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放铁道兵无限风光十大件.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173192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31.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回放铁道兵无限风光十大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回放铁道兵无限风光十大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回放铁道兵无限风光十大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回放铁道兵无限风光十大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回放铁道兵无限风光十大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回放铁道兵无限风光十大件.docx

《回放铁道兵无限风光十大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回放铁道兵无限风光十大件.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回放铁道兵无限风光十大件.docx

回放铁道兵无限风光十大件

回放2017,铁道兵无限风光十大件

2018年1月1日元旦,新的一天,新的一年,新的开始。

回放过去的2017年,永远的铁道兵可谓无限风光,这里抛砖引玉和粗线条取转'十大件',同时建议有关人士拟另发掘推选'2017铁道兵无限风光十件大事'。

一,央视大型纪录片《难忘铁道兵》,成为国庆期间燃爆荧屏的一抹亮色自9月25日起,中央电视台《国家记忆》栏目连续5天播出大型纪录片《难忘铁道兵》,成为国庆前夕燃爆荧屏的一抹亮色,并在国庆当天5集连播。

众多历史画面、深情回忆,让观众重温了激情燃烧的岁月,再次感受铁道兵的不朽精神。

小编将5集纪录片进行集合,方便大家观看。

第一集《烽火岁月》这是解放军队伍中一个特殊的兵种,这是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铁军,大军打到哪里,就把铁路修到哪里。

解放战争,横空出世,他们为保证三大战役胜利,捣毁蒋家王朝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朝鲜战场,浴血奋战,他们是如何用血与肉铺就了一条打不烂,炸不断的钢铁运输线?

第二集《决战成昆线》一声令下,30万大军云集川滇,一条铁路,创造了20世纪世界筑路史上的奇迹。

不畏艰难,他们用怎样的代价把忠诚和豪迈镌刻在了祖国的崇山峻岭?

敢于挑战,勇敢的铁道兵是如何在被视为筑路禁区的地方,竖起了一座历史丰碑?

第三集《进军林海》大兴安岭,极寒的生命禁区。

它不是前线,却时常响起隆隆的炮声;它不是战场,却洋溢着战斗的激情。

零下50多度的原始森林中,铁道兵如何突破极限,破冰架桥,写就冰天雪地中的筑路传奇?

第四集《奋战襄渝线》800多公里,横跨三个省,这条铁路,在秦巴山区的高山峡谷中穿行。

大巴山、武当山成为一个个拦路虎。

在难于上青天的蜀道上,铁道兵如何修筑襄渝铁路?

他们怎样把秦巴山区变成通途大道?

第五集《引滦入津》1981年,天津遭遇了半个世纪以来最严重的水荒,党中央、国务院紧急决定兴建引滦入津工程,并把工程中最困难的一段引水隧洞交给了铁道兵,可此时的铁道兵却面临着体制改革,在他们脱下军装前,铁道兵们如何打好引滦入津这最后一仗?

5集纪录片《难忘铁道兵》

二,铁道兵启航纪念塔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铁道纵队)1948年7月5日在哈尔滨市极乐寺成立。

为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成立70周年(2018年7月5日),中华社会文化发展基金会铁道兵文化公益基金发起,由中华社会文化发展基金会呈报哈尔滨市人民政府,请示在哈尔滨市内建立铁道兵成立纪念塔。

2017年8月22日哈尔滨人民政府批准,在哈尔滨市松花江太阳岛北端中东铁路公园内,将新建的园区命名为“铁道兵纪念园”;将建成的观光塔命名为“铁道兵启航纪念塔”。

中华社会文化发展基金会铁道兵文化公益基金将在园内设置毛泽东主席、朱德元帅、叶剑英元帅给铁道兵的题词碑、铁道兵历史浮雕墙、铁道兵战士立体群雕,以及铁道兵纪念园铭谢碑等有关铁道兵元素的装饰装修工程。

为铭记铁道兵先辈们在民族解放和祖国建设中作出的牺牲和贡献,为激励后人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创出新的业绩,设立铁道兵纪念园和铁道兵启航纪念塔是很有现实意义的。

三,中国铁建为铁道兵续写辉煌由铁道兵改制的中国铁建,以'一日铁道兵,终身负使命'载誉前行续写辉煌。

7月20日,2017年《财富》世界500强名单正式揭晓,中国铁建排名第58位,较去年攀升4位,继续保持良好上升势头。

此次世界500强中,共有115家中国企业上榜,中国铁建位列第15名,在中央企业中,中国铁建位列第7名。

兵改工后,中铁建保持和发扬了铁道兵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哪里需要哪里去,哪里艰苦哪安家。

无论人员如何变动,不怕牺牲、勇于攻坚、吃苦奉献、志在四方的精神一直不变,不断续写铁道兵新的辉煌。

中铁20局4公司青岛地铁一号线党工委组织铁道兵观看“建军90周年大阅兵”视频,并为他们送上了节日的礼物。

铁道兵撤销了,中铁建就是铁道兵老兵的家。

原铁四师医院的老战友通过QQ群、微信、微博保持联系,建军“90”周年之际,自发组织23名来自北京、天津、江苏、广东、湖北等地的老铁道兵,不远千里,齐聚济南十四局,回家探亲。

在他们心中,铁道兵第四师,那个在激情燃烧的岁月里保家卫国的团队,如今的中铁十四局是他们一生难以割舍的情怀。

昔日雄姿英发的原铁四师医院战友,如今已是白发老人,年龄最大的75岁,最小的也已60岁。

脱下军装很多年,《铁道兵志在四方》还是铁建职工耳熟能详的战歌。

施工人员接受了新的紧急任务,他们和当年铁道兵一样,奔向新战场时又在高唱《铁道兵志在四方》,这已成为这支队伍的习惯。

(中铁17局2公司)

四,纪念建军九十周年活动丰富多彩。

为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九十周年,铁道兵人开展了各式各样的纪念活动。

7月30日,中华社会文化发展基金会铁道兵文化公益基金庆祝建军90周年座谈会在北京召开,来自中央国家机关、解放军有关单位、武警部队等在京的铁道兵老战友,以及原铁道兵机关和在京的中国铁建部分集团公司原领导。

北京文化联谊会在京的会长、秘书长、1—15师铁道兵战友代表,共60多人参加了会议。

中华社会文化发展基金会铁道兵文化公益基金主任张楚然主持了会议,中华社会文化发展基金会总策划师冯乃华讲话,他向与会的铁道兵老首长老战友致以节日的问候!

并就中华社会文化发展基金会和铁道兵文化公益金对于传承铁道兵文化、弘扬铁道兵精神的重要意义工作进行了阐述,并将铁道兵文化公益基金近期、中期、远期的目标和任务向战友们做了通报,并对铁道兵公益基金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对今后的工作提出了要求。

铁道兵女战友军礼庆“八一”铁道兵老战友们合影留念

南昌市铁道兵文化联谊会主办的《八一军旗红·永远铁道兵》庆典活动,全国各地有七百多名铁道兵战友及军嫂、铁二代、铁三代和铁道兵'粉丝'们云集南昌,一起过了个有特殊纪念意义的建军节,人数之多、规模之大、规格之高、影响之远,都是十分罕见的。

这是后铁道兵时代的一次战友盛会,它像集结号,检验着一支已逝去三十多年的英雄劲旅的老兵们的凝聚力、向心力,重新演绎了铁道兵老战友烈士暮年的万丈豪情,不已壮心!

南昌市铁道兵文化联谊会主办的《八一军旗红·永远铁道兵》全国铁道兵战友纪念建军九十周年南昌八一庆典活动受到各地战友一片赞誉。

中国铁建人*昔日铁道兵《庆祝八一建军节九十周年南昌军歌会》:

军歌会现场

全国各地560多名战友、学兵战友济济一堂,南昌军歌会气氛热烈其乐融融。

五,铁道兵战友网及微信铁道兵公众号等,是弘扬铁道兵文化传承铁道兵精神的生力军铁道兵公众号祝大家——元旦快乐新年,《公众号栏目》向您问好!

《铁兵故事》忆往昔平凡见真情,《战地女神》写芳华浴火竞风流。

《铁兵园地》秀金石铁笔绘彩虹,《铁兵历史》讲传统英名颂千秋。

《铁兵诗词》言壮志平仄抒豪情,《铁兵言论》明是非真理敢追求。

《每周一歌》飞天籁你写我来唱,《铁兵视频》多媒体音画声像优。

《铁兵动态》讲时效报道简而快,《铁兵风釆》赞楷模正气励战友。

《保健养生》传知识人人保康健,《铁兵后代》承战旗军魂永不丢。

《网站留言》常点赞多提好建议,百尺竿头《公众号》更上一层楼。

新年之际,铁道兵公众号感谢您,过去每一天的陪伴,我们要不忘初心,继续努力,为战友们奉献更多的精神食粮。

祝您元旦快乐!

《铁道兵公众号》编辑部2018年元旦铁道兵战友网连通空中网路与战友共忆铁道兵德耀千秋之光荣传统网页里看十年汗马抖擞精神再出征

铁道兵公众号吹响震天号角向公众传扬铁道兵功盖万世之英雄美名号音中听一岁雏凤不同凡响放新声

铁道兵网号的读者和作者远方祝网号工作人员及写作群各位战友新年快乐!

欢迎访问中国铁道兵第一门户网站:

铁道兵战友网!

铁道兵战友网网址: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可进入网站阅览六,老兵原创之家,战友交流平台[铁道兵战友网】微信公众号创刊词

温暖的五一,【铁道兵战友】微信公众号正式和战友们见面了!

铁道兵,是战友们热血沸腾的青春记忆!

也是共和国一段独特的历史!

那些钢与火浇筑的伟大精神,那些生与死编织的动人故事;像一道道惊天地泣鬼神的闪电,照亮了祖国的大好河山,成为天地间永恒不朽的传奇!

当年的你我,如今已然两鬓染雪、步履轻颤。

但那些新的光辉业绩、那些丰富多彩的联谊活动、那些精彩纷呈的个人经历,无不昭示着当今的社会:

这里,依然有一支不穿军装的军队,依然凝聚着一片闪耀的军魂!

为纪念那段峥嵘的历史,彰显伟大的铁兵精神,我们依托“铁道兵战友网”,创建了《铁道兵战友》微信公众号。

公众号将紧跟时代步伐,有热度、有广度、有态度、有深度地关注全国老铁战友的生活、关注铁道兵文化公益基金和各地文化联谊组织的动态、挖掘战友们新的事迹和故事,热情服务于海内外铁道兵战友,致力打造一张弘扬铁兵文化的崭新名片。

欢迎大家积极为公众号提供各种素材;欢迎大家关注订阅【铁道兵战友】!

【铁道兵战友】微信公众号2017年4月

赞老兵原创之家:

白富明——辞旧迎新:

老兵原创之家,战友交流平台光阴似箭金鸡唱,日月如梭瑞犬吠。

金鸡报晓霞光映天,天成吉祥。

瑞犬扣门忠魂兆主,主顺如意。

辞旧岁,家国情怀集众身。

迎新年,老兵原创聚一家。

回顾2017,豪情满怀思故事,平台维系靠大家。

交流经年学新艺,收获当然在播撒。

展望2018,意气风发瞻未来,倾心依旧待汗洒。

交流渐深情谊深,而今迈步早出发!

天南地北聚群侠,集腋成裘沙聚塔。

梦里寻他干XX,缘来会在群旗下。

昔日相处为战友,今伴夕阳醉晚霞。

老兵退伍不褪色,情系铁兵走天涯。

追忆青春年华事,缅怀先烈珍年华。

屈指细数有大家,兄弟姊妹不须夸。

互帮互学手把手,难分彼此你我他。

张涛群主建平台,事必躬亲为大家。

每临大事有静气,诚恳待人慰群侠。

玉翁诗书篆刻家,还有家明张新法,姜仁祥俭美书家。

振江诗笺凌正气,大作连篇数诗葩。

祖云对句是高手,永远年轻诗潇洒。

金猴每晨必寄语,朝闻广西兵送达。

景泉俊权田辉华,腹有诗书气自华。

祥俭诗书多风采,每有佳作临台码。

林锦出口自成章,才思敏捷快枪发。

长久晨流科尔沁,美篇流水人人夸。

侯忠须山有大作,妙笔生花生物画。

兴国作品堪上乘,比翼齐飞赵厚发。

玉河水常有才华,编演又称小说家。

巾帼不须让须眉,英雄儿女各当家。

代平诗情兼画意,词风清新意境佳。

婵娟丽君诗文美,细腻平出又淡雅。

郭宏米兰巾帼秀,苏清茹芳军中花。

军嫂独秀高元清,军缘情系铁兵洒。

还有军嫂称黑土,呐喊助威不少她。

空谷幽兰美如画。

铁兵蓝天竹林风,庆余感恩奚振勇,山河故人诚信佳。

世太寿军毛猴阁,个个人物钧潇洒。

碎玉文忠老黄牛,锡文张荣皆雨佳。

阳光灿烂启明星,竹林老铁遇铁兵,MangZi,Wlnner。

开才大伟唱牧歌,传贤舒荣马福德,随缘啄饮请赵华。

更进一步邀村哥,心系远山伴景华。

天巧路遇120,赵民汪源杨景林,弘也高奏凯旋曲,日月如歌赞大家。

辞旧感恩金鸡罢,迎新戴德瑞犬发。

辞旧迎新豪情志,继往开来乐无涯!

谨此,谢谢张涛老师,谢谢大家!

作者:

白富明,网名:

日月如歌,原驻山西临汾市28军炮团班长

七,梅梓祥——守护铁道兵历史军报记者与梅梓祥的对话张心阳

——守护铁道兵历史

记者:

梓祥,你好!

我一向尊重收藏——收藏的是实物,印证的是历史,展示的是文化,激励的是现在和未来。

在收藏界,有各种各样的收藏爱好者,你以收藏铁道兵文物而广为人知,这让我很感兴趣,请问你收藏了多少这方面的文物?

具体包括哪些内容?

梅梓祥(以下简称“梅”):

我收藏的铁道兵文物资料大约在10万件以上。

具体内容包括:

早期党和国家领导人对铁道兵的指示、题词的印刷品;铁道兵领导的文稿、墨迹;铁道兵、师、团及中央、国家部委与铁道兵相关的文件;铁道兵不同时期的出版物;铁道兵新闻照片,美术作品;音像、徽章、营具等杂项。

收藏品基本上能从人物、事件、工程等各个方面反映铁道兵35年的发展历程。

记者:

这无疑是一个非凡的成就。

“铁道兵”已成过去,只能成为一个历史的概念和人们的追忆,对其文物收藏的价值是可想而知的,它让久远的岁月生动地站立在跟前。

那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收藏“铁道兵”的?

收藏的经历应该很复杂吧?

梅:

我1978年当铁道兵,1982年调到《铁道兵》报做编辑工作。

我收藏“铁道兵”是从调到北京后开始的。

最早的时候,我逛书店、书摊,见到铁道兵的书籍、资料就买回来看。

后来这些书、资料看多了,就写些文章发表。

从2004年开始,我在报上开辟《史林撷英》、《星光灿烂》两个栏目,先后发表40余篇文章,系统地介绍了铁道兵的文学艺术成就,铁道兵重要人物、事件等。

本来这项工作要不断做下去,但因非我个人的原因没有继续,于是我就产生了创建“铁道兵博物馆”的想法,收藏范围扩大到购置施工用具、办公器材等。

同时也开始构思博物馆的设计。

前两年,企业筹划建“荣史馆”,我调整计划想办“铁道兵文物网”,收藏的视野再次拓展:

全国铁道兵战友精英、中国铁建主要领导、重大工程的资料都进入了我搜罗的视线。

这是我收藏“铁道兵”的简要经历.记者:

我能感觉你收藏的目的,一切都是为了歌颂铁道兵功绩、传播铁道兵精神、传承铁道兵文化,为未来考证提供资料。

理想远大又脚踏实地。

毫无疑问,建立网站又是宣传铁道兵的一个重要手段和载体,这里我想知道你对建设“铁道兵文物网”的构想。

梅:

“铁道兵文物网”包括三大板块内容:

铁道兵历史,中国铁建新闻,铁道兵战友信息。

网站追求的理想目标是:

铁道兵的百科全书,企业的文化宝库,全国铁道兵战友及其与中国铁建感情联络的纽带、经济协作的桥梁。

我收藏的铁道兵文物资料,每天上传2件到网上,10年内不重样;我结交了众多海内外铁道兵首长、战友,这些是我办好网站的信心所在。

记者:

收藏30年,藏品10万件,从青丝到白头的坚持,艰辛可想而知,背后的动力是什么?

梅:

是感情和责任。

我当过铁道兵。

当过铁道兵的人,对铁道兵都有深厚的感情。

铁道兵是硝烟炮火中诞生的,经历过多次战争;在和平建设时期,是最艰苦、牺牲最多的兵种之一。

铁道兵将士大多有出生入死、九死一生的故事。

有生死经历才有生死之情。

全国许多省市都有铁道兵联谊组织,在一些重要日子举办各种纪念活动;重走××线;为烈士扫墓,至少有3次赴越南扫墓;办报纸、网站、出书;建纪念碑、纪念馆;甚至生产了多种“铁道兵牌”商品……全国从没有一个兵种、部队有这样的现象。

我收藏“铁道兵”,是对千千万万铁道兵战友感情的最好慰藉。

铁道兵35年历史,参加了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援越抗美,修建了国家同期新建铁路的三分之一,先后有300万名左右的将士效力这支功勋部队,8314名战友为国捐躯;4位铁道兵首长后来担任了党和国家领导人,29位将军曾领导过这支部队。

1984年,铁道兵作为军人的历史终结,仅匆促出版了3本书(铁道兵简史、铁道兵优秀文学作品选、铁道兵画册)和一部铁道兵纪录片。

面对悠久历史、赫赫声名、万千英烈,这是很不够很不够的。

收藏“铁道兵”,是对这支在党、国家和人民心中有崇高地位的英雄部队所创造的历史和文化的拾遗、抢救、完善,也是为了对铁道兵永远地缅怀和纪念。

中国铁建是国家十强企业,是全球最大建筑承包商,几经变革,主体仍然是铁道兵队伍;现在是63年发展史上最鼎盛时期之一。

企业最长远的战略规划是企业精神的塑造。

铁道兵辉煌的历史、璀璨的文化,在全国的企业中独一无二,这是一座开掘不尽的富矿。

让员工熟悉队伍的历史和文化,能够增强企业的凝聚力、职工的自豪感,这也是企业长足发展的不竭动力。

收藏“铁道兵”,就是守护中国铁建的“根”和“源”。

记者:

你说得很有道理,这不是所有人都能认识到的。

无“根”不稳,无“源”不活,一个企业失去“根”和“源”,很难想象其会有生机和活力。

企业优良传统文化是重要的“软实力”。

收藏需要学识、财力、毅力,希望能分享你的收藏故事。

梅:

收藏“铁道兵”的经历是漫长而曲折的,其过程就是个大故事,可以写一本书;有时候,一件藏品从知晓到获得就是一个故事,可以写一篇文章。

我的故事是——如果当初知道这条道路如此艰辛,我也许会选择去打隧道。

斥资时也迷茫,寻觅的失望和疲惫,存放、保护的苦楚,不堪回首……但冥冥中,历史似乎对我做过叮嘱,无数战友在期待,还有最后那个结果,像一盏灯日夜在向我呼唤。

我没有别的选择,我义无反顾地前行、前行,生命不息,收藏不止!

记者:

我很感动。

我很想知道你收获一件文物时的神情、举止。

梅:

中国典藉中常有古旧物品寻访能够托付、珍藏自己的新主人的故事。

我完成钱物交易后,往往视物件的珍贵程度,或在胸前放一会,或在脸上贴一下,有时甚至会亲吻物品……总之是深怀感恩的。

记者:

收藏文物有梦想,你最想要得到的一件文物是什么?

后来得到了吗?

梅:

我想要一个小石磨。

修鹰厦铁路时,王震将军亲自打风枪,体会到战士劳动强度大,决定给施工连队每人每天二两黄豆补充营养,并由此兴建了铁道兵东北农场,大面积种植大豆,各个部队普遍制作豆制品。

我当兵时连队就有小石磨。

大豆营养价值高,宜存贮,适合流动、常驻荒凉之地的铁道兵食用。

铁道兵许多作家、画家写过、画过小石磨,作品能编一本书——这也是我将要编辑的铁道兵系列丛书之一。

小石磨还到过援越抗美的战场。

小小石磨浓缩了铁道兵的生活、情感、精神。

我梦见过小石磨。

我想要一个小石磨,放在我的电脑桌旁,每天都能见到它。

记者:

你是铁道兵历史的托命之人,使命光荣,肩负不轻。

你的铁道兵文物收藏,是对铁道兵和中国铁建的贡献,也是对我军军史的贡献。

作为军人和记者,我有一个祝愿:

希望你的铁道兵文物收藏及其网站的兴办,凝聚全国铁道兵战友与铁建员工的感情,为企业注入“历史”和“现实”的两种资源,从而给中国铁建带来更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成为一道美丽而独特的风景,成为一种文化、一种精神,使之广为传播,并代代沿袭、传承!

梅:

谢谢你的祝福。

我已到知天命之年,不敢懈怠,分秒争抢,希望在有生之年,努力做好我心中的“铁道兵大业”!

八,王开忠力作:

难忘铁道兵精神难忘铁道兵精神文/王开忠  建军九十周年纪念的时候,看到纪录片《难忘铁道兵》,那个永不忘怀的场景再次浮现在我眼前——  1983年12月31日,上午9时,某机关广场军旗飘扬,团部和附近单位全体官兵肃穆挺立。

团政委面对涕泪纵横的队伍宣读铁道兵集体转业的命令,头一句“根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决定……”念了两遍,都哽咽在喉念不下去。

团长在会议结束时要求大家打起精神,穿军装最后唱一次《铁道兵志在四方》。

这可是官兵们天天高唱的歌曲啊,可那一刻,一千多名官兵都没能将滚瓜烂熟的第一句“背上了那个行装扛起那个枪”唱完……  我当时在铁道兵宣传部工作。

那天到团里办事,见证了这场特殊的仪式。

这个场景永世难忘。

后来得知,这种情况为数不少。

铁道兵部队多时四十余万,几经精减之后,当时尚存十七万。

虽然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关于撤销铁道兵建制、集体转业并入铁道部的命令此前已下达,新时期走强军精兵之路、铁道兵转业直接参加国家建设的意义也人人皆知,但在这个重要的路口,官兵们还是分外动情。

即便是转业后立即成为正式工人,本应该高兴的许多农村户籍战士也泪水涟涟……  英雄不言,山河作证。

官兵们对军队的依念,是铁与血熔铸的情感。

这支部队历史光荣,自1948年组建,在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中舍生忘死、浴血奋战,用血肉之躯铺就“打不垮、炸不烂的钢铁运输线”,在和平建设时期移山填海、顽强拼搏,留下鹰厦、包兰、成昆、嫩林、襄渝、京原等五十二条钢铁大道和我国第一条地下铁道——北京地铁,建成铁路总长达一万两千多公里,约占全国新建铁路的三分之一。

这期间,很多国家重点、难点工程都曾交给铁道兵。

先后有八千多名官兵壮烈献身、五万九千多名官兵负伤致残。

成昆、襄渝等地形极其险峻、地质罕见复杂的“筑路禁区”,官兵们不畏艰险、敢于攻关的豪情斗志感天动地、彪炳史册。

铁道兵的壮丽业绩,灿烂于历史长河……这样,我们当能理解,当初他们面临脱掉军装、摘下红星、离开那光荣而神圣的军绿色的时刻,心中的眷恋之情。

  那一刻,是沉重的。

一个存在三十五年的兵种完成了她的历史使命。

十七万官兵像威武整齐的雁阵,带着忠诚飞离军绿色的滩头,奔赴新的天地。

时过多年,这支队伍的精神风貌早已从“兵改工”时的沉重、迷茫中转变过来。

铁道兵“兵改工”仪式永不再有,但被官兵们称为铁道兵“兵歌”的《铁道兵志在四方》依然传唱:

每逢“八一”,很多“兵改工”队伍都要高唱起这首歌;每逢完成一项任务转向新的施工场地,很多“兵改工”队伍都要高唱起这首歌;离退休的铁道兵战友相聚,也经常唱起这首歌……  熬过历史转折的阵痛,必将获得更强的生命力。

“兵改工”不久,我调到中央机关工作,离开铁路建设工地,离开朝夕相处的战友,但我仍时刻牵挂这支队伍,不断从媒体的报道、从战友的交谈、从上报的事迹材料中得知,他们改工后保持和发扬了铁道兵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哪里需要哪里去,哪里艰苦哪安家。

从大兴安岭到金沙江畔,从内蒙古草原到五指山下,从黄海之滨到天山南北,到处都有他们劈山斩水的身影。

他们不仅参与我国铁路和其他很多国字号的重大工程建设,还走出国门,工程范围扩展到全球几十个国家和地区。

他们在引滦工程中发扬“为民造福、顽强拼搏、严肃认真、勇于创新”的精神,在大秦铁路施工中发扬“能吃苦敢拼搏、讲科学争一流、少投入多产出”的精神,在青藏铁路施工中发扬“不畏艰险、爱国奉献、依靠科技、以人为本、珍爱自然、争创一流”的精神。

他们把对国家的无限忠诚镌刻在祖国的崇山峻岭和江河平原。

干事创业的先进事迹感动了千千万万人。

多年来,他们还在施工中获得数百项国家级奖项,多次走进北京人民大会堂作先进事迹报告,多次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表扬。

每当得知他们交付一条新的铁路,我都由衷感到高兴;每当得知他们创造一项新的纪录,我都激动地为他们点赞。

  前些天我到一些“兵改工”单位采访。

当年修路架桥依靠人拉肩扛的场面不见了,代之而起的是机械化、电子化作业。

他们身后那些凌空飞架的大桥、晶莹光洁的隧道、新颖别致的车站,使我油然而生敬意。

在山中一个刚刚完工的工地上,我看到一些清理现场的职工。

望着那些微黑透红的脸膛、紧张忙碌的身影,又像见到了当年施工中的铁道兵战士。

他们虽然脱去了军装多年,身上依然溢荡着军人的气息。

他们说自己是改工后的第二代、第三代,已经参加多条铁路干、支线和一些国字号重点工程的建设,参与建设的项目还获得过“鲁班奖”。

“在我们手上从未出现过‘返工活’,眼前这项工程验收情况和以前一样——一次过关,可能还要得奖呢。

”从一位年轻职工兴奋而坚定的言语中,看得出他们是那样自信与自豪。

  走进一个工程队的“学习教育园地”,看到毛泽东主席为《铁道兵》报题写的“铁道兵”三个字的报头,看到周恩来总理赞赏并高唱《铁道兵志在四方》这首歌的史料,看到朱德委员长书写“人民铁军”、叶剑英元帅书写“逢山凿路,遇水架桥,铁道兵前无险阻;风餐露宿,沐雨栉风,铁道兵前无困难”的题词。

尽管那些纸已泛黄,但在我看来还是那样闪闪发光。

我还看到这支队伍穿军装时参加抗美援朝、修建成昆铁路的图片,脱军装后参加大秦铁路、京沪高铁等国字号重点工程建设时多次获得国家荣誉奖的事迹,还有上级颁发的一个个奖杯、地方政府和人民群众送来的一面面锦旗……一位老职工介绍说,他们在改工前就建立了“学习教育园地”,改工后一直保持下来。

转战八九个省市、十多个地方,行程数万里,无论条件如何艰苦、住地如何窄小,这个“园地”从未被“精简”掉,从未停办过。

许多兄弟单位也是。

“这个‘园地’是我们的‘传家宝’!

”  “传家宝”!

多么陌生又多么熟悉的名词!

我终于明白,这支队伍改工后之所以英勇善战、屡建奇功,不就是因为不忘初心、不忘老一辈革命家的鼓励和鞭策,将铁道兵的光荣传统和战斗作风踏实传承吗?

使命与责任,注定他们年年月月、日日夜夜以青山为伍,与艰苦为伴。

在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这些施工队伍仍常像过去那样经常钻山沟、住帐篷、住简易活动板房。

往往一住就是两年,吃水需要从几十里外运进,无线信号不好,没法看到电视,有时打个电话也困难。

我问一位三十出头的职工苦不苦。

你道他怎么说:

“苦是苦一点,但我们习惯了。

老同志讲,这比朝鲜战场和成昆、襄渝线上的条件好多了!

”  我住在他们对面半山腰上一个临时招待所。

那天清晨,山区极静,我隐隐听到山下传来令我魂牵梦萦的歌声——那是一个兵种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