

 

6.海水运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举例说明海水运动有哪些利用价值和危害?

答:

波浪:

波浪塑造海岸、开展体育运动、波浪能发电;

海啸和风暴潮产生巨大的破坏力。

潮汐:

利用潮汐运动养殖紫菜、发电、发展水产养殖

(2)举例说明洋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至少4条)

答:

1.调节全球热量平衡,影响沿岸气候。

2.影响海洋生物资源以及渔场的分布。

3.影响海洋航运,顺流速度快、逆流慢。

4.加快污染物扩散速度,扩大污染范围。

 

第六节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

1.土壤及其物质组成

(1)土壤概念:

陆地表层具有一定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

土壤的厚度为10cm--2m。

(2)物质组成:

由矿物质、有机质、水分、空气、土壤生物组成。

矿物质(15%):

土壤的物质基础,构成土壤的“骨骼”;

有机质(5%):

有机质的含量作为土壤肥力高低的重要标志,有机质含量高,土壤肥力高;

水分(20%~30%):

是土壤的重要组成成分和肥力因素,存于土壤空隙中。

空气(20%~30%):

土壤空隙中存在的各种空气混合物。

土壤中水分和空气有很大的流动性。

土壤生物:

包括植物、土壤微生物、土壤动物等。

(3)土壤的形态:

颜色、质地、结构、松紧度、孔隙、干湿度

①土壤颜色:

黑色(表示土壤腐殖质含量高,腐殖质含量减少则呈灰色。

红色(表示土壤中含较高的赤铁矿或水化赤铁矿。

白色(表示土壤中盐碱含量比较高,有机质含量较低,水分较少。

黄色(表示土壤中是在黄土基础上发育的,疏松多孔隙,垂直节理发育,极易渗水。

青土(氧化亚铁)、红壤(氧化铁)、黄土(氧化钙)

②土壤质地:

土壤矿物质颗粒按照粒径大小可分为石砾、砂粒、粉粒、黏粒等。

不同粒级的矿物质在土壤中所占的相对比例,称为土壤质地。

一般可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砂土:

通气、透水性强,保肥性能弱,易耕作;壤土:

蓄水、保肥性能强,是农业生产理想的土壤质地;黏土:

通气、透水性差,保肥性能好,但质地黏重,不易耕作。

③土壤剖面构造:

是指从地面垂直向下的土壤纵剖面,由一些形态各异的、大致呈水平展布的土层所构成。

土层厚、层次多或分层明显,表明土壤发育程度高。

在自然土壤中,森林土壤剖面构造最为复杂。

自然土壤经过人为耕作就变成耕作土壤,一般分为耕作层、犁底层、自然土层。

有机层:

一般出现在土壤表层,以分解和半分解的有机质为主。

主要组成为枯枝落叶层和部分分解的有机碎屑层。

腐殖质层:

腐殖质积累,颜色较深,呈灰黑色或黑色。

淋溶层:

由于溶解于水的矿物质随水的下渗向下运移,本层矿物质淋失,颜色较浅。

淀积层:

上层土壤淋失的物质在此沉淀、积累、质地黏重、紧实、呈棕色或红棕色。

母质层:

疏松的风化碎屑物质

母岩层:

坚硬的岩石

2.土壤的形成因素:

成土母质、生物、气候、地形、时间、人类活动等,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土壤形成过程:

风化低等生物着生高等植物着生

裸露岩石成土母质原始土壤成熟土壤

带来矿物质带来有机质

风化作用:

是指巨大坚硬的岩石,在外界条件作用下逐渐破碎变成大小不等的颗粒,同时改变了原来的化学组成和性质,成为土壤母质的过程。

(1)成土母质:

岩石的风化产物,是土壤发育的物质基础,决定土壤性质(土壤养分、酸碱度、质地等)

(2)生物:

是影响土壤发育的最基本也是最活跃的因素。

生物残体为土壤提供有机质,有机质在微生物作用下转化为腐殖质。

植物吸收营养元素,储存在生物体内,并随生物残体分解释放到土壤表层。

即生物的作用:

①提供有机质;②形成腐殖质;③富集营养元素

(3)气候:

支配着成土过程的水、热条件。

影响①有机质的积累与分解②岩石风化的强度与速度

①岩石风化的强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