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绿》精美教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178363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74.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绿》精美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绿》精美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绿》精美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绿》精美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绿》精美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绿》精美教案.docx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绿》精美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绿》精美教案.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绿》精美教案.docx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绿》精美教案

10绿

文本分析

艾青的诗歌《绿》运用文字的魅力,用文学的形式描述了春天到处都

是绿色:

大地中的树木、小草在春风的吹拂下来回摆动,风是绿的,水是

绿的,世界充满了绿。

绿是生命的颜色,是生命的象征。

整首诗也是绿色

的,读后,我们深受感染。

教学目标

1.会认“挤、叉”2个生字,会写“瓶、挤、叉、挥”4个生字,正确

读写“墨水瓶、墨绿、嫩绿”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作者所描绘的“绿”,感受作者对绿色的赞美,对春天的讴歌,

像诗人一样去热爱生活。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

文。

理解作者所描绘的“绿”。

教学难点

感受作者对绿色的赞

美,对春天的讴歌。

课时安排

1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播放多媒体课件,教师激情导入。

导语:

大千世界,五彩缤纷。

有人喜欢红色,因为它浓烈热情;有人喜欢蓝

色,因为它宁静悠远;有人喜欢紫色,因为它神秘莫测。

还有一些人,他们热爱

绿色,例如贺知章、白居易、王安石等,当然他们也留下了不少千古名句,你能

举一些例子吗?

(生背诵诗句: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日出

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

诗人艾青也喜欢绿色,在他的笔下,绿是多姿多彩的,绿是铺天盖地的……。

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他的诗歌一一《绿》。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检测预习

1.介绍作者。

艾青(1910—1996)原名蒋正涵,字养源,号海澄,曾用笔名莪加、克阿、

林壁等。

出生于浙江金华,现当代文学家、诗人。

他的成名诗作是《大堰河一

—我的保姆》,后又陆续出版了诗集《北风》《火把》《黎明的通知》等。

朴素、

凝练、想象丰富是艾青诗的一贯特点。

《绿》是诗人写于20世纪70年代末期的

二、仿照例子,写词语。

绿墨绿嫩绿淡绿粉绿

三、汉字变脸(加偏旁组字组词)。

安()()

军()()

四、字义推敲(选择恰当解释,填序号)。

1.()按着:

①用手或手指压;②止住;③依照,按照;④考查。

.

2.()舞蹈:

①践踏,踩;②跳动。

【答案】

一、墨水瓶交叉指挥教练

二、蓝浅蓝深蓝瓦蓝湛蓝

三、安按(按时)案(方案)

军挥(指挥)辉(光辉)

四、1.③2.②

第二课时

学标

教目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为何所有的绿会按节拍飘动。

2.感受作者对“绿”色的赞美,对春天的讴歌。

教具

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导入

()分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1.出示词语,指名认读:

【出示课件13】

墨水瓶、交叉、舞蹈、教练、指挥、按着节拍整

齐集中墨绿嫩绿淡绿粉绿挤在一起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作者发现了春天有各

种各样的绿,这些绿给作者什么感觉?

下面我们跟着

诗人艾青的脚步来到绿色的春天,体会春的美妙。

出示并复习词语,

温故而知新,为下文学

习做铺垫。

二、诵读课文,感悟体会

1.听着录音(最好配有音乐)轻声朗读全文,边读边

思:

春姑娘用巧手为我们调出了哪些绿色?

2.板书:

黑绿浅绿嫩绿翠绿淡绿粉绿(同时贴

出色卡)

3.感受绿的多:

是不是只有这些“绿”?

你还知道有

哪些绿?

(了解省略号的作用)

4.出示第一小节:

【出示课件14】

好像绿色的墨水瓶倒翻了,到处是绿的……

难怪作者说(出示第二节),【出示课件15】

到哪儿去找这么多的绿:

墨绿、浅绿、嫩绿、

翠绿、淡绿、粉绿……

绿得发黑,绿得出奇;

新课

教学

()

分钟

这一环节是本课

时的重点部分。

抓住关

键词句理解课文,引领

学生自主解读文本,从

字里行间去感悟作者

的情感,去感悟语言文

字的美。

自己轻声朗。

指名读。

全班齐读。

5.感受绿的美:

这各种各样的绿,却绿得发黑,绿得

出奇?

知道“出”是什么意思吗?

(不同寻常)

(板书:

绿得发亮、绿得出奇)

6.齐读第一、二小节。

7.这么多的绿集中在一起,会是怎样的一幅画面呢?

朗读课文三、四、五小节。

(1)轻声地、自由读三、四、五小节。

(2)你觉得哪个小节写得最有趣,挑选你最喜欢的

一节再仔细读读。

随机:

第三小节:

(1)出示说话练习。

【出示课件16】

说一说:

风中的是绿色o

雨中的是绿色。

阳光下的也是绿色。

(学生挑选其中一个交流)

(2)指名读,全班齐读。

第四节:

(1)【出示课件17】出示图片,帮助学生理解“所

有的绿集中起来,挤在一起,重叠在一起,静静地交

叉在一起。

”(板书:

挤、重叠、交叉)

(2)指名读,男女生对读。

第五节:

(1)为何所有的绿会按着节拍飘动?

(板书:

按着

节拍飘动)

预设:

这是因为,一阵风吹来,使所有的物体都随风

摆动。

预设:

这是作者看到风吹过后,春天的景物随风摆动,

那么和谐,整齐划一。

(2)出示说话练习。

【出示课件18】

说一说:

一阵风吹来,小草,柳条,树枝0

(3)指读,师范读,全班读。

文中最有创意的

部分要数第三小节,作

者将风、雨、阳光也视

为绿色的,真可谓是独

具匠心。

因此,教学中

以各种形式的朗读,让

学生充分接触文本,熟

读成诵;并通过插图进

行说话训练,一来帮助

学生走进1寺歌所描写

的情境之中,二来也为

他们提供了语言实践

的机会。

课堂小结

及拓展延

()

分钟

三、拓展运用,读写训练【出示课件19、20、21)

1.拓展运用:

春天,大自然的一切都充满了生机,充

满了绿色,你见过“所有”的绿集中起来的情景吗?

2.阅读链接

读一读“阅读链接”,说一说:

艾青笔下的绿给我们

留下很多想象的空间,宗璞笔下的“绿”,又带给我

们怎样的感受?

预设:

宗璞笔下的绿是一种扑面而来的绿,满眼都是

绿。

预设:

宗璞笔下的绿是一种静态的绿,艾青笔下的绿

是有动态感的。

3.学生交流,句式训练

春天到了,校园里

公园里c

此环节的设置,一

是为升华情感,使学生

领略自然界的美好,一

是为激发学生的想象

力,使学生产生创作的

欲望。

田野里

4.试背课文。

绿【出示课件22】

板书黑绿浅绿嫩绿翠绿淡绿粉绿对绿的赞美

内容绿得发黑、绿得出奇对春的热爱

挤、重叠、交叉

按着节拍飘动

课堂作业新设计【出示课件23、24]

一、仿照样子,写词语。

绿得发黑

二、选择同一词语在不同句子中的含义。

(填序号)

集中:

①把分散人、物或事集合在一起;②把意见、经验等归纳起来。

1.集中众人的智慧才能无敌于天下。

()

2.烟尘污染要减轻,集中供热是途径。

()

交叉:

①方向不同的几条线或条状物互相穿过;②部分相重的。

③间隔穿插

3.但我想说的是,我们之间自始至终都存在着利益交叉。

()

4.他告诉我每一个交叉点处都有埋藏的宝藏。

()

5.晚会上的歌舞和时装表演,交叉进行。

()

三、理解句子的含义,填空。

到哪儿去找那么多的绿:

墨绿、浅绿、嫩绿、翠绿、淡绿、粉绿……绿得发黑,绿得出

奇0

1.这里写到绿的不同层次的词语有:

()。

2.你还知道哪些绿:

()。

【答案】

一、红得发紫白得透亮紫得发黑

二、1.②2.①3.②4.①5.③

三、1.墨绿、浅绿、嫩绿、翠绿、淡绿、粉绿

2.碧绿,油绿,青翠,葱绿,黄绿、苍绿、新绿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绿》运用文字的魅力用文学的形式描述了春天到处都是绿色,树木大地中的小草在

春风的春拂下来回摆动,风是绿的,水是绿的,世界充满了绿。

绿是生命的颜色,是生命

的象征。

在本课的教学中,文中最有创意的部分要数第三小节,作者将风、雨、阳光也视为绿

色的,真可谓是独具匠心。

可对于学生来说此小节却是他们最难理解的部分。

因此,教学

中以各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充分接触文本,熟读成诵;并通过说话训练,一来帮助学生

走进诗歌所描写的情境之中,二来也为他们提供了语言实践的机会。

不足之处:

只有少数同学想象比较丰富,能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还需在“学

以致用”上下工夫。

还有,通过学生的问答和听写反馈可以看出,我在词语理解的教学策

略和方式方法方面仍有待于更新,应在读文品悟的同时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帮助学生去理

解。

备课素材

[教材分析]

艾青的诗歌《绿》运用文字的魅力用文学的形式描述了春天到处都是绿色,

树木大地中的小草在春风的春拂下来回摆动,风是绿的,水是绿的,世界充满了

绿。

绿是生命的颜色,是生命的象征。

绿是自然的颜色,是希望,是慰安,是快

乐!

艾青先生的名诗《绿》,更是写出了绿的摇曳、绿的美幻,绿的闻风而动,

乃至绿的生命。

绿色真是具有永恒的魅力!

【作者介绍】

艾青,原名蒋海澄,1910年3月27日生于浙江金华,现代文学家、诗人。

1928年中学毕业后考入国立杭州西湖艺术院。

1933年第一次用笔名发表长诗《大

堰河一我的保姆》。

1932年在上海加入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从事革命文艺活

动。

1935年,出版了第一本诗集《大堰河》。

1996年5月5日凌晨4时15分因

病逝世,享年86岁。

主要作品

《归来的歌》《北方》《他死在第二次》《旷野》《反法西斯》《黎明的通

知》《愿春天早点来》《雪里钻》《献给乡村的诗》《走向胜利》《欢呼集》《艾

青选集》《新文艺论集》《宝石的红星》《海岬上》《春天》《彩色的诗》《落

时集》《雪莲》《海恋花》《启明星》《域外集》《向太阳》《吴满有》《黑鳗》

《大堰河-我的保姆》《下雪的早晨》《太阳的话》《我爱这土地》

20世纪30年代主要作品及特征

写作背景

抗日战争开始后,日本侵略军连续攻占了华北、华东、华南的广大地区,所

到之处疯狂肆虐,妄图摧毁中国人民的抵抗意志。

中国人民奋起抵抗,进行了不

屈不挠的斗争。

诗人在国土沦丧、民族危亡的关头,满怀对祖国的挚爱和对侵略

者的仇恨,写下了慷慨激昂的诗歌。

作品风格

他这一时期的诗歌总是充满“土地的忧郁”,多写国家民族的苦难、悲伤与

反抗,具有非常凝重、深厚而又大气的风格,而且善于通过印象、感觉的捕捉来

表达浓烈的情思,形式上倾向朴素、自然,不拘泥外形,把新诗推向一个新阶段。

这一时期,艾青的诗歌中主要意象是“土地”和“光明”。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

1.《礁石》

一个浪,一个浪

无休止地扑过来

每一个浪都在它脚下

被打成碎沫,散开

它的脸上和身上

像刀砍过的一样

但它依然站在那里

含着微笑,看着海洋

2.《我爱这土地》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一一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3.《给太阳》

早晨,我从睡眠中醒来,

看见你的光辉就高兴;

——虽然昨夜我还是困倦,

而且被无数的恶梦纠缠。

你新鲜、温柔、明洁的光辉,

照在我久未打开的窗上,

把窗纸敷上浅黄如花粉的颜色,

嵌在浅蓝而整齐的格影里,

我心里充满感激,从床上起来,

打开己关了一个冬季的窗门,

让你把全金丝织的明丽的台巾,

铺展在我临窗的桌子上。

于是,我惊喜看见你:

这样的真实,不容许怀疑,

你站立在对面的山巅,

而且笑得那么明朗。

我用力睁开眼睛看你,

渴望能捕捉你的形象,

多么强烈,多么恍惚,多么庄严!

你的光芒刺痛我的瞳孔。

太阳啊,你这不朽的哲人,

你把快乐带给人间,

即使最不幸的看见你,

也在心里感受你的安慰。

你是时间的锻冶工,

美好的生活镀金匠;

你把日子铸成无数金轮,

飞旋在古老的荒原上……

假如没有你,太阳,

一切生命将匍匐在阴暗里,

即使有翅膀,也只能像蝙蝠

在永恒的黑夜里飞翔。

我爱你像人们爱他们的母亲,

你用光热哺育我的观念和思想一-

使我热情地生活,为理想而痛苦,

直到我的生命被死亡带走。

经历了寂寞漫长的冬季,

今天,我想到山巅上去,

解散我的衣服,赤裸着,

在你的光辉里沐浴我的灵魂……

课后作业

基础积累大巩固

一、辨字组词。

蹈()练(

)叉(

)按(

稻()炼(

)又(

)案(

二、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交叉()节拍()整齐()飘动()

重叠()指挥()集中()出奇()

三、按要求改写句子。

1.所有的绿就整齐地按着节拍飘动在一起。

(缩句)

2.所有的绿被春天集中在一起。

(改为把字句)

阅读能力大提升

四、读下面的短文,完成练习。

好像绿色的墨水瓶倒翻了

到处是绿的……

到哪儿去找这么多的绿:

墨绿、浅绿、嫩(n©n)绿、

翠绿、淡绿、粉绿……

绿得发黑、绿得出奇;

刮的风是绿的,

下的雨是绿的,

流的水是绿的,

阳光也是绿的。

所有的绿集中起来,

挤在一起,

重叠在一起,

静静地交叉在一起。

突然一阵风,

好像舞蹈教练在指挥(huT),

所有的绿就整齐地

按着节拍飘动在一起……

1.按要求写词语。

(1)从文中摘抄出表示“绿”的词语。

(2)再仿写两种绿。

橄榄绿绿绿

2.春天的世界“到处都是绿的”,你能说说“到处”是哪些地方吗?

(至少写

两处)

3.文章中的“绿"指的是—

A.红、绿、蓝中的绿颜色

B.绿色的墨水瓶

C.生命的颜色,生命的象征

D.

仿照诗歌的第3小节写几句话。

4.

3.

4.

草儿是绿的,柳儿是绿的,大地是绿的,天空也是绿的。

五、春天到了,到处都是绿色的,到处都是春光明媚的景象。

翠绿的柳树抽出了

细细的柳丝,上面缀洁了浅绿色的嫩叶;小草展开淡绿色的叶子,带着泥土的芳

香钻了出来,一丛丛,一簇簇,嫩绿的花儿也伸了伸懒腰,打了个哈欠,探出了

一首抒情小诗。

2.大声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检测字词预习情况。

(1)出示字词,指名认读,注意变色的字,教师纠正读错的字音。

pingjTchahuT

会写的字:

墨水瓶挤交叉指挥

♦需注意的字音、字形:

“瓶”是后鼻音,读“ping”,不要读成“pin”;书写时倒数第二笔是“I”。

“叉”是多音字,在文中读“ch。

”;书写时末笔是点,不要漏写。

♦多音字:

"chd交叉「dG得到

cha叉着腿得Jde跑得快

叉〈

cha叉住了ld3i得亏

jchd分叉

(2)重点词语释义。

[出奇]特别;不平常。

[重叠](相同的东西)一层层堆叠。

[交叉]①儿个方向不同的线条或线路互相穿过。

②有相同有不同的;有

相重的。

③间隔穿插。

4.学生练习书写、识记,教师巡视、纠正。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练习朗读课文,理清文章的层次。

预设:

这首诗具体描绘了春天生机盎然的绿,要引导学生仔细体会。

划分诗

歌层次没有统一的标准,只要学生言之有理,言之有据,教师都应予以肯定。

♦结构梳理:

第一部分(第1节):

写眼前铺满绿色。

第二部分(第2〜3节):

写绿满四周。

第三部分(第4〜5节):

写绿动静皆美。

2.指名朗读第1节,初步感知绿意。

思考:

这一节运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

有什么表达效果?

小脑袋。

预设:

抓住“好像”和“到处”二词,引导学生思考这一节运用了比喻和夸

张的修辞手法。

3.指名朗读第2节,深入感受绿景。

思考:

(1)春姑娘用巧手为我们调出了哪些绿色?

你还知道哪些“绿”?

明确:

墨绿、浅绿、嫩绿、翠绿、淡绿、粉绿……

我还知道碧绿、草绿、青绿、豆绿、葱绿、橄榄绿、苹果绿、荧光绿等。

(2)这一节是怎样具体描写“绿”的?

明确:

诗人先罗列各种不同的绿,表现绿的色彩丰富,再用“发黑”“出奇”

二词总括绿的整体形象。

4.指名朗读第3节,感受绿的事物多。

思考:

(1)“风”“雨”“水”“阳光”怎么会是绿色的呢?

你是如何理

解的?

明确:

绿己经映入了诗人的心里,他带着一颗诗意的心来看世界,自然连风、

雨、水、阳光都是绿的了。

(2)你能展开联想,具体说说下列事物绿的状态吗?

风中的是绿色的;

雨中的是绿色的;

水中的是绿色的;

阳光下的也是绿色的。

预设:

可以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结合生活实际补充横线上的内容。

明确:

(示例)风中摇摆的柳枝是绿色的;雨中的树叶是绿色的;水中的小

荷是绿色的;阳光下的小草也是绿色的。

5.指名朗读第4节,感受静态的绿。

思考:

这一节是怎样描写“绿”的?

明确:

这一节着力刻画静态下的绿。

“集中”“挤”“重叠”“交又''再次

写出了绿的繁多。

6.指名朗读第5节,感受动态的绿。

思考:

这一节描绘的是什么景象?

明确:

这一节写的是风吹过绿树绿草,它们随着风一起摆动的情景。

在诗人

的笔下,绿仿佛是一群智慧的精灵,能有意识地跟着风的指挥飘动。

7.齐读全诗,探究其他知识要点。

(1)这首诗表现的“绿”是大自然的景象,更是诗人的感觉。

体会为何所

有的“绿”会随着节拍飘动。

明确:

在风的吹拂下,自然界中的绿色事物会随着风摆动。

而诗人将眼中所

见的场面通过想象,扩大到世间的一切事物,认为它们也随着一起飘动。

这种

“动”其实也是生命力的流动。

(2)这首诗有什么特点?

明确:

想象丰富。

诗不是一个具体的意象,但诗人唤起了我们的联想,我们

的眼前仿佛是绿色的原野,绿色的山林,绿色的草原,绿色的海洋,绿色的天空,

绿色的心情,绿色的希望……。

本诗寄寓的感情丰富而深刻。

诗人要传递给我们

的应该不是一片绿色的景色,联系时代背景,诗人讴歌的是心中的绿色的希望和

一个充满绿色的时代。

四、拓展阅读,赏析名段(篇)

过渡:

诗人艾青笔下的“绿”给我们留下了很多想象的空间,作家宗璞笔下

的“绿”也别具特色。

阅读下面的片段,说说带给你怎样的感受。

1.阅读片段,指名朗读。

雨中去访灵隐,一下车,只觉得绿意扑眼而来。

道旁古木参天,苍翠欲滴,

似乎飘着的雨丝也都是绿的。

飞来峰上层层叠叠的树木,有的绿得发黑,深极了,

浓极了;有的绿得发蓝,浅极了,亮极了。

峰下蜿蜒的小径,布满青苔,直绿到

了石头缝里。

一一选自宗璞的《西湖漫笔》

2.阅读与交流。

(1)文段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对西湖灵隐寺绿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2)找出文段中想象奇特的地方,读一读,说说你的感受。

示例:

这一段文字描写了作者雨中去访灵隐寺,一路上感受到的“绿",具

体通过参天的古木、层叠的树木和小径旁的青苔来刻画山路的清幽。

在细雨的润

泽下,山道上所有的绿色都显得更加鲜亮、纯净。

五、指导仿写,学有所获

过渡:

诗人艾青喜欢绿色,他写得多么富有诗意呀!

你喜欢什么颜色呢?

能仿照课文写一写喜欢的颜色的诗歌吗?

示例:

好像蓝色的染缸砸破了,

到处都是蓝的……

到哪儿去找这么多的蓝:

靛蓝、藏蓝、浅蓝、

水蓝、湖蓝、天蓝……

蓝得发黑、蓝得出奇。

打的害是蓝的,

闪的电是蓝的,

下的雪是蓝的,

空气也是蓝的。

所有的蓝集中起来,

挤在一起,

重叠在一起,

静静地缠绕在一起。

突然一片云,

好像导游小姐在引导,

所有的蓝就整齐地

按着韵律贴合在一起

六、背诵积累,作业设计

1.摘抄文中自己喜欢的句子,丰富积累。

2.背诵课文。

3.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U”“”)

检书没计

[到处都是,颜色、事物多

,有动有静:

静静交叉、随风飘动

■七4教学重章-片段定彖2+4»+引冷令0+H*6

♦拓展延伸,深入感受生机盎然的绿

师:

绿是自然的颜色,是希望,是安慰,是快乐!

艾青先生的名诗《绿》,

更是写出了绿的摇曳、绿的梦幻,绿的闻风而动,乃至绿的生命。

“绿色"真是

具有永恒的魅力啊!

读完《绿》之后,它带给你怎样的快乐,是否让你有了一些

感受、收获?

就让我们尽情地到“秀吧”展示!

(点击“秀吧”)

生1:

绿是美的,绿是自然的。

绿是一棵草,是一片叶,是一枝柳,是一道

亮丽的风景线。

师:

点出了绿的自然属性。

生2:

我爱绿。

绿是“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是“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是“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绿是自然风光。

师:

能结合诗句畅谈自己的感受,真不错!

看来大家积累很丰富啊!

生3:

绿是层层梯田,绿是片片森林,绿是和平的橄榄枝,是人们心中对美

好生活的希望。

师:

将绿具体化了,点明了绿的内涵。

生4:

绿是一首歌,让人魂牵梦萦;绿是一幅画,让人赏心悦目。

师:

再次深化了绿的内涵,比喻句形象生动。

生5:

绿的胸襟是宽广的,它教人奉献与关怀。

师:

这位同学秀出了绿的作用,很好。

还有哪些同学愿意试一试?

师:

在一些同学的带动下,大家的热情很高,参与度也很高。

我很高兴,同

学们的表现都很棒,若能有更多的同学走上台秀一秀,就更是锦上添花了。

正所

谓“大家好才是真的好啊”!

(学生纷纷点头,一片开心的笑声)

赏析:

在这个教学片段中,教师采用“秀吧”展示的方式,积极引导学生上

台畅谈自己读完课文后的感受,在一片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深入感受了生机盎然

的绿。

教师拓展得当,学生们谈得开心,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古人云: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这非常有道理,在这一堂课的教学中,

我利用多媒体先带学生进入一个绿色的世界,欣赏了大量的关于绿色的图片,用

图片冲击学生的眼睛,然后通过自读来感悟全诗,对全文有一个总体的把握。

恰恰遵从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注重激发学

生的独立学习、主动学习的兴趣,先自学、再小组交流的形式,有利于学生的独

立思考。

10绿

课题

绿课型讲读课文备普2课时

学标

教目

1.认识本课“挤、叉”2个生字,会写“瓶、挤”等4个生字,掌握“墨水瓶、

交叉、舞蹈、教练、指挥、按着”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为何所有的绿会按节拍飘动。

3.感受作者对“绿”色的赞美,对春天的讴歌。

4.根据需要收集资料,初步学会整理资料的方法。

®

1.通过课文的学习,感受作者对“绿”色的赞美,对春天的讴歌。

2.了解作者所描绘的“绿”。

教学

难点

在品读课文体会为何所有的绿会按节拍飘动。

第一课时

教学

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课文结构。

教具

准备

借助教育网资源,制作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导入

()

分钟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谈话导入:

【课件出示2】(出示春天图)这是一幅由

各种绿色绘制而成的图画,知道画中画的是什么季节吗?

它给你们带来什么感觉?

2.师小结:

我们刚从冰雪中走来,看到这生机勃勃的绿

实在赏心悦目。

绿是春天的象征,还是希望的象征。

诗人

谈话导入,出示春

天的图片,导入课文的

学习,激发学生兴趣。

艾青就写了一首诗《绿》,就让我们跟着他一起走进春天

绿意盎然的画卷中吧!

3.板书课题:

(板书:

10绿)

4.全班齐读课题。

5.这篇文章的作者,你了解他吗?

(艾青)【课件出示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